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定义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14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特色,提出了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探讨了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造景原则。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环境建设,各地园林绿化也逐步加快步伐。
园林景观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化地方历史文化的内涵。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们提供一个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得到调整、舒缓,而且还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局部小气候、抗灾减灾的生态作用。
一、植物造景的概念植物造景是指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乔、灌、花草等园林植物材料,配合建筑、山水、地形等其他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态、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科学选材和合理配臵,建造出符合规划要求的园林景观。
园林植物造景体现了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巧妙的技艺,采用栽培管理、整形修剪、搭架造型等艺术技巧创造出一幅幅美妙的生态艺术图景。
这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艺术精华,将园艺学、生态学、美学、建筑学等艺术融于一体,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审美观感,满足人们向往美好及崇尚自然的要求。
二、植物造景的意义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园林建设的根本,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和综合效益,而且与植物多样性和景观丰富性密不可分。
吸收中外造园艺术的精华和生态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造景,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城市园林景观,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现代化工业、商贸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景观的创造已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因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应用最广泛、最不可缺的材料,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造景已成为园林建设的主流。
植物造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着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传统和聪明才智。
1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园林植物造景是按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应用乔、灌、草来创造各种优美景观的过程,充分发挥植物生物学生态以及美学等功能,配置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2植物的生物特性美(一)视觉设计要素:①线条②树形③叶色34吸收放射性物质④滞尘二.杀菌:某些植物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三.通风防风:1.防风(由植物构成的防风林带可以有效的阻挡冬季寒风或海风的侵袭。
经测定,防风林的防风效果与林带的结构以及防护距离有着直接的关系,疏适度为50%左右的林带防风效果最佳,并非林带越密越好。
)2.通风(风带,以便将清新凉爽的空气引入其中,提高环境的舒适度、园林绿地与道路,水系结合是构成风道的主要形式。
进气通道的设置一般与城市主导风向成一定夹角,并以草坪,低矮植物为主,避免阻挡气流通过,而城市排气通道则应尽量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四.净化水体五.治理土壤污染六.防火七.水土保持八.改善小气候九减弱噪音十环境监测和指示植物5植物空间构筑功能(重中之重)创造空间是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
一空间可以理解为:人从一个视点横扫四周,视线被景物所阻挡构成一定的视觉界面,这些视觉界面所限定的范围,及时人所感受到的空间。
二空间感受:主要通过视觉与在空间行动而获,因此空间感受影响对空间形式的分类。
空间的存在及其特性来自形成形式和组成因素,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有组成因素的某些特征,如果各刺激互相联系,并支持三2.4.1.4.6定的变化和差异,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①形式的统一②材料的统一③线条的统一④花木的多样化统一⑤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二、对比与调和: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矛盾状态,体现事物存在的差异性。
“调和”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同,把两个相当的东西并在一起,使人感到融合、协调,在变化中秋的一致。
“对比”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异,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使人感到新鲜醒目,富于层美。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园林景观设计是指通过规划、设计和布局植物、地形、水体和人造结构等元素来打造人工环境中的自然景观,以营造舒适的空间和环境。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丰富生物多样性等。
本文将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一、植物造景的种类及特点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植物造景包括草坪、花园、绿篱、乔木、灌木等。
它们各具特点,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 草坪草坪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的绿色植被能够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同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质量。
草坪的施工相对简单,养护成本低,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花园花园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通过植入不同种类、颜色和形态的花卉植物来丰富景观,营造出色彩斑斓的环境。
花园的设计和养护工作相对繁琐,但其美丽的效果常常能够为整个园林景观增添生机和魅力。
