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教材小学六年级《青花瓷》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98 KB
- 文档页数:8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1 青花瓷》教学设计9一. 教材分析《青花瓷》是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我国传统的陶瓷艺术——青花瓷为主题,通过学习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使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青花瓷的历史、制作过程、纹饰设计、烧制技术等,并通过详细的步骤图和文字介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件简单的青花瓷作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青花瓷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他们可能了解不多,对其历史和制作工艺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制作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能够动手制作一件简单的青花瓷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动手制作一件简单的青花瓷作品。
2.难点:掌握青花瓷的制作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示范法:演示青花瓷的制作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青花瓷作品。
4.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制作经验和创作思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2.教具:青花瓷样品、制作工具(如画笔、颜料、瓷器等)。
3.课件:青花瓷的历史、制作过程、艺术特点等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青花瓷样品,让学生初步感受青花瓷的美感。
然后,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青花瓷了解多少?青花瓷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青花瓷的历史、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等内容。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详细讲解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和纹饰设计等,让学生深入了解青花瓷的文化内涵。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1 青花瓷》教学设计11一. 教材分析《青花瓷》是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流程和审美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较浓。
但青花瓷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因此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青花瓷的制作工艺。
2.青花瓷的审美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特点。
2.示范法:示范青花瓷的制作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青花瓷。
4.讨论法:学生交流制作心得和审美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陶瓷材料和工具:泥巴、画笔、釉料等。
3.防护用品:手套、口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青花瓷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其审美特点,如线条、色彩、图案等。
3.操练(15分钟)讲解和示范青花瓷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制作乐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制作心得和审美体验,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青花瓷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价值,如艺术品、日用品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幅青花瓷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评价。
8.板书(5分钟)绘制青花瓷的制作流程和审美特点的板书,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共计50分钟。
在本次《青花瓷》的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教学实践的复杂性。
青花瓷的教学教案(通用202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美术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课《青花瓷》。
本节课主要介绍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瓷器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青花瓷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青花瓷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青花瓷实物或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讲解:介绍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瓷器艺术。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青花瓷作品,讲解创作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合作,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青花瓷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青花瓷历史:历史悠久,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宋代。
制作工艺:泥、釉、火三项技艺。
艺术特点:白地蓝花,典雅优美。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青花瓷的发展历程。
2. 结合课堂所学,创作一幅青花瓷作品,要求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体现青花瓷的艺术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青花瓷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瓷器艺术。
示范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创作技巧。
练习环节,学生分组合作,发挥创意,创作出富有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课后,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青花瓷的发展历程,拓宽知识面。
结合课堂所学,创作青花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11 青花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青花瓷,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陶瓷艺术。
学生将学习青花瓷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在艺术和文化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青花瓷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和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创作简单的青花瓷图案。
教学难点1. 青花瓷的绘制技巧和工艺流程。
2. 青花瓷图案的设计和创新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青花瓷实物或图片。
2. 绘画工具,如毛笔、颜料、纸张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青花瓷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对青花瓷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点,让学生对青花瓷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欣赏:展示一些经典的青花瓷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青花瓷的艺术魅力。
4. 绘制:教授青花瓷的绘制技巧和工艺流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绘制青花瓷图案。
5. 设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青花瓷图案。
6.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板书设计1. 青花瓷2. 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3. 主体内容:- 青花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青花瓷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青花瓷的绘制技巧和工艺流程- 青花瓷图案的设计和创新能力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绘制一幅青花瓷图案,要求图案独特、富有创意。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青花瓷的短文,内容包括青花瓷的历史、文化背景、特点及其在艺术和文化中的地位。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讲解、欣赏、绘制、设计和展示等环节,让学生对青花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创新和进步。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青花瓷的绘制技巧和工艺流程”。
