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521.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1、某气态烃1体积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此氯代烷1 mol 可与4 mol氯气发生完全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2、下列分子中的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C2H4B.CHCl3 C.CH3CH=CH2D.CH3—CH3( )3、分子式为C6H12,分子中具有3个甲基的烯烃共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 )4、将29.5g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后,溴水质量增加7g,则混合气体中乙烯的体积分数是A.21% B.25% C.30% D.35%()5、烷烃是烯烃R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简式有A.4种B.5种 C.6种D.7种6、H2密度的11.2倍,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中,溴水增重4.2 g,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B________。
(2)B与丁烯互为________(填“同分异构体”或“同系物”)。
(3)写出B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烃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42。
(1)该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结构简式是_______或_______。
(2)证明该烃的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C===C)的简单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烃也能像乙烯一样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新物质,写出该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不写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无水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乙烯,浓硫酸是乙醇反应的催化剂和脱水剂。
在具体的化学实验中常因加热的温度过高导致副反应发生而使乙烯气体中混有二氧化硫气体。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测试题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班别: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分子的电子式为B .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C .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D .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2.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有机物可能的化学式为C 2HCl 3B .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通过加成反应得到C .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D .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有碳碳双键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B .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都在同一平面上C .1 mol 乙烯所含C —H 单键的数目与0.5 mol 乙烷所含C —H 单键的数目相同D .根据乙烯的结构可知,乙烯也可能发生取代反应4.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A .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B .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C .乙烯与氯气混合D .乙烯通入浓盐酸5.①②是两种常见烃的球棍模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B .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 .等质量的①②完全燃烧时,产生CO 2的量相同6.既能用来鉴别乙烯和乙烷,又能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A .通入足量溴水中B .在空气中燃烧C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D .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7.由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测丙烯(CH 2===CH —CH 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A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不能在空气中燃烧C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与HCl 在一定条件下能加成并只得到一种产物8.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CH 4+Cl 2――→光CH 3Cl +HCl B .CH 2===CH 2+Cl 2―→CH 2ClCH 2ClC .2H 2+O 2=====点燃2H 2OD .CH 4+2O 2――→点燃CO 2+2H 2O9.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A .CH 3CH 3B .CH 3CHCl 2C .CH 3CH 2OHD .CH 3CH 2Br10.某烯烃与H 2加成后的产物为,则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11.使1 mol 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完全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是A.3 mol B.4 mol C.5 mol D.6 mol12.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27 ℃),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
第3章第2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属于有机化学原料B.乙烯可用来制塑料,其中聚氯乙烯塑料不宜做食品包装袋C.目前工业上,乙烯主要从石油中获得D.乙烯和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答案】 D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不能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只有一种C.苯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苯与溴水不会发生加成反应【答案】 C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甲烷B.苯C.乙烯D.乙烷【解析】甲烷和乙烷都属于烷烃,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不易发生取代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苯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但没有双键,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 B4.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过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HNO3和H2SO4,将其倒入到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入NaOH溶液中洗气【解析】A项生成I2溶于溴苯,且汽油和溴苯互溶不分层。
B项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无法控制氢气的量,氢气量少了无法除净其中的乙烯,氢气过量又会引入新的杂质。
【答案】C、D5.科学家对物质性质的推断一般要基于一些实验事实。
下列能说明苯与一般的烯烃性质不同的事实是( )A.苯分子是高度对称的平面型分子B.苯不与溴水反应C.苯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D.1 mol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氯气发生加成反应【解析】碳碳双键也可以形成高度对称的平面型分子,所以A项不能证明;根据苯的结构简式,若有3条双键,也恰好与3 mol氯气发生加成反应,D项也不能证明;但是若有双键,则可以与溴水反应,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实际苯不具备这两种性质,所以B、C能证明。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同步练习1.下列关于烷烃和烯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们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但通式不同B.均能与氯气发生反应C.烯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2,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1D.含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和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D知识点:烯烃、烷烃及其命名解析:解答: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所含元素种类相同,通式不同;烷烃可以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烯烃可以与Cl2发生加成反应;烷烃中最简单的为CH4,烯烃中最简单的为C2H4;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和烯烃,由于饱和程度不同,氢原子数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分析:考查烷烃和烯烃的性质性质、保护程度、通式对比及同分异构体概念。
