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二下第1课《郊游》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6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1郊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郊游》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童趣,描述了孩子们郊游的场景。
歌曲篇幅短小,节奏简单,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节奏和旋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1郊游》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韵律感、节奏感和表现力。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4.通过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1郊游》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音乐韵律、节奏和表现力的培养。
3.音乐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情感教学法:通过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体验和表达情感。
4.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1郊游》的相关课件,包括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器:准备吉他、钢琴等乐器,用于教学伴奏。
4.教学道具:准备相关道具,如小红旗、彩带等,用于营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欢快的歌曲,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然后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歌曲《1郊游》,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场景和情感。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1郊游》,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和歌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把握节奏和音准。
然后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最新人教小学音乐二下《1郊游》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1郊游》是人教小学音乐二下的教材,本节课的主题是郊游。
教材中包含了歌曲、节奏、旋律等元素,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歌曲《1郊游》旋律优美,节奏欢快,易于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唱歌、识谱、打节奏等。
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度高。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1郊游》,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节奏练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1郊游》的演唱和音乐表现。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演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节奏练习、分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唱;使用乐器,如钢琴、打击乐器等,进行节奏练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郊游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歌曲学习: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氛围;然后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最后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
3.节奏练习:通过打击乐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节奏;然后进行节奏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4.音乐表现:引导学生运用歌声和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和主题。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1郊游》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内容,通过板书,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清晰的认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演唱歌曲的质量、节奏感、音乐表现力等方面。
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1郊游》(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郊游》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在郊游中的快乐时光,通过歌曲的形式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轻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中的歌词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歌曲《1郊游》的主题和意境,认识歌曲中的主要音符和节奏。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准确地把握节奏和音高。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1郊游》,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1郊游》,把握节奏和音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意境,运用音乐表现力来演唱歌曲。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现。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乐乐器等教学辅助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郊游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歌曲《1郊游》。
2.教学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引导学生跟唱歌曲。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4.音乐游戏:设计相关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熟悉歌曲。
5.艺术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实践,如自编舞蹈、表演唱等,展示自己的才华。
6.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1郊游》的歌词、节奏和音高,以及相关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板书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曲。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郊游》教学设计(推荐5篇)第一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郊游》教学设计《郊游》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演唱《郊游》使学生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歌词。
教学难点:歌曲的第二乐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这节课让我们到美丽的野外去,来一次有趣的郊游吧!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歌曲《郊游》。
出示课件主题师:今天我们这么高兴也来学习一种新的走路方式,看老师走给大家看,教师模仿走。
好看吗,同学们也来试一试。
学生起来学习走。
师:发现其中的节奏规律了吗,出示课件节奏: x x │ xx x║师:伸出小手来一起拍以下,拉起小手一起走一走,边表演边唱,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三、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做乘车动作去郊游:师:现在我们来到了一大片草地上,坐下来休息下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播放课件观察。
(学生回答看到了蓝天、白云、大树、高山还有河水等等。
)师:让我们把看到的画面说的更美些吧!可以这样说吗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
