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课程设计1
- 格式:doc
- 大小:4.18 MB
- 文档页数:16
嵌入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组成、原理和应用领域;2. 学习嵌入式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技巧,能够阅读和分析简单的嵌入式程序;3. 了解嵌入式系统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理解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嵌入式系统电路,并进行调试;2. 掌握使用至少一种嵌入式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实现基本功能;3. 学会使用嵌入式系统的调试工具,具备初步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在嵌入式项目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嵌入式技术在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嵌入式系统入门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其编程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2. 嵌入式系统硬件基础- 微控制器原理与结构- 常用传感器及其接口技术- 嵌入式系统电路设计基础3. 嵌入式编程语言- C语言基础及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汇编语言基础- 嵌入式编程技巧及编程规范4.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流程- 常用开发工具及环境配置- 调试与优化方法5. 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 嵌入式系统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6. 课程项目实践- 项目需求分析- 硬件电路设计与调试- 软件编程与功能实现- 项目展示与总结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嵌入式系统概述第二周:嵌入式系统硬件基础第三周:嵌入式编程语言第四周: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第五周: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第六周:课程项目实践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地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嵌入式简单课程设计教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组成和功能。
2. 学习嵌入式编程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指令。
3. 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使用嵌入式开发环境,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和调试。
2. 学会使用嵌入式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实现基本的功能控制。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使其在嵌入式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态度。
3.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程,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注重团队合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组成、特点和应用领域,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嵌入式编程基础:讲解嵌入式编程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和常用指令,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介绍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编译器使用和程序下载,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嵌入式系统输入输出接口:学习嵌入式系统的GPIO、中断、定时器等接口的使用,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嵌入式系统应用实例:分析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如温度控制、智能家居等,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教学安排和进度:第一周: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第二周:嵌入式编程基础第三周: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第四周:嵌入式系统输入输出接口第五周:嵌入式系统应用实例及实验操作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安排,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相关知识。
嵌入式开发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2. 掌握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及编程基础;3. 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方法;4. 了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搭建嵌入式开发环境,进行基本的程序编写和调试;2. 学会使用常见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工具和软件;3. 掌握嵌入式系统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设计方法;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一个小型嵌入式项目的设计与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项目实践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嵌入式技术在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的重大意义;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技术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特点及应用领域,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嵌入式系统定义与分类- 嵌入式系统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2. 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讲解嵌入式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嵌入式处理器- 存储器与I/O接口- 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方法3. 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介绍嵌入式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及软件开发工具,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 嵌入式编程语言(C、汇编等)- 软件开发工具与调试方法4.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阐述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方法与步骤,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系统需求分析- 硬件与软件协同设计- 系统测试与优化5. 嵌入式项目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动手实践嵌入式项目设计与开发,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 项目选题与需求分析- 硬件系统设计与搭建- 软件编程与调试- 系统测试与总结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嵌入式课程设计计划
