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 格式:doc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对抗G+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等。
一、大环内酯抗生素大环内酯抗生素是指具有一个12-16个碳骨架大内酯环附着一个或者多个脱氧糖结构的抗生素,包括14元环红霉素、甲红霉素、罗红霉素;15元环阿齐霉素和16元环的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白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等。
这些药物在药动学、抗菌作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1、不耐酸,口服会被胃酸破坏,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吸收;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肠溶片。
2、体内分布广,均可达血药浓度,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体内时间长;3、抗菌谱窄,>PG,G+、G-球菌、厌氧菌、胎儿弯曲菌、军团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耐青霉素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
4、作用机理: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5、细菌对本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药物之间存在着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红耐药,螺旋耐药,但停药一段时间后会消失;以红霉素作用应用广。
红霉素:1952年由美国Eli Lilly公司开发的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从链丝菌的培养液里提取得到的。
特点:1、味苦,不耐酸——口服胃酸破坏,抗菌活性低——肠溶片——在肠道崩解吸收——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高+SB——尿路感染+SB碱化尿液。
现在临床上口服的红霉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剂:红霉素肠溶片:糖衣片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利君沙)——口服后在体液中分解出酯和红霉素碱吸收——干糖浆——小儿抗菌药——肝损害无味红霉素:红霉素的丙酸酯——无苦味——适合儿童服用——对肝功能损害大2、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但不持久——停药数月后可恢复敏感性;3、抗菌谱:与PG相似,略广,(1)对G+的强大的抗菌作用;(2)对G-菌菌的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军团菌有效,对耐药金葡菌有效4、临床用途:(1)青霉素过敏和耐药;(2)百日咳;(3)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所致尿路感染、弯曲菌所致败血症首选;5、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转肽作用及信使RNA移位,作用位点是50s亚基。
药师职称考试药理学知识点总结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他抗生素一、大环内酯类(一)分类按化学结构:14元环大环内酯类天然:红霉素半合成: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15元环大环内酯类半合成:阿奇霉素16元环大环内酯类天然: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半合成:罗他霉素、交沙霉素按发展阶段分:第一代:红霉素、地红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者及耐青霉素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第二代:罗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米欧卡霉素增强抗菌活性及抗菌后效应,减少不良反应、延长t1/2、对酸稳定。
第三代:泰利霉素对大环内脂-林克霉素-链霉素耐药菌株有效。
(二)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抗菌作用机制】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体内过程】天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吸收:碱性抗生素,不耐酸,口服多用肠溶片或酯化产物;分布: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血中药物浓度低;肝脏代谢,胆汁排泄,胆汁中浓度高,可有肝肠循环。
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胃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血浆t1/2长;经胆汁和肾脏排泄。
如:依托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三)常用代表药1.红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比相似而略广,为抑菌药——相似——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G+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略广——四体、军团菌、弯曲菌、弓形虫【临床应用】白衣空军百支曲青败红战是首选(1)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或对青霉素过敏者的金葡菌感染。
(2)在下列治疗中红霉素列为首选:军团病、白喉带菌者、百日咳、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空肠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
(3)可用于妊娠期、婴儿、新生儿,是妊娠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感染的一线药。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口服或静脉给药均可引起(2)肝损害:酯化物(依托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发生率高(40%)肝功能不良、胆道梗阻禁用!!(3)耳毒性(肾功能不良者发生多)心脏毒性(静滴速度过快,特殊致死反应)静脉注射给乳糖酸红霉素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一、A1
1、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
C、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D、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抑制细菌核酸代谢
2、红霉素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
A、肾损害
B、心脏毒性
