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叶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共2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22
甘薯茎叶营养成分及其多酚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甘薯茎叶为甘薯的地上部分,营养均衡,是一种新型的叶菜类蔬菜资源;甘薯茎叶富含生物活性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本研究以多个甘薯茎叶品种为原料,系统分析其基本营养组成;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优化甘薯茎叶多酚的纯化工艺,并分析纯化所得甘薯茎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
旨在为甘薯茎叶这一新型蔬菜资源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甘薯茎叶多酚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测定分析了40种甘薯茎叶的基本营养组成;通过分析各营养素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确定甘薯茎叶中的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
甘薯茎叶中的粗蛋白、粗纤维和灰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6.69-31.08、9.15-14.26和7.39-14.66g/100g干重;甘薯茎叶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相关系数R=0.7589(p <0.0001),多酚类物质为其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
总之,甘薯茎叶营养价值高且富含生物活性多酚,具有巨大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优化了AB-8大孔树脂纯化甘薯茎叶多酚的工艺参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纯化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最佳工艺参数为:甘薯茎叶多酚粗提液总酚浓度为2.0mg绿原酸当量/mL、pH值为3.0、乙醇浓度为70%(v/v)、进样和洗脱流速均为1BV/h。
最佳工艺条件下AB-8大孔树脂可动态处理5BV的甘薯茎叶多酚粗提液,采用3BV的乙醇解吸液即可充分解吸甘薯茎叶多酚,吸附量和解吸率分别为26.8mg CAE/g和90.9%;渝紫7号和西蒙1号甘薯茎叶多酚均鉴定出8种多酚类物质,其中3种双取代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较高。
采用多种方法评价了渝紫7号和西蒙1号甘薯茎叶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两个品种甘薯茎叶多酚均能有效的清除DPPH和·OH,且清除率与样品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关系;20μg/mL时,渝紫7号甘薯茎叶多酚溶液·O-2清除活性分别为抗坏血酸、茶多酚和葡萄籽多酚的3.1、5.9和9.6倍;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分别是水溶性维生素E、茶多酚、葡萄籽多酚的2.8、1.3和1.3倍。
江苏农业学报(JiangsuJ.ofAgr.Sci.)ꎬ2022ꎬ38(6):1702 ̄1708http://jsnyxb.jaas.ac.cn毕洪娟ꎬ靳晓杰ꎬ雷㊀剑ꎬ等.甘薯茎叶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学报ꎬ2022ꎬ38(6):1702 ̄1708.doi:10.3969/j.issn.1000 ̄4440.2022.06.029甘薯茎叶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毕洪娟1ꎬ2ꎬ㊀靳晓杰1ꎬ㊀雷㊀剑1ꎬ㊀王连军1ꎬ㊀柴莎莎1ꎬ㊀杨新笋1(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ꎬ湖北武汉430064ꎻ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ꎬ湖北武汉430070)收稿日期:2022 ̄03 ̄07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1300㊁2019YFD100 ̄1305)ꎻ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 ̄10ꎬ甘薯)作者简介:毕洪娟(1999-)ꎬ女ꎬ河北沧州人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甘薯遗传育种研究ꎮ(E ̄mail)Bihjuan123@163.com通讯作者:杨新笋ꎬ(E ̄mail)yangxins013@163.com㊀㊀摘要:㊀中国是甘薯生产大国ꎬ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ꎮ甘薯茎叶常被视为甘薯的附加产品用作动物饲料或直接丢弃ꎮ近年来ꎬ研究发现甘薯茎叶富含多糖㊁类胡萝卜素㊁绿原酸㊁黄酮和花青素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ꎬ具有抗氧化㊁抗肿瘤㊁降血糖㊁降血脂和抑菌抗炎等作用ꎮ本文综述了甘薯茎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㊁保健功效及其体内外活性之间的联系ꎬ旨在为深入研究甘薯茎叶生物活性成分㊁提高甘薯茎叶资源的市场利用价值提供参考ꎮ关键词:㊀甘薯茎叶ꎻ生物活性成分ꎻ保健功效中图分类号:㊀S531.0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0 ̄4440(2022)06 ̄1702 ̄07ProgressofbioactivecomponentsandtheirhealthfunctioninsweetpotatostemsandleavesBIHong ̄juan1ꎬ2ꎬ㊀JINXiao ̄jie1ꎬ㊀LEIJian1ꎬ㊀WANGLian ̄jun1ꎬ㊀CHAISha ̄sha1ꎬ㊀YANGXin ̄sun1(1.FoodCropsInstituteꎬHube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Wuhan430064ꎬChinaꎻ2.CollegeofPlantScience&TechnologyꎬHuazhongAgricultur ̄alUniversityꎬWuhan430070ꎬChina)㊀㊀Abstract:㊀Chinaisthemajorsweetpotatoproducingcountryintheworldꎬwiththelargestcultivatedareaandhighestproduction.Asadditionalproductsꎬthestemsandleavesofsweetpotatoareoftenusedasfeedordiscardeddirectly.Re ̄centlyꎬmanybioactivecompoundsꎬsuchaspolysaccharidesꎬcarotenoidsꎬchlorogenicacidꎬflavonoidsandanthocyaninsꎬwereidentifiedandisolatedfromsweetpotatostemsandleaves.Andthesebioactivecompoundsoffernumeroushealthbene ̄fitsincludingantioxidantꎬantitumorꎬhypoglycemicꎬhypolipidemicꎬanti ̄bacterialandanti ̄inflammatory.Thispaperre ̄viewedthemainbioactivecomponentsꎬhealthfunctionꎬrelationshipbetweenactivitiesinvitroandinvivoꎬaimingtopro ̄videareferenceforfurtherstudyofbioactivecomponentsandimprovingthemarketutilizationvalueofsweetpotatostemsandleaves.Keywords:㊀sweetpotatostemsandleavesꎻbioactivecomponentsꎻhealthfunction㊀㊀甘薯(IpomoeabatataL.)