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全过程
- 格式:docx
- 大小:15.45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急疹症状及护理一、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
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
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
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二、幼儿急疹会传染吗?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
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
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所以是会传染的。
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
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
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
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三、幼儿急疹及其护理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
登登第一次生病(幼儿急疹)的历程2018.6.3日凌晨4:00第一次去姥姥家的小登登发烧了,37.5度这时的我还很理智,没有给药,选择物理降温多喝水,温水擦身。
带着小登登去了一趟老姥姥家,登登在车上睡了一小时,到家之后各种喂水,但是15:00左右体温还是升到了38.3度,登登姥姥、老姥姥、姨、舅妈所有亲人都要求喂药,理智还在的我没有喂,给登登洗了个温水澡,然后回到登登姥姥家,量了一下体温38.9度,孩子姥姥让喂柴黄,暂时没给,去滕州妇幼检查的路上我开始不理智了,担心登登烧坏脑子(被家里亲戚说的害怕了)开始啦喂药之路。
路上喂得柴黄,检查结果是病毒性的上呼吸道感染,医生给开的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退烧,要求38.5度以上给药。
药苦孩子不吃,刚开始给药不舍得灌药,我给的也不多,大部分都撒了,虽然吃的不多体温还是降了。
今天一天拉屎两次,偏绿,我单纯的以为是水土不服。
2018.6.4日早上5:00量体温退烧到37.6度,有点小欣慰了。
然后登登姥姥带出去玩了会,微风。
回来之后8:00量体温38.6度,开始喂药不吃,灌水不喝,嘴巴闭的特别严实,同样药吃的没有撒的多。
过了阵子,也不知道是几点了,量了下体温37.8度,就开始喂水,用奶瓶喂过柴黄,不吃奶瓶了,主要靠母乳补充水分了。
也不按时喂奶了,只要吃就喂,没事就试试吃不吃奶。
18:00姥爷下班回家之前量体温,到39度,为娘开始担心,姥姥催着去村里诊所打针,仅剩一点理智的我不同意!老爸说村里诊所可以贴膏药,让我去给登登贴上可能退烧退的快,然后一家子去到诊所,贴完之后村医让打抗病毒的屁股针,登登姥姥也一个劲的又骂又劝的我坚持没给打!这是登登发烧以来庆幸一点的事情。
回家之后登登姨给买的橘子味的布洛芬,但是吃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吃的橘子味药也不吃了。
又强灌了一点药,还是不会喂药的我把登登给灌吐了,19:00登登睡下了。
今天一天拉屎两次,偏绿,我仍以为是水土不服。
2018.6.5日凌晨00:30登登还是发烧38.5,叫醒登爸开始灌药,心一狠按住嘴把3毫升布洛芬一次性全灌嘴里了,结果登登恶心、呕吐,吐了一部分奶,也没在喂药。
幼儿急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作者:刘芙蓉来源:《家庭医学》2022年第02期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常见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或7型(HHV-7)感染引起的.6-18月龄是发病的高峰年龄段。
发病以春、秋季节为多。
成人可携带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通过唾液将病毒传播给宝宝。
1.发病急,突然出现高烧,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甚至更高。
部分宝宝可能是人生中第一次发热,发热持续时间一般在3-5天不等。
此后,宝宝的体温骤降或逐渐降至正常。
少部分宝宝可能高热时发生惊厥。
