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扣件设计要点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扣件设计要点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扣件设计要点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扣件设计要点

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西南交通大学王其昌 (2009.05) 1、结构组成 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由钢轨、弹性扣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 浆充填层、混凝土底座、凸型挡台及其周围填充树脂等组成。图 1.1 (a)、(b) 为平板式、框架式板式无砟轨道,图 1.2和图1.3分别为其横纵断面图。 (a) (b) 图1.1 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 图「2 CR T型板式板式无砟轨道横断面图 图1.3 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纵断面图 时速200?250公里及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通用参考图[图号:通线(2008) 2201及通线(2008) 2301],已经铁道部经济规

划设计院2008年7月发布。 2、路基地段CRTS I 型板式无砟轨道 图2.1为路基地段CRTS I 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L 」 L 」 图2.1路基地段CRTS I 型板式无砟轨道 (1) 底座在路基基床表层上设置。 (2) 底座每隔一定长度,对应凸形挡台中心位置,设置横向伸缩缝。 (3) 线间排水应结合线路纵坡、桥涵等线路条件具体设计。当采用集水井 方式时,集水井设置间隔应根据汇水面积和当地气象条件计算确定。 严寒地区线 间排水设计应考虑防冻措施。 (4) 线路两侧及线间路基表面以沥青混凝土防水材料封闭,路基面防水材 料的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3、桥梁地段CRTS I 型板式无砟轨道 图3.1为桥梁地段CRTS I 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座在梁面上构筑,底座通过梁体预埋套筒植筋与桥梁连接。在底座 一定宽度范围内,梁面应进行拉毛或凿毛处理设计。 (2) 底座对应每块轨道板长度,在凸形挡台中心位置,设置横向伸缩缝。 (3) 底座范围内,梁面不设防水层和保护层;底座范围以外,根据桥梁设 计的相关规定设置防水层和保护层。 (4) 桥上扣件纵向阻力及梁端扣件结构型式应根据计算确定。 ____ A 廉中心应

高速铁路有砟、无砟轨道结构及精调.

第二章高速铁路有砟、无砟轨道结构及精调 第一节概述 无砟轨道是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等取代散粒道碴道床而组成的轨道结构形式。由于无碴轨道具有轨道平顺性高、刚度均匀性好、轨道几何形位能持久保持、维修工作量显著减少等特点,在各国铁路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一些国家已把无碴轨道作为轨道的主要结构形式进行全面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下是无砟轨道的主要优势和缺点。 一、无砟轨道的优势主要有: 1、轨道结构稳定、质量均衡、变形量小,利于高速行车; 2、变形积累慢,养护维修工作量小; 3、使用寿命长—设计使用寿命60年; 二、无砟轨道的缺点主要有: 1、轨道造价高:有砟180万/km,双块式350万,1型板式450万,2型 板式500万。 2、对基础要求高因而显著提高修建成本:有砟轨道可允许15cm工后沉 降,无砟轨道允许3cm,由此引起的以桥代路及路基加固投资巨大。 3、振动噪声大:减振降噪型无砟轨道目前尚不成功,减振无砟轨道选型 存在较大困难。 4、一旦损坏整治困难:尤其是连续式无砟轨道。 第二节无砟轨道结构 一、国外铁路无碴轨道结构型式 国外铁路无碴轨道的发展,数量上经历了由少到多、技术上经历了由浅到深、品种上经历了由单一到多样、铺设范围上经历了由桥梁、隧道到路基、道岔的过程。无碴轨道已成为高速铁路的发展趋势。 1.日本 日本是发展无碴轨道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就开始了无碴轨道的研究与试验并逐步推广应用,无碴轨道比例愈来愈大,成为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主要形式。据统计,日本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60%以上,而90年代则达到80%以上。

