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16.《海上日出》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格式:pdf
- 大小:11.21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海上日出》(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读课文《海上日出》,把握主要内容。
–掌握课文的情节,初步理解文章中的意象和意义。
–知道海上日出的景色,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美景。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景色的欣赏和感悟。
–启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浪漫情怀和童真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海上日出》的基本内容。
–让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意象和意义。
–引导学生对海上日出场景的想象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这部分主要是教师在开课前创设一个类似海上日出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导入新课(教师提出导入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题)3. 学习新课文(学生课文《海上日出》,理解其中意象和美景)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海上日出景色的描写)5. 听音乐,感受大自然(播放相关音乐,让学生闭目想象海上日出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6. 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其中的意义)7. 互动猜谜(通过互动游戏,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8. 情感体验(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感体验和表达)9.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四、教学反思与评价本节课通过呈现海上日出的美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感悟。
学生表现积极,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理解,但在对意象的把握上还存在一定难度。
未来教学中,可以加强相关练习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6篇)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四班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预备可以更好地依据具体状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四班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部编版四班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的教案1目的要求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体会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同学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肯定的挨次并适当绽开想象的观看方法。
3、学会本科生自信词,运用图文对比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用“扩大”、“辨别”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培育观看力量,图文对比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学难点培育观看力量,图文对比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学具自制幻灯片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年月日)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住在海边,大部分同学都看过日出,水来说说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指名说说。
二、指导看图:1、投影图片1和图片2说说图商会了怎样的景象2、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课文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1、讲读第一段①指名读课文思索:“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日出?②指名回答2、讲读第2—3自然段①微机出示图片(一)说说图意挨次:(天空—太阳—海面)②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③争论解答:日出前天空有什么变化?重点理解词语:相接范围目不转睛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说说过程理解词语:一纵一纵一刹那夺目演示日出的过程欣赏壮丽的景象④指导朗读句子(日出过程的句子)体会用词的精确3、讲读4—5自然段①微机出示图片(二)指导观看云—太阳②指名读4—5自然段理解词语:辨别绚烂重围光亮概括段意指导读句子“他的光线给黑云镶了一道黑边……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
”体会“镶、透、染”等词好在那里?4、讲读第6自然段齐读课文“奇观”指什么?这宏大的奇观指什么?看到这壮丽的景形象,心情怎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朗读课文四、作业:1练习背诵课文2识记生字部编版四班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的教案2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准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16《海上日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海上日出》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作者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语言质朴而准确、生动而形象,是描写日出的经典散文。
作者依次描写天气晴好、白云漂浮和黑云蔽日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海上日出惊喜,表达了对这一自然奇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五单元为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整个单元以“一定的顺序"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好处,初步掌握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海上日出》作为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通过关注海上日出的景象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按一定顺序把日出这一动态过程写清楚的。
【设计思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和呈现语文课程内容,依据本单元的内容特点及要求,它归属于“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群。
第二学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包括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其中一个是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和人类美好情感。
具体表述为:“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这一学习内容旨在感受文学之美、表达独特感受促进精神成长。
本单元的课程内容都是典型的文学作品,每一篇文章都能体现作家独特的观察视角,让独特的美景奇观呈现在读者眼前。
从习作语文要素的角度来看,《海上日出》按照早晨太阳的变化顺序来写。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游览的前后顺序写的。
两篇习作例文承接了精读课文的语文要素,以批注的方式对过渡语、路线图、方位变化、观察视角等习作要点进行了渗透。
四篇文章分别以“我"的视角记叙游览过程,抓住令“我”印象深刻的景物,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让人身临其境,值得学生模仿。
结合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确定本单元的大情境和大任务为:赏自然画卷,当最佳导游,设置了如下单元任务:一、入画卷赏美景;二、游景点绘路线;三、写美景当导游。
最新统编版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海上日出》第2课时[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说出日出时的景象。
2.了解课文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难点)[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展开学习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写了哪两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色?(板书:晴天有云)2.引入: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巴金再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进一步了解作者是如何写海上日出的。
二、研读顺序,感受变化1.海上日出奇在哪里呢?原来奇在景象的变化。
这几种情况的日出图景,你觉得哪一种变化最多,变化最美,变化最奇?2.请同学们默读第2~3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太阳变化的?(形状、颜色、位置、光亮)再读课文,圈出描写太阳形状、颜色、位置、光亮的词语。
3.指名交流,梳理顺序。
形状:小半边脸—圆东西颜色:真红—红得非常可爱—深红位置:努力上升—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光亮:没有亮光—夺目的亮光4.除了写太阳,还写了谁的变化?天空背景:出现一道红霞—慢慢扩大范围—加强亮光5.想象画面,读出变化。
(1)出示相关句子: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颜色、光亮)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颜色、光亮)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位置)(2)指名交流从这些加点的短语中体会到了什么?(3)把体会放进朗读中,自己练读,合作读。
提示:想象画面,读好关键词,体会语气。
(4)指名读,启发学生想象:怎样读才能让人觉得太阳是“红得非常可爱”“像负着重荷似的”“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5)师生、同桌合作读,配乐齐读,读出变化,读出壮美,读出喜爱。
