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在中重度银屑病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6.61 MB
- 文档页数:47
托法替布可以治疗银屑病吗托法替布是一种生物制剂,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银屑病。
本文将介绍托法替布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托法替布治疗银屑病的方法1. 首先,必须确认银屑病的确诊。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表现为皮肤上红色、厚度增加且有鳞屑覆盖的斑块。
银屑病的程度和类型因人而异,需要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
2. 托法替布是一种注射剂,需要经过医生开处方和指导使用。
一般情况下,托法替布的用量为起始剂量80毫克,接下来每4周注射一次。
治疗的时间长短和频率取决于个人情况和医生的指导。
3. 托法替布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在使用托法替布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医学评估,包括过敏史、病史、药物史、疫苗接种史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血液检查,如血象、肝功能、肾功能等。
4. 在使用托法替布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不能改变剂量,也不能停止治疗。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如感染、瘙痒、皮疹、头痛等,必须及时向医生报告。
注意事项1. 托法替布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自行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和药物耐受性。
2. 托法替布不能治愈银屑病,只能控制病情。
在使用托法替布的同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措施和指导,包括患部护理、日间照射、均衡饮食等。
3. 在使用托法替布期间,尽可能减少接触可能导致感染的物品。
此外,还需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勤洗手、避免人群密集的地方等。
4. 对于正在接受托法替布治疗的患者,医生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和监测,以了解病情发展和药物的耐受性。
总之,托法替布是银屑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然而,它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同时,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银屑病的病情。
外阴银屑病能好吗外阴银屑病能够治愈,但需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并注意一些事项,下面将详细介绍。
1.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外阴银屑病的主要方法,常用药物有:①激素类药物:外用激素类药膏可缓解症状,但不能长期使用,因为长期使用外用激素类药膏可能造成副作用,使病情加重。
◇药物治疗学◇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去银合剂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并分析其疗效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生物制剂治疗的增效作用。
方法:本研究纳入共396例银屑病患者,根据病史将患者分为生物制剂组(n =98)、去银合剂辅助生物制剂组(n =62)、去银合剂单用组(n =236)。
收集病史资料中患者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初始发病部位、瘙痒程度、复发与否及复发时间、是否长期吸烟、关节疼痛情况、银屑病家族史、指、趾甲损害、治疗方案及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 )、体表面积评分(BSA )。
分析去银合剂疗效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生物制剂联用的效果。
结果:去银合剂辅助生物制剂治疗后,患者PASI90应答率升高至72.6%(P =0.014)。
去银合剂治疗应答PASI50的患者中,复发间隔超过半年较未应答者增多(50%vs.33.6%,P =0.045)。
银屑病皮损体表面积(OR=0.960,P =0.000)、长期吸烟史(OR=2.10,P =0.046)及银屑病类型(OR=2.47,P =0.015)皆为去银合剂疗效的影响因素。
结论:去银合剂对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有增效作用,并在复发间隔大于半年的患者中更具优势。
长期吸烟史、银屑病类型及皮损体表面积皆可影响去银合剂的疗效。
关键词银屑病;生物制剂;复发;去银合剂中图分类号:R751.05;R9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501(2024)04-0460-06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4.015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免疫炎症性皮肤病。
在中医史上,银屑病被称为“干癣”、“白壳疮”、“白疕”等,其中“白疕”是银屑病在中医领域的规范病名[1-2]。
中医理论中,银屑病主要是由血液中热毒积聚、循环血液不足、淤血阻塞、生风生燥、皮肤失养所导致的,其病机分别与六淫、脏腑及经络相关[2]。
银屑病的病程分别为进行期、静止期和退行期,中医学将其对应至三种证型,即血热证、血瘀证以及血燥症[3]。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解读《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权威性指南,旨在为银屑病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疗指导和建议。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银屑病及其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银屑病的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由免疫系统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环境因素如感染、药物、饮酒、吸烟等也可能对银屑病的发病和加重产生影响。
银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同时伴有瘙痒、灼热或刺痛感。
根据《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银屑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光疗和洗浴治疗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
外用药物主要有激素类药物、维生素D3衍生物、维A酸类药物等,口服药物则包括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等。
光疗主要采用紫外线照射,有助于减轻银屑病的症状,而洗浴治疗则可以软化鳞屑、缓解瘙痒。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建议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部位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还强调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如避免饮酒、吸烟、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等,有助于预防银屑病的发病和加重。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为银屑病患者提供了科学的诊疗指导,患者及家属应当了解银屑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轻病情、延缓复发。
患者还应当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引言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的红色斑块和脱屑。
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发展,其治疗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of Dermatologists,BAD)为此发布了一份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银屑病治疗的最佳实践建议。
本文将对这份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的相关知识。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药物选择李祥;张小艳;张理涛【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靶向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2/23、IL-17A及其受体等分子的生物治疗已为中重度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案,其具有起效快、疗效高的优点.但是,其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和随访观察.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认识的逐渐加深,必将会出现针对性更强而疗效更佳的生物制剂.【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9(018)001【总页数】4页(P35-38)【关键词】生物制剂;银屑病;选择【作者】李祥;张小艳;张理涛【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70;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3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该疾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影响着全世界约2%~3%的人口[1]。
银屑病病情顽固,难以治愈,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
目前发现的参与银屑病发病的T细胞亚群主要有CD4+Th1细胞、Th17细胞和Th22细胞。
