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28.50 KB
- 文档页数:7
河北衡水中学2018年高考押题试卷物理试卷(一)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中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下降过程处于失重状态B.若物体的速度很大,则其所受合外力也一定很大C.一个具有初速度的物体,如果所受合外力大小恒定、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其运动轨迹不一定是圆D.一个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合外力恒定,其轨迹一定是抛物线15.如图所示,直线OO'的左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右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2,且B1> B2,一总阻值为R的导线框ABCD以OO'为轴做角速度为ω的匀速转动,导线框的AB边长为l1, BC边长为l2。
以图示位置作为计时起点,规定导线框内电流沿A→B→C→D→A流动时为电流的正方向。
则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线框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是A. B.C.D.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C 与14C 是同位素,具有放射性,所以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并不相同B.核力是原子核内质子与质子之间的力,中子和中子之间并不存在核力C.在裂变反应235114489192056360U n Ba Kr n +→++中,23592U 的结合能比14456Ba 和8936Kr 都大,但比结合能没有14456Ba 和8936Kr 大D.α、β、γ三种射线都是带电粒子流17.我国将于2017年11月发射“嫦娥五号”探月卫星,计划执行月面取样返回任务。
“嫦娥五号”从月球返回地球的过程可以简单分成四步,如图所示第一步将“嫦娥五号”发射至月球表面附近的环月圆轨道Ⅰ,第二步在环月轨道的A 处进行变轨进入月地转移轨道Ⅱ,第三步当接近地球表面附近时,又一次变轨,从B 点进入绕地圆轨道Ⅲ,第四步再次变轨道后降落至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嫦娥五号”发射至轨道Ⅰ时所需的发射速度为7. 9km/sB.“嫦娥五号”从环月轨道Ⅰ进入月地转移轨道Ⅱ需要加速C.“嫦娥五号”从A 沿月地转移轨Ⅱ到达B 点的过程中其动能一直增加D.“嫦娥五号”在第四步变轨时需要加速18.如图所示电路中,M 、N 是构成平行板电容器的两金属极板,两极板长度都为d , M 、N 极板间距也为d 。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十模考试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 )A. B. C. D.【答案】B【解析】A={x|y=log2(2﹣x)}={x|x<2},B={x|x2﹣3x+2<0}={x|1<x<2},B={x|x≤1},则∁A故选:B.2.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设∴故选:D.3. )A. B. C. D.【答案】A【解析】∵化为B为锐角,C为钝角.,当且仅当∴tanA的最大值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诱导公式、和差公式、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属于综合题是三角和不等式的结合.4.,则满足的概率是()A. B. C. D.【答案】C【解析】由题意,∴,则A={(x,y)|0<x<m,0<y<1}={(x,y)|0<x<e,0<y<1},画出A={(x,y)|0<x<e,0<y<1}表示的平面区域,任取(a,b)∈A,则满足ab>1的平面区域为图中阴影部分,如图所示: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为=(x﹣lnx﹣1﹣lne+ln1=e﹣2.S阴影所求的概率为故选:C.5. )A. B.C. D.【答案】D【解析】函数B.当x=10时,y=1000,对应点在x轴上方,排除A,当x>0时,y=x3lgx,y′=3x2lgx+x2lge,可知x=C.故选:D.6. )A. B.C. D.【答案】D【解析】该几何体是一个棱锥与四分之一的圆锥的组合体,其表面积为D.7. 已知,,,则,,的大小关系为()A.【答案】A【解析】由题易知:故选:A点睛: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幂函数的性质比较实数或式子的大小,一方面要比较两个实数或式子形式的异同,底数相同,考虑指数函数增减性,指数相同考虑幂函数的增减性,当都不相同时,考虑分析数或式子的大致范围,来进行比较大小,另一方面注意特殊值的应用,有时候要借助其“桥梁”作用,来比较大小.........................8. 执行如下程序框图,则输出结果为()A. B. C.【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则输出的故选:C9. :,,若直线平分线段于)A. B. C. D.【答案】C【解析】如图,设AC中点为M,连接OM,则OM为△ABC的中位线,于是△OFM∽△AFB故答案为:点睛:解决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值及范围问题其关键就是确立一个关于a,b,c的方程或不等式,再根据a,b,c的关系消掉b得到a,c的关系式,建立关于a,b,c的方程或不等式,要充分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点的坐标的范围等.10.)B. C.【答案】A【解析】,期为4的零点,分别画与两个函数的图象都关于直线6个,可得所有零点的和为6,故选A.点睛:对于方程解的个数(或函数零点个数)问题,可利用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草图确定其中参数范围.从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从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从图象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等.11. 已知函数()A. B. D.【答案】A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为奇函数,y轴对称,故选:A12. 已知直线:为端点的线段长度恰好等于,则称此曲线为直线的“绝对曲线”.下面给出的四条曲线方程:其中直线的“绝对曲线”的条数为()A. B. C. D.【答案】C【解析】由y=ax+1﹣a=a(x﹣1)+1,可知直线l过点A(1,1).对于①,y=﹣2|x﹣1|,图象是顶点为(1,0)的倒V型,而直线l过顶点A(1,1).所以直线l不会与曲线y=﹣2|x﹣1|有两个交点,不是直线l的“绝对曲线”;对于②,(x﹣1)2+(y﹣1)2=1是以A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所以直线l与圆总有两个交点,且距离为直径2,所以存在a=±2,使得圆(x﹣1)2+(y﹣1)2=1与直线l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且以这两个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长度恰好等于|a|.所以圆(x﹣1)2+(y﹣1)2=1是直线l的“绝对曲线”;对于③,将y=ax+1﹣a代入x2+3y2=4,得(3a2+1)x2+6a(1﹣a)x+3(1﹣a)2﹣4=0.x1+x21x2若直线l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度是|a|,化简得.令f(a)=f(1,f(3).所以函数f(a)在(1,3而直线过椭圆上的定点(1,1),当a∈(1,3)时满足直线与椭圆相交.故曲线x2+3y2=4是直线的“绝对曲线”.对于④将y=ax+1﹣a把直线y=ax+1-a代入y2=4x得a2x2+(2a-2a2-4)x+(1-a)2=0,∴x1+x2x1x2若直线l被椭圆截得的弦长是|a|,则a2=(1+a2)[(x1+x2)2-4x1x2]=(1+a2化为a6-16a2+16a-16=0,令f(a)=a6-16a2+16a-16,而f(1)=-15<0,f(2)=16>0.∴函数f(a)在区间(1,2)内有零点,即方程f(a)=0有实数根,当a∈(1,2)时,直线满足条件,即此函数的图象是“绝对曲线”.综上可知:能满足题意的曲线有②③④.故选:C.点睛:本题以新定义“绝对曲线”为背景,重点考查了二次曲线弦长的度量问题,本题综合性较强,需要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作出判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3. 已知实数,则实数_______.