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教学目标:

1、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引导学生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重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引导学生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展示:青藏铁路的建设

问: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二、新课学习

(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自觉能动性的含义

“黑猩猩的事例”,说明无论多么聪明的动物,也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2、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展示幻灯片:刻舟求剑的故事

故事中的人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吗?他为什么找不到剑?(二)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1、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2.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

和学生做一个小游戏,名字叫《撕思人生》,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

活动方式: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白纸,让学生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一个箭头坐标,然后标出自己的出生年龄和实际年龄;做完后再让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应当功成名就的年龄、以后人生中最迫切想要实现的三件事情,同时思考自己如何做才能功成名就;最后让学生预测自己的死亡年龄。

活动后教师进行启发式的提问:

1.面对这张纸,你有何感受?

2.我们仅有的可以用来努力学习和拼命工作的时间,应该怎样利用?

3.我们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牛群事业成功的故事”

讨论:学生结合案例讨论一个人如何做才能战胜自我,克服自卑,如何做才能实现自我。

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Word版

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撑。青海文化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发展文化的基础良好。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青海要着力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名省。 提高文化自觉,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名省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提高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全面认识文化发展对于国家、民族及青海的重大意义。 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只有掌握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大势。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这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只有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我国文化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党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对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 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只有引领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基础日益坚实的关键时刻,作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部署,这是对未来趋势的科学判断。 青海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西部欠发达省份,提高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名省建设,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推进青海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化产业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北京等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了10%,而青海仅为1.66%。文化产业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知识密集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增加就业、拉动内需,又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提升青海形象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大美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但“大美”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之美、生态环境之美上,对文化方面的内涵美挖掘运用不够。尤其是青海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没有充分挖掘。要进一步提升“大美青海”文化品牌形象,深入挖掘其人文精神、文化气派和文明底蕴,赋予其更深更广更多的内涵。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造福青海各族人民的内在要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近年来,青海文化消费已经进入持续增长阶段,但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省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普遍匮乏,基础条件差。要准确把握青海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努力满足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事物的运动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人们必须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自觉地遵守客观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的定义: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见书P46) 2.规律的特征: 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客观世界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但非本质的联系是不能称之为规律的。规律所反映的关系或联系都是本质的,即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和发展过程。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相对稳定和巩固的联系。规律

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重复性。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就必然会表现出某种特定的自然过程和规律,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定会重复出现。 第四,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是指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唯心主义否认规律的客观性。人们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如:A、四季更替、昼夜的无限循环、生物的生死、古人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可讲拔苗助长的故事。C、我国有的地方如湖北、福建等省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可以种双季稻。如果我们不考虑这个客观规律,在全国各地都种双季稻,那肯定是不行的。可是,在“文革期间”有许多地区搞一刀切,强行一律种双季稻。有人甚至把双季稻说成是“方向稻”、“路线稻”、“革命稻”。谁要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双季稻的推广,谁就“不革命”,甚至是“反革命”!这样做的后果可想而知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 来源:《红旗文稿》15至17期今年以来,中央就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最近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为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文化历来是人们十分重视和积极探寻的一个领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推进,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分析总结这些年来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进文化建设,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问题,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我以为,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觉醒、使命与担当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回顾近90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党总是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来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每逢重要历史关头,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从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出发,高举起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阐明自己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提出切实有效的文化政策,在实现文化的历史进步中,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顺应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步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纵观党的发展历程,文化自觉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正是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我们党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着旺盛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上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三个高度自觉,即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规律把握上高度自觉、责任担当上高度自觉。 1. 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文化最大的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文化地位和作用的

联系实际谈谈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的理解

联系实际谈谈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摘要: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解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那么,如何认识和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成为关键。 认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 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客观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