一、课程设计内容
基于stm32实验板和给定的电路板,完成相应的功能;
给定电路板的资源包括:
电路原理图、PCB图;包括的功能部件:步进电机,数码管,红外遥控、超声波传感器;
实现功能:
1、将元器件焊接到板子上;
2、红外遥控功能实现
3、实现超声波测距和电机的控制;模拟车辆倒车情况,根据测定的距离控
制电机转动速度,距离越近,电机转动越慢,同时显示距离或电机转动速度,距离到一定程度蜂鸣器鸣叫;
4、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具体内容;
设计方案;
详细设计:电路板电路原理、程序流程和说明
课设总结
5、最后将元器件焊接下来,清理干净电路板
二、课程设计形式
1、两人或一人一组,报告一份,每人必须说明主要工作
2、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20%,作品:70%,报告:10%
三、课程设计安排
四、电路板原理图和PCB图
原理图:
PCB图:
其余资源参考附件。
嵌入式课课程设计简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培养学生运用嵌入式系统进行创新设计和应用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掌握嵌入式处理器的基本原理和选型方法;(3)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4)熟悉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流程;(5)掌握嵌入式系统编程的基本技巧。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创新设计;(2)能够选用合适的嵌入式处理器和操作系统进行项目开发;(3)能够运用嵌入式编程技巧编写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程序;(4)能够进行嵌入式系统的调试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的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嵌入式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在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能够遵循行业规范,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和编程技巧。
具体安排如下:1.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2.嵌入式处理器:讲解嵌入式处理器的基本原理、选型方法和常用嵌入式处理器;3.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分类和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4.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讲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硬件选型、软件设计和系统集成;5.嵌入式编程技巧:介绍嵌入式编程的基本方法、编程规范和调试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实际应用;3.实验法: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嵌入式系统设计和编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大学嵌入式方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其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2. 学会使用至少一种嵌入式编程语言,如C或Python,编写简单的嵌入式程序。
3. 了解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物联网、智能家居、自动化控制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简单的嵌入式项目,具备基本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
2. 掌握使用常见的嵌入式开发工具和调试方法,如Keil、IAR等。
3. 能够分析嵌入式系统的性能,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新技术、新领域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项目实践中学会沟通、分享和合作。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断挑战自我,为我国嵌入式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嵌入式方向的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具备实际开发能力的人才。
学生特点:大学嵌入式方向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编程基础,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开发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 嵌入式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及前景2. 嵌入式硬件基础:讲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原理及性能指标,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嵌入式处理器- 存储器与I/O接口- 传感器与执行器3. 嵌入式软件基础:介绍嵌入式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及软件开发流程,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 嵌入式编程语言(C/Python)-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4.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通过项目实践,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嵌入式软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软件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开发流程;2. 掌握嵌入式系统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设计方法;3. 学会使用至少一种嵌入式编程语言(如C/C++)进行程序设计;4. 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嵌入式软件知识,独立完成简单的嵌入式项目设计;2.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实际嵌入式系统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能够编写出高效、可靠的嵌入式程序;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软件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培养学生具备责任心,使其认识到嵌入式软件在国家安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4.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遵循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嵌入式软件设计能力为核心,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完成实际嵌入式项目,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1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2. 嵌入式硬件基础:讲解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中断系统等硬件知识;教材章节:第2章 嵌入式硬件基础3. 嵌入式编程语言:学习C/C++语言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重点掌握指针、结构体、位操作等;教材章节:第3章 嵌入式编程语言4.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介绍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方法、开发流程及调试技巧;教材章节:第4章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5. 嵌入式操作系统:讲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原理、架构及常见嵌入式操作系统(如FreeRTOS、UC/OS等);教材章节:第5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6. 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典型嵌入式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项目中嵌入式软件的设计方法;教材章节:第6章 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7. 课程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完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嵌入式项目;教材章节:第7章 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个章节安排2-4个学时,共计16周。
