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多式联运》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4.34 MB
- 文档页数:28
多式联运案例来源:作者:日期:11-05-20国际货物集装箱多式联运1、案情介绍1988年10月,中国土蓄产进出口公司×畜产分公司委托×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办理333只纸箱的男士羽绒滑雪衫出口手续,外运公司将货装上××远洋运输公司的货轮并向畜产进出口公司签发了北京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的清洁联运提单,提单载明货物数量共为333箱,分装3只集装箱。
同年6月29日,货轮抵达目的港日本神户,7月6日,日方收货人在港口装卸公司开箱发现其中一个集装箱A的11只纸箱中,有5箱严重湿损,6箱轻微湿损。
7月7日,运至东京日方收货人仓库,同日由新日本商检协会检验,10月11日出具的商检报告指出货损的原因是由于集装箱有裂痕,雨水进入造成箱内衣服损坏,实际货损约合1868338日元。
在东京进行货损检验时,商检会曾邀请×远洋运输公司派人共同勘察,但该公司以“出港后检验无意义”为由拒绝。
日方收货人从AIU保险公司取得赔偿后,AIU 公司取得代位求偿权,于1989年9月25日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货运代理人和实际承运人赔偿日方损失,并承担律师费和诉讼费。
两被告答辩相互指出应由另一被告承担全部责任,并要求原告进一步对减少货损的合理措施进行举证.2、案件结果上海海事法院认为,根据两被告1982年签订的集装箱运输协议以及提单条款,两被告有相当的责任牵连,但日方收货人于×远洋运输公司在开箱时交割不清,商检又在港口外进行,故原告对货物损害索赔及所受损害的确切数额的请求举证不力。
经法院调解,1990年3月28日,原被告三方大城协议,两被告根据损害事实及提单条款规定,赔付原告人民币8000元(其中300元为原告预知的诉讼费),赔款先由货运代理人先行给付,再由他与实际承运人自行协商解决,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
3、基本理论集装箱运输是以集装箱作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的先进运输方式,目前它已成为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主要航线上居于主导地位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与多式联运案列分析
集装箱与多式联运是物资流动中一种重要的运输形式,具有快捷、经济、安全
等优势,在国际间成为公认的运输系统。
本文主要对集装箱与多式联运在不同地
区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从而进一步总结出它的优势所在以及如何从中受益的方法。
首先拿中国来举例。
在中国,集装箱,是现代化运输的标志,它依托海洋和铁
路的优势,加之实施“一带一路”的经济部署,使得整个 </词汇><成为应用多式
联运最为活跃的地区。
藉由集装箱,中国货物可以轻松地通过终端地来回多次去往世界各地,而接入/词汇> <欧亚大陆两大货品流通枢纽的深圳港,则有效地连接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地区的货物流通,更有助于加速国际国内的物流结算及全球货物的运输。
此外,拿美国来举例。
由于美国地域较广,往来运输量大,所以在海洋运输方
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优势。
每年,在美洲货物流动中,有近九分之六都依赖于集装箱这种运输方式,而集装箱则以美国东部海滨港口为基础,其中包括纽约港和洛杉矶港,以及港口集装箱运输人员技术培训,建设海上安全环境,促进涉及美国的海上联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综合以上,通过对集装箱与多式联运案例分析,可知,集装箱与多式联运正成
为全球物流联运市场的主流,它获得的回报不仅仅是经济,而且还包括时间效率、便捷性、安全性等诸多备用。
若想从中受益,除了在设备、环境当中投入资金外,还需加强精通运输运算及安全管理知识素养,这样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更高更效率的经济回馈。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某物流公司(以下简称“物流公司”)被告:某货运公司(以下简称“货运公司”)2019年6月,物流公司与货运公司签订了一份多式联运合同,约定物流公司委托货运公司负责将一批货物从A地运往B地,运输方式为公路+铁路。
合同约定,货物由物流公司负责包装、标识,货运公司负责运输。
合同还约定了货物损失、延误、运输费用等条款。
2019年7月,货运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货物从A地到B地的运输。
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货运公司司机操作不当,导致货物部分损坏。
物流公司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损失严重,遂与货运公司协商赔偿事宜。
