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体格检查1
- 格式:ppt
- 大小:283.50 KB
- 文档页数:77
诊断学体格检查内容
诊断学体格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一般情况:观察病人体型、姿势、行走及握手等,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和精神状态。
2. 体温: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的体温。
3. 脉搏: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和力度,可以通过触诊或听诊的方式检查。
4. 呼吸:观察呼吸的频率、深度、节律和呼吸困难等情况。
5. 血压:使用血压计测量病人的血压。
6. 皮肤:检查皮肤的颜色、湿度、弹性、温度和有无异常病变等。
7. 头、颈部及眼科检查:检查头部的大小、形状、毛发、皱纹等,观察颈部的活动度和淋巴结肿大情况,检查眼球的大小、活动度、反应性等。
8. 胸部及心脏检查:观察胸廓的形状和呼吸运动,听诊心脏的心音和杂音。
9. 肺部检查:观察胸廓运动,听诊肺部的呼吸音和杂音。
10. 腹部检查:观察腹部的外形、腹壁的张力和压痛等,检查
腹部器官的触诊情况。
11. 神经系统检查:检查病人的神经功能,包括观察瞳孔大小、反应,测试肌力、感觉、反射和平衡等。
12. 骨骼和肌肉系统检查:观察骨骼和肌肉的形态、活动度,
感觉其柔软度、肌张力和病理反射等。
13. 其他系统检查:根据具体的病症,可以进行其他系统的检查,如乳腺、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肛门等。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体格检查内容,具体检查项目可能会因病情而有所不同。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主诉和症状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并结合病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诊断学体格检查PPT课件•绪论•一般检查•头部检查•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四肢及脊柱检查01绪论诊断学概述诊断学的定义研究如何识别疾病的学科,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诊断学的发展从经验医学到实验医学,再到现代医学的发展历程。
诊断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03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体格检查可以为实验室检查提供方向和依据,而实验室检查可以验证和补充体格检查的结果。
01体格检查的定义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方法,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身体检查。
02体格检查的意义可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发现疾病的线索,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包括诊断学概述、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常见症状的体格检查、各个系统的体格检查等内容。
课件内容课件结构课件特点按照从总论到各论,从基本方法到具体应用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
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030201课件内容与结构02一般检查生命征观察测量身体温度,评估是否存在发热或低体温情况。
检查脉搏速率、节律和强度,反映心脏功能。
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评估呼吸系统状况。
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了解循环系统功能。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BMI 指数,评估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身高与体重观察皮肤色泽、弹性和毛发状况,反映营养和健康状况。
皮肤与毛发检查骨骼发育、肌肉力量和肌张力,评估运动系统状况。
骨骼与肌肉发育与营养评估评估患者是否清醒、嗜睡、昏睡或昏迷。
意识清晰度检查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等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观察患者情感反应、行为举止和言语表达,评估精神状况。
情感与行为意识状态与精神状况检查表情变化分析患者面部表情的喜怒哀乐等变化,反映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
面容特征观察面部轮廓、肤色和五官特征,了解患者基本面容。
眼神交流观察眼神交流是否自然、自信或躲闪不定,评估患者的社交能力和信任感。
诊断学体格检查引言体格检查是医学诊断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各系统进行观察、触诊、听诊等方法,可以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病情,从而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诊断学体格检查的步骤、方法和一些常见的体征,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体格检查技巧。