嵌入式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概念,掌握其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2. 学习嵌入式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技巧,能独立编写简单的嵌入式程序;3. 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流程,掌握基本的硬件调试和软件优化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针对特定需求设计简单的嵌入式系统;2. 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熟练使用嵌入式开发工具和调试设备;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3. 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使其认识到嵌入式技术在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2. 嵌入式硬件基础:讲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常见微控制器、外围设备及其接口技术;教材章节:第二章 嵌入式硬件基础3. 嵌入式编程基础:学习嵌入式编程语言(如C语言)、编程规范和技巧;教材章节:第三章 嵌入式编程基础4.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介绍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开发环境、调试方法;教材章节:第四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5. 嵌入式系统实例分析:分析典型嵌入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实际案例讲解;教材章节:第五章 嵌入式系统实例分析6. 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实践,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材章节:第六章 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周:嵌入式系统概述第2-3周:嵌入式硬件基础第4-5周:嵌入式编程基础第6-7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第8-9周:嵌入式系统实例分析第10-12周: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践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嵌入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原理及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2. 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开发工具及相关技术;3. 了解我国嵌入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嵌入式系统设计;2. 能够运用相关开发工具,进行嵌入式程序编写、调试及优化;3. 能够对嵌入式系统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技术及其实际应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4.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嵌入式技术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计算机编程基础,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结合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未来从事嵌入式领域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2. 嵌入式系统硬件:讲解嵌入式系统硬件的组成、特点,重点掌握微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硬件3. 嵌入式系统软件:学习嵌入式操作系统、编程语言、软件开发环境等,了解嵌入式软件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嵌入式系统软件4.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介绍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开发工具、调试方法等,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项目开发的基本步骤。
嵌入式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2. 学习嵌入式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技巧,能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简单的嵌入式程序;3. 了解嵌入式系统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对嵌入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嵌入式开发工具和调试设备;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嵌入式系统问题;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项目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培养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自信。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嵌入式系统入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嵌入式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2. 嵌入式硬件基础- 嵌入式处理器- 存储器与I/O接口- 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原理3. 嵌入式编程基础- 嵌入式编程语言(C语言)- 嵌入式编程技巧与规范-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原理4.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 嵌入式开发环境与工具- 嵌入式系统调试方法- 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分析5. 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 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 实践项目:智能小车控制- 案例分析: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的嵌入式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嵌入式系统概述第二周:嵌入式硬件基础第三周:嵌入式编程基础第四周: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第五周: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第一章:嵌入式系统概述第二章:嵌入式硬件基础第三章:嵌入式编程基础第四章: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第五章: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北科大嵌入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掌握嵌入式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2. 学习嵌入式编程基础,熟悉C语言编程和汇编语言,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流程。
