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5中相同模块布局布线的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85.86 KB
- 文档页数:3
AD15PCB快速⼊门(四)可以看到封装更换完了。
图6-37封装更换完成正常我们元件都在板⼦的正⾯,也就是在Top Layer层,我们可以把元件放到底层来减⼩板⼦⾯积。
双击元件选择底层,回车。
图6-38更改层可以看到元件变为蓝⾊,代表元件在Bottom Layer层。
图6-39把元件放在底层我们可以从原理图快捷选中⼀些元件,在原理图中框选元件。
图6-40选中元件可以看到PCB⽂件中相应的元件也被选中了。
图6-41选中元件⽤⿏标左键拖⾛选中的元件。
这样可以按照原理图进⾏布局。
图6-42移动元件我们可以⼀次性将多个元件从顶层移动到底层,选中元件。
图6-43选中元件⽤⿏标拖动的同时按L键。
注意必须在英⽂输⼊法下操作。
图6-44移动到底层布局的时候3D模型会影响视图效果。
我们可以关闭某些层的显⽰,我们关掉机械1层。
点击左下⾓的层管理图标。
图6-45图层点击使⽤的层打开,关掉不⽤的层。
取消机械1层的勾选。
图6-46关闭机械1层可以看到3D模型被隐藏了。
图6-47隐藏机械1层我们将所有元件进⾏初步布局。
在画线过程中可能还会稍微改动。
图6-48元件布局由于板⼦⾯积有限,我们可以适当缩⼩丝印⼤⼩。
选中⼀个丝印。
图6-49选中丝印右键->查找相似对象图6-50查找相似对象在⽂本⾼度栏选择same。
点击确定。
图6-51选择⽂本⾼度在⽂本⾼度填写0.8mm,在⽂本宽度栏填写0.15mm。
关闭。
图6-52修改丝印⼤⼩可以看到丝印变⼩了。
图6-53丝印变⼩了将所有丝印进⾏合理布局。
我们将顶层丝印进⾏了布局,但是底层字体是反的,看起来⽐较乱,我们可以把板⼦反过来。
图6-54顶层丝印布局选择察看->翻转板⼦。
可以看到底层丝印正过来了。
图6-55翻转板⼦底层丝印布局完毕。
图6-56底层丝印布局我们把板⼦翻转回来。
图6-57翻转板⼦打开层管理。
图6-58层管理打开使⽤的层。
图6-59打开使⽤的层我们的布局完成了。
下⾯看⼀下完整图。
1.常规布线:不详细说了,是个人就知道怎么弄。
需要说明的是在布线过程中,可按小键盘的*键或大键盘的数字2键添加一个过孔;按L键可以切换布线层;按数字3可设定最小线宽、典型线宽、最大线宽的值进行切换。
2. 总线式布线:通俗的讲就是多条网络同事布线的问题。
具体方法是,按住SHIFT,然后依次用光标移到要布线的网络,点击鼠标左键即可选中一条网络,选中所需的所有网络以后,单击工具栏汇的总线布线图标,在被选网络中任意单击即可开始多条网络同时布线。
布线过程中可以按键盘上左右尖括号<>调节线间距。
?3.差分对布线:差分网络是两条存在耦合的传输线,一条携带信号,另一条则携带它的互补信号。
使用差分对布线前要对设定差分对网络进行设置。
设置可以在原理图中设置,也可以在PCB中进行设置。
a 原理图中添加差分对规则:在命名差分对网络时,必须保证网络名的前缀是一样的,后缀中用下划线带一个N和一个P字母即可。
命名好之后点击菜单Pl ac e-Di re c ti ve s-DifferntialPair命令,在差分对上放置两个差分对图标。
单击菜单Design-Update PCB Document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重新传差一次修改规则即可在P C B中进行差分对布线。
b.在PCB中添加差分对布线规则:快捷菜单PCB打开PCB面板,从面板第一栏中选择Differential Pairs Editor,单击add,在打开的差分对设置对话框中选定要定义成差分对的网络,然后在N a m e栏内输入一个差分对名称单击O K退出设置,之后就可以进行差分布线了。