3. 绿篱绿篱是通过植入不同种类的灌木或多年生植物来构建出绿色屏障,其可以分隔空间、遮挡视线、调节气候、减少噪音等作用。
绿篱经过修剪和塑形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实用的元素。
4. 乔木乔木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景观构成元素,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形态和色彩的乔木来构建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乔木可以提供阴凉、观赏、遮荫、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5. 灌木灌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用于填充空间、丰富景观效果,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和形态的灌木来丰富景观,为景观增添层次和丰富度。
二、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应用效果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美化环境植物造景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组合来美化环境,营造出美丽、宜人的景观效果,提升人们的审美享受和生活品质。
2. 调节气候植物造景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和形态的植物来调节气候,提供遮荫、降温、保温、防风、净化空气等功能,改善环境质量。
绪论植物景观:指有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官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感和联想植物配置:指园林中各种植物如乔木、灌木、攀缘植物、水生植物、花卉植物及地被植物等之间的搭配关系,有或是指这些植物与园林中山、石、水、建筑、道路搭配的位置关系植物造景的意义:1、构成优美的环境;2、生成效应(适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环境的改善、维持生态平衡)园林植物观赏特性:体量、姿态、色彩、质感、芳香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四大特征:自然性、文化性、生态性、精炼性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乔木:指树体高大的木本植物,有明显高大的主干,树高5米以上。
观赏价值:1、有明显二高大的主干,枝叶繁茂,绿量大,生长年限长,景观效果突出;2、对其它植物营造有很大作用,比如提供生态的支持用途:1、在空间划分、围合、屏障、装饰、引导及美化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形成视线焦点灌木:指树体矮小、主干低矮或无明显主干,分枝点低的树木,高5米以下景观作用(大灌木):1、构成闭合空间或屏蔽视线,其顶部科开敞,将人的视线与行动引向远处;2、灌木为落叶树种,则围合的空间性质随季节而变化用途;1、构图中心和视线焦点;2、作为某一景物的背景;3、充当屏障,引导视线景观作用(中灌木):空间尺度最具亲人性用途:1、与高大物体形成对比,增强前者的体量感;2、形成矮墙、篱笆及护栏的功能;3、花色优美的种类可以通过孤植或丛植来创造视觉的兴奋点;4、能围合空间作为高大灌木与小乔木、矮小灌木的视线过渡景观作用(小灌木):1、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分割和限制空间,从而形成开敞空间;2、在构图上,小灌木具有视觉上的链接作用草坪草及地被植物作用:1、将孤立或多组造景要素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可形成所设计的图案园林植物的形态美树形的类别:垂直向上型(宜表达严肃或庄严的气息)、水平式展开类型、无方向型垂直向上型(作用):有明显的主干,挺拔向上的生长势引导观赏者的视线直达天空,突出空间的垂直感,强调群体和空间的高度感水平式展开类型(作用):产生平和,舒展恒定的积极表情,同时具有疲劳,空旷的气氛;空间上,可以增加景观的宽广度,与垂直向上型植物形成强烈的对比。
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是一个古老的课题,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植物
造景”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以植物为主体,运用艺术手法,塑造良好的园林环境。
园林中的植物,其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风景。
在城市建设中,植物不仅具有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改造过程中,植物往往成为主要的要素。
现代植物造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以植物为主体;
2.以造景为目的;
3.以植物造景为特色。
一是从造景的目的上来看:它是以植物为主体,以创造优美的环境为目的。
二是从造景的对象上来看:它是以园林中的各种景物和树木花草为主,并借助园林艺术手法对其进行创造和美化。
三是从造景者上来看:它是由园林工作者或设计师根据园林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各种要求,将自然界各种植物加以选择和配置,通过艺术手法创造出优美的园林空间。
四是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它包括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
—— 1 —1 —。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摘要】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不仅能创造人类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能创造适合于人类的生态环境。
随着人口密度的加大,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工业所产生的“三废”正在污染着环境,促使人们希望自己居住的环境得以改善,在闲暇的时间能够在自然环境下尽情的放松。
因此,现代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已成为世界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主要介绍了植物造景的定义,从而进一步针对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说明及具体住宅小区植物配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1.植物造景的概念所谓的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及草本植物以艺术的手法创造出相应的景观,以发挥植物形态、色彩、线条的美感,同时也包括将植物修剪成某种图案或是形态以创造美感。
在对植物景观进行布局的时候,应该将植物景观和硬质景观的线条、外形及体量协调在一起。
植物造景是20世纪70年代有关专家针对当时园林建设中较多硬质景观现象提出的园林建设方向,要求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
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涉及到美学、植物学等众多学科。
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效果,同时还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说明(1)在配置植物时,应满足功能上的要求除了植物的基本功能(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尘、降低噪音、杀菌等)外,植物在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功能。
