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品密度变化的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
工业润滑油部分性能指标参数一、密度与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物质在给定定温度正气密度与标准温度下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值。
对石油液体其标准物质是水。
二、粘度液体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分牌号的。
粘度一般有五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
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帕/秒(Pa•s)为单位。
习惯用厘泊(Cp)为单位,1cp=10-3Pa•s。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m2/s为单位。
习惯用厘斯(cst),1cst=1mm2/s。
恩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恩格勒粘度计的小孔流出200mL试增所需要的时间(s)与该粘度计测定水的值之比,以0Et表示。
雷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雷德乌德粘度计流出50mL试样所需要量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赛波特粘度计流出所需要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分为赛氏通用粘度(以SUV表示)和赛氏重油粘度(以SFV表示)。
三、粘度指数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反之亦然。
四、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
闪点的测定方法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润滑油的闪点;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和轻质润滑油的闪点。
五、凝点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以℃表示。
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
油品的凝点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越高。
因此凝点在石油产品加工工艺中可以指导脱蜡工艺操作。
润滑油密度和闪点
润滑油是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能够降低机器运转时的摩擦、磨损和腐蚀。
润滑油的密度和闪点是评估其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
密度是指润滑油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通常情况下,密度越大,润滑油的热稳定性越好,抗氧化性能越强。
密度也是润滑油的品质检验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密度可以判断润滑油是否掺假或者稀释。
闪点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润滑油与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混合后,放置于一个开放的杯子中,并点燃其表面观察火焰的温度。
闪点越高,意味着润滑油的抗燃性越好,安全性越高。
闪点也是润滑油的品质检验的一个重要参数,过低的闪点可能导致润滑油在高温下易燃爆炸。
因此,润滑油的密度和闪点是评估其质量和安全性的两个重要指标,必须在润滑油的生产、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中严格控制。
- 1 -。
油品密度测定中密度计法的应用与注意事项分析油品密度测定是石油化工行业中常用的分析技术之一,它能够精确地反映出油品的质量和性质,并在炼油、石油储运、化工生产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密度计法是油品密度测定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密度计法的应用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一分析技术。
密度计法是通过测量油品的密度来确定其质量和性质的一种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一台密度计仪器,通常为数字密度计或玻璃密度计。
其原理基于阿基米德原理,通过测量油品在单位体积内所占据的质量来计算出其密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样品:将待测油品样品取出,注意避免与水或其他物质混合。
样品的温度应与密度计内的温度一致,以避免温度差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校准仪器:使用标准溶液或金属标样对密度计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3. 放入样品:将样品缓慢地倒入密度计中,以避免气泡的产生并使样品充分填充仪器内部,直至读数稳定。
4. 读取结果:等待一段时间,直到仪器显示的密度读数稳定后进行记录。
密度计通常会提供多个测量参数,如相对密度、密度、比重等,根据需要选择并记录相关参数。
密度计法具有以下应用优势:1. 精确性高:密度计法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相比传统的测量方法,其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2. 操作简便:使用密度计进行测量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将样品放入仪器中即可完成测量。
3. 快速高效:密度计测量速度快,通常只需要几分钟即可得到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4. 适应性强:密度计法适用于多种油品的测量,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适用范围广泛。
密度计法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注意事项:1. 仪器校准:密度计的准确性需要经过定期校准来保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校准时需使用准确的标准样品,并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2. 样品处理:样品在测量前需要进行处理,如去除杂质、过滤悬浮物等。
也需注意避免样品与其他物质的接触,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4. 数据记录:在测量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所得测量数据,并留下相关的样品信息,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比较。
油品化验之时的密度影响因素分析发布时间:2021-05-25T08:12:17.086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4期作者:刘芳[导读] 本文主要就油品化验过程中的密度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分析。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化验计量中心天津市 300270摘要:石油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而石油产品的质量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石油的使用效果,因此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还需要加强对油品化验工作的重视力度,保障石油质量能够满足具体使用需求。
油品密度作为石油化验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在油品密度化验过程中还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直接影响到石油化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就油品化验过程中的密度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油品化验;密度;影响因素油品质量作为石油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只有做好石油油品密度的测量工作,才能够确保成品油能够在市场中进行销售。