铁工管〔2009〕206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标准化管理要点

铁工管〔2009〕206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标准化管理要 点 3年。有碴道岔铺设施工单位应做好底碴的摊铺工作。道碴材料、级配、厚度和摊铺平整度应符合要求。开关应在专用装配平台上依次定位、装配和调整。大道岔捣固单元用于启动和移动轨道。道床应尽快稳定。过渡段应顺序连接,临时接头应保护好。制造单位应为装配和调整提供现场技术指导。 4。调整和焊接道岔几何状态符合技术标准后,施工单位应按要求依次安装外锁装置、转辙机、密膏检测器等部件,并进行转换试验和转辙状态调整钢轨焊接型式试验应提前完成。钢轨焊接应按照焊接工艺的设计顺序和技术要求进行,并严格执行无缝线路作业的轨温要求。道岔焊接到区间轨道后,应按要求观察钢轨位移。 5。质量检查高速道岔铺设各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检查方法和频率对所有检查项目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检查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下道工序。必要时,关键工序应保留检查用的声像资料。 6。成品保护高速道岔的铺设应建立严格的成品保护制度,实现高质量铺设、优良保护和无损使用。施工单位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和作业要点卡应规定各工序的成品保护措施并严格执行。铺设有碴道岔应防止钢轨被大型机械捣镐损坏;铺设无碴道岔,防止混凝土浇筑污染轨道部分;道岔铺设完成后,应立即保护道岔轨和中心轨,防止工程列车刮伤钢轨。

-16- 7。安全管理各参与单位应正确处理施工工期与高速道岔铺设安全质量的关系,严格执行各项施工安全规定,完善高速道岔铺设安全管理体系。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计划、作业指导书、作业要点卡等明确的安全措施,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安全规程进行操作。加强对轨道升降、工程列车通过、联合调试、联合试运行等关键过程的安全监督,建立保证责任表,严格落实责任到人,实时监控,确保高速道岔铺设和行车安全。 8。内部数据管理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技术标准,统一全线高速道岔铺设质量检验的相关表格,规范填筑、申报、签署、备案和移交的内容和程序。组织施工单位制定铺设过程控制的相关记录表格,并做好电子文件和图像数据的管理工作 -17- 主题词:基本建设轨道标准管理通知抄送:中国铁路工程建设公司、中国建设交通总公司、中国再生水建设 集团、中国安永建设公司、中国煤炭建设总公司、各设计院、中国铁路第五研究所、中国铁路设计咨询集团、中国铁路研究院、评估中心、工程监理站、内部建设厅、交通局铁道部办公厅 -18- xxxx | 11月25日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6 路基 6.1一般规定 6.1.1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 年。 6.1.3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第四章 高速铁路与钢轨

