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6.99 KB
- 文档页数:5
优势病种中的中医保健和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实施报告样稿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分析优势病种中使用中医保健和方案护理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二、中医保健的效果分析1. 效果总体评估经过对优势病种中采用中医保健的患者进行观察和调查,综合考虑其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等指标,我们得出中医保健在优势病种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2. 典型病例分析我们选取了若干典型病例进行详细分析,以下是其中几个案例的效果总结:- 病例一:患者患有慢性胃炎,经过中医药保健,症状明显减轻,体质得到改善。
- 病例二:患者患有失眠症,通过中医调理和草药治疗,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 病例三:患者患有高血压,通过中医保健和针灸治疗,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三、方案护理的效果分析1. 效果总体评估根据对优势病种中方案护理的患者进行观察和调查,我们认为方案护理对于优势病种有一定的效果,但相对于中医保健而言,其效果稍逊。
2. 典型病例分析我们选取了若干典型病例进行详细分析,以下是其中几个案例的效果总结:- 病例一:患者患有糖尿病,通过方案护理控制饮食和定期锻炼,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 病例二:患者患有肥胖症,通过方案护理进行科学减肥,体重明显下降。
- 病例三:患者患有心脏病,通过方案护理进行心脏康复,心功能得到改善。
四、实施建议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实施建议:1. 在优势病种中,应更加重视中医保健的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2. 方案护理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可以结合中医保健进行整体护理方案的制定。
3. 进一步开展研究,深入探究中医保健和方案护理的机制和效果,以提升其在优势病种中的应用价值。
五、结论通过对优势病种中中医保健和方案护理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我们认为中医保健在优势病种中的效果显著,方案护理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我们建议在实施中更加突出中医保健的作用,并结合方案护理进行综合管理。
国家52个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方案是指中医学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不同疾病和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国家52个中医护理方案。
1.失眠症:通过针灸、按摩和中药调理,调整脾胃功能,安神助眠。
2.便秘:通过中药泻下和推拿手法,改善肠道蠕动,达到通便的效果。
3.高血压:采用穴位按摩和草药调理,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4.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针刺和中药调理,调节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
5.冠心病:采用中药调理和推拿手法,舒张血管,改善心脏供血。
6.慢性胃炎:通过中药调理和食疗,保护胃黏膜,缓解症状。
7.脑卒中:使用针刺和中药调理,促进脑细胞再生,恢复运动功能。
8.哮喘:采用推拿手法和草药调理,舒展气管,减轻病情。
9.慢性肾炎:通过中药调理和食疗,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功能。
10.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推拿手法和中药调理,缓解腰痛,改善脊柱功能。
11.风湿关节炎:使用针刺和中药调理,减轻关节疼痛,改善活动能力。
12.痛经:通过中药调理和推拿手法,调节血气,缓解痛经。
13.月经失调: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改善内分泌功能,调整月经周期。
14.慢性咽炎:通过食疗和中药调理,减少咽炎发作,缓解症状。
15.肝炎:使用中药调理和针刺,提高免疫力,促进肝细胞修复。
16.乏力症:通过中药调理和按摩,补气养血,增加体力。
17.子宫肌瘤:采用中药调理和推拿手法,缓解瘤块,改善月经。
18.肺结核:通过中药调理和针刺,抗菌排痰,促进康复。
19.白血病:采用中药调理和针刺,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恢复。
20.胃溃疡:通过中药调理和食疗,减少酸性刺激,促进溃疡愈合。
除了上述疾病,中医还有更多护理方案,如肺痨、脑瘤、溃疡性结肠炎、甲亢等,每一个方案都是根据具体疾病的病理特点和患者的个体差异量身定制的。
这些中医护理方案综合运用了中医的诊疗思想、草药知识以及针灸操作技术等,能够调理身体的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摘要】当前,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指导方案不规范、患者宣教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师资培训、建立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指导方案以及加强患者宣教和管理等改进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中医护理在优势病种中的应用效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中医护理服务质量。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完善这些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中医护理在优势病种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关键词】关键词:优势病种、中医护理、临床应用、问题、解决思路、改进措施、师资培训、指导方案、患者宣教、管理、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是指在特定病种的诊疗过程中,结合中医药理论及中医护理方法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随着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中医护理指导方案缺乏统一规范、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程度较低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推广,影响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中医理论水平和护理技能;建立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指导方案,制定详细的护理步骤和操作规范;加强患者宣教和管理,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和接受度。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和医疗体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改进措施,以提高中医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加强师资培训,建立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指导方案,以及加强患者宣教和管理等措施,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促进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摘要】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专业护理人员不足、操作不规范、团队合作不足以及缺乏多学科协作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建立规范的操作指南、加强团队合作以及开展多学科协作等途径来改进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
未来,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提高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关键词:优势病种、中医护理、问题、解决思路、培训、操作指南、团队合作、多学科协作、临床应用。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由于中医护理涉及的理论知识较为复杂,部分医护人员对其中医护理方案的掌握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导致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
缺乏规范的操作指南和标准化流程,容易导致操作不规范、效果不稳定。
团队合作和多学科协作不足也会影响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和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和质量。