单击工具栏中的差分对布线图标,软件自动将网络高亮显示,在差分对网络上单击开始布线,布线过程中可以添加过孔、换层等操作。
4.蛇形走线:单击工具栏中的交互式布线图标进入交互布线,在布线过程中按键盘SHIFT+A即可切换到蛇形布线模式,按数字1、2键可调整蛇形线倒角,按3、4键可调节间距,按<>键可调节蛇形线幅度。
可以看到封装更换完了。
图6-37封装更换完成正常我们元件都在板子的正面,也就是在Top Layer层,我们可以把元件放到底层来减小板子面积。
双击元件选择底层,回车。
图6-38更改层可以看到元件变为蓝色,代表元件在Bottom Layer层。
图6-39把元件放在底层我们可以从原理图快捷选中一些元件,在原理图中框选元件。
图6-40选中元件可以看到PCB文件中相应的元件也被选中了。
图6-41选中元件用鼠标左键拖走选中的元件。
这样可以按照原理图进行布局。
图6-42移动元件我们可以一次性将多个元件从顶层移动到底层,选中元件。
图6-43选中元件用鼠标拖动的同时按L键。
注意必须在英文输入法下操作。
图6-44移动到底层布局的时候3D模型会影响视图效果。
我们可以关闭某些层的显示,我们关掉机械1层。
点击左下角的层管理图标。
图6-45图层点击使用的层打开,关掉不用的层。
取消机械1层的勾选。
图6-46关闭机械1层可以看到3D模型被隐藏了。
图6-47隐藏机械1层我们将所有元件进行初步布局。
在画线过程中可能还会稍微改动。
图6-48元件布局由于板子面积有限,我们可以适当缩小丝印大小。
选中一个丝印。
图6-49选中丝印右键->查找相似对象图6-50查找相似对象在文本高度栏选择same。
点击确定。
图6-51选择文本高度在文本高度填写0.8mm,在文本宽度栏填写0.15mm。
关闭。
图6-52修改丝印大小可以看到丝印变小了。
图6-53丝印变小了将所有丝印进行合理布局。
我们将顶层丝印进行了布局,但是底层字体是反的,看起来比较乱,我们可以把板子反过来。
图6-54顶层丝印布局选择察看->翻转板子。
可以看到底层丝印正过来了。
图6-55翻转板子底层丝印布局完毕。
图6-56底层丝印布局我们把板子翻转回来。
图6-57翻转板子打开层管理。
图6-58层管理打开使用的层。
图6-59打开使用的层我们的布局完成了。
下面看一下完整图。
图6-60布局完整图按数字键3察看3D预览。
AD15的布线问题AD软件 PCB布线更改线宽几个方法1.设置altium designer的默认pcb线宽在布线前直接在设计规则中设置:Design-Rules-Routing-Width,修改这个里面的Preferred Width即可,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不同层的Min、Max、Preferred Width。
2.布线过程中修改pcb线宽选择Place-Line(快捷键P-L)中按TAB键,显示下图所示的对话框,可以修改Line Width和Current Layer。
3.布线完成后批量修改线宽(1)在空白处右键,点击Find Same Objects,是十字线选择要修改的线(或者直接在线上右键)。
(2)如更改相同线宽和同网络的,就将Net和Width的最右侧改为Same,点击OK,这就选择好了想要的线。
(3)在PCB Inspector中输入想要的Width再点回车即可。
4.简单修改一个网络的线宽可以点击选择要修改的线,按住Shift同时选择多条线,按住Shift,双击选择的线,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更改线宽。
或者快捷键S-P,选择一个网络,不过要在按住Shift的同时,去掉对焊盘的选择。
然后同上更改线宽。
5.布线完成后修改所有的线宽在界面的右下角PCB-PCB Filter中打开边侧栏PCB Filter,输入Iswire后回车,即全选所有线,点击空白处一下,然后按F11 在Width中改成你想要的线宽。
