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品德教案1.1从四大发明说起浙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6
浙教版品社五下《从四大发明说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从四大发明说起》是浙教版品社五下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教材通过丰富的资料和图片,生动地展现了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四大发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四大发明,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提高对国家科技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难点: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资料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四大发明的图片、资料等,用于展示和讲解。
2.资料:收集与四大发明相关的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四大发明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四大发明对世界的重要意义。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四大发明会出现在中国古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从四大发明说起》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2.知道发明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3.掌握小组合作讨论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2.能够参加小组合作讨论;3.能够推理和判断事物的价值和利弊。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2.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让其明白劳动和发明对人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2.帮助学生掌握小组合作讨论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四大发明的重要性;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在课堂开头,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发明,名词“四大发明”的由来,并通过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搜集学生们对某一种发明的了解和见解,引起学生的兴趣。
2.理解环节通过PPT的展示和教师口头讲述,让学生初步了解四大发明。
3.合作探究1.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发明进行探究,了解发明的起源、历史和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方面。
学生可以选择多种形式展示,如制作海报、PPT等。
2.帮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掘发明的各种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总结回顾通过小组成员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四大发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最后,老师提问学生关于发明和创造力的看法和感受,加深学生对发明和创造力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学生在探究四大发明的过程中,得以了解其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他们进一步增加知识面,暗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不难发现创造出来的东西在他们身边的影响力。
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思辨和团队合作能力。
但对于第三步,由于小组成员的分配不当,导致有些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下一次在分配任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
1、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知道指南针、造纸、印刷和火药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教学准备:搜集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包括照片、文字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话题1、谈话导入:中华民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古老的文明,在祖国这片辽阔和肥沃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你的头脑中,最引以为豪的是什么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从四大发明说起)。
对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作为五年级学生的我们可不陌生,谁能大声、骄傲地告诉我们大家这四大发明是什么?二、交流话题这是我们五千年历史的辉煌,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今天,我们将走近它们,一起来聊一聊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
我知道很多同学通过阅读各种资料对四大发明都有了解,谁能带我们先去认识认识?(随着学生的交流,切换到以下任一知识点)(一)造纸术是啊,我们每天用的课本、经常看的课外书,以及书店里各式各类的图书、报刊杂志,可都离不开纸张。
1、请你自读课文第4页,读读文中的插图和文字,看自己能读懂什么。
2、交流:(1)你从课文中学懂了什么?●什么时候有了这项发明?(东汉时期的蔡伦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普通的材料来造纸,并不断改进造纸技术,使纸的质量得到提高并大量生产,广泛使用)●这项发明在历史上曾经改变了什么,有什么作用?●这项发明对世界文明有怎样的贡献?(造纸术由我国最早发明,并很快传到其他国家,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中国也因此成为纸的发源地。
)(2)关于这项发明,你还有更多的了解吗?(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注:蔡伦改进了造纸)(二)印刷术1、仅仅发明了纸张,我们知道还不能大量地传播各种知识,因此,古代的人们受印章和碑刻的启发,发明了——(印刷术)2、那么,你知道有关印刷术的知识吗?3、同学们都知道雕版印刷。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案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使用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作者:俞李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二小学撰稿时间:2011年7月【教材分析】本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6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根据课标中“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内容编写的。
本课为第一课时,重点介绍造纸术、印刷术这两大发明。
用这两大发明为经,以中国与欧洲的两大发明的差异时间为纬,多点构建品德教育、爱国主义、历史与文化、地理和环境教育,实现多重教育目标。
造纸术重点突出纸相对于其他材料的便宜、方便等特点,印刷术的重点在于体会“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进步在哪里?”。
该主题学生的认知基础又是如何呢?经过调查,将近有二分之一的孩子知道“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能说出四种发明的名称。
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孩子们也已经学过如何做“再生纸”。
平时,孩子们的一些课外读物如《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上面也有相关内容。
可以说,面对“四大发明”这个话题,学生并不是从零开始,他们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积淀。
本课的教学正是基于学生如此的认知基础展开的。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了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巨大影响。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具体内容,以及对世界文明进程的重大影响。
【教学难点】体会、理解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的进步之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以及每个四人小组一副“我、是、中、国、人、爱”的六个字模,以及印泥。
学生调查“纸发明之前,人们在什么材料上写字”【教学过程】一、引入[PPT2]师:出示《品德与社会》课本,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品德与社会》书。
师:可是,在老师眼睛里,它却是两项伟大发明的结晶,知道是哪两项发明吗?生:造纸术与印刷术师:对,另外两项发明知道吗?生:指南针、火药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四大发明”,重点研究印刷术与造纸术。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从四大发明说起一、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2.知道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了解京杭运河的作用的意义。
3.通过学习,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