(学生高兴地拍手赞同。
)2、今天不光我们去旅游了,还有一群同学也去了,看看他们是怎样去的都看到了什么来看课本第5页。
默读歌词,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发现第一句和第三句是一样的。
)师:你们说得真好!想不想听一听这首歌呢,听一下第一句和第三句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还是难过,第三句是快速还是柔和的,播放课件倾听歌曲。
3、请同学回答同学们很棒,听出来了第一句是高兴欢快的唱,第二句是优美柔和的演唱。
4、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听一遍歌曲,这次可以小声跟着哼唱。
5、有的同学已经唱的很好了,只是第二乐句唱的还不是很准,让我们跟电子琴学一遍。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郊游》教案一. 教材分析《郊游》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二年级音乐作品,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第二册。
歌曲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在郊外游玩的场景,通过歌曲表现了孩子们快乐、自由、活泼的天性。
歌曲旋律简单、明快,节奏轻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律性、合作意识和音乐素养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郊游》。
2.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体会音乐的表现力。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咬字等问题。
2.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的理解和表现。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优美的歌声示范,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歌唱、舞蹈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3.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郊游》的音频、视频,以及与歌曲相关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2.五线谱架:用于展示歌曲的五线谱,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高。
3.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引导学生演唱。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歌唱、舞蹈等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郊游》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的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五线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音高、节奏。
同时,教师用示范演唱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1郊游》(教案)一. 教材分析《1郊游》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内容描绘了孩子们在郊游中的欢乐场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
歌曲共四句,每句四个小节,节奏欢快,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但在音乐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演唱《1郊游》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2.学生对音乐的合作学习能力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教学乐器:如吉他、钢琴等,用于伴奏和指导学生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郊游的回忆和感受,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1郊游》,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巩固(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乐器伴奏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跟家长一起演唱歌曲,培养家庭音乐氛围。
最新人教小学音乐二下《1郊游》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1郊游》是人教小学音乐二下的教材,这首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在郊游中的欢乐场景,通过歌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适合小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如简单的音符、节奏和唱名。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音高、节奏转换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1郊游》。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高、节奏转换。
2.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示范。
2.练习法:通过分组练习、集体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演唱技巧。
3.情景教学法:创设大自然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美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音视频等。
2.教学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3.户外活动场地:用于进行情景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郊游吗?你们最喜欢的郊游活动是什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播放《1郊游》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然后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读,熟悉歌词内容。
3.操练(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唱练,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高、节奏转换。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老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对他们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然后再次分组练习,加强巩固。
5.拓展(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你们在大自然中还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事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老师总结并进行情感教育。
【最新版】2019人音小学音乐二下《1郊游》word教案___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课《春天来了》第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课《春天来了》。
《郊游》是本单元的演唱歌曲。
《郊游》是一首台湾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描写的是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内容符合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
通过准备分析,我体会到编者试图在一个师生共同合作、互动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学生创造、表现和发挥个人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空间,这是一个新的教学形式。
所以,我决定去尝试。
也希望得到各位的指教。
【设计理念】通过学唱歌曲《郊游》,让学生感受“郊游”的乐趣,在郊游途中要细心观察,开动脑筋解决在郊游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爱护环境,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好孩子。
【教学内容】1、学习演唱歌曲《郊游》2、听赏《春游》【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学会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欣赏乐曲《春游》,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色彩发挥想象。
并运用自己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在学习中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学习演唱《郊游》,感受郊游的乐趣。