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正确理解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就例如:有个急性子的宋国人,日夜盼望稻田里的稻子快些长大。可是,稻子是要慢慢长的,不能照他想的那样长的那么快。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下得田去,把每棵稻子都从土里拔高了一些。“好累啊!辛辛苦苦干了一整天!不过,田里的稻子倒是都长高好些了。”他的儿子听说田里的稻子长高了好些,连忙跑到田里去看。可是,糟糕得很,田里的稻苗的叶子,都开始枯萎了。这说明了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在这个充满竞争、充满压力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大学生的聪明才智,那种崇尚自由、自我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社会的大熔炉为每一位又才能的同学提供了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呢?大一适应,大二享受,大三迷茫,大四后悔,这是存在的,我们必须看到我们人群中的这批人,还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一些同学满怀着一腔热血,踌躇满志,誓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当碰到一点困难、一点挫折的时候就心浮气躁,抱怨叫苦,摆不正心态,其实这时我们应该正视困难,分析问题、去解决。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应该是麻木的,我们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什么呢?是主观能动不够,是自觉能动不够。有的同学说“没办法,我怎么也学不好,功夫用了很多,还是没长

哲学与人生教案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哲学与人生教案能动自觉 与自强不息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 不息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3.运用: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重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藏铁路的建设 设问: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铁轨稳稳安放在拉萨河畔。自此,占中国1/8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年来的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艰难: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国外专家认为在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青藏铁路的成功建设正是人们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自觉能动性的含义 幻灯片:自觉能动性的定义(教师进一步解释说明) 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自觉能动性又叫主观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所具有的特点,是其他物质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即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一、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讲授 课题一、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课型新授 教案 节次 32-6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目标 理解自觉能动性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如何发挥自觉能动性,创造自己的人生。 过程与方 法目标 结合人的意识的自觉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对自己人生的发展产生 重大影响。 情感态度 与价值目 标目标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使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于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在拼搏奋斗中成就精彩人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自觉能动性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教学 手段 运用 多媒体 教法与学法指导教师教法引入实例法、案例分析法 学生学法 讨论法、自学阅读-讲授法、表演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 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学情简要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看,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学习过很多关于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知识,也知道很多这方面的事例,为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知识奠定了基础。从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中职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具有了很强的观察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理解本课知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学生可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所知道的或自己经历的实际事例理解本课所学知识,并且做到学以致用。 ●课堂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材料: 马云说:“创业不是空想,如果你不去把这事情变成现实,那么什么都是浮云。如果你愿意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一点一滴去做,那就不是浮云。”“我希望大家既要有激情,更要有耐性。我们既要有像兔子一样的速度,但要有像乌龟一样的耐力。”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发挥自觉能动性,创造自己的人生? 学生:略 [引思明理] 1.人生发展不能“等靠要” 课件呈现漫画:

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热烈欢迎指导“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的神话,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人类登上月球的向往。美国人已把“嫦娥奔月” 神话变成了现实。值得自豪的是,我国已实现了太空漫步,在不远的将来,登上月球也将成为现实。(1969)年7 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阿姆斯特朗成了登上月球的第一人。(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正在出舱活动。考考你:“嫦娥奔月”神话变成了现实。从哲学上讲,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这个事实说明:人类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类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一单元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二、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三、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四、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第一课时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什么叫自觉能动性? 2.自觉能动性有哪些表现? 3. 制约自觉能动性发挥的因素有哪些?1.自觉能动性的含义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教材 P25★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指的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人特有的能力,即其他物质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黑猩猩被公认为是聪明、智商最接近人类的动物。科学家做过一次实验:教黑猩猩用水灭火。经过多次训练,黑猩猩学会了从水龙头上接水灭火。科学家又到河对岸试验。当科学家点燃一堆篝火,只见黑猩猩飞快地提起水桶,涉水过河,到对面的水龙头上接满一桶水,再涉水过河

