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等级赋分规则
- 格式:doc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3
2024新高考赋分规则
2024年新高考赋分规则如下:
1. 确定赋分区间。
将每个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出A、B、C、D、E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
2. 确定原始分数区间。
与赋分区间相对应,以每个科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及其得分来确定原始分数区间。
3. 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设原始分数区间最大值与原始分之差为R,原始分与原始分数区间最小值之差为r,赋分区间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a,赋分成
绩为未知数T,其余均为已知数。
赋分公式为R/r=(A-T)/(T-a),经过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也就是不论分数论档位,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
此等级赋分制只针对新高考制度下的选考科目,统考科目(语、数、外)仍按卷面分计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进行调整。
宁夏新高考赋分规则
宁夏新高考赋分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等级赋分:根据学生在各科目中的成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最终确定学生的等级。
具体的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优秀:90分以上
良好:80-89分
中等:70-79分
及格:60-69分
不及格:60分以下
2. 赋分科目: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之外,其他科目都采用赋分制。
具体赋分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
3. 计算公式:总分= A1 × 2 + A2 × 2 + A3 × 2 + A4 × 2 + A5 × 2 +
A6 × 2 + A7 × 1。
其中,A1、A2、A3、A4、A5、A6、A7分别代表以下几个科目的成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任选一门)。
4. 最低保障机制:当某一科目的选考人数少于基数时,则按照基数人数进行赋分。
5. 权重:等级赋分在高考总分中的占比较小,而总分则是高考成绩的主要评价指标。
请注意,具体的赋分规则可能会根据每年的考试情况有所调整,建议考生随时关注考试院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
2023陕西新高考赋分规则陕西新高考赋分规则陕西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组成,总分750分。
其中,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物理、历史科目成绩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分(每门满分仍为100分)计入总成绩。
新高考等级赋分的含义陕西3+1+2模式中“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1”指的是:物理和历史,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择一科,由各省自主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2”指的是:考生从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四门科目中选两门,选考由各省命题,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将赋分后的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
3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
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 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
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以解决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陕西新高考赋分制新高考再选科目的时候,同时教育部门也设置了等级性考试,最后的成绩有关部门会按这个等级来赋分。
它是根据考生所在的地区按照考生的试卷成绩来划分,赋予学生相对应的等级分数。
每个省份生源地的情况不同,所以赋分的规则也是不同的。
他这个是依据每年考生的选择科目来分成而是一个等级,然后每个等级之间要差三分,再根据最后的高考成绩的排名所占的比例来给予赋分,就比如说排在前百分之一的考生你就可以得到一百分,就算你考了八十几分,但你运气足够的好你的高考成绩那百分之一里面,你的高考分数最后也会给你算成一百分。
新高考的等级赋分规则新高考的等级赋分规则是指在高考报考科目中,不同等级对应的分数赋值规则。
根据新高考方案,等级赋分规则主要采用3+X模式,即核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的等级赋分规则相同,称为"3",而选修科目(X)的等级赋分规则则做适当调整。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新高考的等级赋分规则。
首先,核心科目的等级赋分规则是"3"。
即A等级为100分(满分),B等级为80分,C等级为60分,D等级为40分,E等级为20分,N/A等级(未参加考试或其他原因无法评定等级)为0分。