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物流公司遂将货运公司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 货物损失责任应由谁承担?2. 货运公司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三、法院判决1. 关于货物损失责任: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承运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路线、运输工具等安全、及时、准确地运输货物。
本案中,货运公司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司机操作不当导致货物部分损坏,违反了合同约定,应对货物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2. 关于货运公司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承运人未按照约定履行运输义务,致使货物损失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货运公司未能按照约定安全、及时、准确地运输货物,且造成货物损失,应承担违约责任。
四、案例分析1. 多式联运合同的法律性质本案涉及的多式联运合同,是指承运人使用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一地运至另一地的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多式联运合同具有以下法律性质:(1)多式联运合同属于运输合同,承运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运输义务。
(2)多式联运合同具有独立性,各运输区段的合同相对独立,但共同构成多式联运合同的整体。
(3)多式联运合同中,承运人应当对货物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2. 货物损失责任的承担本案中,货物损失是由于货运公司司机操作不当造成的。
多式联运案例来源:作者:日期:11-05-20国际货物集装箱多式联运1、案情介绍1988年10月,中国土蓄产进出口公司×畜产分公司委托×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办理333只纸箱的男士羽绒滑雪衫出口手续,外运公司将货装上××远洋运输公司的货轮并向畜产进出口公司签发了北京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的清洁联运提单,提单载明货物数量共为333箱,分装3只集装箱。
同年6月29日,货轮抵达目的港日本神户,7月6日,日方收货人在港口装卸公司开箱发现其中一个集装箱A的11只纸箱中,有5箱严重湿损,6箱轻微湿损。
7月7日,运至东京日方收货人仓库,同日由新日本商检协会检验,10月11日出具的商检报告指出货损的原因是由于集装箱有裂痕,雨水进入造成箱内衣服损坏,实际货损约合1868338日元。
在东京进行货损检验时,商检会曾邀请×远洋运输公司派人共同勘察,但该公司以“出港后检验无意义”为由拒绝。
日方收货人从AIU保险公司取得赔偿后,AIU 公司取得代位求偿权,于1989年9月25日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货运代理人和实际承运人赔偿日方损失,并承担律师费和诉讼费。
两被告答辩相互指出应由另一被告承担全部责任,并要求原告进一步对减少货损的合理措施进行举证.2、案件结果上海海事法院认为,根据两被告1982年签订的集装箱运输协议以及提单条款,两被告有相当的责任牵连,但日方收货人于×远洋运输公司在开箱时交割不清,商检又在港口外进行,故原告对货物损害索赔及所受损害的确切数额的请求举证不力。
经法院调解,1990年3月28日,原被告三方大城协议,两被告根据损害事实及提单条款规定,赔付原告人民币8000元(其中300元为原告预知的诉讼费),赔款先由货运代理人先行给付,再由他与实际承运人自行协商解决,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
3、基本理论集装箱运输是以集装箱作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的先进运输方式,目前它已成为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主要航线上居于主导地位的运输方式。
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体1、案情介绍1988年北京某贸易公司与日本某商事株式会社订立了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由北京某公司(卖方)向日商出售700吨银杏,买方须于1988年6月15日前开出不可撤销的可转让的即期信用证,卖方收到信用证后6个月内分批供货。
合同签订后,北京某贸易公司与江苏某贸易中心订立了委托出口协议。
协议约定某贸易中心委托北京某贸易公司出口银杏700吨,交货期为1988年底。
协议签订后,某贸易中心即着手银杏的收购工作,共收购银杏430多吨。
江苏某贸易中心多次催促北京贸易公司按协议办理出口,同年11月日商到中国看了某贸易中心入库的银杏,认为质量符合要求。