为旋花科(Convolvu ̄laceae)一年生植物ꎬ起源于南美洲ꎬ于16世纪后期经菲律宾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㊁饲料㊁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作物[1]ꎮ在传统习俗中ꎬ仅甘薯的块根部分作为粮食ꎬ茎叶部分多用作牲畜饲料或直接丢弃ꎮ然而研究发现甘薯茎叶中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ꎬ还富含大量生物活性物质ꎬ如多糖㊁类胡萝卜素㊁绿原酸㊁黄酮类化合物和花青素等ꎬ具有抗氧化㊁抑菌抗炎㊁抗肿瘤㊁降血糖和血脂等多种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ꎬ在预防和辅助治疗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ꎬ可作为保健品甚至是药品的开发原2071料[2]ꎮ因此ꎬ鉴定㊁分离㊁开发甘薯茎叶生物活性成分可以有效提高甘薯茎叶资源的市场利用价值ꎬ缓解资源浪费问题ꎮ本文针对甘薯茎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㊁保健功效及其体内外活性的联系进行综述ꎬ旨在为增加甘薯的经济附加值ꎬ促进甘薯茎叶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ꎮ1㊀甘薯茎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1.1㊀多糖多糖又称多聚糖ꎬ是由数个单糖分子聚集而成的一类天然高分子聚合物ꎬ是支持生命活动正常运作的基本物质之一[3]ꎮ研究发现甘薯茎叶中的多糖主要是由葡萄糖㊁木糖㊁甘露糖等单糖组成的吡喃型多糖[4]ꎮ赵珊等[5]对烘干后菜用型甘薯和鲜食型甘薯地上部分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ꎬ发现2种类型甘薯均以叶片多糖含量为最高(3.00%~4 69%)ꎬ其次为叶柄(2.34%~4 21%)ꎬ茎中含量最低(1.98%~3 63%)ꎮ张小贝等[6]测定了甘薯品种徐菜薯1号㊁鄂菜薯1号和莆薯53的新鲜叶片中的多糖含量ꎬ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甘薯叶片中多糖含量分别达到1 26%㊁1 35%和1 85%ꎮ李松昂等[7]运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甘薯叶中多糖并利用响应面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ꎬ获得甘薯叶中纯化多糖SPL ̄Ⅰ㊁SPL ̄Ⅱ2种组分ꎮ1.2㊀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是体内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ꎬ广泛存在于甘薯根部及茎叶组织中ꎬ主要包括β ̄胡萝卜素㊁叶黄素㊁玉米黄素等[8]ꎮ其中ꎬ甘薯叶片是叶黄素的极佳来源ꎬ烘干的叶片中叶黄素含量可高达0.34~0 68mg/g[9]ꎮPhahlane等[10]比较了6个品种的甘薯叶片中类胡萝卜素成分ꎬ结果表明ꎬ甘薯品种Blesbok烘干的叶片中β ̄胡萝卜素和玉米黄素含量最高ꎬ分别为10 27mg/kg和5 02mg/kgꎻ品种Bophelo和Blesbok的烘干叶片中叶黄素含量最高ꎬ分别为9 50mg/kg和7 19mg/kgꎮ石晋[8]对8个不同品种的烘干甘薯叶片中叶黄素和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ꎬ结果表明ꎬ苏薯8号的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均为最高ꎬ且甘薯茎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光照强度具有相关性ꎬ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弱ꎬ类胡萝卜素含量越高ꎮ1.3㊀绿原酸甘薯茎叶中的绿原酸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咖啡酰奎宁酸(CQA)衍生物ꎬ包括3ꎬ5 ̄O ̄二咖啡酰奎尼酸(3ꎬ5 ̄diCQA)㊁4ꎬ5 ̄O ̄二咖啡酰奎尼酸(4ꎬ5 ̄diC ̄QA)㊁3 ̄O ̄咖啡酰奎尼酸(3 ̄CQA)㊁3ꎬ4 ̄O ̄二咖啡酰奎尼酸(3ꎬ4 ̄diCQA)和3ꎬ4ꎬ5 ̄O ̄三咖啡酰奎尼酸(3ꎬ4ꎬ5 ̄triCQA)等[11 ̄12](表1)ꎮ其中3ꎬ4 ̄O ̄二咖啡酰奎尼酸和3ꎬ4ꎬ5 ̄O ̄三咖啡酰奎尼酸已经被证明能够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ꎬ3ꎬ4ꎬ5 ̄O ̄三咖啡酰奎尼酸还可以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聚合酶[11]ꎮTaira等[13]的研究结果表明11种甘薯叶片提取物中绿原酸的主要成分均为4ꎬ5 ̄diCQA和3ꎬ5 ̄diC ̄QAꎮZheng等[14]利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甘薯茎叶绿原酸进行鉴定ꎬ结果表明ꎬ甘薯茎叶中除含有CQA之外ꎬ还含有3种阿魏酰奎尼酸ꎬ3ꎬ5 ̄二咖啡酰奎尼酸和4ꎬ5 ̄二咖啡酰奎尼酸ꎬ以及少量4种以上咖啡酰阿魏酰奎尼酸ꎮKrochmal ̄Marczak等[15]鉴定9个甘薯品种的茎叶生物活性成分ꎬ共发现5种绿原酸:新绿原酸(5 ̄CQA)㊁绿原酸(3 ̄CQA)㊁隐绿原酸(4 ̄CQA)㊁3ꎬ4 ̄O ̄二咖啡酰奎尼酸(3ꎬ4 ̄diC ̄QA)㊁3ꎬ5 ̄O ̄二咖啡酰奎尼酸(3ꎬ5 ̄diCQA)ꎮ表1㊀甘薯茎叶绿原酸类化合物Table1㊀Chlorogenicacidcompoundsinsweetpotatostemsandleaves化合物名称㊀㊀㊀参考文献3ꎬ5 ̄O ̄二咖啡酰奎尼酸(3ꎬ5 ̄diCQA)[11]~[23]4ꎬ5 ̄O ̄二咖啡酰奎尼酸(4ꎬ5 ̄diCQA)[11]~[23]3 ̄O ̄咖啡酰奎尼酸(3 ̄CQA)[11]~[23]3ꎬ4 ̄O ̄二咖啡酰奎尼酸(3ꎬ4 ̄diCQA)[11]~[23]3ꎬ4ꎬ5 ̄O ̄三咖啡酰奎尼酸(3ꎬ4ꎬ5 ̄triCQA)[11]㊁[12]㊁[16]㊁[17]㊁[20]㊁[23]阿魏酰奎尼酸(Feruloylquinicacid)[14]3 ̄咖啡酰 ̄4 ̄阿魏奎尼酸[18]新绿原酸(5 ̄CQA)[16]㊁[20]~[22]隐绿原酸(4 ̄CQA)[15]㊁[16]1.4㊀黄酮类化合物甘薯茎叶中常见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㊁木樨草素㊁杨梅素和山柰酚ꎬ其中檞皮素含量最高[24]ꎮ邹耀洪[2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并鉴定甘薯叶中黄酮类物质ꎬ共发现檞皮素 ̄3 ̄O ̄β ̄D ̄葡萄糖 ̄(6ң1) ̄O ̄a ̄L ̄鼠李糖甙㊁4ᶄꎬ7 ̄二甲氧基山柰酚㊁檞皮素 ̄3 ̄O ̄β ̄D ̄葡萄糖甙和檞皮素4种黄酮类化合物ꎮLiu等[26]采用超声波 ̄微波协同法从甘薯3071毕洪娟等:甘薯茎叶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叶中提取到11种黄酮类化合物ꎬ包括黄芪素㊁杨梅素㊁槲皮素㊁异槲皮素等ꎮ罗建光等[27]对巴西甘薯叶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ꎬ发现其中包含椴树苷㊁鼠李素㊁黄芪素和山柰酚等黄酮类化合物ꎮCarvalho等[28]利用极管阵列检测器液相色谱技术从甘薯叶片中分离出檞皮素㊁杨梅素和山柰酚等黄酮类化合物ꎬ并发现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有助于类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ꎮ目前ꎬ甘薯茎叶中已鉴定到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见表2ꎮ表2㊀甘薯茎叶黄酮类化合物Table2㊀Flavonoidsinsweetpotatostemsandleaves化合物名称㊀㊀㊀㊀㊀参考文献檞皮素(Quercetin)[15]㊁[16]㊁[19]㊁[20]㊁[24]~[26]㊁[28]~[30]杨梅素(Myricetin)[24]㊁[26]㊁[28]山柰酚(Kaempferol)[16]㊁[19]㊁[24]~[30]鼠李素(Rhamnetin)[19]㊁[25]~[27]芦丁(Rutinum)[16]㊁[19]㊁[30]金丝桃苷(Hyperoside)[15]㊁[16]㊁[19]㊁[30]异檞皮素(Isoquercitrin)[15]㊁[16]㊁[19]㊁[20]㊁[25]㊁[26]㊁[30]黄芪素(Astragalin)[16]㊁[26]㊁[27]椴树苷(Tiliroside)[26]㊁[27]木樨草素(Luteolin)[24]㊁[30]柳穿鱼黄素(Pectolinarige ̄nin)[16]香叶木素(Diosmetin)[16]棕矢车菊素(Jaceosidin)[16]白杨素(Chrysin)[16]1.5㊀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类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ꎬ基本结构为C6 ̄C3 ̄C6ꎬ主要用于花朵㊁果实和叶片的着色ꎬ与甘薯块根相比ꎬ有关甘薯茎叶花青素的研究较少[31]ꎮIslam等[32]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甘薯品种SimonNo.1㊁KyushuNo.119和ElegantSummer的叶片中共鉴定到15种花青素ꎬ分为矢车菊素类和芍药素类ꎬ主要包括矢车菊素3 ̄(6ꎬ6ᶄ ̄咖啡酰对羟基苯甲酰槐糖苷) ̄5 ̄葡萄糖苷㊁芍药素3 ̄(6ꎬ6ᶄ ̄二咖啡酰槐糖苷) ̄5 ̄葡萄糖苷㊁芍药素3 ̄(6ꎬ6ᶄ ̄咖啡酰对羟基苯甲酰槐糖苷) ̄5 ̄葡萄糖苷㊁矢车菊素3 ̄(6ꎬ6ᶄ ̄二咖啡酰槐糖苷) ̄5 ̄葡萄糖苷ꎮ矢车菊素类衍生物在抗突变和抗氧化活性方面优于芍药素类衍生物ꎮVishnu等[33]对甘薯品种BhuKrishna的块根以及甘薯品种S ̄1467的叶片中花青素含量进行研究ꎬ结果表明ꎬ甘薯块根和叶片均由9种经酰化修饰的花青素组成ꎬ并且甘薯鲜叶中花青素含量远高于块根ꎮLi等[34]首次在甘薯品种福薯23和福薯317的叶片提取物中鉴定出3种花青素化合物:矢车菊素3 ̄p ̄香豆素 ̄5 ̄葡萄糖苷㊁芍药素3 ̄p ̄香豆素 ̄5 ̄葡萄糖苷㊁矢车菊素3 ̄咖啡酰 ̄p ̄香豆素 ̄5 ̄葡萄糖苷ꎮSu等[3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从Bonita㊁Beasuregard和P403个品种的甘薯叶片中鉴定出14种花青素ꎬ其中包括一种新的花青素:芍药素3 ̄咖啡酰 ̄p ̄香豆素 ̄5 ̄葡萄糖苷ꎮ1.6㊀其他甘薯茎叶组织中还存在激活剂㊁抑制剂㊁凝集素和挥发性物质ꎬ如: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激活剂㊁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㊁甘薯凝集素㊁棕榈酸和亚麻油酸[36 ̄39]ꎮ2㊀保健功效2.1㊀抗氧化具有抗氧化活性是作为保健食品的要求之一ꎬ研究发现甘薯茎叶抗氧化能力与其体内丰富的咖啡酰奎尼酸衍生物㊁黄芪素和矢车菊素类化合物具有相关性ꎬ其中与咖啡酰奎尼酸衍生物的相关性最高[40 ̄42]ꎮXu等[43]对抗氧化能力较强的菜用甘薯品种莆薯53与其体内富含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相关性分析ꎬ结果表明ꎬ影响抗氧化能力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主要包括5 ̄CQA㊁3ꎬ4 ̄diCQA㊁3ꎬ5 ̄diCQA和4ꎬ5 ̄diCQA等咖啡酰奎尼酸衍生物ꎮ甘薯茎叶中多糖含量也是影响抗氧化能力的物质之一ꎬ杨汝凭[44]研究发现甘薯茎叶多糖组分与黄酮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ꎬ可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ꎮ此外ꎬ甘薯茎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溶性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上ꎬ有关脂溶性物质的抗氧化特性的研究却一直被忽视ꎮ顾东东[45]发现甘薯茎尖脂溶性提取物的ABTS 清除率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ꎬ且与β ̄胡萝卜素含量呈正相关ꎬ品种渝苏162的ABTS 清除率最高ꎬ达到85 78%ꎮ2.2㊀抑菌抗炎病菌入侵会使机体产生炎症反应ꎬ影响受体的正常代谢ꎬ生物活性成分能够产生抗菌作用ꎬ消除炎症ꎬ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46]ꎮ王世宽等[47]研究发现甘薯叶绿原酸对植物乳杆菌㊁汉逊酵母㊁葡萄球4071江苏农业学报㊀2022年第38卷第6期菌㊁金黄色葡萄球菌㊁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ꎬ并且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抑制作用ꎮ延永等[48]的研究结果表明ꎬ甘薯叶黄酮类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最高可达108 66%㊁115 89%ꎬ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 02mg/ml㊁10 05mg/mlꎮ紫甘薯的叶片提取物能够增加cleaved钙蛋白酶I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并诱导分化的小鼠前脂肪(3T3 ̄L1)细胞的炎症基因表达下调ꎬ通过抑制一氧化氮(NO)㊁一氧化氮合酶(NOS)㊁环氧合酶(COX)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等促炎介质的过度产生ꎬ减弱脂多糖刺激的BV ̄2小胶质细胞的神经炎症反应[49 ̄50]ꎮChao等[51]研究发现紫甘薯的叶片提取物及其成分(花青素和槲皮素)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从而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炎症产生抵抗作用ꎮ2.3㊀抗肿瘤Karna等[52]的研究结果表明ꎬ甘薯品种What ̄ley/Loretan(TU ̄155)的绿叶提取物在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45~315μg/ml时ꎬ通过调节细胞周期㊁诱导细胞凋亡和降低克隆生存能力ꎬ从而抑制所有前列腺癌(PRAD)细胞的增殖ꎮGundala等[53]研究发现甘薯Whatley/Loretan(TU ̄155)茎叶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并诱导PRAD细胞凋亡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3ꎬ4 ̄diCQA㊁3ꎬ5 ̄diCQA㊁4ꎬ5 ̄diCQA和异绿原酸等ꎮ罗丽萍等[54]分析徐薯18薯蔓黄酮提取物对于瘤株和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ꎬ结果表明:黄酮提取物在最佳浓度条件下ꎬ高度抑制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 ̄60Cell)㊁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BGC ̄823)㊁人肝癌细胞(SMMC ̄7721)和人肺癌细胞(A549)ꎬ甘薯薯蔓黄酮对S180肿瘤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ꎮNakachi等[55]研究结果表明日本Oki ̄nawan甘薯叶片提取物有可能防止小鼠结肠致癌模型中肿瘤的发生和发展ꎮ2.4㊀降血糖和血脂甘薯茎叶中所富含的黄酮㊁花青素㊁咖啡酸衍生物等化合物可能是抗糖尿病作用的重要成分[56]ꎮLuo等[57]研究发现患2型糖尿病(T2DM)小鼠口服甘薯SimonNo.1叶片提取物后体质量下降速度和空腹血糖(FBG)值降低ꎬ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含量水平升高ꎬ胰岛素抵抗㊁肝糖原和肌糖原都得到改善ꎮAlmoraie[58]用甘薯叶提取物治疗链脲佐菌素(STZ)所导致的大鼠糖尿病ꎬ经治疗后患病大鼠血糖(BG)值㊁丙二醛(MDA)和抗炎细胞因子(IL ̄1β和TNF ̄α)活性显著降低ꎬ胰岛素(INS)含量㊁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ꎬ胰腺细胞结构也有明显改善ꎮIshii等[59]研究甘薯Churakoi的叶片提取物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脂肪生成分化的影响ꎬ结果表明ꎬ紫甘薯叶提取物能够抑制未分化的MSC向脂肪细胞系的分化ꎬ并抑制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的最终分化ꎮ甘薯叶提取物还可以逆转血脂异常ꎬ降低总胆固醇(TC)㊁甘油三酯(TG)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含量ꎬ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含量[16ꎬ60]ꎮ2.5㊀其他Kusuma等[61]的研究结果表明ꎬ甘薯叶提取物可以帮助母乳喂养的母亲增加母乳产量和催乳素水平ꎮ杨敏等[62]的研究结果表明ꎬ甘薯叶总黄酮对脑缺血模型小鼠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维持作用ꎬ能够显著提高模型小鼠脑组织中SOD的活性ꎬ降低MDA的含量ꎬ减轻在急性脑缺血和脑缺氧的情况下造成的脑组织水肿ꎮIshiguro等[63]分析口服日本甘薯品种すいおう茎尖可以对高血压大鼠起到降压作用的一部分原因是CQA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高度抑制ꎮ陈彤等[64]研究发现龙薯24号叶片提取物对CC14诱导的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组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ꎬ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肝脏的抗氧化活性ꎬ缩小病灶面积ꎬ缓解细胞肿胀ꎬ减轻肝脏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ꎮ3㊀甘薯茎叶的生物活性成分的体内外作用及相关性㊀㊀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结果证明ꎬ甘薯茎叶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ꎬ但有关甘薯茎叶生物活性成分体内㊁体外作用及相关性的研究却少见报道ꎮKarna等[52]研究结果ꎬ表明甘薯叶片提取物对前列腺癌PC ̄3细胞(体外)以及前列腺肿瘤模型小鼠(体内)均有良好的抗癌活性ꎬ能够扰乱细胞周期进程ꎬ降低克隆形成存活率ꎬ调节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调节分子诱导细胞凋亡ꎮNagai等[65]研究结果表明ꎬ甘薯Suioh叶片提取物在体外和体内都可以延长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滞后时间ꎮSun等[66]研究了徐紫薯8号叶片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肾损伤5071毕洪娟等:甘薯茎叶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及相关炎症的体内外改善作用ꎬ结果表明:在体外ꎬ叶片提取物能够抑制单钠尿酸盐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IL ̄1β㊁IL ̄6和TNF ̄α)的活性ꎻ在体内ꎬ叶片提取物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㊁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ꎬ干扰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腺苷脱氨酶(ADA)的活性ꎬ保护肾脏组织ꎮ然而ꎬChen等[67]研究发现甘薯叶提取物对人脐血管内皮细胞(体外)与受试人血清(体内)血管生成的抑制效果的影响之间没有相关性ꎬ甘薯叶提取物在体外具有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性ꎬ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ꎬ在体内却增加MMP活性ꎬ促进血管的生成ꎬ这可能是由于甘薯叶提取物和受试人血清中叶代谢物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ꎮ4㊀存在问题及展望甘薯茎叶含有丰富的多糖㊁类胡萝卜素㊁绿原酸㊁黄酮和花青素等生物活性成分[68]ꎬ能够在预防和辅助治疗癌症㊁高血糖㊁高血脂等多种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ꎬ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ꎮ但不同甘薯品种茎叶富含的生物活性成分存在差异ꎬ其保健功效可能会因品种差异受到影响ꎮ此外ꎬ有关甘薯茎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多停留在体外活性或体内动物模型ꎬ且描述体内外作用及相关性的研究较少ꎮ考虑到品种间的差异性以及生物体的复杂性ꎬ应加强甘薯茎叶中具体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ꎬ同时建立能够描述体内和体外研究结果相关性的数学模型ꎬ充分了解甘薯茎叶生物活性成分在各种生理条件下相互作用的机制ꎬ这对于进一步研究甘薯茎叶提取物的保健功能至关重要ꎮ参考文献:[1]㊀曹清河ꎬ刘义峰ꎬ李㊀强ꎬ等.