青花瓷的绘制技巧和工艺流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青花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过程。
通过学习青花瓷,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青花瓷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难点1. 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2. 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青花瓷的图片和实物。
2. 绘画工具(如画纸、铅笔、水彩等)。
3.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青花瓷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青花瓷有初步的认识。
2. 讲解: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过程,让学生对青花瓷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欣赏: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青花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练习:引导学生进行青花瓷的绘画练习,让学生熟悉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5. 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创作一幅青花瓷作品。
6.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板书设计1. 青花瓷2. 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3. 内容:- 青花瓷的历史背景- 青花瓷的艺术特点- 青花瓷的制作过程- 青花瓷的绘画练习- 青花瓷的创作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创作一幅青花瓷作品。
2. 写一篇关于青花瓷的短文,包括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自己的创作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到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过程,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也要注意教学难点的把握,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同时,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意,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1 青花瓷》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青花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本课以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1 青花瓷》为教材,通过学习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以及如何欣赏和评述青花瓷。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青花瓷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拓展知识。
同时,学生可能对青花瓷的欣赏和评述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评述青花瓷。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欣赏和评述青花瓷,以及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演示法:展示青花瓷作品,分析其特点。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青花瓷作品,提高绘画技巧。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青花瓷的欣赏和评述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视频资料、绘画工具。
2.学具:学生绘画工具、参考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青花瓷的历史,引发学生对青花瓷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青花瓷的特点,如纹饰、颜色、造型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绘制简单的青花瓷图案。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和评述不同的青花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美版教材小学六年级青花瓷教案课题:第20课青花瓷教学内容与目标:显性教学内容与目标:应知:学习和研究青花瓷,加深对青花瓷的认识。
应会:学习和分析青花瓷纹饰用笔用色技法,用中国画表现方法装饰一件青花作品。
隐性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提高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青花瓷纹饰的用笔用色方法,加强中国水墨画表现技巧。
教学难点:用笔用色的表现方法。
学习材料:中国画酞青兰颜料、生宣纸、毛笔、蘸水碟、水杯、画毡或旧报纸、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明确本课教学意图(2分钟)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说说这些作品都有什么共同点?抽生说:2、(板书课题)第20课青花瓷欣赏课件图片,回答问题学生直观感受中国青花瓷作品,蓝白相间的陶瓷引出本课课题。
讲授新课(5)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师介绍青花瓷及制作流程。
青花瓷是中国古陶瓷中最具代表性最优秀品种之一。
青花瓷是用氧化钴做颜料,在陶瓷胚体上绘画,再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因钴料燃烧后呈蓝色,所以成品后的青花瓷白蓝相映,色彩恬静素雅,给人以清新明快的美感。
2、(出示课件)欣赏图片师介绍青花瓷的历史发展。
青花瓷开始于唐代,唐宋两代的青花瓷制作比较粗糙,图案也只以花卉为主。
到了元代青花瓷工艺已经很成熟了,器型的设计和纹饰更加的丰富了,花鸟、动物、人物、山水纹都有运用;明清两代是青花瓷发展的鼎盛时期。
特别以乾隆康熙年间的最为著名,如今,青花瓷的艺术魅力已经运用到了我们现代生活中的许多商品中,特别有名的是青花旗袍。
2005年伦敦拍卖会上这件元代“鬼谷下山”青花罐,以人民币2.45亿元成交。
创下了青花瓷拍卖历史最高价。
中国青花瓷以其独特魅力,享誉海内外,成为世界陶瓷园中的奇葩。
欣赏课件认真倾听了解青花瓷基本知识,感受中国青花瓷文化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22.四川青花瓷》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22.四川青花瓷》是小学美术六下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四川青花瓷的艺术魅力,同时通过实践创作一幅青花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四川青花瓷的历史背景介绍,也有对其艺术特点的分析,还有制作青花瓷的步骤说明。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瓷器的基本知识,对青花瓷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四川青花瓷的了解并不多,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增加学生对四川青花瓷的认识。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对于制作青花瓷的实践活动充满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四川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学会欣赏四川青花瓷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3.通过实践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四川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如何通过实践创作出一幅具有四川青花瓷风格的画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四川青花瓷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青花瓷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3.准备展示用的画板和画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四川青花瓷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四川青花瓷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四川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四川青花瓷的独特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青花瓷的步骤,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制作,体验制作青花瓷的乐趣。
4.巩固(5分钟)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拓展(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提高审美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四川青花瓷的艺术特点,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新。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一幅四川青花瓷风格的画作。
2024年小学美术优质教案《青花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章《美丽的器物》中的《青花瓷》。
