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7课 商鞅变法与都江堰的修建中
- 格式:docx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2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6课夏i 周的社会与国家北师大版拔高训练十一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右边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约公就严7。
年约公元叫6。
年公甲年公元叫7。
年 A 、 夏朝B 、 商朝C 、 周朝D 、 秦朝【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第一个奴隶社会夏朝的认识r 根据所学知识r 民主禅让制度是我国民主推举首领制度的办法r 招 传尧老了就把首领位置让给舜r 舜老了就把首领的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r 但禹后来却把位置传给儿子r 从此禅让制被破坏r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f 禅让制被破坏f 约公元前2070年超立夏朝,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r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r 该题年代标尺中的①处应该是夏朝r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f 因此本题选A 。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社会,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 步r 学生还要知道: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r 商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巩固和发展时期r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长篇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讲述了武王伐纣的故事,该小说是以哪一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创作的()A 、 炎黄战議尤时B 、 夏末商初C 、 商末周初D 、 春秋战国【答案】:【解析】:[分析]周文王死后r 继位的儿子武王r 决心乘商朝政治混乱,伐纣灭贰 他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r 向商纣进攻.公 元前104舞,【单选题】'4第2 【单选题】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
商纣目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
故选C.[点评]本题王跑.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哆行不义必自毙。
〃下列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的是()①桀②纣③汤④秦二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分析】桀、纣和奏二世是历史的著名暴君,他们残酷迫害人民,严厉镇压人民反抗,无休止的征发百姓修建官嚴、园林,满足自己骄者淫逸的生活.结果政权都被推翻,验证了”多行不义必目毙” ■①®④符合题意f故选C.[点评]本题址著名歸.4第4题【单选题】以下有关夏、商、西周的表述正确的是()A、约公元前21世纪,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定都镐京B、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商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一一二里头遗址C、夏、商、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分别是桀、纣、厉王D、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直夏、商、西周的有关知识。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中华书局版习题精选第七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五代后期,为结束全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政权是( )A、后汉B、后唐C、后晋D、后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C、确立世袭制D、推行郡县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朝代众多。
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B、夏﹣西周﹣东周﹣商C、夏﹣商﹣西周﹣东周D、商﹣夏﹣西周﹣东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夏、商、西周区分尊卑等级是按( )A、血缘亲疏关系B、地域关系C、权利大小关系D、能力大小关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说明(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分封制能够巩固统治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商朝灭亡,西周建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史学界一般称商朝为殷商,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殷D、平王东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今年7月,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
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B、禹建立夏朝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D、原始农耕的出现【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后周世宗柴荣改革为结束全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一定基础。
其措施包括( )①鼓励垦荒②兴修水利③整顿军队④削减藩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商朝B、夏朝C、西周【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 )①商汤②周文王③齐桓公④商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右图中的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第八十篇第1题【单选题】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铁农具开始出现于( )A、商B、西周C、春秋D、战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汨汨清流。
”这是著名学者余秋雨曾经对都江堰的赞美。
下列有关都江堰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组织发动民众修建的B、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起着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C、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设计科学D、都江堰修建在咸阳附近,灌溉关中平原的农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提示历史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因果搭配错误的是( )A、刺史的设置——加强了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检举B、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C、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D、闭关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合适的是( )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C、儒家学说: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役,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这场战役是( )A、马陵之站B、长平之战C、牧野之战D、桂陵之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在我国( )A、半坡时期B、夏朝C、商朝D、春秋时期【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中华书局版课后练习第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哪一时期( )A、尧舜禹时期B、西周C、春秋D、战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历史典故“卧薪尝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它反映的史实是( )A、武王伐纣B、分封诸侯C、诸侯争霸D、秦并六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C、卧薪尝胆——马陵之战D、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筐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春秋时期各国的争霸战争,评价正确的是( )①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种种灾难②小的诸侯国被灭亡剩下一些大的诸侯国,有利于国家走向灭亡③这一时期的战争规模更大,也更为残酷④争霸战争进一步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战国七雄战事不断。
