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等级赋分制
- 格式:docx
- 大小:15.01 KB
- 文档页数:1
2024新高考赋分规则
2024年新高考赋分规则如下:
1. 确定赋分区间。
将每个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出A、B、C、D、E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
2. 确定原始分数区间。
与赋分区间相对应,以每个科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及其得分来确定原始分数区间。
3. 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设原始分数区间最大值与原始分之差为R,原始分与原始分数区间最小值之差为r,赋分区间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a,赋分成
绩为未知数T,其余均为已知数。
赋分公式为R/r=(A-T)/(T-a),经过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也就是不论分数论档位,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
此等级赋分制只针对新高考制度下的选考科目,统考科目(语、数、外)仍按卷面分计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进行调整。
新高考赋分制计算规则方法案例一、赋分制:赋分制是新高考中最难懂也是最重要的政策,关系到选科策略。
了解透了可以扬长避短,更好发挥考生优势。
今天,结合具体示例,给大家讲解新高考“3+1+2”模式中的赋分制,帮助新高考学生及家长提前了解,为选科及高考做准备!二、等级赋分制:辽宁、重庆、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广东第三批实行新高考的省份以及第四批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七个省份统一采用五等级赋分制。
等级分是按统一规则,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
对于某一再选科目,考生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为100分。
具体转换规则和步骤如下: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每省各不同。
第二步,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
“3”:语文、数学、外语3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1”: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2”: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也就是说,涉及到“等级转换赋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
三、有关案例:案例1:某学科原始分前15%的考生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95分,则该学科A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100~95】。
已知A等级赋分区间为【100~86】分(固定不变),也就是说,原始分【100~95】的考生为A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100~86】分。
案例2:某学科考试成绩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5分,则该科目E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20~5】。
已知E等级赋分区间为【40~30】分(固定不变),也就是说,原始分【20~5】的考生为E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40~30】分。
2023山东新高考赋分有什么规则2023山东新高考赋分有什么规则山东新高考赋分等级考试科目的等级计分规则。
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
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
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 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山东新高考考生的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
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按满分100分计入,等级考试科目总分300分。
为什么会出现赋分制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 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
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以解决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赋分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新高考出现了“不分文理”的特点,学生能够选择的组合很多,但每一科的难度大不相同,采用赋分制,可以提升高考的公平性。
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 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
新高考等级赋分表一览_是怎么样的新高考等级赋分表是怎么样的不同省份采取的赋分模式有细微区别,下面以第三批改革并采取3+1+2模式的湖北省为例讲解:再选科目每科原始分满分为100分。
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100分。
将每门选择考再选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 和2 %。
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 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分。
等级分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进行处理,以整数呈现。
分数转换参数表:等级A B C D E比例约15%约35%约35%约13%约2%赋分区间100~8685~7170~5655~4140~30为什么高考选考科目采取等级赋分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
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以解决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新高考赋分是怎么计算的新高考将每个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出A、B、C、D、E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
与赋分区间相对应,以每个科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及其得分来确定原始分数区间。