2.京杭运河的图片和地图,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图片。
3.我国古代其他伟大发明创造的图片和故事介绍。
学生准备:1.京杭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所在的国家、长度和开凿的年代等资料。
2.我国古代伟大发明创造的故事。
四、教学设计:(一)从课题引入1.师: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它们分别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3.小结: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不朽的民族文化,今天我们就“从四大发明说起”。
(二)进入“信息角”1.教师出示京杭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图片。
师:你知道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京杭运河分别是哪个国家在什么时候开凿的?全长多少?2.学生交流信息,填写教科书中的表格。
3.师:通过比较,你有何感想?4.教师出示京杭运河的地图,学生讲述运河沿岸的城市,并做简单介绍。
5.学生交流京河运河的作用。
(三)走进“故事屋”1.师:谁还能讲述我国古代其他伟大发明创造的一些小故事?2.学生小组交流,然后选派一位代表结合图片向全班汇报。
3.小结:了解和认识中国人民的这些伟大成就,我们能不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吗?(四)实践活动课后,学生将搜集到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创造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出一期班级黑板报,注重分工合作。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从四大发明说起》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从四大发明说起》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以及它们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四大发明对于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四大发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历史背景以及它们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四大发明的内涵,以及它们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历史背景,以及它们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大发明的内容、历史背景以及它们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大发明的内涵,以及它们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提问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四大发明的内容和历史背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四大发明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四大发明的内容和历史背景。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共同探究四大发明的内涵。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阐述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5.提问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四大发明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四大发明的地位和意义。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课从四大发明说起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师:刚才咱们的小实验就是模仿活字印刷。
知道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吗?(毕昇)
(2)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A、活字印刷更快捷一些。
B、印刷的时候排字比较方便。
四、简单了解火药。
火药的成分有哪些?
硫酸、硝石、木炭
出示课件:了解火药在现代生活、矿山及军事方面的应用。
豪感更加强烈。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体会活字印刷先进于雕版印刷。
对火药知识简单了解,使课堂讲解详略适当。
拓展延伸四大发明到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你知道吗?学生课外查阅
资料
激发学生求知欲
课堂小结回顾总结,使学
生的爱国热情再
次升华。
板书从四大发明说起
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教学内容:1、从四大发明说起2、圆明园在哭泣3、悲愤的吼声课时安排: 9课时主备教师:任晓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像指南针、造纸、印刷、火药和京杭大运河、都江堰等等领先于世界的伟大发明和创造。
了解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知道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知道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各种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我们永远牢感受帝国主义带给中国的屈辱,憎恨侵略;崇敬民族英雄,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发奋图强的爱国志向。
课标要求与单元内容分析: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打开这浩瀚的历史长卷,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古代无数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和灿烂的文学艺术,勾画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轨迹,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使每一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自豪。
但从1840年开始,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也使中国人民饱受了巨大的灾难和屈辱。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而告终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辰国条约而告终”。
中华民族是伟大英勇的民族,从来不屈于任何外来势力的欺压。
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不屈的反抗和艰苦卓绝的斗争……。
因此,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历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对于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树立振兴中华的爱国志向是十分重要的。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从四大发明说起》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图表和方框,整理相关信息,提炼主要内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兴趣和尊重,并学会珍惜现代科技的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四大发明的由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难点:整理相关信息,提炼主要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材: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材。
2.工具:投影仪、电脑、PPT。
3.素材:关于四大发明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吗?2.学生积极回答,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引导学生思考与本课相关的四大发明。
2. 学习主体(3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关于四大发明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师简要介绍四大发明的由来、对人类的发展影响,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
3.学生利用图表和方框的形式,整理四大发明相关的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将信息提炼出来,形成简短的主要内容。
3. 拓展延伸(15分钟)1.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发明进行介绍。
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介绍形式,可以用PPT、海报、口头表达等方式展示。
3.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学习,教师可以在每组展示结束后提出问题,引导全班进行思考和讨论。
4. 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提醒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到了哪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预告下一节课的主题。