各位大神,我在AD中设置了两种线宽,一种是信号线,0.254mm,一种是电源线1.5mm,为什么画出的电源线变绿了。
望各位大神不吝赐教所以可能根本不是你的规则问题,而是你的规则优先级有问题!!一种你的规则优先级是普遍的那种优先的,所那你电源的这种规则就等于作废了。
大神果然火眼金睛,电源线的优先级是2,如果把他设置为1会不会影响到信altium怎么不经过原理图直接画PCB1 在PCB中关闭Online DRC(打开PCB文件,按T、P键,在PCB Editor项下点General,在Editing Options中取消Online DRC 的勾选)。
一、PCB板的元素1、工作层面对于印制电路板来说,工作层面可以分为6大类,信号层(signal layer)内部电源/接地层(internal plane layer)机械层(mechanical layer)主要用来放置物理边界和放置尺寸标注等信息,起到相应的提示作用。
EDA软件可以提供16层的机械层。
防护层(mask layer)包括锡膏层和阻焊层两大类。
锡膏层主要用于将表面贴元器件粘贴在PCB上,阻焊层用于防止焊锡镀在不应该焊接的地方。
丝印层(silkscreen layer)在PCB板的TOP和BOTTOM层表面绘制元器件的外观轮廓和放置字符串等。
例如元器件的标识、标称值等以及放置厂家标志,生产日期等。
同时也是印制电路板上用来焊接元器件位置的依据,作用是使PCB板具有可读性,便于电路的安装和维修。
其他工作层(other layer)禁止布线层Keep Out Layer钻孔导引层 drill guide layer钻孔图层 drill drawing layer复合层 multi-layer2、元器件封装是实际元器件焊接到PCB板时的焊接位置与焊接形状,包括了实际元器件的外形尺寸,所占空间位置,各管脚之间的间距等。
元器件封装是一个空间的功能,对于不同的元器件可以有相同的封装,同样相同功能的元器件可以有不同的封装。
因此在制作PCB板时必须同时知道元器件的名称和封装形式。
(1)元器件封装分类通孔式元器件封装(THT,through hole technology)表面贴元件封装(SMT 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另一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从封装外形分类:SIP单列直插封装DIP双列直插封装PLCC塑料引线芯片载体封装PQFP塑料四方扁平封装SOP 小尺寸封装TSOP薄型小尺寸封装PPGA塑料针状栅格阵列封装PBGA塑料球栅阵列封装CSP 芯片级封装(2)元器件封装编号编号原则:元器件类型+引脚距离(或引脚数)+元器件外形尺寸例如AXIAL-0.3 DIP14 RAD0.1 RB7.6-15 等。
一、PCB板的元素1、工作层面对于印制电路板来说,工作层面可以分为6大类,信号层(signal layer)内部电源/接地层(internal plane layer)机械层(mechanical layer)主要用来放置物理边界和放置尺寸标注等信息,起到相应的提示作用。
EDA软件可以提供16层的机械层。
防护层(mask layer)包括锡膏层和阻焊层两大类。
锡膏层主要用于将表面贴元器件粘贴在PCB上,阻焊层用于防止焊锡镀在不应该焊接的地方。
丝印层(silkscreen layer)在PCB板的TOP和BOTTOM层表面绘制元器件的外观轮廓和放置字符串等。
例如元器件的标识、标称值等以及放置厂家标志,生产日期等。
同时也是印制电路板上用来焊接元器件位置的依据,作用是使PCB板具有可读性,便于电路的安装和维修。
其他工作层(other layer)禁止布线层Keep Out Layer钻孔导引层 drill guide layer钻孔图层 drill drawing layer复合层 multi-layer2、元器件封装是实际元器件焊接到PCB板时的焊接位置与焊接形状,包括了实际元器件的外形尺寸,所占空间位置,各管脚之间的间距等。
