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随堂练习新人教版 (1277)
- 格式:pdf
- 大小:788.18 KB
- 文档页数:6
2020年秋绵阳南山双语学校(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基础知识点:1“响度”(1)定义:响度是指声音的 .(2)决定因素:a.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发声体振动的 ,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b.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就越 .(3)波形图2“音调”(1)定义:音调是指声音的 .(2)决定因素: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发声体振动的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3)频率:频率是指发声体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4)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5)波形图各种乐器的音调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弦乐器:材料一定时,弦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管乐器: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3“音色”(1)定义: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也叫音质或音品,它反映了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2)决定因素: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等.(3)生活实例:闻声识人(乐器)、口技演员模仿动物的叫声.得分指南(1)左右看音调;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波峰越多,音调越高.甲、乙、丙三种声音的音调;(2)上下看响度:上下越宽,响度就越大.甲、乙、丙三种声音的响度;(3)波形看音色:甲、乙、丙的波形不同,三种声音的音色.强化练习:1.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2.重敲音叉产生的声音与轻敲音叉相比() A.音调变低 B.频率变大C.响度变大 D.声速变小3.“言语不喧哗”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C.音色 D.频率4.“小关,上学去啦!”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5.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
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6.物理老师上课时声音洪亮,同学们听得清楚,这里的“洪亮”指的是声音的() 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优美D.传播速度快7.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练习1.声响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议的,它表示声响的__________.3.物体振动的幅度叫__________,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它表示声响的__________,运用听诊器和喇叭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4.我们可以分辨出各种乐器和其他发声体的声响,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___不同.5.人发声的频率大约是每秒____________次到____________,大少数人可以听到声响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____________次到____________次.6.医生常用听诊器对病人停止某些反省;在空旷的中央喊叫时经常用手做成喇叭形,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物理学里,把物体________的次数叫频率.钢琴中央C的频率是每秒________次.人收回的声响的频率大约是从每秒________次到________次.大少数人可以听到的声响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________次到________次.8.音调是表示声响________的物理量,它由发声体________所决议.9.响度是表示声响________的物理量,它与发声体________有关,还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10.我们能听到蜜峰飞行收回的声响,却听不到蝴蝶飞行收回的声响,这是由于它们收回声响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振幅不同11.用吉他和笛子同时演一支曲谱,一听声响就能区区分是吉他声还是笛子声,这是由于吉他和笛子声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和音调都不同12.一名男高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高B.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低C.男歌手的音调高,女歌手的响度大D.他们的响度一样大13.养蜂人分辨蜜蜂是飞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依据是〔〕A.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B.蜜蜂翅膀振动的振幅C.蜜蜂翅膀振动的多少D.蜜蜂翅膀振动的数量14.关于声响,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频率越大,音调越高C.不同发声体它们的音色不同D.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参考答案1.音调、响度、音色2.频率、频率、上下3.振幅、振幅远近大小减小声响分散,使声响响度更大些4.音色5.85—1100 20—20210 6.减小声响分散,使声响响度更大些7.每秒振动261.6 85 1100 20 20210 8.上下频率9.大小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10.B 11.A 12.A 13.A 14.A第2节«声响的特性»1.用硬纸片刮木梳的梳齿,会有声响发生.用纸片慢速刮过比快速刮过听到音调___________〔填:高、低〕,说明___________.2.用一个木头锤子悄然地敲击鼓面,和重敲鼓面,音调、响度中发作变化的是___________,不发作变化的是___________.3.植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不同.大象的言语可以用人听不到的___________交流,海豚可以应用超声波停止交流,此时人类___________〔填:能、不能〕听到它们的交流.4.比拟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__的叫声响调高,_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5.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的响度大,的音调高.6.用不同的乐器〔如小提琴和钢琴〕,区分演奏相反的噪音,我们可以分辨出其声响的不同,这是由于不同乐器的声响有不同的〔〕A.振幅B.频率C.响度D.音色7.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作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收回的嗡嗡声〔〕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8.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个音叉,收回声响的不同之处是〔〕A.声速B.声调C.响度D.音色9.用钢琴和提琴区分演奏相反的乐曲,常能清楚区别出钢琴声与提琴声,这是由于钢琴与提琴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都不同10.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收回的声响,而能听到蜜蜂飞行收回的声响,这是由于它们收回声响的〔〕A.频率不同B.振幅不同C.音色不同D.响度不同11.用钢琴和手风琴演奏同一首曲子,听起来觉得不同,主要的缘由是〔〕A.钢琴和手风琴收回声响的响度不同B.钢琴和手风琴收回声响的音调不同C.钢琴和手风琴收回声响的音色不同D.钢琴和手风琴收回声响的音高不同12.声响的音调越高,那么〔〕A.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和声响的频率一定都越大B.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和声响的频率一定都越小C.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一定越大D.声响的频率一定越大13.探求:探求音调与响度提问: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猜想:设计、停止实验:器材:断钢锯条,硬纸片.图1图2步骤:1.如图1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___________,收回声响的音调___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___决议的.2.如图2所示,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用塑料尺替代〕,另一只手重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___,听其响度___________,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__有关.答案:1.低,音调与频率有关2.响度,音调3.次声,超声,不能4.