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建立规范的操作指南、加强团队合作和开展多学科协作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中医护理方案在优势病种治疗中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问题意识在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目前部分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例如方案操作不规范、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中医护理效果的发挥,还可能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或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
缺乏专业培训和规范的操作指南也是当前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中的重要问题。
由于中医护理是一门需要丰富经验和技能的专业,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中医护理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如果医护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容易导致操作不当或误诊,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我们迫切需要解决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中医护理的水平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治疗效果。
优势病种护理方案护理部目录1、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 (1)2、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 (9)3、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18)4、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 (26)5、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32)6、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 (37)7、中风(脑埂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42)8、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50)9、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 (58)10、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63)11、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68)12、中风(脑埂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73)13、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81)14、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86)15、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92)16、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96)17、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101)18、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106)19、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11)20、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15)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121)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123)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131)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肾气亏虚证: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胫痠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
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二)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胸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
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三)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弦数。
(四)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
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眩晕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
优势病种护理方案护理部目录1、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12、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 (9)3、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18)4、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 (26)5、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32 6、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377、中风(脑埂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428、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50)9、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 (58)10、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63)11、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68)12、中风(脑埂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73)13、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81)14、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86)15、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9216、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9617、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101 18、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106)19、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11)20、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15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121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123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131)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肾气亏虚证: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胫痠膝软与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
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二)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胸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喘,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
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
(二)风热犯肺证:发热,恶风或恶热,头痛、肢体酸痛,咳嗽咽痛,喘促气急,痰黄质稠。
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脉浮数。
(三)痰浊雍肺证:咳嗽喘息,咯唾痰涎,量多色灰白,心胸憋闷,气短,不得平卧,胸胁膨满。
苔白腻,脉弦滑。
(四)肺气郁闭证: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甚,或无痰声。
平素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
苔薄,脉弦。
(五)痰热郁肺证:常因起居不慎或因食甘肥诱发,患者咳嗽、气粗息促,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夹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口干二黏,欲饮水,鼻塞流浊涕,咽痛声哑为表现,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
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等。
