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铁运〔2007〕69号《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运行和管理 (2)第三章设备监测和质量鉴定 (13)第四章检修 (22)第五章接触网维修技术标准 (28)第六章大修技术标准 (70)第七章附则 (73)附录1~6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第1条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行车设备。
为保证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特制订本规程。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下同)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贯彻本规程的规定。
各单位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核备。
第3条接触网的运行与维修, 坚持“预防为主、修养并重”的方针,按照“周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循精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检修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接触网自动化检测手段和机械化维修手段,提升接触网维修技术参数的精准度,不断提高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
第4条本规程的技术标准作为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的质量验收依据。
第5条本规程适用于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200—25 0km/h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第二章运行和管理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第6条接触网运行检修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
铁道部:负责全路接触网运行管理工作,统一指导、统一规划,监督、检查;制定有关规章。
铁路局:贯彻执行铁道部有关规章、命令和标准,组织制定本局有关细则、办法和工艺;制定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的管理职责和范围;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全局的接触网运营管理工作;审批局管的新产品试运行和重要的设备变更;适时地安排好大修改造工程,增强供电能力,改善设备的技术状态,适应运输发展的需要。
电气化铁路区段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一般安全守则第一条严格执行《安全通则》。
第二条进入电气化铁路区段所有人员和所携带的物件(包括长杆、导线等高长物件)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要保持2m 以上的距离。
第三条不准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水平距离不足2m的建筑物上作业。
如需作业,必须提前向铁路电力调度提出申请,使接触网停电并安设可靠的临时接地线,设专人监护,方可作业。
作业完闭,所有作业人员均处于安全位置后,方能拆除临时接地线。
临时接地线必须由铁路接触网工安装和拆除。
第四条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水平距离2m到4m的导线、支柱、房顶及其它设施上施工时,接触网可不停电,但须有接触网工或经专业人员监护。
第五条发现接触网断线及某部件损坏或在接触网上挂有线头、绳索等均不准与之接触,要立即通知铁路接触网工处理。
在处理前任何人员都要远离已断导线接地处10m以外。
第六条在电化区段所有人员,不准登上机车、车辆顶部或翻越车辆通过线路。
不准在车辆上进行装卸作业。
不准用竹杆等物测量货物的装载高度。
不准处理超限车。
第七条在电化区段附近施工时,在可能带电部位应设有明显“高压危险”警示标志。
(二)行车作业第一条认真执行《电气化铁路区段作业一般安全守则》。
第二条禁止在手制动的踏板上站立走行和指挥机车作业,禁止使用手制动。
第三条禁止骑车帮,调车组人员只准在车梯上指挥机车作业,但头部不得超过敞车车帮上沿。
第四条禁止在内燃机车车顶进行任何作业。
第五条在内燃机车上可攀登到车顶的梯子和通往走板的前门、天窗等处要标明“有电危险,禁止攀登”,并加锁。
第六条放风掰管人员在接车时,要检查货物装载情况,发现长大货物支出与接触网不足2m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三)工务作业第一条认真执行《电气化铁路区段作业一般安全守则》。
第二条在电化区段拆换钢轨或鱼尾板时,首先要用夹子将横向和纵向连接线(用截面不小于70mm2的铜线做成),紧密接到轨底上。
连结要紧固,导电要良好。
铁路沿线及接触网、电力线附近作业安全范文作业安全是铁路运输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铁路沿线及接触网、电力线附近的作业更需要格外注意。
本文将重点介绍在这些特定区域进行作业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一、铁路沿线作业安全1. 工作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并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和防护设备。
工作人员应特别注意佩戴反光背心,确保自己在视觉上更加突出,减少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2. 在铁路沿线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保持警觉,时刻注意来往的列车。
必须确保列车通过时不会对其造成任何障碍和危险。
3. 严禁在铁路道口、铁轨上进行作业,避免出现与列车相撞的危险。
4. 在进行铁路线路巡查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巡查路线或者途中停留。
5. 在铁路沿线施工时,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并设置警戒线,确保行人和车辆不会误入施工区域,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二、接触网作业安全1. 进行接触网维修或检修作业时,务必切断相关电源,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2. 作业人员需要对维修和检修所需的工具和设备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 在接触网作业时,严禁使用金属梯子、铁链等金属材料,以防触电和电弧灼伤。
4. 若需要上升到高处进行接触网作业,在爬梯时应保持稳定,一手抓扶手,一手拿工具,步伐稳健。
