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土型金矿类型、成因和找矿
- 格式:pdf
- 大小:317.26 KB
- 文档页数:5
从中国首次发现海域金矿说起(2)胡经国七、中国金矿床类型与分布㈠、中国金矿床主要类型金矿床是指由金的主要矿石矿物(以自然金为主,金银矿、碲金矿及针碲金矿等次之)形成的大型金矿产区。
金矿形成的地质时代,虽然以前寒武纪最为重要,但是在中国多与显生宙构造-热事件有关。
与金矿有关的围岩可以多种多样。
金矿化与多种岩浆岩有成因联系,但是与花岗岩类和煌斑岩的成因联系最为密切。
金矿床类型复杂多样。
中国金矿床主要类型有:砾岩型、绿岩带型、石英脉型、韧性剪切带型、卡林型、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火山岩型、新生代砂矿等。
矿床类型的划分是矿床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之一。
中国对金矿分类方法的研究,提出的论述较多。
矿床分类的目的在于应用,便于有效地指导矿床勘查和评价。
因此,有的专著选择了以金矿容矿岩系与矿化体产出形式为基础的分类方案,将中国金矿床分为10类22个亚类。
下面介绍中国金矿床主要类型及其实例:1、绿岩带型金矿指产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变质中基性火山沉积杂岩(一般称为绿岩带)中的金矿,即绿岩带型金矿。
包括:⑴、石英脉型包括石英-钾长石脉型。
⑵、复脉带型或片理化带型该类实例有:夹皮沟、小秦岭文峪、杨砦峪、哈达门沟、金厂峪、诸暨等金矿。
2、变质碎屑岩、泥质岩、碳酸盐岩中的金矿指产于元古宙变质碎屑岩、泥质岩、碳酸盐岩中的金矿。
包括:⑴、脉型⑵、构造蚀变岩型该类实例有:湘西、四道沟、银洞坡金山、猫岭、河台等金矿。
3、粉砂岩、泥质岩、碳酸盐岩中的金矿指产于震旦纪-三叠纪粉砂岩、泥质岩、碳酸盐岩中的金矿。
包括:⑴、微细浸染型⑵、脉型⑶、构造角砾岩型该类实例有:云桂黔三角区、高茏、川西东北寨、盖叫曼、双王、二台子等金矿。
4、产于花岗岩侵入体中的金矿指产于花岗岩侵入体中(包括岩体内带和外带)的金矿。
包括:⑴、石英脉型如玲珑、峪耳崖等金矿。
⑵、破碎带蚀变岩型如焦家等金矿。
⑶、细脉浸染型如界河等金矿。
⑷、矽卡岩型如鸡冠咀等金矿。
5、产于碱性侵入体中的金矿⑴、石英脉型如后沟马厂等金矿。
红土型金矿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016-05-18 13:20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亚洲最大的红土型露天金矿——湖北省嘉鱼蛇屋山金矿红土型金矿是新的金矿工业类型,它是一类埋藏浅(一般仅数米至数十米)、易采、易选的低品位金矿床。
其矿石即为红土,红土是在热带、亚热带炎热而干湿交替的气候区,铝硅酸盐矿物分解成为铝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含铁矿物则转变为褐铁矿或赤铁矿,致使风化产物呈红、赭和褐色的土。
80年代,在澳大利亚发现并开发了博丁顿大型红土型金矿,之后在巴西、东南亚也有一些红土型金矿的发现。
红土型金矿金品位一般较低,但矿石氧化程度高,金呈游离态存在,矿石不需要氧化(或氯化)焙烧即可直接堆浸,工艺简单,回收率高,选冶成本低,经济效益好,这些优点是其它类型岩易采、易选、见效快等技术经济特征引起我国金矿勘查者的关注。
近年,相继在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江西、辽宁等省区发现了红土型金矿。
关于红土型金矿的成因目前没有绝对权威的结论,但其成矿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金化合物向金单质的转化红土化作用,可以人为地分为成土作用和红化作用两个步骤,这两个步骤对金成矿作用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别。
成土作用,就是母岩通过物理或化学的风化作用,逐渐形成粘土的过程(Carr, 1980)。
在形成粘土的阶段,若只有物理风化作用而没有化学风化作用,则金不会富集。
物理风化作用使矿物暴露于富氧的大气中,便于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
原以还原性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如金的硫化物及相关络合物),在氧化过程中,逐渐转化为单质金。
构成地壳的岩石主要是硅酸盐岩。
而构成硅酸盐岩的主要金属离子,是钾、钠、钙、镁等碱性较强的物质。
硅酸盐是弱酸强碱盐,在成土作用的早期,化学风化刚开始时,总体来说,pH值较高。
所以,低pH值下形成的金的氯化物,随着环境的pH值升高,也将逐渐释放出单质金来。
因为岩石中金的矿物,主要是以卤化物和硫化物或与硫有关的络合物这两大类形式存在的,所以,随着金的卤化物和与硫有关的金的化合物逐渐转化成单质金,成土化合物中的绝大部分金都转化成了单质金。
小秦岭红土岭矿区中深部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叶会寿1,2,何春芬2,杨生强2,冯建之2,李江山2(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2.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调查队,河南洛阳471023)摘 要:通过地质调查,查明红土岭矿区中深部金矿体的3种产出方式:a )地表露头矿的深延部分;b )隐伏于地表及浅部无矿段的深部;c )赋存于隐伏矿脉之中。
通过对矿床的矿石物质组成、结构构造、金的赋存状态和成矿机理的研究认为,矿床属中低温热液脉状金矿床。