赋分公式为R/r=(A-T)/(T-a),经过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目前有14个省份实施了等级赋分制,分别是ABCDE等级,以广东为例:A等级,排名等级占比1%-7%,分数区间是83-100;B等级,排名等级占比33%,分数区间是71-82;C等级,排名等级占比33%,分数区间是59-70;D等级,排名等级占比15%,分数区间是41-58;E等级,排名等级占比2%,分数区间是30-40。
新高考赋分制是哪几科是需要赋分的新高考赋分制是哪几科需要赋分新高考规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6个科目卷面分满分都为100分,它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只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
按照等级赋分的基本思路,是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
排序中,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
高考是一次选拔性测验,考生能够被哪个档次的院校所录取,最终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也就是在竞争者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非原始分。
新高考选科变化有什么新高考选科及专业要求发生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物理组合,以前只选择物理就能填报的大部分工科专业从24年高考开始将有很多专业提出了再次选科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化学,也就是增加了化学的权重,物化双选成为以后物理组合的趋势。
选择物理的同时还要选择化学才能报考大部分的理工科专业,以前没有选择化学的的物生地组合将不能报考大部分理工科专业,需要引起家长们重视。
从选择上讲,如果选物理组,基本上要选择化学,不然选择物理就没太大意义了,历史组合与以前相比在专业选科要求上没有太大变化。
赋分及计分方式与以前也一样,主要在物化双选上需引起重视。
实行新高考的省份有哪些截至2022年,已有29省市分5批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目前只有新疆、西藏暂未公布改革方案。
新高考改革政策保证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从数学课程安排上看:学生自主选课科目的组合是可达二十多种,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可以体现出来的。
新高考选科方法是什么自身的兴趣爱好同样是很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高考的赋分规则一、考试科目和赋分规则:新高考的科目设置主要分为两大类:共同选修科目和特殊兴趣科目。
1.共同选修科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和文综(或理综)。
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为必考科目,文综(或理综)科目为选考科目。
这些科目的考试与评价侧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
赋分规则如下:-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按照学科等级及档次赋分,一般分为A档、B 档、C档。
-文综(或理综)科目按照学科等级及分数段赋分,分为A档、B档、C档。
每个分段内再细分为5个档次。
2.特殊兴趣科目:特殊兴趣科目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包括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社区服务、实践探究等多个门类。
这些科目的考试与评价侧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赋分规则如下:-特殊兴趣科目按照科目等级及档次赋分,一般分为A档、B档、C档。
二、赋分原则和方式:1.赋分原则:赋分旨在准确反映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兼顾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素养的培养。
2.赋分方式:赋分采用等级式赋分和档次式赋分相结合的方式。
-等级式赋分:根据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将学科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A档、B档、C档等。
学生获取的等级越高,得分越高。
-档次式赋分:在等级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档次,如A1、A2、B1、B2等,每个档次的分值不同。
学生根据实际表现,获得相应档次的赋分。
三、综合素质评价和赋分:新高考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评价,除了学科考试赋分外,还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考核范围,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综合素质评价的赋分规则如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由学校自行设定,包括平时成绩、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等。
-综合素质评价通过等级式赋分,分为A档、B档、C档等。
四、总分计算和录取规则:新高考将学科的考试赋分和综合素质赋分进行合并,形成总分。
录取时,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科考试赋分的比例约为6:4总分计算的具体规则如下:-对于共同选修科目的赋分,按照学科等级进行加权求和。
新⾼考等级赋分制介绍!各省市赋分制详解什么是等级赋分制?等级赋分制,是新⾼考规定选考科⾼设等级性考试下,成绩按等级赋分(3+3地区是全部6个选考科⾼,3+1+2地区是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物共4个科⾼),对应这些科⾼卷⾼分满分为100分,根据考⾼分数排名的百分⾼⾼⾼卷⾼分数来计算成绩的⾼种⾼法。
⾼前,等级赋分制只⾼于选考科⾼的成绩统计,使⾼范围为14个新⾼考改⾼省市。
⾼家要注意三点: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的卷⾼分数来计算成绩。
⾼是遵循“原始分数——百分⾼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等级赋分制只适⾼于选考科⾼的成绩计算。
即浙江、上海、北京、天津、⾼东、海南6个省市的物化⾼政史地6个选考科⾼采⾼等级赋分制;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东、重庆8个省市的化学⾼物政治地理4个选考科⾼采⾼等级赋分制。
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动完成,⾼家在查询到⾼⾼的⾼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家⾼⾼换算。
14个省市等级赋分制计算详解以⾼前已经启动新⾼考改⾼的14个省市等级赋分制⾼案来看,总体可分为5个类型:>> 北京、天津、上海:五等21级赋分制(3分1档)北京: 把学⾼每门科⾼的原始成绩按照分数⾼低进⾼排名,再按照排名将1%-15%,16%-50%、51%-84%、85%-99%、99%以下划分成A、B、C、D、E五个等级。
A、B、C、D四个等级内⾼按照不同的⾼例分成5个⾼的等级。
根据学⾼卷⾼分数的排名和报考科⾼的总⾼数,确定学⾼属于哪个等级内,再根据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给予赋分。
天津: 按照实际参加当次考试学⾼总数(成绩为零分的学⾼除外)的相应⾼例划分等级,位次由⾼到低分为A、B、C、D、E五等。
