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系统管理与优化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5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3.3系统的优化教案地质版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系统优化是系统分析的深入,也是系统的结构和系统分析的综合,又是系统设计的基础,更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学情分析进入系统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明显比前期活跃,显然系统分析的深入符合高二学生的智力发展需求。
但是,学生在对某个系统的分析容易陷入原有的逻辑思维,而不能很好地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能很好理解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并能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问题,能对当前的系统提出优化的方案。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2.能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3.初步掌握系统最优化的方法4.能够对一个简单系统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进行分析过程与方法:1.模仿非常6+1节目,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课前制作了计分牌,用来累分。
2.通过讨论、案例分析,完成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系统优化的意义,指导学生把系统优化的思想延伸到整个生活和学习当中。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用合作精神3.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系统最优化方法和一般性步骤难点:系统优化的过程分析能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本节教材中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案例分析通过“小闹钟”案例、“鸟巢”和刘翔训练方案的优化调整案例,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系统优化的意义。
从实例分析入手,在分析过程中体验系统优化的意义。
第二部分:第一个案例“风力发电”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根据案例分析总结阐述系统优化方法和一般性步骤。
第二案例“利润问题”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第三案例“货物派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研究课题、进行分析研究、评价比较、优化方案。
系统优化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系统优化的概念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系统优化在教学设计中的过程;(2)引导学生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教学设计的兴趣,提高教学设计的意识;(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系统优化的概念:介绍系统优化的定义、特点及方法。
2. 教学设计中的系统优化:分析教学设计中系统优化的具体应用,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优化。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教学设计案例,让学生体验系统优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4. 教学设计优化方法:介绍常用的教学设计优化方法,如层次分析法、鱼骨图法等。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教学设计实践,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
1. 导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教学设计的思考,引出系统优化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
2. 理论学习:介绍系统优化的概念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教学设计优化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教学设计案例,让学生体验系统优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4. 方法学习:介绍教学设计优化方法,如层次分析法、鱼骨图法等,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教学设计实践,运用所学方法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
6. 成果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成果,分享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与收获。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能力。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教学设计成果的质量,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创新性。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教学设计教材,提供系统优化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系统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系统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系统优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系统优化的定义与意义2. 系统优化的基本方法3. 系统优化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系统优化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系统优化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系统优化案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运用系统优化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出系统优化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系统优化的定义、意义和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应用中的系统优化案例,让学生了解系统优化的具体操作。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系统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 作业:布置一道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优化。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理解系统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系统优化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展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
2. 系统优化相关案例资料。
3. 讨论问题指南。
八、教学准备1. 准备PPT课件,涵盖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2. 收集相关的系统优化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 准备讨论问题指南,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九、教学延伸1. 邀请企业或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系统优化经验。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运用系统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安排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系统优化分析。