菜用甘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蔬菜ꎬ2007(10):41 ̄43.[2]㊀国㊀鸽ꎬ张靖杰ꎬ李鹏高.甘薯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ꎬ2017ꎬ8(2):533 ̄538. [3]㊀王秋亚ꎬ薛㊀航.红薯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ꎬ2018ꎬ39(7):260 ̄263.[4]㊀谢克英ꎬ杨庆莹ꎬ孙瑞琳ꎬ等.红薯叶的营养研究[J].河南农业ꎬ2015ꎬ7(14):37 ̄38.[5]㊀赵㊀珊ꎬ冯俊彦ꎬ李㊀曦ꎬ等.不同甘薯品种茎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ꎬ2018ꎬ46(2):182 ̄186ꎬ206. [6]㊀张小贝ꎬ朱国鹏ꎬ祝志欣ꎬ等.利用3ꎬ5 ̄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菜用甘薯叶中的多糖含量[J].热带生物学报ꎬ2017ꎬ8(3):359 ̄363ꎬ377.[7]㊀李松昂ꎬ吴章毅ꎬ陈㊀红ꎬ等.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红薯叶多糖㊁结构及抗氧化研究[J].粮食与油脂ꎬ2021ꎬ34(11):83 ̄89ꎬ93.[8]㊀石㊀晋.甘薯叶类胡萝卜素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ꎬ2008.[9]㊀WANGSNꎬNIESDꎬZHUF.Chemicalconstituentsandhealtheffectsofsweetpotato[J].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ꎬ2016ꎬ89(1):90 ̄116.[10]PHAHLANECJꎬLAURIESMꎬSHOKOTꎬetal.AnevaluationofphenoliccompoundsꎬcarotenoidsꎬandantioxidantpropertiesinleavesofSouthAfricancultivarsꎬPeruvian199062.1andUSAᶄsBeauregard[J].FrontiersinNutritionꎬ2021ꎬ8.doi.org/10.3389/fnut.2021.773550.[11]ISLAMMSꎬYOSHIMOTOMꎬYAHARASꎬetal.Ident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foliarpolyphenoliccompositioninsweetpo ̄tato(IpomoeabatatasL.)genotypes[J].JournalofAgricultural&FoodChemistryꎬ2002ꎬ50(13):3718 ̄3722.[12]LIUYꎬSUWJꎬWANGLJꎬetal.IntegratedtranscriptomeꎬsmallRNAanddegradomesequencingapproachesprofferinsightsintochlorogenicacidbiosynthesisinleafysweetpotato[J].PLoSOneꎬ2021ꎬ16(1):e0245266.[13]TAIRAJꎬOHMINEW.CharacteristicsofcaffeicacidderivativesinOkinawan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L.)leavesandthean ̄ti ̄LDLoxidationactivity[J].NipponShokuhinKagakuKogakuKaishiꎬ2011ꎬ58(1):16 ̄20.[14]ZHENGWꎬCLIFFORDMMN.Profilingthechlorogenicacidsof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fromChina[J].FoodChemistryꎬ2008ꎬ106(1):147 ̄152.[15]KROCHMAL ̄MARCZAKBꎬCEBULAKTꎬKAPUSTAIꎬetal.Thecontentofphenolicacidsandflavonolsintheleavesofninevarietiesofsweetpotatoes(IpomoeabatatasL.)dependingontheirdevelopmentꎬgrownincentralEurope[J].Moleculesꎬ2020ꎬ25(15).doi.org/10.3390/molecules25153473.[16]LUODꎬMUTHꎬSUNHN.Profilingofphenolicacidsandfla ̄vonoidsin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L.)leavesandevaluationoftheiranti ̄oxidantandhypoglycemicactivities[J].FoodBiosci ̄enceꎬ2020ꎬ39(44):e100801.[17]ISHIGUROKꎬYAHARASꎬYOSHIMOTOM.Changesinpoly ̄phenoliccontentandradical ̄scavengingactivityof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L.)duringstorageatoptimalandlowtempera ̄tures[J].JAgricFoodChemꎬ2007ꎬ55(26):10773 ̄10778. [18]JANGYꎬKOHE.Antioxidantcontentandactivityinleavesandpetiolesofsix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L.)andantioxidantpropertiesofblanchedleaves[J].FoodScienceandBiotechnolo ̄gyꎬ2019ꎬ28(2):337 ̄345.[19]ZHANGLꎬTUZCꎬWANGHꎬetal.ComparisonofdifferentmethodsforextractingpolyphenolsfromIpomoeabatatasleavesꎬandidentificationofantioxidantconstituentsbyHPLC ̄QTOE ̄MS2[J].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ꎬ2015ꎬ70:101 ̄109. [20]SANTIAGOSꎬTAIHUAMꎬHONGNANSꎬetal.Antioxidantac ̄6071江苏农业学报㊀2022年第38卷第6期tivityꎬnutritionalꎬandphenoliccompositionofsweetpotatoleavesasaffectedbyharvestingperiod[J].InternationalJournalofFoodPropertiesꎬ2020ꎬ23(1):178 ̄188.[21]TAIRAJꎬUEHARAMꎬTSUCHIDAEꎬetal.Inhibitionoftheβ ̄catenin/TcfsignalingbycaffeoylquinicacidsinsweetpotatoleafthroughdownregulationoftheTcf ̄4transcription[J].JournalofAgricultural&FoodChemistryꎬ2014ꎬ62(1):167 ̄172. [22]XUWQꎬLIULXꎬHUBꎬetal.TPCintheleavesof116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L.)varietiesandPushu53leafextracts[J].JournalofFoodCompositionandAnalysisꎬ2010ꎬ23(6):599 ̄604.[23]YOSHIMOTOMꎬYZHARASꎬOKUNOSꎬetal.Antimutagenicityofmono ̄ꎬdi ̄ꎬandtricaffeoylquinicacidderivativesisolatedfrom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L.)leaf[J].BioscienceBiotechnol ̄ogy&Biochemistryꎬ2002ꎬ66(11):2336 ̄2341.[24]OJONGPBꎬNJITIVꎬGUOZBꎬetal.Variationofflavonoidcontentamongsweetpotatoaccessions[J].