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册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4
- 格式:doc
- 大小:174.50 KB
- 文档页数:5
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学校对升旗手的要求是:国歌响起时开始升旗,当国歌结束时国旗恰好升到旗杆顶端.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s,红旗上升的高度是17.6m.若国旗先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间持续4s,然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匀减速运动,减速时间也为4s,红旗到达旗杆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则国旗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a及国旗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正确的是()A.a=0.2 m/s2v=0.1 m/sB.a=0.2m/s2v=0.2m/sC.a=0.1m/s2v=0.2m/sD.a=0.1m/s2v=0.4 m/s2、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栓一个钢球P,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球施加—个方向向右的外力F,使球缓慢偏移,在移动中的每一个时刻,都可以认为钢球处于平衡状态.若外力F方向始终水平,移动中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90°且弹簧的伸长量不超过弹性限度,则下面给出的弹簧伸长量x与cosθ的函数关系图象中,最接近的是( )A.B.C.D.3、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xvt∆=∆,当t∆趋近于零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的思想方法B.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研究公交车过站牌所用时间时,可以把公交车看成质点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4、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如下框所示的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其中方框2和4中的方法分别是( )A.提出假设,实验检验B.数学推理,实验检验C.实验检验,数学推理D.实验检验,合理外推5、有一辆玩具汽车,从静止开始由A位置出发沿着直线开往B位置.设玩具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直到B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玩具汽车在0~t o和t o~3t o,这两段时间内( )A.位移大小之比为2: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C.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D.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6、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40 m/N B.40 N/mC.200 m/N D.200 N/m7、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福建省厦冂双十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是用来粉刷墙壁的涂料滚的示意图。
使用时,用撑竿推着涂料滚沿墙壁上下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壁上。
撑竿的重量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而且撑竿足够长。
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某一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使撑轩与墙壁间的夹角越来越小。
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为1F ,墙壁对涂料滚的支持力为2F ,分析时可将涂料滚视为质点,在推动过程中涂料滚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F 、2F 均减小B .1F 、2F 均增大C .1F 减小, 2F 增大D .1F 增大, 2F 减小2、汽车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那么开始刹车后2s 与开始刹车后6s 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 .1:1B .3:1C .3:4D .4:3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A .重力、速度、路程、时间B .弹力、速度、摩擦力、路程C .速度、质量、加速度、路程D .位移、弹力、加速度、速度4、在运动会的100米决赛上,某同学以12.11秒的成绩获得了高一组的第一名,他获胜是因为具有A .较大的初速度B.较大的加速度C.较大的末速度D.较大的平均速度5、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条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别如图中的直线A、B所示。
2024届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B.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C.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D.质点运动的位移的大小不可能大于路程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面对质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时,可将地球看作质点D.因为地球的质量、体积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地球看作质点3、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他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A.不能很准确地测定下落的距离B.不能测出下落物体的瞬时速度C.当时无法计量时间D.当时没有记录落体运动的数码相机4、如图所示,PQ是固定的水平导轨,两端有两个小定滑轮,物体A、B用轻绳连接,绕过定滑轮,不计滑轮的摩擦,系统处于静止时,α=37o,β=53o,若B重10N,A重20N,A与水平导轨间动摩擦因数μ=0.2,则A受的摩擦力(sin37o=0.6,cos37o=0.8)( )A.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左B.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右C.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D.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5、甲乙两同学在距水平地面同一高度上的两点分别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比乙重,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两同学落地时的速度不相等B.两同学落地所用时间相等C.甲比乙下落快些D.两同学运动的加速度不相等6、如图所示为甲物体和乙物体在平直地面上同向运动的v﹣t图象,已知t=0时甲在乙前方x0=70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s时,甲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在0~4s内,甲和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78mC.3s时,甲、乙物体相遇D.在0~3s内,甲物体在乙物体前面,3s~4s内乙物体在甲物体前面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挡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有()A.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B.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C.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同时运动,它们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4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B.4 s末甲乙相距最远C.从图像上可知,6s末,甲仍然在乙的前方D.6 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9、举重运动员保持杠铃平衡十分重要,如图,质量为80kg的运动员举起180kg的杠铃,平衡时两手臂之间保持106°角,两腿之间保持30°角,已知:sin53°=0.8,cos53°=0.6,sin15°=0.259,cos15°=0.966,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只手臂所承受的作用力为1500NB.每条腿所承受的作用力大于1500NC.每支脚所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约为349ND.每支脚所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1300N10、某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它在开始运动后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末速度之比是1:2:3 B.中间时刻的速度之比是1:3:5C.位移大小之比是1:2:3 D.平均速度之比是1:2:311、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受一逐渐增大的水平推力F作用,而木箱仍保持静止不动,则在这个过程中( ) A.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始终为零B.木箱所受合力始终为零C.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随F增大而增大D.木箱所受合力随F增大而减小12、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重为10N的物体B,且已知物体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N.