【答案】【解析】如图,作出可行域:表示可行域上的动点与定点显然最大值为,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性规划问题,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实质是把代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无误地作出可行域;二,画目标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让其斜率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得.14.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且__________.【答案】【解析】可设|PF 1|=m ,|PF 2|=n ,|F 1F 2|=2c ,由I 为△PF 1F 2的内心,可得,则|QF 1|=,若|F 1Q|=|PF 2, 又PQ 为∠F 1PF 2的角平分线,则n=4c ﹣m , 又m ﹣n=2a ,n=m , 解得m=4a ,n=2a ,,即, 则e== 故答案为:15. 若平面向量________.【答案】【解析】由16. 观察下列各式:……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第n 个式子的左边是n 3,右边是n 个连续奇数的和,设第n 个式子的第一个数为a n ,则有a 2﹣a 1=3﹣1=2, a 3﹣a 2=7﹣3=4,…a n ﹣a n ﹣1=2(n ﹣1), 以上(n ﹣1)个式子相加可得a n ﹣a 1=故a n =n 2﹣n+1,可得a 45=1981,a 46=2071, 故可知2017在第45个式子, 故答案为:4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 .(1的通项公式;(2为数列.【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存在以存在,使得成立,即存在,使得.即可解得.试题解析:(1,所以所以.(2因为存在,使得成立,所以存在成立,即存在..所以,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8. 为了解学生寒假期间学习情况,学校对某班男、女学生学习时间进行调查,学习时间按整小时统计,调查结果绘成折线图如下:(1.(2.(3)试比较男生学习时间的方差.(只需写出结论)【答案】(1)240人(2)见解析(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由折线图分析可得20名学生中有12名学生每天学习不足4小时,进而可以估计校400名学生中天学习不足4小时的人数;(2)学习时间不少于4本的学生共8人,其中男学生人数为4人,故X的取值为0,1,2,3,4;由古典概型公式计算可得X=0,1,2,3,4的概率,进而可得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3)根据题意,分析折线图,求出男生、女生的学习时间方差,比较可得答案.试题解析:(1人,其中男生中学习时间不足.∴可估计全校中每天学习不足.(2本的学生共人,其中男学生人数为人,故的所有可能取值为由题意可得所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3)由折线图可得.19. 如图所示,四棱锥的底面为矩形,已知,.(1(2.【答案】(1) (2)【解析】试题分析:(1得到(2)求出平面EAC的法向量和平面DAC的法向量,平面角的余弦值.试题解析:(1为的中点.(2)连接平面为原点,轴,过平行于的直线为轴,过平行于的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显然,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所以二面角点睛:(1)求解本题要注意两点:一是两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不一定是所求的二面角,二是利用方程思想进行向量运算,要认真细心,准确计算.(2)设m,n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θ与<m,n>互补或相等.求解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20..(1)求顶点的轨迹的方程;(2),,,的中点分别为①求四边形②试问:直线是否恒过一个定点?若过定点,请求出该定点,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由,则即可求得顶点方程;(2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化为关于标得到和与积.①根据焦半径公式得②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得到直线值,可得直线,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直线试题解析:(1)∵∴由①知的重心,由②知(2恰为①当直线的斜率存且不为0时,设直线则①根据焦半径公式得,,即时取等号.②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同理可求得的斜率为的方程为,整理化简得恒过定点②当直线0点睛:(1)在圆锥曲线中研究范围,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首先建立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在利用代数法解决最值与范围问题时,常从以下方面考虑:①利用判别式来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②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两个参数之间建立等量关系;③利用隐含或已知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④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⑤利用函数的值域的求法,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2)定点的探索与证明问题:①探索直线过定点时,需考虑斜率存在不存在,斜率存在可设出直线方程,然后利用条件建立等量关系进行消元,借助于直线系的思想找出定点;②从特殊情况入手,先探求定点再证明与变量无关.21. 已知函数(1,求函数(2)若函数上单调递增,求实数(3,求证【答案】(1) (2) (3)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求导函数,可得切线的斜率,求出切点的坐标,可得函数y=f(x)的图象在x=0处的切线方程;(2)先确定﹣1≤a<0,再根据函数f(x)在(0,1)上单调递增,可得f′(x)≥0在(0,1(x+1)ln(x+1)﹣x,证明h(x)在(0,1)上的值域为(0,2ln2﹣1),即可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3)由(2)知,当a=﹣1时,(0,1)上单调递增,从而可得结论.试题解析:(1∴函数的图象在(2时,只需∵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即上恒成立.在上的值域为.综合①②得实数的取值范围为.(3)由(2)知,当时,时,,,即,三式相加得.请考生在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极坐标系中,曲线中,曲线.(1(2后得到曲线的最小值.【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x=ρcosθ,y=ρsinθ求出C1,C2的直角坐标方程即可;(2)求出C3的参数方程,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标方程为(2)将曲线经过伸缩变换后得到曲线的方程为.的距离为当时,有最小值,所以的最小值为23. [选修4-5:不等式选讲](1)当时,解不等式(2.【答案】(1) (2)【解析】试题分析:(1)把原不等式转化为三个不等式组,分别求解集,最后求并集即可;(2.试题解析:(1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上是增函数,时,取最小值且最小值为,∴实数的取值范围为点睛:|x-a|+|x-b|≥c(或≤c)(c>0),|x-a|-|x-b|≤c(或≤c)(c>0)型不等式的解法可通过零点分区间法或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行求解.①令每个绝对值符号的代数式为零,并求出相应的根;②将这些根按从小到大排列,把实数集分为若干个区间;③由所分区间去掉绝对值符号得若干个不等式,解这些不等式,求出解集;④取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并集就是原不等式的解集.。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一轮复习周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关系为x =10t -4t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初速度为10m/sB .物体的加速度为一4m/s2C .物体的加速度为8m/s 2D .物体在2s 末的速度为一2m/s2.列车长为L ,铁路桥长也为L ,列车匀加速过桥,车头过桥头时速度为v 1,车头过桥尾时速度为v 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A .v 2B .2v 2-v 1C .22221v v +D .21222v v -3.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的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往下落.而是固定在图中A 、B 、C 、D 四个位置不动一动,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的可能条件为(取g =10m/s 2)( )A .普通光源即可B .间歇发光,间隙时间为1.4sC .间歇发光,间隙时间为0.14sD .间歇发光,间隙时间为0.2s4.《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已经正式拖行.闭机闯黄灯要扣6分,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
