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优特训班》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提优训练:9.3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
- 格式:pdf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提高培优特训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1.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豆浆、牛奶都是溶液C.溶液都是无色的D.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来源】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质量不变C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bD.将℃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化学(带解析)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来源】2012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4.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变为不饱和溶液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来源】2015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5.2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所的溶液的质量为120g【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莆田卷)化学(带解析)6.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B卷)化学(带解析)7.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和植物油都能溶于水形成溶液B.将2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质质量分数为10%C.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含的溶质质量多D.溶解和乳化都能使物质混合得更为均匀【来源】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化学三模试题-2018.68.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硝酸钾,常用降温结晶法C.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来源】【市级联考】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9届中考化学二模试卷9.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9.3 溶液的浓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9.3 溶液的浓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9.3 溶液的浓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溶液的形成》◆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材分析《溶液的浓度》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三的内容。
溶质质量分数是继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又一重要的化学计算。
课标中要求“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学习本课题,需要知道溶液的浓度有多重表示方法,并重点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因为溶质质量分数是一种常用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在实际中经常用到。
本课题的知识体系是:围绕溶质的质量分数展开,先介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然后利用这一概念进行简单计算,最后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提高培优特训卷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 C.t1℃时,100g a、c两物质的溶液中,含a、c的质量相等D.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0℃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9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0饱和溶液、溶解度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来源】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4.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5.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和植物油都能溶于水形成溶液B.将2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质质量分数为10%C.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含的溶质质量多D.溶解和乳化都能使物质混合得更为均匀【来源】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化学三模试题-2018.6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B.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20℃时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7.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序号①②③④⑤固体种类NaCl NaCl NaNO3NaNO3NaNO3固体的质量/g306030609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100下列关于①-⑤实验操作所得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①<②B.溶液质量:②<④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D.⑤中溶液质量:190g【来源】【市级联考】山东省齐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8.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是A.消耗锌粉的质量B.溶液的总质量C.生成氢气的质量D.生成ZnSO4的质量【来源】2012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带解析)9.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提优特训班》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提优训练92溶解度第1课时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一定”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解释饱和溶液概念中强调的两个“判断它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及在实践中的应用.2.