核心科目的成绩是计算高考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赋分规则使得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可以获得较高的赋分,更好地反映其学业水平。
其次,相对于核心科目的等级赋分规则,选修科目的等级赋分规则做了适当调整,以保证选修科目的等级赋分与核心科目的等级赋分相对合理。
选修科目的赋分标准在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说,选修科目的等级赋分规则与核心科目的赋分规则相似,但可能有一定的区别。
此外,新高考的等级赋分规则还涉及到与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的考试和评价。
高中阶段的其他科目和非学科素养的考试和评价也会采用相应的等级赋分规则,以综合权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
总结来说,新高考的等级赋分规则是将核心科目的等级赋分规则设置为"3",选修科目的等级赋分规则做适当调整。
这一规则相对科学地准确反映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
此外,不同学校和学科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这样的赋分规则有利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023山东新高考赋分有什么规则2023山东新高考赋分有什么规则山东新高考赋分等级考试科目的等级计分规则。
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
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
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 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山东新高考考生的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
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按满分100分计入,等级考试科目总分300分。
为什么会出现赋分制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 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
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以解决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赋分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新高考出现了“不分文理”的特点,学生能够选择的组合很多,但每一科的难度大不相同,采用赋分制,可以提升高考的公平性。
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 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
新高考等级赋分表一览_是怎么样的新高考等级赋分表是怎么样的不同省份采取的赋分模式有细微区别,下面以第三批改革并采取3+1+2模式的湖北省为例讲解:再选科目每科原始分满分为100分。
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100分。
将每门选择考再选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 和2 %。
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 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分。
等级分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进行处理,以整数呈现。
分数转换参数表:等级A B C D E比例约15%约35%约35%约13%约2%赋分区间100~8685~7170~5655~4140~30为什么高考选考科目采取等级赋分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
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以解决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新高考赋分是怎么计算的新高考将每个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出A、B、C、D、E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
与赋分区间相对应,以每个科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及其得分来确定原始分数区间。
赋分公式为R/r=(A-T)/(T-a),经过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目前有14个省份实施了等级赋分制,分别是ABCDE等级,以广东为例:A等级,排名等级占比1%-7%,分数区间是83-100;B等级,排名等级占比33%,分数区间是71-82;C等级,排名等级占比33%,分数区间是59-70;D等级,排名等级占比15%,分数区间是41-58;E等级,排名等级占比2%,分数区间是30-40。
2023江西新高考赋分规则_怎么赋分江西新高考赋分是什么规则江西新高考等级赋分是固定的比例及对应的等级、赋分区间。
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
语文、数学、外语卷面满分值各为150分,按卷面原始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
选择性考试科目卷面满分值各为100分。
首选科目历史、物理以卷面原始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需要注意的是:1、赋分科目仅限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门再选科目。
2、每科原始分满分均为100分,转换分满分也是100分,赋分起点均为30分。
3、各省市各等级人数比例却不一样,赋分区间也不一样。