(2)园林中配置植物,不同的场所对植物配置有不同的要求。
商业区中的植物要求挺拔秀丽、高贵大方,在一些靠近商业门面的地方,还不能遮挡门面。
因此,不能选择太过浓郁的树木,而应多选择高大挺拔、树形优美、枝叶不太茂盛的植物。
工业区的绿化一般较为简洁,除了必要的树木外,草地占了大部分面积。
住宅小区环境对植物要求较高,因为住宅小区绿化除了绿化美化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它为住户提供了一个每天进行户外休闲的场所,植物配置应根据空间环境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法。
小议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本文就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等情况进行简略介绍,并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所涉及的相关因素进行讨论。
标签: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关系;艺术技巧目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各项科学技术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渴望也都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更是需要制造出一个环境优美且生态环保、具有良性循环的绿色植物景观,这是众多的景观规划师和园林设计师一致追求的目标。
在此,我们就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进行浅略探讨。
一、植物造景的概念所谓植物造景,即是指运用绿色植物来达到创造出优美景观,并充分发挥出绿色植物其本身所具有的线条、形态、季相、叶色、叶形、花色、花形、茎态、枝形等能够展现出的景观所具有的自然形态之美的效果。
而景观师、园林设计师等对绿色植物进行具体设计、规划、种植、配置,从而打造出动人、美丽的艺术景点,达到让其成为风景如画的美丽景观和生活、居住、学习、工作的生态和谐平衡的美好环境。
因此,所谓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说到底就是对绿色植物进行设计、规划、种植和配置,充分运用绿色植物,将绿色植物作为主体,让绿色植物成为具有强烈生命力的设计因素,为大都城打造出以绿色植物的造景为中心的美丽的园林设计景观。
二、植物造景的环境建设和景观基础之间的关系(一)植物造景所应具有的景观基础众所周知,绿色植物、园林植物都是造景的基础之一,而且必须将植物的灌木、乔木、藤本、蕨类、草皮、地被、水生等作为设计的基础材料。
而身为园林景观师、设计师,则必须要以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生长的优美姿态、形态来作为创造材料、设计材料的源泉,以次来突出将植物造景作为主体的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之一。
(二)环境建设和植物造景之间的关系最早展现在园林中的植物景观,更偏重于满足人们对植物形式美的进行欣赏的需求。
而随着人民生活、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人们就更偏重对绿色植物所能够产生的效应进行关注。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园林建设也日趋人性与和谐,成为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作以阐述,以供同行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造景前言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需求,更是生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
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造景必须将生态原则作为基础原则,满足植物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
植物造景,是在70年正常生长的基本要求。
首先,必须注意植物的自然生态习性,空气、土壤、地形地势、生物及人类的活动等生态因子对其生存、生长发育的影响,做到生态上的“适地适树”。
在植物造景中,要注意选择适应环境、抗性强、养护管理方便的植物种类。
在我国,对植物造景的实践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所以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艺术作品。
此外,在构景规律和园林审美意境追求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使中国园林成为世界园林艺术宝库的典范。
植物景观无论在生态效益,创造优美还是在景观空间意境审美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探索人类生存环境与绿色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有着未来导向与现实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植物造景的定义植物造景,即利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植物造景的提出,对生态园林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植物造景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乡土植物的驯化及大量引种使得造园植物不断丰富,植物配置理论的发展使得植物不再只是建筑的附属物、硬质景观的软化剂,而是开始独立成为空间及景观画面的主要构成要素。
浅谈植物造景植物造景是20世纪70年代有关专家针对当时园林建设中较多硬质景观现象提出的园林建设方向,要求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
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涉及到美学、植物学等众多学科。
既是诸多学科的应用,又是综合性的创造,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效果,同时还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
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
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
本书论述了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
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设计的科学性理论基础。
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
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
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
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自然界中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
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
“静”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
“动”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