5. 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区域进行,不得随意更换或扩大作业范围,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三、电力线作业安全1. 作业人员必须了解周围电力线的电压和情况,并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2. 在进行电力线附近的施工和作业时,必须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并设置警戒线,确保行人和车辆不会误入施工区域。
3. 严禁在电力线下进行高空作业,以免触电。
必要时,应寻求专业的电力线维修人员协助。
4. 在电力线附近作业时,必须使用绝缘工具和设备。
对于外露的导线和电缆,必须做好绝缘保护工作。
5. 若需要在电力线附近进行挖掘或施工,必须先向电力部门咨询相关安全措施,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接触网工程施工注意事项及安全预防措施接触网工程是指铁路电气化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施工过程需要严谨认真的操作和严格遵守安全预防措施。
在进行接触网工程施工时,有一些注意事项和安全预防措施需要特别重视。
第一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接触网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其次,需要进行现场勘测和测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最后,还需要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并检查其工作状态和完好度。
第二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在接触网工程施工现场,需要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要设置合理的施工区域,并进行明确的标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其次,要建立安全警示制度,明确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和应急预案。
同时,还要设置专门的安全警示标识和告示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第三点: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在接触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工作人员应该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防护服、安全鞋等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这些防护装备的使用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另外,施工人员还要经常进行自我检查和保养,避免因个人原因导致的事故发生。
第四点: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接触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电力的存在,电气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首先,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规定,正确连接电源线路和设备。
其次,要注意防止电气设备短路和漏电,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此外,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有效的安全警示和隔离措施,防止未经授权人员接近施工区域。
第五点:施工现场的机械安全在接触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需要谨慎。
首先,要确保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操作证书和技能,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
其次,要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最后,在使用机械设备时,要严禁超负荷使用,避免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第六点:施工现场的物料安全在接触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物料也要注意安全。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日常维修与管理摘要:电气化铁路主要是依靠动力运行的,列车自身并不携带电源,而是利用接触网向列车供电形成的一种输电线路,但电气化也容易产生一些故障影响列车运行。
该文分析铁路接触网设备在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相关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维修措施一、电气化铁路的概述电气化铁路简称为电化铁路,主要包括动车与电动车两种列车形式。
电气化铁路使用的能源来自供电系统,电力牵引是供电系统中的核心因素,该系统主要包括牵引变电所、接触网两部分。
对于牵引变电所,它主要是安装在铁道附近,将高压电送到接触网上去。
对于接触网来说,它主要是列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
牵引供电制主要为接触网电流制与交流制,传统的铁路建设是以直流制为主,而现代的电气化铁路大多是以交流制为主。
交流制的方式是将高压、三相电力在变电降压以及变电单相后,直接对接触网进行供电。
在我国电气化铁路运输形式下,牵引力供电制就是交流制,因为铁路运输的能力较强,实际运营的成本低,同时能源消耗较少、行驶速度快,所以其不仅工作条件好,并且在技术形式上以及经济条件上也具有较大优势。
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维修的重要性2.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电气化铁路是以动车和电动机车两种列车运行为主的铁路。
电气化铁路列车能源主要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该系统包括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
在电气化铁路中,接触网设备在其中占有较高地位,它不仅是电气化工程建设的主体,还是电力机车供电的一种特殊形式。
如图1所示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的主要设备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接触网主要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大部分组成。
在接触网设备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接触悬挂,它负责将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到列车。
支持装置是用来支持接触悬挂的,能够将产生的负荷传给支柱。
定位装置是为了将接触线的位置进行固定,并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的不脱离现象,特别是接触线在滑板运动轨迹范围内,能够将产生的负荷传给支持装置,这部分主要是由定位管、定位器等组成。