6.交流按景物变化的顺序写景的好处。
(层次分明,清晰明了,画面感强)三、体会有云时日出的状态再次播放《泰山日出》视频,要求学生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描绘泰山日出景象,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语言。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扩、刹、镶”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字,正确读写“扩大、范围”等11个词语。
2.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培养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培养爱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
重点教学本课要求会认的3个生字和会写9个字,读准多音字“荷”。
教学时强调“刹、紫、范”的读音,指导“镶、紫”的书写顺序,“镶”不要多笔少画。
2.阅读理解。
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品读感悟、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
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品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
3.表达运用。
仿照作者描写海上日出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去描写日落的景象。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1.引导学生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第2课时▶课时目标品读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中心1.导入新课。
(1)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非常会朗读,读出了许多的感受,那么巴金先生在欣赏完海上日出后又有什么感受呢?在那苍茫的大海上,太阳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看着这样的景象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海上日出》。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找中心句。
(1)生听课文朗读音频,边听边在文中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语句并画下来。
(2)生交流。
(3)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①指导朗读。
a.师:作者欣赏完海上日出后,情不自禁地说——b.生齐读: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c.板书:伟大的奇观。
《海上日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海上日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景象。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日出过程变化.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巴金老爷爷,也解决了生字词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海上日出》教师板书引导学生齐读,后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日出么?在哪里见过?(生:见过。
/生:在电视上见过。
/生:在自己家里的小院里看见过日出。
)2、教师:你觉得日出景象怎么样?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生:很漂亮,很美丽。
/生:日出的时候,太阳周围的云都是红彤彤的,太阳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并不耀眼,可是过一会再看就非常刺眼了。
)3、教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那么谁在海上看过日出?(因为本校地处内地农村远离大海,所以许多同学直摇头。
)4、教师:都没有是吧,那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跟随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海上日出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再读一遍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能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绘日出景象的?分别有几段对应?板书(日出前2、日出时3、日出后4、5)深入阅读,感悟理解下面我们看看第一段..........第一段寥寥几句话简单精炼的给我们交代了什么?(时间:天还没亮/地点:在海上/事件:看日出/环境:四周非常静)师:“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不是一次、经常、多次看日出)师:对,说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为下文中出现的两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埋下了伏笔。
师:作者“我”是怎样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生:作者之所以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是因为“红霞”——“越来越亮”,作者凭感觉和经验,知道太阳就要升起来了,所以“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海上日出》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太阳变化的顺序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
第二部分(第2、3、4、5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重点是第二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教学目标】1.认识“扩、荷、刹、镶”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能说出日出的景象。
3.了解课文按太阳变化顺序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能说出日出的景象。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在多种情境中通过朗读、联系画面体会海上日出的壮美,学习按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景的写作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
【教学过程】一、想象画面,感受海上日出的壮美同学们,巴金爷爷通过细心的观察,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幅不同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美景图,每一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都有着极为壮观的画面,请你们默读课文的第2至第5自然段,想一想,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日出图?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出示自学提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至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看到了怎样的日出图?请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2.请把你的感受在书中的空白处做简单的标记,然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画出的句子。
】(一)学生自学。
(二)汇报交流“天气晴朗时”的日出图1.天气晴朗时,海上日出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画出了哪些句子?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16《海上日出》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16课《海上日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说出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美之情。
2.学习作者按景物变化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说出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景物变化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同学们,在蔚蓝的大海上,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太阳正在缓缓升起,这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欣赏日出视频)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巴金爷爷的脚步走进16课,欣赏美丽壮观的海上日出。
(板书课题、齐读)二、新授1.引出中心句。
师: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作者看到海上日出的感受,你能一下子找到这句话吗?请你读读你找到的句子,(出示中心句并板书:奇观)2.分部分师: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哪两种天气下的日出奇观?它们分别在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快开始吧!(课件出示默读要求)生:晴天(2-3)有云(4-5)板书3.品读2、3自然段师: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第3自然段,并思考:作者是抓住了哪几个方面的变化来描绘这动态的日出奇观的呢?你又是从哪些词中看出这种变化的呢?读完之后,和同桌讨论并根据提示完成任务卡(PPT出示要求)4.生汇报:师:汇报时句子说完整,我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了它的什么变化。
哪组同学来说说,你找到了哪方面的变化?预设1:颜色生:颜色变化,红是真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个深红的圆东西;(PPT标红相关的词语)(板书:颜色)师:哦,你从这些词中抓住了日出时颜色的变化,真是火眼金睛!百闻不如一见,瞧,它来了,写出了它颜色变化的顺序。
预设2:位置生:位置变化,努力上升---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师:你找到的是位置变化,不仅找得准、还总结得很好!(板书:位置)同学们。
负着、一步一步、冲破、跳出、努力地上升,这些都是什么词?那负着重荷似的,负着重荷是什么意思呀?(形容背负着很沉重的负担)一步一步呢?你从这两个动词中感受到了什么?(吃力、速度慢)那太阳一直是这样慢、这样吃力吗?从冲破、跳出这两个词中你又感受了什么?那你还从修辞上,情感上体会到什么?(速度快:你体会到了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