指出S884-①、S1002-①号矿体的中深部及S899、S884、S881、S1002矿脉的中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健词:红土岭矿区;中深部;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56(2003)04-0228-05收稿日期:2003-09-07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补偿费“河南省灵宝市小秦岭金矿田北矿带金矿普查”项目作者简介:叶会寿,男(1964),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生,高级工程师,从事矿产勘查和地质科研。
①武警黄金九支队,河南省灵宝市出岔—乱石沟金矿区西段勘探地质报告,1993②河南省地调一队,河南省灵宝县红土岭矿区金矿普查地质报告,1986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在小秦岭红土岭地区地表及地表以下垂深300~400m 的浅中部(标高1700~1250m )发现了出岔中型金矿床①和红土岭小型金矿床②,依此建立了日处理矿石350t 的选矿厂1座。
由于金矿的强力开发,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攻深找盲则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以往,小秦岭金矿田各矿床的勘探深度一般按300~500m 控制,由此所形成的勘查现状是:出岔矿床的浅中部勘探标高大体为1700~1250m ,红土岭矿床的浅中部则为1600~1200m 。
中深部是相对地表及浅部而言的,乃指以矿床原勘探范围的下部标高为基础,按《岩金矿地质勘探规范》(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1984)所规定的矿床勘探深度一般要求1~2倍所圈定的空间块体。
第8卷第3期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Vol.8,No.3 1999年6月 GEOLO GICA L EXPLORATION FOR NON2FERROUS META LS June,1999红土型金矿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及在云南的找矿方向陈根文 任治机(西南有色地勘局 昆明 650051)刘继顺(中南工业大学 长沙 410083)摘 要 红土型金矿是含金岩石在红土化过程中经风化、淋滤、富集形成的表生金矿。
在分析矿床的特征、富集规律、成矿条件、红土化过程及金在红土化过程中的迁移形式的基础上,提出4个云南红土型金矿远景区。
关键词 红土型金矿 红土化作用 云南早期的红土型金矿主要是指产于红土剖面中的次生金矿,如C.R.M.Butt(1988)就把澳大利亚西部Y ilgarn地块风化壳的金矿分为产于红土层中的红土型金矿和产于腐岩中的表生金矿。
发现红土型金矿很多特征和富集规律与产于红土层中的次生金矿相似,但其风化剖面中却很少或不含三水铝石,如我国的蛇屋山金矿、布丁顿下部含矿层中的金矿、马里的Syama金矿等,这类金矿实际产于红土化程度不高的粘土层中。
根据W.Schellmann(1981)的定义,红土是陆地表面岩石强烈风化的产物,其中Fe和(或)Al含量高、Si含量低(与仅仅高岭土化的母岩相比),并根据红土化指数[SiO2/(Al2O3+Fe2O3)分子比]。
将红土化过程分为高岭土化阶段、弱红土化阶段、中等红土化阶段和强红土化阶段。
一般粘土形成于高岭土化-弱红土化阶段,铝土矿形成于弱红土化-中等红土化阶段,褐铁矿(或豆石)为主的红土层形成于中等-强红土化阶段。
因此,W.Schellmann更强调的是红土化过程,而红土型金矿的形成也主要与红土化过程有关,过多强调红土化的最终产物(如是否有三水铝石存在)是没有必要的。
红土型金矿可形成于红土化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即使是粘土化阶段。
1 红土型金矿的特点红土型金矿具有规模大、品位低、易采易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地质特点表现为:1)分布于残积、坡积红土化剖面中,矿体可呈单层产出(如我国云南北衙金矿,马里Syama 金矿),也可呈多层产出(如博丁顿金矿具3层矿,印度西部的红土型金矿具2层矿)。
55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浅析金矿地质特点与成矿规律王 杰(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00)摘 要:金作为一种稀有贵金属,在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金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为了进一步提升金矿开采效果,就需要掌握金矿地质特点与成矿规律,开展针对性开采作业。
