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3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3300 原理与操作一.操作原理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独特检测原理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首先将柱洗脱液雾化形成气溶胶,然后在加热的漂移管中将溶剂蒸发,最后余下的不挥发性溶质颗粒在光散射检测池中得到检测。
雾化(Nebulization):雾化(Nebulization) 经HPLC 分离的柱洗脱液进入雾化器, 在此与稳定的雾化气体(一般为氮气)混合形成气溶胶。
气溶胶由均匀分布的液滴组成,液滴大小取决于分析中采用的气体流量.气体流量越低形成的液滴越大,液滴越大则散射的光越多,从而提高了分析灵敏度,但是越大的液滴在漂移管中越难蒸发。
每种方法均存在产生最佳信号噪音比率的最优化气体流量。
流动相流速越低要求适当雾化的气体流量也越低。
用内径为2.1mm 的微径柱代替内径为4.6mm 标准型分析柱,能大大降低流动相流速,因而提高分析的灵敏度。
蒸发(Evaporation):蒸发(Evaporation) 气溶胶中挥发性成分在加热的不锈钢漂移管中蒸发.为特定应用设置适当的漂移管温度,取决于流动相组成和流速,以及样品的挥发性.高有机含量流动相比高含水量流动相要求蒸发的漂移管温度低。
流动相流速越低比流动相流速越高要求蒸发的漂移管温度越低。
半挥发性样品要求采用较低的漂移管温度,以获得最佳灵敏度.最佳温度需要通过观察各温度时的信号噪音比率来确定。
在ELSD 3300 漂移管中,距离雾化器3 英寸处有一个PTFE 涂层的不锈钢撞击器.气溶胶与撞击器相遇,大的液滴从废液管排出。
余下的液滴从撞击器周围通过并经过漂移管进入到光散射检测池被检测。
除去大的液滴就允许在低温模式下操作ELSD3300,适用于分析半挥发性样品。
流动相和雾化气体中的非挥发性杂质会导致噪音。
采用高品质的气体,溶剂和挥发性缓冲液(经过过滤的) ,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基线噪音.若流动相没有完全挥发会导致基线噪音上升。
仔细选择设置检测器的参数保证流动相完全挥发。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原理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简称ELSD)是一种常用的色谱检测器,主要用于对非挥发性、非吸收性或难于检测的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ELSD的原理基于样品蒸发后所产生的散射光强度,通过测量样品中散射光的强度来实现对化合物的检测和定量。
ELSD的工作原理如下:1.环境气氛:ELSD中的样品通过蒸发器被转化为气态,然后进入和环境气氛相互作用的区域。
为了获得较强的光散射信号,通常使用较高的柱温和较低的环境压力。
2. 光散射:样品中的分析物在环境气氛中形成微小颗粒,当入射光通过这些颗粒时,会发生光散射。
根据Mie理论,散射光的强度与颗粒的大小、形状和折射率的相关性较强。
小的颗粒、高的折射率和大的折射率差异将导致更强的光散射信号。
3.探测器:ELSD中的探测器是一个光电器件,能够转换光散射光子到电子信号,并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
输出信号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4.敏感度提高:为了提高ELSD的检测灵敏度,通常采用背景补偿方法。
通过同时测量背景散射和样品散射信号,并在信号处理中减去背景散射光,可以有效地消除背景噪声。
ELSD的优点和应用领域:1.高通量:ELSD适用于高通量的分析,因为它可以适应大量样品流量。
2.无需色谱柱:由于ELSD不基于化学反应或吸收现象,因此无需特定的分离柱,适用于各种色谱方法。
3.可用性:ELSD适用于各种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大分子和生物分子等,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4.无需标准品:ELSD不需要外部标准品来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减少标准品的使用和准备的成本。
5.定量精度:ELSD具有较高的定量精度和重现性,可用于定量分析和研究。
ELSD是一种常用的色谱检测器,其原理基于化合物在环境气氛中的蒸发和光散射。
ELSD具有高通量、适用于各种化合物和无需标准品进行定量分析的优点,因此在药物分析、天然产物分析、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简述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原理及其定量的特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是一种用于检测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浓度的
工具。
其原理是利用溶液中的非挥发性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光的散射强度发生变化,从而检测溶质浓度的变化。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散射强度与溶质浓度
成正比的关系。
在检测器中,一个激光光源将光束引导到样品池中。
当样品中存在溶质时,光会与其中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并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光经过光电倍增管的检测后,信号被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送到信号处理器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具有许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其定量的特征。
由于溶质浓度与光的散射强度呈线性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来准确地确定溶质浓度。
此外,该技术对于大分子溶质的检测也非常有效,因为大分子通常具有高分子量和较高的光散射能力。
总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是一种高效、可靠且定量的检测工具,可以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化学分析、生化研究和药物开发等。
- 1 -。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原理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是一种常用于大气颗粒物检测的仪器,它利用颗粒物对光的
散射特性来进行检测和分析。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原理主要包括光源、颗粒物散射、检测器和数据处理四个方面。
首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光源通常采用激光器或LED等光源,这些光源能
够产生高强度、单色、方向性好的光束,为后续的颗粒物散射提供良好的光源条件。