十、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系统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记录,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系统优化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设计基本概念1.1 教学设计的定义1.2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1.3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1.4 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第二章:系统优化教学设计的原则2.1 教学目标明确性原则2.2 教学内容科学性原则2.3 教学方法灵活性原则2.4 教学评价合理性原则第三章:系统优化教学设计的策略3.1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分解3.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3.3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3.4 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第四章:系统优化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反馈4.1 教学设计的实施步骤4.2 教学设计的反馈与调整4.3 教学设计的持续改进4.4 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第五章:系统优化教学设计的工具与资源5.1 教学设计工具的介绍与应用5.2 教学设计资源的整合与利用5.3 教学设计工具与资源的案例分析5.4 教学设计工具与资源的拓展与提升第六章:系统优化教学设计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6.1 课程开发的重要性6.2 基于教学设计的课程开发流程6.3 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分解6.4 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组织第七章:系统优化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7.1 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7.2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7.3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7.4 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反馈第八章:系统优化教学设计在学生学习支持中的应用8.1 学生学习支持的重要性8.2 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设计策略8.3 个性化教学设计的方法与实践8.4 学习支持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第九章:系统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9.1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9.2 基于教学设计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9.3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9.4 教师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反思第十章:系统优化教学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教育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10.2 数据驱动的教学设计决策10.3 教学设计与教育公平的关系10.4 教学设计在终身教育中的角色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设计基本概念补充说明:教学设计应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关键要素,并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系统化设计。
系统优化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1 教学设计的定义1.2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1.3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4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第二章:学习者的分析2.1 学习者的特征2.2 学习者的需求分析2.3 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分析2.4 学习者的先验知识分析第三章:学习目标的设定3.1 学习目标的含义与作用3.2 学习目标的表述方法3.3 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关系3.4 学习目标的评估与反馈第四章: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4.1 教学内容的来源与选择标准4.2 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4.3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4.4 教学内容的更新与维护第五章: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5.1 教学策略的含义与作用5.2 教学策略的类型与选择5.3 教学策略的实施步骤与方法5.4 教学策略的评估与调整第六章: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6.1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概念6.2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原则6.3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应用策略6.4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评估与更新第七章: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7.1 教学评价的目的与类型7.2 教学评价的设计原则7.3 教学评价的实施步骤与方法7.4 教学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反馈第八章:教学环境的创设与管理8.1 教学环境的概念与作用8.2 教学环境创设的原则与方法8.3 教学环境的管理与维护8.4 教学环境的评估与改进第九章: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反思9.1 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与途径9.2 教学反思的概念与过程9.3 教学反思的实施方法与策略9.4 教学反思的评估与激励第十章:系统优化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应用10.1 系统优化教学设计的流程与方法10.2 系统优化教学设计在各个学科的应用10.3 系统优化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10.4 系统优化教学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补充和说明:教学设计应遵循系统性、目标导向、过程控制、参与性、灵活性等原则。
基本要素包括学习者、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与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