3. 了解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物联网、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嵌入式系统项目,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掌握使用开发板、调试工具等实验设备进行嵌入式系统编程与调试。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项目开发中与他人沟通、分工与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尝试和探索,勇于面对挑战。
3.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嵌入式技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北科大嵌入式课程设计,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项目开发能力,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与应用领域-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基本结构2. 嵌入式处理器- 处理器架构与分类- 嵌入式处理器的性能指标与选型3. 嵌入式编程基础- C语言编程基础- 汇编语言编程基础- 嵌入式编程环境搭建与使用4.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流程- 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现与调试5. 嵌入式系统实践项目- 基于开发板的实践项目- 项目设计与实施:物联网应用、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 项目展示与评价6. 嵌入式系统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嵌入式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嵌入式技术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涵盖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编程技能、设计与开发流程以及前沿技术。
简单嵌入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概念,掌握其基本组成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简单嵌入式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及局限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嵌入式系统设计和编程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嵌入式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3. 使学生认识到嵌入式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树立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选修课程,适用于对嵌入式系统有一定兴趣和基础的学生。
课程内容注重实践,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年级为八年级,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特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2. 嵌入式系统组成:讲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接口及通信等基本组成部分。
教材章节: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组成3. 嵌入式编程基础:学习嵌入式编程语言(如C语言),掌握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
教材章节:第三章 嵌入式编程基础4.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介绍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进行简单嵌入式项目的设计与实现。
教材章节:第四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5. 嵌入式系统调试与优化:学习嵌入式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技巧,提高系统性能。
教材章节:第五章 嵌入式系统调试与优化教学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嵌入式系统概述,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2. 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开发环境和编程语言;3. 学习嵌入式系统硬件、软件及中间件的相关知识;4. 了解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2. 掌握使用嵌入式开发工具和调试技巧,解决实际开发中遇到的问题;3.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参与嵌入式项目的设计与实施;4.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嵌入式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习动力;2.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识到嵌入式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倡导合作、共享、互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已有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嵌入式系统相关知识。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分类-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2. 嵌入式系统硬件- 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及外围设备- 硬件设计原理及接口技术- 嵌入式硬件平台的搭建与调试3. 嵌入式系统软件- 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 嵌入式编程语言(C、C++、汇编)- 嵌入式软件设计方法及编程技巧4. 嵌入式系统中间件- 中间件的作用、分类及选用原则- 常用中间件的原理与应用5. 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与方法- 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选型、软件开发- 系统调试与测试方法-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6. 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 分析典型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了解实际应用中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探讨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应用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和学科特点进行编排,涵盖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硬件、软件、中间件及设计流程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相关内容。