2.宝宝的年龄,绝大多数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3月龄以下的少见。
3.从精神状态的情况看,即便有高烧,多数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少部分宝宝会出现烦躁、食欲下降、轻微腹泻、轻微咳嗽等,检查常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4.从皮疹来看,发热3-5天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为躯干部红色的皮疹(直径2-5毫米),随后扩散到颈面部和肢体,按压褪色,皮疹持续1-2天后消退,皮疹消退后没有色素沉着或脱眉。
幼儿急疹的诊断一般是回顾性的臨床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进一步确诊呢?1.血常规。
幼儿急疹患儿血常规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和比例相对增多。
血常规检查简单方便,可以协助幼儿急疹的诊断。
2.血生化。
反复高热时可以检查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血糖,部分可能发生肝功能及心肌酶轻微损害。
3.病毒抗原检测。
检测外周血、唾液或病变组织中病毒抗原,可早期快速帮助诊断。
4.病毒抗体检测。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测定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的IgM和IgG抗体,是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
IgM抗体阳性,高滴度IgG以及恢复期IgG抗体4倍升高,说明感染存在。
当从脑脊液内测到IgM抗体或IgG抗体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存在。
IgM抗体一般产生于感染后5天,持续存在2-3周;IgG抗体于感染后7天产生,4周后达高峰,可持续较长时间。
5.病毒核酸检测。
幼儿急疹出疹顺序【导读】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烧疹,它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
幼儿急疹出疹顺序是有规律可循的。
它常常是突然发病,具体表现为宝宝体温迅速升高,直达39℃甚至40℃。
三至五天后,宝宝体温骤降,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
幼儿急疹出疹顺序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烧疹,它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
幼儿急疹出疹顺序是有规律可循的。
幼儿急疹常常是突然发病,具体可见宝宝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发热期间,宝宝会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一般是在发热三至五天后,宝宝的体温会出现骤降。
退热后,宝宝的全身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
一般先从宝宝的胸腹部开始,很快,皮疹就会波及全身。
这时候,宝宝通常已经退烧,可以安然入睡。
医学上一般称这种情况为“退热疹出”。
宝宝患幼儿急疹后,爸爸妈妈要让宝宝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宝宝,避免交叉感染;宝宝发热时,要给宝宝多喝水,并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
如果宝宝的体温较高,并且有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宝宝物理降温或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以免发生惊厥。
遇到宝宝高烧不退的话,也不要盲目给宝宝退热,要遵循医生的意见。
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幼儿急疹出疹后,如果护理不当或宝宝的免疫力低下,宝宝可能会有其他的病症出现。
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就是其中一种。
由于幼儿急疹往往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低下,所以宝宝的病刚好了后又很容易感冒。