详细内容包括:青花瓷的历史简介、制作工艺、艺术特点;青花瓷的图案设计与绘制方法;以及如何欣赏和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青花瓷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青花瓷的相关知识,提高对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青花瓷图案设计。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绘画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青花瓷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花瓷图案的设计与绘制方法,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进行创作。
2. 教学重点: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工艺和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创作青花瓷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课件、示范用笔、颜料等。
2. 学具:素描纸、水彩笔、蓝色颜料、调色盘、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新课内容:介绍青花瓷的历史、工艺、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青花瓷的美。
3. 实践情景引入:示范青花瓷的图案设计与绘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进行创作。
4. 例题讲解:以一个简单的青花瓷图案为例,讲解绘制步骤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
6.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的历史、工艺、艺术特点2. 青花瓷图案设计与绘制方法3. 绘画步骤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绘制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青花瓷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青花瓷的资料,了解其文化背景,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法创作青花瓷作品,拓展创作思路。
人美版教材小学六年级《青花瓷》教案教案一:电影赏析教学目标:1. 通过观看电影《青花瓷》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
2. 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表演艺术的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准备:1. 电影《青花瓷》的DVD或在线观看链接。
2. 班级投影仪或电视机。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电影《青花瓷》的背景,简要介绍中国传统青花瓷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意义。
观影(30分钟):1. 播放电影《青花瓷》,学生观看并聆听故事和音乐。
2. 教师可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暂停,与学生讨论电影中的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讨论(15分钟):1. 结束观影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影体验和感受。
2. 引导学生谈论电影中的音乐和表演艺术,让他们表达对其中一些场景、音乐和角色的喜爱或共鸣。
延伸活动(20分钟):1. 让学生分组,选择电影中的一个场景或角色,进行小组演绎。
2. 演绎结束后,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演绎,其他学生进行观看和评价。
总结(5分钟):1.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电影中所表达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参与更多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活动。
教案二:青花瓷鉴赏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青花瓷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了解中国传统陶瓷文化。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欣赏艺术品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青花瓷的图片、实物或模型。
2. 青花瓷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青花瓷的图片、实物或模型,向学生介绍青花瓷的特点和历史。
讲解(15分钟):1. 逐步讲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纹饰特点。
2. 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观察(15分钟):1. 学生观察展示的青花瓷,鼓励他们观察其纹饰、色彩和制作工艺。
2.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对青花瓷的个人观点和感受。
创作(2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纹饰或青花瓷作为创作题材。
小学美术《青花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青花瓷的特点、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想象的能力,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青花瓷的特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青花瓷的特点和制作工艺。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青花瓷的图片、陶瓷器具、水彩颜料、画笔、画纸等。
2.学生准备: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青花瓷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并询问学生对这幅画的认识和了解。
2.学习(约15分钟)(1)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青花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制品之一,因其釉上有青花图案而得名。
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朝,盛行于明清时期,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
青花瓷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挑选原料、制作胎体、涂装花彩、施釉烧制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的图案多样,常见的有花鸟、山水、人物等,色彩青绿明亮,线条流畅。
(2)观察和分析青花瓷的特点。
学生观察和分析青花瓷的图案、色彩和线条等特点,了解其画面构图和整体效果。
(3)想象和创作青花瓷图案。
学生运用想象力,设计自己的青花瓷图案,并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来。
3.练习(约20分钟)学生使用水彩颜料和画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设计的青花瓷图案。
4.展示和总结(约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在家中继续绘制和制作青花瓷图案,用不同的艺术材料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
2.了解中国传统陶瓷制作的其他工艺和特点,比如景德镇瓷、汝窑等,拓宽学生对传统陶瓷艺术的了解和认识。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青花瓷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工艺有了初步的了解。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青花瓷的特点,培养了对艺术的观察和审美能力。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1 青花瓷》教学设计8一. 教材分析《青花瓷》是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以我国传统的陶瓷艺术——青花瓷为教学内容。
青花瓷是我国古代瓷器中的一种,以其典雅、庄重的风格和千姿百态的图案受到人们的喜爱。
通过学习青花瓷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了解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欣赏青花瓷的美,并掌握青花瓷的基本绘制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陶瓷有所接触,对青花瓷也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对青花瓷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青花瓷的绘制方法更是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步了解青花瓷的艺术魅力,掌握青花瓷的基本绘制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及绘制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及绘制方法,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2.教学难点:青花瓷的绘制方法,如何设计出独特的纹饰。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及绘制方法。
2.示范法:教师示范青花瓷的绘制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绘制青花瓷。
4.欣赏法:学生互相欣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青花瓷相关资料、PPT、绘制工具。
2.学生准备:绘制工具、白色瓷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青花瓷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青花瓷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你们对青花瓷有什么了解?青花瓷的特点是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及绘制方法。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结合图片、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青花瓷。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青花瓷的绘制过程,边示范边讲解。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了解绘制青花瓷的技巧。