嵌入式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概念,掌握其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习嵌入式编程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指令,能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简单的嵌入式程序。
3. 了解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培养对嵌入式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操作和编程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嵌入式项目。
2.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
3. 学会使用嵌入式开发工具和调试技巧,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激发对嵌入式技术的热情和探究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敢于尝试、勇于突破。
3.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提高编程技能,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嵌入式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2. 嵌入式系统硬件基础- 微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常用传感器及其接口技术- 嵌入式系统中的I/O接口3. 嵌入式编程基础- 嵌入式编程语言C简介- 常用编程指令与语法- 嵌入式程序设计方法4. 嵌入式系统软件与开发工具- 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 开发环境搭建与使用- 程序编译、下载与调试5. 嵌入式项目实践- 设计简单的嵌入式项目- 项目实施与问题解决- 团队合作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章节,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相关知识。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合工大嵌入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合工大嵌入式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2.掌握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基本硬件原理;3.熟悉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4.了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和开发流程。
5.能够使用嵌入式处理器和开发板进行简单的嵌入式系统设计;6.能够编写和调试嵌入式程序,实现基本的功能;7.具备嵌入式系统性能分析和优化能力;8.能够独立完成嵌入式项目的开发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增强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意识到嵌入式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2.嵌入式硬件基础: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基本硬件原理;3.嵌入式软件基础: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4.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和流程: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选型、软件开发、系统测试等;5.嵌入式系统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嵌入式系统案例,了解其设计和开发过程。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嵌入式系统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工大嵌入式课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嵌入式系统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参考;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课堂教学;4.实验设备:准备嵌入式开发板、调试器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嵌入式系统课程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方法和开发流程;3. 了解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使用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进行程序设计、调试与优化;2. 学会分析并解决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嵌入式项目开发。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嵌入式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技术、新方法;4.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明白作为一名嵌入式开发人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嵌入式系统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特点及应用领域,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嵌入式硬件系统:讲解嵌入式硬件系统的组成、架构、选型原则,包括微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嵌入式软件系统:介绍嵌入式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开发流程、操作系统原理,包括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等,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嵌入式系统编程:学习嵌入式编程语言(如C、C++)及其编程技巧,分析典型程序案例,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结合实际项目案例,讲解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开发流程、调试技巧,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如智能家居、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本章节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嵌入式课程设计系别: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通信工程08-1班姓名:####学号:33333333333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2011年12月郑州轻工业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DMA传送编程专业、班级通信工程08-1学号 3333333姓名333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文献等:1、主要内容(1) 编写单字节方式、双字节方式和四字节方式常规内存拷贝及时间检测程序(2) 编写DMA方式内存拷贝及时间检测程序(3) 比较DMA方式内存拷贝及常规内存拷贝的效率2、基本要求(1) 掌握S3C44B0 DMA控制器的使用(2) 掌握DMA软件编程方法3、主要参考文献【1】马忠梅,马广云,徐英惠,田泽.ARM嵌入式处理器结构与应用基础.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2【2】田泽.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实验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3】周立功.ARM微控制器基础与实战[M].