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灵敏度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53.50 KB
- 文档页数:46
运筹学: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
第一章、线性规划的图解法1.基本概念线性规划:是一种解决在线性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或最小的线性目标函数的方法。
线性规划的三要素:变量或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目标函数:是变量的线性函数。
约束条件:变量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
可行解: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解称为该线性规划的可行解。
可行域:可行解的集合称为可行域。
最优解:使得目标函数值最大的可行解称为该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唯一最优解、无穷最优解、无界解(可行域无界)或无可行解(可行域为空域)。
凸集:要求集合中任意两点的连线段落在这个集合中。
等值线:目标函数z,对于z的某一取值所得的直线上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同的目标函数值,故称之为等值线。
松弛变量:对于“≤”约束条件,可增加一些代表没使用的资源或能力的变量,称之为松弛变量。
剩余变量:对于“≥”约束条件,可增加一些代表最低限约束的超过量的变量,称之为剩余变量。
2.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约束条件为等式(=)约束条件的常数项非负(b j≥0)决策变量非负(x j≥0)3.灵敏度分析:是在建立数学模型和求得最优解之后,研究线性规划的一些系数的变化对最优解产生什么影响。
4.目标函数中的系数c i的灵敏度分析目标函数的斜率在形成最优解顶点的两条直线的斜率之间变化时,最优解不变。
5.约束条件中常数项b i的灵敏度分析对偶价格:约束条件常数项中增加一个单位而使最优目标函数值得到改进的数量。
当某约束条件中的松弛变量(或剩余变量)不为零时,这个约束条件的对偶价格为零。
第二章、线性规划问题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1.人力资源分配问题(P41)设x i为第i班次开始上班的人数。
2.生产计划问题(P44)3.套材下料问题(P48)下料方案表(P48)设x i为按各下料方式下料的原材料数量。
4.配料问题(P49)设x ij为第i种产品需要第j种原料的量。
第五章灵敏度分析灵敏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是指在决策分析中,根据改变决策变量的数值,研究对最优解产生影响的因素。
通过灵敏度分析,可以评估决策变量的变化对最优解的敏感程度,帮助决策者了解决策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能够帮助决策者制定出合理的决策方案。
在灵敏度分析中,常用的指标包括目标函数系数的灵敏度分析、资源限制系数的灵敏度分析和松弛度分析。
首先,进行目标函数系数的灵敏度分析。
目标函数系数代表着对决策变量的偏好程度,通过改变目标函数系数的数值,可以分析对最优解的影响。
如果目标函数系数变化较大,但最优解随之变化较小,则说明最优解对该目标函数系数相对不敏感。
反之,如果目标函数系数变化较小,但最优解随之变化较大,则说明最优解对该目标函数系数相对较敏感。
其次,进行资源限制系数的灵敏度分析。
资源限制系数反映了资源约束对最优解的影响程度,通过改变资源的可用量,可以分析对最优解的影响。
如果资源限制系数变化较大,但最优解随之变化较小,则说明最优解对该资源限制系数相对不敏感。
反之,如果资源限制系数变化较小,但最优解随之变化较大,则说明最优解对该资源限制系数相对较敏感。
最后,进行松弛度分析。
松弛度是指资源使用量与其可用量之差,表示资源的闲置程度。
通过分析松弛度,可以了解决策方案的稳健性。
如果一些资源的松弛度较大,则说明该资源具有一定的闲置容量,决策方案对该资源限制相对较不敏感。
反之,如果一些资源的松弛度较小,则说明该资源的利用率较高,决策方案对该资源限制相对较敏感。
在灵敏度分析中,还可以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研究多个因素同时改变时对最优解的影响。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各个因素对最优解的贡献程度,帮助决策者优化决策方案。
总之,灵敏度分析是决策分析中重要的工具,能够评估决策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决策者进行决策方案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灵敏度分析应该结合具体的决策问题和决策变量的特征来进行,并且要注意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第五章 实验室质量控制基础知识§5-1 误差一、基本概念在一系列的实际测定过程中,即使采用最可靠的分析方法,使用最精密的仪器,由技术很熟练的分析人员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的结果也不会都完全相同。
所以,在进行分析时,往往要平均测定多次,然后取几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这组分析结果的代表,但是平均值同真实值之间还会存在差异,因此分析结果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了解产生误差的原因,采取措施减小误差,并对所测定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1.准确度与误差(Error )准确度是指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接近的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即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