小学美术优质教案《青花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四册第四章《美丽的器物》,详细内容为第四节《青花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地位,掌握青花瓷的基本绘画技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相关知识,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素养。
3. 让学生掌握青花瓷的基本绘画技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花瓷绘画技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了解青花瓷的特点,感受其艺术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教材、多媒体设备。
学具: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等)、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瓷器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有什么寓意?2. 新课内容:(1)介绍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地位。
(2)讲解青花瓷的基本绘画技法。
(3)展示青花瓷绘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创作思路。
3. 实践环节:(1)分发绘画材料,让学生尝试绘制青花瓷。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组织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青花瓷的特点和绘画技法。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2. 内容:(1)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地位。
(2)青花瓷的基本绘画技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美丽的青花瓷”为主题,创作一幅青花瓷绘画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掌握青花瓷的特点和绘画技法,实践环节中是否存在问题。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类型的瓷器,了解其特点。
(2)组织一次“瓷器绘画大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传统文化,了解其他民间艺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青花瓷绘画技法的掌握。
2. 实践环节: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指导和评价。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具体要求和答案的指导。
小学美术优质教案《青花瓷》教案:《青花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陶瓷艺术》。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以及制作工艺,并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过程。
难点:掌握青花瓷的绘制技巧和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青花瓷样品、绘画工具。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陶瓷制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青花瓷的作品,引发学生对青花瓷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过程,帮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艺术价值。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绘制青花瓷的过程,讲解绘制技巧,如线条、图案、色彩等。
4.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绘制属于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提高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青花瓷历史背景:唐宋时期特点:1. 蓝色基调2. 线条流畅3. 图案简洁4. 釉色光润制作过程:1. 制坯2. 晾晒3. 画坯4. 上釉5. 烧制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绘制一个青花瓷盘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图案和色彩,绘制一个青花瓷盘。
要求线条流畅,图案简洁,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青花瓷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他们能掌握青花瓷的绘制技巧。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其他陶瓷艺术品种,如景德镇陶瓷、德化白瓷等,并进行欣赏和分析。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其他陶瓷作品,如陶瓷雕塑、陶瓷壁挂等,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1 青花瓷》教学设计12一. 教材分析《青花瓷》是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我国传统的陶瓷艺术——青花瓷为教学主题,通过学习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使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精美,设计了多个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对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青花瓷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制作青花瓷的乐趣。
3.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青花瓷的历史和制作工艺。
2.绘制青花瓷图案的设计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示范法:演示绘制青花瓷图案的步骤和方法。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青花瓷作品。
4.欣赏法:欣赏青花瓷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图片。
2.陶瓷材料和工具:泥板、釉料、画笔等。
3.青花瓷作品展示:实物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青花瓷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青花瓷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发展过程和地域特色。
3.操练(15分钟)演示绘制青花瓷图案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制作青花瓷的乐趣。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青花瓷作品的绘制,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提高作品质量。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青花瓷图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花瓷的制作技巧和艺术特点。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青花瓷的资料,了解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人美版教材小学六年级《青花瓷》教案
导读:本文人美版教材小学六年级《青花瓷》教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美版教材小学六年级《青花瓷》教案
课题:第20课青花瓷
教学内容与目标:显性教学内容与目标:应知:学习和研究青花瓷,加深对青花瓷的认识。
应会:学习和分析青花瓷纹饰用笔用色技法,用中国画表现方法装饰一件青花作品。
隐性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提高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青花瓷纹饰的用笔用色方法,加强中国水墨画表现技巧。
教学难点:用笔用色的表现方法。
学习材料:中国画酞青兰颜料、生宣纸、毛笔、蘸水碟、水杯、画毡或旧报纸、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明确本课教学意图
(2分钟)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说说这些作品都有什么共同点?
抽生说:
2、(板书课题)第20课青花瓷
欣赏课件图片,回答问题
学生直观感受中国青花瓷作品,蓝白相间的陶瓷引出本课课题。
讲授新课
(5)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师介绍青花瓷及制作流程。
青花瓷是中国古陶瓷中最具代表性最优秀品种之一。
青花瓷是用氧化钴做颜料,在陶瓷胚体上绘画,再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因钴料燃烧后呈蓝色,所以成品后的青花瓷白蓝相映,色彩恬静素雅,给人以清新明快的美感。
2、(出示课件)欣赏图片师介绍青花瓷的历史发展。
青花瓷开始于唐代,唐宋两代的青花瓷制作比较粗糙,图案也只以花卉为主。
到了元代青花瓷工艺已经很成熟了,器型的设计和纹饰更加的丰富了,花鸟、动物、人物、山水纹都有运用;明清两代是青花瓷发展的鼎盛时期。
特别以乾隆康熙年间的最为著名,如今,青花瓷的艺术魅力已经运用到了我们现代生活中的许多商品中,特别有名
的是青花旗袍。
2005年伦敦拍卖会上这件元代“鬼谷下山”青花罐,以人民币2.45亿元成交。
创下了青花瓷拍卖历史最高价。
中国青花瓷以其独特魅力,享誉海内外,成为世界陶瓷园中的奇葩。
欣赏课件
认真倾听
了解青花瓷基本知识,感受中国青花瓷文化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比研究,
自主探究
(14)
要制作一件精美的青花瓷除了要有精美的器型以外,更重要的是青花瓷纹饰的绘制。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问:你们能看出青花瓷上的纹饰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色的吗?