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准备工作在进行体格检查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确认患者的身份和主诉、了解患者的病史、选择合适的检查环境和设备等。
第二步:全身检查在进行全身检查时,医生要求患者脱衣,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和检查。
以下是一般的全身检查方法:1.观察:包括面色、体形、步态、心率等方面的观察。
2.触诊:通过手触来检查患者的皮肤温度、湿度、有无畸形等。
3.听诊:使用听诊器来听取患者的心音、肺音等,以便判断有无异常。
4.叩诊:通过手指敲击患者的身体表面,可以判断有无腹部腹水、心肺异常等。
5.嗅诊:医生可使用嗅觉检查器来嗅一些患者体液或排泄物,以确定有无特殊气味。
第三步:系统检查在全身检查之后,医生需要对各个系统进行详细的检查。
常见的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
以下是各个系统检查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呼吸系统•肺音检查: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来听取患者的呼吸音,包括呼气音和吸气音。
正常的呼吸音应该是清晰、平稳、无异常音。
•叩诊:医生可以通过叩诊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胸腔积液或肺部异常。
循环系统•心脏听诊: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来听取患者的心音,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音等。
异常的心音可能暗示患者存在心脏病等问题。
•血压测量:医生可以使用血压计来测量患者的血压,以了解患者的循环状况。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检查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反射、感觉和运动功能等方面进行检查。
这部分检查需要医生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消化系统•腹部触诊:医生可以通过手触来检查患者的腹部,了解腹部是否有肿块、压痛、肝下垂等问题。
•肛门指诊:医生通过直肠指诊来检查患者的肛门和直肠,以确定有无痔疮、肿瘤等问题。
诊断学重点内容绪论1、症状: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主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3、诊断学内容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2)检体检查,包括视.触.叩.听.嗅;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6)病历与诊断方法第一篇常见症状1、体征: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心脏杂音,腹部包块,皮疹等,2、发热:(高热持续期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1)正常体温:正常人腋测体温36℃~37℃左右.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0~20次/分.2)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等的发热极期.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4)发热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5)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由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其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是引起发热最常见,最直接的物质)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6) 以发热为诉的问诊要点:(1)应注意询问与感染有关的病史,诱因,和发病情况,患病以来的一般情况,并注意发病的季节和地区;(2)发热时间的长短与起病缓急和发热程度;(3)体温变化规律并分析热型;(4)伴随症状,如:寒战,意识障碍,咳嗽,咳痰,腹泻,尿路感染,皮疹,结膜充血,肝脾肿大等;3、牵涉痛: 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过敏或痛觉,此现象称为牵涉痛 .如胆囊疾病—右肩背部的牵涉痛;心绞痛除心前区及胸骨后的疼痛外还可以牵涉至左上肢至左上肢内侧甚至牙痛;肾绞痛—会阴部;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头痛的病因:颅内病变;颅外病变;全身性疾病;神经症4、胸痛的病因及问诊要点:胸痛原因:1)胸壁疾病,如肋骨病变;2)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包.心肌病变等;3)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和肺部病变,胸膜病变等;4)其他原因,如食管疾病,纵膈疾病等。