但履行期届满时北京某贸易公司未能按委托协议的规定履行出口任务,原因是日方不要货,只在1989年1月出口了100吨,余下的300吨没能出口,给某贸易中心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由于双方协商不成,某贸易中心遂于1989年5月向江苏某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令北京某贸易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
2、审理结果江苏省中、高级法院两审判决北京某贸易公司败诉,并赔偿江苏省某贸易中心的经济损失。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理由是:1)委托出口协议明确规定,江苏某贸易中心委托北京某贸易公司出口银杏700吨,受托方北京某贸易公司只收取手续费,即占合同总金额的3%,外汇留成双方按比例进行分配。
按国家当时进口的政策,符合委托出口的规定。
2)北京某贸易公司未按照委托出口协议出口,已构成违约,当日商违反与该贸易公司所签订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时,又拒不向外索赔,以致于超过了索赔期限。
3、基本理论代理人(Agent)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当事人之一。
一般来说,如果代理人未取得本人的合法授权,就认为缔结合同的主体不具备法定资格,所订合同因此无效。
1983年2月15日,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制定通过《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该公约是调整国际商事代理关系的一项重要的国际公约,对代理权的确定和范围、代理行为的法律效力、代理权的终止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世界一流的集装箱码头,助力交通强国建设一、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课程名称: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简介:《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是交通运输类和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可以了解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发展动态,掌握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基础理论和方法,对集装箱多式联运过程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整体性的了解,为从事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案例简介:结合本课程教学内容和相关热点问题及疫情期间货物运输的新形势,设计了“世界一流的集装箱码头,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思政案例,通过纵向对比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通过横向对比体现出目前中国在世界贸易、世界航运业、制造业举足轻重的作用,阐明了大国“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倡导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设计了《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课程思政案例,通过教学环节设计,实现课程知识点和思政案例内容有机融合,力求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思政案例中涉及的上海港、振华重工、长兴岛造船基地、洋山港四期,代表了世界航运业、制造业的最高水平,上述成果均是新时代中国创新的产物,是新发展理念的表现,是我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重要支撑。
学生通过对此案例的学习,不仅树立了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也深刻的认识到了70多年来,我国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释放出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动能。
国际多式联运的案例【篇一:国际多式联运的案例】随着物流服务理念的不断提升,为了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国际物流运输服务提供商由传统的“港—港”服务转换为“门—门”的物流运输服务。
这种运输方式的产生,即是国际多式联运,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需求。