蚊子,牛5.男中音,女高音6.D 7.A 8.C 9.C 10.A 11.C 12.D 13.1越大,越高,频率2增大,增大,振幅。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1.声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它表示声音的__________.3.物体振动的幅度叫__________,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它表示声音的__________,使用听诊器和喇叭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4.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乐器和其他发声体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不同.5.人发声的频率大约是每秒____________次到____________,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____________次到____________次.6.医生常用听诊器对病人进行某些检查;在空旷的地方喊叫时常常用手做成喇叭形,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物理学里,把物体________的次数叫频率.钢琴中央C的频率是每秒________次.人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约是从每秒________次到________次.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________次到________次.8.音调是表示声音________的物理量,它由发声体________所决定.9.响度是表示声音________的物理量,它与发声体________有关,还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10.我们能听到蜜峰飞行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振幅不同11.用吉他和笛子同时演一支曲谱,一听声音就能区分别是吉他声还是笛子声,这是因为吉他和笛子声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和音调都不同12.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高B.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低C.男歌手的音调高,女歌手的响度大D.他们的响度一样大13.养蜂人分辨蜜蜂是飞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根据是()A.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B.蜜蜂翅膀振动的振幅C.蜜蜂翅膀振动的多少D.蜜蜂翅膀振动的数量1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频率越大,音调越高C.不同发声体它们的音色不同D.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参考答案1.音调、响度、音色2.频率、频率、高低3.振幅、振幅远近大小减小声音分散,使声音响度更大些4.音色5.85—1100 20—20000 6.减小声音分散,使声音响度更大些7.每秒振动261.6 85 1100 20 20000 8.高低频率9.大小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10.B 11.A 12.A 13.A 14.A。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特性》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下列哪一项与的响度有关(C)A.我市实行机动车辆禁鸣B.教室内比旷野说话声音洪亮C.调节收音机音量旋钮D.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控制琴弦2.(2分)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3.(2分)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A.响度不同B.振幅不同C.音调不同D.音色不同4.(2分)(09昆明市)11.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
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
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5.(2分)钢琴和小提琴分别有“乐器之王”和“乐器皇后”的美称,当它们合奏同一旋律的乐曲时,我们仍能辨别出它们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6.(2分)在“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我们也可以听得出是哪位熟人在讲话,这是因为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振幅B.频率C.响度D.音色7.(2分)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朱军学唱《青藏高原》,但最后一句没有能唱上去。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是因为这首歌的最后一句()A.响度太大B.音调太高C.音色不好D.曲调复杂8.(2分)医生常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递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A.频率 B、音调C.响度 D、音色9.(2分)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B.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C.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D.能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10.(2分)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⑴”“ruai⑵”“mi⑶”“fa⑷”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D)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甲、乙、丁D.丙、乙、甲、丁11.(2分)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人的讲话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特性()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12.(2分)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13.(2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来辨别某人的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14.(2分)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15.(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和人能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是一样的B.用超声波能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波可以在固体介质中传播C.次声波能对人体的生命造成危害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16.(2分)宋祖英和汤灿都是湘籍著名歌唱演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一场大型交响音乐会中,听众能根据不同乐音区分出不同的乐器,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2.某声源发出相同的声音,波形如图,经相同厚度a、b两种隔声材料包裹后,同一距离处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
已知材料a、b相比,材料a的隔声性能较好。
右侧四幅图中有两幅图对应材料a、b隔声后显示的波形,其中对应材料a的是()A.B.C.D.3.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dB变为30dB,说明音叉振动的()A.振幅变大B.振幅变小C.频率变大D.频率变小4.有一种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设定的暗语才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能辨别主人的声音,主要依据声音的()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频率不同D.音色不同5.如图所示,把一个装有少量水的高脚酒杯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按住高脚酒杯的底座,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缓慢摩擦使其发出声音。
下面关于水杯发声说法正确的是()A.杯中发声的音调与杯中水量无关B.杯中水量越小,音调越低C.杯中水量越大,音调越高D.杯中水量越大,音调越低6.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