第四章高速铁路与钢轨 第一节高速铁路对钢轨的质量要求 690.什么叫轮轨系统的高速铁路? 目前已经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设计全部是采用轮轨系统,轮轨系统的高速铁路无论是总体设计,还是车体制造及线路施工维护技术都已成熟,这一系统已在世界各国运行了近40年。40年的运行证明了轮轨系统的高速铁路是成功的,并告诉人们这一系统在高速下运行是可靠的、安全的和高效的,被世界各国的政府和铁路部门所接受。 轮轨系统的高速铁路车速现已达到200~350km/h,全世界已建成的高速铁路总长约5000km。其中,日本有4条,法国有3条,英国有1条,德国有2条,西班牙有2条,波兰有1条。全世界在建或计划建的高速铁路约6000km,分布在13个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中国、俄罗斯和韩国等。 采用轮轨系统的高速铁路,大多数是以大功率的电力机车或内燃机车为动力。高速铁路的线路采用小坡度,一般为0.8%~3.5%;线路曲线采用大半径,一般为2500~8000m。通常,人们把速度为200km/h的高速铁路定为第一代高速铁路,把速度为300km/h的高速铁路定为第二代高速铁路,把速度为350km/h的高速铁路定为第三代高速铁路。轮轨系统的高速铁路其实验车速已达到515km/h。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已建成的和规划中的长距离的高速铁路基本上都是采用轮轨系统设计的。 691.什么叫磁悬浮系统的高速铁路?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磁原理和超导原理研制的一种高速列车。在电磁场产生的吸力或斥力作用下,列车被托起悬浮在线路上,靠线路上和车辆上的线性电机所产生的推力前进。与轮轨系统的高速列车相比,磁悬浮列车的车速可以更快,运行更平稳,又不产生污染,是一种理想的交通工具。但其技术难度大,目前尚在实验研究中。另外,磁悬浮高速铁路的投资比轮轨高速铁路的投资要高出20%~40%以上。 692.什么叫重载铁路? 现在,人们对“重载”(heavy haul)的概念往往仅指那些装运铁矿石、煤、磷矿等矿物的又长又重的货运列车,其实重载列车早已远远不拘于此。在北美有许多重载铁路,这些装载各种商品的又长又重的列车已运营多年。“重载”的概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在变化,在1835年,那时所指“重载”是指采用蒸汽做动力的货运列车,它仅仅是相对于用马做动力的运客或运煤的四轮车而言的。 现代重载铁路的概念是由国际重载协会(IHHA)在1986年9月确定的,即重载铁路必须能让每列车载重量超过5000t、轴重大于21t的列车通过,且每年运量要超过2000万t的线路才能称为重载铁路。 重载铁路的出现,在历史上主要是看重其经济性。如美国和加拿大在边远山区采用超长和重载运输方式是经济的。为牵引这样的重载列车,在美国曾开发了最大牵引力的蒸汽机车“巨孩”号。这是在1941年由美国机车公司制造的。机车重达345t,有24个轮子。当时主要运行在夏延(Cheyenne)与怀俄明(Wyoming)线。列车全长约2442m,共牵挂90~100节车厢。该机车一直运行到蒸汽机车末期,现在被保留下来。其实在北美,轴重在30~35t的车辆并不少见,甚至可找到37t轴重车辆。当时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曾开发出了35.7t轴重、125t装载量的车厢。应指出的是,重载运输即使是30~35t轴重列车,也会使桥梁的维修费成本升高到危险点。 现代重载铁路的铺设主要是用于运输煤、铁矿石和其他矿石。 693.什么叫自动化铁路? 自动化铁路.AGT(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是指列车的运营可以实现无人操纵,即从列车发出开车信号到列车启动、加速运行,以及在到站前的减速停车等,这一切均由计算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88100481.html,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作者:朱本兵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下半月》2018年第03期 摘要: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分析无砟轨道需要控制的因素,提出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无砟轨道的精度、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严格控制无砟轨道的刚度、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浇筑过程等技术措施,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达到了预期要求。 关键词:高度铁路;无砟轨道;沉降观测点;混凝土浇筑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 U213 1工程概况 二十里堡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进口至DK37+474.829段位于直线上; DK37+474.829~DK38+107.301段位于左偏曲线上,曲线半径R=2800m;DK38+289.293~ DK39+196.376段位于右偏曲线上,曲线半径R=4000m;DK39+554.387~DK40+967.233段位于右偏曲线上,曲线半径lR=5000m;DK43+899.704至出口段段位于右偏曲线上,曲线半径 R=4000m;其余段落均位于直线上。隧道内全线为上坡,其中DK37+035~DK40+970段坡率为4.9%。;DK40+970~DK44+680段坡率为5.1%。无砟轨道起讫里程为DK37+065~ DK44+650,全长7.585km。 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1)无砟轨道的形式以扣件体系为主,所以对铁轨地基的稳定性要求特别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铁轨地基的稳定性受到沉降或变形等因素的影响特别大,所以铁轨地基性的稳定性是很难把握的。 (2)因为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的施工技术过于先进,以往的探测技术等已不能满足该技术的施工需要。所以,为了保证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的质量水平,还需大力发展和应用更高水平的测量技术和测量设备。 (3)无砟轨道高速铁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很难控制轨道的平顺性,因为轨道地基的变化比较大,无砟轨道在安装好后就不能随意进行变动,所以轨道的平顺性也成为了无砟轨道建设的一大难题。 (4)无砟轨道在岔路口进行施工时要注意无砟铁轨各个区域之间的无缝对接,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督部门要按照施工的相关要求对整个工程的工序进行严格的监督。 3无砟轨道需要控制的因素

(完整word版)09-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条文(9轨道)