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其进攻,统一趋势增强。
请问,长平之战的战胜国是( )A、赵B、魏C、韩D、秦【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秦末农民战争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牧野之战D、马陵之战【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北师大版拔高训练第五十二篇【单选题】下列关于商周时期奴隶的说法,错误的是()A、奴隶进行集体劳动B、奴隶有一定人身自由C、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奴隶D、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中大量使用奴隶【答案】:【解析】:【分析】商周时期的奴隶,进行集体劳动,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奴隶,在农业、手工#和畜牧业中大量使用奴隶,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故选B.[点评】学生还要要知道,这一^期的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徒。
贵族除了强迫奴隶做苦役外r有时还用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者为死去的贵族殉葬。
第2题【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王位世袭(A、尧传位于舜B、舜传位于禹C、禹传位给伯益D、夏传子家天下【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童的是世袭制。
世袭制指的是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在尧舜禹时期r都是通过禅让的方式民主推选部落联盟的首领,到禹在位时,社会生产发展f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局r私有财产更多了.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在禹统治是,他的儿子启已经有了强大的势力。
禹没有用禅让的办法选择继承人r在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所以答龛选D.【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莹的是世袭制的知识.【单选题】4第3题【单选题】 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 服劳役•这个暴君就是(最后一个国王在位时,他建造了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 )A 、 禹B 、 桀C 、 汤D 、 纣王【答案】:【解析】: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室f 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 们服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f 反挤無的暴政,夏朝衰败时黄河下游的商国逐渐强大起来,商的国君汤 … 团结周围小国和 部落,乘桀失去民心起兵攻夏,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r 夏朝灭亡. 故答棄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禹 | |商汤 |①周平王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北师大版复习巩固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手段。
请问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最主要的是()A 、 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B 、 开国君主是T 弋明君C 、 王朝末代君主昏庸残暴D 、 少数民族入侵【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最后国王修治残暴f 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最终灭亡。
商朝最后的国王纣对 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最终被武王所灭。
周厉王与民争利,因此发生”国人暴动“,周幽王时朝政腐 败,社会矛盾激化,最后被犬戎族所灭。
因此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最主要的是王朝末代君主昏庸残暴f 所以C 项正确; 目然灾害严重不是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排除A 项;开国君主是T 弋明君与夏、商、西周灭亡无关,排除B 项;少数民族入侵是西周灭亡的原因,不是夏、甌 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排除D 项。
故答龛为C.【点评】学生要拿握夏商西周末代国君的名称、暴政的表现。
本题难度适中。
第2题【单选题】A 、 周武王・春秋战国・嬴政B 、 舜・春秋战国・项羽C 、 禹■战国春秋•嬴政D 、 尧・春秋战国・嬴政【答案】: 【解析】:【分析】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r 一统奏两汉;三分魏 蜀吴r二晋前F 面是某同学所做的朝代更迭及建立者的示意图。
图片①②③分别代指的是()后沿;南V潮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其中西周建立者是周武王,而东周开始于周平王东迁,奏朝建立者是蛊政.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査了朝代顺序.第3题【单选题】下列人物按先后顺序fiE列,正确的是()A、黄帝、尧、舜、禹B、尧、舜、禹、黄帝C、禹、舜、尧、黄帝D、黄帝、尧、禹、舜【答案】:A【解析】:【分析】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岀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采用“禅让制"的原始民主推举的方式推荐首领.故选A.【点评】本题考査黄帝和尧舜禹的禅让.第4题【单选题】既当过部落联盟首领,又成为国王的是()A、尧B、舜C、禹D、炎帝【答案】:C【解析】:[分析]根垢所学可知,尧舜禹都是部落联盟首领,其中禹结束了部落联盟局面,于公元前约2070年建立夏王朝,成为夏朝的开国国君;炎帝没有担任过部落联盟首领.ABD不符合题意。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7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中华书局版课后练习二十八第1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A、牛耕B、灌溉C、施肥D、选种【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古书赞扬某项水利工程时写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大运河C、灵渠D、江南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 这是古人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赞美( )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灵渠【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