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石油化工企业还存在有油品化验技术水平过于落后以及设备精准度不足等诸多问题,油品密度测量也就难以实际的油品化验需求。
这也就要求石油化工企业能够就影响到油品密度化验的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不断强化油品密度化验质量水平,保障石油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一、油品化验中影响密度的几点因素(一)挥发性影响在石油产品中包含有烷烃以及芳香烃等多种结构物质,其挥发性比较强,而在油品化验工作中,挥发性也会直接影响到油品密度的化验效果。
如果没有做好对待测样品的密封工作,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密度计的检测工作,也就容易导致油品出现一定程度的挥发情况,从而让油品密度产生变化。
此外在油品存储以及化验过程中的现场温度比较高,还容易导致油品挥发速度加快,影响到油品密度的化验结果。
因此在进行油品化验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在实验室不通风处进行油品化验,还要进行实验室内温度的严格控制。
(二)温度影响在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之后,油品因为热胀冷缩原理,其体积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情况,并且影响到石油产品的化验密度。
石蜡基油密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石蜡基油是一种常用的润滑油,其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石蜡基油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或克/毫升来表示。
密度是石蜡基油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着其在各种工业应用中的使用性能。
本文将从石蜡基油密度的定义、测定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密度与其他性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石蜡基油密度的定义石蜡基油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即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质量。
其表示方式为“质量/体积”,通常以克/立方厘米或克/毫升来表示。
石蜡基油密度的大小受到其化学成分、分子结构、粘度等因素的影响。
石蜡基油的密度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密度计法、密度梯度法、气体浮力法等。
其中密度计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测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得到石蜡基油的密度值。
密度梯度法则是通过将待测石蜡基油置于密度梯度管中,根据石蜡基油在不同密度溶液中的浮沉情况来确定其密度值。
气体浮力法则是利用气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差异,通过实验测定气泡在液体中的浮力,从而计算出石蜡基油的密度。
石蜡基油密度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成分:石蜡基油的密度受到其化学成分的影响,不同种类的石蜡基油由于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密度也会有所差异。
2. 温度:密度是一个与温度密切相关的物理量,石蜡基油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通常在标准状态下进行密度测定。
3. 压力:石蜡基油的密度还受到压力的影响,一般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密度测定。
4. 含杂质:石蜡基油中的杂质含量也会影响其密度值,杂质越多,则密度值越大。
四、石蜡基油密度与其他性质的关系石蜡基油密度与其它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密度与粘度、沸点、闪点等性质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一般来说,石蜡基油的密度越大,粘度也会相应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密度与粘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密度还可以影响石蜡基油的挥发性、燃烧性等性质,密度越大,燃点也就越高,挥发性就越小。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1、泡沫特性:油品生成泡沫的倾向及泡沫的稳定性。
2、酸值:中和1克油品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被称为酸值,用mgKOH/g 表示。
3、密度: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Kg/m3 表示。
20℃时的密度ρ20 被规定为石油产品的标准密度。
4、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以mm2/s 表示。
5、粘度指数: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叫粘温性能。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温性能的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小,反之亦然。
6、蒸发损失: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蒸发而损失的量,用百分数表示。
蒸发损失越大,实际应用中油耗就越大。
7、氧化安定性:油品抵抗空气或氧气的使用而引起油品的性质发生永久性改变的能力叫做油品的氧化安定性。
常见的石油产品理化指标1. 密度和相对密度(Density and Relative density)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以g/cm3或kg/m3表示。
相对密度亦称比重,是指物质在给定温度下的密度与标准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之比值。
没有量纲,因而也就没有单位。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1884和GB/T 2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4052和D941、英国IP 160、德国DIN 51757和ISO 3675等。
2. 色度(Colourity)色度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颜色最接近某一号标准色板的颜色时所测得的结果。
色度是用来初步鉴别油品精制深度和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程度的标志。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3555和GB/T 6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156和D1500、英国IP 196和ISO 2049等。
3. 粘度(Viscosity)粘度是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也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
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 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以mm2/s表示。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265和GB 1113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455、英国IP 71、德国DIN 51562和ISO 3105等。
美国常用的条件粘度是赛氏(Saybolt)秒(SUS),而雷氏(Redwood)秒则是英国常用的条件粘度。
5. 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以Pa·s表示,习惯用cP表示。
1cP=10-3Pa·s。
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示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2)要选择精准程度较高的密度计,确保其最终获得的结果是准确的。
