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
- 格式:docx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8
历史与社会七上知识点(第2单元)第一课大洲和大洋1、世界海陆分布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71℅,陆地约占29%。
2、面积广大、地域辽阔的陆地是大陆,最大的陆地是亚欧大陆。
面积较小,四面环水的陆地是岛屿,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三面环水,一面与大陆相连的是半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3、陆地分为七个大洲。
按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4、大洲分界线(落实到图):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欧洲和非洲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5、四大洋按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海洋对人类的影响:(1)为人类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资源。
(2)为人类提供渔盐之利、能量之源。
(3)为旅游业的开发提供资源。
(4)为人类提供空间资源。
第二课自然环境(1)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山峰),阿尔卑斯山脉(欧洲最高的山脉),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山峰)。
(2)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北半球最冷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面积最大的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3)高原:巴西高原(面积最大),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世界屋脊)。
(4)盆地:刚果盆地(面积最大)。
3、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可以从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三个方面描述。
亚洲地形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4、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候为主。
非洲大陆赤道南北的气候类型对称分布。
7、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气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单元测试姓名:班级:座号: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关于山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起伏小B. 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C. 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D. 有起伏,但相对高度小于200米2.如图中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地都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B. 两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C. 两地农业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D. 两地的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气候类型是()A. 高原山地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4.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的位置具有两两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
与欧洲对称分布的大洲是( )A. 大洋洲B. 亚洲C. 非洲D. 南美洲5.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B. 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C. 通过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D. 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转动,证明地球里面有一根旋转轴6.下列属于黄河和长江都流经的地形区和省区的是()A. 青藏高原、青海B. 云贵高原、四川C. 青藏高原、西藏D. 黄土高原、青海7.关于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北方的雨季比南方长B. 夏季风推进迟缓,雨带徘徊在南方,容易导致南涝北旱C. 夏季风推进迅速,导致我国南北方普遍多雨D. 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8.下表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基本情况,表中的三大平原是指()A.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B. 太湖平原、江淮平原、黄淮平原C.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D. 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9.世界上大多数的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是因为我国()A. 地形复杂多样B. 气候复杂多样C. 季风气候显著D. 国土面积广大10.小华的外国朋友杰克介绍家乡的气候时说:“我们这里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
其次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第1节人类的栖息地1.世界海陆分布(或:地球被称为“蓝色的星球”的缘由)从太空看地球,蓝色的海洋约占据了地球表面71%的面积。
那些被海洋环绕的黄色区域是陆地,陆地仅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
因此,人们把地球称为“蓝色的星球”。
2.陆地:可以分为大陆和岛屿。
陆地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
(1)大陆:地域宽阔,为人类生存供应了丰富多样的环境。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
(2)岛屿:面积较小,四面环水,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亚洲南部三大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3.大洲:大陆与其旁边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1)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2)大洲间的分界线:洲和洲之间的界线是人为划分的,有的借助了高大的山脉,有的借助了河流或湖泊,还有的借助了狭窄的海峡或运输河。
(3)洲内分区①亚洲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六个地理区域。
如中国位于东亚。
②欧洲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理区域。
如英国位于西欧,芬兰位于北欧。
1.有关大洲的学问梳理。
2.南北半球俯视图。
第2节海洋对人类的影响1.海洋的概念:海洋的主体部分是洋,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
洋远离大陆,平均水深多超过2 000米。
2.四大洋(位置及特点见“学问提升”)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太平洋(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最小)。
3.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作用)4.运输河与海峡(1)运输河:运输河是海洋运输中的重要通道。
(地位)重要运输河见下(在课本附录《世界地形图》中找一找):(2)海峡:海峡往往是海上的交通要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如位于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自然水道(见下图)。
1.四大洋的位置及特点。
2.重要海峡。
(在课本附录《世界地形图》中找出下列海峡)。
历史与社会初一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解析历史与社会科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初一上册的第二单元是历史与社会科目的开篇,本文将对该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解析,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要点。