元器件封装是一个空间的功能,对于不同的元器件可以有相同的封装,同样相同功能的元器件可以有不同的封装。
因此在制作PCB板时必须同时知道元器件的名称和封装形式。
(1)元器件封装分类通孔式元器件封装(THT,through hole technology)表面贴元件封装(SMT 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另一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从封装外形分类:SIP单列直插封装DIP双列直插封装PLCC塑料引线芯片载体封装PQFP塑料四方扁平封装SOP 小尺寸封装TSOP薄型小尺寸封装PPGA塑料针状栅格阵列封装PBGA塑料球栅阵列封装CSP 芯片级封装(2)元器件封装编号编号原则:元器件类型+引脚距离(或引脚数)+元器件外形尺寸例如AXIAL-0.3 DIP14 RAD0.1 RB7.6-15 等。
AD15布线方法汇总1.常规布线:最基本的交互式布线,快捷键P+T。
需要说明的是在布线过程中,可按小键盘的*键或大键盘的数字2键添加一个过孔;按L键可以切换布线层;按数字3可设定最小线宽、典型线宽、最大线宽的值进行切换。
2.总线式布线:通俗的讲就是多条网络同事布线的问题。
具体方法是,按住SHIFT,然后依次用光标移到要布线的网络,点击鼠标左键即可选中一条网络,选中所需的所有网络以后,单击工具栏汇的总线布线图标(P+M),在被选网络中任意单击即可开始多条网络同时布线。
布线过程中可以按键盘上左右尖括号<>调节线间距。
3.a个NPCBb.在中选择在Name单击工具栏中的差分对布线图标(P+I),软件自动将网络高亮显示,在差分对网络上单击开始布线,布线过程中可以通过按住Ctrl+Shift,同时转动鼠标滚轮添加过孔和换层操作。
4.蛇形走线:蛇形线主要用于匹配高速信号延时,通常采用等长调节实现,数字电路中有时需要使用独立的蛇形走线,比如增加写信号的延时,以增加数据总线的建立时间。
单击工具栏中的交互式布线图标进入交互布线(P+T),在布线过程中按键盘SHIFT+A即可切换到蛇形布线模式,按数字1、2键可调整蛇形线倒角,按3、4键可调节间距,按<>键可调节蛇形线幅度。
5.交互布线等长调节:先将线路布完,需要提前留出蛇形走线空间。
单击工具栏中交互式布线长度调节(T+R),单击一根走线,再按TAB键,弹出等长线设置对话框,等长线的约束类型选择“手动”,设置的长度需要按照最长的线长度作为基准,然后设置好目标长度和蛇形走线布线规则后即可进行长度调节。
所有的线长完全调整完后,按R、L输出报告,查看网络是否是等长。
该工具还可以检查其他已布好线的网络长度。
注意蛇形走线布线规则决定了每个蛇形弯的长度,调整网线时增加的长度只能是蛇形弯的长度的整倍数。
6.差分对等长调节。
先将线路布完,需要提前留出蛇形走线空间。
布线是要按照布线规则进行的,软件有默认的布线规则,但这个规则我们可以自己修改。
选择设计->规则。
图6-81布线规则我们只介绍几个常用的规则,最小间隔是指走线和走线或者和焊盘的最小距离,通常为0.2mm就可以了,最好不要小于0.15mm,如果有需要特别小的间隔,需要咨询PCB制造商最小工艺距离是多少,否则可能会出问题。
图6-82最小间距走线宽度限制着走线宽度范围,最小值和默认值设为0.2mm即可,最大值可以大一些,以满足大电流的电源走线。
其他规则我们用到的时候再介绍。
图6-83线宽规则另一种交叉走线的方法就是放置过孔,先画一段线。
图6-84先画一段线然后在线的端点放置过孔。
注意不是焊盘。
图6-85放置过孔切换到底层,继续把线画完。
图6-86继续画线看一下这几种线的效果。
依次把其他线都画完,合理安排走线会使板子看起来更加美观。
图6-87几种布线效果对除了GND外的网络进行布线。
注意电源线要宽一些,一般负载电流1A可以用1mm 线宽,其他可以用0.5mm线宽,几毫安电流也可以用0.2mm线宽。