某小轿车驾驶员看到绿灯开始闪时,经短暂思考后开始刹车,小轿车在黄灯刚亮时恰停在停车线上.v -t 图线如图所示。
若绿灯开始闪烁时小轿车距停车线距离L =10.5m ,则绿灯开始闪烁到黄灯刚亮的时间t 0为( )A.0.5s B.1.5sC.3s D.3.5s5.雨天后一房檐滴水,每隔相等的时间积成一滴水下落,当第一滴水下落到地面时,第五滴水刚好形成,观察到第四、五滴水之间的距离恰好为1m,则此房子的高度是()A.2m B.4mC.8m D.16m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为1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7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A.5m/s B.5.5m/sC.4m/s D.3.5m/s7.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速度图象如图实线I、II 所示。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第十次模拟考试试题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2017年11月17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获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习总书记为他“让座”的场景感人肺腑,下列有关核反应说法措施的是A .目前核潜艇是利用重核裂变提供动力B .重核裂变反应前后一定有质量亏损C .235114094192054380U n U Sr d n +→++式中d=1D .铀核裂变后的新核比铀核的比结合能小15.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都满足平方反比定律,因此引力场和电场之间有许多相似的性质,在处理问题时可以将它们进行类比,例如电场中反应各点电场强度的物理量是电场强度,其定义式为F E q=,在引力场中可以用一个类似的物理量来反应各点引力场的强弱,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如果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位于距离地心2R 处的某点,则下列表达式中能反应该点引力场强弱的是A .22M G RB .22m G RC .22Mm G RD .4g 16.如图所示,每级台阶的高和宽均相等,一小球向左抛出后从台阶上逐级弹下,在每级台阶上弹起的高度相同,落在每级台阶上的位置边缘的距离也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 .与每级台阶都是弹性碰撞B .通过每级台阶的运动时间逐渐缩短C .除碰撞外,水平方向的速度保持不变D .只要速度合适,从下面的某级台阶上向右抛出,它一定能原路返回17.如图所示,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将一质量为M 的滑块套在杆上,滑块通过轻绳悬挂一质量为m 的小球,杆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给滑块一个沿杆方向的初速度,稳定后滑块和小球一起以共同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且β>θ,不计空气阻力,则滑块的运动情况是A .沿着杆减速下滑B .沿着杆减速上滑C .沿着杆加速下滑D .沿着杆加速上滑18.将一个半球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半球的中央有一个光滑小孔,上端有一光滑的小滑轮,柔软光滑的轻绳绕过滑轮,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m 2的物体(两物体均可看成质点,m 2悬于空中)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五调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8页,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在答题纸上将正确选项涂黑)1.物体A 放在物体B 上,物体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 A =6kg ,m B =2kg ,A 、B 间动摩擦因数0.2μ=,如图所示。
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于物体A 上,g 取10m /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拉力F<12N 时,A 静止不动B .当拉力F=16N 时,A 对B 的摩擦力等于4NC .当拉力F>16N 时,A 一定相对B 滑动D .无论拉力F 多大,A 相对B 始终静止2.经观测,在河外星系发现一未知天体A ,假设该天体可视为球体,且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2倍,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8倍。
天体A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用g A 表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天体A 的第一宇宙速度用v A 表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用v 表示。
则A .21A g g =B .132A g g =C .1A v v =D .12A v v = 3.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小球a 、b 分别从斜面顶端A 和斜面中点B 沿水平方向抛出,恰好都落在斜面底端,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a 、b 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为2:1B .小球a 、bC .小球a 、b 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之比为4:1D .小球a 、b 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之比为1:14.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绳相连的质量均为m 的两个物体A 和B ,它们分居圆心两侧,与圆心距离分别为R A =r 、R B =2r ,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同。
衡水中学2018年高三模拟考试物理试题(一)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对下列各图蕴含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图甲的加速度时间图像说明该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图乙的位移时间图像说明该物体受力平衡C.图丙的动能时间图像说明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图丁的速度时间图像说明该物体的合力随时间增大2.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一个小型起重机起吊重物的示意图。
一根轻绳跨过光滑的动滑轮,轻绳的一端系在位置A处,动滑轮的下端挂上重物,轻绳的另一端挂在起重机的吊钩C处。
起吊重物前,重物处于静止状态。
起吊重物过程是这样的:先让吊钩从位置C竖直向上缓慢的移动到位置B,然后再让吊钩从位置B水平向右缓慢地移动到D,最后把重物卸载到某一个位置。