如图所示图片与文字体现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的是( )A、是都江堰.它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B、体现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C、是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器D、总结中国农业和药物学的成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商鞅变法的效果最为显著。
商鞅变法的措施对下列哪几类人有奖励( )①书读得好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主张是( )A、“兼爱”“非攻”B、“民贵”“君轻”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法治”【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一、选择题1.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创立了分封制以求长治久安,却仍然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导致西周灭亡的事件是()A.国人暴动B.犬戎族攻破镐京C.城濮之战D.牧野大战【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周厉王与民争利,公元前841年,终于发生了国人暴动。
从西周衰落下去,社会各种矛盾激化,数十年后,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A项符合题意。
犬戎族攻破镐京是西周灭亡的标志,B不合题意;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的晋楚争霸的战争,C项不合题意;牧野大战中周军打败了商军,商朝灭亡,建立西周,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国人暴动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国人暴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影响。
2.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分配给亲属和功臣,让他们做诸侯C. 西周通过分封,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D. 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下的一员【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和功臣让他们去作诸侯;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奴隶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不是平民,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西周分封制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适中。
3.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A. 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B. 禹建立夏朝C. 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 原始农耕的出现【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夏朝的建立。
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标志是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
故答案为B。
【点评】除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夏朝建立的时间、人物、灭亡的时间。
革4夏、商、西周的兴亡巩固辅导九十九2019年精选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第1题【单选题】"(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反映了()A、商纣王关心百姓,尽力发展建筑业B、商纣王用增加赋税的办法来发展建筑业C、商纣王为老百姓筑屋修桥,尽心尽力D、商纣王靠剥削百姓来满足他的享受欲望【答案】:D2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栗”的意【解析】:【分析】本题考直学生对商纣王残暴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要弄清楚“(商纣)厚思,根据所学知识,鹿台、巨桥都是商纣王建造的官苑建筑。
鹿台聚财圭,巨桥里放粮食.这句话的意思是:多收砸,用以充实鹿台里放的钱财,充盈巨桥里的粮食.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官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靠加冒来满足目己的贪欲.A, B r C三项不符合题意r排除. 故答秦为D.【点评】本题以商朝灭亡为背景f考査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本题难度适中。
第2题【单选题】周文王重视人才,他重用的一个主要人才是()A、伊尹B、姜尚C、盘庚D、商汤【答案】:B【解析】:【分析】据传r在文王寻访贤人的途中「有一天在渭水南岸看到一位气宇不凡的白发老者在钓鱼r每起一钓f就是一条活蹒乱跳的大鱼。
文王在惊讶之余r就与这位老者攀谈起来,而更令文王惊讶的是,这位老者竟然对治国之道颇有精辟的见解。
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童姜尚的相关知识.第3题【单选题】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创制了炮烙之刑,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最后在牧野之战中被周武王打败,于鹿台自焚。
上述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夏桀B、商汤C、商纣王D、周幽王【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创制了炮烙之刑“以酒为池”"基肉为林"r最后在牧野之战中被周武王打败,于鹿台自焚的暴君是商纣王r Cis符合题意.故答秦为C.【点评】本题考直学生理解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华师大版复习巩固六十一第1题【单选题】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历经数百年,但最终都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它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C、后期统治者昏庸暴虐D、内部发生严重叛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商朝前期,曾经几次迁都,其中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的国力日益强盛的商王是( )A、商汤B、商纣C、盘庚D、武丁【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把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是( )A、夏桀B、商汤C、盘庚D、纣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时期( )A、黄帝B、尧C、舜D、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长安自古帝王都”,最早定都于陕西地区的朝代及其首都在当时的称呼是( )A、商朝的都城殷B、东周的都城洛邑C、西周的都城镐京D、夏朝的都城阳城【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是( )A、夏桀B、商纣王C、周武王D、周幽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王位世袭( )A、尧传舜B、舜传禹C、禹传伯益D、禹传子,家天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为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学习示意图。
该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A、郡县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禅让制【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hào)京,史称东周。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______朝,西周的建立者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2题【改错题】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北师大版练习题第一百篇夏商西周统治人民的手段是:()①军队②刑法③选举④礼仪教化【单选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夏商西周统治人民的手段是军队、刑法、礼仪教化f故选C.【点评】学生要知道,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夏商西周国家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礼仪教化配合暴力镇压r是统治人民的另一#手段r起着调节社会矛盾,稳走社会秩序的作用。
