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8.40 MB
- 文档页数:25
脊柱结核脊柱结核曾是非常多见的感染性疾病骨结核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约占50%以上。
是以骨质破坏为主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
由于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脊柱结核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但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上升。
脊柱结核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30岁以下病人占80%。
其中,椎体结核约占99%、锥弓结核占1%左右。
在整个脊柱中,腰椎结核发病率高,胸椎次之,胸腰段占第三位,颈椎和骶尾部较少。
【病因】脊柱结核病变多发生在椎体,少数在锥板、锥弓、棘突及横突。
脊柱结核椎体病变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有骨质破坏及坏死,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椎体因病变和承重儿发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弯度,棘突隆起,背部有驼峰畸形。
当椎体塌陷,死骨、肉芽组织和脓肿形成后,可使脊髓受压发生截瘫。
【病理类型】由于初起病变所在的部位不同,而将脊椎结核分为四型。
1.中央型病变起于椎体中心松质骨,椎体破坏后塌陷呈楔形,此型应与椎体肿瘤特别是转移癌鉴别。
2.骨骺型最常见,往往相邻椎体骺部同时受累,早期x线摄片显示间盘狭窄,约占脊柱结核75%。
3.骨膜下型常见于胸椎椎体前缘,脓肿在前纵韧带和骨膜下,纵向广泛剥离,多椎体前缘被破坏;这类型应与胸主动脉瘤侵蚀椎体相鉴别。
4.附件型系指病变原发于棘突、横突、锥板或上下关节突的致密骨处。
椎体结核致椎体破坏后形成的寒性脓肿有两种表现形式:锥旁脓肿和流注脓肿。
常见脓肿部位:1)颈椎结核可有咽喉壁脓肿,可流注到锁骨上窝。
2)胸椎结核多为锥旁脓肿3)胸腰段结核可同时有锥旁和腰大肌脓肿4) 腰椎结核脓液聚集在腰大肌鞘内,可沿髂腰肌流注到腹股沟部、小转子,甚至腘窝部,形成脓肿。
5) 腰骶段结核可同时有腰大肌脓肿和骶前脓肿,脓肿破溃可引成窦道,并发混合性感染。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病起隐渐,发病日期不明确。
病人倦怠无力,食欲减退、午后低热、盗汗和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偶见少数病情恶化急性发作体温39℃左右,多误诊重感冒或其他急性感染。
脊柱结核的诊断与鉴别作者:莫深来源:《中外医疗》2011年第15期【摘要】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
方法CT薄层连续扫描。
结果181例脊柱结核病人,椎旁脓肿160例,椎间隙狭窄155例,椎管狭窄118例,附件骨质破12例,发现有死骨152例。
结论CT扫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有其特有的特征和优点,为临床医师手术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椎旁脓肿死骨椎管狭窄【中图分类号】 R6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5(c)-0127-01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9年5月共对181例脊柱结核病人(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进行CT层薄连续扫描。
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81例,男性98例,女性83例,年龄12~85岁,平均32岁。
颈椎23例,腰椎62例,胸椎89例,胸腰椎77例,多椎体26例(3个或3个以上椎体),骶椎7例。
1.2扫描方法使用东芝CF-300ECT机,与脊柱相垂直的角度,5mm薄层连续扫描。
骨窗,软组织窗的窗位,窗宽分别为250 2000与45 250。
2结果本组病例160例发现有椎旁脓肿,其中144例发现有脓肿内钙化,142例发现有椎体骨松质破坏之死骨,119例发现有椎体骨松质破坏区周围骨质硬化,128例发现有椎体后缘骨质破坏,椎管内脓肿或结核病的物质向椎管内突入致椎管狭窄,其中108例发现有椎管内钙化,12例发现有椎体附件骨质破坏,155例发现有椎间隙狭窄。
3讨论脊椎结核都由血行感染而产生,结核病灶多在椎体,且多在其前方发生;而一开始就累及棘突,椎板等附件者甚少见.根据发病的部位,可将脊椎结核分为椎体结核和附件结核2类;而椎体结核又可分为中心型,边缘型和韧带下型3种。
脊椎结核的临床症状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表现为病变处局部钝痛或酸痛,持续性或间断性,常在劳累后加重。
其次为脊柱运动障碍,不能弯腰,低头和转颈等功能性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