则关于轻绳上的拉力大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吊钩从C向B移动的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不变B.吊钩从C向B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变大C.吊钩从B向D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不变D.吊钩从B向D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变大3.如图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的山坡上的P点水平击出一个质量为m的高尔夫球,飞行中持续受到一阵恒定的水平风力的作用,高尔夫球竖直落入距击球点水平距离为L的洞穴Q。
则()A.球飞行中做的是平抛运动B .球飞行的时间为g h 2C .球被击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L gh 2 D .球飞行中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为L mgh 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m f 。
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沿斜面以同一加速度向下运动,则拉力F 的最大值( )A .m f 53B .m f 43C .m fD .m f 23 5.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 、B 、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m 、2m 、m ,A 与B 、B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 、1.5r 。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十模考试数学试卷(理科)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设集合,,则()A. B. C. D.【答案】B【解析】A={x|y=log2(2﹣x)}={x|x<2},B={x|x2﹣3x+2<0}={x|1<x<2},则∁A B={x|x≤1},故选:B.2.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设z=x+y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故选:D.3.已知中,,则的最大值是( )A.B.C.D.【答案】A【解析】∵,∴化为.可得:B为锐角,C为钝角.∴=-==≤=,当且仅当tanB=时取等号.∴tanA 的最大值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诱导公式、和差公式、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属于综合题是三角和不等式的结合.4.设,为的展开式的第一项(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任取,则满足的概率是()A.B.C.D.【答案】C【解析】由题意,s=,∴m==e,则A={(x,y)|0<x<m,0<y<1}={(x,y)|0<x<e,0<y<1},画出A={(x,y)|0<x<e,0<y<1}表示的平面区域,任取(a,b)∈A,则满足ab>1的平面区域为图中阴影部分,如图所示: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x﹣lnx)=e﹣1﹣lne+ln1=e﹣2.所求的概率为P=,故选:C.5.函数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答案】D【解析】函数y=是偶函数,排除B.当x=10时,y=1000,对应点在x轴上方,排除A,当x>0时,y=x3lgx,y′=3x2lgx+x2lge,可知x=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点,排除C.故选:D.6.已知一个简单几何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B.C. D.【答案】D【解析】该几何体是一个棱锥与四分之一的圆锥的组合体,其表面积为,,所以,故选D.7.知,,,则,,的大小关系为()A. B. C. D.【答案】A【解析】由题易知:,∴故选:A点睛: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幂函数的性质比较实数或式子的大小,一方面要比较两个实数或式子形式的异同,底数相同,考虑指数函数增减性,指数相同考虑幂函数的增减性,当都不相同时,考虑分析数或式子的大致范围,来进行比较大小,另一方面注意特殊值的应用,有时候要借助其“桥梁”作用,来比较大小.8.执行如下程序框图,则输出结果为()A. B. C. D.【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则输出的S=.故选:C9.如图,设椭圆:的右顶点为,右焦点为,为椭圆在第二象限上的点,直线交椭圆于点,若直线平分线段于,则椭圆的离心率是()A. B. C. D.【答案】C【解析】如图,设AC中点为M,连接OM,则OM为△ABC的中位线,于是△OFM∽△AFB,且,即=可得e==.故答案为:.点睛:解决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值及范围问题其关键就是确立一个关于a,b,c的方程或不等式,再根据a,b,c的关系消掉b得到a,c的关系式,建立关于a,b,c的方程或不等式,要充分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点的坐标的范围等.10.设函数为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且,当时,,则函数在区间上的所有零点的和为()A. 6B. 7C. 13D. 14【答案】A【解析】由题意,函数,,则,可得,即函数的周期为4,且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在区间上的零点,即方程的零点,分别画与的函数图象,两个函数的图象都关于直线对称,方程的零点关于直线对称,由图象可知交点个数为6个,可得所有零点的和为6,故选A.点睛:对于方程解的个数(或函数零点个数)问题,可利用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草图确定其中参数范围.从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从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从图象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等.11.已知函数,其中为函数的导数,求()A. B. C. D.【答案】A【解析】由题意易得:∴函数的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由可得∴为奇函数,∴的导函数为偶函数,即为偶函数,其图象关于y 轴对称,∴∴故选:A12.已知直线:,若存在实数使得一条曲线与直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且以这两个交点为端点的线段长度恰好等于,则称此曲线为直线的“绝对曲线”.下面给出的四条曲线方程:①;②;③;④.其中直线的“绝对曲线”的条数为( )A. B.C.D.【答案】C 【解析】由y=ax +1﹣a=a (x ﹣1)+1,可知直线l 过点A (1,1).对于①,y=﹣2|x ﹣1|,图象是顶点为(1,0)的倒V 型,而直线l 过顶点A (1,1).所以直线l 不会与曲线y=﹣2|x ﹣1|有两个交点,不是直线l 的“绝对曲线”; 对于②,(x ﹣1)2+(y ﹣1)2=1是以A 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所以直线l 与圆总有两个交点,且距离为直径2,所以存在a=±2,使得圆(x ﹣1)2+(y ﹣1)2=1与直线l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且以这两个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长度恰好等于|a |.所以圆(x ﹣1)2+(y ﹣1)2=1是直线l 的“绝对曲线”; 对于③,将y=ax +1﹣a 代入x 2+3y 2=4,得(3a 2+1)x 2+6a (1﹣a )x +3(1﹣a )2﹣4=0.x 1+x 2=, x 1x 2=.若直线l 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度是|a |,则化简得.令f(a)=.f(1),f(3).所以函数f(a)在(1,3)上存在零点,即方程有根.而直线过椭圆上的定点(1,1),当a∈(1,3)时满足直线与椭圆相交.故曲线x2+3y2=4是直线的“绝对曲线”.对于④将y=ax+1﹣a代入.把直线y=ax+1-a代入y2=4x得a2x2+(2a-2a2-4)x+(1-a)2=0,∴x1+x2=,x1x2=.若直线l被椭圆截得的弦长是|a|,则a2=(1+a2)[(x1+x2)2-4x1x2]=(1+a2)化为a6-16a2+16a-16=0,令f(a)=a6-16a2+16a-16,而f(1)=-15<0,f(2)=16>0.∴函数f(a)在区间(1,2)内有零点,即方程f(a)=0有实数根,当a∈(1,2)时,直线满足条件,即此函数的图象是“绝对曲线”.综上可知:能满足题意的曲线有②③④.故选:C.