9 轨道 9.1 一般规定 9.1.1 正线及到发线轨道应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 9.1.2 正线应根据线路速度等级和线下工程条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合理选择轨道结构类型,轨道结构宜采用无砟轨道。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应集中成段铺设,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之间应设置轨道结构过渡段。 9.1.3 无砟轨道的结构型式应根据线下工程、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择。同一线路可采用不同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同一型式的无砟轨道结构宜集中铺设。 9.1.4 轨道结构部件及所用工程材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 9.1.5无砟轨道主体结构应不少于6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 9.1.6 轨道结构设计应考虑减振降噪要求。 9.1.7 轨道结构应设置性能良好的排水系统。 9.2 钢轨及配件 9.2.1 正线轨道应采用100m定尺长的60kg/m无螺栓孔新钢轨,其质量应符合相应速度等级的钢轨相关要求。 9.2.2 有砟轨道采用与轨枕配套的弹性扣件,其轨下弹性垫层静刚度宜为60±10kN/mm。 9.2.3 无砟轨道采用与轨道板或双块式轨枕相配套的弹性扣件,其轨下弹性垫层静刚度宜为25±5kN/mm。 9.3 轨道铺设精度(静态) 9.3.1 正线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应符合表9.3.1-1、9.3.1-2和9.3.1-3的规定。

表9.3.1-1 有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表9.3.1-2 无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注:表中a为扣件节点间距,m。

表9.3.1-3 道岔(直向)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9.3.2 站线道岔静态铺设精度标准应符合表9.3.2的规定。 表9.3.2 站线道岔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9.4 无砟轨道 9.4.1 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砟轨道设计荷载应包括列车荷载、温度荷载、牵引/制动荷载等,同时应考虑下部基础变形对轨道结构的影响。 2结构设计活载 1)竖向设计活载:P d=α ? P j 式中:P d-动轮载; α -动载系数,对于设计时速300公里及以上线路,取3.0;设计时速250公里线路,取2.5。 P j-静轮载。 2)横向设计活载:Q=0.8 ? P j 3结构疲劳检算活载 1)竖向疲劳检算活载:P f =1.5 ? P j 2)横向疲劳检算活载:Q f =0.4? P j 4温度荷载及混凝土收缩影响 1)露天区间(包括隧道洞口200m范围)年温差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取值。

铁路无砟轨道铺设

1.2无砟轨道工程 1.2.1概述 管段内采用CRTS I轨道板铺装工程范围为D1K182+040~DK257+258.58段。 根据线下工程进度安排,轨道板铺设于2017年2月15日开始,2017年12月31日完成。铺设双块式无砟道床102.515铺轨公里。路基地段无砟道床0.081铺设公里;桥梁地段无砟道床0.192铺轨公里;隧道地段无砟道床101.822铺轨公里。 1.2.2双块式无砟道床铺设施工总体方案 双块式无砟轨道床施工包括轨道组装定位、轨枕组装与定位、道床板混凝土铺筑养生等主要内容。 无砟轨道的铺设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无砟轨道的铺设的施工方法,利用先进的测量设备保证轨道道床的精度和施工的进度。 轨枕铺设前,采用专用平车运往工点临时存放或直接堆放在隧道待铺区。堆放时,每层轨枕间设置垫木进行层间分隔和缓冲。 双块式无砟轨道铺设,将按照测量放样、散布纵向钢筋、散布轨枕、吊放工具轨、轨道组装粗定位、侧模与走行轨道安装、铺筋绑扎、轨道精调、道床板铺筑、混凝土养生、侧模与走行轨道拆除等几大工序组织施工,见“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序流程图”。

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工序流程图 为达到设计的施工进度,将每个作业面分成几个作业区段,平行组织现场作业,在每个区段上,各种作业流水进行。为达到业主计划的施工进度,在左右线隧道的进出口和斜井地段的几个作业面同时组织施工,平行组织现场作业,各种作业流水进行。主要专业作业机具和检测仪器,将使螺杆调节器螺杆安装及调道床板钢筋安装及绑扎 双块式轨枕运输及线间存道床板钢筋运输及线间存下部结构顶面清洗 碾平及粘合中间层 钢筋探测及钻销钉孔 人工铺设纵向钢筋 利用散枕装置散布轨枕 自动装卸车运送和安放工 轨枕方正和扣件安装 粘结钢销钉 螺杆调节器运输及支架安 粗调机粗调轨排 扣件安装 长轨铺设设备铺设长钢轨 水泥砂浆填塞螺杆孔洞 自动装卸车拆卸工具轨 螺杆调节器拆卸及倒运 纵向模板拆洗机拆卸清洗模板 混凝土表面处理及养护 混凝土浇筑机浇筑混凝土 轨排精调 模板纵向及横向连接 纵向模板安装机安装纵向模板 接地焊接