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9.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位。
10.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三伏天时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位。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样稿一、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分析和总结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以便为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并整理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相关病例和护理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护理方案、护理实施、护理效果等方面的数据。
2.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总结。
三、研究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我们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 护理效果总体良好: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总体上是良好的。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或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 针灸疗法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在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针灸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
通过对大量病例的分析,发现针灸对于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中药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在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中药疗法也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将中药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进程。
4. 个性化护理方案更有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因为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个体差异较大,所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更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总体上是良好的,可以作为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
2. 针灸疗法和中药疗法是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常用的治疗手段,应当进一步加强在临床中的应用与研究。
3. 个性化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护理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护理服务,应当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4. 需要进一步加强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质量监控与评估,以不断提高护理效果。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第四主要任务中提出推动中医护理发展: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科要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创新中医护理模式,提升中医护理水平。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的精神,我院从2015年1月份起临床科室根据多发病及常见病种收治情况,确定每个科室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并实施,在连续三年的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分析总结,对优势病种进行变更,优化了6个科室共8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缺陷和问题,1 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存在的问题1.1 各科室定的三个优势病种不完全是科室前三位多发病种目前依据本院病案室2016-2017年各科室诊疗前十位的疾病名称的统计数据分析:各科室定的三个优势病种并不完全符合各科室的前三位多发病种;缺乏专科优势病种纳入依据。
1.2 中医护理方案中有些中医护理措施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大部分中医护理方案中都提出患者的饮食指导,辨证施食,目前我院的营养食堂未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无法真正实施。
1.3 护理方案中个别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不强如膝滑膜炎中医护理方案中特色技术有一项中药泡洗,因为水温容易引起争议,注意事项中专门提到药液温度以37-40℃为宜,泡洗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以防烫伤。
但是该病种老年患者居多,患者误以为水温越高,泡洗时间越长越舒服,疗效更好,而从护理安全角度考虑,为避免患者发生烫伤,应严格按照水温标准进行调节,导致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受到影响。
1.4 医保报销政策对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有很明显的制约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中6.4.1全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低于10项,且应用人次逐年上升,6.4.2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少于4项。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介(优势病种及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一病区高热:1、发热恶寒重、头痛、四肢酸痛、无汗:背部刮痧2、壮热者:针刺暴泻:1、腹胀无力:针灸2、高热者,针刺十宣放血3、口渴烦躁不安:多饮温开水4、寒湿暴泻者:隔姜灸、药熨5、吐泻严重者:针刺一病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隔物灸、中药热熨敷、刮痧二病区(肛肠科、针灸科)混合痔:1、便血:中药熏洗2、疼痛:穴位按摩、耳穴贴压、中药熏洗3、肿物脱出:中药熏洗、中药外敷4、便秘:穴位按摩、耳穴贴压、艾灸、刮痧5、肛周潮湿、瘙痒:中药熏洗、中药外敷肛瘘:1、肛周溃口流脓:中药熏洗、中药外敷2、肛周疼痛:穴位按摩、耳穴贴压腰痛:1、腰腿疼痛:中药贴敷、中药熨法、中药熏蒸、拔火罐、耳穴贴压、中药离子导入2、肢体麻木:中药熏洗、艾灸、穴位注射3、下肢活动受限:中药热熨、穴位贴敷、中药熏洗项痹:1、颈肩疼痛: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2、眩晕:耳穴贴压、中药离子导入3、肢体麻木:中药熏蒸4、颈肩及上肢活动受限: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5、不寐:耳穴贴压二病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穴位按摩、耳穴贴压、艾灸、刮痧、中药熏蒸、拔火罐、中药离子导入、穴位注射、中药热熨敷三病区中风(急性期):1、意识障碍:药枕2、半身不遂:穴位按摩、艾灸、中药熏洗3、眩晕头痛:穴位按摩、耳穴贴压、穴位贴敷4、痰多息促:循经拍背、穴位贴敷5、高热:穴位按摩6、二便失禁:艾灸、穴位按摩7、腹胀便秘:艾灸、穴位按摩、腹部按摩8、言语蹇涩:穴位按摩9、吞咽困难中风(恢复期):1、半身不遂:拔火罐、艾灸、中药热熨、穴位拍打2、舌强语蹇:穴位按摩3、吞咽困难4、腹胀便秘:穴位按摩、耳穴贴压、艾灸5、二便失禁:艾灸、耳穴贴压、穴位按摩、中药贴敷眩晕:1、眩晕:耳穴埋豆、穴位按摩、中药泡洗、穴位贴敷2、头痛:耳穴埋豆、穴位按摩、穴位贴敷3、心悸气短:耳穴埋豆、穴位按摩4、呕吐痰涎:穴位按摩头痛: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针灸、经穴推拿2、风热头痛:针灸3、风湿头痛:针灸、经穴推拿内伤头痛4、肝阳头痛:针灸、经穴推拿5、血虚头痛:针灸、经穴推拿6、痰浊头痛:针灸、经穴推拿7、淤血头痛:针灸、经穴推拿8、肾虚头痛:针灸、经穴推拿三病区适宜中医护理技术:穴位按摩、中药熏洗、耳穴贴压、穴位贴敷、拔火罐、艾灸、中药热熨、中药贴敷、中药泡洗、经穴推拿四病区(内科、肝胆脾胃科)消渴:1、尿量增多:耳穴贴压2、口干多饮:耳穴贴压3、多食易饥:耳穴贴压4、倦怠乏力:艾灸、穴位贴敷5、肢体麻木、疼痛、发凉:中药泡洗、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耳穴贴压6、视物模糊:穴位按摩、中药眼部雾化7、皮肤瘙痒:中药外洗8、腰膝酸软:中药保留灌肠、耳穴贴压、穴位按摩、艾灸、八段锦肺胀:1、咳嗽、咳痰:耳穴贴压、拔火罐、足部中药泡洗、中药离子导入、中药雾化2、喘息、气短: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艾灸3、自汗、盗汗:耳穴贴压、穴位贴敷4、腹胀、纳呆: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艾灸眩晕:1、眩晕:耳穴埋豆、穴位按摩、中药泡洗、穴位贴敷2、头痛:耳穴埋豆、穴位按摩、穴位贴敷3、心悸气短:耳穴埋豆、穴位按摩4、呕吐痰涎:穴位按摩胃脘痛:1、胃脘疼痛: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耳穴埋豆、艾灸、药熨法、拔火罐2、胃脘胀满:穴位贴敷、穴位注射、艾灸3、嗳气反酸: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艾灸4、纳呆:穴位按摩、耳穴贴压水臌: 1、气滞湿阻:中药捣烂贴脐(穴位贴敷)2、寒湿困脾:腹部艾灸3、肝肾阳虚:艾灸、热敷。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我科按照护理部的要求,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三级中医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的相关评价指标要求,从本科实际出发,经过近1年的学习、实施、评价,整理编印本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本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并附有相关知识专科知识及基础知识,便于科室培训、护士学习及执行实施。