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3完成期限:指导教师签名:张涛张彦课程负责人签名:张涛张彦目录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4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4三、预备知识--------------------------------------------4四、实验设备--------------------------------------------4五、基础知识--------------------------------------------4六、课程设计说明书----------------------------------7七、程序代码-------------------------------------------8DMA 传送编程.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了解DMA传送原理掌握S3C44B0 DMA控制器的使用掌握DMA软件编程方法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编写单字节方式、双字节方式和四字节方式常规内存拷贝及时间检测程序编写DMA方式内存拷贝及时间检测程序比较DMA方式内存拷贝及常规内存拷贝的效率三、预备知识了解ADT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功能了解DMA的原理以及处理步骤四、实验设备JX44B0教学实验箱ADT1000仿真器和ADT IDE集成开发环境串口连接线五、基础知识直接数据存储- DMADMA方式当高速外设要与系统内存或者要在系统内存的不同区域之间,进行大量数据的快速传送时,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可能不能满足要求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的采用DMA方式,在一定时间段内,由DMA控制器取代CPU,获得总线控制权,来实现内存与外设或者内存的不同区域之间大量数据的快速传送典型的DMA控制器(以下简称DMAC)的工作电路DMA数据传送的工作过程1) DMAC发出DMA传送请求2) DMAC通过连接到CPU的HOLD信号向CPU提出DMA请求3) CPU在完成当前总线操作后会立即对DMA请求做出响应CPU的响应包括两个方面:CPU将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浮空,即放弃对这些总线的控制权CPU将有效的HLDA信号加到DMAC上,以通知DMACCPU已经放弃了总线的控制权4) CPU将总线浮空,即放弃了总线控制权后,由DMAC接管系统总线的控制权,并向外设送出DMA的应答信号5) DMAC送出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实现外设与内存或内存之间大量数据的快速传送6) DMAC将规定的数据字节传送完之后,通过向CPU发HOLD信号,撤消对CPU的DMA请求。
CPU收到此信号,一方面使HLDA无效,另一方面又重新开始控制总线,实现正常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的操作。
DMA传送方式I/O接口到存储器存储器到I/O接口存储器到存储器I/O接口到存储器的传送当进行由I/O接口到存储器的数据传送时,来自I/O接口的数据利用DMAC送出的控制信号,将数据输送到系统数据总线D0~D7上,同时,DMAC送出存储器单元地址及控制信号,将存在于D0~D7上的数据写入所选中的存储单元中。
这样就完成了由I/O接口到存储器一个字节的传送。
同时DMAC修改内部地址及字节数寄存器的内容。
存储器到I/O接口与前一种情况类似,在进行这种传送时,DMAC送出存储器地址及控制信号,将选中的存储单元的内容读出放在数据总线D0~D7上,接着,DMAC送出控制信号,将数据写到规定的(预选中)端口中去,而后MDAC自动修改内部的地址及字节数寄存器的内容S3C44B0的DMA控制器S3C44B0集成了4个通道的DMA控制器:两个ZDMA控制器ZDMA0/1:可以用于存储器到存储器、储存器到I/O设备、I/O设备之间的DMA传送;两个BDMA控制器BDMA0/1:用于储存器与I/O 设备之间的传输。
S3C44B0中与DMA控制器有关的寄存器ZDMA0/1控制寄存器ZDMA0起始地址、目的地址寄存器DMA计数器寄存器ZDMA0/1控制寄存器ZDMA0起始地址、目的地址寄存器DMA计数器寄存器六、课程设计说明书本实验通过DMA方式实现存储器到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并将其与常规的内存拷贝操作进行比较拷贝动作的计时处理采用定时器进行计时处理,采用函数Timer_Start启动计时处理,参数divider 表示定时时间间隔,0 : 16 us1 : 32 us2 : 64 us3 : 128 us操作完成时调用Timer_Stop停止定时器计数,其返回值为计数值,该值乘以时间间隔(128us)即为计时时间Timer_Start(3); /* 128 us */time=Timer_Stop(); /* 停止定时器*/Uart_Printf("Copy Bytes :time=%f\n",time*128E-6);常规的内存拷贝操作字节拷贝*(unsigned char*)(dstAddr) = *(unsigned char*)(srcAddr);双字节拷贝*(unsigned short*)(dstAddr) = *(unsigned short*)(srcAddr);字节拷贝*(unsigned int*)(dstAddr) = *(unsigned int*)(srcAddr);DMA的内存拷贝操作清除传输完毕标志zdma0Done=0;设置DMA传输的起止地址和长度rZDISRC0=srcAddr|(dw<<30)|(1<<28);/* dw 为DMA传输宽度*/rZDIDES0=dstAddr|( 2<<30)|(1<<28);rZDICNT0=length |( 2<<28)|(1<<26)|(3<<22)|(1<<20);启动DMA传输并开始计时rZDCON0=0x1;Timer_Start(3);DMA的内存拷贝操作等待传输完成,传输完成标记将在DMA中断服务程序中置位while(zdma0Done==0);返回当前定时计数器中的值time=Timer_Stop();Uart_Printf("ZDMA0 :time=%f\n",time*128E-6);关中断rINTMSK=BIT_GLOBAL;DMA中断处理函数void isr_dma0(void){rI_ISPC=BIT_ZDMA0;/* 设置传输完毕标志*/zdma0Done = 1;}实验报告要求什么叫DMA传送方式?试说明DMA方式传送数据的主要步骤。
试比较DMA传输、查询式传输及中断方式传输之间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七、程序代码:/**************************************************************//* */ /* FILE NAME VERSION */ /* */ /* DMA.C 1.0 */ /* */ /*DESCRIPTION */ /* */ /* JX44B0(S3C44B0X)DMA实验*/ /* */ /* */ /* DATA STRUCTURES */ /* */ /* FUNCTIONS : */ /* 在JX44B0教学实验箱进行DMA方式内存拷贝的实验*/ /* */ /* DEPENDENCIES */ /* JX44B0-1 */ /* JX44B0-2 */ /* JX44B0-3 */ /* */ /* */ /* NAME: */ /* REMARKS: */ /* */ /* Copyright (C) 2003 Wuhan CVTECH CO.,LTD */ /**************************************************************//**************************************************************/ /* 学习ARM处理器中DMA方式的处理方法:*/ /* DMA方式:内存->内存DMA方式传输数据*/ /* 注意: 学习该实验之前请先学习interrupt中断处理实验*/ /**************************************************************/ /* 包含文件*/#include "44b.h"#include "44blib.h"#include "rtc.h"typedef (*ISR_ROUTINE_ENTRY)(void);#define Printf Uart_Printf/* functions */void Zdma0(int srcAddr,int dstAddr,int length);void Zdma0Done(void);void Test_Zdma0(void);void isr_dma0(void);/* globals */volatile int zdma0Done;void IsrIRQ() __attribute__ ((interrupt("IRQ")));/**************************************************************/ // Function name : IsrIRQ// Description : 非矢量方式下中断的查表处理// 中断地址表位于0x0c7fff00开始的256字节// Return type : void// Argument : void**************************************************************/ void IsrIRQ(){int count = 0;unsigned int isr_pending;unsigned int isr_mask = 