4第2题【单选题】对西周时分封制作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受封者有义务服从周王的统治,治理诸侯国B、密切了西周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稳定了对全国的统治C、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D、形成了众邦林立、脱离中央统治的局而,阻碍了社会发展【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直学生对西周的分封制史实的识记。
般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r第一子吕西周的分封制中的内容:“诸侯国是周设在各地的据点,起着拱卫王室的作用「可知,分封制起了拱卫王室的作用,因此D 选项错误,故选D.依据“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r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可知r A选项是正确的.依据“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可知,BC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r主要考直学生对西周的分封制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r还可以考童西周分封的概;兄彩响。
4第3题【单选题】“烽火戏诸侯〃是大家都熟悉的成语故事,诸侯们之所以如约前往,主要是因为西周分封制规定他们必A、接受周天子分给的土地和人民B、向周天子缴纳贡晶C、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随从天子作战D、接受周天子的册封【答案】:【解析】:[分析]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f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Stt,战时帯兵随从天子作战。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从夏商两代国君覆亡的教训说明国君应该()A. 加强国防,充实国库B. 发展经济,增强国力C. 重视教育,推行改革D. 施行仁政,勤政爱民2、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
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
这种文字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B.商朝C.秦朝D.晋朝3、孔子修订的《春秋》一书,后来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书名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名称。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B.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4、《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5、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的三个国家,下列显现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是()A. 实行禅让制B. 王位世袭C. 皇帝是最高统治者D. 有了铁器牛耕6、.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
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A.权力与地位B.吉祥美好C.显赫富贵D.人口众多7、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列成语中源自晋楚争霸的是()A. 问鼎中原B. 纸上谈兵C. 卧薪尝胆D. 三顾茅庐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并成为时代风潮。
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铁器、农耕的使用B. 个体小农的出现C. 百家争鸣的影响D.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9、、他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 第一霸主逞威风”。
该歌谣中的他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10、《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一夏商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与社会变化中华书局版练习题第十四篇春秋时期,诸侯争雄。
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越王勾践D 、 楚庄王【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r 改革军制,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r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窮主.故选A 。
【点评】本题考亘的是春秋争餌的知识点。
4第2题【单选题】与“纸上谈兵”典故有关的战役是()A 、 长平之战B 、 巨鹿之战C 、 城濮之战D 、 马陵之战【答案】:【解析】:[分析]战国末年r 强大的奏国不断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战国以来最大的一次 一氏平之 战.结果赵军大败f 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奏军的进攻.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就出目长 平之战.战国时赵国名将赵者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晉廉颇为赵将r 在长平之战 中f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f 不知道变通r 结果被奏军大败.故选A.[点评]本题齟长平之馳相关站。
【单选题】【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尊王4第3题【单选题】如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A, C两处对应的诸侯国分别是()A、秦国楚国B、齐国燕国C、秦国齐国D、魏国赵国【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直的是战国七雄的史实。
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奏、燕、赵、魏、韩;齐国在东方,楚国在南方,秦国在西方,燕国在北方.中间的三个目北向南分别是赵、魏、韩,A位于西方r指的是奏国。
C位于东方,指的是齐国.故选C.【点评】本题考童的是战国七雄.注意拿握战国七雄图,把握各国的地理位聲.4第4题【单选题】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百家争鸣〃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单选题】在鹿台目焚而死,商朝灭亡。
【单选题】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 夏传子家天下岳麓版习题精选第十三篇从商朝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 、 重视教育B 、 勤政爱民C 、 发展经济D 、 增强军事力量【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教材内容我们可得知:汤关心百姓,重视人才,使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纣酒池肉林,炮烙之刑r 丧失民心,最后“得民心^得天下“ r 故从这个道理讲,本题的答秦选B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从商朝的覆亡中,国君得到的历史教训。
4第2题【单选题】陕西出土的大盂铜鼎铭文记载,周康王一次赏赐盂壹仟荣佰零玖个奴隶。
据此铭文判断,盂受赏赐时 的身份是()A 、 周康王的嫡长子B 、 大地主C 、 自由平民D 、 大贵族【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査的周朝的政治制度r 根垢分封制可知该人物是贵族,选择D 项r 酥是长子B 不是封建社会C 平民没有资格, 均SE 除,要求学生对基本慨念的充分理解。
