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学生(2)
- 格式:docx
- 大小:100.67 KB
- 文档页数:2
孔子和学生孔子和学生篇一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这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此,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新的开端。
《孔子和学生》是四年级一篇课文,内容简短,这篇课文在概括叙述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后,叙述了一段孔子和他的学生子夏的对话,表明了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都需要向别人学习的道理。
上课时,我从孔子入手,让学生交流对其了解,自然引入课题《孔子和学生》,引入课题后,我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_?”,果然在初读课文后,小朋友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价值不大,但还是有许多是有价值的,我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文本的同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既学会了提问题,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刚才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在学习课文2、3小节时,我先出示了最后两节的内容,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再提出问题,围绕“子夏心情的变化”这个重点解决难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仿说游戏、读文等学习方法,解决了一些自己提出的问题。
师: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生:不及他们。
师:读到这你心中有什么疑问?生: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师: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生:点头……师: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
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生:交流。
(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生1:可以让他的教学更有效果。
生2: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特点也不同,如果根据他的不同来教学,学生会更能接受的。
生3:我同意,就像班级的**同学,虽然他的成绩不太好,但是他很热心,很爱劳动,老师一样的喜欢他,让他对学习有兴趣。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孔子和学生》语文教案课时二
1、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朗读课文
二、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1、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
2、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样?
3、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
4、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三、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1、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事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
四、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板书设计:孔子和学生有教无类万世先师因材施教。
2、孔子和学生教材分析:课文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敬重,通过叙述了一段孔子和他的学生子夏的对话,揭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具体含义,反映了孔子先进的教育见解。
告诉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都需要向别人学习的道理。
全文共四段:第一段介绍“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
第二句、第三句写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春秋时期正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在那样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孔子能“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是非常了不起的。
第四句是过渡句,从“有教无类”过渡到“因材施教”方面。
第二、第三段,叙述子夏和孔子的对话,大体可以分成两层。
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都是孔子的学生,但是孔子在论及这几个人时都说“我不及他”。
在孔子的眼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比如颜回的守信用、子贡的聪明、子路的勇敢、子张的严谨庄重,都值得自己学习;比起别人,每个人都必然有不足,即使是孔子这样的人,也需要学习,自然过渡到第二层。
孔子既能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也能指出每个学生的不足,这样的学生观,使得他能因材施教,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
子夏“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指的就是“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第四段概述孔子一生的教育成就。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自学或互助掌握生字新词、好句,能联系课文说说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的意思。
2、练习自读,能读出孔子和子夏对话时的语气。
做好摘录笔记,圈点问题,开展讨论。
3、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理解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感受孔子的教育见解,激发学生对“万世之师”尊敬之情。
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2、孔子和学生优点缺点(超过老师之处)(还需学习之处)颜回守信不善变通子贡聪明不太谦虚子路勇敢不够谦厚、忍让子张严谨缺少亲和力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目标:目标一: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
孔子和学生(精选16篇)孔子和学生(精选16篇)孔子和学生篇1教学目标:1.能联系下文理解“因材施教”的含义。
2.能理解“不断学习”的内容,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通过细读课文,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听写导课:通过上节课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他的两种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生在听写本上写,写后板书)。
用书上的话来解释“有教无类”就是(生齐读“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二、以问导学,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接着2、3自然段开始描写孔子和子夏师徒俩的谈话中,其实从这次谈话中子夏还领悟到一个深刻的道理。
自读2、3自然段,把子夏领悟到的道理用波浪线画出来。
(我这四个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啊!)(一)学习三自然段1.小声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这四个学生是哪四个,各有什么优点?颜回:守信用子贡:聪明子路:勇敢子张:谨慎、严肃2.指名读孔子话,除了优点,你还听出了哪些信息?补充:不足颜回:不懂变通子贡:不够谦虚子路:不够宽厚、忍让子张:旁人不容易亲近他3.孔子却要他们不断学习,学习什么?(《新课程》3页八题2小题)通过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
再指导至:通过学习发扬自己的优点。
点出“因材施教”:孔子非常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一样的教学。
4.齐读。
小结:不断学习是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发扬自己的优点。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其实不断学习的内容远不如此,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自读二自然段,特别注意孔子的话,想想还要学习什么?既然“我不及他”,我就应该(学习他),学习什么(别人的优点)2.分角色朗读从本段孔子的话中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谦虚)师生分角色读,读出孔子的谦虚。
小结不断学习的内容,引导至: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
第2课《孔子和学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孔子和学生”这一话题的探讨,让学生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
国文化的影响。
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表达想法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孔子及其思想简介
2.孔子与学生的故事
3.讨论和表达
三、教学流程
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孔子和学生”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进行
思考。
2. 社科知识学习(10分钟)
讲解孔子及其思想,包括孔子的思想体系、思想核心、教育思想和重要著作等。
3. 朗读故事(10分钟)
让学生朗读故事《孔子与学生》,让学生能够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和情节。
4.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2.孔子是如何对待学生的?