诊断学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有无异常体征等方面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并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诊断学体格检查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技巧。
一、体格检查的目的体格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通过观察和询问患者,收集有关疾病病因、病情变化、疾病的发展过程等信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对患者的一般状况、体型、黏膜、皮肤、脏器等进行全面评估,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异常体征或症状。
二、体格检查的基本步骤体格检查包括一系列有序的步骤,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以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基本的体格检查包括五个方面:一般状况、体型、意识状况、黏膜和皮肤检查、脏器检查。
以下是体格检查的基本步骤:1. 一般状况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
然后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包括意识状态、表情、体位、体重等。
通过这些观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是否存在明显异常。
2. 体型检查体型检查主要是观察患者的身高、体重、体型比例等。
可以通过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等来评估患者的体型,并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
体型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肌肉状况、脂肪分布等信息。
3. 意识状况意识状况检查是判断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回答问题的清晰度、反应灵敏度等来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
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简单问题、让患者做动作等方式来进行检查。
4. 黏膜和皮肤检查黏膜和皮肤检查主要是观察患者的黏膜和皮肤状况,包括颜色、湿润度、弹性等。
通过检查黏膜和皮肤可以了解患者的循环状态、水分状况等。
此外还可以观察皮肤有无异常鳞屑、红肿、溃疡、出血等现象。
5. 脏器检查脏器检查是体格检查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触诊、听诊、叩诊等手段对患者的腹部、胸部、心脏、肺部等脏器进行检查。
触诊可以观察患者的肌肉张力、腹部肿块等;听诊可以观察心脏和肺部的听觉信息;叩诊可以了解脏器的位置和大小。
体格检查测血压:方法:袖带置于被检者右上臂,下缘应在肘窝上2-3cm处,听诊器体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处,然后快速充气。
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后继续充气使汞柱升高20-30mmhg,随后以恒定速度缓慢放气,听到的第一声肱动脉搏动为收缩压,声音消失为舒张压。
结果:该病人的血压为100/90头颈部淋巴结检查:方法:站于被检者的前面,双手置于耳前---耳后---枕后---颈前---颈后---颌下---颏下---锁骨上滑动触摸。
结果:该病人的头颈部浅表淋巴结均为触及肿大腋窝淋巴结检查:方法:被检者坐位或仰卧位,医生站被检者前面左手持被检者的左手腕抬起手臂暴露腋窝,右手进行触诊尖群(顶部)---中央群(内侧)---胸肌群(前侧)---肩胛下群(后侧)---外侧群(外侧),另一侧同理,双侧进行触诊。
结果:该病人的腋窝淋巴液为触及异常眼球运动检查:方法:医生站于被检者的前面30-40CM,嘱被检者头部不动,伸出一根手指从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顺序进行,观察被检者的眼球运动。
结果:该病人的眼球运动功能正常甲状腺检查:视诊:观察被检者颈部的甲状腺是否有肿大。
触诊:峡部:医生站于被检者的前面或后面,用拇指或示指从锁骨上切迹往上触摸,感到气管软组织停下,嘱被检者做吞咽动作。
侧部:正面触:站被检者前面,右手拇指施压于被检者左侧的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其余四指放于颈部,另一手的示指中指放在被检者的另一侧的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软骨,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者右侧的甲状腺。
另一侧同理后面触:站于被检者后面,右手的示指和中指施压于被检者右侧的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的拇指在另一侧的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软骨,示指和拇指在其前缘触摸被检者左侧甲状腺。
另一侧同理结果:该病人颈部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和异常乳房检查:视诊:观察被检者乳房或乳头的颜色,形状,对称性,有无内翻情况。