依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及海水晒盐的原理.3.说明结晶的两种方法,才能有所突破夯实基础,)某氯化钾溶液在2则该1.(10℃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溶液为氯化钾的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现有一瓶2试举出两种使它20℃时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方法一:方法二: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溶液.2.有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215g0g、充分溶解后,如下图所示.请回答:5g某溶质,10g; .在1充分搅拌后过6.20℃时,00g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固体,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所列.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BCD课内与课外的桥梁是这样架设的.选项)加入食盐的质量(g()若固体溶质是硝酸钾,对A、2B两个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固体物质先消失的是.() 中盛的一1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定是不饱和溶液.在两个各盛有17.常温下,0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的是()果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所得溶液的质量(g11010120201363613640可采取的方3.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法是()D.加氯化铵晶体他很想确定该食盐水4.小明家里有一坛腌鸡蛋的食盐水,是否为饱和溶液,小明采取了以下做法,他的推断合理的味道很咸,认为原溶液是饱和溶液A.品尝少量该溶液,加热蒸发有固体析出,认为原溶液是饱B.取出部分溶液,和溶液加入少量食盐,发现食盐不再溶解,认C.取出部分溶液,为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加入少量蔗糖,蔗糖完全溶解了,认为D.取出部分溶液,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逐渐加KN下列5.向一接近饱和的KNOO3溶液中,3晶体, .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是()C.升高温度A.加水B.不断搅拌()在一定温度下,在A、3B中固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体刚好溶解, .A中固体是否也会完全溶解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B.常温下,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8.室温时, ,量分数为4另一瓶为10%)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一定量的水剩余的甲物质一定能继续溶解C.升高温度,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略降低温度蒸发少量水D.室温时,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9.常温下,.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下图所示)小军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请你猜测,小军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荀况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第九单元溶液()在第一组、第三组、第四组的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2.(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3出,请简述理由:15.一木块漂浮于3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如右图所示.末状的冰糖而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10.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和溶液浓你准行!对未知的探索,A.同种固体溶质高温下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低温下的饱B.同种固体溶质低温下的不饱和溶液可能比高温下的饱和溶液浓会增加溶液质量C.在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质量D.在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其他物质,不会增加11.小明用80℃热水配制了大半烧杯硝酸钾的饱和水溶液,让一个较大的塑料块在液面上观察.请你说出小明会看到的两个现象,并()现象一:1解释:用你学过的理化知识解释.漂浮,然后,小明让溶液冷却到2注意0℃,.()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1,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发现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由此推测出温度的变化是(填“升高”或).填“增多”或“减少”(()若要在不用外力和另加溶液的情况下使木块上浮,你准2备采取的具体方法:;②体验情境.解剖真题,“),降低”同时可观察到烧底部的硝酸钾晶体.():2解释:; . ;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16.(2012山东泰安)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④加入水;③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①加入氢氧化钙;.)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B.①③④D.①②⑤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现12.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象.请填空: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7.(2011四川泸州)(.)()能说明糖水是溶液的现象有1.()溶解后,.2()再加入足量蔗糖,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糖固体留3在杯底,其原因是.阴影(表示两种溶液混合)B、D的分析,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C.①③⑤A.①②④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D.一定温度下,不饱和溶液稀13.右图中的四个圆分别表示浓溶液、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通过对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18.(2011山东滨州).是()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A.利用阳光照射,14.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1()2;.(.