点睛:本题以新定义“绝对曲线”为背景,重点考查了二次曲线弦长度量问题,本题综合性较强,需要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作出判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实数x,y满足,且,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答案】【解析】如图,作出可行域:,表示可行域上的动点与定点连线的斜率,显然最大值为,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性规划问题,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实质是把代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无误地作出可行域;二,画目标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让其斜率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得.14.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是双曲线右支上一点,为的内心,交轴于点,若,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可设|PF1|=m,|PF2|=n,|F1F2|=2c,由I为△PF1F2的内心,可得=2,则|QF1|=m,若|F1Q|=|PF2|=m,又PQ为∠F1PF2的角平分线,可得,则n=4c﹣m,又m﹣n=2a,n=m,解得m=4a,n=2a,=2,即c=a,则e==.故答案为:.15.若平面向量,满足,则在方向上投影的最大值是________.【答案】【解析】由可得:∴在方向上投影为故最大值为:16.观察下列各式:;;;;……若按上述规律展开后,发现等式右边含有“”这个数,则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第n个式子的左边是n3,右边是n个连续奇数的和,设第n个式子的第一个数为a n,则有a2﹣a1=3﹣1=2,a3﹣a2=7﹣3=4,…a n﹣a n﹣1=2(n﹣1),以上(n﹣1)个式子相加可得a n﹣a1=,故a n=n2﹣n+1,可得a45=1981,a46=2071,故可知2017在第45个式子,故答案为:4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已知等差数列中,公差,,且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为数列的前项和,且存在,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 (2)【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得解得即可求得通项公式;(2),裂项相消求和,因为存在,使得成立,所以存在,使得成立,即存在,使得成立.求出的最大值即可解得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由题意可得即又因为,所以所以.(2)因为,所以.因为存在,使得成立,所以存在,使得成立,即存在,使得成立.又(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8.为了解学生寒假期间学习情况,学校对某班男、女学生学习时间进行调查,学习时间按整小时统计,调查结果绘成折线图如下:(1)已知该校有名学生,试估计全校学生中,每天学习不足小时的人数.(2)若从学习时间不少于小时的学生中选取人,设选到的男生人数为,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3)试比较男生学习时间的方差与女生学习时间方差的大小.(只需写出结论)【答案】(1)240人;(2)见解析;(3).【解析】【分析】(1)由折线图分析可得20名学生中有12名学生每天学习不足4小时,把频率当概率可以估计校400名学生中天学习不足4小时的人数;(2)学习时间不少于4本的学生共8人,其中男学生人数为4人,故的取值为0,1,2,3,4;利用组合知识,由古典概型公式计算可得=0,1,2,3,4的概率,进而可得随机变量的分布列;(3)根据折线图,看出男生、女生的学习时间的集中与分散程度,根据方差的实际意义可得答案.【详解】(1)由折线图可得共抽取了人,其中男生中学习时间不足小时的有人,女生中学习时间不足小时的有人.∴可估计全校中每天学习不足小时的人数为:人.(2)学习时间不少于小时的学生共人,其中男学生人数为人,故的所有可能取值为,,,,.由题意可得;;;;.所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3)由折线图可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样本估计整体,考查了古典古典概型概率公式的意应用,以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考查了方差的实际意义,意在考查对基础知识额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9.如图所示,四棱锥的底面为矩形,已知,,过底面对角线作与平行的平面交于.(1)试判定点的位置,并加以证明;(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 为的中点,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由平面得到,结合为的中点,即可得到答案;(2)求出平面EAC的法向量和平面DAC的法向量,由此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试题解析:(1)为的中点,证明如下:连接,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又为的中点,所以为的中点.(2)连接,因为四边形为矩形,所以.因为,所以.同理,得,所以平面,以为原点,为轴,过平行于的直线为轴,过平行于的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易知,,,,,,则,.显然,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即,取,则,所以,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点睛:(1)求解本题要注意两点:一是两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不一定是所求的二面角,二是利用方程思想进行向量运算,要认真细心,准确计算.(2)设m,n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θ与<m,n>互补或相等.求解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20.在平面直角坐标平面中,的两个顶点为,平面内两点、同时满足:①;②;③.(1)求顶点的轨迹的方程;(2)过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直线与点的轨迹相交弦分别为,设弦的中点分别为.①求四边形的面积的最小值;②试问:直线否恒过一个定点?若过定点,请求出该定点,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答案】(1);(2)①最小值的,②直线恒过定点.【解析】试题分析:(1)由可得为的重心,设,则,再由,可得为的外心,在轴上,再由∥,可得,结合即可求得顶点的轨迹的方程;(2)恰为的右焦点.当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时,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化为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的纵坐标得到和与积.①根据焦半径公式得、,代入四边形面积公式,再由基本不等式求得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②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的坐标,得到直线的方程,化简整理令解得值,可得直线恒过定点;当直线,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直线即为轴,过点(. 试题解析:(1)∵∴由①知∴为的重心设,则,由②知是的外心∴在轴上由③知,由,得,化简整理得:.(2)解:恰为的右焦点,①当直线的斜率存且不为0时,设直线的方程为,由,设则,①根据焦半径公式得,又,所以,同理,则,当,即时取等号.②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同理可求得,则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整理化简得,令,解得∴直线恒过定点,②当直线有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另一条斜率一定为0,直线即为轴,过点,综上,的最小值的,直线恒过定点.