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对金矿地质特点与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希望对促进我国金矿开采事业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点;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23-0055-3Analysi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Laws of Gold MinesWANG Jie(Yunnan Gold Mining Group Co., Ltd,Kunming 650200,China)Abstract: As a rare and precious metal, gold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industrial field, and the demand for gold continues to increas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old mining, 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ization laws of gold mines and carry out targeted mining operations. Therefore, the author conducts research 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ization laws of gold mines in this article, hoping to play a benefici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old mining in China.Keywords: gold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laws收稿日期:2023-10作者简介:王杰,男,生于1993年,汉族,云南昆明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学。
我国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武 帅,张 伟(山东黄金矿业(玲珑)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5400)摘 要: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科学应用逐渐成为资源开采的重要工作内容。
金矿是我国重要金属资源之一,必须根据金矿地质特征合理进行开发。
综合近些年来的金矿开发实例,我国金矿矿产以层状以及类似层状为主,分布于各岩层基础地带。
为了科学高效地开发金矿资源,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分析金矿地质特征,并结合地质特征找出金矿的具体方向,文章对此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8-0234-01——————————————作者简介: 武帅(1989—),男,河南舞钢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矿山地质。
1 矿田地质特征我国金属矿产密集地区偏向于东北方向以及西南方向这些地区,由于天然的地理环境存在大量的褶皱堆积,因此形成了许多金属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地区地质结构非常复杂,矿产地区地质岩石特征主要以黑云母岩以及花岗岩为主,矿产地区地下岩石层非常密集,底部岩浆活动较为剧烈。
此外,矿田分布为东西走向的贵东岩石层为主,生产着大量铅锌金银等金属矿产资源,此类矿产资源也是我国基础资源开采的集中区[1]。
2 金矿地质背景2.1 地质构造以及地质环境我国金属矿产尤其是金矿地质结构较为复杂,与其他的金属矿田开采不同,依据不同的开采程度记录着不同的资料数据。
就以谢坑铜金矿的矿产开发开采为例,该地区地质构造属于甘孜印支褶皱地区,矿产地表层分布着较多的碳酸岩石以及碎屑岩,矿体主要存在于二叠统大关山群大理石岩和砂板岩中,在矿产测量以及开发过程中难度较大,必须结合具体的严惩锻炼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措施[2]。
2.2 矿石类型以及矿石构成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类型大致分为含金黄铜矿石、金毒砂矿石以及磁黄铁矿石的三种基本类型,三者之间进行互相配比,从而构成了我国金矿资源重要的矿石结构类型。
2023年 3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79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云南北衙红土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浅析张加旺,邹启平,牛学永(云南黄金矿业集团北衙矿业有限公司,云南 大理 671507)摘 要:云南北衙地区是一个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活动有关的以金为主的中、低温热液复合式多金属成矿区。
北衙红土型金矿属原生矿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富集成矿的表生作用成因类型矿体,是多年来在对与碱性石英正长斑岩共生的金、银、铁、铜、铅、锌等多金属矿藏勘查的基础上,经不断探索而重新认识的大型金矿床。