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HorticulturalScienceAmericanSocietyforHorticulturalScienceꎬ2008ꎬ133(6):819 ̄824.[25]邹耀洪.国产甘薯叶黄酮类成分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ꎬ1996ꎬ15(1):71 ̄74.[26]LIUJꎬMUTHꎬSUNHNꎬetal.Optimizationofultrasonic ̄mi ̄crowavesynergisticextractionofflavonoidsfromsweetpotatoleavesby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J].JournalofFoodProcessingandPreservationꎬ2019ꎬ43(5):1 ̄10.[27]罗建光ꎬ孔令义.巴西甘薯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ꎬ2005ꎬ30(7):516 ̄518.[28]CARVALHOISꎬCAVACOTꎬCARVALHOLMꎬetal.Effectofphotoperiodonflavonoidpathwayactivityin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L.)leaves[J].FoodChemistryꎬ2010ꎬ118(2):384 ̄390. [29]HUANGZLꎬWANGBWꎬEAVESDHꎬetal.Phenoliccom ̄poundprofileofselectedvegetablesfrequentlyconsumedbyAfri ̄canAmericansinthesoutheastUnitedStates[J].FoodChemistryꎬ2007ꎬ103(4):1395 ̄1402.[30]LUOCYꎬWANGXXꎬGEGꎬetal.Identificationandquantifi ̄cationoffreeꎬconjugateandtotalphenoliccompoundsinleavesof20sweetpotatocultivarsbyHPLC ̄DADandHPLC ̄ESI ̄MS/MS[J].FoodChemistryꎬ2013ꎬ141(3):2697 ̄2706.[31]TIANQGꎬKONCZAKIꎬSCHWARTZSJ.Probinganthocyaninprofilesinpurplesweetpotatocellline(IpomoeabatatasL.cv.Ayamurasaki)byhigh ̄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andelectrosprayionizationtandemmassspectrometry[J].JournalofAgricultural&FoodChemistryꎬ2005ꎬ53(16):6503 ̄6509. [32]ISLAMMSꎬYOSHIMOTOMꎬTERAHARANꎬetal.Anthocya ̄nincompositionsinsweetpotatoleaves[J].BioscienceBiotechnol ̄ogy&Biochemistryꎬ2014ꎬ66(11):2483 ̄2486.[33]VISHNUVRꎬRENJITHRSꎬMUKHERJEEAꎬetal.Compara ̄tivestudyonthechemicalstructureandinvitroantiproliferativeactivityofanthocyaninsinpurpleroottubersandleavesof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J].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ꎬ2019ꎬ67(9):2467 ̄2475.[34]LIGLꎬLINZMꎬZHANGHꎬetal.Anthocyaninaccumulationintheleavesofthepurple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L.)culti ̄vars[J].Moleculesꎬ2019ꎬ24(20).doi.org/10.3390/mole ̄cules24203743.[35]SUXYꎬGRIFFINJꎬXUJWꎬetal.Identificationandquantifi ̄cationofanthocyaninsinpurple ̄fleshedsweetpotatoleaves[J].Heliyonꎬ2019ꎬ5(6):e01964.[36]韩㊀英ꎬ向仁德.甘薯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ꎬ1992ꎬ4(3):39 ̄41.[37]WANGHYꎬYEHKW.Cultivardifferencesintrypsininhibitoryactivitiesofsweet[J].Taiwaniaꎬ1996ꎬ41(1):27 ̄34. [38]王永徐.甘薯茎叶主要抗氧化功能成分的提取及其品种间差异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ꎬ2019.[39]余㊀萍ꎬ杨㊀帆ꎬ陈凤翔.从甘薯品种中筛选凝集素[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ꎬ2001ꎬ17(4):70 ̄73ꎬ78.[40]MAKORISIꎬMUTHꎬSUNHN.Totalpolyphenolcontentꎬan ̄tioxidantactivityꎬandindividualphenoliccompositionofdifferentediblepartsof4sweetpotatocultivars[J].NaturalProductCom ̄municationsꎬ2020ꎬ15(7):1 ̄12.[41]XILꎬMUTHꎬSUNHN.Preparativepurificationofpolyphenolsfrom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L.)leavesbyAB ̄8macro ̄porousresins[J].FoodChemistryꎬ2015ꎬ172:166 ̄174. [42]JENGTLꎬLAICCꎬLIAOTCꎬetal.Effectsofdryingoncaf ̄feoylquinicacidderivativecontentandantioxidantcapacityofsweetpotatoleaves[J].JournalofFood&DrugAnalysisꎬ2015ꎬ23(4):701 ̄708.[43]XUWꎬLIULXꎬHUBꎬetal.TPCintheleavesof116sweetpo ̄tato(IpomoeabatatasL.)varietiesandPushu53leafextracts[J].JournalofFoodCompositionandAnalysisꎬ2010ꎬ23(6):599 ̄604.[44]杨汝凭.红薯茎叶中活性成分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ꎬ2021.[45]顾东东.甘薯茎尖色泽㊁脂溶性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及其与β ̄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D].重庆:西南大学ꎬ2016.[46]邢㊀颖ꎬ薛文婧ꎬ徐怀德ꎬ等.薯类茎叶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ꎬ2022ꎬ43(7):457 ̄466. [47]王世宽ꎬ谢仁有ꎬ洪玉程.甘薯叶绿原酸的抑菌作用及其复配型防腐剂对发酵香肠的影响[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ꎬ2012ꎬ25(4):21 ̄25.[48]延㊀永ꎬ李玉萌ꎬ张亦琳ꎬ等.红薯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㊁抗氧化活性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ꎬ2018ꎬ47(3):311 ̄315.[49]KANGHꎬKWAKYꎬKOPPULAS.Protectiveeffectofpurple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L.ꎬConvolvulaceae)onneuroin ̄flammatoryresponsesinlipopolysaccharide ̄stimulatedmicroglialcells[J].TropicalJournalofPharmaceuticalResearchꎬ2014ꎬ14(8):55 ̄61.[50]LEESLꎬCHINTYꎬTUSCꎬetal.Purplesweetpotatoleafex ̄tractinducesapoptosisandreducesinflammatoryadipokineexpres ̄7071毕洪娟等:甘薯茎叶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sionin3T3 ̄L1differentiatedadipocytes[J].Evidence ̄basedCom ̄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ꎬ2015ꎬ2015(126302).doi.org/10.1155/2015/126302.[51]CHAOPYꎬHUANGYPꎬHSIEHWB.Inhibitiveeffectofpur ̄plesweetpotatoleafextractanditscomponentsoncelladhesionandinflammatoryresponseinhumanaorticendothelialcells[J].CellAdhesion&Migrationꎬ2013ꎬ7(2):237 ̄245.