中国铁路无砟轨道技术

中国铁路无砟轨道技术 年,规划建设客运专2020国务院《中长期铁路路网规划》,到 公里以上,实现“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及三处城际快速线9800轨道交通系统。客运专线铁路轨道结构大部分将采用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时70-80预计新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约占轨道工程总量的 公里。350速均在200公里以上,最高时速可达 、无砟轨道结构形式划分1 目前,国内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技术大部分从国外引进,轨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日本板)道结构形式可分为五大类,即:Ⅲ型板式无砟轨道、CRTS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德国博格板)

RHEDA2000、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德国(国产化研发)。)(德国旭普林型型)、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双块式无砟轨道定义2 :将预制型)RHEDA2000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德国 的双块式轨枕组装成轨排,以现场浇注混凝土方式将轨枕浇入均匀轨道电路的无砟轨2000-ZPW连续的钢筋混凝土道床内,并适应。道结构型式 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德国旭普林型):以现场浇注混凝土 方式,将预制的双块式轨枕通过机械振动法嵌入均匀连续的钢筋混凝土道床内,并适应ZPW-2000轨道电路的无砟轨道结构型式。 3、Ⅰ型与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区别

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和Ⅱ型双块式无砟道床结构型式基本相似, 但施工工艺有着本质的区别。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主要采用“钢轨支撑架法”先架设工具轨轨排,绑扎好钢筋后浇注道床板混凝土,而Ⅱ型双块式无砟道床则是先浇注道床板混凝土,然后采用专用机械“振 将双块式轨枕振动嵌入到密实的混凝土道床中。”动 法.

(完整版)铁路无砟轨道试题及答案

向莆铁路无砟轨道技术、管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单位: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小计45分) 1、双块式轨枕堆放层不宜超过(D)层。 A、6 B、8 C、10 D、12 2、隧道基础沉降观测,是在隧底工程完成后3个月为观测期限,第一个月的观测周期及频次为(C)。 A、1次/2周 B、2次/周 C、1次/周 3、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应具有提供轨距、水平等信息的检定界面,其中轨距和水平的数据有效位数为(B)。 A、0.05mm B、0.01mm C、0.1mm D、0.05mm 4、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混凝土强度达到(A)后,方准拆除轨道排架或支撑架。 A、5Mpa B、8Mpa C、10Mpa 5、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组装铺设,轨距允许偏差值为(B),变化率不得大于(B)。 A、±0.5mm,0.5% B、±1mm,1% C、±1mm,2% D、±2mm,1% 6、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组装铺设,水平允许偏差值为(D)。A、2mm B、1.5mm C、0.5mm D、1mm 7、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组装铺设,轨向和高低允许偏差值(10m弦测)为(A)。 A、2mm B、1.5mm C、1mm D、0.5mm 8、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的轨枕间距允许偏差为(B)。 A、±2mm B、±5mm C、±6mm D、±8mm 9、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组装铺设,轨道中线允许偏差值为(B)。 A、1mm B、2mm C、3mm D、5mm 10、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组装铺设,线间距允许偏差值为(B)。A、 2 +mm B、 5 +mm C、 5 - mm D、 2 - mm 11、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床板模板安装,中线允许偏差值为(B)。 A、1mm B、2mm C、3mm D、5mm 12、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床板模板安装,宽度允许偏差值为(C)。 A、±1mm B、±3mm C、±5mm D、±7mm 13、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床板外形尺寸,中线位置允许偏差值为(B)。 A、1mm B、2mm C、3mm D、5mm 14、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床板外形尺寸,伸缩缝位置允许偏差值为(C)。 A、±1mm B、±3mm C、±5mm D、±7mm 15、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床板外形尺寸,平整度(1m尺量)允许偏