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校招⾼录取总成绩时,每门科⾼成绩由五等细化为A5、A4、A3、A2、A;B5、B4、B3、B2、B;C5、C4、C3、C2、C;D5、D4、D3、D2、D;E共21级,分别占2%、3%、4%、5%、6%;7%、7%、7%、7%、7%;6%、6%、6%、6%、6%;5%、4%、3%、1%、1%;1%。
新高考分数怎么算赋分新高考分数怎么算赋分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新高考分数怎么算赋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新高考分数怎么算赋分学考合格才能赋分;而选考的分数,也不代表高考最终得分。
赋分的关键在于,要明白你选考的分数在全部考生(同一科目)中的排名。
根据这个排名区间确定所在的等级。
然后根据等级,赋以对应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
经过这一套流程下来。
你的高考最终成绩就出来了。
举例说明:比如小明同学生物成绩,必考题67分,加试题25分,卷面分为92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那么按照等级赋分方案,属于1等级,他计入高考的生物分数应该对应为100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4%,属于3等级,对应赋分为94分,计入高考总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0%,属于4等级,对应赋分为91分,计入高考总分。
按照等级赋分的算分规则,你的`高考分数取决于当次选考科目成绩全省的排名。
同时等级赋分的结果之一,就是不管哪门选考科目,当次考试都将会“诞生”1%的满分考生。
等级赋分制下考生该如何做1、新高考规定,高考成绩不再是一次考试定终身,而是按排名百分百折算。
2、也就是说,以往那种的一次考试定终身将不再有了,现在的等级赋分制,是要看学生整体的排名,这也就是说,将来高考生的成绩单上,并不是他某一次考试的分数,而将是折算出来的等级分数。
3、男女生选科有差异,但一定要注意控制风险。
4、对于选科目,男女生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和不同,一方面,由兴趣爱好决定,一方面,要看今后的发展趋势。
因此,需要控制风险,做到十分谨慎。
5、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同学,选择理科的概率,会少一些,这由理科的高难度决定。
不过,大学院校中开设的理工科相对较多,就业以后,工资待遇也不错。
因此,理科类科目,高考生还是要重视,要努力学习才行。
2023年新高考等级赋分原则及意义赋分的原则是什么等级考试科目的等级计分规则: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
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
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等级赋分的意义实施等级赋分,可有效解决不同选科组合无法直接比较的问题,避免了不同科目之间因试题内容、形式、难度、考查角度等原因导致的成绩差异,是当前新高考制度框架下科学有效的计分方法。
其公正地适用于所有考生,且不会改变同一科目内考生成绩排名顺序,客观反映了考生个体在全体考生中的学业水平状况,保证了成绩转换后的公平性,符合选拔性考试制度的设计初衷。
等级赋分以本省历年高考成绩大数据为基础,经过严谨科学测算,并充分借鉴了其他高考综合改革省市实践经验,现行分数转换规划符合本省实际状况,区间划分科学,能够较好体现考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新高考等级赋分怎么计算学考合格才能赋分;而选考的分数,也不代表高考最终得分。
赋分的关键在于,要明白你选考的分数在全部考生(同一科目)中的排名。
根据这个排名区间确定所在的等级。
然后根据等级,赋以对应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
经过这一套流程下来。
你的高考最终成绩就出来了。
举例说明:比如小明同学生物成绩,必考题67分,加试题25分,卷面分为92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那么按照等级赋分方案,属于1等级,他计入高考的生物分数应该对应为100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4%,属于3等级,对应赋分为94分,计入高考总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0%,属于4等级,对应赋分为91分,计入高考总分。
新高考等级赋分如何算(介绍)新高考等级赋分如何计算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以第三批改革并采取3+1+2模式的湖北省为例讲解:再选科目每科原始分满分为100分。
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100分。
将每门选择考再选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 和2 %。
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 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分。
等级分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进行处理,以整数呈现。
新高考赋分解读比如采用3+3高考模式的山东省,把等级分为8级,A、B+、B、C+、C、D+、D、E共8级。
每个等级的比例为, 3%、7%、16%、24%、24%、16%、7%、3%。
分值区间为,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分。
每个等级相差10分。
如果考生某科成绩全省排名在前3%,那么考生处在A等,成绩原始分换算成等分后,最高100分,最低为91分。
如果高考某科成绩排名前4%,那么处于B+等级,原始分换算成等级分后,最高不超过90分,最低不低于81分。
再比如采用3+1+2模式的江苏省,把等级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A、B、C、D、E 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各等级分值为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等级区间分值间隔15分。
如果考生某科成绩全省排名在前15%,那么考生处在A等,成绩原始分换算成等分后,最高100分,最低为86分。
如果高考某科成绩排名前20%,那么处于B等级,原始分换算成等级分后,最高不超过85分,最低不低于71分。
新高考之赋分制:
为什么要用等级赋分制?
——同科目比较
案例1:小明,某次数学考试考了95分,回到家父母一看,哇,成绩很好,于是他做了一顿大餐以作奖励,后一次还是数学考试,小明只考了75分,父母一看觉得他考的太差了,气不打一处来,训斥一顿,以示警戒。
对于唯分数论得父母来说,分数得高低是判断成绩好坏得唯一标准,然而,事实却是小明在第一次考试众题目非常简单,全班平均成绩都是97,小明得95分只排在了班上倒数10名;而第二次考试中题目难度非常大,全班平均分70分,小明的分数已经排到了班上正数第9名。
因此等级赋分制应运而生。
等级赋分制
第一步,将同一门再选学科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序;
第二部,按照分数转换参数表确定的等级比例,按原始分排序,依此将考生成绩划分到A、B、C、D、E共5个等级后,可得到每个等级考生原始分的分布区间
区间,按照分数转换公式,计算的都考生的转换分。
再选学科:化学、政治
生物:原始分89分,B等级
原始分区间90-71 转换分区间85-71
按照转换公式得出化学成绩的和转换分是多少呢?
所以该同学最终化学转换分为8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