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Ⅱ)第一组实验温度20℃20℃固体种类固体质量溶剂种类溶剂质量冰糖10g10g水植物油50g50g第二组20℃10g水10g20℃10g水10g(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每1Ⅰ)0g为一份,分成若干份备用.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如下图,一木块漂浮于某中,向某中缓19.(2010江苏常州)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某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第三组20℃20℃食盐10g10g水水10g10g第四组20℃冰糖10g水10g冰糖冰糖(粉末)冰糖(块状)冰糖序号①②③A.②④④水某食盐二氧化碳镁粉铁粉B.①③Y氢氧化钙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D.②③④()根据上述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1包括,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C.①②③——狄尔治夫人原谅敌人要比原谅朋友容易.—钾晶体增多.若要上浮,则需增大溶液的密度.16.D 17.D 18.D 19.B3.D 4.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原溶液中5.C 提示:含一定量的溶质,所以A错误;当加入硝酸6.C、D甲有剩余,说明甲达到饱和,乙全7.D 提示:部溶解,可能达到饱和.8.A或浓硫酸等)9.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提示:饱和硝酸钾溶液继续溶解硝酸钾,说明溶液的温度升高.10.B)有晶体析出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11.(1酸钾溶液会不断析出晶体(塑料块下2)沉一些由于硝酸钾晶体的不断析出,使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在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温度由6硝0℃降至20℃的过程中,钾晶体后,继续溶解直至饱和后,硝酸钾不再溶解.第1课时))饱和不饱和(降低温度加入水1.(12)))不会2.(1A、B D (2B (3课题2溶解度故塑料块下沉一些V排变大,)分子之间玻璃杯中的糖块消失了(2)12.(1)有间隔(蔗糖溶液达到了饱和,不能再3溶解蔗糖固体)不饱和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2)13.(1溶液可能是浓溶液)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溶质状态溶质14.(1)状态(粉末状比块状溶解的速度快,节2不会影响.第四组可以省实验时间(3)和第二组或第三组中的冰糖溶解情况进行比较))降低增多(15.(12①升温②加入其他固体溶质使其溶解提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则溶液的密度在减小,说明溶液中溶解的硝酸钾减少,所以温度的改变方式是降温,杯底的硝酸溶液密度减小;又因塑料块所受重力不变,则依G物=F浮=ρ液gV排,ρ液变小,。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 罗兰第2课时㊀㊀1.有关溶液加水稀释㊁蒸发或加溶质变浓的计算.2.通过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掌握溶液配制的过程和方法.㊀㊀夯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 1.将50g 20%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㊀㊀).A.1%B .5%C .10%D.20%2.用N a C l 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 a C l 溶液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㊀㊀).A.将用于搅拌的玻璃棒用蒸馏水冲洗,洗涤液并于溶液中B .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 .将N a C l 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称量D.将用量筒取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 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必需用到的是(㊀㊀).①㊀㊀㊀②㊀㊀㊀③㊀㊀㊀④⑤㊀㊀㊀⑥㊀㊀㊀⑦A.②④⑥⑦B .①④⑤⑥C .①③⑤⑦D.①②④⑦4.制作 叶脉书签 需要配制100g 12%的N a O H 溶液(设水的密度为1g m L -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㊀㊀).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B .在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12.0g N a O H 固体C .将准确称取的N a O H 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D.选用100m L 量筒量取88.0m L 的水5.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500m L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 m 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㊀㊀).A.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量筒和胶头滴管B .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400m LC .配制时应将水小心地加入浓硫酸中D.该稀硫酸中,溶液质量ʒ溶剂质量=5ʒ46.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㊀㊀).A.称取5.0g 氯化钾,溶解在95m L 水中,充分搅拌B .称取5.0g 生石灰,放入95m L 水中,充分搅拌C .量取5.0m L 浓盐酸,倒入95m L 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g 碳酸钙,放入95m L 水中,充分搅拌7.下图是小华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 a C l 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㊁量筒㊁㊀㊀㊀㊀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通过计算确定需要水的质量是㊀㊀㊀㊀g ,配制时应选择㊀㊀㊀㊀(填 10 50 或 100 )m L 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㊀㊀㊀㊀㊀㊀㊀㊀.8.制作 叶脉书签 需要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1)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㊀㊀㊀㊀g .水的质量是㊀㊀㊀㊀g .(2)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㊀㊀㊀㊀g.㊀㊀课内与课外的桥梁是这样架设的.9.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 的实验:图1图2㊀㊀图3(1)图1中仪器a 的名称是㊀㊀㊀㊀;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㊀㊀㊀㊀(填名称).(2)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第九单元㊀溶㊀㊀液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㊀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㊀㊀㊀㊀g .