关键词:红土型金矿;富碱斑岩;表生作用;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5-0079-3Preliminary Analysis on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iya Lateritic Gold Deposit in YunnanZHANG Jia-wang, ZOU Qi-ping, NIU Xue-yong(Yunnan Gold Mining Group Beiya Mining Co.Ltd.,Dali 671507,China)Abstract: Beiya area in Yunnan Province is a complex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area of medium and 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solution dominated by gold,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Himalayan alkali rich porphyry activity. Beiya lateritic gold deposit belongs to the supergene genetic type ore body of primary ore after weathering, denudation, transportation, sedimentation and enrichment. It is a large gold deposit that has been re recognized through continuous exploration on the basis of exploration of gold, silver, iron, copper, lead, zinc and oth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coexisting with alkaline quartz syenite porphyry for many years.Keywords: Lateritic gold deposit; Alkali rich porphyry; Epigenesi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收稿日期:2023-01作者简介:张加旺,男,生于1988年,汉族,云南腾冲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勘查与矿山生产地质。
金矿矿床类型(2)作者:h001发布时间:2008-2-1 14:02:37文章来源:矿业常识(五)产于碱性侵入岩中的金矿指产于碱性侵入岩体内部或近矿围岩裂隙中的金矿床。
矿化类型一般为石英脉-蚀变岩型。
这类金矿,1985年首先发现于河北东坪,之后在邻区后沟及滇西也发现类似的矿床,目前正在勘探,矿床规模较大。
本类金矿地质特征(以东坪金矿为例)简介如下:1)碱性侵入岩为金矿直接围岩。
岩体长33km,宽5.5~7.7km,面积215km2。
岩性复杂,主要由二长岩-石英二长岩系列、正长岩系列组成。
岩体时代为燕山期。
2)岩体受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矿化空间展布。
岩体的围岩为太古宇变质岩系。
3)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绢英岩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及绿泥石化等。
其中硅化、钾长石化、绢英岩化与金矿化关系最密切。
4)矿体呈脉状,已发现数条。
脉带长数百至千余米,矿体长数十到数百米,厚0.n~5m,延深数十至数百米。
呈边幕式排列产出。
5)矿体由石英单脉及其上下盘石英复脉,钾长石化带及矿化钾长石化二长岩、石英二长岩组成。
金品位以石英脉为中心,向钾长石化带、矿化围岩逐渐降低。
6)矿石组分复杂,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碲铋矿、自然银等。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绢云母等。
7) 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为碲金矿。
金矿物一般较粗,常见明金。
金成色为934‰~969‰。
成矿温度270~380℃。
(六)产于显生宙基性、超基性岩(包括蛇绿岩套)中的金矿指金的成矿作用与基性、超基性岩有一定关系,并赋存于基性、超基性岩中或构造接触破碎带内的金矿床(蛇绿岩套型金矿)。
这类金矿于70年代首先发现于云南墨江金厂,以后相继在新疆托里、青海小松树南沟、陕西煎茶岭、河北金家庄等地也发现类似金矿。
全国已知有23条蛇绿岩带,过去对其中的金矿调查研究不够。
根据容矿岩系产生特点划分为两个亚类:①产于基性、超基性岩体中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如云南墨江金厂、冀北金家庄、陕西煎茶岭金矿床。
文章编号:100820244(2001)022*******中国红色粘土型金矿成矿特征饶文波 高振敏 杨竹森 罗泰义 李红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550002)摘 要 中国的红色粘土型金矿是90年代初发现并开始研究的,基本上产于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
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条件和气候、地貌条件,该类型金矿与国外的红土型金矿存在明显的差异:红色粘土型金矿剖面发育差,红土化程度低;对源岩依存度高;铁铝含量低、硅含量高;矿石处在富粘土矿物阶段,少见三水铝石,一般为伊利石和高岭石共存。
金在红色粘土中以微细粒分散形式存在,且在红色粘土剖面中由于表生淋滤作用而发生活化、迁移和再沉淀。
关键词 红色粘土型金矿 红土型金矿 成矿特征 中国中图分类号:P588.24+1;P618.51文献标识码:A 红土型金矿是八十年代国际上新发现的金矿类型,1980年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红土型金矿西澳大利亚的Boddington 金矿床,之后相继在巴西、泰国、印度、斐济、越南、几内亚、尼日利亚、新喀里多尼亚、马里、加蓬、加纳、喀麦隆和美国等地区也陆续有发现红土型金矿的报道[1]。