【点评】关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夏朝、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残暴B、敌人强大C、水患严重D、军事失败【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总结归纳和分析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夏桀和商纣统治时期政治残暴r最终导致了夏商的灭亡,故选A.[点评]本题有度r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总结归纳和分析的能力.4第4题【单选题】商朝前期,曾经几次迁都,其中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的国力日益强盛的商王是()A、商汤B、商纣C、盘庚D、武丁【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殷商时代相关的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使商朝的国力日益强盛的商王。
因为盘庚迁殷是商代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转拆点r扭转了商王朝的颓势,走上了中兴的道路,出现了 "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
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F ,考査的是盘庚迁殷的知识.【单选题】中国历史悠久,如果仅以国家的出现为文明的开始,中国文明距今至少也有()A、2 000多年B、3 000多年C、4 000多年D、5 000多年【答案】:【解析】:【分析】中国历史悠久,如果仅以国家的出现为文明的开始,中国文明距今至少也有4000多年.随着社会生产发展f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6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中华书局版课后辅导练习八十二第1题【单选题】在诸侯争霸中获得胜利的一方被称为( )A、“霸主”B、“天子”C、“大王”D、“皇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
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战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马陵之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战国时期是指( )A、公元前774~前476年B、公元前475~前221年C、公元前770~前476年D、公元前476~前221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春秋时期,诸侯纷争,首先实现霸主美梦的是( )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宋襄公【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成语与历史人物不相符的一项是( )A、卧薪尝胆——勾践B、问鼎中原——楚庄王C、退避三舍——齐桓公D、破釜沉舟——刘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这一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为频繁,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指的是( )A、尧舜禹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齐桓公称霸B、晋文公称霸C、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在争霸过程中,常常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其真实目的是( )A、赢得周天子的信任B、扩大本国的政治影响力C、表明自己无政治企图D、保护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春秋时期,首先实现霸主美梦的是( )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秦孝公【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长平之战④牧野之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东周列国志》一书写的是西周结束至秦统一六国,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与社会变化知识点练习第五十篇
第1题【单选题】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王室得到霸主的支持而中兴
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D、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 )
A、齐楚秦
B、赵魏韩
C、赵魏秦
D、楚齐韩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三字经》中的“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中的“七雄”指的是( )
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D、魏、吴、燕、赵、楚、秦、韩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战国时期,楚庄王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到洛水流域,并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里的“九鼎”象征着( )
A、王权
B、财富
C、王宫
D、武器。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8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中华书局版习题精选二十一第1题【单选题】至今一直被中医所治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发明者是( )A、黄帝B、扁鹊C、华佗D、伊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曾被流放湖南,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的是( )A、杜甫B、李白C、屈原D、柳宗元【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战国时编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是商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B、编钟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几件铜钟的组合C、编钟的规模一般有三件一组,十几件一组甚至几十件一组。
D、有的铜钟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主要是( )A、会意B、象形C、形声D、假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传媒报道,韩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消息传来立即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人物而设立( )A、孔子B、李冰C、屈原D、大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哪位历史人物,如果在现代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A、老子B、墨子C、孙子D、韩非【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 )A、韩非子B、孟子C、荀子D、孔子【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师大附中七年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一次“班级管理”主题班会,同学们提出“制定严格班规,对违反班规的同学严惩”。
影响同学们主张的战国时期思想家是( )A、孟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县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整套编钟B、青铜立人像C、青铜神树D、四羊方尊【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战国时期,屈原运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的代表作抒情长诗是( )A、《诗经》B、《论语》C、《史记》D、《离骚》【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整套编钟出土子( )A、河南安阳B、湖北随州C、湖南长沙D、四川成都【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一直为中医所沿用的扁鹊总结的四诊法中,“望”是指( )A、看气色B、按脉搏C、闻气味D、听声音【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古代常把几件铜钟组合成套,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称为______,它是一种______器。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7课商鞅变法与都江堰的修建中华书局版习题精选八十四