(1)误差的表示方法 ① 绝对误差测量值和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 = 测量值 - 真值。
②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叫作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RE%) =%100⨯真值绝对误差由于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所以绝对误差常以绝对偏差表示。
③ 绝对偏差某一测量值与多次测量值的均值之差称为绝对偏差,用di 表示。
④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与均值的比值,叫作相对偏差相对偏差(%)=%100⨯-xd i⑤ 平均偏差绝对偏差的绝对值之和的平均值,叫平均偏差,用 表示。
∑=-=ni i d n d 11⑥ 相对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是平均偏差与均值的比值。
相对平均偏差(%)=%100⨯--xd⑦ 极差一组测量值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极差,用R 表示R=Xmax - Xmin⑧ 差方和S 、方差s2、标准偏差s 、相对标准偏差RSD %或变异系数CV % S 2121)(1i ni ini x n x ==∑-∑=∑∑==--=ni n i i i x n x n s 11222])(1[11∑∑==--=n i ni i i x n x n s 1122])(1[11RSD % =%100⨯-xs(3)准确度和精密度某单次重复测定值的总体均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叫作准确度。
第5章灵敏度分析灵敏度分析是指在建立模型之后,通过改变模型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观察模型的输出结果发生的变化程度。
也就是说,灵敏度分析是通过改变输入参数来检测模型对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从而评估输入参数对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灵敏度分析有助于确定模型的输入参数,以及优化模型的结果。
灵敏度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分析的目标,将灵敏度分析分为全局灵敏度分析和局部灵敏度分析。
全局灵敏度分析是通过改变所有参数的取值范围,观察模型输出结果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估每个参数对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程度。
全局灵敏度分析通常使用敏感性指标来衡量参数对输出结果的贡献程度。
常见的敏感性指标包括Sobol指数、Morris方法和FAST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统计学的方式分析不同参数对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程度。
局部灵敏度分析是在给定一个参数值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该参数的取值范围,观察模型输出结果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估该参数对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程度。
局部灵敏度分析通常使用敏感度系数来衡量参数对输出结果的贡献程度。
敏感度系数可以通过计算参数对输出结果的一阶导数或二阶导数来得到。
灵敏度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金融领域中,可以通过灵敏度分析来评估不同投资组合的风险敏感性;在环境领域中,可以通过灵敏度分析来评估不同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在工程领域中,可以通过灵敏度分析来评估不同参数对工程设计的影响程度。
在进行灵敏度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参数范围,在整个参数变化范围内均匀地选取参数值。
其次,应该选择合适的敏感性指标或敏感度系数来评估参数的影响程度。
最后,应该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可行性研究,确保所选择的参数和指标可以反映真实的模型情况。
总之,灵敏度分析是建立模型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通过改变模型中的参数来评估参数对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程度。
灵敏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模型的输入参数,以及优化模型的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五章检测系统的评价与验证一、名词解释1. 决定性方法2. 参考方法3. 常规方法4. 室内比对5. 线性范围6. 回收试验7. 回收率8. 携带污染率二、填空1. IFCC根据实验方法的与的不同,将其分为、和三级。
2. 精密度用于评价误差,通常用和表示。
3. 实验方法的选择要重点考虑和。
4. 系统误差可分为和。
引起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和。