接触网梯车作业安全措施电气化铁路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接触网的构建与维护,而接触网的维护则离不开梯车作业。
梯车作业也是现代电气化铁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梯车作业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梯车作业中必须采取科学的安全措施,确保梯车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作安全。
一、前期准备1.1 安全培训在梯车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完备的安全培训。
包括梯车作业人员接受培训,了解梯车的操作规程与安全操作要求;电工接受培训,了解梯车作业的依赖环节和操作规范;班组长接受培训,能够全面把握梯车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1.2 检查机器为确保机器处于完好状态,梯车工作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机器检查,包括检查轮胎、制动器、驱动装置和手动刹车装置等方面,确保梯车设备不出现故障。
1.3 安全设施在梯车作业现场必须放置安全锁,防止机器滑移或车轮断裂,同时还必须清晰标识出作业现场规则,并放置安全警示牌和保护杆等设施,确保作业现场的工作环境达到安全规范要求。
二、作业安全措施2.1 通风设备梯车作业中,电气装置与操作者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梯车作业人员必须使用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能够保证现场空气清新,防止作业人员因缺氧、中毒等原因而出现不良后果。
2.2 安全绑定梯车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绑定,确保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跌落事件。
在高空作业前,还必须确保绑定设备可靠,并正确穿戴。
2.3 环境检查在进行梯车作业前,必须检查现场环境,包括检查梯车工作位置、设备运行状况、气体浓度、电缆的接地状态等。
如果有任何安全隐患,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安全。
2.4 多人协作梯车作业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因此必须确保所有工作人员之间沟通良好,并且在关键时刻互相配合,确保梯车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作业后的安全措施3.1 规范清点在梯车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规范的清点,包括机器及配件是否放置正确、遗漏了哪些工具设备等等。
如果发现任何遗漏的情况,必须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予以补救。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运[2007]69号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章作业制度作业分类工作票作业人员的职责第四章受力工具和绝缘工具第五章高空作业一般规定攀杆作业登梯作业检修作业车作业第六章停电作业一般规定V形天窗作业命令程序验电接地作业结束第七章间接带电作业一般规定命令程序作业结束安全技术措施第八章倒闸作业第九章作业区防护附录1 电气化铁道安全合格证附录2 接触网工作人员安全等级附录3 接触网第一种工作票附录4 接触网第二种工作票附录5 接触网第三种工作票附录6 接触网停电作业命令票附录7 接触网间接带电作业命令票附录8 隔离开关倒闸命令票附录9 隔离开关倒闸完成报告单附录10 常用工具机械试验标准附录11 常用绝缘工具电气试验标准附表1 作业命令记录附表2 倒闸操作命令记录附表3 受力工具机械试验记录附表4 绝缘工具电气试验记录第一章总则第1条在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200—250km/h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下同)在接触网作业中要贯彻“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的原则;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本规程,不断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切实贯彻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第3条各级管理部门要认真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抓好各项基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和改善接触网的安全工作和装备水平,提高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管理工作质量,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各铁路局应根据本规程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细则,报部核备。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4条所有的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
之后,接触网上的一切作业,均必须按本规程的规定严格执行。
侵入建筑限界的接触网作业,必须在封锁的线路上进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文件铁总运【2016】28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的通知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现将修订后的《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技术规章编号:TG/GD102-2016)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本规则单行本另发。
中国铁路总公司2016年1月30日前言《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作为接触网作业车运用管理工作的基本管理制度,是指导和规范铁路局接触网作业车运用管理的重要依据。
中国铁路总公司针对接触网作业车快速发展需要,对原铁道部《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铁运〔2009〕71号)进行了修订。
