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第16讲_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04.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章战略分析【知识点2】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析钻石模型概述1.钻石模型由波特提出,主要用于回答下列问题:Q1一个国家为什么会成为某一行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发祥地?德国:汽车;日本: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美国:科技。
Q2为什么坐落在某一特定国家的企业能够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以对抗该领域的世界级的竞争对手?德国:奔驰、宝马;日本:SONY;美国:Apple。
Q3为什么一个国家经常会成为某一行业世界级领头人的诞生地?美国:韦尔奇(GE)、乔布斯(Apple);日本:松下幸之助(Panasonic)、稻盛和夫(Kyocera)。
A国家竞争优势。
关键是国家自身整体实力强,起点高,从而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较高的发展平台。
正可谓:宰相门前七品官,水涨船高。
2.钻石模型基本构成:波特识别出国家竞争优势的4个决定因素,并以钻石图来显示: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
竞争对手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表现。
钻石模型图:一、生产要素(一)划分维度一划分维度1初级生产要素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
高级生产要素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高学历人员、研究机构等。
针对划分维度1,波特观点:①初级生产要素重要性越来越低,对其需求越来越少;②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性;③高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投资创造;④高级生产要素需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持续投资。
(二)划分维度二划分维度2一般生产要素专业生产要素以外之要素。
专业生产要素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被归入专业生产要素。
针对划分维度2,波特观点:越是精致的产业越需要专业生产要素,而拥有专业生产要素的企业会产生更加精致的竞争优势。
(三)波特关于生产要素的总观点1.一个国家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才能建立起强大而又持久的产业优势;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一.绪论(一)核心理论介绍:1.钻石理论:用由四类要素组成的钻石形象地描绘竞争环境的组成统称为钻石理论,其揭示在某一区域的某一特定领域,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各因素,诸如信息、激励、竞争压力、到达支持性公司的途径、制度与协会、基础设施和人力与技能库等。
2.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区别: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在国际竞争分析中处于主流和控制地位,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但是作者则认为竞争优势应该是一国财富的源泉以及比较优势理论所认为的那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益减少。
3.集群与竞争力:集群指的是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
在现代全球经济下,投入要素可以从许多不同的地区获取,运输成本的降低也使许多公司再没有必要把公司设立在原料来源地或者大的市场所在地。
《国家竞争优势》力图去缩短人们对公司集群现象的认知差距。
本书分析显示,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
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
地点在复杂竞争情况下所扮演的强有力的角色与全球化趋势是不一致的,因为全球化由于移去人为地贸易和投资壁垒,使传统投入要素的产地变得不再重要,公司因此也没必要设立在原料或者市场附近,而更应该选择有利于公司生产率增长的地域。
4.政府与公司的新角色定位:《国家竞争优势》提倡政府和企业在追求竞争力提升和繁荣时应该扮演新的、具有建设性的和行动性的角色。
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这意味着政府在有些方面应该是尽量不干预,而在另外一些方面(诸如确保强有力的竞争,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则要扮演积极的角色。
政府可以用许多方式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但切不可限制竞争或者人为地降低安全和环境标准。
1.可选择的战略类型(1)总体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收缩战略(2)业务单位战略:基本竞争战略、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蓝海战略(3)职能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生产运营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2.创新与相关概念对比变革与创新变革一般指将企业转化成新的状况和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可能沿用现行的计划和概念而未必产生新的构想。
创新指产生新的构想和概念,并将它们付诸企业管理的过程。
发明与创新发明一般指将充满智慧的新创意转化为有形的产物(例如,一件产品、一个流程、一种模式)。
创新不是一种单独的行为,而是对的产生、开发、实施和新创意获取过程所涉及的所有活动。
3.产品生命周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标志用户很少,高收入用户尝试销量节节攀升,对质量要求不高挑衅性价格竞争。
市场巨大,饱和。
重复购买很精明,性价比要求很高产品新颖,可靠性差。
前途未卜产品在技术性能方面有较大差异标准化,技术质量改进缓慢差别小,为降成本,质量可能有问题竞争格局竞争对手很少竞争者涌入,出现兼并,市场动荡局部过剩,挑衅性的价格竞争产能严重过剩,有些竞争者退出营销利润营销成本高,高价格、净利较低产能不足,价格最高单位净利润最高价降,毛利净利下降,利润适中价格毛利都很低。
后期价格有望上扬战略途径投资研发和技术改进,提高质量市场营销,改变价格质量形象好时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控制成本,维持正现金流量。
退出战略目标扩大市场份额,争取成“领头羊”争取最大市场份额巩固市场份额,提高投资报酬率防御,获取最后的现金流经营风险非常高较高中等低4.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1)结构性障碍①波特障碍: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金需求、转换成本、分销渠道、其他优势和政府政策。
②贝恩障碍:规模经济、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现有企业市场优势。
(2)行为性障碍限制进入定价往往是在位的大企业报复进入者的一个重要武器,特别是在那些技术优势正在削弱、投资正在增加的市场上,情况更是如此。
钻石模型“钻石模型”理论“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
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如下图)。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
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关于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指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
波特认为,初级生产要素重要性越来越低,因为对它的需求在减少,而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全球的市场网络来取得(当然初级生产因素对农业和以天然产品为主的产业还是非常重要的)。