其次,当光束穿过大气中的颗粒物时,会发生散射现象。
颗粒物的大小和形状
会影响散射光的强度和方向,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可以得到颗粒物的信息,如大小、浓度等。
然后,检测器是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能够接收并测量颗粒
物散射的光信号。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这些检测器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和处理。
最后,数据处理是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原理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检测到的光信
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颗粒物的相关参数,如浓度、大小分布等。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多普勒变换等,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颗粒物的特征信息。
综上所述,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通过光源、颗粒物散射、检测器和数据处理四个
方面的原理,能够对大气颗粒物进行准确的检测和分析,为环境监测和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希望本文能够对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原理有所帮助。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是一种常用于研究材料表面的仪器,它能够通过测量光的散射来获得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信息。
本文将对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的介绍,并通过事实举例来说明其应用。
一、引言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检测器,它利用光的散射现象来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
该检测器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对于研究材料的表面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蒸发光散射现象蒸发光散射是指当光通过材料表面时,由于材料表面的不均匀性或微观结构的存在,光会发生散射现象,即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这种散射现象可以通过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来测量和分析,从而获得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结构信息。
三、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工作原理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主要由光源、光学系统和探测器组成。
首先,光源发出一束光线,经过光学系统的聚焦和调节,使光线照射到待测材料的表面。
当光线照射到材料表面时,由于材料表面的不均匀性或微观结构的存在,光会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光线会被光学系统收集,并聚焦到探测器上。
探测器会将收集到的散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经过放大和处理后输出。
通过分析探测器输出的信号,可以得到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结构信息。
例如,当材料表面存在微观凹凸结构时,散射光的强度和方向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和分析这些变化,可以获得材料表面的形貌信息。
四、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应用举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在材料科学和表面物理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应用举例:1. 表面粗糙度测量: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方向,可以获得材料表面的粗糙度信息。
这对于研究材料的表面质量和加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2. 薄膜生长监测:在薄膜生长过程中,散射光的强度和方向会随着薄膜的厚度和结构变化。
通过监测散射光的变化,可以实时控制薄膜的生长过程,提高薄膜的质量和性能。
3. 界面结构研究:材料的界面结构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散射光的强度和方向,可以研究材料界面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为材料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主要品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参数对比和设计原理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器)是一种通用型的色谱检测器,可检测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任何样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工作时在辅助气体作用下,将流动相雾化,形成的液雾通过加热而蒸发,此时溶解在流动相中不易挥发的样品即形成微颗粒物,这些微颗粒物由辅助气体推动进入光束通道,造成光束散射。
通过测定散射光的强度即可预测样品颗粒的数量,从而测定样品纯度。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灵敏度比示差折光检测器高,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基线稳定,适合与梯度洗脱液相色谱联用。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成分分析、碳水化合物、类脂、脂肪酸和氨基酸、药物以及聚合物等的检测。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技术的主要优点:·可检测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任何样品;·流动相低温雾化和蒸发,对热不稳定和挥发性化合物亦有较高灵敏度;·广泛的梯度和溶剂兼容性,无溶剂峰干扰;·辅助载气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保持检测池内的清洁,避免污染;·高精度雾化和蒸发温度控制,保证高精度检测;·可与任何HPLC系统连接。