要使A静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1,则力F1的取值可以为( )A.4N B.6N C.10N D.18N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________ m乙,μ甲________ μ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4、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2024届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一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物块A 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等,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32C .22D .52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g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 +M )gC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等于FD .当F >μ2(m +M )g 时,木板仍静止3、某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 0,质点达到最大速度v 0,在这段时间内关于质点的位移大小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002v t B .x =002v t C .x >002v t D .无法确定 4、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日19时开播B.某人用15s跑完100mC.我们下午2∶00开始上课D.唐山开往北京的4420次列车于16∶40从唐山站发车5、关于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表示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B.重力加速度表示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变化的大小C.重力加速度表示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变化的快慢D.重力加速度是一个恒量,在地球各个位置均相等6、一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连接如图所示.已知静电计指针张角随着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势差的增大而增大.现保持电容器的电荷量不变,且电容器N板位置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M板向左平移,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B.将M板向右平移,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C.将M板竖直向下平移,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D.将M板竖直向上平移,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7、一物体在粗糙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减速直线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s内位移为8.0m,在第3s内位移为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4.0m/s2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m/s2C.物体在第0.5s末速度一定为8.0m/sD.物体在第2.5s末速度一定为0.5m/s8、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 .前10s 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后10s 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B .前10s 内甲在乙前面,后10s 乙在甲前面C .20s 末乙车追上甲车D .乙车追上甲车前,在10s 末两车相距最远9、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 时,改为加速度大小为a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和所用时间分别为x 1、x 2和t 1、t 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1122x t x t =B .1122a t a t =C .112112x x x t t t +=+D .()12122x x v t t +=+ 10、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越重的物体下落越快”的看法B .伽利略先猜测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然后通过推导和实验来验证C .伽利略通过实验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D .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同11、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四个小球完全相同且均处于静止状态,绳子在A 、E 、M 、P 处固定在地板或墙上,B 、C 、D 、Q 处是有绳子绕过的定滑轮,G 处小球与大半圆球接触,大半圆球的球心F 在定滑轮C 的正下方且CG =12CF ,N 处是结点,L 处的杆通过铰链连在墙上,O 处的杆直接固定在墙上.若小球、定滑轮大小不计,弹簧秤、绳、杆和滑轮的重力均不计,绳与滑轮、小球与大半圆球、杆与铰链间的摩擦均不计,在图甲、乙、丙、丁四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 1、F 2、F 3、F 4,则A .F 1 =F 4B .F 3=F 4C .F 3=4F 2D .F 13212、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矢量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 .标量是有大小有方向的物理量C .速度、时间、加速度都是矢量D .质量、路程、速率都是标量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细绳套和弹簧测力计。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一中2024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甲物体的重力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不同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2、下列各种运动中,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不一定相等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C.匀变速直线运动D.变速直线运动3、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t=1.2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是()A.6.67m/s2B.1.67m/s2C.8.5m/s2D.15m/s24、两个大小一定的共点力,合力最大值为,合力最小值为,则两个力相互垂直时合力大小为:A.B.C.D.5、如图所示,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磁石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石块a一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D.桌面对石块c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1s 末的速度是6 m/s ,在第2 s 末的速度是8 m/s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零时刻速度是3 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 2 C .任何1 s 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D .第2秒内物体的位移是14m7、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通过的位移是1 m ,则 ( ) A .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1 m /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2 m /s 2 C .前1 s 内的位移是6 m D .1 s 末的速度是1.6 m /s8、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分析下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6sB .若汽车以20/m 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2m 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C .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210/m sD .表中x 为69.29、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三个相同的物体a 、b 、c 叠放在一起,a 的左端通过一根轻绳与质量为m=1kg 的小球相连,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小球静止在光滑的半圆形器皿中。
新疆阿克苏市第一师高级中学2024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沪通长江大桥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如图所示,设桥体中三块相同的钢箱梁1、2、3 受到钢索拉力的方向相同,相邻钢箱梁间的作用力均沿水平方向.则A.钢箱梁1 对2 的作用力大于钢箱梁2 对1 的作用力B.钢箱梁1、2 间作用力大于钢箱粱2、3 间作用力C.钢箱梁3 所受合力最大D.三块钢箱梁受到钢索的拉力大小相等2、2006年7月12日,中国选手刘翔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88秒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打破了沉睡了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12.91的世界记录。
如果测定刘翔起跑时的速度为8.5m/s,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m/s,那么刘翔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9.27m/s B.9.35 m/s C.8.54m/s D.10.2m/s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他们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甲物体的图像为两段直线,乙物体的图像为两段半径相同的1/4圆弧曲线,如右图所示。