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
高级生产要素需要先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和持续地投资,而作为培养高级生产要素的研究所和教育计划,本身就需要高级的人才。
高等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来投资创造。
从另一个角度,生产要素被分为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
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被归入专业生产要素。
越是精致的产业越需要专业生产要素,而拥有专业生产要素的企业也会产生更加精致的竞争优势。
一个国家如果想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而又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
如果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与一般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它通常是不稳定的。
波特同时指出: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没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人工短缺、资源不足、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反而会形成一股刺激产业创新的压力,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升级。
第二章战略分析【知识点2】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析过去六年(2014—2019)考查情况回顾:年份单选多选简答综合2019钻石模型2018钻石模型2017钻石模型钻石模型2014钻石模型1.钻石模型由波特提出,主要用于回答下列问题:Q1一个国家为什么会成为某一行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发祥地?德国:汽车;日本: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美国:科技。
Q2为什么坐落在某一特定国家的企业能够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以对抗该领域的世界级的竞争对手?德国:奔驰、宝马;日本:SONY;美国:Apple。
Q3为什么一个国家经常会成为某一行业世界级领头人的诞生地?美国:韦尔奇(GE)、乔布斯(Apple);日本:松下幸之助(Panasonic)、稻盛和夫(Kyocera)。
A国家竞争优势。
关键是国家自身整体实力强,起点高,从而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较高的发展平台。
正可谓:宰相门前七品官,水涨船高。
2.钻石模型基本构成:波特识别出国家竞争优势的4个决定因素,并以钻石图来显示: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
竞争对手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表现。
钻石模型图:一、生产要素(一)划分维度一划分维度1初级生产要素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
高级生产要素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高学历人员、研究机构等。
针对划分维度1,波特观点:①初级生产要素重要性越来越低,对其需求越来越少;②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性;③高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投资创造;④高级生产要素需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持续投资。
(二)划分维度二划分维度2一般生产要素专业生产要素以外之要素。
专业生产要素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被归入专业生产要素。
针对划分维度2,波特观点:越是精致的产业越需要专业生产要素,而拥有专业生产要素的企业会产生更加精致的竞争优势。
第二章战略分析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析(★★)记忆技巧:猫狗大战很惨烈,牲畜(生需)只想(支相)战争结生产要素(1)初级生产要素重要性越来越低(对其需求在减少),但对农业和以天然产品为主的产业还是非常重要的。
(2)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需要先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和持续地投资来获得。
(3)高等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来投资创造。
生产要素划分的另一维度:可以划分为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
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被归入专业生产要素。
拥有专业生产要素的企业会产生更加精致的竞争优势。
重要观点:(1)一个国家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才能建立起强大而又持久的产业优势,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
(2)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没有效率的资源配置(资源诅咒);人工短缺、资源不足、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反而会形成一种刺激产业创新的压力,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升级。
(置之死地而后生,想想二战后日本的崛起)(3)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可以在不利的生产要素中形成。
需求条件(1)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我国手机的美颜功能),这是国外竞争对手无法企及的。
因此,波特认为全球性竞争并未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2)本地客户的本质非常重要,特别是内行而挑剔的客户。
这有助于激发出该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3)需要关注的另一重要方面是预期性需求。
如果本地的顾客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也可以成为本地企业的一种优势,因为先进的产品需要前卫的需求来支持。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1)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
(想想浙江的产业集群经济)(2)本国供应商是产业创新和升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因为产业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也不能缺少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关系。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一.绪论(一)核心理论介绍:1.钻石理论:用由四类要素组成的钻石形象地描绘竞争环境的组成统称为钻石理论,其揭示在某一区域的某一特定领域,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各因素,诸如信息、激励、竞争压力、到达支持性公司的途径、制度与协会、基础设施和人力与技能库等。
2.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区别: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在国际竞争分析中处于主流和控制地位,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但是作者则认为竞争优势应该是一国财富的源泉以及比较优势理论所认为的那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益减少。