(3)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 c m -3)㊀㊀㊀㊀.10.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㊀㊀㊀㊀g 氯化钠固体.①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 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 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下图的㊀㊀㊀㊀(填字母).②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到d 和㊀㊀㊀㊀(填字母,下同)仪器,溶解时需要用到e 和㊀㊀㊀㊀仪器.a .烧杯㊀b .10m L 量筒㊀c .100m L 量筒d .滴管㊀e .玻璃棒㊀f .药匙㊀g .蒸发皿(2)在粗盐提纯中,将氯化钠溶液蒸发至有较多量固体析出后,应㊀㊀㊀㊀,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余下溶液蒸发至干.11.某同学用提取的精盐配制100g 质量分数为11.7%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完成:(1)计算:氯化钠的质量为㊀㊀㊀㊀g ,水为㊀㊀㊀㊀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应放在㊀㊀㊀㊀(填 左盘 或 右盘 ).(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 /c m3),量筒的规格是㊀(从下列中选用:10m L ㊁25m L ㊁50m L ㊁100m L ).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的㊀㊀㊀㊀㊀㊀保持水平.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㊀㊀㊀㊀.(4)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㊀㊀㊀㊀(填 偏大 偏小 或 无影响).㊀㊀对未知的探索,你准行!12.N a N O 2(亚硝酸钠)㊁N a C l 和物质M (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t 2ħ时,N a N O 2㊁N a C l 和M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如下图所示,当往试管中加入5m L 稀盐酸时,试管内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放热使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N a N O 2㊁N a C l 和㊀㊀㊀㊀.(3)分别将N a N O 2㊁N a C l 和M 的饱和溶液从t 2ħ降温到t 1ħ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4)N a N O 2有毒,其外观和咸味与食盐很相似,因此要防止因误食N a N O 2而发生中毒事故.为了区别N a N O 2和Na C l 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N a N O 2的水溶液呈碱性,N a C l 的水溶液呈中性;N a N O 2的熔点为271ħ,N a C l 的熔点为801ħ.①小明同学设计的鉴别实验方案如下:20ħ时分别取N a N O 2㊁N a C l 各5.0g 于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10m L 水(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 m -3),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观察.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㊀㊀㊀㊀(填 可行 或 不可行).②该小组其他同学又设计出与小明不同的实验方案,并获得成功.你认为该方案可能是㊀㊀(只填写一种方案并简单叙述).13.a .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1)曲线上满足A 点指标的溶液在升高温度后会产生的现象:㊀㊀㊀㊀,此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㊀㊀㊀㊀(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2)若向曲线上满足A 点指标的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将㊀㊀㊀㊀(填 增加 减少 或 不变).b .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1)A 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㊀㊀㊀㊀(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溶液.(2)将B 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ħ(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㊀㊀㊀㊀(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3)B 点代表20ħ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若将满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足B 点指标的溶液恒温蒸发10g 水,会有㊀㊀㊀㊀g 氯化钠晶体析出.14.请根据下图要求,自编一道有关溶液的计算题,并进行解答.㊀㊀解剖真题,体验情境.15.(2012 福建福州)根据下图所示的信息计算:(1)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㊀㊀㊀㊀g .(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2K O H+H 2S O 4 K2S O 4+2H 2O )16.(2012 重庆)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5%~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1)要配制150k g 16%的氯化钠,计算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2)选种进行一段时间后,农技员估计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有所减少,他取出50g 氯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A g N O 3溶液,得到沉淀14.35g ,计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若此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只剩下100k g,要使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恢复到(1)中的状态,计算需要加入的氯化钠和水的质量.17.(2010 江苏苏州)根据图示情景和范例,编写计算题,并完成相关内容.ʌ情景1ɔ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㊁一定质量的氯化钾溶液,应该怎么操作?(1)编题范例㊀配制10%的氯化钾溶液50g,分别需氯化钾固体和水各多少?