[52]KARNAPꎬGUNDALASRꎬGUPTAMVꎬetal.Polyphenol ̄richsweetpotatogreensextractinhibitsproliferationandinducesapop ̄tosisinprostatecancercellsinvitroandinvivo[J].Carcinogene ̄sisꎬ2011ꎬ32(12):1872 ̄1880.[53]GUNDALASRꎬYANGCHꎬLAKSHMINARAYANANꎬetal.Polarbiophenolicsinsweetpotatogreensextractsynergizetoinhib ̄itprostatecancercellproliferationandinvivotumorgrowth[J].Carcinogenesisꎬ2013(9):2039 ̄2049.[54]罗丽萍ꎬ高荫榆ꎬ洪雪娥ꎬ等.甘薯叶柄藤类黄酮的抗肿瘤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ꎬ2006(8):248 ̄250.[55]NAKACHISꎬAITꎬTAKAMATSURꎬetal.Abstract840:themodifyingeffectsoftheextractfromOkinawansweetpotatoleavesinmousecoloncarcinogenesis[J].CancerResearchꎬ2016ꎬ76(14):840.[56]LEECLꎬLEESLꎬCHENCJꎬetal.Characterizationofsecond ̄arymetabolitesfrompurpleIpomoeabatatasleavesandtheireffectsonglucoseuptake[J].Moleculesꎬ2016ꎬ21(6).doi.org/10.3390/molecules21060745.[57]LUODꎬMUTHꎬSUNHN.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L.)leafpolyphenolsamelioratehyperglycemiaintype2diabetesmelli ̄tusmice[J].Food&Functionꎬ2021ꎬ12(9):4117 ̄4131. [58]ALMORAIENM.TheroleofIpomoeabatatasleavesextractonthetreatmentofdiabetesinducedbystreptozotocin[J].Pharmacoph ̄oreꎬ2019ꎬ10(3):14 ̄20.[59]ISHIIMꎬIKEDANꎬMIYATAHꎬetal.Purplesweetpotatoleafextractssuppressadipogenicdifferentiationofhumanbonemarrow ̄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J].JournalofFoodBiochemistryꎬ2022ꎬ46(2):e14057.[60]HERIWIJAYAIPPDꎬJAWIMꎬSATRIYASABK.Ujiefektivi ̄tasekstrakairdaunubijalarungu(Ipomoeabatatas)terhadapprofillipidtikusputihjantangalurwistaryangdiinduksipakandislipidemia[J].IntisariSainsMedisꎬ2020ꎬ11(2):452 ̄456. [61]KUSUMAICꎬSETIANIOꎬUMAROHUꎬetal.Sweetpotato(Ip ̄omoeaBatatasL.)leaf:itseffectonprolactinandproductionofbreastmilkinpostpartummothers[J].BelitungNursingJournalꎬ2017ꎬ3(2):95 ̄101.[62]杨㊀敏ꎬ杨立轩ꎬ韦㊀妮ꎬ等.红薯叶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缺氧保护作用的研究[J].右江医学ꎬ2018ꎬ46(6):628 ̄632. [63]ISHIGUROKꎬYOSHIMOTOMꎬTSUBATAMꎬetal.Hypotensiveeffectofsweetpotatotops[J].JournaloftheJapaneseSocietyforFoodScience&Technologyꎬ2007ꎬ54(1):45 ̄49.[64]陈㊀彤ꎬ李丽洪ꎬ陈小河ꎬ等. 龙薯24号 叶提取物对CCl4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J].龙岩学院学报ꎬ2017ꎬ35(2):115 ̄120.[65]NAGAIMꎬTANIMꎬKISHIMOTOYꎬetal.Sweetpotato(Ipo ̄moeabatatasL.)leavessuppressedoxidationoflowdensitylipo ̄protein(LDL)invitroandinhumansubjects[J].JournalofClin ̄icalBiochemistryandNutritionꎬ2011ꎬ48(3):203 ̄208. [66]SUNRꎬKANJꎬCAIHHꎬetal.Invitroandinvivoameliorativeeffectsofpolyphenolsfrompurplepotatoleavesonrenalinjuryandassociatedinflammationinducedbyhyperuricemia[J].JournalofFoodBiochemistryꎬ2022ꎬ46(2):e14049.[67]CHENCMꎬLISCꎬCHENCYOꎬetal.Constituentsinpurplesweetpotatoleavesinhibitinvitroangiogenesiswithoppositeeffectsexvivo[J].Nutritionꎬ2011ꎬ27(11/12):1177 ̄1182. [68]王永徐ꎬ邱天越ꎬ李㊀臣ꎬ等.甘薯叶黄酮的基因型差异及磷酸氢二钾乙醇双水相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ꎬ2019ꎬ47(23):227 ̄231.(责任编辑:张震林)8071江苏农业学报㊀2022年第38卷第6期。
番泻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引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自然界中许多传统草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番泻叶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排泄便秘等药理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就番泻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二、番泻叶化学成分番泻叶是指由鼠李科植物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的干燥成熟叶片制成的中药材。
研究表明,番泻叶中主要化学成分是芸香苷类、黄酮类、物质蛋白、糖类和游离氨基酸等。
1.芸香苷类芸香苷类是番泻叶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强烈的药理作用。
芸香苷类包括番泻叶苷 A、B、C、D 和 E,其中番泻叶苷 A 是最主要的成分。
2.黄酮类番泻叶中的黄酮类成分主要有芹菜素、芹菜素苷和异鼠李素等。
这些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3.物质蛋白番泻叶中的物质蛋白主要是一些酸性的蛋白质,如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等。
这些物质蛋白对番泻叶的生理活性发挥重要作用。
4.糖类番泻叶中的糖类以多糖为主,主要是果胶和葡聚糖等。
5.游离氨基酸番泻叶中的游离氨基酸以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为主,同时还有甘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等。
三、番泻叶药理作用研究表明,番泻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主要包括:通便、利尿、降压、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保肝等。
1.通便作用番泻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肠道蠕动和增加粪便水分,促进大小便通畅。
十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便秘,如功能性便秘、老年便秘、孕产期便秘等。
2.利尿作用番泻叶具有轻度的利尿作用,可以降低体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和总体积。
因此,番泻叶还可用于治疗水肿等情况。
3.降压作用研究表明,番泻叶中的番泻苷可以通过抑制血管收缩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降低血压。
番泻叶还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的含量,具有一定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4.抗炎作用番泻叶中的芸香苷类、黄酮类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抑制一些炎症介质的合成和分泌,缓解炎症反应。
红薯茎叶化学组成的研究进展
张彧;吴祎南;陈莉;高荫榆;朱靖博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06(027)003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红薯茎叶化学组成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同时展望了红薯茎叶今后的研究方向.