【教学难点】准确的掌握前十六后八节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双响筒、沙锤【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排队有序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谈论关于春天的话题:(先欣赏图片)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生答)是的,美丽的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温暖的春风蒙蒙的细雨、给大地披上了绿衣、在这么美的季节里你们都想做点什么?你猜猜老师想干什么?我啊,最想去郊游。
2、知道郊游是什么意思吗?师:你说得很对,那你们想不想去郊游啊?那么老师今天就带大家在音乐教室里进行一次有趣的音乐郊游,一路上,我们都要到哪里去看看呢?还是先来看看老师给小朋友。
2016春人音版音乐二下第1课《郊游》word说课稿《郊游》讲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给大伙儿讲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义务教育小学教材第四册第1课《郊游》。
一、讲教材1、教材分析:歌曲《郊游》是一首轻快镇定、朗朗上口的台湾童谣。
歌曲是拍,旋律多以同音重复,节奏紧凑,附点八分音符的显现,使旋律具有一定的推动力。
全曲分为三部分,第一、三部分完全相同;音调雄壮,显得朝气蓬勃,是规整的四乐句,第二部分由不规整的三乐句构成,第一乐句与第一部分第一乐句仅一音之差,并改为八分附点音符,使旋律得到大二度上行的强调,感受看起来新奇了些;第二乐句旋律仍保持了朝气的特点,因演唱景色而变得柔和;第三乐句在低音区上扬一气呵成4小节,构成一个有长音的乐句,最后第三部分完全再现第一部分,终止全曲,看起来小孩们迈着急匆匆的脚步去观赏大自然。
歌词朴素、单纯,叙述了小孩们手牵着手去郊游,观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漂亮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愉快的心情。
2、教学目标按照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学会区分歌曲中相同与不同的部分;指导学生用爽朗、亲切的情绪,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②能力目标: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看力,进行制造的能力及爱护周围环境的意识;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愉快感情,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3、教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引导学生用轻松及悦耳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去表现和感悟音乐的内容。
4、教学难点①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内容;②为学生营造一个表现、制造、发挥的空间。
5、教学预备电子琴、录音带、多媒体科教、打击乐器。
二、讲教法、学法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属于低学段学生,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是他们的要紧特点,针对他们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尽可能的选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如:情形导入法,示范法,谈话法等),同时我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郊游》(降调慢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郊游》是一首二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音版。
这首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在郊外游玩的场景,歌词简洁生动,旋律轻松愉快。
歌曲以降调慢速的方式呈现,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和谐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然而,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郊游》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音乐的和谐美。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学会用歌声表达快乐的心情。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歌曲《郊游》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针对重难点,教师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轻松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游戏、唱歌、舞蹈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3.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音乐素养。
4.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欢快的歌曲,调动课堂氛围。
2.歌曲学习:教师讲解歌曲《郊游》的背景,引导学生跟唱歌曲。
3.旋律练习:教师弹琴,学生唱旋律,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4.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5.合唱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舞蹈编排:教师教学生简单的手势舞,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7.课堂展示: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和舞蹈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8.总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音乐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课演唱《郊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郊游》是一首二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在春天郊游的场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习。
歌曲共两段,节奏以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主,旋律跨度不大,便于学生掌握。
本节课通过学习《郊游》,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高和节奏知识,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准、节奏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郊游》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郊游》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3.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跟唱,纠正音准和节奏错误。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借鉴、提高。
4.情境教学法:创设春天的场景,让学生感受音乐与春天的融合。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郊游》的歌词、旋律、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郊游》。
3.乐器:钢琴、吉他等,为学生伴奏。
4.教学场地:教室或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郊游》,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郊游》,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郊游》,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错误。
分句教唱,让学生逐步掌握歌词和旋律。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借鉴、提高。
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春天的歌曲或舞蹈。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展示自己的才华。
《郊游》说课稿《郊游》说课稿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郊游》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郊游》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郊游》是一首童谣。
四二拍,五声宫调式。
由带再现的三部分构成。
歌曲的旋律多以同音重复,动机重复的手法在一个八度之内形成,节奏紧凑,附点八分音符的出现,使旋律具有一定的推动力。