本规则共包括九章和十三个附件,明确了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职责、技术管理、运用管理、安全管理、检修管理、报废管理、路外管理等相关要求,制定了接触网作业车年检鉴定、过轨检查等相关技术标准。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供电部(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王保国、王祖峰。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员:李志锋、安英霞、马珂、张强、李俊奇、刘旭、杜海若、赵寅辉、刘应玲、蔡勇、左治中、王世凯本规则主要审查人员:王保国、王祖峰、李焱、刘再民、徐永健、刘辉、张军、王士全、贾顺社、王伯平、董海宁、王新虎、贾冰、杨仁光、罗远族、祝利江、李和、张东、丁大、刘玉江、王石、张伟、方永忠、叶永钦、张维国、刘恺、李占洪、陈立辉、孙青、曹铸目录第一章总则 (5)第二章管理职责 (5)第三章技术管理 (8)第四章运用管理 (12)第五章安全管理 (15)第六章检修管理 (19)第七章报废管理 (21)第八章路外管理 (22)第九章附则 (23)附件1 接触网作业车年检合格证式样 (24)附件2 接触网作业车设备管理台账 (26)附件3 接触网作业车设备履历簿 (27)附件4 接触网作业车年检鉴定表 (38)附件5 接触网专用平车年检鉴定表 (45)附件6 接触网作业车驾驶人员年度培训鉴定登记表 (48)附件7 接触网作业车年检合格证汇总表 (49)附件8 接触网作业车标识 (51)附件9 接触网作业车行车安全用品 (53)附件10 接触网作业车行车日志 (54)附件11 :接触网作业车过轨检查技术标准表 (60)附件12 :接触网专用平车过轨检查技术标准表 (62)附件13 :接触网作业车编入货物列车换算闸瓦压力表 (6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接触网作业车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日常维修、检测、大修、应急抢修及施工的重要设备。
Don't overestimate your own strength in the collective, because when you choose to leave, you will find that even without you, the sun will rise as usual.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防止电气化铁路区段防触电安全措施一、各岗位职工通用安全措施1.凡涉及电气化铁路区段(以下简称电华区段)作业的各单位,都必须认真组织职工学习本措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对新改职直接从事电气化作业的职工,要将本措施纳入三级安全教育内容,通过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2.所有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在未办理停电接地手续之前,均按有电对待。
3.在电化区段,除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所有职工和所携带物件(如长杆、导线等)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必须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4.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2米的建筑物作业时,接触网必须停电,停电后要安设可靠的临时接地线,并设专人监护。
施工结束后,接触网工要确认所有工作人员都已进入安全地点,方可通知正式完工,并办理消令手续。
5.在电化区段,职工不准登上机车车辆顶部或翻越车顶通过线路。
6.电化区段所有接触网支柱应悬挂或涂有“禁止攀登”、“有电危险”警告牌。
施工人员禁止在支柱上搭挂衣物、攀登或在支柱旁休息。
7.在电化区段,通过铁路平交道口的汽车、拖拉机等运输工具装载的货物高度(从地面算起,下同)不超过4.2米和触动道口限界门的活动横板或吊链。
严禁在装载高度超过2米以上的货物上坐人。
8.禁止通过任何物体,如棒条、导线、水流等与接触网的各导线及相连部件相接触(接触网特殊带电作业除外)。
9.严禁向接触网上搭挂绳索等物,若发现接触网上挂有线头等物,不准接触。
发现接触网导线断落时,人员要远离10米以外,并将该处加以防护,立即通知有关部门。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管理
在电气化铁路的运行中,接触网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因此逐渐暴露诸多的问题,而问题的归结点就在于如何使得接触线能够安全、合理、科学地运作,但是无论是来自客观还是主观的问题均对接触线的安全问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首先是来自自然环境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接触线往往暴露于自然环境当中,容易因为天气、气候等因素造成腐蚀性损毁,其次就是来自与人为的因素,一方面是由于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技术或者是大意而造成的瑕疵和纰漏。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全力解决接触线的运行安全问题。
标签: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管理
1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现状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约占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的40%以上,它所承担的运量约占铁路总运量的70%左右,电气化铁路的优越性是毋庸置疑的。
”[1]然而在电气化铁路的运行中,接触网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和地位,也因此而逐渐暴露诸多的问题,而问题的归结点就在于如何使得接触线能够安全、合理、科学地运作,但是无论是来自客观还是主观的问题均对接触线的安全问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首先是来自自然环境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接触线往往暴露于自然环境当中,容易因为天气、气候等因素造成腐蚀性损毁,其次就是来自于人为的因素,一方面是由于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技术或者是大意而造成的瑕疵和纰漏。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全力解决接触线的运行安全问题。
2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事故分类及原因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发生的事故按照其性质和后果可分为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两类。
人身事故是指在检修或抢修接触网作业过程中,发生的检修作业人员及辅助作业人员的人身伤亡事故。
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原因大多是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思想,违章作业,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盲目蛮干、麻痹大意,也有的是作业人员业务不熟,工作经验少。