【总页数】5页(P252-256)
【作者】张彧;吴祎南;陈莉;高荫榆;朱靖博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47;大连轻工业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轻工业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47;大连轻工业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3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红薯茎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J], 单长松;刘锦;赵子彤;贾朝爽;杨艺;刘娟;吴澎
2.红薯茎叶多糖研究进展 [J], 吴春美
3.索式法提取芫荽茎叶精油的化学组成及其抗菌活性 [J], 陆占国;郭红转;孙胜敏
4.红薯茎叶中总黄酮的微波法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J], 来水利;王雪娟;李卫卫;窦桂圆
5.红薯茎叶中总黄酮的微波法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J], 来水利;王雪娟;李卫卫;窦桂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红薯叶的功效与作用干红薯叶是指将新鲜的红薯叶经过处理后晾晒而成的一种食材。
红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红薯叶也不例外。
红薯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活性成分,具有许多潜在的健康功效和药用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干红薯叶的功效与作用。
一、干红薯叶的营养成分干红薯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研究,每100克干红薯叶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如下:蛋白质:8.4克;脂肪:1.4克;碳水化合物:83.1克;纤维素:7.2克;维生素A:5650 IU;维生素C:13.5毫克;维生素E:2.3毫克;钙:349毫克;铁:19.4毫克;锌:2.9毫克。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干红薯叶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二、干红薯叶的功效与作用1. 抗氧化作用干红薯叶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这些维生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和细胞损伤。
研究表明,红薯叶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起到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
2. 降血糖作用红薯叶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该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特别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保护肝脏红薯叶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具有良好的保肝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红薯叶中的类黄酮能够减轻肝脏的氧化应激,改善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保护肝脏免受损害。
4. 预防心血管疾病红薯叶中的纤维素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红薯叶中的钾元素可以调节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5. 提高免疫力红薯叶中富含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此外,红薯叶中的矿物质如锌,铁等也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运作所必需的。
红薯叶面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延永;高园;杨蓉蓉【摘要】以红薯叶总黄酮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对传统面膜配方进行优化,研制具有抗氧化、保湿活性的红薯叶面膜.选择甘油、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尼泊金甲酯为影响因素,以保湿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优化面膜配方.结果表明,红薯叶面膜的最佳配方为5.8 mg·mL-1红薯叶总黄酮提取物水溶液(35 mL)、甘油(7.5 g)、丙二醇(1.5 g)、羧甲基纤维素钠(0.75 g)、尼泊金甲酯(0.02 g)、汉生胶(0.05 g),加蒸馏水至面膜液重50 g,面膜中红薯叶总黄酮浓度为4.5 mg·mL-1.红薯叶面膜保湿率为68.65%,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3.41%,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均是2.25 mg·mL-1.该红薯叶面膜的配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保湿性、抗氧化以及抑菌作用均较强,外观、pH值均符合国家面膜标准(QB/T 2872-2017).【期刊名称】《商洛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3)002【总页数】6页(P29-34)【关键词】黄酮;红薯叶面膜;抗氧化性;保湿性;抑菌性【作者】延永;高园;杨蓉蓉【作者单位】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1红薯(Ipomoea batatas),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薯在我国大多数省份普遍栽培。
红薯叶是红薯生长过程中茎上的叶子,药食两用,富含糖、淀粉、蛋白质、氨基酸、VC、矿物质、黄酮、类胡萝卜素等许多活性成分[1],它的功效主要体现在提高身体免疫力[2]、减少心脑血管疾病[3]、加速肠胃蠕动治疗便秘[4]、强化视力、美容养颜[5]等方面。
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在秋季收获红薯块茎后,大量叶、梗中只有少量被食用,剩余大部分用作牲畜饲料,有时候还将其进行焚烧,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造成资源浪费。
红薯茎叶提取物生物活性及与其化学成分关系的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红薯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蔬菜。
除了淀粉含量高之外,红薯还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例如红薯茎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红薯茎叶提取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红薯茎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的关系。
具体来说,本文将对红薯茎叶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的测定,并通过LC-MS等化学分析手段,分析其化学成分,并探索其与生物活性之间的相关性。
三、研究方法
1.红薯茎叶提取物制备:采用乙醇水提取法或其他适宜的提取方法,提取红薯茎叶中的化合物。
2.生物活性测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过氧化氢清除实验、细胞毒性实验等方法进行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的测定。
3.化学成分分析:采用HPLC、LC-MS等分析方法,分析红薯茎叶提取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等。
四、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探讨红薯茎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及其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
预计结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红薯茎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机制,并为开发红薯茎叶提取物作为天然药物或营养品提供科学依据。
番泻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番泻叶性味甘、苦、寒,归大肠经。
主要含有番泻苷A、B、C、D,大黄酚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和多糖等。
主要的药理作用有泻下作用、止血作用、肌肉松弛与解痉作用等。
本文对其化学成份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番泻叶化学成份药理作用番泻叶为豆科植物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泻叶(Cassia angusti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1]。
性味甘、苦、寒,归大肠经。
是一种常用的泻下药,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之功能,主治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
番泻叶在临床上使用较多,如门诊的直肠检查、术前清洁肠道等通常会用番泻叶泡水饮服,服后大约在2~3小时即开始泻下,连泻数次,可将肠道粪便排泄干净。
由于番泻叶性寒味苦,如果服用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可引起肠道炎症性充血和蠕动,使肠道水分急剧下降,肠内干燥少液,反而加重便秘。
为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番泻叶,本文对其化学成份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化学成份1.1 蒽醌类尖叶番泻叶含番泻苷A、B、C(sernoside A、B、C)、芦荟大黄素��8�财咸烟擒�(aloemodin��8��monoglucoside)、大黄酸��1�财咸烟擒�(rhein��1��monoglucoside)、大黄酸��8�财咸烟擒�(rhein��1��8��monoglucoside)、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酸(rhein)[2]。
尖叶番泻的根中含十八个蒽衍生物(包括游离蒽醌、蒽醌苷、二蒽酮苷)[3]。
狭叶番泻叶含番泻苷A、B、C、D(sernosideA、B、C、D)、芦荟大黄素双蒽醌苷(aloeemodin diamthrone glucoside)、大黄酸葡萄糖苷(rhein glucoside)、芦荟大黄素��8�财咸烟擒�(aloemodin��8��monoglucoside)、大黄酸(rhei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4]。
红薯茎叶提取物生物活性及与其化学成分关系的研究红薯又名甘薯、番薯、白薯,通常以食用块根为主。
我国每年近亿吨的红薯茎叶除部分地区作为饲料外,多数被抛弃掉,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文研究我国北方“大地1号”红薯茎叶提取物(ESPSL-1)和南方“徐薯18”红薯茎叶提取物(ESPSL-2)的降血糖、抑菌和抗炎等生物活性,并比较二者生物活性的差异。
建立提取物的功能作用与其化学成分之间的数学模型,为红薯茎叶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如下:1、红薯茎叶的化学成分“大地1号”和“徐薯18”红薯茎叶均含有酚类和鞣质、有机酸、生物碱、甾体、黄酮、蒽醌、香豆素和萜类内酯等物质,不含皂甙和强心苷;两个品种红薯茎叶中蛋白质、总糖、灰分的含量较为接近,而脂防、多糖和粗纤维差异较大。
这种差异可能与生长期、生长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2、ESPSL-1的制备多糖提取物(Ps-1)制备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80℃常压提取2次,每次4h,得粗多糖;然后醇沉、Sevag试剂法脱蛋白进行纯化,制得;Ps-1中含有D-葡萄糖、D-木糖、D-甘露糖和D-半乳糖。