五、作业布置1.学生根据课堂上的讨论和总结,撰写一篇文章,介绍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2.要求文章结构清晰、内容连贯,字数在200字以上。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从四大发明说起》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的第一课,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及意义,通过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影响以及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科技的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四大发明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表面知识,对于四大发明的深层次意义和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科技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联系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建立起这样的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及意义,知道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文明和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及意义,知道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文明和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探讨四大发明与古代文明的关系,以及四大发明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四大发明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四大发明的产生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四大发明的内容及意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文明和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大发明的历史价值。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从四大发明说起》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程是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探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通过学习这些发明,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史和贡献,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科技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历史背景、发明者、特点等知识。
•掌握相关词汇,比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等。
•能够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提取并理解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技的情感和态度。
•增强文明礼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30分钟):1)第一发明:造纸术A. 了解历史背景和发明者。
B. 了解造纸术的特点和应用。
C. 演示制作纸的过程。
2)第二发明:指南针A. 了解历史背景和发明者。
B. 了解指南针的特点和运用。
C. 演示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第三发明:火药A. 了解历史背景和发明者。
B. 了解火药的特点和应用。
C. 演示火药的制作和应用。
4)第四发明:印刷术A. 了解历史背景和发明者。
B. 了解印刷术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C. 制作印刷品,如宣传海报等。
3.活动(15分钟):学生们自由选择一个发明进行设计、制作或演示。
4.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四大发明所展示的中华民族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科技底蕴,并号召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科技,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教师通过形象化、生动化的PPT、图片、视频等展示,从宏观到微观地详细介绍四大发明的发明背景、历史、特点、应用等。
2.情境教学法: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发明进行设计、制作、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发明的应用和实用价值。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第一课从四大发明说起目标要求: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知道造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了解京杭运河的作用和意义。
3.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课时目标:1.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2.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知道指南针、造纸、印刷和火药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我们的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奥运会会开幕式上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吧,今天,让我们一起再去重温一下那个神圣的时刻!1.(教师播放奥运录像片段)师:看完这段录像,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还意犹未尽,谁能说说开幕式上的这些画面给世界展示的是什么主题?(四大发明)2.师:奥运会开幕式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的四大发明。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四大发明说起。
(出示课题)二、学习(一)初步了解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1.师:四大发明分别产生于什么时候?是谁发明的?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请自读课文2.学生集体交流,点击课件把表格填完整。
(二)了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1.了解纸张的优点。
(1)师:在纸出现前,古人把字写在什么上面?(龟甲、竹简、丝绸、石头、羊皮……)(2)点击课件甲骨文和竹简。
讨论:这些东西和我们今天写字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缺点?龟甲、竹简、石头:不易携带;丝绸、羊皮:容易破损,不易保存……(3)穿插小故事,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大文学家叫东方朔,一次他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一下子用了3000多根竹简,用两个武士抬到宫里,皇帝看了整整一个月,才把这封信看完。
师:说到这儿,老师突发奇想,如果我们来算一算:如果一根竹简能写十个字,那么,东方朔给汉武帝的那封信大约有多少字(用了3000多根竹简),如果用教科书那么大的纸来写,每页按1500字计算,大约只需要多少页?20页。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从四大发明说起》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从四大发明说起》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四大发明——指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以及它们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发明过程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四大发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大发明的意义,并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发明过程和影响,认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发明过程和影响。
2.难点:深刻理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培养民族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大发明。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故事、视频等,生动展示四大发明。
2.资料:收集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参考。
3.课堂活动准备:准备相关道具,如四大发明的模型、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四大发明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发明过程和影响。
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有趣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四大发明的来历,感受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
五年级下册品德《从四大发明说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品德教材第四单元《科技改变生活》中的第11课《从四大发明说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介绍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通过四大发明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技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技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3. 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四大发明的原理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重点: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模型或图片)。