铁路轨道设计实训

一、实训目的 《铁路轨道设计实训》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本课程设计主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定性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本课程设计是在学过《轨道工程》的基础知识后,对“配轨计算”、“曲线正矢计算”、“曲线超高计算”、“标高计算”等知识的拓宽与综合应用。考察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二、实训时间和地点 实训时间:XXX 实训地点:XXX 三、设计要求 1、掌握轨节表的计算方法。 2、掌握曲线正矢的计算方法。 3、掌握线路中任意里程处的设计标高。 4、掌握曲线超高的方法。 5、掌握线路长短链的意义及处理办法。 四、参考规范及依据 《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线路设计规范》、《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铁路轨道设计规范》、《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成都地铁七号线轨道工程施工平面图及纵断面图、广州地铁六号线轨道工程施工平面图及纵断面图、教材及其他资料。

五、设计内容 5.1轨节表 5.2曲线正矢 5.3线路中线轨顶标高设计 5.4超高计算 六、实训心得体会 在学校为期一周的轨道工程设计实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实际的知识,也领悟了许多让我受益匪浅的道理。实训,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 通过这学期的理论学习,我对轨道工程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通过这次实训,我对自己的专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会感到枯燥无味,但真正的实训后,我才发现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有能力去提高操作水平。 这为期一周的实训,每天都沉浸在各种数字中,算题、构思、解答、画图。在轨道这个方面,对数字的精准性要求的特别高,稍有一点点的错误,算出来的结果都相差很大。这更是体现了我们今后作为技术性人才的重要性。 这段时间的实训,通过大家的沟通交流,让我在实训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在实训工作中当我遇到问题时我会向同学老师咨询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要善用别人的智慧。 通过这次实训,不仅仅巩固了我对书本上知识的理解,丰富了经

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的对比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2012届) 论文题目: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的对比 姓名:卿景明 系(院):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铁道工程 指导老师:*** 2012 年 5 月20 日 中文摘要

随着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既有线提速改造及重载铁路的快速发展,作为铁路重要基础设施的轨道结构需要不断更新、技术不断完善。高速铁路的技术核心是高速度,它对轨道结构就有了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的要求。传统的轨道结构已不适应目前铁路发展的需要,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必须相应改变。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了主流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而轨道交通现在基本都采用无砟轨道的技术进行施工,它相比于有砟轨道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不可避免有各方面的劣势。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铁路的建设模式正逐步从客货共线形式向客货分离形式转变,通过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的技术、经济比较,无砟轨道已成为客运专线的发展趋势。由于国内铁路建设和运输条件与国外存在差异,没有一种成熟的结构形式能够完全用“拿来主义”坐在国内运用。因此我国铁路轨道技术的发展应当总结国外铁路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的结构特点,充分分析国内的铁路结构和运用条件,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轨道结构形式,对比分析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的各种技术,从而优化轨道结构。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有砟轨道 Abstract

With the high speed railway,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of existing railway-speed-increasing transformation and overloaded railway of rapid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railway infrastructure of track structure need to constantly updated, technology improvement. High-speed rail technology core is high speed, it to track structure is the GaoPingShun sex and the high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The traditional rail structure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railway, structure form and design method must change accordingly. In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it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ransportation, especially on urban rail transit, and rail traffic now are the basic technology to track a frantic jumble no construction, it is compared to the frantic jumble of a certain track advantage but also hard to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With China's level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railway construction mode gradually from the passenger and freight line forms to passenger separation form change, through to the special passenger line frantic jumble no tracks with a frantic jumble of technology, economy comparison orbit, frantic jumble no track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assenger special line. Because domestic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and foreign different, not a kind of mature structure form can completely with "copycat" sat in the domestic use. So China's railway track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ould be summarized foreign railway tracks with a frantic jumble no frantic jumble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ck, the full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railway structure and applying condition, select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reasonable economy of track structure form,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frantic jumble no tracks with a frantic jumble of orbit technology, so as to optimize the rail structure. Keywords

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西南交通大学王其昌 (2009.05) 1、结构组成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由钢轨、弹性扣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混凝土底座、凸型挡台及其周围填充树脂等组成。图1.1(a)、(b)为平板式、框架式板式无砟轨道,图1.2和图1.3分别为其横纵断面图。 (a)(b) 图1.1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 41 50 300(路) 200(桥隧仰) I型板式无碴 轨道横断面图 358(隧无仰) 图1.2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横断面图 图1.3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纵断面图 时速200~250公里及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通用参考图[图号:通线(2008)2201及通线(2008)2301],已经铁道部经济规