2.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而腐烂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答案:C知识点:乙烯的用途、乙烯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长途运输水果时往往会释放乙烯气体,乙烯是水果催熟剂,容易造成水果早熟甚至腐烂、霉变,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可防止水果早熟。
分析:考查乙烯的化学性质和乙烯的用途,明确乙烯碳碳双键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1mol某烃完全燃烧后,能生成二氧化碳112L(标准状况下),此烃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加成,最多能消耗两倍于其体积的氢气,则此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A.CH3—CH =CH2B.CH3—CH=CH—CH= CH2C.CH3—CH=CH—CH2—CH3D.CH3—C=CH—CH=CH2—CH3答案:B知识点:烯烃、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解析:解答:由题意,该烃与氢气加成时,最多消耗氢气的体积为该烃体积的2倍,由此可知该烯烃分子中含2个碳碳双键,故排除A和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室温下,Na 在空气中反应生成Na 2O 2B. 室温下,Al 与4.0mol ﹒L -1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AlO 2C. 室温下,Cu 与稀硫酸反应放出H 2气体D. 室温下,Fe 与浓H 2SO 4反应生成FeSO 42.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非金属单质 ④酸性氧化物 ⑤酸 ⑥碱A. ①②③B. ①④⑥C. ②⑤⑥D. 全部3.如图所示,其中X 、Y 、Z 、R 、E 分别是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
图中短线相连的物质间均能相互发生反应,已知X 和R 反应有气泡出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是稀硫酸B. X 和Z 反应无明显现象C. R 与E 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 E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Y4.下列对应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切开的金属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 +O 2=Na 2O 2B. 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无气泡产生:Na 2CO 3+HCl=NaCl+NaHCO 3C. Na 2O 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成白色黏稠物: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D. 向NaH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 3-+Ca 2++2OH -=CaCO 3↓+C O 32− +2H 2O 5.聚合硫酸铁[ Fe(OH)SO 4]n 易溶于水,能用作净水剂(絮凝剂),可由绿矾(FeSO 47H 2O)和KClO 3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KClO 3在反应中作氧化剂B. 每生成 1 mol [ Fe(OH)SO 4]n 转移1mol 电子C. 将绿矾水溶液久置于空气中,滴加几滴 KSCN 溶液,溶液变血红色D. 聚合硫酸铁可在水中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故能用作净水剂6.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种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中( )A. 只有Na +B. 可能有Na + , 可能有K +C. 一定有K +D. 一定有Na + , 也可能有K +7.证明某溶液中只含Fe 2+而不含Fe 3+的实验方法是( )A. 只滴加KSCN 溶液B. 先滴加KSCN 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C. 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 溶液后显红色D. 滴加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8.“胃舒平”是一种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是一种常见的两性物质,其主要成分为( )A. Na 2O 2B. Al 2O 3C. NaHCO 3D. Al(OH)3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 →丁 乙⇌甲丁丙。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练习三()1、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D.苯可以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2、只用水和必要的实验仪器就能鉴别的是A.苯和汽油B.苯和四氯化碳C.乙烯和乙烷D.苯和己烷()3、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溴苯中含有溴单质,可用NaOH溶液洗涤,再经分液而除去B.制硝基苯时,在浓硫酸中加入浓硝酸后,立即加苯混合,进行振荡C.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加几滴苯,用力振荡,紫红色褪去D.在液体苯中通氢气可制得环己烷()4、将下列各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振荡,能发生化学反应,静置后混合液分成两层,且两层液体都几乎无色的是A.己烯B.苯C.碘化钾溶液D.氯仿()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苯和溴水混合后振荡B.乙烯通入溴水中C.苯在空气中点燃D.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光照()6、鉴别苯、甲苯、己烯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①溴水②酸性KMnO4③浓硫酸④液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7、已知二氯苯有3种同分异构体,则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A.2种B.3种C.4种D.5种()8、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相间交替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环中碳碳键均相同③邻二甲苯只有一种④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⑤苯的邻位二氯代物只有一种⑥在一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④⑥9、若将苯倒入盛有碘水的试管中,振荡后静置,现象是,说明苯的密度比水,且;若将乒乓球碎片、食盐固体分别加入盛有苯的试管中,振荡后静置,现象是,说明苯是很好的。
将盛有苯的两支试管分别插入100℃的沸水和0℃的冰水中,现象是,说明苯的沸点,熔点。
10、以下四种有机物中:A.甲烷 B.乙烯 C.苯 D.甲苯(1)不能与溴水反应,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2)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纯溴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3)见光能跟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4)催化作用下加氢生成乙烷、加水生成酒精的是附加题:()1、分子式为C9H12的烃,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A.3种B.5种C.7种D.8种()2、将苯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分别换成3个氮原子,得到一种类似苯环结构的稳定有机物,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8 B.79 C.80 D.813、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
第3章第2节第1课时一、选择题1.“绿色化学”要求在化工合成过程中,目标产物对反应物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下列反应类型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C.氧化反应D.置换反应【答案】 B2.制备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乙烷和Cl2取代B.乙烯和Cl2加成C.乙烯和HCl加成D.乙烯和H2加成后再与Cl2取代【答案】 C【点拨】乙烷和氯气取代反应得到的是混合物,乙烯和氯气加成得到的是1,2-二氯乙烷,A、B均错。
D选项又重复了A选项的反应。