5. 变异系数值越大,测定值离散度越,精密度越。
6. 方法评价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实验途径,测定并评价方法的和。
7. 方法评价试验中,准确度评价误差。
主要通过、和实验评价。
8. 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与接近的程度。
一般用和表示。
9. 比对的目的是保证在同一个实验室出示的检验报告的性。
10. 评价试验包括、、和。
11. 重复性试验的目的是检测候选方法的误差,试验形式包括、、等。
12. 回收试验是指候选方法对常规分析标本中所加入的准确测定的能力,用表示。
其试验的目的是检测候选方法的误差。
13. 干扰试验是用来检测候选方法的误差。
消除干扰的最常用方法有设立和空白试验。
14. 方法比较试验是用来检测候选方法的误差,最好选择作为比较方法。
15. 方法学性能标准是运用统计方法制定出一系列上的% 标本允许误差限度。
16. 在方法学性能标准中EA表示。
三、单项选择1、检测系统指()A. 完成一个检测项目测定所需的仪器B、完成一个检测项目测定所需的仪器、试剂C、完成一个检测项目测定所需的操作程序D、完成一个检测项目测定所需的全部要素2、同位素稀释-质谱分析法应该属于()A、偏差已知方法B、参考方法C、决定性方法D、偏差未知方法3、由于分析人员的操作习惯而造成的误差属于以下哪种误差()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方法误差D、随机误差4、偏差和偏差系数一般用来表示()A、准确度B、特异度C、精密度D、灵敏度5、EA表示()的允许误差限度A、90%B、95%C、5%D、85%6、临床诊断敏感度的计算公式为()A、TN/(FP+TN)B、FP/(FP+TN)C、FN/(TP+FN)D、TP/(TP+FN)7、建立一个实验方法时,常做回收率试验。
技术经济学45章习题答案解析WORD格式整理.第四章(⼀)选择题4 .1有甲、⼄两⽅案,其寿命期甲较⼄长,在各⾃的寿命期内,两⽅案的净现值⼤于0且相等,则(b )。
a .甲⽅案较优b .⼄⽅案较优c .两⽅案⼀样d .⽆法评价4.2三个投资⽅案A、B、C,其投资额KA > KB > KC,差额投资回收期分别为TA-B =3.4年,TB-C =4.5年TA-C= 2年,若基准投资回收期为5年。
则⽅案从优到劣的顺序为(a )。
a. A -- B -- Cb. B --C --Ac. C --B --A d .不能确定4.3下列评价标中,属于动态指标的是(c )。
a .投资利润率b .投资利税率c .内部收益率d .平均报酬率4.4互斥⽅案⽐选时,⽤净现值法和增量内部收益率法进⾏项⽬优选的结论(c )a .相同b .不相同c .不⼀定相同d .近似4.5按照差额内部收益率的⽐选准则,若△IRR < i0 ,则(a )a .投资⼩的⽅案为优b .投资⼤的⽅案为优c .所有⽅案都不可⾏4.6多⽅案决策中,如果各个投资⽅案的现⾦流量是独⽴的,其中任⼀⽅案的采⽤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案是否采⽤,则⽅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c )。
a .正相关b .负相关c .独⽴d .互斥4.7某建设项⽬,当i1= 20 %时,净现值为78.70万元;当i2 = 23 %时,净现值为-60.54万元,则该建设项⽬的内部收益率为(b)a. 14.35 %b.21.75 %c.35.65 %d.32.42 %4.8对能满⾜同⼀需要的各种技术⽅案进⾏动态评价时,如果逐年收益没有办法或没有必要具体核算时,可采⽤(de)a .内部收益率法b .净现值法c .净现值率法d .费⽤现值法e .费⽤年值法4.9对于独⽴⽅案⽽⾔,检验其财务上是否可⾏的评价指标有(acd )oa .财务净现值b .费⽤现值c .财务内部收益率d .贷款偿还期4.10在进⾏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案选择时,下述各项中,可采⽤的⽅法是(abc )oa.最⼩公倍数法b .内部收益率法。
对第五章习题9(2)最终单纯形表的目标函数系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单纯形法从基本可行解开始,从迭代到最优可行解对偶单纯形法从最优不可行解开始,从迭代到最优可行解广义单纯形法从非最优不可行解开始,从迭代到最优可行解1 .普通单纯形法:最简单的是,前面提到的事情很详细对偶单纯形法:标准格式:max Z=CTX(最佳条件: C=0) ) )。
AX=b或min Z=CTX(最佳条件: C=0) ) )。
AX=b说明之所以需要AX=b,是因为当进行标准化时获得两个解,使得通过引入松弛变量可以直接获得初始的不可基本解,例如,XY=1。
X Y=1-X - Y=-1此时,第二个公式不满足b=0,所以最优条件:1.不可能求解极大值问题。
我们用单纯形表判断最优系数为非负,即c=000在目标函数中,对于不满足最佳性的系数,添加冗长的人工制约进行记述:eg. max Z=2X1 - X2 X3,最佳条件,C=0因此,对: X1、X3添加约束:x1x3=m(m (因为m很大,所以这是冗长的制约,不影响原始的解空间)。
此时,由于z中存在不满足最佳的系数,所以认为仍然不满足最佳,目前依次进行反复即可:1 .选择(max ) z行最负的作为输入变量2 )选择人工约束中的人工变量作为输出变量进行说明)因为我们添加的人工约束是不满足z行系数的变量,所以人工约束中缓和变量的对应行只有与z行系数为负的列对应的值1 例如在上述的例子中,假设X1 X3 X7=M。
那么X7对应于行系数: 1 0 1 0 .所以我们选择z行系数-最负值【X7】,最小的加x等于0,剩下的负的加x,所以一定是非负的,到此为止,对偶单纯形法解决问题的初期迭代过程:1 )选择基变量)取最负值的基变量(最不可能的) (2)选择基变量)对于远离基变量的行的系数,只选择系数为负数的列,选择z行的系数/对应系数最小的列,如果基变量中不存在系数为负数,则没有不可执行解标准型:max/min Z=CTXAX=bX=0,b,c是无条件的AX=b目的还是很容易通过放松变量找到初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