3.学生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4.故事中,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5. 表达思想(10分钟)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并邀请几组学生在班级中分享并交流。
6. 总结(5分钟)
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今天所学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四、教学评估
1.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表达情况和思考深度。
2.分享环节中,教师应及时给予激励和肯定,同时提出问题或建议。
3.课后教师可以以书面方式收集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反馈及建议。
孔子和学生的故事_孔子弟子的故事山东出了一个孔夫子,是一个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这个人没有不知道的,那你知道孔子有72个徒弟,个个出类拔萃非同常人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和学生的故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与学生的故事一天,孔子领着学生们在野外进行御、射训练。
中午,师生聚在树荫下休息,先解马放青,然后师生进行野炊。
不料马跑到田里去吃庄稼。
农人见了,大怒,上去把马牵走了。
子贡追上农夫,给他作揖说:“对不起,我们的马吃了您的庄稼,怪我们看管不严。
请您原谅,将马还给我们,我们还要赶路呢。
” 农人置之不理。
子贡回到树下将索马的经过讲给了孔子。
孔子说:“你用过分谦恭文雅的言词向农人求情,好比用美妙的歌舞演示给盲人,这怎能有好的效果呢?这是你的错,不能归罪农人。
”说着,让养马人去要马。
养马人对农人说:“我耕于东海,将往西海,我们的马驾车到这里,快要饿死了,只好放它吃点路旁的庄稼。
你快点将马还给我们,要不,我们走不了就住到你家,车上六七个人都要你管饭,你不管饭的话,我们饿死在你家也不走,还怕你不偿命不成。
” 农人听了,吓得直打哆嗦,慌忙将马交还。
养马人牵回马,孔子含笑看子贡一眼。
子贡羞愧无地自容:身为言语科的学生,平时认为自己学习好得不得了,今天办这件事还不及一个养马人。
先生教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是至理明言啊。
子贡从此变得谦虚谨慎起来。
孔子弟子的故事1、孔子的弟子冉耕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弟子叫冉耕,很出色的一个。
一次他过河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女掉到河里就冒着生命危险将女孩给救了起来。
后来女孩的父亲为了表示对冉耕的感谢就给他送了一头牛(就当时而言,这头牛不亚于现在的奔驰宝马金贵),冉耕正好也需要一头牛,就毫不客气地收下了。
后来人们都纷纷指责冉耕说他怎么这么没有风度呢,救了人还收人家东西。
冉耕很为难很委屈就去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对他说,你收得好,你要不收的话以后就没有人冒着危险帮助别人也没有见义勇为的人了。
2、孔子的弟子颜回的故事孔子还有一个弟子叫颜回,很有名的一个。
商丘兴华学校成功导案
《孔子和学生》第二课时
年级: 四语主备人:何艳初审人: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导语:
同学们,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近这位伟大的“万世先师”,感受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
一、成功学习
1.成功自学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并注意停顿、语速、语气等。
(2)小声读课文2、3自然段,想想子夏问了孔子哪些问题,孔子又是如何回答的。
(用“”表示出来)
(3)阅读最后一段,用心思考:人们为什么称孔子为“万世先师”?2.成功量学
(1)小组分角色朗读2、3自然段,注意语气及人物感情的变化。
(2)孔子是如何评价自己学生的,根据表格在文中画出四人的优点和缺点,说一说。
超级演说家:想想在第3自然段“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
己的教育。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成功示学
三、成功用学
★日积月累
看拼音,写词语。
fùyùjǐn shân qiān xū
()()()
yán sùyīn cái shījiào
()()
★★综合运用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孔子的四个学生各有优点和缺点,颜回的优点是守信用,他的缺点是;子路的优点是,缺点是不够宽厚、忍让;聪明但不够谦虚的是;子张的优点是,缺点是不容易亲近;我们要。
★★★拓展提高
先积累孔子名言,再写出一句收集的孔子名言。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四、成功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