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1、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2、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3、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二、常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1、穴位按摩2、艾灸3、耳穴贴压(埋豆)4、穴位贴敷5、中药熏洗6、药熨7、中药外敷8、中药离子导入9、中频、低频治疗仪10、拔罐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四、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标准(目的、注意事项)五、病种常用中药应用注意事项六、常用经络穴位定位七、优势病种相关护理知识(一)中风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二)眩晕相关知识与技能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三)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常见证候(一)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2.痰热内闭证3.元气败脱证(二)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2.风痰阻络证3.痰热腑实证4.气虚血瘀证5.阴虚风动证(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四、健康指导五、护理要点六、护理难点七、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可从网上下载,在下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暂无下发中医护理方案的按此模式制定本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常见证候1、风痰瘀阻证2、气虚血瘀证3、肝肾亏虚证(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四、健康指导五、护理要点六、护理难点七、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可从网上下载,在下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附件5 达拉特旗中蒙医医院中医特色科优势病种护理方案优势病种1腰痛的护理方案1、急性期的护理:急性期的病人因疼痛较剧烈,常需住院治疗。
(1)告知患者急性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弯腰等动作。
(2)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治疗后,向病人讲解各种治疗的注意事项。
(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
(4)做好心理护理,介绍相关知识,讲解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建立战胜腰痛病的信心。
2.缓解期及康复期的护理:(1)知道患者掌握正确的下床方法:病人宜先滚向床的一侧,抬高床头,将腿放于床的一侧,用胳膊支撑自己起来,在站起前坐在床的一侧,把脚放在地上,按相反的顺序回到床上。
(2)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
(3)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4)病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病人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
达拉特旗中蒙医医院中医科优势病种2颈弊的护理方案1.一般护理适宜安静、舒适,阳光充足,有良好的通风环境。
2.病情观察①对急性期的病人应加强观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了解病变的部位、受压组织及压迫的轻重等。
②在应用颈托时,须观察症状缓解情况,症状缓解消失一段时间后,应减少使用时间。
3.情志护理应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体位与安全①保持良好的睡卧姿势,枕头不宜过软、过硬,或是过高。
②头颈部不做剧烈运动,不做突然后转等动作,以免引起不适。
5.饮食护理给予营养丰富的普通饮食。
6.给药护理①中药汤剂适宜温服。
若服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注意血压的变化。
②根据病症选用的手法、穴位各有不同。
进行推拿、按摩时,手法适宜轻柔和缓,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和局部变化情况,要防止手法粗重引起的意外。
7、颈椎病的临证(症)施护(1).颈型: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颈部症状为主,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酸楚,甚至活动受限,姿势不良及感受风寒后加剧或复发。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难点与管理对策摘要:中医优势病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病症症状的改善,因此将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全面应用在病症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对规范临床护理工作起到发展性的重要作用,并且这样的护理方案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医护理的效果,相应的护理工作人员也可以在临床的护理中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
但是,在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为进一步提升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需要对其实施中的难点进行有效管理。
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难点与管理对策。
关键词: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难点管理为进一步提升中医护理的最终效果,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全部优势,明确中医护理的有效行为,我国制定并发布了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
在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将中医护理作为中心内容,有机结合现代的护理理念与先进的护理技术,明确中医护理的整体性观点,从而有效地发挥出中医护理的优势与特性。
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难点(一)临床护理人员不足在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通常会由于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手不足导致护理工作的最终效果不理想,并且也使得护理人员在中医技术操作等方面出现力量不均衡的情况[1]。
在最近这几年中,随着护理工作方位的不断拓展,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不断地增加,加之在职的护理人员中的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女性,她们面临着怀孕、哺乳等必要情况,因此导致临床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在中医护理方面。
在部分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比如说,穴位按摩、刮痧以及灸法等,需要护理人员在具体的技术操作时候,全程陪护在患者身旁。
而其他的技术操作行为,比如说静脉输液等,需要护理人员对整个过程进行文件记录,并对患者开展必要的生活基础护理工作,这些工作几乎占据了护理人员的大部分工作时间,从而加剧了中医护理中临床护理人员不足的情况。