抽生说:
(出示课件)师归纳
中锋浓
用笔方法用色方法
侧锋淡
青花瓷的蓝色深浅分明、浓淡相间,笔路清晰,中锋侧锋的运用这不正是我们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的表现吗。
2、(出示课件):欣赏老师作品,问:你能说说老师的怎么用笔
用色的吗?
抽生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用笔用色方法。
并加以纠正出现的问题。
抽生说老师的用笔用色方法
(出示课件)
中锋浓
用笔方法用色方法
侧锋淡
中锋侧锋用笔能表现事物的形态,浓淡变化能表现画面的层次。
观察图片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观察老师作品,上台操作,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图片自主探究回答问题方式,培养孩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纹饰用笔用色技法。
通过尝试临摹教师作品,更好的掌握用笔用色技法,让孩子更好的理解和感受青花瓷纹饰的中国画表现方法。
并纠正孩子的用笔用色中出现的问题。
欣赏作品
(1分钟)
(课件展示)欣赏孩子们的作品
欣赏学生作品
打开孩子心灵,感受青花瓷不用事物各种表现方法,激发孩子创作激情
学生实践
(15分钟)
(出示课件)作业要求:用中国画表现方法设计一幅自己喜爱的青花作品。
(播放《青花瓷》歌曲,青花瓷图片重复放映)学生临摹或创作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评价
(3分钟)
画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
问: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作品美在哪里?
学生欣赏作品,回答问题,重点从笔色技巧方面评价。
培养学生有重点有目的的评价。
纠正作品中用笔用色方面的一些问题。
一、导入新课,明确本课教学意图(2分钟)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说说这些作品都有什么共同点?
抽生说:
2、(板书课题)第20课青花瓷
二、介绍青花瓷基本知识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师介绍青花瓷制作流程。
青花瓷是中国古陶瓷中最具代表性最优秀品种之一。
青花瓷是用氧化钴做颜料,在陶瓷胚体上绘画,再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因钴料燃烧后呈蓝色,所以成品后的青花瓷白蓝相映,色彩恬静素雅,给人以清新明快的美感。
2、(出示课件)欣赏图片师介绍青花瓷的历史发展。
青花瓷开始于唐代,唐宋两代的青花瓷制作比较粗糙,图案也只以花草为主。
到了元代青花瓷工艺已经很成熟了,器型的设计和纹饰更加的丰富了,花鸟、动物、人物、山水纹都有运用;明清两代是青花瓷发展的鼎盛时期。
特别以乾隆康熙年间的最为著名。
如今,青花瓷的艺术魅力已经运用到了我们现代生活中的许多商品中,特别有名的是青花旗袍。
2005年伦敦拍卖会上这件元代“鬼谷下山”青花罐,以人民币2.45亿元成交。
创下了青花瓷拍卖历史最高价。
中国青花瓷以其独特魅力,享誉海内外,成为世界陶瓷园中的奇葩。
三、对比研究、自主探究。
要制作一件精美的青花瓷除了要有精美的器型以外,更重要的是青花瓷纹饰的绘制。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问:你们能看出青花瓷上的纹饰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色的吗?
抽生说:
(出示课件)师归纳
中锋浓
用笔方法用色方法
侧锋淡
青花瓷的蓝色深浅分明、浓淡相间,笔路清晰,中锋侧锋的运用这不正是我们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的表现吗。
2、(出示课件):欣赏老师作品,问:你能说说老师的怎么用笔用色的吗?
抽生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用笔用色方法。
并加以纠正出现的问题。
抽生说老师的用笔用色方法
(出示课件)
中锋浓
用笔方法用色方法
侧锋淡
中锋侧锋用笔能表现事物的形态,浓淡变化能表现画面的层次。
四、欣赏学生作品
五、实践操作。
播放周杰伦《青花瓷》歌曲,青花瓷图片循环放映。
(15分钟)
六、学生作品评价
把作品贴到大画板上,请同学们说说你最喜爱那一副作品,为什么?
抽生说:
小结
教学反思:在学生观察分析青花瓷纹饰画家的用笔用色方法之后,可以引入1-2副用线描方式装饰的青花作品,特别是瓶口、瓶颈、瓶底这些部分,这样孩子在在创作时表现可以更丰富、更大胆。
作品更具青花瓷的中国画装饰性的艺术魅力。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