3.3 系统的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2、能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3、初步掌握系统最优化的方法4、能够对一个简单系统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进行分析5、运用系统最优化方法的一般性步骤对简单系统进行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使学生懂得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系统优化的意义,指导学生把系统优化的思想延伸到整个生活和学习当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系统最优化方法和一般性步骤难点:系统优化的过程分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与过程:★复习巩固::教师提问:什么是系统?学生1回答:由相互依存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教师提问:系统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学生2回答:系统的基本特性可归纳为: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教师总结:作为系统,它们就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就构成系统的的基本思想。
对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就是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及性分析。
★引入:教师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出系统优化的问题。
田忌赛马战国时代,齐王常与他的大将田忌赛马,双方约定每场各出一匹马,分三场进行比赛。
齐王的马有上、中、下三等,田忌的马也有上、中、下三等,但每一等都比不上齐王同等的马,于是田忌屡赛屡输。
一日,田忌的宾客、对军事颇有研究的孙膑给田忌出了一个主意,结果以二比一赢了齐王。
在以上各方案中,齐王与田忌的赛马结局有以3:0赢的,也有以2:1赢的,但只有一种情况是田忌以2:1取胜于齐王的,孙膑正是把这种方案推荐给了田忌,就是上述方案(3)。
教师:作为一个系统,通常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效果不佳;或是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是最小;或是某种性能不理想等等。
因此系统需要改善,需要优化。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找出一切方案,也不可能对所有方案进行全面比较,漫无边际地去研究所有方案,无论在时间上还是人力上都不允许,运用科学的方法就更为重要,缺乏资料,缺少对资料的科学计算和分析,只靠拍脑袋无法寻找到最优方案。
《系统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系统优化是系统分析的深入,也是系统的结构和系统分析的综合,又是系统设计的基础,更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2.教学重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二、学情分析进入系统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明显比前期活跃,显然系统分析的深入符合高二学生的智力发展需求。
但是,学生在对某个系统的分析容易陷入原有的逻辑思维,而不能很好地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能很好理解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因此,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成了本节教学内容上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能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四、教学资源准备“技术与设计2”配套教具旋转木马30套(江苏南京宝高公司提供)、多媒体五、教学流程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系统分析,承上启下)情景设置:有一个农夫带一条狼、一只羊和一筐白菜过河。
如果没有农夫看管,则狼要吃羊,羊要吃白菜。
但是船很小,只够农夫带一样东西过河。
请你帮农夫解决难题?学生:1、农夫带着羊首先过河,农夫回来;2、农夫与狼过河,农夫与羊回来;3、农夫搬白菜过河,农夫回来;4、农夫与羊一起过河。
教师提问:说说你们对该系统分析的过程?学生:问题的突破口在——狼与白菜能够共存!农夫、狼、羊、白菜和船组成了这个系统。
系统中各要素是一个整体,都依赖农夫过河;最大的问题是“船很小,只够农夫带一样东西过河”和“没有农夫看管,则狼要吃羊,羊要吃白菜”的冲突。
我们联系已知条件,做了一系列的分析实验,但是比较其他方案不能实现所有要素都安全过河。
最后得出以上方案。
教师:你们的思维过程很有价值,很清晰。
而且在系统分析的过程中抓住了系统分析的三大原则——整体性、科学性、综合性。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产品在不断更新,系统在不断的升级。
《系统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系统优化的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掌握系统优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能够运用系统优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和沟通表达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系统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系统优化的概念:(1)引入系统优化的概念;(2)讲解系统优化的意义和作用;(3)举例说明系统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2. 系统优化的方法:(1)介绍系统优化的基本方法;(2)讲解系统优化方法的适用场景;(3)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3. 系统优化的步骤:(1)阐述系统优化的基本步骤;(2)讲解每一步骤的操作要点;(3)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系统优化的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系统优化的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系统优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运用系统优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系统优化方法的选用和组合;(2)灵活运用系统优化步骤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1. 教学策略:(1)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2)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3)运用实践操作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展示系统优化的原理和案例;(2)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3)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积极性;(2)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3)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结果性评价:(1)考察学生对系统优化概念、方法和步骤的掌握程度;(2)分析学生运用系统优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评估学生在一学期内的学习进步和综合运用能力。
系统的优化教案范文主题:系统的优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系统优化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系统优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学会对系统进行评估和改进。
二、教学重点:1.系统优化的概念和意义;2.系统优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系统评估和改进的具体步骤;2.系统优化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课时:系统优化概述(60分钟)1.系统优化的概念和定义;2.系统优化的意义和目的;3.常见系统优化的实例分析。
第二课时:系统评估与需求分析(60分钟)1.系统评估的意义和作用;2.系统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3.需求分析的流程和方法。
第三课时:系统设计与实施(60分钟)1.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系统实施的步骤和注意事项;3.系统实施的案例分析。