(2)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步骤①计算:㊀;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固体,再用㊀㊀㊀㊀m L 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③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④装瓶:将配制的溶液倒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ʌ情景2ɔ已知一定质量分数㊁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一定质量的盐酸反应,得到只有一种溶质的溶液,求算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编写题目:㊀(2)计算过程小苏打的妙用(1)小苏打用于保鲜:把新鲜又没有破损霉烂的水果放进千分之一浓度的小苏打水溶液中浸泡2分钟,然后捞出晾干,装进食用塑料袋里密封起来,便可保存较长的时间.同样,要保存鸡蛋或鸭蛋,也可采用这个方法.(2)在花卉含苞欲放之际,若用万分之一浓度的小苏打溶液来浇花,可使鲜花怒放,艳丽夺目.(3)用于除垢:热水瓶瓶胆内壁的水垢,欲把它除去,可在热水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和破碎的蛋壳,再灌进一些食盐水;用较浓的小苏打溶液,来清洗玻璃制品㊁银器以及不锈钢用具等,将会比其他洗洁剂要更胜一筹.搪瓷器皿上焦黄的斑痕,若用湿布沾上一点小苏打,再使劲地擦,搪瓷器皿就会被擦洗得干干净净,光亮如新.分数减小;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则水的体积比实际值多些,质量分数偏小;将N a C l 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称量,N a C l的量少于实际值,质量分数偏小.3.B4.D㊀提示: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平衡螺母使之平衡; N a O H固体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配制溶液不能在量筒中而应在烧杯中.5.D㊀提示: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烧杯㊁玻璃棒等;通过计算可知500m 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114g,溶剂为456g;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注入到水中.6.A7.(1)烧杯㊀不断搅拌,加速溶解(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物品与砝码放错位置(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95㊀100(4)④②①⑤③8.(1)10㊀90㊀(2)509.(1)烧杯㊀玻璃棒㊀(2)称量时砝码和氯化钠位置放反了㊀12㊀(3)18%10.(1)10㊀①B㊀②c㊀a㊀(2)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11.(1)11.7㊀88.3㊀(2)左盘(3)100m L㊀凹液面最低处㊀搅拌(加速溶解) (4)偏小12.(1)N a N O2>N a C l>M㊀(2)M (3)N a N O2>N a C l>M(4)①可行㊀②分别取少量的N a N O2㊁N a C l固体于两支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熔化者为N a N O2,不熔者为N a C l(或分别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者为N a N O2,不变者为N a C l)(或其他合理答案)13.a.(1)出现浑浊㊀变小㊀(2)减少b.(1)不饱和㊀(2)不变㊀(3)3.614.题目:配制5%的碳酸氢铵溶液100g,需碳酸氢铵和水各多少克?解:需碳酸氢铵的质量:100gˑ5%=5g 需水的质量:100g-5g=95g答:略.15.(1)24.5(2)解:设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为x. H2S O4+2K O H K2S O4+2H2O98112x56gˑ10%98112=x56gˑ10%x=4.9g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4.924.5gˑ100%=20%答: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16.解:(1)150k gˑ16%=24k gA g N O3+N a C l N a N O3+A g C lˌ58.5143.5x14.35g58.5ʒ143.5=xʒ14.35gx=5.85g氯化钠质量分数=5.85g50gˑ100%=11.7%(3)需要加入氯化钠的质量:24k g-100k g ˑ11.7%=12.3k g需要加入水的质量:150k g-12.3k g-100k g=37.7k g答:(1)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24k g. (2)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 (3)需要加入的氯化钠为12.3k g,水的质量为37.7k g.17.ʌ情景1ɔ(2)①m(K C l)=50gˑ10%=5g, m(H2O)=50g-5g=45g,V(H2O)=45m L㊀②50ʌ情景2ɔ(1)56g10%的氢氧化钾溶液与18.5g某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解:K O H+H C l K C l+H2O㊀㊀㊀56㊀㊀㊀㊀㊀㊀74.5㊀56gˑ10%㊀㊀㊀㊀m(K C l)5656gˑ10%=74.5m(K C l)m(K C l)=7.45gw(K C l)=7.45g56g+18.5gˑ100%=10%答: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0%.第2课时1.B㊀提示: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2.D㊀提示:将用于搅拌的玻璃棒用蒸馏水冲洗㊁洗涤液并于溶液中则溶剂量增加,质量。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时,需要用到的一组实验仪器是A.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B.量筒、漏斗、试管C.烧杯、玻璃棒、量筒D.烧杯、蒸发皿、量筒1.84/g cm、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用2.实验室用密度为3多少mL的量筒量取多少mL的浓硫酸?A.100mL54.35mL B.100mL55.5mLC.250mL54.35mL D.250mL55.5mL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第九单元㊀溶㊀㊀液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㊀课题3㊀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㊀㊀1.准确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密度的概念.2.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质量㊁溶剂质量㊁溶液质量和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㊀㊀夯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 1.下图是甲㊁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P 点的含义是㊀.(2)20ħ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㊀㊀㊀㊀(写出一种).(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㊀㊀㊀㊀的方法提纯甲.(4)30ħ时,将40g 甲物质放入盛有50g 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㊀㊀㊀㊀;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ħ(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㊀㊀㊀(填字母).A.溶剂的质量B .溶液的质量C .溶质的质量分数D.以上都不变2.