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
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绿柳》一诗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栽去,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栽出条条绿丝的自然景象。
又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
简述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摘要:运用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园林绿化建设首先不能盲目听从不切实际的主观意念,要按照生态园林的观念去创造园林景观.建设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要体现以植物造景为主体。
按植物多样性及其生态位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注意维护、改造自然植物群落的同时。
建立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注重植物的生长发育、枝叶和形态变化、开花结实、衰老以致死亡等演替过程;把握景观的动态性。
结合运用园林美学原理,营造出优美的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园林景观,构建融生态、艺术、科学、文化为一体的绿色环境。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设计;造景作用1.植物造景含义所谓的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以艺术的手法创造出相应的景观,以发挥植物形态、色彩、线条的美感,同时也包括将植物修剪成某种图案或是形态以创造美感。
在对植物景观进行布局的时候,应该将植物景观和硬质景观的线条、外形及体量协调在一起。
在对植物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考虑景观的科学性,还要考虑景观的艺术性,同时也要将人的需求考虑进去。
2.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园林植物造景按其类型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及混合式: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给园林景观输注了充足的生命气息,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也可改善园林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均衡的原则是植物配植时的一种布局方法,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顺眼;韵律和节奏的原则即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
2.1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随着各地园林化城市建设深入发展,使人们对植物造景的认识不仅停留在对美的欣赏和享受,而且意识到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造出乔、灌、草结合的群落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
『植设』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一、园林“园”----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林”---植物、树林之意。
园林----《辞海》中解释为“四周常围有恒篱,种植树木果树、花卉或蔬菜等植物和饲养展出动物的绿地。
”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林泉、林亭、亭台、园林、园林绿化等;美英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 Gard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一定范围内,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满足景观与游憩需要,依据一定的艺术法则和科学与工程技术规律,主要利用植物、建筑、山石、水体等材料,组合建造的景观优美的绿色空间境域。
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Landscape Plants Scenery Design)1、传统定义“园林植物造景设计”(Landscape Plants Scenery Design)==“园林植物配置”(Plants Incorporation)即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为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优美园林植物景观。
2、现代定义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以及园林学特性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组合建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或景点,以实现特定的生态、美化效果与实用功能价值的技艺。
风景园林景观以草本植物为主,大色块、大线条的手法营造出的大地景观植物的自然式配置――美国园林植物的自然式配置――美国园林3、传统与现代概念的比较传统现代功能观赏观赏、生态、适用依据传统艺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效果突出植物本身综合组景规模小大与小在国外,园林设计=植物造景设计,植物造景既是城市园林建设的主要任务,更代表了当今国内外园林发展的方向。
对植物造景的理解
植物造景是指利用植物和园艺技术在室内外环境中创造出令人愉悦和美观的景观,并营造出与自然相似或独特的氛围。
植物造景不仅仅是简单地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而是通过植物的品种选择、搭配和布局,结合地形、水景、石材、照明等要素,形成整体的景观效果。
植物造景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平静,带给人们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植物造景不仅能提供绿色和氧气,还可以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调节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功能。
同时,植物造景还能够提供视觉上的美感和享受,使人们在欣赏花草树木的美丽形态和丰富色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和活力。
在植物造景中,设计师需要考虑植物的形态、颜色、高度、生长习性等因素,以及搭配其他景观要素,使其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和谐。
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季节变化、植物的生长周期、光照和水分等因素,以实现植物造景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植物造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和科学,通过合理选用植物品种和布局设计,可以创造出与自然相融合的美丽景观,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放松和愉悦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