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电子教材
- 格式:docx
- 大小:3.07 KB
- 文档页数:2
2022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一、教材内容2022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涵盖了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等内容。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二、教材特点1. 互动性强:电子课本具备互动功能,学生们可以通过、滑动等操作,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电子课本还设置了练习题、测验等环节,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
2. 资源丰富:电子课本不仅包含了教材内容,还提供了丰富的课外资源,如历史纪录片、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传记等。
这些资源有助于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个性化学习:电子课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推荐相应的学习内容。
同时,学生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教材的字体、字号、背景颜色等,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4. 随时随地学习:电子课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这使得学习变得更加便捷,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使用方法1. 安装:学生们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相关应用商店并安装2022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
2. 登录账号:登录电子课本账号,即可开始学习。
如果还没有账号,请先进行注册。
3. 学习导航:电子课本首页设有学习导航,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
4. 互动学习:在阅读教材内容时,互动环节,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完成练习题和测验,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学习:利用电子课本提供的课外资源,拓展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6. 个性化设置:根据个人需求,调整教材的字体、字号、背景颜色等,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2022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
希望学生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成绩。
四、教学资源与支持2022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支持,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并辅助学生们的学习。
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1——12课)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gugu: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
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①,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gugu:北京人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
这处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gugu:火遗迹。
此后,北京人遗址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这些古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①。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gugu:当时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
这里常有动物出没,如梅花鹿、野马等,也有丰美的水草。
②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
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
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使用这些gugu: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1——12课)初一历史上册电子课本(1——12课)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XXX: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
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①,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XXX:北京人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
这处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XXX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XXX:火遗迹。
此后,北京人遗址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这些古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①。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XXX:当时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暖和湿润。
这里常有植物出没,如梅花鹿、野马等。
也有丰美的水草。
②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
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
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使用这些XXX:工具猎取植物。
采集植物果实。
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七年级上册历史电子书封面七年级上册历史电子书目录第一章中国古代文明1.1 中华文化的五千年1.2 女娲补天1.3 夏朝1.4 商朝1.5 周朝第二章中国古代社会与国家2.1 儒家思想2.2 社会阶层2.3 奴隶社会2.4 封建社会2.5 古代国家的形成第三章中世纪欧洲3.1 拜占庭帝国3.2 罗马帝国的崩溃3.3 扎根于欧洲的基督教3.4 鲜卑族与西欧的接触3.5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第四章中世纪爱尔兰4.1 爱尔兰的传统文化4.2 爱尔兰的历史起源4.3 圣帕特里克的故事4.4 文艺复兴运动对爱尔兰的影响4.5 爱尔兰的农村社会第五章亚细亚和非洲的古代文明5.1 波斯帝国5.2 印度河流域文明5.3 埃及文明5.4 迦南地区5.5 非洲文化的起源第六章中美洲的古代文明6.1 玛雅王国6.2 阿兹特克帝国6.3 奇琴伊察6.4 中美洲文明的文化遗产6.5 中美洲文明的衰落第七章古希腊7.1 古希腊城邦7.2 古希腊的文化和艺术7.3 古希腊民主的崛起7.4 古希腊的科学7.5 古希腊的战争第八章古罗马8.1 罗马城的起源8.2 罗马帝国的文化和艺术8.3 罗马的法律和政府8.4 基督教的出现和影响8.5 罗马帝国的衰落第九章中世纪日本9.1 日本的文化和艺术9.2 平安时代的政治体制9.3 武士道的兴起9.4 日本的战争9.5 江户时代的和平第十章马来群岛的文明10.1 博罗波多王国10.2 满者伯夷王国10.3 名古屋文化10.4 信仰伊斯兰教的达希仙王国10.5 马来群岛的历史文化第一章中华文化的五千年1.1 中华文化的五千年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其影响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各地有着较为深刻的痕迹。
这一文化是在大数据的数万年建构和演化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1.2女娲补天据传说,古时候天空很低,人们无法生活,于是女娲开始补天。
她准备用五彩石石柱撑起天空,但是石柱不够,于是她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胳膊,化成了一头白虎。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电子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电子教材科书是一本十分优秀
的教材,是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该教材主要分
为以下几章:
第一章:新时代的启示
本章主要介绍了人类的文明起源、我国的古代文明以及现代化过程
中我国的变化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世界上
的各种文明,掌握时代变迁和文明演化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大地的变化
本章主要讲述了地球的构造、运动、变化以及地球对人类的影响等
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以及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第三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本章主要介绍了人类的演化历程、文化起源以及人类如何适应环境
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人类是如何逐渐进化
成今天的模样的。
第四章:人类社会的演变
本章主要讲述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变革以及人类社会的基本
特征和主要形态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
社会不断变革的原因和意义,以及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形态。
第五章:中国的古代文明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丰富内涵、特点以及它对世界文明
的影响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
代文明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第六章:中国古代人类社会的演变
本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各个历史时期的社
会特点以及社会制度的变迁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
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的成就、特点以及传统文化
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
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底蕴。
总的来说,这本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
视频等,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了解历史和社会的机会,培养学
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