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学设计及反思
- 格式:pdf
- 大小:207.73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篇教学设计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2.大胆想象,能与同学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教学重点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能与同学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2155年时,孩子们还要去学校上课吗?他们会不会视纸质图书为古董?让我们跟随玛琪的故事,一起去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吧。
二、自主阅读读,检索信息1.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2】2.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3、4】①“呀!”托米说,“我想,这样的书一读完,就得扔掉,多浪费呀!我们的电视屏幕一定给我们看过一百万本书了,可它还能继续给我们别的许许多多书看,我可用不着哪天把它扔掉!”②在这个荧光屏上,所有的课文都现出来了,还跟着没完没了地提问题。
这倒也无所谓,最让她厌烦的是那个槽口──她非得把作业和试卷塞进去的那个口子。
她总是要用那种打孔文字像编程序似的把作业和答卷写出来。
她还只有六岁的时候,妈妈就让她学会用这种语言和机器教师对话了。
3.【出示课件5、6】玛吉喜欢未来的学习方式吗?找到相关语句。
玛琪失望极了,她本来希望他把这个机器老师拿走。
他们有一次就把托米的老师搬走了将近一个月之久,因为历史那部分的装置完全显示不出图像来了。
4.【出示课件7】你喜欢未来的学习方式,还是现在的?或者在你的想象中,你觉得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发思考,然后进行自主阅读,找到包含答案的句子,能进行自主总结,得出结论,提升阅读能力,学有所得。
三、合作交流,展开想象1. 【出示课件8】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未来生活还会发生哪些变化?2.学生交流。
(学生不再需要每天到学校上课、每个人都是一个空间穿梭机,可以穿梭到任何一个地方、与别人交流可以用代码,或使用脑电波直接交流......)3. 【出示课件9】把你想象的未来生活画下来,做成一张海报。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这篇科幻小说,看看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2.了解科幻小说,理解课文构思特点。
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方法。
3.发挥想象力,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难点]能了解文中所想象的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教学课时]1课时一、激趣导入,解题质疑1.同学们,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说说你推测的理由。
(唤起学生对未来学校的无限遐想)过渡: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走进未来的学校,感受未来学校的学习方法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现在我们的学校的。
(板书课题: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2.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预设1:“他们”指的是谁?预设2:“那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预设3:“多有趣”指的是什么事有趣?过渡: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让我们看看未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
3.作者简介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是享誉全球的美国科普巨匠和科幻小说大师。
阿西莫夫知识极其渊博,一生出版了近五百部著作,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多领域,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在世界各国拥有广泛的读者。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荧光屏鄙夷憎恶皱皱巴巴陌生装置高傲琼全神贯注着重指导:荧(yíng)光屏(píng)鄙(bǐ)夷憎恶(wù) 装置(zhì)琼(qióng)2.词语解释(1)鄙夷:轻视,看不起。
(2)皱皱巴巴:形容皱纹多,不舒展。
(3)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2155年的一天,玛琪和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书里记载着100 多年前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2.能大胆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难点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教学策略1.默读教学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认清每个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阅读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可采用的方法有:从文体的角度,设计阅读层次;让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搜寻相关信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
3.语言运用学完课文,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读题质疑1.谈话导入。
(1)交流想象: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社会面貌日新月异。
我们想象一下,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的呢?(2)学生畅所欲言。
(3)引入课题:同学们的想象丰富而奇特,而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笔下未来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板书课题)2.读题质疑。
提问:读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他们”是谁?“那时候”是什么时候?怎样“有趣”呢?)【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开门见山,启发学生想象未来的学校,由熟悉的话题引入,令学生兴趣盎然。
接着读题目,引导学生质疑。
板块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说一说:怎样提高默读的速度?2.学生交流。
3.归纳提示:不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个别字词的识记上,应侧重于对内容的理解;尽量不回视,多扫视;适当圈点勾画重点词语和句子,保证阅读效果等。
4.快速默读,说说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提炼默读的方法,并运用阅读小技巧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既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又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7他们那时候真有趣啊教案+教学反思17他们那时候真有趣啊【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重点把握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的构思,体会其妙处。
3.对课文的内涵进行多元思考,表达看法要做到“有理”、“有据”。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的构思,体会其妙处。
2.对课文的内涵进行多元思考,表达看法要做到“有理”、“有据”。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
注意生字词。
屏幕全神贯注鄙夷不屑憎恶厌烦图像类型打赌陌生胳膊挟科幻惘然因材施教厌倦二、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全名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三巨头。
阿西莫夫的作品《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三、研读课文。
1.阅读第1-5节,思考:早已经是机器人时代了,可作者为什么还是以与2155年很不相匹配的、过时的纸质书来作为开头的“情节道具”?作者故意把人们很熟悉的纸质书定得很奇特、陌生,刻意表现已经被人们忽略的阅读纸质书的感受。
这样的写作安排能带给读者一种独特的疏离感,既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迅速切入“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从而奠定了全文的结构基础。
2.几百年以后,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从一本纸张印刷的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有哪些了解?用简短的语言加以概括。
⑴孩子们到一个集中的地方学习。
⑵年龄相当的孩子学一样的功课。
⑶老师是真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案与反思第【1】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学方案教材解析《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幻小说,作者是美国的艾萨克·阿西莫夫。
小说中写的是玛琪从一本旧书中了解到几百年前学校的学习生活,流露出内心的孤独,反思了人类教育的一些缺失以及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等问题。
也留给了我们一定的思考:机器代替人的活动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
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了课前导读作用,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品读、想象,了解作者笔下未来的学习方式是怎样的,与今天的有什么不同。
与 100 多年前的现在进行比较,寻找合适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2.大胆想象,能与同学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教学重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能与同学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你想知道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吗?你能想象100 多年以后,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们是怎样学习的吗?学生充分交流。
2.师:同学们的想象丰富而奇特,而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笔下未来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3.引导质疑,梳理问题:(1)“他们那时候”在做什么?(2)现在的我们是怎样学习的?(3)我们需要怎样的学习方式?4.认识作者。
5.什么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这个概念暂时还没有一个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认的定义标准。