3.集群与竞争力:集群指的是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
在现代全球经济下,投入要素可以从许多不同的地区获取,运输成本的降低也使许多公司再没有必要把公司设立在原料来源地或者大的市场所在地。
《国家竞争优势》力图去缩短人们对公司集群现象的认知差距。
本书分析显示,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
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
地点在复杂竞争情况下所扮演的强有力的角色与全球化趋势是不一致的,因为全球化由于移去人为地贸易和投资壁垒,使传统投入要素的产地变得不再重要,公司因此也没必要设立在原料或者市场附近,而更应该选择有利于公司生产率增长的地域。
4.政府与公司的新角色定位:《国家竞争优势》提倡政府和企业在追求竞争力提升和繁荣时应该扮演新的、具有建设性的和行动性的角色。
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这意味着政府在有些方面应该是尽量不干预,而在另外一些方面(诸如确保强有力的竞争,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则要扮演积极的角色。
政府可以用许多方式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但切不可限制竞争或者人为地降低安全和环境标准。
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是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力领域的国际权威之一,哈佛商学院商业管理学院的C.Roland Christensen教授所著。
书中主要论述了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经济竞争力的因素。
并由此得出著名的“波特钻石模型”。
如果国家在某一产品上的相对优势不是可持续的,那么这一相对优势就不是这个国家的竞争优势。
波特在继承发展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贸易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该理论着重讨论了特定国家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的各种条件。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一国产业结构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国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可选择性,固有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谋求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障碍。
其中,国家竞争优势论有四个点,组成一个四边形,通常被称为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理论”A,要素条件:土地(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力,劳力教育水平,国家基础设施质量等。
这些要素条件,有些是自然因素,另一些则是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B,需求条件:国内市场是否足够大。
多数公司首先的目标是着重于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如果国内市场很小,公司很难开发出新产品。
C,相关及支撑产业。
波特聚类自然形成,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D,公司战略,结构及对抗表现:国内的竞争环境造就了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除此之外,书中还列举并分析了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国家竞争优势,为其他国家发展自身支柱产业经济提供了启示与指导。
回顾与展望- 一成功的日本模式(405-408)日本的成功建立在它的活力。
日本的企业一直处于快速而持续创新的压力下,因此发展出领先全球市场需要的竞争能。
强大的亮争压力也使日本厂商马不停蹄地提升竞争优势,而非坐以待毙。
这些特点使日本出现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并且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大量的资本投资、生产率的迅速成长、个人收人的快速提高,都是日本产业发展的总体性指标。
第二章战略分析【知识点 2】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析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一)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
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一定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此谓之为“产业集群”。
(一个好汉三个帮)(二)有竞争力的本国产业通常会带动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即使下游产业不在国际上竞争,但只要上游供应商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对整个产业影响仍然是正面的。
这是因为本国供应商是产业创新和升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跟着高人长能耐)四、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一)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
这种动力可能来自国际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的推力。
(二)创造与持续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三)在国际竞争中,成功的产业必然先经过国内市场的搏斗,迫使其进行改进和创新,海外市场则是竞争力的延伸。
本知识点·真题·精讲【经典题解•单选题】甲汽车制造公司准备到发展中国家 M国投资,对M国诸多条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以下分析内容不属于钻石模型要素的是()。
( 2013年)A.M 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状况B.M 国政府对汽车业发展的产业政策C.M 国劳动力价格和素质D.M 国对汽车的需求状况【答案】 B【解析】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试图对能够加强国家在产业中的竞争优势的国家特征进行分析。
他识别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 4个决定因素:(1)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2)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3)相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关与支持性产业: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竞争的表现。
所以,选项 B不属于钻石模型的要素。
【经典题解•多选题】甲公司是 C国一家生产经营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企业,准备到发展中国家N 国投资彩电生产业务,对 N国诸多条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
第16讲_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析
第二章战略分析
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析(★★)
记忆技巧:猫狗大战很惨烈,牲畜(生需)只想(支相)战争结
生产要素
(1)初级生产要素重要性越来越低(对其需求在减少),但对农业和以天然产品为主的产业还是非常重要的。
(2)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需要先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和持续地投资来获得。
(3)高等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来投资创造。