江西新高考政策为什么要实行“等级赋分”1、等级赋分为了更公平!这是选课之后,必然采取的新的对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同学科,试卷难度不可能一样!2、举个例子:加入某大学对该专业的`要求是必选物理一科,那么考这个专业的学生,有可能是理化生组合,有可能是理史生组合,假如历史的试题难度大于化学,那么选择理史生的学生的原始分数就会吃亏了,难以保证公平。
3、而使用等级赋分,考生最后上的院校和专业,最终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也就是在竞争者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非原始分,能最大抹平了由于学科难度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使得不同科目之间成绩可以相加。
为什么会出现赋分制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 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
新高考等级赋分规则有哪些_等级赋分整理2023新高考等级赋分规章有哪些_等级赋分许多考生考完后会消失心理极大的波动,有的考生认为自己发挥非常精彩,过度膨胀,不仔细预备下一科目考试,其实考试发挥好是很能够给自己树立自信的,下面是我整理的2023新高考等级赋分规章有哪些,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2023新高考等级赋分规章有哪些根据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E等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
公式:(该区间高考最高分-原始分)÷(原始分-该区间高考最低分)=(等级赋分区间最高分-x)÷(x-等级赋分区间最低分)。
学考合格才能赋分;而选考的分数,也不代表高考最终得分。
赋分的关键在于,要明白你选考的分数在全部考生(同一科目)中的排名。
依据这个排名区间确定所在的等级。
然后依据等级,赋以对应的分数,计入高考成果。
现在最新实行新高考的8个省份,均是采纳的“3+1+2”模式。
这种模式的选科共有12种组合方式,每一种不同的组合方式,都会有不同的专业选择,计算过程也就不一样了,这种计分的方式,也被称为“等级赋分制”。
新高考赋分对同学有哪些影响实行新高考赋分制度后,一般同学将患病很大的影响。
首先,新高考赋分制度是按等级水平来计分的,原本可能相差1、2分的考生,在赋分制度中差距将会被大大拉开,学霸考生的分数优势显得更明显。
假如考生的成果只是一般水平,还有可能会被降低一点分数,在学霸考生比较多的科目中,成为“炮灰”的可能性越大。
其次,新高考赋分制度会对相对简洁的学科并不友好,许多一般考生喜爱史地政这样的选科组合,由于这三科相对来说都比较简洁。
可是新高考赋分制度的到来,让学习难度低、选科人数多的学科里面竞争更为激烈,差距将拉得更大。
高考后的几点留意事项1.考后不乱想,信任自己备考下一科高考第一场考语文,语文会有许多客观记忆和主观发挥的阅读题型,许多考生在考后常常会思前想后,产生某某个诗词似乎分析的不好、某某个阅读似乎答的不全、某某个词语、病句似乎都对、某某个文言填空应当想起来的等等想法,始终沉醉在语文的考试中,有自责、有后悔,这些想法在考后都是不应当消失的,依据阅历,多数考生反映自己担忧语文答题不好到最终却发觉语文是成果发挥的,这些都可能是由于高考第一场是语文,考生过于在意,盼望自己第一场发挥的尽善尽美,因此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有一点不满足就会放大,乃至影响心态、影响下一场的备考。
新高考分数怎么算赋分新高考分数怎么算赋分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新高考分数怎么算赋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新高考分数怎么算赋分学考合格才能赋分;而选考的分数,也不代表高考最终得分。
赋分的关键在于,要明白你选考的分数在全部考生(同一科目)中的排名。
根据这个排名区间确定所在的等级。
然后根据等级,赋以对应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
经过这一套流程下来。
你的高考最终成绩就出来了。
举例说明:比如小明同学生物成绩,必考题67分,加试题25分,卷面分为92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那么按照等级赋分方案,属于1等级,他计入高考的生物分数应该对应为100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4%,属于3等级,对应赋分为94分,计入高考总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0%,属于4等级,对应赋分为91分,计入高考总分。
按照等级赋分的算分规则,你的`高考分数取决于当次选考科目成绩全省的排名。
同时等级赋分的结果之一,就是不管哪门选考科目,当次考试都将会“诞生”1%的满分考生。
等级赋分制下考生该如何做1、新高考规定,高考成绩不再是一次考试定终身,而是按排名百分百折算。
2、也就是说,以往那种的一次考试定终身将不再有了,现在的等级赋分制,是要看学生整体的排名,这也就是说,将来高考生的成绩单上,并不是他某一次考试的分数,而将是折算出来的等级分数。
3、男女生选科有差异,但一定要注意控制风险。
4、对于选科目,男女生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和不同,一方面,由兴趣爱好决定,一方面,要看今后的发展趋势。
因此,需要控制风险,做到十分谨慎。
5、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同学,选择理科的概率,会少一些,这由理科的高难度决定。
不过,大学院校中开设的理工科相对较多,就业以后,工资待遇也不错。
因此,理科类科目,高考生还是要重视,要努力学习才行。
新高考赋分制怎么计算(分享)新高考赋分制怎么计算等级赋分的规则是按照你选考此科目在全省的排名,按照排名确定相应的等级进行赋分。
也就是说不管选考此科目的学生考多么低的分数,按照规则排名前1%的同学的成绩就是100分,计入高考最终成绩。
赋分制重点在排名,是将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绩,也就是卷面分进行高低排行,在排行过程中,将考生的各科成绩按照分数划分为不同等级,并“赋予不同的等级分”。