第1题【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该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通惠河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主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李冰
B、禹
C、李春
D、商鞅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
A、大一统
B、早期国家建立
C、社会变革
D、民族政权并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商鞅变法( )
A、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按军功授田赐爵
D、统一货币、度量衡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源于哪一水利工程的修建( )
A、都江堰
B、灵渠
C、长城
D、编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南北朝时期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主要是因为( )
A、商鞅变法
B、牛耕的进一步推广
C、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
D、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战国时期改革之风盛行,请按要求填写:(1)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______)变法(2)支持变法的秦国国君是(______)(3)秦国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措施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灌溉三都,开稻田,于是蜀野千里,好为陆海。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县志》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所说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该水利工程建于何地?(2)材料中所说的水利工程由何人主持修建?修建于何时?(3)根据材料归纳该水利工程的作用。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商鞅从小喜好刑名之学,非常尊崇李悝的法家学说,立下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
他先到魏国,但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
他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的消息后,向秦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和重用。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这里提到的变法是什么?(2)这次变法的具体内容有哪些?(3)你认为变法内容中具体哪一条措施是影响最深远?(4)商鞅的主张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哪一学派的观点一致?(5)这次变法对秦国有什么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61年,秦孝公面对秦国国力贫弱、被动挨打的局面,愤然喊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至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荀子说:“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材料二: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汉)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
……”
秦国怎样由“诸侯卑秦”发展成诸侯惧怕的“秦之锐士”?请依据材料,写出一项具体措施。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此举”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写出“帝”是如何“以华(汉)风变之”的。
列举一项即可。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秦兼并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
让我们走近秦朝,了解这个短暂又影响深远的王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进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
秦始皇本纪》
原文大意:在天地和东南西北之间都是皇帝的土地,西边到沙漠,南边到岭南,东边是东海,北边过了大夏,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
材料二: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原文大意:(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
材料三:(图)
材料四: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路上遇大雨……不能按期到达,……领队人杀死了押队的军官,大家热烈响应,他们斩木为武器,举起反抗的旗帜。
在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
──七上《中国历史》
材料一说明秦朝疆域辽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事件为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改变材料二中“田畴异亩,车涂异轨”的现象,秦始皇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结合材料三的图示回答,秦朝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阅读过材料四后,有同学认为:若没有发生下雨误期的事,反抗就不会爆发,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作为一个统治者,要让他的王朝长久不衰,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看下图)
材料二:自古以来,人类通常逐水草而居。
时至今日,大量人口聚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看下图)
材料一图片所示分别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复原图,导致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
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的观点。
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
【答案】:无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
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本题7分)
【商鞅强秦】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魏晋融合】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近代探索】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今日成就】
材料四: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
依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迁都”的作用。
请举出戊戌变法中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
材料三中“变官制”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的成就与国家实行的哪些政策有关?
围绕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春秋时代
东周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时期。
从______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打着______的旗号,要求其他国家承认他们的霸主地位。
春秋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先后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答案】:无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