2. 学具:学习笔记、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古代战争、印刷术、指南针导航、造纸术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中的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在人类历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 新课导入:介绍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教师讲解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
(2)通过PPT展示四大发明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四大发明的魅力。
(1)四大发明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2)如果没有四大发明,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不同?4. 例题讲解:以指南针为例,讲解其原理和在航海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指南针模型,进行简单的导航实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四大发明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
(2)举例说明四大发明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四大发明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瑰宝,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火药推动了军事技术的进步,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传播,指南针为航海提供了重要工具,造纸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印.元第一课从四大发明说起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围绕“四大发明”逐项展开,让学生了解这些发明的时间、作用和对世界的贡献;第二部分重点讲“伟大的创造”,围绕京杭大运河展开,了解运河开凿的时间、长度和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主要教学第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探究、比较、计算等,认识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是我国最早发明的,体会四大发明的了不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知道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培养学习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更点是知道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四大发明到底了不起在哪里,从血让学生山衷地为我国的四大发明而感到自豪。
教具多媒体课件、橡皮活字。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基础教案个性设计一、新课导入1.师出示《品德与社会》课本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师:可在老师眼里,它却是两项伟大发明的结晶,知道是什么吗?(造纸术与印刷术。
板书)师:对,它们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另外两项发明是什么?(指南针、火药。
板书)师:请同学们大声地、骄傲地再来说•说我国的四大发明是?(点击课件)2.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这四大发明是我们五千年历史的辉煌,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在2008年我国承办的奥运会开幕式上,就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伟大的四大发明,看!(放奥运会开幕式课件)……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一起来聊聊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它二、探究活动们究竟了不起在哪里?(板书:从四大发明说起)(设计说明:先以学生最常见的书本谈活导入,力求自然、简洁,并有助于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
五年级下册品德教案1
教材说明:
本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是依照课程标准中“明白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奉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内容编写的。
浙教版的教材是先选取四大发明的内容,然后编写了大运河、赵州桥、黄道婆发明纺车等内容,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达成课程目标。
学情分析:
依照教师的课前调查,一样情形下,一个班级总将近有二分之一的小孩明白“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也确实是说能说出四种发明的名称。
而且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小孩们也差不多学过如何做“再生纸”。
平常,小孩们的一些课外读物如《百科全书》《十万个什么缘故》等上面也有相关内容。
能够说,面对“四大发明”那个话题,学生并不是从零开始,他们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积淀。
教学目标:
1、明白我国的四大发明,了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庞大阻碍。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奉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明白我国的四大发明,了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庞大阻碍。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奉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从四大发明说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从四大发明说起》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以及它们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四大发明的起源、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四大发明有一定的耳闻,但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以及教师的讲解,来进一步掌握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大发明的起源、意义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大发明的起源、意义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难点:四大发明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4.讲解法: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四大发明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四大发明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课文:准备课文文本,以便学生自主阅读。
3.资料:收集四大发明的相关资料,以便进行拓展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四大发明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四大发明是什么吗?它们对世界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四大发明的起源、意义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从四大发明说起》(第1课时)
教材说明:
本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内容编写的。
浙教版的教材是先选取四大发明的内容,然后编写了大运河、赵州桥、黄道婆发明纺车等内容,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达成课程目标。
学情分析:
根据教师的课前调查,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总将近有二分之一的孩子知道“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能说出四种发明的名称。
而且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孩子们也已经学过如何做“再生纸”。
平时,孩子们的一些课外读物如《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上面也有相关内容。
可以说,面对“四大发明”这个话题,学生并不是从零开始,他们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积淀。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了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巨大影响。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了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巨大影响。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