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7.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钟,改变了乐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8.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则后者比前者的()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变小9.为了让学生上课听得更清楚,老师上课时会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特性》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钢琴与小提琴分别有“乐器之王”和“乐器皇后”的美称,当它们合奏同一乐曲时,我们仍能分辨山它们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3.(2分)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4.(2分)陈亮是江苏的优秀青年歌手,她的哥哥在北京上大学,哥哥每当从收音机中收听到陈亮演唱的歌曲时,根据歌声立刻就能判断出是陈亮在演唱.哥哥主要是根据下列什么来判断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歌词5.(2分)王勇二胡拉得很好,他在演出前总要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6.(2分)医生常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递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A.频率 B、音调C.响度 D、音色7.(2分)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8.(2分)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B.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C.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D.能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9.(2分)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10.(2分)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
人教版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精选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B.甲、丙的音调不同和响度相同C.乙、丁的音调响度都不同D.甲、丁的音调、音色都相同3.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有同学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
如图所示,用棒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调音色B.响度音色C.音调响度D.只可能是音色4.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5.音乐小组的两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6.同学们在操场用嘹亮的歌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
演唱中涉及到的下列声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传的越远C.“歌声嘹亮”指的是音调D.老师能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7.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8.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
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9.新“七不规范”中。
“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11.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12.在国庆七十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1.音调:声音的。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
(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之间。
(2)超声波:频率高于Hz的声。
传递信息:汽车的倒车雷达、声呐、B超;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物体、超声碎石。
(3)次声波:频率低于Hz的声。
传递信息:火山爆发、龙卷风和核爆炸;传递能量:次声波武器。
2.响度:声音的。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
距离发声体的距离越远,响度越。
3.音色:声音的品质。
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
4.声音的波形图: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2.现在很多智能设备都有声纹密码解锁功能,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声速C.音调D.音色3.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
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 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4.如图,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和丁的音调相同B.响度相同的有图甲、乙、丙C.图甲、图乙的音色不同D.甲的音调比丙的音调低5.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改变另一端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振动的快慢和声音的变化。
上述操作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声音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B.声音的高低与物体长短的关系C.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D.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6.学校举办歌唱比赛,同学们在教室里用洪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
演唱中涉及下列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洪亮的歌声”指的是音调高B.优美的歌声是通过大地传播的C.老师可以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D.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传播的距离越近7.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的反射形成回声B.“隔墙有耳”——固体能够传声C.“引吭高歌”——“高”是音调高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8.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图甲: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B.图乙: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C.图丙: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D.图丁: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9.分析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能发出频率为30Hz的声音B.海豚发出声音的响度比人的大C.人发出所有的声音,海豚不能全部听到D.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只要响度足够大,海豚就能听到10.如图所示是智能机器人“小艾”,它可以与人讲话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和“小艾”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B.智能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C.有时对着“小艾”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时,它没有反应,说明需要发出频率足够高的声音才能使“小艾”接收到D.人发出的声音和“小艾”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不相同二、填空题11.启航2023央视跨年晚会交响乐团在大自然中奏响《节日序曲》。