划设计院2008年7月发布。 2、路基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 图2.1为路基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2.1 路基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 (1)底座在路基基床表层上设置。 (2)底座每隔一定长度,对应凸形挡台中心位置,设置横向伸缩缝。 (3)线间排水应结合线路纵坡、桥涵等线路条件具体设计。当采用集水井方式时,集水井设置间隔应根据汇水面积和当地气象条件计算确定。严寒地区线间排水设计应考虑防冻措施。 (4)线路两侧及线间路基表面以沥青混凝土防水材料封闭,路基面防水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3、桥梁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 图3.1为桥梁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座在梁面上构筑,底座通过梁体预埋套筒植筋与桥梁连接。在底座一定宽度范围内,梁面应进行拉毛或凿毛处理设计。 (2)底座对应每块轨道板长度,在凸形挡台中心位置,设置横向伸缩缝。 (3)底座范围内,梁面不设防水层和保护层;底座范围以外,根据桥梁设计的相关规定设置防水层和保护层。 (4)桥上扣件纵向阻力及梁端扣件结构型式应根据计算确定。 (5)桥面采用三列排水方式。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设计

目录 第1章绪论 .............................................................................................................................. - 1 - 1.1 高速铁路发展史.................................................................................................................. - 1 - 1.1.1 高速铁路三次发展高潮........................................................................................... - 1 - 1.1.1.1 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一次高潮........................................................................ - 1 - 1.1.1.2 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二次高潮........................................................................ - 2 - 1.1.1.3 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三次高潮........................................................................ - 2 - 1.1.2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 3 - 1.2 铁路高速化的技术基础...................................................................................................... - 4 -第2章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类型选择............................................................................................... - 5 - 2.1 轨道结构类型...................................................................................................................... - 5 - 2.2 有砟轨道结构...................................................................................................................... - 5 - 2.1.1 钢轨 .......................................................................................................................... - 5 - 2.1.2 轨枕 .......................................................................................................................... - 6 - 2.1.3 扣件 .......................................................................................................................... - 7 - 2.1.4 道床 .......................................................................................................................... - 7 - 2.3 曲线轨道外轨超高.............................................................................................................. - 9 - 2.4 无缝线路概况...................................................................................................................... - 9 -第3章轨道各部分强度检算..........................................................................................................- 11 - 3.1 按中速韶山9电力机车检算轨道各部件强度.................................................................- 11 - 3.1.1 钢轨强度检算..........................................................................................................- 11 - 3.1.1.1 检算所需公式及说明...................................................................................- 11 - 3.1.1.2 检算过程...................................................................................................... - 12 - 3.1.2 轨枕弯矩检算......................................................................................................... - 14 - 3.1.3 道床顶面应力检算................................................................................................. - 17 - 3.1.4 路基道床压应力检算............................................................................................. - 17 - 3.2 按中国高速列车ZGS检算轨道各部件强度 .................................................................. - 18 - 3.2.1 钢轨强度检算......................................................................................................... - 18 - 3.2.2 轨枕弯矩检算......................................................................................................... - 20 - 3.2.3 道床顶面应力计算................................................................................................. - 22 -

