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17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做诚信的人》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守承诺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诚信的含义。
2. 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3. 培养诚信意识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2.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诚信故事,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等,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导入新课。
2. 什么是诚信(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诚信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信任。
并通过PPT展示诚信的定义,让学生对诚信有更直观的认识。
3. 诚信的重要性(5分钟)教师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层面,详细阐述诚信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诚信对于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4. 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5分钟)教师列举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如遵守诺言、考试不作弊、按时还钱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5. 如何培养诚信意识(5分钟)教师提出培养诚信意识的方法,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律、学会道歉等。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践行诚信的经历。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诚信。
三、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诚信的作文。
2. 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诚信行动计划,为期一个月,每天践行诚信。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对诚信的理解和践行情况。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评价他们践行诚信的情况。
3. 期末进行诚信测试,了解学生对诚信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做诚信的人在学习新课前,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谁知道“诚信”的含义呢?我们是不是把诚信分开来解释的啊!“诚”是诚实无期、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即诚实;“信”是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即守信。
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诚信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
同学们想不想使自己重于泰山、灵魂高贵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做一个诚信的人会有什么诱惑,又应该遵守哪些守则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做一个诚信的人”。
国王与花种一位国王要选择继承人,于是发给每个孩子一粒花种,约好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将被选为未来的国王。
当评选时间到来时,绝大多数孩子都端着美丽的鲜花前来参选,只有一个小男孩端着空无一物的花盆前来,最后他却被选中了。
因为孩子们得到的花种都已经被蒸煮过,根本不会发芽。
这次测试国王只是为了选出最诚实的孩子。
那么在这个故事当中主要体现了一个什么词啊!是诚实对吧!由于小男孩的诚实赢来了国王的信任。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诚实和信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小男孩坚持诚信便赢得了国王的信任。
也就是说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信。
这就告诉我们做人诚实非常的重要,那么诚信的守则又有什么呢?华盛顿与樱桃树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是个即聪明又淘气的孩子。
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
小乔治非常开心!他想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樱桃树呢?我要试一试。
结果樱桃树真就被砍断了。
父亲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很生气。
他问小乔治: "是你砍倒了我的樱桃树吗?" 小乔治这才知道自己闯了祸,可他从来不爱说谎,就对父亲说:"爸爸!是我砍倒了你的樱桃树。
我想试一下小斧头快不快。
" 父亲听了小乔治的话,不仅没有打他,还高兴地说: "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
《做诚信的人》教案(精选3篇)《做诚信的人》教案篇1(一)本课的地位《做诚信的人》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不难看出,这一框是这一课、这一单元乃至这册书的最终落脚点,在本册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诚信的具体要求,理解诚信与谎言、隐私的关系,把握诚信的核心。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运用诚信守则的实践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展现诚信问题上的智慧,愿意做诚信的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诚信守则2、教学难点:对诚信的理解要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二、说教法1、情绪调节教学法: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节课我采用了漫画、讲故事、小品表演等手段,寓教于乐,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2、体验性教学法:新课程强调,只有体验,教育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获得真知。
因此,本课活动中通过小品、辩论的手段让学生融入到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
3、活动式教学法:这是本课的主要教学方式,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注重活动,淡化说教,引导学生发现做人的真谛并内化为个人的品质,使教学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充满理性。
三、说学情从"周老虎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使得诚信问题受到拷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打造诚信社会需要从青少年抓起。
作为十四五岁的中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极易接受新事物,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行为的影响,导致校园中不诚信的现象时有发生。
学习这一课,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以感知、感悟、践行作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主线,通过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法,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做诚信的人》公开课教案课标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和基础,懂得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
对诚信的智慧有一定的认识。
能力目标:通过角色体验和辩论,培养学生思辩能力及判断分析能力,学会辨识各种情境下的诚信表现,增强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守法、守信的自觉性。
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诚实与信任的关系,怎样做诚信的人?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复杂性,具备诚信的智慧。
教学过程《做诚信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知道诚信守则的基本要求,理解诚实与信任之间的关系,了解诚信的智慧,明白我们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景紧密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诚信的正确选择。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逐步具有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出诚信的正确选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自信,正确对待诚信,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在生活中做一个诚信的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诚信守则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诚信的智慧,明白我们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诚信的正确选择。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诚信的含义,知道了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那么,诚信有哪些具体要求呢?面对复杂的情境我们又应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二、讲授活动一【发表见解】——“卖瓜PK”让学生表演:“王婆卖瓜”和“小童卖瓜”P119王婆(卖力地):卖瓜喽,卖瓜喽,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又香又甜的大西瓜,快来买哟,快来买!顾客(怀疑地):你的瓜甜不甜?这个怎么样?王婆(自信地):甜,我的瓜包甜,不甜不要钱!顾客(不信地):那……那个瓜甜吗?王婆(自夸地):甜,告诉你,我的瓜一个比一个甜!顾客(微笑地调侃):那么,给我挑一个最甜的,我就买最甜的那个!王婆(尴尬地):这……师:刚才同学表演的“王婆卖瓜”给你什么感受?小童的实话实说为什么能打动人?生:(答)师: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行为实质是一种欺骗顾客的行为,是为人不诚信的体现;小童的实话实说实质是一种诚信的行为,诚信,自然就会赢得买主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