可以很明显的表现每个学生在总体水平中所处的位置高低,也就是学生所处等级,并不是考出来的成绩,最终学生能被哪个档次的院校录取,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
排名确定了,等级也就确定了,赋值区间也就确定了。
反过来讲,等级和赋值区间都是根据排名作为唯一依据而确定的。
每科等级成绩本质上是考生的位次成绩,主要由考生在科目内所处的位次决定,原始成绩进行等级转换后,排名顺序不变。
赋分制算分步骤1.确定赋分区间。
将每个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出A、B、C、D、E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
2.确定原始分数区间。
与赋分区间相对应,以每个科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及其得分来确定原始分数区间。
3.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设原始分数区间最大值与原始分之差为R,原始分与原始分数区间最小值之差为r,赋分区间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a,赋分成绩为未知数T,其余均为已知数。
赋分公式为R/r=(A-T)/(T-a),经过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高考的赋分制是什么意思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举个例子,某次考试:学生A历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
学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76分。
新高考“等级赋分”规则
•
等级赋分制,只针对新高考制度下的选考科目。
已经实行了的等级赋分情况来看,可以分为3个类型:以浙江、上海、天津为代表的等级赋分方案,以海南为代表的标准分方案,以山东为代表的等比例转换赋分方案。
这3种类型的方案均具有不同的优势,也都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任何改革,任何政策,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绝对公平。
手心手背都是肉,对你的优待,就是对别人的不公平;对你的不公平,就是对别人的公平。
对已经确定的政策,与其牢骚满腹,吐槽抱怨,不如摆正心态,读懂政策,吃透规则,积极面对。
排名决定赋分海南、山东的赋分有点复杂。
网传的江苏方案也很复杂,一般人弄不明白
~
但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方案多复杂,公式多花哨,总改不了一个现实:
不论考分多少,你在所有考生中的排名,最终决定赋分成绩。
浙江方案最简单,本文以此为例进行解读。
▲上表为浙江省2018高考等级赋分方案
等级赋分遵循的原则:原始考分→转化为百分比例;排名等级→转化为最终分数。
转换后的分数分布在21个等级点上,起点分数为40分。
举例:
生物80分,但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
化学80分,但全省排名36%,最后成绩79分。
结论:
排名,决定最终赋分。
2、技术角度:人少的地方不能去
举一个例子:假设某省2021年新高考,为便于计算,赋分方案假设按上表实施。
此处的选科人数也是假设。
化学选科5万人;生物选科30万人。
➤某学霸A,化学、生物成绩均能排名全省1千名之内。
➤某同学B,成绩还行,化学、生物均能排名全省1万名之内。
该怎样选科?①学霸A,化学、生物均排名全省1千名。
如选择化学,排名2%之内;如选择生物,则排名0.3%之内。
无论选哪科,影响都不大,根据等级换算,都是100分,或接近100分。
备注:
此处假设,化学成绩好的同学,全部都选了化学。
原因在于,近几年来,某省(如,江苏)有一个趋势,各个高中的实验班、竞赛班,只选物理+化学组合,即全江苏水平最高的那一批理科生,全部选的是物理+化学组合。
②同学B,成绩还可以,化学、生物成绩均能排名全省1万名之内。
如选化学,则5万人中的排名前1万,排名大致为20%之内。
如选生物,则30万人中的排名前1万,排名大致在3.3%之内。
化学,20%之内,赋分85分以上。
生物,3.3%之内,赋分94分以上。
二者相差可能最高会达到9分。
综上:学霸A,随便怎么选~同学B,人少的地方不能去。
在化学、生物成绩差不多,且兴趣都喜欢的情况下,哪门科目选的人多,你就选那个科目。
题外话:等级赋分的大前提下,文科比理科吃亏吗?因为文科组合远远少于理科组合人数。
答:
表面看是这样,文科人数少,文科吃亏了。
但,实际却是文科生赚了大便宜。
2019江苏高考:理科一本线345分,文科一本线339分;北大理科录取分424,文科录取分409。
2021年新高考,不分文理,同样竞争,文科生划算。
提醒:等级赋分制的根本规则,由考生排名比例决定。
选择的人越多,分母就越大,越容易得高分。
但,这又一个悖论!事实情况却并不一定如你所愿,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学霸、成绩排在你前面的同学大家都来选生物,虽然增大了分母,但你的排名反而落后了。
除了①选课总人数外,你的②学科优势,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还是以江苏为例,哪天竞赛班、试验班不强制物理+化学组合了,悖论成立,就要小心了。
3、培养人才角度:选物理+化学
上文的分析,没有考虑职业规划,仅从技术角度分析。
凡事都有正反面,有利有弊:“出来混迟早都要还”!比如物理,比如化学,新高考也许可以技巧性地回避,但到了大学,很多专业都少不了化学、物理基础。
选择物理,选择化学,表面看是吃了小亏,长远来看是“赚了大便宜”。
使选科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专业出发,这是新高考改革的最终目标。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但选课的总原则不能变:学科优势、兴趣爱好。
千万不能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竞争。
脱离了兴趣和优势,盲目追求高赋分,都属于投机性选科。
如“弃化学”,或许讨巧,占了几分的“小便宜”,实际上却吃了大亏,不利于职业规划,不利人才培养。
中国大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