但一般由于设备事故而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是极少见的,这在文章中不进行讨论。
接触网设备事故是指接触网及其附属设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由于接触网设备事故类型不同、范围大小不同,其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现就接触网安全运行关键部件中经常发生的几种故障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
2.1 绝缘故障
“绝缘是实现带电体与接地体隔离的介质。
”[1]就当前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线所采用的绝缘材质而言,主要包括钢化玻璃绝缘子、有瓷质绝缘子和硅橡胶绝缘子三大类,并且因为三者的高效率性和相对而言的优越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
被铁路业普遍接受。
2.2 主导电回路故障
我们所说的主导电回路故障指的是在电气化铁路时代,接触网电流行进的电流轨迹,正常的情况,接触线的电流行进应当是毫无阻碍的,但是在具体的运作当中,往往会因为一系列的问题而引起主导电回路故障,这种情况主要由以下几种问题所引起,一种是线束搭配不当,容易引起错乱交叉现象;另一种是接触问题所引起的接流不良。
2.3 支柱折断故障
作为接触线运行的核心部件,支柱在整个接触线系统中,可以说是起着内脏的作用,因此只要接触线支柱出现故障,容易引起全方位的“作业瘫痪”,甚至对整个铁路段造成影响。
3 确保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安全运行的对策
在这里以我局铁路段为例,就铁路接触网提高电气化的相关安全管理水平实施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认识。
首先是提高认识;其次是改变观念,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铁路系统中是无备用设备的,所以相关的使用密切关系到电气化铁路的安全问题,所以在这里需要确保一点,安全的确保问题要从设备的源头处把好质量关,在设备的设计以及后期维护中多用心核查,大力提高各方面检测标准,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确保设备的万无一失。
再次要完善规章,在设备运行中除了要严把产品质量关之外,另外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章制度,在现阶段设备在不停的更新,新兴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入相关领域,在铁路系统近几年的改革之后,新的时代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规章制度,我们要与时俱进,建立一套符合管理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从现阶段的工作来看,当下我们需要主抓以下生产工作,第一点就是一直在强调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第二点就是涉及相关的施工管理制度。
[2]第三点是生产一线安全监督工作制度。
第四点是相关的安全应急事件的抢修制度。
第五点应该就是针对职工队伍自身的建设制度。
最后便是构建有效的责任体系,高铁的出现是电气化铁路发展的主要一步,所以对基层的站段提出了有关的新规定和要求。
要适应新形势和当下的需要树立全新的理念。
制定适合电气化铁路发展的全新安全管理规定,从新的高度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牢固树立学习的重要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和科学发展意识。
在加强思想学习的同时要认真落实工作,在基层落实安全负责制,强化安全的意识,提高警惕。
对于领导班子也要有严格的要求,落实各部门的专业负责制,同时强化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制,真正做到认真落实岗位职责,确保一线的工作指标和安全,从而形成有效的安全责任体系。
4 创新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铁路系统的不断发展和车速的不断提高对铁路接触网设备有了新的要求,同
时对安全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难题。
由于生产力的分布不均匀,铁路局段都是施行站段管理体制,传统的组织形式冲击着现有的安全管理模式。
所以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有适合创新电气化铁道工作的安全管理制度。
[3]以目前国内的电气化铁道发展安全运行的管理模式来看,要做好工作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4.1 思想创新
电气化铁道行车的重要设备就是接触网,接触网作为向电力机车提供电力的特殊设备,担任着输电的重任,但是接触网的工作环境是极其恶劣,况且又没有备用的设备可以替代,所以接触网一旦发生了故障,对于运输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列车的运行速度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对接触网的要求就更高了。
所以对接触网的设计到加工实施环节都需要我们加大投入并且要提高安全认识,从根本上解决接触网作为薄弱环节而容易出现的故障问题,确保铁道运输的安全。
4.2 改革修制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相关的维修制度主要是以一定的周期进行的,因此在进行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维修制度进行,并且随着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做出一定的调整,“电气化铁道接触网一直以来沿用周期修,即规程对各種设备规定了严格的检修周期。
但是,实践中在繁忙的电气化干线,特别是枢纽地区,很难实现周期修,给接触网设备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
另外,列车提速后,传统的修制对运输的影响越来越大。
”[5]
参考文献
[1]张惠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管理[J].北京供电段.
[2]AkagiH,KANAZAWAY,NABAE A,Instantaneous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orscomprising switch devices without enery storge component[J]. IEEE Trans.on IA,1984,20(3):625-630.
[3]Zeliang Shu,Shaofeng Xie,and Qunzhan Li. Single-Phase Back-To-Back Converter forActive Power Balancing,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and Harmonic Filter inTraction Power System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1(26):33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