科幻小说,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里,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7课《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学设计《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能了解文中所想象的未来的上学方式与现在的不同。
2.能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能了解文中所想象的未来的上学方式与现在的不同。
【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同学们,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说说你推测的理由。
预设1:在未来的学校,我们的桌面会是一块电子屏幕,同学们做题都可以用电子笔。
因为现在科技那么发达,电脑和黑板都已经融为一体了,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同学们的课桌也会实现电子化。
预设2: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未来的学校也会有机器人老师呢!2.过渡: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未来的人类——玛琪,一起去看看未来的学校吧!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启发学生想象未来的学校,由熟悉的话题引入,令学生兴趣盎然。
接着谈话过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作视角,自然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1.介绍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
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代表作品有《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和《银河帝国三部曲》。
阿西莫夫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2.自读任务(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标题中,“他们”是谁?“那时候”是什么时候?(3)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3.初读反馈(1)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玛(mǎ)琪(qí)鄙(bǐ)夷(yí)不屑琼(qióng)斯嗯(g)点拨:①“鄙夷”意思是轻视,鄙视;“鄙夷不屑”意思是轻视,看不起。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未来的上学方式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了解科幻小说,理解课文构思特点。
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方法。
3.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难点了解科幻小说,理解课文构思特点。
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说说你推测的理由。
(唤起学生对未来学校的无限遐想)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走进未来的学校,感受未来学校的学习方法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现在我们的学校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鄙夷不屑.(xiè)憎恶.(wù)3.了解课文中四个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憎恶(喜爱厌恶) 失望(希望绝望) 鄙夷(崇拜鄙视) 高傲(谦虚傲慢)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通过对未来社会的学校教育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学校教育模式的假想和反思。
文章新颖生动,引人深思。
)2.通读课文,思考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从一本纸质印刷的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了哪些了解?(孩子们到一个集中的地方学习;年龄相当的孩子学一样的功课;老师是真人。
)3.默读课文思考:未来的“机器学校”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表格。
四、交流探讨,拓展延伸。
1.玛琪到底喜不喜欢“未来教育”?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玛琪不喜欢“未来教育”。
她厌恶过度的学习、无休止的考试、反复出现的挫败感。
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拉近读者与文中人物的距离,调和了“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同时,这样写也能暴露出教育中那些持续性、本质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技术的演进而消失。
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科幻故事,讲述的是故事,启迪的却是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文前的导读,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通过课文的阅读,了解科幻故事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丰富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明白科学幻想是建立在一定科学基础上的,不能毫无根据地胡说。
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学习,联系已有科学知识,展开想象,感受科幻故事的特点,从而为自己创编科幻故事打下良好的基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反思第【2】篇〗这是一篇科幻小说,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内容虽然好懂,但是并不受学生喜欢,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不强。
我设计了一个畅想未来的环节,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时,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轮流给同学讲解课文,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让喜欢科幻文的学生分享他们喜欢的科幻故事,勾起了学生兴趣,产生对科幻文的好奇。
在通过语言了解人物性格时,学生的积极性高了很多。
部分学生感受到人物对话使他想到了他的朋友,从而领悟到了对话描写的魅力。
教学反思本课是一篇科幻小说,小学生首次接触这类作品。
在实际教学中,从文体的角度展开,引导学生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科学”“幻想”和“小说”是科幻小说的三要素。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三要素呢?“科学”与“幻想”要素主要体现在基于科学事实的“科学性”,以及大胆幻想的“预言性”。
教师巧妙提问:文中哪些情节是作者的想象?哪些情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有据可循的?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搜寻信息,找到跟现实一致的相关情节,如学生写作业、母亲教育孩子、玛琪仍在学习分数运算等;也找到基于现实的幻想情节,如机器人老师教学等。
这样,学生就能领会科幻小说的“科学性”与“预言性”。
科幻小说也是小说,当然具有传统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三要素的:让学生自读填表,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在领会科幻小说特点的同时,关注情节;然后,通过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把握科幻小说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背景:《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讲述了在未来世界里,一对姐弟通过古老的纸质书了解到了过去的学习方式,从而引发对现实教育的思考。
2. 课文主题:探讨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反思现实教育中的问题,倡导创新教育理念。
3. 课文结构: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姐弟发现纸质书;第二部分回忆过去的学习方式;第三部分对未来教育进行思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科幻小说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对科技与教育关系的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未来教育的期望;激发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纸质书、科幻小说、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未来教育的科幻电影片段,引发学生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感知科幻小说的魅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4. 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科幻小说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2. 课文结构:姐弟发现纸质书→回忆过去学习方式→对未来教育的思考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科幻小说特征;培养科技与教育关系思考能力4.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未来教育的期望;激发学生对科幻文学兴趣七、作业设计1. 必做题:熟读课文,思考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写一篇读后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童年时光,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介绍作者童年时的学习生活,以及对未来学习生活的设想。
2. 课文结构: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忆童年时的学习生活,第二部分对比现实与未来的学习生活,第三部分表达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向往。
3. 课文主题:通过对童年学习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设想,表达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未来学习生活的设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童年学习生活,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未来学习生活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2. 板书内容:- 回忆童年学习生活- 对比现实与未来的学习生活- 向往未来学习生活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关于未来学习生活的短文。
3. 预习下一课。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童年学习生活,对比现实与未来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