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经济学(第一章 金融经济学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101
为什么我们需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呢?一个金融体系是由一系列的机构和市场所组成,它们允许交换合约和提供服务,其目的是使得经济代理人(economic agents)的收入流和消费流不同步,即让它们缺少相似性。
这一功能有两个维度: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和风险维度(risk dimension)。
金融: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为什么将消费和收入夸时分离是有用的呢?理由1:收入在离散的时间情况下获得(比如一个月),而与此同时按照人们的习惯,消费是连续的(即每天)。
理由2:消费支出决定了生活水平,绝大多数人都发现要逐月逐年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水平是困难的。
这样就有了对平稳消费流的要求。
平稳消费流的要求具有普遍性,深深的影响着每个人的,因此这一要求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在于为退休而储蓄的需要,即消费小于收入,这样才能使退休后消费流超过收入,即动用储蓄。
对于较短时期的情况,平稳消费流的要求同样需要。
例如,消费和收入的季节性模式:特定的个体(汽车销售员、百货公司销售员)可能会经历由于季节性事件(如绝大多数的新车都是在春季和夏季销售的)所导致的收入波动,而他们不希望这一波动影响到他们的消费。
同样由于营业周期性波动而导致的暂时性失业也会产生这一问题,工人不想因为暂时的失业而失去了可持续的收入时,工人们不希望他们家庭的消费大大下降。
因此,金融中第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时间(勤俭创业的企业家)在一个不受时间影响的世界中,将没有资产,没有金融交易(虽然人们使用货币,但货币仅具有交易的功能),也没有金融机构。
持有资产则使得消费流和收入流不同步。
例如农民留着种子、守财奴将金子埋起来或老奶奶将钞票放在床底下,都会使他们的消费和收入不同步,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自己有一个更高水平的福利。
一个完全发达的金融体系应当具备有效完成这一同样功能的性质。
因此金融体系应当提供多功能的、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在贷款规模、贷款时间的选择和贷款到期日以及金融工具的流动性等方面,满足存款人和借款人普遍不同的需求。
金融经济学第一章-引论金融经济学第一章引论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金融活动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个人的储蓄、投资决策,到企业的融资、风险管理,再到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金融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金融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学科,为我们理解这些金融现象和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金融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现代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金融市场的逐渐形成,人们对于金融活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特别是在 20 世纪以来,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复杂性急剧增加,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使得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难以完全解释和应对金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在此背景下,金融经济学应运而生,它融合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和金融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
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金融市场、金融资产的定价、投资组合的选择、风险管理以及公司金融等方面。
金融市场是金融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它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
金融资产的定价则是金融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旨在确定各种金融资产的合理价格,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投资组合的选择则是在给定风险和收益的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以实现投资者的目标。
风险管理则是通过各种方法和工具来识别、评估和控制金融风险,以保障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利益。
公司金融则关注企业的融资决策、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等问题,以提高企业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理解金融经济学,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
时间价值是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简单来说,今天的一元钱比未来的一元钱更有价值,因为今天的一元钱可以用于投资,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回报。
这一概念在个人的储蓄决策、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及金融资产的定价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当我们考虑是否要将一笔钱存入银行时,我们需要比较当前的存款利率和未来的预期收益,以确定是否值得进行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