点睛:(1)在圆锥曲线中研究范围,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首先建立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在利用代数法解决最值与范围问题时,常从以下方面考虑:①利用判别式来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②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两个参数之间建立等量关系;③利用隐含或已知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④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⑤利用函数的值域的求法,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2)定点的探索与证明问题:①探索直线过定点时,需考虑斜率存在不存在,斜率存在可设出直线方程,然后利用条件建立等量关系进行消元,借助于直线系的思想找出定点;②从特殊情况入手,先探求定点再证明与变量无关.21.已知函数.(1)当,求函数的图象在处的切线方程;(2)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已知,,均为正实数,且,求证. 【答案】(1) (2) (3)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求导函数,可得切线的斜率,求出切点的坐标,可得函数y=f(x)的图象在x=0处的切线方程;(2)先确定﹣1≤a<0,再根据函数f(x)在(0,1)上单调递增,可得f′(x)≥0在(0,1)上恒成立,构造=(x+1)ln(x+1)﹣x,证明h(x)在(0,1)上的值域为(0,2ln2﹣1),即可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3)由(2)知,当a=﹣1时,在(0,1)上单调递增,证明,即从而可得结论.试题解析:(1)当时,则,则,∴函数的图象在时的切线方程为.(2)∵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无解,当时,在上无解满足,当时,只需,∴①,∵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设,∵,∴,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的值域为.∴在上恒成立,则②综合①②得实数的取值范围为.(3)由(2)知,当时,在上单调递增,于是当时,,当时,,∴,即,同理有,,三式相加得.请考生在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极坐标系中,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是,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轴正半轴(两坐标系取相同的单位长度)的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1)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与曲线的普通方程;(2)将曲线经过伸缩变换后得到曲线,若,分别是曲线和曲线上的动点,求的最小值.【答案】(1) (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x=ρcosθ,y=ρsinθ求出C1,C2的直角坐标方程即可;(2)求出C3的参数方程,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的极坐标方程是,∴,整理得,∴的直角坐标方程为.曲线:,∴,故的普通方程为.(2)将曲线经过伸缩变换后得到曲线的方程为,则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设,则点到曲线的距离为.当时,有最小值,所以的最小值为.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1)当时,解不等式.(2)若不等式对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 (2)【解析】试题分析:(1)把原不等式转化为三个不等式组,分别求解集,最后求并集即可;(2)不等式对恒成立,即求的最小值,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即可.试题解析:(1)当时,等式,即,等价于或或,解得或,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设,则,则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当时,取最小值且最小值为,∴,解得,∴实数的取值范围为.点睛:|x-a|+|x-b|≥c(或≤c)(c>0),|x-a|-|x-b|≤c(或≤c)(c>0)型不等式的解法可通过零点分区间法或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行求解.①令每个绝对值符号的代数式为零,并求出相应的根;②将这些根按从小到大排列,把实数集分为若干个区间;③由所分区间去掉绝对值符号得若干个不等式,解这些不等式,求出解集;④取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并集就是原不等式的解集.21。
十模物理答案14.D.15D16C17B18B19B D20C D21A C22.答案:(1)或0.014(其它答案不给分)(3分)(2)蜡烛的质量m(2分)23.(1)电阻丝受拉力时,长度增加而横截面积减小,根据电阻定律知其阻值增大。
(2分,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只要提到其中一点即可)(2)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132(每空2分)2(R1-R2)c o sθk(3)C D(2分,选不全得1分)24.(14分)解析:(1)球1刚返回管口C时恰好对管道无作用力,则以重力作为向心力:2分球1在C D水平面上所受的摩擦力:1分球1从D→C 过程,根据动能定理:2分由①~③式可解得:,由于管道光滑,根据能量守恒,球1以速度v12从管口C出来球1从C→D过程,根据动能定理:2分由④式可得:要使球1也落在E点,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2分(2)1、2两球在D点发生弹性正碰,由题可知碰后球1的速度向左根据动量守恒:2分根据能量守恒:2分由⑤⑥式子可得:1分25.【解析】⑴对导体棒,由牛顿第二定律有①其中②由①②知,随着导体棒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至0时,导体棒的速度达最大,有③⑵导体棒从静止释放到稳定运行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由动能定理有④根据功能关系有⑤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得⑥由③④⑤⑥联立得⑦⑶开关闭合后,导体棒e f受到的安培力⑧干路电流⑨电路的总电阻⑩根据电路规律及⑨⑩得⑪由⑧⑪联立得⑫当安培力较大时⑬由⑫⑬得⑭当安培力较小时⑮由⑫⑮得⑯故为使导体棒静止于倾斜导轨上,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的取值范围为:⑰根据楞次定律和安培定则知闭合线圈中所加磁场:若方向竖直向上,则均匀减小;若方向竖直向下,则均匀增强。
33.(1)A B C(2)①由查理定律有(2分)解得P2=1.5×105P a……………1分P2=P0+(2分)μ=0.8……………1分②物块A开始移动后,气体做等压变化,到A与B刚接触时P3=P2=1.5×105P a;V3=(L1+d)S……………1分由盖—吕萨克定律有(2分)解得=900K…………1分34(1)B D E(2)①105°②【解析】①光线在平面上发生折射,设入射角为,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可知,求得,在A点发生折射的光线在B点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为30°,根据对称性可知,折射角为45°,因此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60°+45°=105°;②由几何关系知,,由于在C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在D点刚好发生全反射,连接O D,则。
绝密★启用前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差异B.有的RNA分子能降低某些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C.水稻细胞中由C、G、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8种D.激素、抗体、酶、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生物活性【答案】 B【解析】组成细胞的有机分子可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差异主要指蛋白质,并不是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差异,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不同物种中结构相同,动物细胞中的糖原、脂肪等的结构也相同,植物细胞的淀粉、纤维素等的结构也相同,A项错误;有的RNA分子具有催化作用,能降低某些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B项正确;水稻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G、C是组成DNA和RNA共有的碱基,T和U分别是DNA和RNA特有的碱基,因此能形成6种核苷酸,故C项错误;激素和抗体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生物活性,但酶、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仍具有生物活性,可以继续使用,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是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综合性考查,可梳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然后根据选项内容分析综合进行判断。