来灭火。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黑猩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猩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很聪明,但是黑猩猩显然不知道什么是“水”。说明无论多么聪明的动物,也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是一种本能活动。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2.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教材P26 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什么?◆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认识现存的事物,◆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李四光与中国石油例证价值规律2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就是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做”。怎么做?第一,人们按照自然规律改变自然物原先的形态和内部结,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例如:克隆羊第二,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害为利。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义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人是要寻求进步的,这个进步又不单单指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素质上的素质,由哪些方面组成呢?我想最直接的应该是文化吧,一个有文化的人和一个文化稍低的人,在社会上受到的待遇显而易见。那我们在学习文化感受文化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自觉和自信的问题。自觉,我认为是自发的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有种向往和求知欲,而自信,则表示对自己擅长的领域有发言权和可以使之运用广泛,两者结合可以弘扬好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振兴的标志,表现在每个人身上。有时候我们说,很多经济产业都是靠大量的劳动力支撑,我们并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在手里,所以常常“听命”于拥有核心价值的企业,干着吃力不讨好的活这就表明我们需要弘扬和提高文化自觉和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 所谓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甚至妄自菲薄,建设文化强国就无从谈起。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应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始终具有重要战略地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 在我们探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前,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唯物辩证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辩证唯物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办法。因此我们必须要用辩证的唯物的观点来把握和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不管怎样,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都是辩证的相互统一的。我们需要在实际中检验它的正确性,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要想把我们学到的哲学性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我觉得必须使自己真正的理解,在比较浅薄的层次上使自己通俗易懂。我们必须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几百年前经过前人不断总结出的经典定理和各种理论、公式。只有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和正确的运用,才有可能在当今这个时刻都在推陈出新的世界中,研究出新的成果,使自己在世界大家庭中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无论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环境中,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对真理的探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使我们的想法再渺小,只要我们用于探索,将其变为现实的力量,而不是纸上谈兵,最终达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因为我们应该相信,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的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的改造世界。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可能曲折、崎岖、甚至荆棘丛生,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是,只有我们坚持下来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了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品。将自身的发展同科学的进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相信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正确的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将学到的理论结合实际融汇到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一定会充分发挥我们的才能。一颗颗闪亮的新星即将升起。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对自身依托的文化及其特点的理性认同,文化自信是指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自我肯定与自豪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心理成熟的标志。,需要处理好以下几重关系: 一要从当代中国文化的现状出发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多元文化现状的关系,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建设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新文化。 文化自觉的前提是对当代中国文化现状的深切了解和准确判断。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信息社会与全球化时代的影响,打破了传统文化单一、相对封闭的局面,当代中国文化也进入了多元文化板块并存的复杂格局。当代中国文化实际存在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外来文化和当下新文化四大板块。从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看,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会长期存在,单一的大一统的文化格局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尽管存在文化多元格局,但文化自觉的实质是文化主体的自觉。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就是有着悠久而光荣的历史传统的,同时不断创造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文化的中华民族,而不是别的什么人群。无论当代文化怎样多元与多样,文化自觉只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而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和传统,才能确立文化自信。建构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新文化,就成为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前提。 二要处理好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形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依据和追求。 文化自觉的标志是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了核心价值观,文化才可能自成体系,才能与其它文化相区别,才能有自身的理想境界。中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有两个文化渊源,一是从国外传入的马克思主义,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世界”的理想境界。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相继认识到浪漫主义的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试验的虚妄与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体制的悖谬,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中国之前,搞社会主义的没有承认市场经济的,搞市场经济的绝对不搞社会主义。所以,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到一起,是一个旷世创举。社会主义是目的,它代表社会发展的理想与进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市场经济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有效手段。目的的实现不仅需要自身的正确性,还更需要手段的有效性。因此,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调整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才能为社会提供普遍的文化理想、正义追求和行为准则,为普遍的文化自觉创造坚实的基础。 三要处理好当代文化中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和不断完善新时期的文化理想,为社会提供正确行为导向,促进文化自觉。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因此,我们需要在坚持务实主义发展理念的同时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逐步形成以现实主义态度为基础的新的社会发展理想。理想主义本身没有错,文化本身就是理想主义的。文化是人突破自然状态的存在状态,是人的自我超越。理想是人自我超越的文化追求。理想的价值有三:一是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有效的行为目标;二是为人们提供不断升华与自我超越的向上动力;三是为人们提供行为选择的价值底线,形成最基本的道德自律。因此,理想对社会是