(3)要将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情况下,会选择使用全浸式水银温度计来对于油品进行检验,需要将其放置到高于室内温度或是低于室内温度的位置,这主要是为了使油品处在一个非恒温的状态下,防止由于出现恒温状态,测量结果误差较大的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为了使油品检测的构造更加准确,防止油品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变化,最好是选择使用恒温水浴这一方式进行测量。
1.2 把握密度计平衡稳定时间借助于密度计法来对于油品密度进行化验工作,一定要分析并明确密度计在样本溶剂中恢复稳定状态需要花费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类型和性质有一定区别的溶液样品,进行平衡稳定需要消耗的时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对于较为轻质的油品样本来说,通常情况下是在室内进行化验工作,这需要样本的温度和仪器的温度处在大致相同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密度计平衡稳定需要花费的时间[2]。
比如说,柴油、煤油等都可以被划分为较为轻质的油品。
如果对于一些容易挥发,性能并不高的样本溶液进行化验工作,需要将密度计放在溶液中较长时间,最好最密度计的温度和其它温度相同时,拿出密度计,这能够较为有效的提升密度计的准确程度。
2 油品化验之时的密度影响因素2.1 气流因素的影响随着气流的增加,油品的蒸发加剧,这会对于油品的测验工作产生影响,导致其结果出现差异。
为此,气流因素是影响密度的因素之一。
为了降低气流因素对于油品密度产生的影响,进行油品密度测量工作时一般会在实验室开展。
0 引言石油的品质和密度等会由于产地的位置而出现一定的差异,石油是否能够成为成品油在市场中进行销售,需要对于石油的油品密度进行测量。
从当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由于油品化验技术的水平比较落后,设备的精准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进行油品密度测量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为此,在对于油品化验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会对于密度造成影响的因素,降低油品密度测量出现误差的概率,保障石油的质量符合需求。
油品密度测定中密度计法的应用与注意事项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密度计法在油品密度测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首先解释了密度计法的步骤和原理,包括如何使用密度计进行油品密度测定。
接着详细介绍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样品的处理和仪器的校准。
还探讨了如何在实验室条件下控制参数以确保准确的测定结果。
强调了仪器的日常维护对于保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密度计法在油品密度测定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油品密度测定、密度计法、应用、步骤、原理、注意事项、实验室条件、控制、仪器维护、结论1. 引言1.1 引言密度是油品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比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来评估油品的品质和适用性。
在油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密度测定是一个常见的实验项目。
密度计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油品密度的方法,通过测定油品在特定条件下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其密度值。
本文将对密度计法在油品密度测定中的应用、密度计法的步骤和原理、注意事项、实验室条件的控制以及仪器的日常维护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密度计法在油品密度测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密度测定实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正文2.1 密度计法在油品密度测定中的应用密度计法在油品密度测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油品,包括液体燃料、润滑油和化学品等。
通过密度计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油品的密度,从而帮助生产企业控制产品质量、进行质量监测和改进生产工艺。
1.产品质量控制:密度是衡量油品品质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密度计法可以及时准确地测定油品的密度,帮助企业控制产品质量,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2.产品质量监测:密度计法可以帮助企业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质量监测,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从而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3.工艺改进:通过对不同批次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参数的密度测定,可以分析油品的密度变化规律,进而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试论进行油品化验之时的密度影响因素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石油的运用与开采。
石油是否符合标准,直接关系到它的使用效果和安全。
所以,石油开采后,必须要化验,只有化验合格后才可以使用。
其实石油化验是有一定的标准差,油品化验时,油品的密度是衡量化验的重要标准,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标准差。
本文针对油品化验之时的密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油品;油品化验;密度;影响因素1密度化验测定的基本原理目前,国际上进行石油化验的常用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种,即比重瓶法和密度计法,其中密度计法测定油品密度,具有简便实用、结果准确等优点,因此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密度计法化验石油密度为例,对其基本原理和化验注意事项进行简单分析。
1.1密度计在测定过程中的稳定时间实验环境温度对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和测定时间有着重要影响,在使用密度计测定油品密度时,也必须要保证密度计自身温度和待测油品温度达到平衡,以消除因温度差异而造成的测定误差。
例如,在测定汽油、柴油等轻类油品时,由于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因此要在保证测量结果精确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测量时间。
只有保证待测油品温度与密度计温度相同,才能缩短测量时间,也就避免了因油品挥发而造成的密度误差。
1.2密度计法测定密度的注意事项首先,做好测定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试验仪器的准备、待测油品的准备等,并且检查密度计的精确度。
在测定过程中,各项操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行业规定,并做好测定数据的准确记录;最后,为了尽可能消除测定误差影响,还可以采用多次测定求均值的方法,排除最高值和最低值。
2油品密度化验测定基本方法现阶段,石油密度化验测定基本方法主要为密度计法与重瓶法,前者测定结果较为准确,且操作更为简单,得到了我国业内的广泛使用,故本文以密度计法为例进行分析。
通常情况下,采用此种方法时需使用密度计量筒、石油密度计与温度计这三个主要仪器。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将温度计温度、密度计量筒温度与被测样品温度尽量保持于平衡状态。
润滑油脂的一般理化性能每一类润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以表明该产品的内在质量。
对润滑油来说,这些一般理化性能如下:(1)外观(色度)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2)密度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3)粘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
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4)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5)闪点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