对于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B.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都是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C.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D.人体细胞中,催化丙酮酸进一步分解的酶都位于线粒体中【答案】 A【解析】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A项正确;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不一定是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如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合成场所是内质网,B项错误;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也要吸收葡萄糖用于细胞呼吸,因此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项错误;人体内有些细胞(如成熟的红细胞)在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分解成乳酸,故D项错误。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音频What is the problem with the woman?A. She has a headache.B. She has a sore throat.C. She has a high fever.2.音频Why will the woman do a part-time job?A. To help support her family.B. To prepare for her future career.C. To earn some money for her study.3.音频Where will the man be at 4 o’clock?A. At the office.B. At the airport.C. At the restaurant.4.音频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his Harry Potter book?A. Fake but worth reading.B. Cheaper and interesting.C. Cheaper but not worth buying.5.音频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Buying an apartment.B. Using public transport.C. Planting some trees.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2017年11月17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获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习总书记为他“让座”的场景感人肺腑,下列有关核反应说法措施的是A .目前核潜艇是利用重核裂变提供动力B .重核裂变反应前后一定有质量亏损C .235114094192054380U n U Sr d n +→++式中d=1D .铀核裂变后的新核比铀核的比结合能小15.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都满足平方反比定律,因此引力场和电场之间有许多相似的性质,在处理问题时可以将它们进行类比,例如电场中反应各点电场强度的物理量是电场强度,其定义式为F E q =,在引力场中可以用一个类似的物理量来反应各点引力场的强弱,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如果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位于距离地心2R 处的某点,则下列表达式中能反应该点引力场强弱的是A .22MG RB .22m G RC .22Mm G RD .4g 16.如图所示,每级台阶的高和宽均相等,一小球向左抛出后从台阶上逐级弹下,在每级台阶上弹起的高度相同,落在每级台阶上的位置边缘的距离也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 .与每级台阶都是弹性碰撞B .通过每级台阶的运动时间逐渐缩短C .除碰撞外,水平方向的速度保持不变D .只要速度合适,从下面的某级台阶上向右抛出,它一定能原路返回17.如图所示,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将一质量为M 的滑块套在杆上,滑块通过轻绳悬挂一质量为m 的小球,杆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给滑块一个沿杆方向的初速度,稳定后滑块和小球一起以共同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且β>θ,不计空气阻力,则滑块的运动情况是A .沿着杆减速下滑B .沿着杆减速上滑C .沿着杆加速下滑D .沿着杆加速上滑18.将一个半球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半球的中央有一个光滑小孔,上端有一光滑的小滑轮,柔软光滑的轻绳绕过滑轮,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m 2的物体(两物体均可看成质点,m 2悬于空中)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已知此时m 1与半球的球心O 的连线与水平线成53°(sin53°=0.8,cos53°=0.6),m 1与半球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并假设m 1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的前提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论12m m 的比值如何,地球对半球体的摩擦力都不为零B .当1253m m =时,半球体对1m 的摩擦力为零 C .当12513m m ≤<时,半球体对1m 的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图中的虚线向上 D .当12553m m <≤时,半球体对1m 的摩擦力方向垂直于图中的虚线向下 19.电荷量为Q 1和Q 2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x 轴上的O 、C 两点,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x 轴上各点电势随x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 .Q 1的电荷量小于Q 2的电荷量B .G 点处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 轴负方向C .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自G 点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能到达D 点D .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D 点移到J 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20.如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 1:n 2=5:1,电阻R=20Ω,L 1、L 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 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流,输入电压U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将S 1接1、S 2闭合,此时L 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输入电压U 的表达式202sin(50)V U t π=B .只断开S 2后,L 1、L 2均正常发光C .只断开S 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D .若S 1换接到2后,R 消耗的电功率为0.8W21.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 ,P (a ,-b )为第四象限内的一点,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负电荷(电荷重力不计)从原点O 以初速度0v 沿y 轴正方向射入,第一次在整个坐标系内如加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该电荷恰好能通过P 点;第二次保持y>0区域磁场不变,而将y<0区域磁场改为沿x 方向匀强电场,该电荷仍通过P 点。