《哲学与人生》教案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 息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3.运用: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重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藏铁路的建设 设问: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铁轨稳稳安放在拉萨河畔。自此,占中国1/8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年来的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艰难: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国外专家认为在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青藏铁路的成功建设正是人们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自觉能动性的含义 幻灯片:自觉能动性的定义(教师进一步解释说明) 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自觉能动性又叫主观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所具有的特点,是其他物质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即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14050011061温瑷嘉 世界是物质的,因此,我们要承认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而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我们应该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做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首先,我认为,要做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不是易事,当我们着眼于一点时,就容易忽略另一点的作用。在注重主观能动性时,难免会忘记客观规律的制约,而导致不从实际出发的错误,盲目行事。而过于关注客观规律性,而忽视了创造性和能动性,而犯右倾主义的错误。 青藏铁路的修成便是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而对世界进行改造的例子。设计者和建造者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修建铁路的同时,尊重了客观规律,避开了能够避开的冻土区域和野生动物迁徙的必经之地,无法避免的地区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技术对原有地貌进行了主观能动的改造,修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克服了世界级困难的高原铁路。如果设计者拘泥于客观规律而没有主观能动的思考和创造,那么这条铁路的修成将不可能实现;同样的,如果设计者天马行空,完全脱离实际设计铁路,没有把青海到西藏沿途路线上的现实地貌、气候环境和其他一系列的客观规律考虑在内的话,且不论修建时的困难和成本和真正修成的可能性,就算这样一条铁路修成了,它日后的运行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方说如果没有将野生动物迁徙的必经路线考虑在内,那么铁路通行后,野生动物迁徙的时间段定然会发生碰撞的惨剧,造成的后果和损失皆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做好了实现的调查和相关的准备,正确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后,才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可能,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能反映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揠苗助长的故事中的宋国人就是没有意识到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反其道而行之,酿成苦果。因此,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尊重了客观规律,我们就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反的,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人类文明史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发展起来的,从五十万年前的使用石器做工具到现在各种高科技的智能设备,从以兽皮做衣服到各种材质款式的服饰,从用明火烧烤食物到现在种类繁多的烹饪食材和方法,从露宿山洞到蜗居高楼林立的城市......这种种进步,无一不是人们产生了需求后,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探索创造中,不断摸索并发现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进而遵循和配合规律,完成更多的更有效的创造,在认识和创造的过程中,人与社会与自然界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试想,如果人类没有发展的需求和对利益的追求,那么历史的进程将变得十分缓慢,因为缺少了主观能动性的推动作用,缺少实践和创造,就缺少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的机会,如此一来,人类对客观规律的探知过程就会变得缓慢。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我对此深有感触。从古至今,无论是何种科学理论,基本都是不断在不断的实验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进而得出一个推论,然后再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论。如此反复无数次,便发现了新的理论,有部分是客观规律,而另一部分则可能是等待被推翻的。在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断的实验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而发现的规律则是由此发现的客观规律。因此说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_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_上_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今年以来,中央就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最近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为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文化历来是人们十分重视和积极探寻的一个领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推进,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分析总结这些年来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进文化建设,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问题,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我以为,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觉醒、使命与担当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 ——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 编者按: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 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紧密联系国内外文化建设历史经 验,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对深化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 示。本刊将分三期陆续刊出。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知识分享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

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四、举例说明 揠苗助长这个典故便是对这个问题的绝妙说明。 有个急性子的宋国人,日夜盼望稻田里的道子快些长大。但是,稻子是要慢慢长的,不能按照他想的那样长的那么。有一天,他想出了

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也就是说,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具有自觉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 在这个充满竞争、充满压力的知识经济时代,青年人的聪明才智,那种崇尚自由、自我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社会的大熔炉为每一位有志有才的青年提供了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一份耕耘自当有一份收获,为了理想,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奋斗就能获取属于自己的“奶酪”。但总有一些青年满怀着一腔热血,踌躇满志,誓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当碰到一点困难、一点挫折的时候就心浮气躁,抱怨叫苦,摆不正心态。有理想、有抱负令人敬佩,耐心不够、韧性不足令人惋惜而又令人理解,毕竟成长需要过程。这时我们应该正视困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我们发挥青年自身优势,发扬勇于创新、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用辨证的唯物主义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指导工作学习。青年的优势体现在接受新鲜事物快,上手能力强,敢于创新等等几个方面,它的体现还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积极主动,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用理性的思维处理事物的矛盾,以小改革、小创新带动大改革、大创新。成就大事业者总善于抓住事物的关键,善于把握细节,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中找出因果关系。企业的青年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责任心如果都提高了,工作就能够有序的进行,我们的品牌、服务也会一个个走向精品,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了,效益提高了,青年的自身价值也得到了体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就是要能动地把握形势,做形势的主人。守株待兔,不如弃株捉兔。应变能力,说到底是一种素质,既包括承受能力,又包括能否采取正确的策略。 《自动自发》一书告诉我们,在职业场中,有的人不管怎么样,总是能圆满的完成上级布置的各种任务,甚至能够积极主动为公司着想,提前或超额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这样的人不仅获得了荣誉还获得了报酬,在主动承担着更大的责任的同时,他获得的机遇与机会也相应增加了。 作为我们青年一代应从现在做起,拿出自己的热诚,拿出自己对崇高理想的信念,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敬畏经典与文化自觉自信自强