第四课时:系统优化与改进(60分钟)1.系统优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系统改进的具体步骤和技巧;3.系统优化与改进案例实践。
第五课时:系统优化的问题与挑战(60分钟)1.系统优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2.解决系统优化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系统优化的未来趋势和展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系统优化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系统优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思考和合作能力的提升;4.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系统优化项目的设计、评估和改进。
六、教学资源:1.教材:系统优化教材、计算机应用技术教材等;2.案例:实际系统优化案例资料;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的积极参与度、讨论质量等;2.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系统优化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能力;3.项目实践成果:学生实际进行系统优化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八、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系统优化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引导学生进行系统优化领域的深入研究,开展相关科研或创新活动;3.组织学生参加系统优化相关的竞赛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竞争能力。
《系统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系统优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系统优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系统优化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系统优化的定义和意义2. 系统优化的基本原则3. 系统优化的常用技巧4. 系统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系统优化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系统优化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系统优化的理解和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系统优化》相关教材或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学内容。
3. 电脑和投影仪:展示相关案例和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系统优化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系统优化的定义、意义、基本原则和常用技巧。
3. 案例分析:展示几个实际应用中的系统优化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系统优化方法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系统优化的理解和经验,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系统优化方法。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系统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系统优化案例。
2. 组织实地考察:参观企业或机构,了解系统优化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 开展课后项目:鼓励学生运用系统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2. 同行评价:邀请其他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建议。
3. 教学改进: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系统优化教学设计系统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系统优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系统优化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优化。
二、教学内容:1.系统优化的概念和目的;2.系统优化的基本原则和步骤;3.系统优化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三、教学过程:1.引入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电脑运行速度慢的图片,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与思考,然后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电脑运行速度慢的情况?你们知道如何解决吗?2.知识点讲解:(1)系统优化的概念和目的:向学生解释系统优化是指通过调整系统的各项设置,提高计算机或其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以达到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
(2)系统优化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确定优化的目标和需求;- 收集系统的性能数据;- 分析问题和瓶颈;- 提出优化方案和措施;- 实施优化;- 检验优化效果。
(3)系统优化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硬件优化:包括升级硬件、清理硬件等;- 软件优化:包括升级软件、优化程序运行等;- 系统设置优化:包括调整系统参数、合理分配资源等;- 数据库优化:包括索引优化、查询优化等;- 网络优化:包括调整网络设置、提升网络速度等;- 安全优化:包括加强系统安全性、防止病毒入侵等。
3.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和瓶颈,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和措施。
例如:电脑运行速度慢的问题,学生可以提出升级硬盘、清理垃圾文件、优化启动项等解决方案。
4.小组讨论和展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系统或软件进行优化,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优化方案,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方案。
5.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自己的电脑进行优化,比如删除不必要的文件、设置开机项、清理注册表等。
6.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掌握的系统优化知识,再次强调系统优化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2.收集学生的小组讨论方案和实践操作结果;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系统优化的实践经验报告。
系统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系统优化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系统启动流程和启动优化方法•熟悉系统内存和硬盘管理和优化方法•理解系统磁盘碎片和清理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系统常见问题排查和解决方法二、教学内容1. 系统优化概述1.1 系统优化的概念和作用1.2 系统优化的分类1.3 系统优化的重要性2. 系统启动优化2.1 系统启动流程2.2 常见启动项的分析和优化2.3 启动优化工具使用介绍3. 系统内存和硬盘管理与优化3.1 系统内存的作用和管理方法3.2 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3.3 硬盘优化工具使用介绍4. 系统磁盘碎片和清理4.1 磁盘碎片的概念和原理4.2 磁盘碎片的影响和清理方法4.3 磁盘清理工具使用介绍5. 系统常见问题排查和解决5.1 系统死机和蓝屏的解决方法5.2 系统慢的原因和排查方法5.3 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清除和防范三、教学方法本教案以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理论课重点讲解系统优化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幻灯片展示、讲解为主要方式,通过对经典案例的讲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系统优化的实际作用。