二、主要品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基本结构依据ELSD的设计原理,ELSD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雾化处理结构,蒸发结构和散射光检测结构。
第一步:雾化处理结构,流动相与辅助气混合,在辅助气的压力作用下从一小孔中喷出而形成浓雾,整个装置称为喷嘴或称雾化器。
流动相雾化后形成的液雾(雾珠)由于均匀性及一致性差,因此必须进行处理,否则影响其有效蒸发,此过程称为分流。
低温分流技术设计,实现了低温挥发,特别有利于半挥性化合物的测定及高水相流动相的应用。
第二步:蒸发结构,经过第一部处理的雾珠进一步流向经加热处理的区域,此时雾珠在热的作用下不断挥发形成气体,挥发性差的样品从流动相雾珠中析出而形成颗粒物。
这一装置称为蒸发区或漂移管。
漂移管也有两种设计方式,即螺线管式和直管式设计。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原理1.蒸发过程蒸发是一种材料从液相向气相的转变过程。
在蒸发过程中,液体表面上的分子吸收能量,逐渐破坏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克服表面张力,从而脱离液体表面进入气相。
蒸发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表面形态、液体性质等。
2.光散射原理光的散射是指光线在穿过介质时,由于介质中微小的不均匀性(包括密度、折射率、粗糙度等的变化),而改变方向。
光散射可以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是指光子的能量不发生改变,非弹性散射则是指光子的能量发生改变。
在液体表面蒸发的过程中,光线穿过气液界面时会与气相和液相中的微观颗粒相互作用,从而引起散射。
这种散射将产生一个与表面液滴的形态和纳米级颗粒大小相关的光散射模式。
通过分析和测量这些光散射模式,可以推算出液体表面上的颗粒数量和分布,进而得到液体蒸发速率的信息。
3.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结构光源通常是一束强度稳定的激光器,用于产生入射光束。
入射光通过经过调制的腔体表面,并与蒸发过程中的颗粒和分子相互作用。
被散射的光通过光学系统聚焦到一个探测器上,该探测器产生电信号。
散射信号检测系统用于接收探测器产生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常采用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等敏感器件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对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字化等处理。
4.工作原理在测量过程中,首先将待测材料放置在样品腔体中,并通过真空或惰性气体环境控制实验条件。
然后光源激发,在腔体表面产生可见光的散射。
被散射的光线通过光学系统聚焦到探测器上。
探测器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个信号与样品腔体中的颗粒的分布和密度密切相关。
通过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液体蒸发速率的信息。
5.应用领域此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还可以用于评估液体和固体表面的稳定性,研究表面活性剂和润湿剂的效果,以及研究液滴的形态和分布等方面。
它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材料的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和产品改进。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样品中的挥发性组分。
其原理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将样品中的组分分离,然后通过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样品通过蒸发器时,其中的挥发性组分会蒸发为气体,然后通过喷嘴散射成小液滴。
这些小液滴会散射光线,产生光散射现象。
通过测量光散射的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挥发性组分的浓度。
相比其他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的优点包括对样品无破坏、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
该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各种样品中的挥发性组分,如食品、药品、环境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处理和分离条件的优化,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该方法也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清洁维护,以确保其性能的正常和稳定。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原理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是一种常用于分析物质蒸发过程中微粒的传感器。
它利用光散射原理检测气体中微粒的浓度和粒径分布。
其原理如下:
1. 光源发射: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通常采用激光或LED等光源发射出单色或宽光谱的光。
2. 光束传输:通过合适的光学元件,将光束聚焦并引导到待测气体的蒸发区域。
3. 光粒子相互作用:当光束遇到气体中的微粒时,微粒与光发生散射。
散射光会以不同的角度散射出去。
4. 光散射收集:散射光由特定的光学元件(例如透镜)集中,并传输到光散射检测器中。
5. 信号检测:光散射检测器接收到散射光信号后,通过光电二极管或其他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6. 信号处理:电信号经放大、滤波和采样等处理后,可利用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信号分析和数据处理。
7. 微粒浓度和粒径计算:根据散射光的特征,可以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出气体中微粒的浓度和粒径分布。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可以实
时监测并分析气体中微粒的变化情况。
它广泛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燃煤排放检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颗粒物控制等领域。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原理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CD)是一种常用于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