第一、三部分完全相同,音调雄壮,显得朝气蓬勃。
节奏出现代表全曲形象的××节奏型,旋律铿锵有力且朗朗上口,比较适合低年纪学生的接受能力。
第二部分由不归整的三乐句构成,第一乐句出现了全曲最高音“la”,高音的出现使第二部分出现全曲演唱上的难点,但因旋律得到大二度上行的强调,色彩鲜明,也成为本课的一个亮点。
第二乐句反行对应,旋律仍保持了朝气的特点,因演唱景色而变得柔和;第三乐句在低音区上扬一气呵成4小节,构成一个有长音的乐句。
最后则完全再现第一部分,结束全曲,似乎孩子们迈着急匆匆的脚步去观赏大自然。
歌词朴素,单纯,叙述了孩子们手拉着手去郊游,欣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春风》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它的旋律轻快活泼,充满着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全曲为4/4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1——8小节),运用弱起小节、切分音,歌词用“噜”描绘出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拂大地的生动景象。
第二乐段(9——16小节),前四小节旋律舒展、轻盈,展现了“嫩芽笑颜开”、“歌声响四方”的春天景色。
特别是变化音及简单二部合唱的运用,进一步表现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光美景,使歌曲童趣盎然,充满生机,表达了儿童对春天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新学期第一课《春天来了》中的一首歌曲,教学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学会演唱《郊游》,并能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最新人教小学音乐二下《1郊游》说课稿 (6)一. 教材分析《1郊游》是人教小学音乐二下的教材内容,歌曲描绘了春天里同学们去郊游的场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幸福。
歌曲旋律欢快,歌词朴实,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他们也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1郊游》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1郊游》的演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感情等方面。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较难把握,需要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运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学习。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歌曲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歌曲的魅力。
4.采用激励性评价,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春天为主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境。
2.教授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3.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环节: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5.总结环节: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1郊游》的歌词、旋律图示、教学重点难点等内容,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歌曲。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积极性和进步情况,终结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和演唱水平。
《郊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郊游》。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郊游》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春天郊游时的欢乐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歌曲为 2/4 拍,结构为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旋律多以级进和小跳进为主,易学易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能够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____年级的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感知能力,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控能力较弱,在教学中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郊游》,掌握 2/4 拍的节奏特点,并用自然、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准确演唱歌曲《郊游》,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难点:歌曲中一字多音的演唱,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郊游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氛围。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和演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学法:1、聆听法: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郊游》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郊游》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在春天郊游的场景,歌词简洁生动,旋律轻松愉快,富有童趣。
歌曲采用了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单明了。
教学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郊游的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能力逐渐增强。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于富有童趣的歌曲容易产生兴趣。
因此,在教学《郊游》这首歌曲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郊游》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感受春天的美好和郊游的乐趣。
3.通过学习《郊游》,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如呼吸、发音、节奏等。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音乐活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郊游》的歌词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唱腔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想象和体验中学习歌曲。
2.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春天为主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新歌教学:(1)教歌词:先让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氛围,然后逐句教唱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2)教旋律: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旋律,可以分组进行练习。
(3)合成:将歌词和旋律结合起来,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3.歌曲处理:(1)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音准等技巧,引导学生注意唱腔的处理。
(2)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借鉴,提高演唱水平。
(3)全班演唱:检验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二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郊游》说课稿人音版(全汇总版)《郊游》各位老师好,今天我给大家说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义务教育小学教材第四册第1课《郊游》。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歌曲《郊游》是一首轻快从容、朗朗上口的台湾童谣。
歌曲是2/4拍,旋律多以同音重复,节奏紧凑,附点八分音符的出现,使旋律具有一定的推动力。