国际多式联运涉及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换,为了提高装卸效率,通常以集装箱作为运输单元。
在国际多式联运中,参与方众多,又跨越不同的国界,一旦发生货损货差等问题,很容易产生纠纷。
又由于大多数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多式联运的发展,在相关政策方面,往往向多式联运经营人倾斜,这进一步加大了处理纠纷的难度。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剖析国际多式联运环境下的集装箱货损纠纷的处理思路。
一、案情介绍(一)国际多式联运合同的签订江南丝绸公司将装载布料的五个集装箱委托四海集团承运,双方之间签订了国际多式联运合同,约定由四海集团对全程负责运输,货交底特律美国华美服装公司。
多式联运单上记载:“接货地:广州江南丝绸公司,装船港:香港,卸船港:西雅图,交货地:底特律华美服装公司”;运输条款:“fcl-fcl ”;运单上同时记载“由货主装箱、计数”的批注。
多式联运合同关系方如图1 所示。
(二)国际多式联运运输业务的操作四海集团受理该票业务后,首先委托大地物流公司公路运输到香港,大地物流公司签发了以四海集团为托运人公路货运单。
其后,货到香港,四海集团又委托中国远洋船公司海运到西雅图。
集装箱在香港装船后,中国远洋船公司签发了以四海集团为托运人的海运提单,提单记载:“装船港:香港,卸船港:西雅图”;运输条款:“fc-l fcl 集装箱在西雅图港卸船后,五个集装箱中有三个外表状况有严重破损,四海集团在西雅图的代理与船方代理对破损做了记录,双方代理在破损记录上共同签字。
尔后,四海集团又办理了由西雅图到底特律的铁路运输。
五个集装箱运抵底特律华美服装公司后,收货人开箱时发现:三个外表有破损的集装箱箱内布料已严重受损,另一个集装箱尽管箱子外表状况良好,关封完整,但箱内布料也有受损。
案例一美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运作介绍在美国,铁路集装箱专列平均速度为70~90km/h,在专用线、编组站等环节疏导很快,基本上不压箱。
在港口,进口货在船舶到港之间一般都向海关预申报。
它每天运距可以达到1500km以上。
因而船到港后,当天就可以卸箱装上集装箱货车或铁路车辆(若当天有车辆),或在第二天转运到口岸地区其他集装箱站场。
美国的多式联运服务大致包括4个独立的作业环节:(1)港口作业。
船停港总共3~5天,其中通关作业一般为1~2天。
(2)港口附近周转作业(即从港口转到火车上)。
(3)铁路长途运输。
多式联运长途运输方式主要是铁路,平均运行速度60~80km/h.一般工作日集装箱在列车出发前3~4h集中到站场,列车的运输距离可以达每天1200~1500km. (4)内陆中转站的内陆作业集装箱的停留时间主要取决于物流工作的商业考虑,如集装箱运输过程是由集装箱所有者来控制当港口至货主的运距为1500kin时,采用集装箱货车运输。
集装箱从船上运到集装箱货车后,其运送速度一般为80km/h,若配备两个驾驶员则会减少停车时间。
在24h内集装箱最大运输范围可达2000km.这样集装箱运到货主手中只需片刻,返空箱再用2天,总周转时间为4天。
对于出口货物公路运输则只需3天。
思考题 1.结合案例分析集装箱的概念?2.集装箱在运输的过程中注意事项是什么?3.结合案例分析集装箱的作用?答案:1.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的、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容器。
在本案例中集装箱是一个用来储存货物的可以在多式联运中在不同运输工具上周转的容器。
2.集装箱运输应注意:(1)集装箱的装载。
对不同的货物要用不同的装载方式,比如本案例中集装箱装载的是长途运输的货物,因此要对装载的货物进行一定的温度设置,使货物不会因时间而变质。
(2)集装箱的集合包装。
装载货物时要避免货物与箱壁和箱底直接接触,尤其是本案例中的货物周转次数多,时间长,应该对相应的货物加以相应的衬垫。
中国多式联运案例
以下是中国多式联运的一些典型案例:
1. 重庆至上海多式联运:该案例涉及从重庆至上海的货物运输。
货物首先以铁路集装箱的形式从重庆火车站运往上海,然后通过港口转运至目的地。
这种多式联运方式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2. 广州至深圳多式联运:这个案例涉及从广州至深圳的货物运输。
货物首先以卡车运输至广州港口,然后通过海运运往深圳港口,最后以卡车运输至目的地。
这种多式联运方式节约了成本,并能够快速将货物送达目的地。
3. 青岛至大连多式联运:该案例涉及从青岛至大连的货物运输。
货物首先以火车运输至青岛港口,然后通过海运运往大连港口,最后以卡车运输至目的地。
这种多式联运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个运输方式的特点,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
4. 上海至重庆多式联运:这个案例涉及从上海至重庆的货物运输。
货物首先以卡车运输至上海港口,然后通过海运运往重庆港口,最后以火车运输至目的地。
这种多式联运方式可以最佳地组合各种运输方式,快速高效地将货物运输至目的地。
这些案例展示了中国多式联运在不同地区和货物运输需求下的应用。
多式联运作为一种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的物流模式,能够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