实践课为实际操作环节,以实战训练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实际操作系统优化工具,分析并解决常见系统问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教案的评价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理论课的考核,通过平时课堂作业和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
其次是实践课的考核,实践课学生将根据操作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行评分,形成实践课的成绩。
五、教学计划讲解内容时间讲解方式系统优化概述1节课幻灯片展示、讲解系统启动优化2节课幻灯片展示、讲解系统内存和硬盘优化2节课幻灯片展示、讲解磁盘碎片和清理1节课幻灯片展示、讲解系统常见问题排查和解决2节课幻灯片展示、讲解实践操作3节课实践操作、综合评价以上是本教案的教学计划,总共需要11节课时间完成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
3.3 系统的优化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2)能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3)初步掌握系统最优化的方法(4)能够对一个简单系统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进行分析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过程,使学生懂得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系统优化的意义,指导学生把系统优化的思想延伸到整个生活和学习当中。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用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系统最优化方法和一般性步骤教学难点系统优化的过程分析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案例导入案例一:丁谓的绝招传说宋朝时,一次皇宫失火,宫殿和亭台楼阁都化为废墟,大臣丁谓奉命主持重建。
要在短期内清理堆积的废墟垃圾,运输木材和石材,还需要准备大量的新土,时间不够,怎么办呢?【马上行动】将学生进行分组(5人/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分享,并回答问题:1、分组讨论,如果让你主持重建你会怎么做?2、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看看历史上的丁谓是怎么做的?有没有更好的改进方法?师:让我们看一看历史上丁谓的方案是怎样的?首先,从施工现场向城外挖一条沟,挖出的新土作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
然后从城外把河水引入沟内,使之成为一条人工河,用来运输建筑用的木材和石材。
完成运输任务后,把沟里水排空,将剩下的废弃物及垃圾统统填入沟内,重新平整为平地。
这个施工方案节约了人力物力,缩短了工期,工地秩序井然,都城交通和百姓生活没受影响。
案例二:鸟巢的优化调整师:我们再来看2008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鸟巢”采用是什么结构?生:框架结构师: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生:钢师:它采用是大跨度重型钢结构体系,它在设计过程中也在不断的优化调整,其中有一项调整是取消了可开启屋盖、扩大了屋顶开孔,优化后方案,减少用钢量1.2万吨,造价减少了约4亿元。
师:鸟巢去盖后,在哪方面得到改善?生:成本降低师:虽然去掉了盖子,但鸟巢的外观、设计理念都不会改二、系统优化及其意义师:作为一个系统,通常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系统管理与优化教案
07计算机教育0704210097 黄崇楼
图1 图2
2.“文件夹选项”
在资源管理器中单击“工具”“文件夹选项”,或在“控制面板”的“外观和主题”类别中单击“文件夹选项”图标,可以打开“文件夹选项”对话框,如图3所示。
(在这个对话框中,我们可以看到······)
3.任务实施
通过查看“控制面板”的功能,在书中表3-7按“外观和主题”样例填写“控制面板”功能的热点提示和项目。
(课本P59)
实施步骤:
规划账户。
规划账户十分重要,根据表3-8在系统中新建4个账户。
创建账户。
单击“控制面板”中的“用户账户”,打开“用户账户”窗口,如图
所示添加计算机管理员以及用户。
更改账户。
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更改账户”,打开“用户账户”窗口,如图
所示为计算机管理员以及用户创建密码。
图3
4 图
5 图
6 图7
图8。
任务 3.3 系统管理与优化第一课时:用户个性化空间的设置[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控制面板在Windows XP 中的作用。
②掌握控制面板中常用功能的使用。
2、技能目标:学会设置鼠标和桌面的个性化设置,管理多个账户、添加/ 删除应用程序等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方法的成功学习,增强中职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有较正确的自我评价。
[ 教学重点]多用户账户的创建管理和个性化桌面的设置[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设置具有独特个性的桌面。
[ 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演示教学、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分解任务、逐步完成来学习知识点。
2、学法:学生以完成任务为动力,借助助学视频,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实现综合应用。
[ 教学手段]采用课件演示、投影演示、多媒体电子教室同步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李永家新买了一台计算机,安装了Windows xp 家庭版。
爸爸、妈妈和李永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同时也想记录一些自己的秘密心情,所以都争着要设置属于自己的桌面和文档。
可是如果要每次进行修改设置,那样显得比较麻烦和不切实际。
(通过展示四格漫画来说明李永的烦恼)[ 教师引言] 同学们,李永遇到了这个问题,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李永解决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最终切换帐户演示预先设置好的桌面背景,用事实来说明李永的问题可以解决。
)【辅助资源:“李永的烦恼”四格漫画、“李永一家的个性桌面”动画】【设计目的:通过情境导入,问题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并能积极思考,配合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教学,进而引入到本节课题。
】、讲授新课:1、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内容①给每个成员创建账户。
②每个用户启动完计算机,就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图片。
③在工作、学习的间隙可以欣赏到赏心悦目的屏保。
④鼠标指针富有趣味性。
系统管理与优化教案
07计算机教育0704210097 黄崇楼
图1 图2
2.“文件夹选项”
在资源管理器中单击“工具”“文件夹选项”,或在“控制面板”的“外观和主题”类别中单击“文件夹选项”图标,可以打开“文件夹选项”对话框,如图3所示。
(在这个对话框中,我们可以看到······)
3.任务实施
通过查看“控制面板”的功能,在书中表3-7按“外观和主题”样例填写“控制面板”功能的热点提示和项目。
(课本P59)
实施步骤:
规划账户。
规划账户十分重要,根据表3-8在系统中新建4个账户。
创建账户。
单击“控制面板”中的“用户账户”,打开“用户账户”窗口,如图
所示添加计算机管理员以及用户。
更改账户。
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更改账户”,打开“用户账户”窗口,如图
所示为计算机管理员以及用户创建密码。
图3
4 图
5 图
6 图7
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