该类型金矿具有品位低、规模较大、易采、易选冶、见效快及效益高等特点。
类似的风化成因金矿床自80年代末期以来在我国南方也发现不少。
首先发现了湖北嘉鱼县蛇屋山金矿[2~6],之后在湖南郴州大坊、龙形寨、洪水塘[7~10],云南北衙①、上芒岗[11~14]、金平铜厂[15~18],广西横县陶吁、龙塘、板利[19],贵州晴隆老万场、紫木凼[12,17~19]、砂厂、水淹塘,江西王家坊-水北、龙鞭山等[20]也发现了类似的金矿类型金矿点或矿化点。
另外在江苏[21,22]等地也陆续有报道。
由于这类金矿床是原生金矿(或矿源岩)经过(原地或迁移)不彻底的氧化作用和风化淋滤作用之后堆积形成的,因此涂光炽教授将这种风化成因金矿定义为“红色粘土型”金矿。
刘和甫,李晓清,刘立群,等/地学前缘(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5,12(4) 479 [11] YAN G J unjie.Tectonic Evol ution and Oil and Gas Reser2voi rs Dist ribution in Ordos B asin[M].Beijing:PetroleumIndustry Publishing Press,2002:12228(in Chinese). [12] WAN G Zecheng,ZHAO Wenzhi,ZHAN G Lin,et al.Tect2ost rati grap hy and Gas Ex ploration of S ichuan B asin[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2002:12287(in Chi2nese).[13] PERRODON A.Petroleum systems:Models and applications[J].J ournal of Petroleum G eology,1992,15(3):3192326.[14] ZHAO Wenzhi,H E Dengfa.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st rategy of composite petroleum system in China[J].A ctaPet rolei S inica,2001,22(4):7212(in Chinese).[15] VAIL P R,MITCHUM R M J r,T HOMPSON S.Seismicst ratigraphy and global changes of sea level[J].S eismicS t rati g ra2phy,A A PG Mem,1977,26:83297.[16] DEN G Hongwen,WAN G Hongliang,ZHU Y ongjun,et al.Hi gh Resol utions Sequence S t rati grap hy[M].Beijing Geo2logical Publishing House,2002:12253(in Chinese). [17] MAILL A D.Pri nci ples of Sedi mentary B asin A nal ysis[M].New Y ork:Springer2Verlag,1990:4142615.[18] ALL EN P A,ALL EN J R.B asin A nal yses[M].London:Black2well Sci Publ,1990:12451.[19] WAN G Hongzhen,SHI Xiaoying,WAN G Xunlian,et al.Research on t he S equence S t rati g rap hy of China[M].Guan2gzhou:Guangdong Science&Technology Press,2000:12457(in Chinese).[20] LOWELL J D.S t ruct ural S t y les in Pet roleum Ex ploration[M].Tulsa:O GCI,1987:12477.参考文献:[1] 刘和甫.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分类及构造样式分析[J].地球科学,1993,18(6):6992724.[2] 刘和甫.盆地2山岭耦合体系与地球动力学机制[J].地球科学,2001,26(6):5812596.[4] 刘和甫,李晓清,刘立群,等.伸展构造与裂谷盆地成藏区带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待刊).[6] 刘和甫,李晓清,刘立群,等.盆山耦合与前陆盆地成藏区带分析[J].现代地质,2004,18(4):3892403.[8] 刘和甫,李晓清,刘立群,等.走滑构造体系盆山耦合与区带分析[J].现代地质,2004,18(2):1392150.[9] 李晓清,汪泽成,程有义,等.拉分盆地分析与含油气性———以潍北盆地为例[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12235.[10] 汤良杰.塔里木盆地演化和构造样式[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41273.[11] 杨俊杰.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12228.[12] 汪泽成,赵文智,张林,等.四川盆地构造层序与天然气勘探[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12287.[14] 赵文智,何登发.