下图所示为甲㊁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回答以下问题:(1)20ħ时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㊀㊀㊀㊀.(2)30ħ时甲的饱和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㊀㊀㊀㊀(填 浓 或 稀).(3)试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㊀㊀㊀㊀(填字母).A.20ħ时,100g 甲溶液中最多含甲物质25g B .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率大于乙C .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率大于甲D.将50ħ的甲㊁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ħ,都有晶体析出3.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12162428硫酸溶液的密度/(g /m L )1.021.081.111.171.20氨水的密度/(g/m L )0.980.950.940.910.90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0ħ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渐㊀㊀㊀㊀(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氨水的密度逐渐㊀㊀㊀㊀(填 增大 减小 或不变).(2)取12%的硫酸溶液100g 配制成6%的溶液,向100g1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的质量应㊀㊀㊀㊀(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100g.(3)向100g 24%的氨水中加入100g 水,摇匀,溶液体积是㊀㊀㊀㊀(保留到0.1)m L .4.A ㊁B ㊁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㊀㊀).A.t 1ħ时,A 的饱和溶液65g 中含有溶剂50gB .将t 2ħ的A ㊁B ㊁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ħ时,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 .在t 2ħ时,A ㊁B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要从B 溶液中得到B ,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5.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操作不可能配成所需溶液的是(㊀㊀).A.一定量氯化钠固体溶于适量水中B .一定量24%的氯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C .15%的氯化钠溶液与13%的氯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D.18%的氯化钠溶液与10%的氯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㊀㊀课内与课外的桥梁是这样架设的.6.某酒精溶液中乙醇所含的氢原子数与水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则该酒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㊀㊀).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 你错了.卡耐基A.50%B .25%C .46%D.33.3%7.对100g 10%的某固体物质M 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㊀㊀).A.蒸发掉10g 水,无晶体析出B .加入10g 10%的M 的溶液C .加入10g 固体M ,并使之完全溶解D.加入10g 水8.20ħ时,向一盛有40g 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g 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g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㊀㊀).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gB .20ħ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C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9.20ħ时,N a C l 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㊀㊀).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加入N a C l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①10212②10313③10413.6④10513.6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 .20ħ时10g 水最多能溶解4g N aC lC .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10.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分析正确的是(㊀㊀).A.溶质质量增加B .溶液质量不变C .溶剂质量减少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11.某科学实验小组在做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时,得到表一所示实验数据,经计算处理后得到表二数据.表一实验序号水的体积(m L)酒精体积(m L)混合前总体积(m L )混合后总体积(m L)187.812.210098.8266.233.810097.7344.455.610096.4416.783.310097.658.291.810098.5表二实验序号混合后减小的体积(m L )混合液中酒精的质量分数(%)11.21022.32033.65042.48051.590(1)根据表二数据,画出酒精和水混合后 减小的体积 随混合液中 酒精的质量分数 变化的曲线.(2)根据表二提供的数据,可以得出:混合液中酒精的质量分数为㊀㊀㊀㊀%时,混合后体积减小得最明显.(3)从表二或图中可得出,在酒精和水混合前的总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当混合液中 酒精的质量分数 增大时,酒精和水混合后 减小的体积 变化规律是㊀㊀㊀.12.甲型H 1N 1流感疫情曾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1)消毒是预防甲型H 1N 1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某机场要用45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则需要用㊀㊀㊀㊀㊀g 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配制.过氧乙酸能杀灭病毒的主要原理是㊀.(2)甲型H 1N 1流感病毒的直径为0.08μm~0.12μm ,带有病毒的飞沫直径一般为1μm~10μm .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μm 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μm 左右;③N 95专业口罩在0.1μm 左右.上述口罩在防控甲型H 1N 1流感中更有效的是㊀㊀㊀㊀㊀(填序号).口罩的作用是过滤,由此你对过滤有何新的认识?㊀㊀.㊀㊀对未知的探索,你准行!13.