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54
3.2制取氧气(一):过氧化氢制氧气【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71-73页,规范完成学案预习自学内容。
2.对照课本知识及导学案,小组合作完成学案“实验与探究”内容。
组长负责,展示讨论结果。
【学习目标】1. 掌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3.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4.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重点、难点】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条件的探究过程。
2.对催化剂及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反应中所起催化作用的理解。
【预习自学】1.过氧化氢制氧气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
2.在化学反应里,能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如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实验与探究】〔实验3-4〕为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步骤操作,完12【讨论与交流】1、在上述实验中,老师所加实验步骤2的目的是要证明什么?2、比较上述几个实验,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释放出氧气需要什么条件?3、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什么作用?请同学阅读课本P73页。
催化剂:(“一变二不变”)催化作用:3、如果你想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你认为再设计一个什么实验来验证?【解释与结论】1、加热过氧化氢也能产生氧气,但速度太慢,;如果改用加入二氧化锰,则能使过氧化氢迅速放出氧气,有利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拓展提高】请自己设计实验步骤,用过氧化氢及二氧化锰制备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当堂训练】1.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二氧化锰 B.双氧水 C.空气 D.氧化镁2.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A.用火柴去点 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C.用鼻子去嗅气味 D.用天平称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氧气,所以加热时能放出氧气B.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发生化合反应放出氧气C.双氧水中不加入二氧化锰,无法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D.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放出氧气5.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A.只有用排水法 B.只有用向上排空气法C.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以上说法都不对6.在四个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氧气、氮气、空气和二氧化碳,试用简单的方法区别它们。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摘要】本文探讨了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应用。
在化学性质部分介绍了过氧化氢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可以被用来制取氧气的原理。
接着介绍了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以及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具体方法。
在结论部分讨论了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在医疗、环境和工业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关键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化学性质,原理,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工业生产,实验室制取,应用,发展趋势1. 引言1.1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概述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也被称为双氧水。
它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在常温下呈淡蓝色。
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消毒、漂白等各种应用。
过氧化氢还可以被用来制取氧气,这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
制取氧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因为氧气是生物体呼吸和燃烧的重要物质。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过程相对简单,通过适当的条件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释放出氧气。
这样既可以得到纯净的氧气,又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实际生产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实验室研究,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制取氧气,而且效率高,操作简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进步。
2. 正文2.1 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也是一种带有活性氧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漂白性。
其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过氧化氢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易分解为水和氧气。
这种分解反应在常温下相当缓慢,但加热或受到光照会加速分解,释放出氧气。
2. 过氧化氢可以发生双原子氧的自由基反应,生成氢氧自由基。
这种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
3. 过氧化氢在弱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还原反应,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一、引言氧气是生活中常见的气体之一,它在医疗、工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取氧气。
本文将介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及相关过程。
二、过氧化氢的性质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产生氧气和水。
过氧化氢在储存和运输时需要特殊的注意,避免其分解或爆炸。
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1. 催化分解法过氧化氢可以通过催化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一种常用的催化剂是二氧化锰(MnO2),它可以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当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接触时,会发生以下反应:2H2O2(过氧化氢)→2H2O(水)+ O2(氧气)2. 热分解法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利用过氧化氢的热分解。
当过氧化氢受热时,其分子内的氧气键断裂,分解为水和氧气。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例如使用催化剂加热或通过电加热。
3. 光解法光解是指利用光能使化学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的方法。
过氧化氢也可以通过光解来制取氧气。