黄酮提取物(F-1)制备的工艺条件为70%乙醇,物料比1:30,80℃,常压提取4h,提取1次;精制采用AB-8树脂,95%乙醇洗脱,制得;F-1中含有香豆素、木犀草素、槲皮素、染料木素、芹菜素和山奈酚等6种黄酮甙元。
3、ESPSL-1和ESPSL-2的抑菌作用通过系统溶剂和大孔树脂的分离可以实现对抑菌成分的分离和富集,确定最佳分离物。
ESPSL-1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霉菌,SAc-1、SEt-1、Ps-1和F-1对三种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培养基pH对Ps-1和F-1抑菌作用有较大的影响,培养基pH较低时抑菌效果较好;溶液pH对Ps-1和F-1抑制细菌作用没有显著影响,中性或偏酸性更利于发挥抑菌作用;处理温度对Ps-1和F-1抑制细菌作用影响不显著。
70%乙醇提取物经AB-8大孔树脂精制,90%乙醇洗脱得到的F-1具有最佳的抑制细菌的效果。
红薯叶的功效与作用红薯叶,即薯蓣,属于薯蓣科植物,是红薯的叶片。
红薯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传统中药材。
它含有高量的营养物质和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氧化、促进消化和减肥等多种功效。
一、红薯叶的营养价值红薯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植物,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具有平衡的营养组成。
以下是红薯叶的主要营养成分:1.维生素:红薯叶含有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
维生素A是维持正常视力和免疫功能的必备物质,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和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功能,维生素E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2.矿物质:红薯叶富含钾、镁、钙等多种矿物质。
钾是维持正常神经肌肉功能的重要元素,镁参与多种酶系统的活化,钙是构建骨骼和牙齿的关键元素。
3.蛋白质:红薯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中有多种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是构建身体组织的主要成分之一,能提供能量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4.膳食纤维:红薯叶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道的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膳食纤维还能减缓血糖升高的速度,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控制体重。
二、红薯叶的药用功效红薯叶作为传统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保健和治疗。
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以产生抗氧化、抗炎、抗菌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1.增强免疫力:红薯叶中的维生素C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此外,红薯叶还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提高免疫力。
2.抗炎作用:红薯叶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可以减少炎症反应的程度和细胞因子的释放。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3.抗菌作用:红薯叶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研究表明,红薯叶提取液对多种常见病原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抗肿瘤作用:红薯叶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红薯叶功效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吴忆微;蒋立勤
【期刊名称】《中国食物与营养》
【年(卷),期】2013(019)012
【摘要】红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然而红薯叶作为农作物生产副产品被大量废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国内外的研究发现,红薯叶中含有包括多糖、绿原酸、黄酮、多肽等功效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本文就红薯叶的功效
活性成分和抗肿瘤作用机理进行概述,为红薯叶的利用开发提供借鉴.
【总页数】3页(P63-65)
【作者】吴忆微;蒋立勤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杭州31005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红薯叶的神奇保健功效 [J], 王淑芬;
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红薯叶中15种功效成分 [J], 周劭桓;梁川;唐阳;廖艳华;林文斯
3.沙棘的功效成分及生物学功效评价研究进展 [J], 付依依;苑鹏;夏凯;谭志超;王永
霞
4.沙棘的功效成分及生物学功效评价研究进展 [J], 付依依;苑鹏;夏凯;谭志超;王永
霞
5.人参花中功效成分及功效作用研究进展 [J], 杨文婧;田鑫雨;金悦;崔福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薯叶的营养成分红薯芽苗Ipomoeabatatas(L.)Lam.又称红薯叶、地瓜叶,为旋花科甘薯属植物,是经人工选择而选育出供食用的红薯苗顶端茎尖嫩茎的品种,在香港仍至世界被誉为“蔬菜皇后”,“长寿蔬菜”及“抗癌蔬菜”,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
红薯叶营养丰富,翠绿鲜嫩,香滑爽口,其大部分营养物质含量都比菠菜、芹菜、胡萝卜、黄瓜等高,特别是类胡萝卜素比普通胡萝卜高3倍,比鲜玉米、芋头等高600多倍。
红薯芽苗营养丰富,每100克红薯秧蔓顶端的10-15厘米及嫩叶、叶柄合称茎类。
红薯茎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铁和钙质。
据化验分析:茎尖粗蛋白质量为干重的21.1%-15.1%,与猪牛肉相当。
茎叶和茎尖的蛋白质为2.7%,胡萝卜素为5580国际单位/100克,维生素C为41.07毫克/千克,钙为74毫克/千克,铁为4毫克/千克,维生素B1为3毫克/千克,烟酸6至10毫克/千克,B6为2.1毫克/千克。
据中国预防医学院的检测,红薯叶茎尖和芹菜、甘蓝、菠菜、白菜、油菜、韭菜、黄瓜、茄子、胡萝卜、番茄等13种蔬菜相比较,在14种营养成分中,蛋白质、脂肪、热量、纤维素碳水化合物、钙、铁、磷、胡萝卜素、维生素C、B1、B2、烟酸等13项,红薯叶均居首位。
红薯叶的保健作用红薯茎尖中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红薯叶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降血糖、通便利尿、升血小板、止血、预防动脉硬化、阻止细胞癌变,催乳解毒,保护视力,预防夜盲的良好保健功能。
目前,美国把红薯茎尖列为非常有开发前景的保健长寿菜之一。
日、美等国甚至将红薯茎列为长寿食品或航天食品,德国称红薯叶、尖为蔬菜皇后。
红薯叶菜市难觅踪影红薯叶这么个好东西,怎么在菜市场从来没见过呢?以至于大家看到这种菜都不知道如何下手才好……对此,《法制晚报》曾有过一篇题名为《菜市难见的红薯叶是个宝》的报道。
报道中有如下描述:秋冬的京城,正是“薯辈当红”的时候,红薯上市量翻番。
甘薯叶中多酚的提取及其功能性研究进展
王佳欣;尚珊;傅宝尚;李东梅;王丹;巴梓菲;祁立波
【期刊名称】《农产品加工》
【年(卷),期】2024()1
【摘要】甘薯叶是甘薯的副产品,富含多酚、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一些功能性微量成分。
甘薯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症、抗糖尿病等多种促进健康的生物活性。
对提高资源及多酚利用率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对甘薯叶多酚的分类、生理功能及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同时,对甘薯叶中多酚类物质未来的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甘薯叶的研究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81-86)
【作者】王佳欣;尚珊;傅宝尚;李东梅;王丹;巴梓菲;祁立波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阜新小东北食品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
【相关文献】
1.动态高压微射流预处理对甘薯叶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性的影响机制初探
2.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甘薯叶多酚工艺
3.超声耦合双水相提取甘薯叶多酚的响应面优化
4.花椒叶中多酚成分提取及功能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番薯叶子功效与作用番薯叶子,即甘薯叶,是属于甘薯科的一种植物。
它是甘薯的叶子,与甘薯的地下块茎相比,番薯叶子的营养价值更高,且具有许多功效与作用。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番薯叶子的功效与作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利用番薯叶子的营养价值。
首先,番薯叶子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K,这些维生素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帮助清除自由基,减轻身体的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此外,番薯叶子还富含钙、铁、锌和钾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番薯叶子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番薯叶子中的化学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这对于一些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
此外,番薯叶子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还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对肿瘤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潜力。
第三,番薯叶子对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番薯叶子中含有类胰岛素活性的物质,能够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十分重要。
此外,番薯叶子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食欲,减少食物的摄入量,有效控制体重。
第四,番薯叶子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益。
番薯叶子中的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防止血管内膜的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此外,番薯叶子中的多种营养物质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增强心脏功能,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同时,番薯叶子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还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
第五,番薯叶子具有抗衰老作用。
番薯叶子中的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阻止自由基的产生和积累,减缓细胞的老化过程,保护DNA免受损伤。
另外,番薯叶子中的一些营养物质还有助于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滑度。
因此,番薯叶子对于延缓衰老、保持年轻状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