实验室要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5g 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㊁2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药品及用量即可)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第九单元㊀溶㊀㊀液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一起毁灭了.伊索㊀14.将一种盐溶于水时,会使水的冰点(凝固点)降低,冰点降低多少与盐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有关.如果将此盐溶液降温,则在零度以下某温度会析出冰.但当盐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比较大时,在将溶液冷却的过程中先析出的固体不是冰而是盐的晶体.如下图所示,横坐标为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纵坐标为温度.试填空或简答.(1)氯化钙溶液可用作冷冻剂,当无水氯化钙与水混合的质量比为㊀㊀㊀㊀(填写最简整数比)时,冷却效果最好.(2)指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的具体含义.曲线A B :㊀;曲线B C :㊀.(3)将10ħ时38%的氯化钙溶液降温到-40ħ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㊀㊀㊀㊀(填字母).A.此时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B .溶液中析出了氯化钙晶体C .溶液中已经有冰析出D.此时冰㊁氯化钙晶体和氯化钙饱和溶液共存E .此时氯化钙晶体和氯化钙饱和溶液共存㊀㊀解剖真题,体验情境.15.(2012 贵州铜仁)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下图中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㊀㊀).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t ħ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C .G 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G<M<W=Z16.(2012 义乌)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密度为1.2克/厘米3.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630克.求:(1)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17.(2009 福建厦门)N a N O 2是 种致癌物质.某兴趣小组为研究水中N a N O 2的含量和消除污染的方法,进行了如下目视比色法实验(比较溶液颜色深浅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请你参与实验,并填空:(1)测定方法:配制质量分数为0.07%的N a N O 2标准溶液,分别取0㊁2㊁4㊁6㊁8㊁10m L 标准溶液于6支试管,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10m L ,分别加入约0.30g M 粉末(M 是氨基苯磺酸),振荡后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标准色阶.测定时取10m L 水样,加入约0.30gM 粉末,振荡后与标准色阶比较,得出颜色相同的色阶所含标准溶液的毫升数,再按稀释比例计算出水样中N a N O 2的质量分数(水和稀溶液的密度均按1gc m -3计算).①配制质量分数为0.07%的N a N O 2溶液1000m L ,所需N a N O 2的质量是㊀㊀㊀㊀g .②用上述方法测定某水样,其与含2m L 标准溶液的色阶颜色相同,此水样中N a N O 2的质量分数为㊀㊀㊀㊀.(2)研究某水样在不同煮沸时间后N a N O 2含量的变化.将另一水样用上图装置煮沸,测定不同质量分数的N a N O 2的煮沸时间,结果为:煮沸时间(小时)024812N a N O 2的质量分数000.014%0.028%0.056%①兴趣小组设计的如图实验装置用到了蒸气回流装置,其作用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见此水样随煮沸时间的延长N a N O 2的质量分数会逐渐㊀㊀㊀㊀.(3)寻找能降低水中N a N O 2含量的物质,研究消除污染的有效方法.查阅资料可知,加入醋酸或双氧水可降低水中N a N O 2的质量分数,请设计实验证明少量醋酸是否有降低水中N a N O 2质量分数的作用,填写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可能的实验现象根据可能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课题3㊀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1.(1)30ħ时,甲的溶解度为60g㊀(2)降低温度㊀(3)冷却饱和溶液㊀(4)37.5%㊀B㊁C 2.(1)20%㊀(2)浓㊀(3)B㊁D 3.(1)增大㊀减小㊀(2)等于㊀(3)210.54.C㊀5.C6.C㊀提示:因为乙醇中氢原子个数与水分子中氢原子个数相等,所以溶液中乙醇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ʒ3.7.D㊀提示:A㊁C操作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B操作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D操作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小.8.C㊀9.C10.C㊀提示: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水)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11.(1)(2)50㊀(3)随着酒精量的增加,减少的体积逐渐增多,当二者的体积各占50%时,减少的体积最多,继续增加酒精的量,减少的体积又会逐渐减少12.(1)600㊀过氧乙酸能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㊀(2)③㊀过滤不一定是固液分离(或过滤实质上是大㊁小颗粒分离的过程等)13.25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和25g水㊀10g硝酸钾晶体和40g水㊀2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㊁7g硝酸钾晶体和23g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4.(1)3ʒ7㊀(2)水的冰点曲线㊀氯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3)B㊁E15.D㊀提示:该图示是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没有说溶解度,所以不能说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错;溶解度单位是克,少了单位,故B错;G和M的区别是G中有100g水,M中有80g水,溶质相同都是20g,所以G中溶质质量分数要小于M中质量分数,G㊁M都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W和Z都在曲线上,都属于饱和溶液,因为温度没变,溶解度就不变,所以W和Z溶质质量分数相同.16.(1)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630克ː1.2克/厘米3=525厘米3,即525毫升. (2)需要浓硫酸的质量是:630克ˑ28%ː98%=180克.17.(1)①0.7㊀②0.014%(2)①保持水的总量不变㊀②增大(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实验步骤可能的实验现象可能的结论取10m LN a N O2标准溶液于试管,加入数滴醋酸后振荡,再加入0.3g M粉末,振荡后与标准色阶比较溶液颜色比10m LN a N O2标准色阶的颜色浅少量醋酸有降低N a N O2质量分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