3.甲烷和乙烯在收集方法上比较,正确的是( )A.都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甲烷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乙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D.由于乙烯能与水作用,它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析】CH4与C2H4都难溶于水,都可用排水法收集,另外CH4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但C2H4密度和空气相差不大,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 C4.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无色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B.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C.乙烯的产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D.可用点燃法鉴别乙烯和甲烷【解析】乙烯与Br2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乙烯含碳量比甲烷高,点燃时火焰明亮,有黑烟。
【答案】 B5.相同质量的乙烯和丙烯具有相同的( )①碳原子数②氢原子数③分子数④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③④【解析】 C 2H 4与C 3H 6最简式相同,质量相同时,所含碳原子数相同,氢原子数相同,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相同。
【答案】 B6.关于乙烯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 .C —H 键之间的键角约为120°C .碳碳双键的键能大于碳碳单键的键能D .碳碳双键的键长是C —C 单键的1/2【答案】 D【点拨】 键长是由键能决定的。
双键的键能大于单键,但并不是其2倍,因为双键中有一条键的键能较小。
§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6分)1.下列表示乙烯组成或结构的式子中错误的是()A.最简式:CH2B.电子式:C.分子式:C2H4D.结构式:H2—C=C—H22.下列各物质中不易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 )A.苯和四氯化碳B.酒精和汽油C.氯化铵和硝酸铵D.碘和高锰酸钾固体3.与饱和链烃、乙烯相比较,苯具有的独特性质是( )A.难氧化、易加成、难取代B.难氧化、易取代、难加成C.易氧化、难加成、易取代D.易氧化、难加成、难取代4.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A.CH3CH3B.CH3CHCl2C.CH3CH2OH D.CH3CH2Br5.既可用来鉴别乙烯和甲烷,又可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点燃B.催化加氢C.慢慢地通入溴水中D.慢慢地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6.苯分子并不具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简单交替结构,可作为证据的事实有()①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②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③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④苯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⑥苯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A.①②③⑥B.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②③⑥7.某有机物(如图)是甲烷被苯基取代的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25H20B.此物质属于芳香烃C.所有碳原子一定在一个平面上D.燃烧时火焰明亮并有大量黑烟8.下列物质与溴水混合后,充分振荡、静置,上层液体呈橙红色的是( )A.FeSO4溶液B.C.CCl4D.酒精9.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乙烷B.甲苯C.溴苯D.丙烯10.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它一般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B.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C.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11.已知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从而可以推知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 A.1 B.2 C.3 D.4二.非选择题(每题17分,共34分)12.足球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会迅速对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剂——氯乙烷(沸点为12.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苯与乙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两者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都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D.等物质的量苯和乙烯完全燃烧时,乙烯耗氧多2.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C.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 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 mol溴单质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3.①、②是两种常见烃的球棍模型,下列对于其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共价键B.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等质量的①、②完全燃烧时,放出等质量的CO24.由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C.能使溴水褪色D.与HCl在一定条件下能加成,并只得到一种产物5.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将四氯化碳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水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6.下列事实不能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的是( )A.经测定,苯分子中的6个氢原子在空间的间隔相等,分别在一个正六边形的6个顶点上B.苯环上相邻的4个氢被氯原子取代后,得到的产物只有一种C.二甲苯(苯环上的两个氢被两个甲基替代的物质)只有邻()、间()、对()三种结构D.一定条件下,1 mol苯若与足量的H2完全反应生成环己烷时,最终消耗的H2为3 mol 7.下列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8.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加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分液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入NaOH溶液洗气9.下图为有关苯的转化关系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反应③为加成反应B.反应②的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C.反应④的产物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D.反应④中1 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10.已知甲苯()苯环上的二氯取代物有6种,则甲苯苯环上的三氯取代物有( )A.4种B.5种C.3种D.6种11.物质甲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它一般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 .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B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C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能发生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12.已知C —C 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下列关于结构简式为的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 .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C .分子中至少有16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D .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二、非选择题13.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乙醇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取乙烯(CH 3CH 2OH ――→浓H 2SO 4170 ℃CH 2===CH 2↑+H 2O),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一、选择题1.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天然气的产量D.汽油的产量2.有关乙烯有下列叙述:①乙烯溶于水后可得乙醇②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③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④乙烯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② B.①和③C.②和③ D.②③④3.下列气体中,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NO2 B.NH3C.C2H4D.CH44.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A.乙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C.乙烯与氯气混合 D.乙烯通入浓盐酸5.实验测得乙烯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分数为A.25% B.27.5% C.72.4% D.75.0%6.与乙烯所含碳、氢元素的百分含量相同,但与乙烯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环丙烷 B.乙烷C.甲烷 D.CH3CH=CH27.工业上获得苯的主要途径是A.煤的干馏B.石油的常压分馏C.石油的催化裂化 D.以环己烷为原料脱氢8.四氯乙烯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