敬畏经典与文化自觉自信自强 2011年03月10日14:08来源:文汇报 敬畏经典、珍视经典,是践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题中之义。唯有文化上真正自觉,才能做到充分自信;而唯有自觉自信,才能走向文化自强。那种随意解构、颠覆的做法,只会营造出一种有悖于“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不良的精神“民生”氛围 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协文艺组讨论会上,委员们热议“民生”。由物价说到房价再说到堵车,这些当然都直接关乎“民生”,而与物质“民生”相对应的精神“民生”,大家由于职业关系关注更多。议论焦点之一,是时下戏剧舞台和影视银幕荧屏上经典作品的改编,创作者的改编态度和实践,及其给观众营造的人文生态和艺术鉴赏环境。 岂能以“创新”为招牌对艺术经典横加“解构”乃至“颠覆” 譬如,戏曲《赵氏孤儿》是中外闻名的经典。西方人之所以早就关注它,乃是看重它承载着中华文明历来倡导的、以剧中人物程婴和公孙杵臼为代表的“大忠”战胜以屠岸贾为代表的“大奸”的道德观。此乃这部经典作品之魂。但现在据此改编的同名话剧和电影却偏偏横移搬用西方时髦的“人性深度”理论,说按照“现代人性观念”,原作讴歌的“大忠”是“小市民的愚忠”,于是以“创新”为招牌横加“解构”乃至“颠覆”。再如,“吴越之争”的经典传说早已深入民心,勾践卧薪尝胆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艺术典型,西施作为献身报国的伟大女性的艺术典型,范蠡作为反抗以强凌弱的知识分子的智慧典型,从精神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但有一部描写“西施归越”的戏曲作品,偏要在“创新”旗号下“解构”并“颠覆”这些典型形象。改编者按“人性复杂”索骥,硬要描写越灭吴后西施还朝,勾践一见便因其貌美强行纳入宫中为妃,发现西施腹中怀有夫差的“敌种”后又发配其往荒郊,范蠡闻讯也怒发冲冠,赶往荒郊怒斥西施背叛与他的爱情……这样,改编者以一连串动作把活在人民心中的美的艺术典型勾践“颠覆”为“色狼暴君”,把西施“颠覆”为“色女荡妇”,把范蠡“颠覆”为“头顶绿帽的小肚鸡肠”。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此种经典改编殃及精神“民生”,令人忧虑。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三课能动自觉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3.运用: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重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藏铁路的建设 设问: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教师:(小

结)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铁轨稳稳安放在拉萨河畔。自此,占中国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年来的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艰难: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国外专家认为在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青藏铁路的成功建设正是人们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自觉能动性的含义 幻灯片:自觉能动性的定义(教师进一步解释说明) 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自觉能动性又叫主观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所具有的特点,是其他物质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即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例如:“黑猩猩的事例”,说明无论多么聪明的动物,也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2.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首先,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例如:李四光与中国石油。 价值规律、万有引力、元素周期律、新陈代谢、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 其次,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例如:克隆羊、人造心脏、人造蛋白质。 (2)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害为利。例如:展示建设三峡时的图片,指出三峡的建设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害为利的最好的例证。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 编者按: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紧密联系国内外文化建设历史经验,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对深化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本刊将分三期陆续刊出。 今年以来,中央就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最近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为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文化历来是人们十分重视和积极探寻的一个领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推进,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分析总结这些年来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进文化建设,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问题,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我以为,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觉醒、使命与担当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