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题材分类及主要情感汇总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84
中国古代诗歌情感分类解析第一类咏史怀古诗一、概念咏史怀古诗,主要以历史事件、人物、古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二、主要情感1、感叹古今朝代兴替,感慨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历史沧桑变化。
♦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借古讽今,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忧国伤时,告诫统治者汲取历史兴亡的教训。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3、表达对历史人物的仰慕,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报国无门,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悲愤。
♦杜甫《蜀相》,陆游《书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对历史作客观冷静的理性思考。
♦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叠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三、鉴赏方法与步骤1、弄清史实:作品涉及的史实和人物要知晓,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典故。
2、体会意图:古迹、人物的遭遇与现实或诗人的经历有哪些相似或相关之处。
3、领悟感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史实或人物表达怎样的感情。
四、常用写作手法1、对比。
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凄凉对比,突出昔盛今衰。
2、融情入景。
诗人将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中,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借古讽今。
4、用典。
记住一些常用典故,注意题目中的注释。
五、其他读背与赏析篇目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诗歌鉴赏一.知识储备:1.古诗的体裁、分类古诗体裁、分类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乐府诗出现最早成熟于汉代成熟于唐代绝句五绝王之涣《登鹳雀楼》七绝杜牧《泊秦淮》律诗五律杜甫《春望》七律杜甫《登高》排律白居易《琵琶行》“诗余”、“长短句”、“倚声”曲小令散曲套数2.古诗的题材、特点、思想情感:山水田园,怀人思乡,赠友送别,咏史怀古,托物言志,边塞征战,闲适隐逸,生活杂感,即景抒情,忧国伤时,人生际遇,建功报国,登高揽胜,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怀古伤今,怀才不遇,寄情山水,惜春悲秋,别恨离愁,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归隐田园,相知相思……3.古诗的常见意象4.诗人风格朴素自然(陶渊明),沉郁顿挫(杜甫),通俗易懂(白居易),豪迈飘逸(李白),雄健高昂(王昌龄),清健俊爽(杜牧),朦胧隐晦(李商隐),诗画一体(王维),绮丽香艳(温庭筠),悲壮苍凉(高适),缠绵悱恻(李清照),悲壮爱国(陆游)……5.古诗的常见意境①雄浑开阔、雄奇瑰丽、壮美曹操《观沧海》②苍凉悲壮、峻拔萧疏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③深邃沉郁、深邃奇崛杜甫《登高》④宁静恬淡、清新明丽、清净幽远王维《山居秋暝》,⑤凄婉幽伤、冷森幽僻柳永《雨霖铃》⑥朦胧渺远、空蒙迷茫柳永《雨霖铃》⑦清新飘逸、空灵高远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6.古诗的常见表现手法修辞()()大珠小珠落玉盘。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肯与君王卷土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一、古典诗歌中主要的思想感情1、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念亲友、闺中怀人、边关思乡等。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商隐《夜雨寄北》等。
2、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柳永《雨霖铃》、白居易《南浦别》等。
3、写景抒情——赞江山之美、边塞之美、爱好自然、感身世时事、叹节物变迁等。
如王维《山居秋瞑》、杜甫《登高》等。
4、咏史怀古——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讽喻现实、仰慕英雄、自比自况、怀才不遇等。
如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城》、杜牧《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5、建功报国——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忧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等。
如陆游《书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岳飞《满江红》6、生活杂感——与人酬唱、出游感悟、生活喜悦、归隐闲居等。
如李白《独坐静亭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孟浩然《过故人庄》等二、不同题材诗歌情感鉴赏要点(一)思乡怀人诗①了解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②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③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示例: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 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
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1、“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明确:“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
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二)边塞征战诗①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②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厌恶战争③风格——雄壮豪迈。
参考答案1.答案思想内容: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
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
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
表达技巧:虚实结合。
“竹外桃花”“春江”“鸭”“蒌蒿”“芦芽”是实写,“河豚欲上时”是虚写。
2.答案思想内容:此诗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表达技巧:①正面写乐声。
“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
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
它们都是美的化身。
②侧面写乐声。
“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通过侧面烘托,写出乐曲的效果。
3.答案思想内容: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表达技巧:对比。
白居易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
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4.答案思想内容: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达技巧:①用典。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②比喻。
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七种题材知识点讲解+练习题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送别怀人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诗、咏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等七种类型。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看看吧!一、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内容】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
【常见意象】1、时间意象:日暮、斜阳、暮雪、暮钟、月夜、清晨等表明时间的词语。
2、空间(地点)意象:长亭、短亭、劳劳亭、谢亭、南浦、阳关、古道、灞桥等。
3.具体物象:景物意象:落日、明月、西风、浮云、流水、杨柳、蓬草、春草、烟波、渡口等。
动物意象:鸿雁、杜鹃、哀猿、寒蝉等。
人文意象:孤帆、舟船、孤城、残笛等。
【常见手法】1、比喻、拟人、烘托、想象、虚实结合2、以景结情(情→景):在诗词的收尾处以饱含深情的写景句子收束全诗。
这类诗词的情先脱颖而出,尔后再以景衬情。
此情是由景所触,只是为了突出激情,在表述上打破了常规顺序,先情后景,含蓄、委婉、蕴藉。
注:以景结情在大类上仍属借景抒情。
3、直接抒情(直抒胸臆)4、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思想感情】1.依依不舍的留念。
《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2.情深意长的勉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5.表达豪迈、洒脱之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6.分手之后的孤寂、凄凉、沉重、落寞。
例:《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课内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诗歌12大题材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酬和赠答诗、即景(事)抒怀诗、干谒自荐诗、题画说理诗、哲理思辨诗【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时光昜逝之感慨、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杈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愤世嫉俗之绪一、送别抒怀诗“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答案] 黄昏时分,梅花闲展芳姿,月色清凉,倒映在澄莹的溪水中。
描绘了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
天性高洁,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同流俗。
二、羁旅思乡诗答案:首联,写除夕夜,诗人在外生活窘迫,连酒也没有;因极度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
从抒情角度来说,“思乡泪满巾”直抒胸臆。
领联,作者知道家里生活也贫困,但是与之相比,在外更加艰辛,因为贫困之外,又加上了刻骨的思念。
颈联,表现了作者人到老年,思乡之情更重了。
尾联,不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从家人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写,这是曲笔,表现出一种浓浓的亲情,更强化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山水田园诗衰翁健饭堪夸。
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
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
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
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
【注】①癭尊,即癭樽,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答案] 写景艺术:①由远及近,由外到内。
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
②意象丰密,色彩和谐。
“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
③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如“苔径逐篱斜”。
叙事艺术:①对比衬托。
如“蓑翁”与“健饭”。
②铺陈写实。
如“高话”以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
③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
如“汲水自浇瓜”。
四、爱情闺怨诗【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