生产要素划分的另一维度:可以划分为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
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被归入专业生产要素。
拥有专业生产要素的企业会产生更加精致的竞争优势。
重要观点:
(1)一个国家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才能建立起强大而又持久的产业优势,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
(2)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没有效率的资源配置(资源诅咒);人工短缺、资源不足、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反而会形成一种刺激产业创新的压力,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升级。
(置之死地而后生,想想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读后感:国家竞争优势:钻石王座钻石王座――《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钻石不应该只拿来欣赏,还应当物尽其用,而国家竞争优势就为我呈现了一个钻石王座,望而生畏,但坐在上面,俯瞰过去,才发现我也路过过这里,只是太迷茫,就好像我们以前和大家做材料总喜欢写一下各类集群优势如何如何,那仅仅算是望文生义的主观猜测而已,真的是把相关企业凑在一起就有集群优势吗?真的是我们配套产业有了就可以了吗?政府给了钱就意味着我们的企业必将飞速崛起吗?这都是我们一知半解的事情,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给我们指条明路的理论,而不是大潮流下的指南针。
这本书的核心理论在于作者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理论”,由四类要素组成的钻石来形象地描绘竞争环境的组成,即钻石模型――四个点组成一个四边形,通常被称为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理论”,当然事实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小点,比如“机会”、“国家”――这是另外两个能够对国家菱形条件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量,机会是无法控制的,重大科技进步往往是突如其来,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它可以干涉到各个领域――不然仅仅四个点也抽象不出一个钻石的形状。
当然了,也有的人把它翻译成波特的菱形理论钻石模型。
其中具体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和公司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四个点。
这四个点就像是王座的四个脚,低调,但是需要细细品味。
第一个支脚――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等。
看名字和我们在宏观经济学上常说的那些没什么不同,但是在这套理论是那类泛泛而谈的宏观经济学所不能比拟的:各种要素按等级划分成了包括自然资源、气候等等的基本要素,后者包括交通、劳动力水平、科研设施以及技术知识水平等的高级要素。
波特认为,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高级要素是个人、企业以及政府投资的结果,是可变的,也是具有“戏剧性”的。
需求条件这一要点里面,强调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刺激。
第二章战略分析第一节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国家竞争优势——分析角度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注:此处的相关与支持行业并不是针对经济环境来说的,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科目中,其与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同义。
练习【单选题】甲汽车制造公司准备到发展中国家M国投资,对M国诸多条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以下分析内容不属于钻石模型要素的是()。
(2013年)A.M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状况B.M国政府对汽车业发展的产业政策C.M国劳动力价格和素质D.M国对汽车的需求状况【答案】B【解析】国家竞争优势的4个决定因素包括:(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的表现。
所以,选项B不属于钻石模型的要素。
【多选题】甲公司是C国一家生产经营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企业,准备到发展中国家N国投资彩电生产业务,对N国诸多条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
以下分析内容属于钻石模型4要素的有()。
(2014年)A.国际名牌家电企业早已进入N国彩电市场,且竞争激烈B.N国市场上质量高、价格适中的大众化彩电较少C.由于C国产品在N国名声不好,N国政府对于C国家电产品的进入制定了许多限制性政策D.N国劳动力价格比C国明显偏低,且劳动者的文化与技术水平较低【答案】ABD【解析】钻石模型四要素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表现。
选项A、B属于同业竞争的表现;选项D属于生产要素的表现。
【单选题】甲公司是C国著名的生产和经营电动汽车的厂商。
2017年,公司制定了国际化战略,拟到某发展中国家N国投资建厂。
为此,甲公司委托专业机构对N国的现有条件进行了认真详细的分析。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下列分析中不属于钻石模型4要素的是()。
(2018年)A.N国电动汽车市场刚刚兴起,市场需求增长较快B.N国电动汽车零部件市场比较落后,供应商管理水平较低C.N国劳动力价格相对C国较低,工人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不高D.N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对甲公司的进入设定了限制条件【答案】D【解析】钻石模型4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
第二章战略分析
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析(★★)
记忆技巧:猫狗大战很惨烈,牲畜(生需)只想(支相)战争结
生产要素
(1)初级生产要素重要性越来越低(对其需求在减少),但对农业和以天然产品为主的产业还是非常重要的。
(2)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需要先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和持续地投资来获得。
(3)高等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来投资创造。
生产要素划分的另一维度:可以划分为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
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被归入专业生产要素。
拥有专业生产要素的企业会产生更加精致的竞争优势。
重要观点:
(1)一个国家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才能建立起强大而又持久的产业优势,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
(2)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没有效率的资源配置(资源诅咒);人工短缺、资源不足、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反而会形成一种刺激产业创新的压力,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升级。
(置之死地而后生,想想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3)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可以在不利的生产要素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