触诊:站于被检者的前面,左乳右手触,右乳左手触。
诊断学体格检查诊断学体格检查⼀、⾎压(⾎压计打开!肱动脉在⼿肘外侧!⽤后收回汞柱,关紧!)1、袖带下缘在肘横纹上2~3cm,加压时⽓囊旋钮关紧!报读:“收缩压”over“舒张压”mmHg。
⼆、头颈部淋巴结检查:⽿前、⽿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上浅表淋巴结1、中三指合并,滑动触诊打圈,两圈左右2、颈前、颈后时,摸哪边头侧向哪边报读:⽿前、⽿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上浅表淋巴结均未见肿⼤。
三、肺部检查视诊:(两眼与受试者腹部⽔平)1、胸壁静脉(⽆曲张)2、胸廓对称(⽆凹陷、变窄)3、肋间隙(⽆增宽、变窄)4、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平稳有节律)5、以腹式呼吸为主触诊:1、胸廓扩张度(两侧对称,⽆增强、减弱)双⼿拇指沿肋下缘指向剑突,距中线1cm左右,让受试者深呼吸!2、胸膜摩擦感(⽆)掌四指与肋⾻垂直,拇指与肋缘平⾏,让受试者深呼吸!3、胸⾻压痛(⽆)⼤拇指单压,⾄少4次!4、胸壁压痛(⽆)⼿指,两侧对称,上中下⾄少三次!5、触觉语颤(两侧对称,⽆增强、减弱) 位置见课本P119胸部:可同压痛点,左右⼿掌⼩鱼际放于两侧胸壁对称部位,让受试者发“yi",要叩诊:1、双肺叩诊(清⾳)第⼆、四.六肋间隙,从外向内,左右对称扣背部:同触诊触觉语颤位,4对,2、肺下界:右锁⾻中线(先⽐划出锁⾻中线,从第⼆肋间隙开始叩)报读:肺下界在锁⾻中线位于第六肋间隙腋中线(可以从第六或七肋间隙开始扣) 报读:。
、位于第⼋肋间隙肩胛下⾓线(背部) 报读:。
、。
位于第⼗肋间隙(让受试者先坐直找到肩胛下⾓,再抱肩低头)听诊:1、⽀⽓管呼吸⾳(前:喉部、胸⾻上窝; 背部:第六、七颈椎及第⼀、⼆胸椎两侧2、⽀⽓管肺泡呼吸⾳前:胸⾻⾓两侧; 背部:第三、四胸椎两旁3、肺泡呼吸⾳前:⾄少3对; 背部:⾄少3对(位置可同语⾳震颤见课本P119)报读:(以上所有听完后)可听到⽀呼、⽀肺呼与肺呼,⽆异常呼吸⾳,⽆⼲湿啰⾳4、听觉语⾳(⽆增强,减弱)同语颤位置,让受试者发“yi"(注意还有背部)5、胸膜摩擦⾳(⽆)同摩擦感位置,让受试者深呼吸背部:1、触诊:触觉语颤共4对,沿肩胛内缘⾏,肩胛区2对与肩胛⾻平⾏,肩胛下区2对与肋间隙平⾏)2、叩诊:双肺叩诊(清⾳)同触诊位,4对;肺下界肩胛下⾓线(背部) 报读:。
诊断学体格检查考试题(教师用)每套题的体查内容10分钟之内完成,超时扣2分学生自带“病人”(另一位学生),如“病人作暗示提醒”酌情扣分要求汇报检查结果,不汇报或汇报明显错误扣1~2分每套题共25分第一套题1、测血压12分:手臂位置1分、袖带位置1分及松紧度1分、找肱动脉1分、听诊位置1分、充气水平1分、下降速度1分、视线与汞柱凸面等高2分、口述1分钟后重复一次(如学生实际要重复一次测量,可以制止,此1分可得)1分、取值1分、关好血压计1分2、胸廓扩张度7分:前胸,后背,拇指相对指向剑突1分,手掌置于肋缘上1分,两指距离约2cm(0.5分),深呼吸(1分);找第10肋0.5分,拇指平行脊柱1分,背部皮肤向中线推1分,深呼吸1分3、病理反射6分:(Babinski, Oppenheim, Gordon, 各2分)第二套题1、心脏相对浊音界16分:找心尖搏动点1分,外2-3cm开始叩(0.5分),左5、4、3、2共四个肋间(各1分),右先叩出肝脏相对浊音界1分,上一肋间开始叩(0.5分),右4、3、2肋间(各1分),板指移动距离1分,轻叩1分清至浊音判断1分,标记,前正中线1分,左锁骨中线划1分,垂直测量距离1分2、瞳孔对光反射4分:直接1分、间接1分、先左1分后右1分3、肝脏叩诊5分:上界1分,下界1分,叩击痛1分,间接叩诊手法2分第三套题1、语音振颤9分:前胸(上1分、中1分、下1分三个部位),肩胛间区2分及肩胛下区1分,左右交叉比2分,嘱患者发“yi”音,音调一致1分2、鼻窦压痛5分:额窦1分、筛窦1分、上颌窦部位1分,询问病人是否疼痛2分3、胸膜摩擦感4分:手掌位置2分、深呼吸2分4、脑膜刺激征5分:去枕1分,颈抵抗1分,Brudzinski 1分,Kernig 2分5、气管触诊2分:两种方法第四套题1、请站在病人的前面和后面进行甲状腺触诊16分:前面:左叶1分、右叶1分、峡部1分、挤胸锁乳突肌1分、推甲状软骨触诊2分、配合吞咽动作2分。
诊断学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医生进行诊断的重要步骤之一。
诊断学体格检
查是指通过观察、检查患者的身体外部表现和生理特征,
以及运用相应的仪器检查,来获取有关患者疾病情况的相
关资料。
诊断学体格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一般体格检查:主要包括测量身高、体重、体温,评估
心率和呼吸率,观察患者一般外貌和行为。
2. 精神状况检查: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情感表现、言语
流畅度等,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
3. 皮肤检查:观察皮肤颜色、湿度、完整性等,检查是否
出现皮损、疮疖、病变等。
4. 头颈检查:包括头部的形态、颅骨的厚度、头发的分布、面部特征等,检查颈部的活动度、淋巴结等。
5. 胸部检查:观察胸廓的形态、活动度,检查心脏、肺部
的听诊、叩诊等。
6. 腹部检查:观察腹部的外形、腹肌的张力,检查腹部的
压痛、包块、脏器肿大等。
7. 四肢检查:检查四肢的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观察是否有水肿、畸形等。
8. 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者的感觉、反射、肌肉力量、协调性等,检查有无神经系统异常。
以上是常见的诊断学体格检查项目,根据不同病情,医生还可能进行其他特殊检查项目。
诊断学体格检查的目的是基于患者的外部表现和生理特征,辅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