浅谈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拨捣方案制定

浅谈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拨捣方案制定 发表时间:2017-11-13T12:48:48.4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赵志刚刘超非 [导读] 摘要:以津保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提前介入、联调联试及后期维护工作为例,利用安博格3000轨检小车,对津保铁路线路进行测量,不断优化精测设计方案,指导线路大机进行拨捣作业 北京铁路局保定工务段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以津保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提前介入、联调联试及后期维护工作为例,利用安博格3000轨检小车,对津保铁路线路进行测量,不断优化精测设计方案,指导线路大机进行拨捣作业,利用Excel中折线图将起、拨道量形象、直观呈现,实现线路平面与纵断面同时优化设计,做到“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便于数据分析,总结经验,建立捣固车作业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体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最优方案,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同时,确保高速铁路新建工程及线路设备质量维护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精测高铁设计方案优化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高速铁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方便了乘客的出行,同时还缩短了各大城市间的时间距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和旅客乘坐的舒适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速铁路线路质量的好坏,而高速铁路线路质量的好坏又依赖于大型养路机械作用的发挥。如何实现捣固车对高速有砟铁路的精确养护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简要谈谈在津保高速铁路新线建设及维护过程中,线路平面、纵断面联合设计方案制定及优化,对大机养护施工作业进行评价,为高铁的前期联调联试和后期维护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2 精测方案制定 现以CPⅢ精测网和安博格轨检小车在津保高铁在轨道精调中的应用经验为例,设有轨道控制网(CPⅢ)的地段使用安博格3000轨检小车进行线路平、纵断面测量,导出线路轨道精测数据,测量点每5m一点(间距可依据实际情况自由设定),制定精测设计方案。 2.1 设计原则 (1)线路平纵断面设计以达到设计线型为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测量数据,按照逐步恢复线型设计的原则,进行优化线型设计。 (2)一次起道量不宜超过30mm,一次拨道量不宜超过10mm。拨道量大的地段可适当增加起道量。设计拨道量时要实际考虑线间距问题,防止线间距超限。 (3)线路纵断面设计要最小坡段长度要满足《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当两线并行时,两线轨面高程宜按等高进行设计。 2.2 制定要求 津保铁路大机捣固、改道作业应全面进行,按照恢复线型设计的原则分为一次、二次、三次作业制定捣固方案,并全面推行大机数字化捣固,提高捣固作业精度和质量,确保作业效果。现根据津保铁路实际情况,制定测量方案如下: (1)里程统一为运营(贯通)里程。依据大机作业数量、作业进出站及作业能力,以大机作业区段(如霸州西-白沟间)建立一个Excel文件。 (2)将每次利用安博格轨检小车测量导出数据及相应的设计要求作在同一折线图图表中,起道方案设计与拨道方案设计分开放置,起道方案放置于拨道方案上方,中间空五行单元格,便于数据分析。 (3)图形各部位尺寸要求如下:高程、平面原始图形选取散点式,一次精测高程、平面选取灰色,二次精测高程、平面选取蓝色,三次精测高程、平面选取黑色;一次方案后高程、平面偏差选取鲜绿色,二次方案后高程、平面偏差选取橘黄色,三次方案后高程、平面偏差选取红色,3榜;具体可以自行设定颜色、磅值。 (4)依据方案制定里程不同,合理调整图幅范围,建议在作方案之前将图表区域均调整至整数的行数和列数,方便数据计算,达到各种长短里程方案比例尺的统一、规范,使测量数据量不超过图表区。 (5)图表坐标轴分类数建议调整为(20,10;50,25),将横纵坐标比例化,实现图标的美化。图表选项:标题命名方法为“津保优化设计方案(xx年x月x日)”,14号字,宋体加粗;横坐标主要刻度选择50m;高程偏差纵坐标刻度规定为-80~35mm(特殊地段可扩大范围),主要刻度选择10mm;水平偏差纵坐标刻度规定为-35~35mm(特殊地段可扩大范围),主要刻度选择5mm;字体为宋体,12号字;图例标示放置于里程栏下方,字体为宋体,12号字。绘图区格式中填充效果选取无色。起、拨道量分区显示。起拨道图形与起拨道方案分两个工作表放置,按里程增加方向依次插入新工作表;每个Excel文件中工作表命名方法为,X代表下行,S代表上行,T代表图标。如X66.5-70.5为下行K66+500-K70+500的起拨道方案设计,S70.5-75.5T为上行K70+500-K75+500的起拨道方案图形。 3 精测方案优化 (1)建立津保铁路正线大机捣固统计表,依据线宽(或行高)、颜色不同确定每次、每台大机捣固(或不捣)及分界地段,便于对大机捣固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2)建议将图表区平曲线、竖曲线、桥梁、涵洞等设置到平面调整图表内,便于观察不同地段的拨捣效果。 (3)做好平纵断面精确测量工作,根据纵断面测量结果和坡段、坡度、竖曲线资料,合理确定起道量。根据大机捣固起道量和拨道量的要求及捣固的次数,制定每次大机的起道量和拨道量。 (4)将津保精化优化测设方案进行编号管理,上下行方案分奇偶进行规范化管理。 (5)形成模板,方便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将区段捣固方案粘贴到Excel表格中,替换掉原来表格中的数字即可(注意折线图源数据中的范围)。津保高铁精测优化设计方案的图例分别如下,见图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