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勘探对策[J].石油学报,2002,23(6):1211.[16] 邓宏文,王红亮,祝永军,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12253.[19] 王鸿祯,史晓颖,王训练,等.中国层序地层研究[J].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12457.粤东地区红土型金矿成矿条件、特征及找矿方向胡胜雄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九三一地质队,广东汕头515041 红土型金矿是含金较高的地质体在红土化作用下,岩石和土壤中所含的金发生活化、迁移、沉淀、富集所形成的,它是产于红土风化壳剖面一定位置的表生矿床。
红土型金矿红土型金矿是金矿体或含金岩石(矿源体)出露地表后,分散于矿源体中的金在表生红土化作用的水-岩反应过程中,发生活化迁移、沉淀富集重组而形成,并以红土风化壳为寄主体的表生金矿床。
红土型金矿具有矿床规模较大、矿体埋藏浅、产状平缓稳定、矿物组分简单、易开采及选冶、投资回报率高等优特点。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红土型金矿床的研究与找矿工作。
1989年,发现了第一个大型红土型金矿——湖北嘉鱼县蛇屋山金矿。
一、典型红土型金矿的地质和构造控矿特征湖北蛇屋山金矿(黄金总储量26.96吨):位于湖北嘉鱼县境内,金矿体主要赋存于风化壳的中下部,矿体为似层状,矿化连续性及稳定性较好,矿体一般厚1.00-44.30m,平均厚度13.20m。
矿体赋存标高的变化主要受风化壳下部断裂构造的控制,在断层发育部位或断裂带附近,红土风化壳及矿体的厚度增大,矿石品位增高。
云南北衙金矿(已探明黄金储量151.28吨):位于云南省大理自治州鹤庆县北衙乡, 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板块与三江板块的接合部位的新构造活动区,产在NW—SE 向的藏东—滇西金金属成矿带中。
矿区为多级夷平面上一个四周高中部低、相对平缓低洼及封闭汇水盆地。
红土型金矿体呈面状分布,主要赋存在第四系红土风化壳中。
红土型金矿及风化壳主要产于中三叠统北衙组蚀变矿化碳酸盐岩之上,次为第三系及北衙组与正长斑岩的接触带之上。
红土风化壳的厚度0-101.50m,变化较大,平均厚度21.56m,风化壳的厚度变化与断裂构造的关系密切,在断裂破碎带或构造交汇部位,风化壳的厚度明显增大。
湖南龙形寨金矿:地处湖南省郴州—桂阳成矿带的东部,位于湘南海拔500-700没的低山-丘陵区,矿床产在区域性的NE向永兴—临武深断裂、NEE 向的桂阳—江永深断裂、NW 向的大义山――凡口深断裂及近SN 向耒阳—临武断裂等多组深大断裂交汇的部位。
第四系红土风化壳发育、分布范围广。
红土型金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鸡窝状产于粉砂岩和泥砂质白云岩红土化作用所形成的残积风化壳中,并主要赋存在风化壳中下部的红褐色粉质粘土、黑色粉质粘土和杂色粘土层中。
金矿地质重点成矿类型与找矿发表时间:2016-04-01T14:17:54.7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8期供稿作者:李维刚1,2 白少辉1,2 龚泽强1[导读] 两当县招金矿业有限公司甘肃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西秦岭的地理位置处于扬子和华北的交接地带,岩浆使得地质变质的现象比较普遍。
李维刚1,2 白少辉1,2 龚泽强11.两当县招金矿业有限公司 742400;2.甘肃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741020摘要:甘肃西秦岭地区的地质构成是非常复杂的,也是因为其复杂性,褶皱、断裂的地质形态也是非常多的,这部分区域的岩浆活动也是非常剧烈的,这就给金矿的形成营造非常好的先决条件。
在本文中,主要根据甘肃西秦岭的矿体特征、地质特点、成矿类型以及地质特点等等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促进甘肃西秦岭金矿开采的发展。
关键词:金矿地质;成矿类型;找矿方法前言:西秦岭的地理位置处于扬子和华北的交接地带,岩浆使得地质变质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就使得甘肃西秦岭地区的金矿是比较丰富的。
在这部分区域的碳酸岩以及碎屑岩为主要矿物,在这部分岩系之中,破碎岩和岩浆岩的构造存在比较明显的联系,黑色岩系是甘肃西秦岭的主体构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金三角地区。
1甘肃西秦岭矿区的地质背景在甘肃西秦岭地区,是南北交汇和重点梯级分布都比较名爱心啊的地带,并且这部分在历史上进行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在漏出地表的部分常常呈现的是带状形态。
由于甘肃西秦岭地区的岩浆性质,教场坝、柏家庄、碌坝等等花岗岩提示比较出名的岩体群,这部分岩体在金矿的形成过程总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成矿的特点类型复杂。
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有中低温热液矿床的主要特点。
此地区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混合热液型、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其中自然类型有蚀变岩型、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