A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222amvB q a b =+ B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022B q a b =+C .电荷从O 运动到P ,第二次所用时间一定短些D .电荷通过P 点时的速度,第二次与x 轴负方向的夹角一定小些三、非选择题22.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一种蜡烛在水中的浮力,设置了如图的实验装置,透明玻璃管中装有水,蜡烛用针固定在管的底部。
当拔出细针时,蜡烛能够上浮,为研究蜡烛的运动情况,采用了智能手机的频摄功能,拍摄频率为10Hz ,在实验过程中拍摄了100多张照片,取开始不久某张照片编号为0,然后依次编号,并取出编号为10的倍数照片,使用照片编辑软件将照片依次排列处理,以照片编号0的位置为起点,测量数据,最后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图,纵坐标为位移,横坐标为照片编号,如图所示,(1)通过计算机拟合发现各点连线近似于抛物线,则蜡烛上升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2)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蜡烛运动受到的粘滞力,若要求蜡烛受到的浮力,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_。
23.图甲所示是大型机械厂里用来称重的电子吊秤,其中实验称重的关键元件是拉力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挂钩上挂上重物,传感器中拉力敏感电阻丝在拉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拉力敏感电阻丝的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再经过相应的测量电路把这一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从而完成将物体重量变换为电信号的过程。
(1)简述拉力敏感电阻丝的阻值随拉力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找到了一根拉力敏感电阻丝R L;其阻值随拉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再按图丙所示电路制作了一个简易“吊秤”,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约15V,内阻约2Ω;灵敏毫安表量程为10mA,内阻约5Ω;R是电阻箱,最大阻值是9999Ω;R L接在A、B两接线柱之间,通过光滑绝缘滑环可将重物吊起,接通电路完成下列操作。
a.滑环下不吊重物时,调节电阻箱,当电流表为某一合适示数I时,读出电阻箱的读数R1;b.滑环下吊上待测重物,测出电阻丝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c.调节电阻箱,使__________,读出此时电阻箱的读数R2;设R-F图像斜率为k,则待测重物的重力G的表达式为G=____________(用以上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测得θ=53°(sin53°=0.8,cos53°=0.6),R1、R2分别为1052Ω和1030Ω,则待测重物的重力G=__________N(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针对小明的设计方案,为了提高测量重量的精度,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_。
A.将毫安表换成量程不变,内阻更小的毫安表B.将毫安表换成量程为10μA的微安表C.将电阻箱换成精度更高的电阻箱D.适当增大A、B接线柱之间的距离24.如图所示,光滑细管ABC ,AB 内有一压缩的轻质弹簧,上方有一质量m1=0.01kg 的小球1;BC 是半径R=1m 的四分之一圆弧细管,管口C 的切线水平,并与长度L=1m 的粗糙直轨道CD 平滑连接,小球与CD 的滑动摩擦系数μ=0.3,,现将弹簧插销K 拔出,球1从管口C 水平射出,通过轨道CD 后与球2发生弹性正碰,碰后,球2立即水平飞出,落在E 点。
球1刚返回管口C 时恰好对管道无作用力,若球1最后也落在E 点,(球1和球2可视为质点,210/g m s =),求:(1)碰后球1的速度、球2的速度;(2)球2的质量;25.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平行导轨顶端bc 间、底端ad 间分别连一电阻,其阻值为R 1=R 2=2r ,两导轨间距为L=1m ,在导轨与两个电阻构成的回路中有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下的磁场,其磁感应强度为B 1=1T ,在导轨上横放一质量m=1kg 、电阻为r=1Ω、长度也为L 的导体棒ef ,导体棒与导轨始终良好接触,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在平行导轨的顶端通过导线连接一面积为S=0.5m 2,总电阻为r 、匝数N=100的线圈(线圈中轴线沿竖直方向),在线圈内加上沿竖直方向,且均匀变化的磁场B 2(图中未画出),连接线圈电路上的开关K 处于断开状态,210/g m s =,不计导轨电阻。
求:(1)从静止释放导体棒,导体棒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2)导体棒从静止释放到稳定运行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电阻R 1上产生的焦耳热为Q=0.5J ,那么导体下滑的距离是多少?(3)现闭合开关K ,为使导体棒静止于倾斜导轨上,那么在线圈中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及变化率2B t ∆∆大小的取值范围?33.【物理选修3-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物体的内能可能在减小B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当r<r 0时(为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时分子间距离),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快C .水黾(min )(一种小型水生昆虫)能够停留在水面上而不沦陷水中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D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说明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E .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使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2)如图所示,一大气缸固定在水平面上,通过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缸壁的摩擦壶忽略不计,活塞的截面积S=50cm 2,活塞与水平平台上的物块A 用水平轻杆连接,在平台上有另一物块B ,A 的质量m=62.5kg ,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两物块间距为d=10cm ,开始时活塞距缸底L 1=10cm ,缸内气体压强p 1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 0=1×105Pa ,温度t 1=27℃,现对气缸内的气体缓慢加热,气缸内的温度升为177℃时,物块A 开始移动,并继续加热,保持A 缓慢移动,(210/g m s ),求:①物块A 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②A 与B 刚接触时气缸内的温度。
34.【物理选修3-4】(1)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m/s ,振幅A=2cm ,M 、N 是平衡位置相距为3m 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0时,M 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 轴正方向运动,N 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