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训练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2017•北京)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2、(2017•无锡)物理老师上课声音洪亮,大家听得很清楚,这里的“洪亮”是指声音的()A、响度大B、音量高C、音色优美D、传播速度快3、(2017•怀化)“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4、(2017•兰州)关于音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调的高低只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B、“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就是音调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无关D、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5、(2017•镇江)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改变声音的是()A、传播速度B、音调C、音色D、响度6、(2017•成都)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7、广播体操时,体育老师利用扩音器喊口令是为了()A、提高音调B、增大响度C、改变音色D、增大声速8、(2017•东营)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9、将四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一样的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B、丙音叉的音调比甲小C、丁音叉的响度与甲相同D、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现图乙波形10、下列做法用来改变声音的音调的是()A、老师上课时使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安装有消声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敲同一面鼓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啤酒瓶11、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C、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D、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2、(2017•乌鲁木齐)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二、填空题(共7题;共13分)13、超声波的频率大于________ Hz,次声波的频率小于________ Hz.14、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这主要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___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主要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15、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6、小东的邻居有一位黄爷爷,他多才多艺,心灵手巧,经常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做一些能发出动听、美妙声音的乐器.小东就看见黄爷爷用如图这个饮料瓶做成乐器,吹奏出不同的音调.他发现饮料瓶上有两排大小不一、高低位置不同的孔,上部的细管是吹气管.小东在物理课上学习了可提出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请你也帮助小东根据此自制乐器提出一个影响音调因素的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________.17、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18、2017年5月12日是全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为普及科学避险知识,提升学生减灾能力全国各地很多中小学都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据了解,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能产生具有很大能量的________(选填“超声”或“次声”),能使建筑物垮塌,造成人员伤亡.19、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如图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可以使音调升高.(选填“加快敲击频率”或“绷紧鼓皮”)三、综合题(共3题;共16分)20、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1)当你用嘴贴着瓶嘴吹气时,如果能分别吹出“do(1)”、“ruai(2)”“mi(3)”“fa(4)”四个音价,请按顺序写出与这四个音价相对应的瓶子的排列________.(2)当你用金属汤勺敲玻璃瓶时,你听到音调也有高有低,则发声时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21、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1)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22、古筝,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1)小红在古筝演奏中发现,拨动不同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程度有关.于是她利用弦音计(如图甲)做研究,弦音计上有四根固定在“音箱”上的琴弦,每根弦线的松紧程度都相同.她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若她选择b、c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___的关系;若她要研究音调与弦线材料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两弦线做实验;(2)小红在古筝演奏中还发现,古筝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走音”现象,这是指琴弦发声的________偏离了标准,于是她就拿出“调音器”拧动琴弦右端的弦钉来“调音”(如图乙所示),这是通过改变琴弦的________来实现的.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时,音叉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与其他因素无关.故选A.【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根据响度定义,来进行分析.2、【答案】A【考点】响度【解析】【解答】解: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声音洪亮,这里“洪亮”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大,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听声能辨人,是因为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3、【答案】C【考点】音色【解析】【解答】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4、【答案】D【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发声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故AC错误,D正确;“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就是音色,故B错误.故选D.【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5、【答案】D【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故选D.【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6、【答案】B【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1)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2)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探究的是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故选:B.【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7、【答案】B【考点】响度【解析】【解答】解:声音经过扩音器后响度变大,所以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B.【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扩音器中的扬声器是可以把电流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装置,扩音器是一个能够改变声音大小的设备;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8、【答案】B【考点】响度【解析】【解答】解:扩音器的作用就是把音量放大了,让声音传的更远,声音经过扩音器后响度变大.故选B.【分析】根据扩音器就是把音量放大了,让声音传的更远,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9、【答案】A【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为一个多的完整波形,而乙振动的不到一个波形,故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故A 正确;B、甲和丙振动的频率是相同的,音调相同,故B错误;C、由图可知,甲的振幅大于丁的振幅,故丁音叉的响度与甲不相同,故C错误;D、音量降低,指的是减小响度,即减小振幅,甲乙不同的地方在于音调不同,故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不可能出现图乙波形,故D错误.故选A.【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频率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就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0、【答案】D【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A不符合题意;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振幅不一样,声音的响度不一样.