当过氧化氢受到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照射时,会分解为水和氧气。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室中小规模制取氧气的需求。
四、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1. 准备实验装置:需要一个适当的容器来储存过氧化氢,可以使用试管或烧瓶。
同时需要一个催化剂,如二氧化锰,以及一个收集氧气的装置,如气球或气体收集瓶。
2. 加入催化剂:将适量的催化剂加入容器中。
3. 加入过氧化氢:将过氧化氢缓慢地加入容器中。
4. 观察反应:观察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进行,可以观察到氧气的产生。
5. 收集氧气:将产生的氧气通过管道或导管引导到收集装置中。
6.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应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
同时,实验操作要小心,避免剧烈分解或爆炸。
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小规模制取氧气的需求。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
过氧化知氢制取氧气要用二氧化锰为催化剂。
1、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在常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水(缓慢分解),在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后能加道快反应,催化剂有:二氧化锰、硫酸铜、碘化氢、二氧化铅专、三氯化铁、氧化铁,及生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等。
2、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公式:
H2O2 + MnO2 +2H+ = Mn2+ + 2H2O + O2
Mn2+ + H2O2 = MnO2 + 2H+
MnO2虽然参与了化应反应,但在属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而且加快了反应速率,故二氧化锰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总反应为:2H2O2=2H2O+O2。
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制取氧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加热过氧化氢(H2O2)来制取氧气。
虽然这个实验看起来很简单,
但是仍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首先,在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前,要确保实验室中的通风良好,以避免氧气聚集形成爆炸性气体。
实验室窗户可以打开,或者打开实验室的排气系统,以保持空气流通。
其次,当操作过氧化氢时,一定要注意其浓度。
过氧化氢浓度高时,有爆炸的风险。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该选择低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通常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第三,一定要佩戴防护眼镜、实验室外套和手套。
由于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可能对皮肤和眼睛造成损伤。
以防实验出现意外溅出物飞溅出来,保护好自己。
第四,在加热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控制。
过氧化氢在加热过程中会分解产生气体,但是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过氧化氢的剧烈分解,产生过多的气体,从而加大爆炸的风险。
因此,在加热过程中要控制温度,避免过氧化氢的过度分解。
最后,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实验设备和工作台。
过氧化氢是一种易于分解和挥发的物质,不及时清洗可能会在工作台上残留,增加了火灾的风险。
制取氧气实验虽然简单,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仍然有一些潜在的
危险。
所以,进行实验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范,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实验经验和安全意识,最好在有经验的人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只有保证实验的安全性,才能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
氧气的制取实验原理氧气的制取实验原理如下:一、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分解过氧化氢(H2O2)可以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装置: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封住,并将导管的一端插入到试管内。
2. 加入催化剂:在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有锰(IV)氧化物、二氧化锰、过氧化锰酸钾等。
催化剂会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3. 分解反应:随着催化剂的作用,过氧化氢开始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2H2O2(l) →2H2O(l) + O2(g)。
4. 氧气收集:氧气会从导管中冒出,并被导入收集气体的瓶子内。
由于氧气比空气密度小,所以氧气会在瓶子底部集聚。
5. 安全措施:由于过氧化氢容易分解,因此操作过程中需小心谨慎,防止过氧化氢溅到皮肤或眼睛。
此外,由于氧气为可燃气体,所以要远离明火。
二、加热过氧化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加热过氧化钾(K2O2)可以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是利用过氧化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和金属氧化物。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装置:将过氧化钾放入玻璃试管中,并用橡皮塞封住试管的一端,并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到试管中。
2. 加热反应:将试管加热,过氧化钾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氧气和金属氧化物。
反应方程式为:2K2O2(s) →2K2O(s) + O2(g)。
3. 氧气收集:氧气会从导管中产生,并被导入收集气体的瓶子内。
由于氧气比空气密度小,所以氧气会在瓶子底部集聚。
4. 安全措施:加热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试管破裂或溅到皮肤或眼睛。
此外,由于氧气为可燃气体,所以要远离明火。
总结起来,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可以通过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过氧化钾来实现。
这些实验都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通过收集气体的方法将氧气收集起来。
这两种实验均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以上是氧气的制取实验原理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步骤口诀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步骤口诀为“过氧化氢分解,氧气收集”。
首先,过氧化氢(H2O2)经过分解反应产生氧气(O2)和水
(H2O),这个步骤是制取氧气的关键。
然后,收集产生的氧气以便
后续使用。
这个口诀简洁明了地概括了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步骤,
便于记忆和理解。
通过这个口诀,人们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回忆起制
取氧气的步骤,有助于在实际操作中避免遗漏关键步骤。
这样的口
诀在化学学习中非常有用,能够帮助学生轻松记住实验步骤,提高
学习效率。
同时,口诀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促进他
们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总的来说,这个口诀简洁明了,符合制
取氧气的实际步骤,对化学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