该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进,2.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3.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进本课程的第一个内容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进。
这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社会的演变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举例,引导学生了解狩猎采集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不同社会形态的产生和特点,并激发学生对社会演进的思考。
二、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本单元的第二个内容是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可以选择几个重要的古代文明,如中国古代文明、埃及古代文明、希腊古代文明等,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带领学生了解这些文明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探索古代文明所带来的科技、文化和社会制度的进步,以及它们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本单元的最后一个内容是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这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和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研究、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古代文明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并帮助学生思考古代文明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历史与社会初一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解析,我们可以看出,该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进、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图片展示、案例研究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思维能力。
通过对该单元教学内容的解析,希望能够对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第一课第1课时《大洲和大洋》第一课第2课时《大洲和大洋》第二课第1课时《自然环境》第二课第2课时《自然环境》第三课第1课时《世界大家庭》一次备课二次备课一、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
2.能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分布地区。
3.初步理解环境对人种形成和分布的特点。
4.树立正确的种族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三大人种的特点与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和世界人种分布特点的成因。
三、教学过程(一)不同肤色的人们1、歌曲导入:《龙的传人》。
提问:我们龙的传人在外貌上有什么明显特征?属于什么人种?[学生回答:“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属于黄色人种。
]在北京奥运会上,都有哪些肤色的运动员参加比赛?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不同肤色的人们齐聚北京,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不同肤色的人们生活在一起,共同构成世界大家庭,为世界的发展共同努力。
2、老师这里有三张照片,大家能猜出他们是谁吗?[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认出是布什、刘德华、乔丹]你能说出哪一个是黄种人?哪一个是白种人?哪一个是黑种人吗?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学生回答]那么,除了肤色不同以外,三大人种之间还有什么外表体貌上的不同吗?仔细观察照片,以大组为单位进行准备,扮演某一个人种,以自我介绍形式说出这个人种的外貌特征。
准备几分钟后各大组分别推选代表表演。
表格形式小结:人种外貌特征黄色人种黄色的皮肤,乌黑通直的头发,脸庞扁平黑色人种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白色人种肤色白,头发弯曲而金黄,鼻梁高,嘴唇薄3、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不同的特征?[学生讨论]小结:由于过去人类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不同的人群长期生活在互相隔离的不同自然环境中,在外貌和体质上形成了第三课第2课时《世界大家庭》新课导入:从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上,为获奖运动员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导入。
第一课
从太空看地球,蓝色的海洋约占据地球表面71%的面积。
那些被海洋环抱的黄色区域是陆地,陆地仅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
因此,人们把地球称为“蓝色的星球”。
陆地可以分为大陆和岛屿。
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
半岛: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海峡: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的狭窄水道。
洲与洲之间的界线是人为划分的,有的借助了高大的山脉,有的借助了河流或湖泊,还有的借助了狭窄的海峡或运河。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格陵兰岛: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的岛屿。
麦哲伦海峡:由世界第一位环游世界一周的麦哲伦发现的。
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输。
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马来群岛:马来群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
第一位环游世界一周的是麦哲伦。
世界最重要的海峡: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土耳其海峡(亚洲),直布罗陀海峡(欧非),莫桑比克海峡(非洲),白令海峡(亚美)。
大洋
人类尽管生活在陆地上,却也海洋息息相关。
海洋的主体部分是洋,海是海洋的
边缘部分。
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划分为四个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
海洋对人类的作用:
1、提供淡水资源
2、渔盐之利、能量之源
3、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4、空间之源。
落基山脉(北美洲)
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南美洲) 阿尔卑斯山脉(欧洲) 阿特斯山脉(非洲)
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
(亚洲)
巴西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南美洲) 东非高原(非洲)
南非高原(非洲)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亚洲)
亚马孙平原:亚马孙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南美洲) 东欧平原(欧洲)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
刚果盆地
气象万千
世界各地冷、热、干、湿情况千差万别,气候也不一样。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世界各地的气候错综复杂,类型多样。
我们可以通过气候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各地不同的气候。
口数,用“人/千米”表示。
在世界大家庭成员中,由于生存环境差异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人种。
他们在皮肤颜色、头发的颜色河形状、面部特征等方面,区别明显。
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和白色人种三个主要人种。
世界上有很多种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它们的传播范围很广,对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