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属于纯净物B.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它们的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D.它们都可由乙烯只发生加成反应得到9.将苯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换成一个氮原子,得到一种类似苯环结构的稳定有机物,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8 B.79 C.80 D.8110.将29.5g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后,溴水增重7g,则混合气体中乙烯的体积分数是A.75% B.50%C.23.7% D.25%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不溶于水且比水轻B.苯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作香料C.用冰水冷却苯,可凝结成无色晶体D.苯属于一种烃12.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A.溴和CCl4B.苯和溴苯C.硝基苯和水D.汽油和苯13.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成。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A.甲烷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C.乙醇的产量D.苯的产量
2.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A.水B.溴水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4.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5.下列物质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能使溴水褪色是()
A.甲烷B.乙烷C.乙烯D.苯
6.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下层是水的是()
A.苯B.硝基苯C.溴苯D.四氯化碳
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
7.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8.下列物质通过完全燃烧,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的是()A.甲烷B.乙烯C.苯D.丁烯
9.要检验甲烷气体中是否混有少量乙烯气体,正确的实验方法是()A.点燃待鉴别的气体,然后观察火焰的明亮程度
B.将气体通入溴水中,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C.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
D.将气体与氯气混和、光照观察现象
10.现在实验室中需要少量的一氯乙烷,下列制取方法中所得产物含量最高的是()A.乙烷与氯气光照反应B.乙烯与氯气加成反应
C.乙烯与氢氯混和气体反应D.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反应
11.下列反应中能够说明乙烯、苯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聚合反应D.氧化反应
12.使1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
A.3mol B.4mol C.5mol D.6mol
13.下列物质的制取中,不能直接用乙烯做原料的是()A.聚乙烯B.聚氯乙烯 C.二氯乙烷D.溴乙烷
14.学生使用的涂改液是一种使用频率极高的工具,涂改液中含有苯及其同系物,下列有关涂改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苯的同系物可以发生取代反应B.苯及其同系物是涂改液的溶剂
C.涂改液危害人体健康,应该慎用D.苯及其同系物对人体无害,可以使用
15.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各50 mL。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A.钠与水剧烈反应,反应产生的热量导致苯燃烧
B.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并且发出“啪啪啪”的声音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16.分子中含有一个或者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叫芳香烃,C7H8是芳香烃,其结构式可以表示为,请你判断C8H10是有多少种同分异构体()
A.1种B.2种C.3种D.4种
三、填空题
17.现在同学们学过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请将下列物质能够发生的反应填写在下表中。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②乙烷与氯气光照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
18.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
(1)乙烯使溴水褪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物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乙烯水化制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聚乙烯的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聚丙烯的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烯与氯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物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6)乙烯与氯化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物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1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在实验室中制备少量的硝基苯,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和酸,加入试管中。
②向室温下的混和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和均匀。
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和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填写下列空白:
(1)联想浓硫酸的稀释,想一想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的操作注意事项
是:。
(提示:浓硝酸的密度:1.50g/mL;浓硫酸:1.83g/mL)(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中的长玻璃管的作用是;其作用相当于(填实验仪器名称)。
(4)分别写出步骤④、⑤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的操作方法和所用到的一种实验仪器______ 、
__。
(5)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7分)写出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烃类物质有哪些,其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是、;有没有可能是烯烃:。
21.(13分)下图是1831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测定烃类有机化合物组成的装置,瓷管内有烃类样品经加热分解或气化后用纯氧气流驱赶经过灼热的CuO,在这里烃类物质转化为CO2和H2O,经两吸收管吸收,已知经过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上述信息、图示及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烃类样品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氧化剂是。
(2)吸收管I中装的是吸收剂是;吸收管II中装的是吸收剂是。
(3)计算该烃类物质是什么?画出其结构简式。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三、填空题
17.
18.(1)1,2-二溴乙烷(2)
(3)
(4)
(5)1,2-二氯乙烷
(6)一氯乙烷
19.(1)先将浓硝酸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并及时搅拌和冷却。
(2)将反应器放在50~60℃(或回答60℃)的水浴中加热。
(3)冷凝的作用(使挥发出来的硝酸、苯等回流回试管中);冷凝管
(4)分液(分液漏斗);蒸馏(蒸馏烧瓶)
(5)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或回答除去残留的硝酸,硫酸)
20.C5H12;C6H6;CH3CH2CH2CH2CH3、、;;不可能21.(1)氧气;(2)无水氯化钙;碱石灰;
(3)
1 n m/2
(53.6-50)g/(12n+m)g·mol-1 (111.2-98)g /44g·mol-1 (102.7-100)g/18g·mol-1
解得:n=6,m=6
所以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6H6。
结构简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