并且金矿岩性分类有石英岩型、斑点状细碎屑岩型、火山岩型、斑岩型等等。
(一)产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变中基性火山-沉积杂岩(绿岩带)中的金矿(绿岩带型金矿)本类金矿系指赋存于变中基性火山岩系和部分沉积岩系中的金矿床。
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老地台区,如乌拉山—大青山、燕辽、清原—桦甸、小秦岭与胶东地区。
容矿岩系是一套中深变质的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原岩为变中基性火山- 沉积杂岩(一般称为绿岩带)。
它是我国金矿床主要类型之一,极具经济意义,分布点多面广,储量与产量都很大。
已知该类金矿床(点)100 多处,约占全国岩金矿床总数22%,储量约占岩金总储量29%,矿床平均规模约为5.5t/ 个。
据矿体产出形式,可将金矿分为二个亚类:①石英脉(包括石英-钾长石脉)型,如吉林夹皮沟、河北小营盘、河南小秦岭、内蒙古包头金矿;②复脉带(或片理化带),如河北金厂峪、浙江诸暨金矿床。
本类金矿主要地质特征是:1)金矿化主要赋存于太古宙古老基底隆起区,基底的地球化学场与金矿成矿作用关系十分密切。
大多数金矿分布于深大断裂系统中。
2)金矿化与古老中基性火山岩类变质而成的绿岩密切相关。
容矿层位在夹皮沟地区为鞍山群三道沟组、杨家店组、燕辽地区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迁西群上川组,乌拉山—大青山地区为乌拉山群、集宁群,小秦岭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变质较深,普遍遭受混合岩化作用。
3)该类金矿赋存区多有岩浆活动,矿床距中酸性侵入体一般0.5〜5km常见矿脉与岩脉伴生。
4)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其次为碳酸盐化、钠化、绿泥石化等。
5)矿化体主要呈脉状,矿脉延伸较大,且延伸大于延长。
6)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不等量的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为石英、绢云母、钠长石、绿泥石及碳酸盐类等。
7)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是碲金矿、银金矿。
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
(二)产于元古宙变碎屑岩、泥质岩、碳酸盐岩中的金矿泛指与元古宙变碎屑岩、千枚岩、板岩及片岩类有空间关系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江南古陆,辽东、内蒙古白云、阿尔泰及广东云开等地。
中国西部地区金矿找矿类型与找矿方向陈英贵【摘要】分析了西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总结了西部地区主要金矿成矿带特征及主要金矿类型,指出了西部金矿找矿方向.【期刊名称】《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西部;金矿;找矿类型;找矿方向【作者】陈英贵【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一○八队,内蒙古,赤峰,0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中国西部地域辽阔,具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景观条件,金矿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西部地区地质找矿和理论研究成果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和进展,显示了西部地区具有巨大的金矿找矿潜力。
1 西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中国大陆处于欧亚板块、印支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地带,组成了中国大陆基本构造单元,以陆块为代表的稳定区有华北陆块、塔里木陆块和扬子陆块;以陆缘为代表的活动带(褶皱带)有天山——兴安褶皱带、昆仑——秦岭褶皱带、川滇青藏褶皱带、华南和台湾褶皱带。
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演化历史、不同的地质特征和不同的区域成矿特点。
西部地区扬子陆块金矿以扬子期褶皱基底变质热液作用、古生代盖层地下热卤水作用和燕山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为基本特征;天山——兴安褶皱带则以华力西期及燕山期岩浆作用为基本条件;昆仑——秦岭褶皱带金矿以华力西期、加里东——印支期的酸性岩类和基性——超基性岩类成矿作用为主,矿化以微细浸染型为主;川滇青藏褶皱带以燕山——喜马拉雅期基性——中酸性构造岩浆活动为主。
陆块边缘或陆块与褶皱带交接部位是地壳结构变异带,构造活动强烈,常发育深大断裂,是金矿成矿的有利地带。
2 西部地区主要金矿成矿带特征2.1 滇桂黔三角区成矿带位于右江印支褶皱区,金矿床主要赋存于下泥盆统郁江组细碎屑岩、泥岩夹碳酸盐岩和上二叠统粘土岩、粉砂岩以及中下三叠统含碳泥质碎屑岩、粘土岩、凝灰岩中,其中中下三叠统岩系最为重要,金含量为17.4× 10-9~20.37× 10-9,矿石中有机碳平均含量为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