0x00000001;unsigned int isr_mask_set = rINTMSK;ISR_ROUTINE_ENTRY isr_routine_entry = (ISR_ROUTINE_ENTRY)0x0;__asm__ ("STMFD SP!, {r1,r4-r8} @ SA VE r1,r4-r10 \n""nop \n");isr_pending = (rINTPND & ~isr_mask_set);while(isr_mask){if(isr_pending&isr_mask){isr_routine_entry = (ISR_ROUTINE_ENTRY)(*(int*)(HandleADC+count));break;}count+=4;isr_mask <<= 1;}if(isr_routine_entry) (*isr_routine_entry)();__asm__ ("LDMFD SP!, {r1,r4-r8} @ RESTORE r1,r4-r10 \n""nop \n");}/**************************************************************/ // Function name : init_interrupt_handler// Description : 非矢量方式下中断向量表初始化处理// Return type : void// Argument : irq_handler// 中断处理函数入口**************************************************************/ void init_interrupt_handler(unsigned int irq_handler){int i;rINTPND = 0x00000000; /* 清除所有未决的中断*/rI_ISPC = 0x03FFFFFF;for( i = 0; i < 256; i+=4) /* 清除中断表*/{*(unsigned int*)(_ISR_STARTADDRESS+i) = 0;}*(unsigned int*)(HandleIRQ) = irq_handler; /* 设置IRQ模式处理函数*/ }/**************************************************************/ // Function name : install_isr_handler// Description : 非矢量方式下中断向量的安装// Return type : void// Argument : irq_no, 中断号// irq_routine, 中断处理函数地址**************************************************************/ void install_isr_handler(int irq_no, void* irq_routine){*(unsigned int*)(irq_no) = (unsigned int)irq_routine;}/**************************************************************/ // Function name : Main// Description : DMA测试程序主函数// 内存->内存DMA方式传输数据// 传输完毕引发DMA中断// 注册中断源:BIT_ZDMA0// Return type : int// Argument : void**************************************************************/ int Main(void){Uart_Select(0);Uart_Init(MCLK, 115200);Uart_Printf("DMA TEST PROGRAM\n");rINTCON=0x7; /* Non-vect,IRQ disable,FIQ disable*/init_interrupt_handler((unsigned int)IsrIRQ);install_isr_handler(HandleZDMA0, (void*)isr_dma0);rINTMOD=0x0; /*设置所有中断为IRQ模式 */rINTMSK=(0x07ffffff&~(BIT_GLOBAL|BIT_ZDMA0)); /* 使能TICK中断*/rINTCON=0x5; /* 打开IRQ模式的中断*/Test_Zdma0();while(1);}/*************************************************************/ // Function name : Test_Zdma0// Description : test zdma 0// Return type : void// Argument : void**************************************************************/ void Test_Zdma0(void){unsigned char *src, *dst;int i;unsigned int memSum;Uart_Printf("[ZDMA0 MEM2MEM Test]\n");dst=(unsigned char *)malloc(0x80000);src=(unsigned char *)malloc(0x80000);/* 将dst区域设置为非Cacheable区域,关闭Cache */rNCACHBE1=(((((unsigned)dst+0x100000)>>12)+1 )<<16 )|((unsigned)dst>>12);Uart_Printf("dst=%x,src=%x\n",(int)dst,(int)src);Zdma0((int)src,(int)dst,0x80000);free(src);free(dst);}/*************************************************************/ // Function name : Zdma0// Description : 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数据拷贝,检查其时间消耗// Return type : void// Argument : srcAddr,拷贝数据的起始地址// dstAddr,拷贝数据的目的地址// length,拷贝数据的长度**************************************************************/ void Zdma0(int srcAddr,int dstAddr,int length){int time;/* 将目标地址设置为非Cache区*/rNCACHBE1 = (((((unsigned)dstAddr+0x100000)>>12) +1 )<<16 ) | ((unsigned)dstAddr>>12);/* 测试单字节方式的拷贝时间*//* 启动定时器,精度128us,用于计时*/Timer_Start(3);for( time = 0; time < length; time++){*(unsigned char*)(dstAddr+time) = *(unsigned char*)(srcAddr+time);}/* 返回当前定时计数器中的值*/time=Timer_Stop();/* 输出拷贝的时间*/Uart_Printf("Copy Bytes :time=%f\n",time*128E-6);/* 测试双字节方式的拷贝时间*/Timer_Start(3);for( time = 0; time < length; time+=2){*(unsigned short*)(dstAddr+time) = *(unsigned short*)(srcAddr+time);}time=Timer_Stop();Uart_Printf("Copy short words :time=%f\n",time*128E-6);/* 测试字节方式的拷贝时间*/Timer_Start(3);for( time = 0; time < length; time+=4){*(unsigned long*)(dstAddr+time) = *(unsigned long*)(srcAddr+time);}time=Timer_Stop();Uart_Printf("Copy words :time=%f\n",time*128E-6);/* 清除传输完毕标志*/zdma0Done=0;/* 设置DMA传输的起止地址和长度*/rZDISRC0=srcAddr|( 2<<30)|(1<<28);rZDIDES0=dstAddr|( 2<<30)|(1<<28);rZDICNT0=length |( 2<<28)|(1<<26)|(3<<22)|(1<<20);/* 启动DMA传输*/rZDCON0=0x1;Timer_Start(3);/* 等待传输完成*/while(zdma0Done==0);/* 返回当前定时计数器中的值*/time=Timer_Stop();/* 输出一次传送的时间*/Uart_Printf("ZDMA0 :time=%f\n",time*128E-6);rINTMSK=BIT_GLOBAL;}/*************************************************************/ // Function name : isr_dma0// Description : DMA0 中断处理例程// Return type : void// Argument : void***************************************************************/ void isr_dma0(void){rI_ISPC=BIT_ZDMA0; /* 清除DMA中断标志*/zdma0Done = 1; /* 设置传输完毕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