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
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
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
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
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6)凝点和倾点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
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
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
润滑油质的粘度指标说明润滑油脂的主要性能指标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是简单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简单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综合效应。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别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一般理化性能每一类润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以表明该产品的内在质量。
对润滑油来说,这些一般理化性能如下:(1)密度密度是润滑油最简洁、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状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2)外观(色度)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洁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亮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推断基础油精制程度凹凸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3)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4)粘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淌性的一项指标。
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淌性越差。
(5)闪点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
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
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
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急性的指标。
油品的危急等级是依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
在粘度相同的状况下,闪点越高越好。
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依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平安使用。
(6)酸值、碱值和中和值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是mgKOH/g。
润滑油理化指标1.常用理化指标化验指标(1)密度密度是石油及其产品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质指标,它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单位为kg/m3。
因为在不同温度下,密度会变化,高温测的密度比低温下测的密度要小。
为了便于比较,一般油品的密度常用来规定温度的密度来表示。
我国GB规定,在标准温度(20℃)下的密度为标准,密度g/cm3。
密度在生产贮运中有重要意义,在产品计量、炼油厂工艺设计都用到。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判断油品的概括质量,密度还用在换算数量、交货验收的计量。
简单判断油品性质,根据密度大致估计原油类型,如含烷烃多的原油密度常较含环烷烃及芳烃的原油密度低。
含硫、氧、氮化合物越多及胶质和沥青越多原油密度就越高。
另,密度可初步确定油品品种:汽油P=0.7-0.76g/cm3;航空煤油0.77-0.84g/cm3;润滑油0.87-0.89g/cm3。
密度可以近似评定油品质量和化学组成变化,特别是在贮运过程中,如发现某油品密度明显增大或减少,可以判断是否混入重质油或轻质油。
(2)粘度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理化指标,对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确定用途有决定性意义,也是设计计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理常数。
液体、半流体状态物质在受外力作用,而流动时分子间所呈现的内摩擦或内阻力。
我国和国际接轨,用运动粘度m2/s,实际生产中常用mm2/s,二者关系为1m2/s=106mm2/s(原油)。
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为粘温性。
一般温度升高,则粘度降低,温度降低,则粘度增大。
粘度比指的是油品在两个规定温度下所测得较低温度下运动粘度与较高温度下运动粘度之比值。
我国和国际ISO接轨,采用40℃和100℃。
粘度指数是指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小,通过表可查出。
那么粘度对油品生产和使用有什么意义呢?①在发动机粘度增大,会影响功率,粘度过低会造成起动困难,降低油膜支撑能力。
油品化验之时的密度影响因素王丽媛发表时间:2019-11-22T10:21:38.2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作者:王丽媛[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期间,石油是非常重要的动力能源之一,石油是否符合标准、质量是否达标,都直接影响到石油的使用效果,因此,必须要借助于油品化验这一操作,确定石油品质。
(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伊犁 835000)摘要: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期间,石油是非常重要的动力能源之一,石油是否符合标准、质量是否达标,都直接影响到石油的使用效果,因此,必须要借助于油品化验这一操作,确定石油品质。
油品密度是决定油品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化验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变量之一。
关键词:油品化验;密度;影响因素引言石油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而决定油品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则是油品密度。
因此,化验油品之时,一定要确保油品密度的精准度。
石油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它是古代海洋生物经过很长时间演变而来,不同地方的石油密度也不同。
石油是否作为成品油出售,其密度是一个重要的检验要素。
检验时,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密度值。
所以,为了保证油品的密度,油品化验要注意很多事项。
1油品化验的重要性油品的粘度或者酸值的多少来自于油品质量情况,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油品质量,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化验手段。
当油液从生产油井中被开采出来之后就应该对其进行化验,而把原油输送到集输站点应该再次进行化验,当被运输到炼油厂时需要再次进行化验等。
也就是两道生产艺之间的过渡需要进行油品化验,如果不开展油品化验则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产方案,无法对原油性质和特点进行了解。
在炼油生产时需要进行多次的油品化验,每个化验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化验需要采用目测方式,有的则要求采用化验设备进行定量定性的测量。
例如,在进入炼油厂之前需要对原油的性质进行评估,需要比较复杂的检测工艺,需要化验检测团队进行很长时间的检测才可以把原油输送到炼油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