另一方面,小儿发热的病因非常多,因此,幼儿急疹出诊后还发烧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查找清楚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才行。
如果幼儿急疹出疹后还发烧,甚至体温超过了38度,那么这时,爸爸妈妈们需要及时用一些退烧药以及物理降温等方法控制宝宝的体温。
爸爸妈妈们可以用温水擦洗宝宝全身,特别是宝宝的胳膊窝下。
爸爸妈妈们也可以给宝宝吃点退烧冲剂,并随时用体温计测试宝宝的体温。
如果宝宝喝完药后如果很快就出汗,就表示他在散热,应该很快就退烧。
谈谈我所经历的幼儿急疹首先科普一下:幼儿急疹(ES)是由于感染病毒而致的自限性疾病,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无性别差异,发病多在2岁以内,尤以1岁以内最多,潜伏期一般5~15天。
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是引起幼儿急疹的病因。
临床特征为高热3~5天,然后骤然退热并出现皮疹,即“热退疹出”。
本病预后良好,均能自愈。
皮疹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积。
在出疹前,孩子会出现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周围淋巴结普遍增大,以枕后淋巴结肿大较常见,大小如豌豆,没有压痛感。
都说宝宝是妈妈的心头肉,宝宝的喜怒哀乐牵动着妈妈的每一根神经,包括神经末梢!我的这些日子,是身体加心理的漫长煎熬。
或许经历过人的只是一叹而过,也许将来我也会一叹而过!元旦过后的第二周,一向睡眠不错的骄宝开始睡不踏实了:到了夜里两点多(宝宝每次醒来我都会看看时间)开始翻来覆去…估计是想睡但睡不着很难受…所以时不时大叫一两声。
起初我以为她饿,就给她吃奶,可是吃了还这样。
我又猜测她有些热,因为她一个劲的想拱出睡袋,手心很热很潮湿,脑袋也热,我自我安慰应该是长牙导致的不适吧。
我拿掉了睡袋上的薄被,让她凉快些,过一会再摸摸宝宝的小手,感觉有些凉,就赶紧把小被子盖上。
如此来回折腾,很快天就亮了。
不过看到宝宝可以再次酣睡,我也倍感欣慰。
虽然宝宝晚上没有睡个完整的好觉,但丝毫没有影响她白天的精神,她依然活泼爱笑,到处蹦蹦跳跳,翻箱倒柜闲不下来,除了食欲稍微减弱些。
我更加确定是长牙的原因,就没放在心上;同时我也克制自己晚上看电视时不再吃巧克力。
这种情况持续了大约一周,到了周五晚上十一点多,我准备睡觉。
宝宝被我的动静吵醒,要吃奶。
这次她不像往日吃饱后倒头大睡,而是很烦躁的翻来覆去。
我敏感的察觉到她的体温在快速升高,心里有一丝慌乱,期间小心翼翼的量了几次体温,测到的最高值是38.5。
我边抚慰她,边回忆近几日的经历:是元旦前的感冒没有好透?或者上个周末去游泳着凉了?还是什么辅食吃的不对了?还是我吃了什么让她肠胃敏感不适?宝宝哼哼唧唧吃了一夜的奶,我一夜无眠。
儿科急诊抢救流程在儿科急诊室里,每一秒都像是在和死神赛跑。
我,作为一名儿科急诊室的工作人员,见过太多惊心动魄的场面。
今天就来给大家唠唠儿科急诊抢救流程,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那可是关乎一个个小生命的大事啊!当一个生病的小宝贝被急匆匆地送进急诊室,我们的眼睛就像老鹰一样敏锐。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孩子的整体状态,这就像我们看一幅画,一眼得有个大概的感觉。
如果孩子面色青紫,就像被乌云遮住的天空,那可不得了,这可能是呼吸或者循环出了大问题。
要是小宝贝哭声微弱,像小猫叫一样没力气,这也是危险的信号。
这时候,我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迅速行动起来。
护士姐姐们手脚麻利地给孩子接上各种监测设备,那速度,就跟闪电似的。
血压计就像一个小小的警卫员,时刻报告着孩子血压的情况;心电监护仪呢,就像一个贴心的小秘书,把孩子的心跳、呼吸等数据源源不断地告诉我们。
如果孩子呼吸有问题,哎呀,这可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出故障了一样严重。
我们可能要立即进行气道管理。
这时候医生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小心翼翼地给孩子开放气道。
有时候可能要用喉镜,那喉镜伸进孩子嘴里的感觉,就像在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找宝贝,得特别小心,不能有一点闪失。
如果有痰液或者异物堵塞,那就得像清理河道一样,把那些阻碍物清除掉,让气道像高速公路一样畅通无阻。
说到输液,这也是个关键环节。
小宝贝的血管就像隐藏在地下的小河流,又细又不好找。
护士姐姐们可就犯难了,但是她们不会轻易放弃。
就像探险家在寻找宝藏一样,拿着针头在小手上或者小脚上摸索着。
有的小宝贝特别害怕打针,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就像世界末日来临了一样。