C、胃肠道反应
D、二重感染
E、耳毒性
3、下面对红霉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口服可吸收
B、支原体感染首选
C、主要经胆汁排泄
D、对螺旋体和支原体有抑制作用
E、金葡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
4、阿奇霉素属于
A、青霉素类
B、大环内酯类
C、四环素类
D、氨基苷类
E、头孢类
5、作用原理与叶酸代谢无关的是
A、甲氧苄啶
B、磺胺嘧啶
C、柳胺磺吡啶
D、克林霉素
E、磺胺甲噁唑
6、治疗广谱抗生素所致假膜性肠炎可选用
A、氨苄西林
B、头孢唑啉
C、诺氟沙星
D、万古霉素
E、磷霉素
7、具有肝肠循环且对胆道感染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是
A、甲氧苄啶
B、克林霉素
C、红霉素
D、青霉素
E、万古霉素
8、大环内酯类对下列哪类细菌无效
A、军团菌
B、革兰阴性球菌
C、革兰阳性菌
D、衣原体和支原体
E、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
9、关于万古霉素,描述错误的是
A、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B、可引起假膜性肠炎
C、作用机制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D、属于快速杀菌药
E、与其他抗生素间无交叉耐药性
10、下列不是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是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万古霉素
D、林可霉素
E、杆菌肽
11、可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的抗菌药是
A、克林霉素
B、青霉素
C、磺胺嘧啶
D、红霉素
E、头孢唑啉
12、易渗入骨组织中治疗骨髓炎的有效药物是
A、红霉素
B、吉他霉素
C、克林霉素
D、阿奇霉素
E、罗红霉素
13、主要不良反应有耳毒性,及早停药后听力减退可恢复的药物是
A、红霉素
B、罗红霉素
C、万古霉素
D、他唑巴坦
E、阿奇霉素
14、下列不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
A、螺旋霉素
B、罗红霉素
C、阿奇霉素
D、克林霉素
E、克拉霉素
15、下列对红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B、作用机制是抑制蛋白质合成
C、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强大
D、大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
E、与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有部分交叉耐药性
16、下列情况不应选用红霉素的是
A、支原体肺炎
B、白喉带菌者
C、军团菌肺炎
D、肠道痢疾杆菌感染
E、百日咳带菌者
17、下列对万古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
B、仅对革兰阴性菌起作用
C、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D、对部分厌氧菌效果较好
E、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18、下列大环内酯类药物中对革兰阳性菌作用最强的是
A、麦迪霉素
B、红霉素
C、克拉霉素
D、阿奇霉素
E、罗红霉素
19、下列不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物是
A、红霉素
B、阿奇霉素
C、克拉霉素
D、罗红霉素
E、克林霉素
2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
A、与细菌30s核糖体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B、抑制氨酰基-tRNA形成
C、影响细菌胞质膜的通透性
D、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E、与细菌70s核糖体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21、与细菌细胞壁黏肽侧链形成复合物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是
A、青霉素G
B、红霉素
C、头孢唑林
D、头孢吡肟
E、万古霉素
22、患儿,6岁。
受凉后感乏力、咽痛,咳嗽、发热,X线检查显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阶段性分布,以肺下叶多见。
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
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青霉素
B、四环素
C、万古霉素
D、红霉素
E、链霉素
23、红霉素、克林霉素合用可以
A、扩大抗菌谱
B、由于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
C、增强抗菌活性
D、降低毒性
E、增加毒性
二、B
1、请为下列情况选用适当的有效药物
A.红霉素
B.林可霉素
C.头孢哌酮
D.青霉素
E.磺胺嘧啶
<1> 、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是
A B C D E
<2> 、与丙磺舒竞争自肾小管分泌
A B C D E
<3> 、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
A B C D E
<4> 、不良反应常见假膜性肠炎
A B C D E
<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首选
A B C D E
2、A.四环素
B.万古霉素
C.克林霉素
D.红霉素
E.多黏菌素
<1> 、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首选用于军团菌病的是
A B C D E
<2> 、金葡菌引起慢性骨髓炎的首选药
A B C D E
三、C
1、患者,男性,18岁。
确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骨髓炎。
<1> 、最佳选药应是
A、红霉素
B、庆大霉素
C、青霉素
D、四环素
E、林可霉素
<2> 、该药物可引起的不良反应是
A、胆汁阻塞性肝炎
B、听力下降
C、假膜性肠炎
D、肝功能严重损害
E、肾功能严重损害
<3> 、若加用红霉素可以
A、扩大抗菌谱
B、由于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
C、增强抗菌活性
D、降低毒性
E、增加毒性
2、患者男性,18岁。
确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骨髓炎。
<1> 、首选治疗药应是
A、红霉素
B、链霉素
C、四环素
D、青霉素
E、林可霉素
<2> 、该首选药物可引起的不良反应是
A、心律失常
B、耳毒性
C、伪膜性肠炎
D、肾功能严重损害
E、肝功能严重损害
<3> 、若加用红霉素可以
A、产生协同作用
B、产生拮抗作用
C、增强抗菌活性
D、没有影响
E、增加毒性
3、患者,男性,5岁。
以咳嗽、咳痰就诊,咽红,查血象白细胞高,诊断为呼吸道感染,选用阿奇霉素治疗。
<1> 、阿奇霉素属何种抗生素
A、头孢菌素类
B、大环内酯类
C、氨基糖苷类
D、四环素类
E、喹诺酮类
<2> 、不属于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是
A、消化道反应
B、肝损害
C、心脏毒性
D、神经肌肉阻滞
E、耳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