全曲分为三部分,第一、三部分完全相同;音调雄壮,显得朝气蓬勃,是规整的四乐句,第二部分由不规整的三乐句构成,第一乐句与第一部分第一乐句仅一音之差,并改为八分附点音符,使旋律得到大二度上行的强调,感觉似乎新鲜了些;第二乐句旋律仍保持了朝气的特点,因演唱景色而变得柔和;第三乐句在低音区上扬一气呵成4小节,构成一个有长音的乐句,最后第三部分完全再现第一部分,结束全曲,似乎孩子们迈着急匆匆的脚步去观赏大自然。
歌词朴素、单纯,叙述了孩子们手牵着手去郊游,观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愉快的心情。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学会区分歌曲中相同与不同的部分;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②能力目标: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进行创造的能力及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愉快感情,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3、教学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引导学生用轻松及悦耳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去表现和感悟音乐的内容。
4、教学难点①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内容;②为学生营造一个表现、创造、发挥的空间。
5、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带、多媒体科教、打击乐器。
二、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属于低学段学生,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是他们的主要特征,针对他们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尽可能的选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 情景导入法,示范法,谈话法等),同时我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郊游》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给大家说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义务教育小学教材第四册第1课《郊游》。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歌曲《郊游》是一首轻快从容、朗朗上口的台湾童谣。
歌曲是2/4拍,旋律多以同音重复,节奏紧凑,附点八分音符的出现,使旋律具有一定的推动力。
全曲分为三部分,第一、三部分完全相同;音调雄壮,显得朝气蓬勃,是规整的四乐句,第二部分由不规整的三乐句构成,第一乐句与第一部分第一乐句仅一音之差,并改为八分附点音符,使旋律得到大二度上行的强调,感觉似乎新鲜了些;第二乐句旋律仍保持了朝气的特点,因演唱景色而变得柔和;第三乐句在低音区上扬一气呵成4小节,构成一个有长音的乐句,最后第三部分完全再现第一部分,结束全曲,似乎孩子们迈着急匆匆的脚步去观赏大自然。
歌词朴素、单纯,叙述了孩子们手牵着手去郊游,观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愉快的心情。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学会区分歌曲中相同与不同的部分;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②能力目标: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
进行创造的能力及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
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愉快感情,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3、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引导学生用轻松及悦耳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去表现和感悟音乐的
内容。
4、教学难点
①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内容;
②为学生营造一个表现、创造、发挥的空间。
5、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带、多媒体科教、打击乐器。
二、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
二年级学生属于低学段学生,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是他们的主要特征,针对他们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尽可能的选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 情景导入法,示范法,谈话法等),同时我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
教学语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法:本课主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调动学生全身的感官,使
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无目
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四、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老师带领学生律动《幸福拍手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很快进入音乐课堂的状态;锻炼学生的节奏感;为新歌学习做好准备。
2、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校园里这几天在干什么?哪位
同学来说一说春天?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描绘春天(如:背古诗、唱歌、说成语)播放关于春天的画面,教师做讲解(播放嘀哩嘀哩)画面:种子破土而出,花儿含苞欲放,柳树吐出嫩芽,春笋探出脑袋,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
在这么美丽的春天里,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郊游!创设自由、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孩子的心情得到放松;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眼睛、耳朵度感受春天的到来,用激动兴奋的情绪学习歌曲。
3、熟悉旋律,学习歌词。
学生随着歌曲跟老师边走边做动作。
(播放音乐《郊游》)让我们随着音乐出发吧!让学生初步聆听歌曲,并感受歌曲的情绪。
播放音乐《郊游》学生拿打击乐器为歌曲自由伴奏。
出示歌曲节奏,带领学生有节奏的、正确的演奏。
边打节奏边有感情的朗诵
歌词,熟悉歌词之后男女生分开朗诵设计趣味的、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使歌曲的节奏、情绪难点自然得到解决。
给孩子多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培养孩子即兴创编的能力。
有节奏朗诵可以进一步熟悉歌曲节奏为学唱歌曲做好充分的准备。
4、歌曲教学
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速度。
听录音小声地演唱。
歌词处理第一、第三乐句:歌曲演唱情感坚定有力,声音要有弹性。
刚才同学们一路随着音乐,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来到了风景如画的目的地,那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演唱歌曲的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呢?学生起立、踏步走,有力地演唱第一句第二乐句:感受旋律的轻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风吹到我们的脸上,阳光照在我们的身上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让我们用轻柔温暖的声音来演唱第二句吧。
完整地演唱歌曲分组演唱,相互评价。
边唱歌曲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用各种形式帮助孩子感受音乐。
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让学生在律动中熟悉歌词。
知道音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感受到歌曲不同乐句的情绪不同表达方式演唱方式也不同。
4、音乐活动,即兴创编
即兴创编,边唱边跳,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欲,鼓励学生根据对音乐的理解,进行创编表演,为学生创设轻松,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由创编与即兴表演中感受音乐的美,体会创作的快乐,并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发展。
5、课堂小结
“大自然真神奇,给了我们许多东西,美丽的春天让我们享受到许多快乐,我们更应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让蓝天更蓝,白云更白!”
“今天的郊游玩得真快乐!让我们一起唱着歌回家吧!”播放《郊游》伴奏音乐,带领学生边唱边踏步出教室。
《郊游》说课稿人音版二年级下册
孙延霞
天峻县第二民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