故C不符合题意;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11、【答案】D【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解答】解:A、次声波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A错误;B、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快,故B错误.C、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由于次声波的频率频率太低,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C错误;D、次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2)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在气体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3)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超.12、【答案】C【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解答】解:A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由于超声波、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AB错误;CD、次声波和超声波都是声波,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2)次声波和超声波都是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二、填空题13、【答案】20000;20【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解答】解: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故答案为:20000;20.【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14、【答案】音调;频率;响度;振幅(幅度)【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不同;声音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响度不一样,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答案为:音调;频率;响度;振幅(幅度).【分析】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根据音色能辨别发声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15、【答案】响度;音调【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解析】【解答】解:轻拨与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故答案为:响度;音调.【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而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16、【答案】音调的高低与孔的大小有关吗【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在饮料瓶的不同位置钻几个大小不同、高度位置不同的小孔,吹奏时用手按住小孔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由此可以猜想:音调的高低与孔的大小有关吗?或是音调的高低与孔的位置有关吗?故答案为:音调的高低与孔的大小有关吗.【分析】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从图中可以看出,孔的位置不同,大小不同,吹奏时发出的音调不同,由此可以猜想:音调与孔的位置或大小有没有关系.17、【答案】音调【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演员在表演二胡时,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答案为:音调.【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18、【答案】次声【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解答】解: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能传递能量,具有破坏作用,能使建筑物垮塌,造成人员伤亡.故答案为:次声.【分析】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19、【答案】响度;绷紧鼓皮【考点】响度【解析】【解答】解:(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鼓面振动的幅度是不同的,故其所发出的声音的强弱,即声音的响度是不同的.(2)鼓皮绷得越紧,鼓面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答案为:响度;绷紧鼓皮.【分析】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三、综合题20、【答案】(1)乙、丙、甲、丁(2)乙【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1)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乙、丙、甲、丁,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1、2、3、4.(2)瓶子里装有水,敲击瓶子时,振动物体是瓶子和水,水越多,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低.因此此时用金属汤勺敲玻璃瓶时,发声音调最高的是乙.故答案为:(1)乙、丙、甲、丁;(2)乙.【分析】(1)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判断音调的高低首先确定振动的物体,然后确定振动的快慢,再判断音调的高低.(2)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21、【答案】(1)答:(答案不唯一)①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②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③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大;④狗可以听到次声波(2)答: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人听不到,但一些动物能够听到.【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分析】从表格中比较人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比较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比较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比较人和狗的听觉频率范围.哪种动物能听到次声,哪种动能能听到超声等等.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动物能感觉到.22、【答案】(1)粗细;ab(2)音调;松紧程度【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1)选择b、c两弦线做实验,材料和长度相同,故探究的是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需使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因此需选择a和b进行实验;(2)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所以古筝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走音”现象,这是指琴弦发声的音调偏离了标准,于是她就拿出“调音器”拧动琴弦右端的弦钉来“调音”,这是通过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答案为:(1)粗细;ab;(2)音调;松紧程度.【分析】(1)弦乐的音调跟弦的长度、材料、松紧、粗细有关,在探究琴弦和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其它量不变.要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时,保持材料和长度相同.要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时,保持长度和粗细相同.(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特性》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人们常用“放声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主要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2.(2分)人们可以凭听觉识别出不同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A.频率B.音色C.振幅D.声速3.(2分)医生常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递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A.频率 B、音调C.响度 D、音色4.(2分)如图所示,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使用听诊器主要运用了()A.声音的回声现象B.声音能够传递信息C.声音的传播速度D.声音的传播具有方向性5.(2分)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6.(2分)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7.(2分)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8.(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我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打鼓人用力打鼓是为了增大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