它通过检测气相色谱柱中的化合物,实现对样品成分的分析。
蒸发
光散射检测器的原理主要包括蒸发器、光源、检测器和信号处理系统。
首先,样品气体从色谱柱中进入蒸发器,蒸发器中的温度通常
较高,使得样品中的化合物被蒸发成气态。
然后,蒸发后的气体进
入光源区域,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气体中的分子上,被照射的分
子会发生光散射现象。
光散射是指光线在碰撞后改变方向的现象,
这种现象会使得气体中的分子发出散射光。
接着,散射光被检测器
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信号处理系统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最
终得到样品成分的浓度和峰面积等信息。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原理主要依赖于气体中分子的光散射特性,因此其检测灵敏度较高。
与其他检测器相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
化合物的检测范围较宽,可以检测到不同类型和结构的化合物。
此外,由于其检测原理不依赖于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性,因此对于一
些没有紫外吸收特性的化合物也能够进行准确的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常用于对空气、环境污染物、食品添加剂、医药品等进行分析检测。
其原理简单、检测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使得它成为气相色谱仪中常用的检测器之一。
总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通过蒸发、光散射、检测和信号处理
等步骤,实现对气相色谱柱中化合物的检测和分析。
其原理简单、
检测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器,广泛应用于环
境监测、食品安全、医药分析等领域。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rector ELSD)是 20 世纪 90年代出现的最新型的通用检测器,但 是对于许多色谱工作者来说,它仍是一个新产品。
第一台 ELSD 是由澳大利亚的 Union Carbide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研 制开发的,并在80 年代初转化为商品,80 年代以激光为光源的第二代 ELSD 面世,通过不断设计提高了ELSD 的操作 性。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出现为没有紫外吸收的样品的样品组分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现在 ELSD 越来越多地作为 通用型检测器用于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色谱逆流色谱中。
一、检测原理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如下:样品从色谱柱后流出,进入检测器后,经历了雾化、流动相蒸发和激光束 检测三个步骤。
样品色谱柱流出液进入雾化器形成微小液滴,与通人的气体(通常是氮气,有时也用空气)混合均匀, 经过加热的漂移管,蒸发 除去流动相,样品组分形溶胶,用强光或激光照射气溶胶,产生光散射,用光电二极管检测 散射光。
I=кm或 IgI=bIgm+Igк式中 к 和 b 为蒸发室(漂移管)温度、雾化气体压力及流动相性质等实验条件有关的常数二、仪器结构ELSD 一般都是由三部分组成,即雾化器、加热漂移管和光散射池。
如图 1220 所示。
雾化器与分析柱出口直接相连, 柱洗脱液进入雾化器针管,在针的未端,洗脱液和充入的气体(通常为氮气)混合形成均匀的微小液滴,可通过调节 气体和流动相的流速来调节雾化器产生的液滴的大小。
漂移管的作用在于使气溶胶中的易挥发组分挥发,流动相中的 不挥发成分经过漂移管进入光散射池。
在光散池中,样品颗粒散射光源发出的光经检测器检测产生光电信号。
图 1220 ELSD 结构示意图目前,已有多种商品化的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如 SEDERE 的 SEDEX55/75,Alltech Associates 的 Alltech800/LTA 和 Alltech2000/LTA; Waters 的 Waters2420 ELSD 等,目前,各厂家的ELSD 所采用的光源除 Alltech800/2000 使用 670nm 激光二极管外,其余均使用卤素灯。
1. 简介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设计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析任何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化合物。
ELSD ELSD的应用范围包括:碳水化合物,药物,脂类,甘油三脂,未衍生的脂肪酸和氨基酸,聚合物,表面活化剂,营养滋补品,及组合分子库等。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消除了常见于其他HPLC检测器的问题。
示差检测受溶剂前沿峰的干扰使得分析复杂化,并且由于对温度极其敏感使得基线很不稳定,与梯度洗脱不相容。
另外,示差检测器的响应不如ELSD灵敏。
而低波长紫外检测器在急变梯度条件下受基线漂移的困扰,并要求被分析化合物带有发色团。
ELSD则不受这些限制。
不同于这些检测器,ELSD能在多溶剂梯度的情况下获得稳定的基线,使得分辨率更好、分离速度更快。
另外,因为ELSD 的响应不依赖于样品的光学特性,所以ELSD检测时样品不要求带有发色团或荧光基团。
1.3 操作原理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独特检测原理为,首先将柱洗脱液雾化形成气溶胶,然后在加热的漂移管中将溶剂蒸发,最后余下的不挥发性溶质颗粒在光散射检测池中得到检测。
步骤1:雾化
步骤2:蒸发
步骤3:检测
雾化
经HPLC分离的柱洗脱液进入雾化器,在此与稳定的雾化气体(一般为氮气)混合形成气溶胶。
气溶胶由均匀分布的液滴组成,液滴大小取决于分析中采用的气体流量。
气体流量越低形成的液滴越大,液滴越大则散射的光越多,从而提高了分析灵敏度,但是越大的液滴在漂移管中越难蒸发。
每种方法均存在产生最佳信号噪音比率的最优化气体流量。
流动相流速越低要求适当雾化的气体流量也越低。
用内径为2.1mm的微径柱代替内径为4.6mm标准型分析柱,能大大降低流动相流速,因而提高分析的灵敏度。
蒸发
气溶胶中挥发性成分在加热的不锈钢漂移管中蒸发。
为特定应用设置适当的漂移管温度,取决于流动相组成和流速,以及样品的挥发性。
高有机含量流动相比高含水量流动相要求蒸发的漂移管温度低。
流动相流速越低比流动相流速越高要求蒸发的漂移管温度越低。
半挥发性样品要求采用较低的漂移管温度,以获得最佳灵敏度。
最佳温度需要通过观察各温度时的信号噪音比率来确定。
检测
悬浮于流动相蒸汽中的样品颗粒从漂移管进入到光散射检测池。
在检测池中,样品颗粒散射激光光源发出的光而蒸发的流动相不散射。
散射光被硅光电二极管检测,产生电信号输送模拟信号输出端口,被用于模拟输出的数据采集。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