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4
《DNA分子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 掌握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 了解DNA分子结构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二、作业内容:1. 简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并绘制简图。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DNA分子结构与遗传信息的关系,并撰写一篇短文。
3. 针对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a.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如何影响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的?b. DNA分子结构的变化可能对生物体的遗传特性产生何种影响?c. 为什么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对生物体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确保准确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2. 作业形式可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绘图、论文、报告等;3. 小组讨论需确保每位成员积极参与,并记录讨论结果;4. 作业字数要求:简述DNA分子结构的简图不少于200字,短文不少于300字。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将基于作业完成质量、讨论参与度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 评价方式将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作业反馈:1. 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2. 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结构;3. 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讨论参与度,评选出优秀作业,并给予适当奖励。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DNA 分子结构及其与遗传信息关系等概念的理解。
作业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
作业反馈部分将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结构。
通过评选优秀作业并给予适当奖励,我们希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此外,我们还将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讨论参与度,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DNA分子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 掌握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 了解DNA分子结构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中关于DNA分子结构的章节,并回答以下问题:(1)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是如何交替排列的?(3)DNA分子中的碱基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排列的?(4)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何特点?2.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DNA分子结构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并写出简要的总结。
三、作业要求1. 认真阅读教材,逐一回答问题,确保答案正确;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查阅资料时,注意筛选有用信息,并做好笔记;4. 总结DNA分子结构与基因表达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是否认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是否正确,是否能够完成练习题和资料查阅,总结是否清晰有条理。
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作业反馈请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将自己的作业反馈给老师,以便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
反馈内容应包括:1. 对作业的整体评价,包括完成质量、知识掌握程度等;2. 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 对作业内容的建议和意见。
老师将认真阅读学生的作业反馈,及时给予回复,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
同时,老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我们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结构知识,为后续的基因表达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让他们在查阅资料、总结归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班级: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小组: _______ 评价: __________【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P47“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了解科学家构建模型的研究历程,体验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
2.结合教材49页图文,准确描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3.能解答DNA结构相关的计算题。
【重点难点】重点:1.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2.DNA分子结构的有关计算规律。
难点:DNA分子结构的有关计算规律。
问题记录【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和主要特点★阅读教材47-48页,独立思考,完成下列1-2:1.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2.DNA分子的结构(1)写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2)从图中可以看出,和A 配对的一定是T ,和G 配对的一定是C ,碱基对之间靠________连接。
其中A -T 之间是________个氢键,G -C 之间是________个氢键。
(3)双螺旋结构特点①DNA 分子是由两条链构成的,这两条链按__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DNA 分子中的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排列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
碱基配对的规律是:________与T 配对,________与C 配对。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_原则。
★二、DNA 双螺旋结构有关的计算规律★3.结合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归纳有关计算规律:(1)腺嘌呤与_______嘧啶相等,鸟嘌呤与________相等,即A =________,G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