图6-88布线为了便于检查是否有遗漏,我们先隐藏GND网络的白色飞线。
选择察看->连接->隐藏网络。
图6-89隐藏网络用鼠标在GND引脚上点一下。
图6-90隐藏GND飞线可以看到飞线被隐藏了。
图6-91隐藏飞线接下来我们把丝印层都关闭。
单击层管理按钮。
图6-92层管理取消勾选丝印层和所有机械层。
图6-93关闭其它层可以看到基本只剩下焊盘和走线了。
图6-94焊盘和走线我们把图纸放大,好好检查一下,如果看到白色飞线说明有漏下的。
图6-95检查布线没有问题为焊盘添加泪滴,泪滴可以增加线与焊盘的牢固性,使得线不易断。
选择工具->泪滴。
图6-96放置泪滴按照默认参数添加即可。
图6-97添加泪滴可以看到焊盘周围会有像泪滴一样的铜箔。
图6-98泪滴效果检查完了就可以恢复GND的飞线了。
图6-99显示网络可以看到GND白线了。
一、PCB板得元素1、工作层面对于印制电路板来说,工作层面可以分为6大类,信号层(signal layer)内部电源/接地层(internal plane layer)机械层(mechanical layer)主要用来放置物理边界与放置尺寸标注等信息,起到相应得提示作用。
EDA软件可以提供16层得机械层。
防护层(mask layer)包括锡膏层与阻焊层两大类。
锡膏层主要用于将表面贴元器件粘贴在PCB上,阻焊层用于防止焊锡镀在不应该焊接得地方。
丝印层(silkscreen layer)在PCB板得TOP与BOTTOM层表面绘制元器件得外观轮廓与放置字符串等。
例如元器件得标识、标称值等以及放置厂家标志,生产日期等。
同时也就是印制电路板上用来焊接元器件位置得依据,作用就是使PCB板具有可读性,便于电路得安装与维修。
其她工作层(other layer)禁止布线层Keep Out Layer钻孔导引层 drill guide layer钻孔图层 drill drawing layer复合层 multi-layer2、元器件封装就是实际元器件焊接到PCB板时得焊接位置与焊接形状,包括了实际元器件得外形尺寸,所占空间位置,各管脚之间得间距等。
元器件封装就是一个空间得功能,对于不同得元器件可以有相同得封装,同样相同功能得元器件可以有不同得封装。
因此在制作PCB板时必须同时知道元器件得名称与封装形式。
(1)元器件封装分类通孔式元器件封装(THT,through hole technology)表面贴元件封装(SMT 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另一种常用得分类方法就是从封装外形分类:SIP单列直插封装DIP双列直插封装PLCC塑料引线芯片载体封装PQFP塑料四方扁平封装SOP 小尺寸封装TSOP薄型小尺寸封装PPGA塑料针状栅格阵列封装PBGA塑料球栅阵列封装CSP 芯片级封装(2)元器件封装编号编号原则:元器件类型+引脚距离(或引脚数)+元器件外形尺寸例如AXIAL-0、3 DIP14 RAD0、1 RB7、6-15 等。
AD15中相同模块布局布线的方法
第一步:准备工作把相同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分割成独立的原理图
第二步:在原理图中执行Design下的Update PCB Document xx.pcbDOC
保持默认状态全选所有选项,点击
然后进入到PCB文件,在PCB文件中选中一个ROOM(暗红色的为ROOM)进行布局布线
在布局布线中如果需要改变ROOM大小,点击ROOM后ROOM呈选中可编辑状态,点击四周的可编辑点拉大拉小即可。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布局布线好的元器件必需在ROOM矩形内否则复制的ROOM只有元件布局而布线不能被复制。
然后执行下面的菜单
然后点击布好局的模块,再依次点击未布局的模块
完成相同模块布局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