图中t4=2t2,则在0~t4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的加速度不变B.乙物体做曲线运动C.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D.两物体t1时刻相距最远,t4时刻相遇4、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 s 内通过的位移比第(n-2)s 内通过的位移多()A.3(n+2)m B.4.9(2n+1)m C.19.6m D.2 21 nn-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C.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长度成正比D.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6、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时刻开始,物体的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和,由此可知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7、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中统考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两物体( )
A.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B.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C.速度、加速度方向均相同
D.速度、加速度方向均相反
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
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乙从同地出发 D.因为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最后没有追上乙
3、关于物体的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骑自行车下坡时,随着速度增大,惯性增大
B.汽车满载货物时的惯性比空载时小
C.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D.国际乒联规定,自2000年10月1日起,采用质量大些的球用于比赛,这样可使球惯性增大,增强观赏性 4、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发现前方施工,马上紧急刹车,以大小为5m/s2的加速度刹车,那么刹车后2s内与8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5:9 B.4:3 C.3:1 D.5:8 5、如图,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由静止释放.观察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第题9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2021—2021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物理试卷 2021.11 注意: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8为单项选择题,9-12为多项选择题,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电影<闪闪的>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对于歌词里所描述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以河岸为参考系时,竹排是静止的 B .以竹排为参考系时,青山是运动的 C .以竹排为参考系时,青山是静止的D .以竹排为参考系时,坐在竹排上的人是运动的 2.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在数值上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可能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反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3.在秋季田径运动会上,高一2班李好同学奋力拼搏,勇夺男子100m 冠,图 为该同学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用f 1、f 2分别表示该同学在图甲、乙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那么关于f 1、f 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f 1向后,f 2向后B .f 1向前,f 2向前C .f 1向前,f 2向后D .f 1向后,f 2向前4.在如下图的位移x 一t 图象和速度v 一t 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B .0~t 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丙、丁两车在t 2时刻相距最远D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5.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s 位移为100m ,此时该物体的速度到达15m/s ,该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各是多少〔 〕 A.10m/s , 1 m/s2B. 5m/s , 1 m/s2C. 10m/s , 2 m/s2D. 5m/s , 2 m/s26.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它在第n 秒内的位移为x ,那么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22nxB.xn 22C.nx 2 D.122 n x7.跳伞运发动以5m/s 的速度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在距地面10m 处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发动比扣子晚着地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对扣子的作用,g 取10m/s2〕A、1sB、2sC、s 2D 、()s22-8.在空中某固点悬一根均匀的绳子,现从悬点释放绳子让其自由下落,假设此绳通过悬点正下方20m处某点A共用了时间1s,那么该绳全长为〔g取10m/s2〕。
高一年级上物理必修1期中测试题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B.某人用15s跑完100 mC.早上5点50分起床D.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35从天津西站发车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句诗表明( )A.坐在地上的人是绝对静止的B.坐在地上的人相对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是运动的C.人在地球上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以上说法都错误3. 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 m处的即时速度是6 m/s,16s末到终点时的即时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A.6 m/s B.6.25 m/s C.6.75 m/s D.7.5 m/s 4.在直线运动中,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B.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C.物体的速度改变快,加速度就大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5.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下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2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除t0时刻外)()A.平均速度v A=v B=v CB.平均速度v A>v B>v CC.A一直在B、C的后面D.A的速度一直比B、C要大图26.如下图中,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①④7.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 =4t - 2t2,s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A.4 m/s与2 m/s2 B.0与4 m/s2 C.4 m/s与-4 m/s2 D.4 m/s与0 8.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该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通过后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2∶1 B.2∶1 C.(2+1)∶1 D.(2-1)∶19.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后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的位移是( )A.3.5 mB.2 mC.1 mD.010.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1m,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A.5m B.7m C.9m D.3m 11.如右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0-551234t/sv/(m/s)A .甲起动的时间比乙早t 1秒B .当t=t 2时两物体相遇C .当t=t 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 .当t=t 3时两物体相距x 0米12.物体从O 点开始计时,沿水平直线运动,取向右的方向为运动的正向,其v -t 图象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2s 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前2s 内物体向左运动,后2s 物体向右运动C .t=4s 时刻,物体与O 点距离最远D .t=4s 时刻,物体又回到O 点 图 13.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等于物体b 的加速度B .20s 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C .60s 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D .40s 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800m14.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1可知( )A .火箭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是40 sB .火箭前40 s 上升,以后下降C .燃料用完时,火箭离地高度是48000 mD .火箭的加速度始终是20 m/s 2t /sv /ms -140 80 120800图X 0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本大题不需写出解题演算过程,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空白处或指定位置,答错、不填或没有填写在相应位置的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