这时候我们就得像哄小天使一样,轻声细语地安慰他们,“小宝贝,不哭不哭,打完针针就好了哦。
”要是孩子的情况特别严重,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小船,那可能就要用到急救药物了。
这就像给小船加一个坚固的护盾一样。
比如说肾上腺素,这可是个厉害的家伙,在关键时刻能像魔法一样刺激孩子的心脏,让它重新有力地跳动起来。
幼儿急疹全过程
文文现在还有十天就六个月了,突如其来的给全家带来了一场大考验。
2011年6月15日夜里一点,文文一如往常这个时间要喝些水,抱起她感觉她的头在我胳膊上异常的热,我和老公说了,他说你别瞎说,我坚决的让老公去拿体温计,果然38.5度。
文文第一次发烧,我也听说小孩子发烧不超过39度没必要去医院,我企图做一个淡定的妈妈,让老公拿温水开始给她进行物理降温,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凌晨五点已经39.5度,老公显得急躁了些,的确,第一次面对宝宝高热全家的心里都没招没落的,赶紧起身去了顺义李桥儿研所,挂了个急诊,大夫说嗓子有点红,开了一瓶泰诺林先让喝点把烧退了,又扎了个手指血,扎的我闺女第一次哭的那么伤心,我看着这心疼,半小时后烧就退了,文文又来精神了,大夫看了化验结果说是病毒性的,让回家吃药,三天后如果还烧再去医院,我们一看文文来精神了,悬着的一颗心也就落下了,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回到家没多久,上午九点又开始烧上来了,文文第一次吃药,喂进多少她就给吐出多少,而且哭的那叫一个厉害(以前文文都没大哭过)。
老公受不了喂药,只有我这狠妈和婆婆一起硬灌她,结果还呛着我们好几次。
就这样文文一天都是吃完药烧就能退,过个二三个小时又烧,烧的闺女起一身鸡皮疙瘩,偶尔哼哼二声,而且就在妈妈怀里才睡,放下就哭,只能抱着她睡,等她睡实了,婆婆和老公给她擦拭全身物理降温,这样坚持了一天,晚上还在烧,老公急了,说那医院不行,要去儿童医院,我看书,看网上说孩子发烧都要二三天,所以想等等,老公根本就坐立不安了。
婆婆又找人来给她觉觉,怕是吓到了。
6月16日又是半夜一点,文文烧到40度,老公再也撑不住了,我也开始动摇了,开车直奔儿童医院,说烧再不退要给闺女去打点滴,我心里尽管一百个不愿意但是也只有到医院再说了。
因为不认识路,打电话给我伯伯带着一起去,出家门前给她喝了一管泰诺林,路上文文出了好多汗,到医院二点多又不烧了,而且又精神了,伯伯开自己车回去了,因为第二天还要早起带奶奶去医院。
我们进去排队挂号,没想到儿童医院的夜间急诊都能排到120号,等了一个多小时结果进去二分钟,医生诊断有可能是幼儿急疹,又给开了瓶甜的清热解毒的药,让回家继续吃药,并且告诉三天后烧退疹出,如果疹出烧不退再来医院。
文文又不烧了,我们又踏实的回家了。
6月17日白天一天没再高烧,而且闺女精神还不错,晚上我下班正在外面和她奶奶玩,老公说虽然不烧了,但是有些拉稀,已经到了拉水的程度了而且偶尔咳嗽,按照医生所嘱给她吃药,多喝水。
看着她额头起了好多小红包包,我心里很高兴,闺女不烧了,疹子快出来了,想着闺女快好了,和她在外面凉快的玩了好久。
好景不长,又是夜里11点多,老公给闺女试表39.5度,这次我们没再给她吃药,又坚持了半宿没睡给闺女进行物理降温,效果较好,凌晨终于渐渐退烧了。
6月18日体温没有再反复,而且低于正常值降到35.5度。
我没再敢掉以轻心,盼着她夜里不要烧了才是真的退烧了,奶奶打电话说要是出疹子不能去外面招风,妈妈打电话也这么告诉,老姑打电话说她不烧的时候要给她多穿点,烧的时候再晾开。
我盼着她赶紧把疹子出来,可是一直脸上还是那隐隐的一堆小红包,婆婆说可能是招风了所以疹子又下去了。
夜里11点醒了第一件事就是给闺女试表,太好了,没再烧上来,喂了她点水又睡下了,四点醒了还没再烧又给她喂点奶,我闺女真知道心疼人,知道妈妈放假一觉又睡到7点半。
6月19日一天体温没再上升,脸上,脖子上,肚子上,胳膊腿上的小红包包越来越多,像蚊子吓的小包一样,小脸都已经没法看了,这下确定是幼儿急疹了,我们的心都彻底放下了,突然间觉得是那么的轻松,又觉得是那么的疲惫。
她总想用手揉眼睛,我和老公和婆婆轮班看着她不离开半步,怕她把脸抓了。
闺女是真累了,上午睡了三个小时,下午睡了三个小时,这几天也不敢给她洗澡,只是拿温水擦擦,晚上八点又哄她睡了。
全程已经五天了,今天宝宝的疹子已经开始下去了,恭喜坚强的小妞已经获得了终身的免疫力了!我这个新妈妈也接受住了这次考验!
总结经验:
1、第一次面对孩子发高烧,而且没有感冒的前兆,而是突发高烧(39-40),还反复烧上去,退烧药也不能完全退烧,就要考虑患上幼儿急疹的可能性。
2、物理降温是必要的首选办法,温水擦拭就可以。
3、幼儿急疹偶尔会咳嗽而且伴有腹泻(一天四至五次,最开始是奶瓣,后来是稀水,甚至放个屁都要带出水来)。
4、要让孩子多喝水,如果食欲不好吃不下也不必勉强,毕竟大人生病的时候也会口中无味、食欲变差。
5、出疹子后不能吹风,等疹子完全消退几天后再出门。
6、退烧后出现莫名哭闹,不要紧张,多安抚宝宝,疹子出来肯定浑身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