(二)护理技术受到约束我国在中医药管理方面发布的相应文件中明确规定,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谨遵医嘱。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1. 引言在现代医疗领域中,中医护理方案在优势病种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势病种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些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越来越高。
中医护理方案采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结合现代医学手段,以综合治疗、个体化诊疗为特点,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本文将针对优势病种介绍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2. 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2.1 中医诊断和辨证施治中医诊断糖尿病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进行。
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等,中医可以综合判断出患者的病情,进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物治疗糖尿病多从调理脾胃、清热燥湿、养阴补肾等方面进行,包括针灸、中药服用等。
2.2 饮食调理中医注重饮食调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中医护理方案中,根据患者的体质不同,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比如,对于糖尿病患者,中医强调要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2.3 气功练习气功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运动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有很大的益处。
通过气功练习,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体内能量的流动,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达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3. 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3.1 中医诊断和辨证施治中医诊断高血压通常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不同于西医以血压数值为依据的治疗,中医更注重患者的体质、舌苔、脉象等形态特征的变化。
中医护理方案中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煎剂等,通过调整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3.2 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理在高血压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医护理方案中,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摄入低盐、低脂肪的饮食,并增加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海带、香蕉等。
同时,注重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3.3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护理方案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中药调理,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平衡,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
常见的中药有天麻、丹参、黄芪等,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中医会针对性地进行方剂调配。
.
个病种中33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提高中医护理效果,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医护理方案,在国家中医药管我科按照护理部的要求,规范中医护理行为,理局下发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三级中医医院“以为主题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从本科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的相关评价指标要求,《优评价,整理编印本科1年的学习、实施、实际出发,经过近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本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并附有相关知识专科知识及基础知识,便于科室培训、护士学习及执行实施。
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1?、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2?、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3?二、常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穴位按摩1?、艾灸2?、耳穴贴压(埋豆)3?、穴位贴敷4?熏洗、5中药?.
.
、药熨6?、中药外敷7?、中药离子导入8?、中频、低频治疗仪
9? 10、拔罐?
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四、中医特色护理
技术操作流程标准(目的、注意事?项)五、病种常用中药应用注意事项?六、常用经络穴位定位?七、
优势病种相关护理知识?(一)中风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二)眩晕相关知识与技能?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三)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常见证候?(一)中脏腑?.
.
痰蒙清窍证1.?痰热内闭证2.?元气败脱证3.?(二)中经络?
风火上扰证1.?风痰阻络证2.?痰热腑实证3.?气虚血瘀证4.?
阴虚风动证5.?(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
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三、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四、健康指导?五、护理要点?六、
护理难点?七、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效果
评价表?可从网上下载,在下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暂无下发?中医护理方案的按此模式制定本科优势病种
中医护理方案。
.
.
(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常见证候? 1、风痰瘀阻证? 2、气虚血瘀证? 3、肝肾亏虚证?(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四、健康指导?五、护理要点?六、护理难点?七、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可从网上下载,在下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暂无下发?中医护理方案的按此模式制定本科优势病种中医(三)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常见证候?、肾气亏虚证1? 2、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3?、阴虚阳亢证4?(三)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
.
一、常见症候要点?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四、健康指导?五、护理要点?六、
护理难点?七、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可从网上下载,在下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暂无下发?中医护理方案的按此模式制定本科优势病种中医
二、常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一)穴位按摩?(二)艾灸?(三)耳穴贴压(埋豆)?(四)穴位贴敷?(五)中药熏洗?(六)药熨?(七)中药外敷?(八)中药离子导入?(九)中频、低频治疗仪?(十)拔罐?种5
应大于?.
.
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中下2012从《三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手册(年版)?8项操作考核表中选择,或按载《中医护理部分》的8 项操作考核表格式自定。
技术操作规程》中操作流程图按《中医护理常规?
操作流程图格式,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中下2012年版)从《三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手册(?每种操作附有项操作考核表,8
载《中医护理部分》的技术操作目的,注意事项,目的参照《中医护理常规种《中医护理方案》种及1320规程》,注意事项参照: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2附录
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