这些T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一系列细胞因子,形成异常的炎性环境,从而促进银屑病的发生发展。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IL)-23/Th17/IL-17轴是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
IL-23主要作用于Th17细胞,维持其活化与增殖。
活化的 Th17 分泌 IL-17、IL-17F、IL-2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募集中性粒细胞并且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导致银屑病的发生发展[2-3]。
目前针对上述银屑病免疫发病环节出现了许多靶向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种类丰富,包括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RNA、反义寡核苷酸和激酶抑制剂。
银屑病中最常用的种类包括单克隆抗体和融合蛋白。
靶向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免疫学机制和应用陈永锋【期刊名称】《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271-273)【关键词】银屑病;生物制剂,靶向【作者】陈永锋【作者单位】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广州 51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3银屑病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自身免疫紊乱性疾病,其发病主要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有关。
目前已知参与银屑病发病的T细胞亚群主要有CD4+Th1细胞、Th17细胞和Th22细胞[1]。
近年来,随着对银屑病免疫学机制和易感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越来越多的靶向生物制剂被研发出来用于治疗银屑病,为银屑病的系统治疗开创新纪元。
银屑病发病的免疫学机制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方面,角质形成细胞和树突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细胞,也是介导银屑病发病的起始环节;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
银屑病患者的皮损中有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相互作用,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的功能,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乳头层血管的异常增生形成鳞屑性红斑。
应用靶向性的生物制剂可阻断淋巴细胞的炎症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控制银屑病的发生。
银屑病的免疫致病过程包括树突状细胞呈递抗原激活T细胞, T细胞被激活后迁移至病变皮肤,活化的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发挥多种功能,皮损中T细胞活化是银屑病表皮过度增殖的关键。
皮肤中的T淋巴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被外界的刺激因素激活,分泌包括TNF、IL- 23等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
在这些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幼稚CD4淋巴细胞分化成5种亚型的细胞,包括Th1、Th2、Th17、Th22和Treg细胞。
其中Th1作用于细胞内对病原菌的清除;Th2激发产生针对细胞外病原菌的防御反应;Th17和Th22辅助Th1和Th2产生炎症反应[3- 4];Treg细胞分泌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因子来限制免疫反应的发展[5]。
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在儿童银屑病中的应用符青梅;符博宇【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炎性皮肤疾病,多发于成人,但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并非罕见.目前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多针对成人,对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银屑病的治疗较为棘手.本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甲氨蝶呤、环孢霉素、依那西普及英失利昔单抗)在儿童银屑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其进展情况,结果提示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儿童中、重度或难治性银屑病可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合理选择病例、药物剂量,注重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可提高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的应用安全性.【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2(025)005【总页数】3页(P103-105)【关键词】银屑病;儿童;抗肿瘤药和免疫抑制药;生物制剂【作者】符青梅;符博宇【作者单位】050082石家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皮肤科;050082石家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皮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3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性皮肤疾病,以分层表皮角质细胞过度增殖、异常分化和真皮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增生为主要免疫病理特征[1]。
银屑病多发于成人,但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并非罕见,已有文献表明,30% ~40%的成年银屑病患者在他们16岁前即有病症[2]。
目前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多针对成人,临床上缺乏针对儿童银屑病的规范治疗指南[3]。
鉴于银屑病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特点,儿童银屑病要达到完全根治的目标十分困难,主要目的是控制疾病进程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本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在儿童银屑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其进展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1 免疫抑制剂1.1 甲氨蝶呤(MTX)MTX属传统细胞毒性药物,通常化疗剂量药理作用为可逆性地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DNA合成、修复,进而抑制 T、B淋巴细胞等增殖[3]。
小剂量MTX是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法,其免疫抑制活性目前多认为与MTX可上调细胞外腺苷浓度有关[4]。
重拾肌肤自信:司库奇尤单抗的银屑病治愈之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不适,更是心理上的困扰。
长期以来,银屑病患者一直在寻找能够有效治疗这一顽固疾病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名为司库奇尤单抗的生物制剂崭露头角,成为银屑病治疗的新希望。
什么是银屑病?银屑病,俗称为“牛皮癣”,是一种普遍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
其特征在于皮肤表面呈现边界清晰的红色、棕褐色斑丘疹或斑块,表面被银白色鳞屑覆盖。
银屑病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存在显著差异,受到种族、地理位置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种疾病对健康产生极大影响,许多患者在罹患后在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根据2008年的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银屑病的患病率为0.47%。
而在2017年,一项覆盖西南四省市(成都、昆明、贵阳、重庆)的大样本调查数据显示,银屑病的总患病率为0.5%。
据估算,我国银屑病患者人数已超过700万人什么是司库奇尤单抗?1.起源与背景司库奇尤单抗的银屑病治愈之旅源远流长。
40年前,中国皮肤科专家张学军教授就开始探寻银屑病的病因,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张学军团队揭示了银屑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线索,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
2. 司库奇尤单抗的作用机制司库奇尤单抗是一种针对IL-17A的抑制剂,属于全人源化抗体。
IL-17A被证实是引发银屑病的关键细胞因子,司库奇尤单抗通过抑制IL-17A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抑制了银屑病的发展。
其全人源化抗体的特性使得其更具亲和力,降低了耐药产生的风险,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可靠和持久的疗效。
3. 优势与劣势比较相较于其他生物制剂,司库奇尤单抗在疗效、安全性以及用药的便利性上都表现出色。
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不经肝肾代谢,减少了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在国内批准的临床适应证中,司库奇尤单抗适用于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成年患者,与其他生物制剂不同的是,不需要在先接受系统治疗不佳后才使用,展现了其独特的治疗优势。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及应用进展沈芳(综述);谢韶琼(审校)【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大量研究证实 T细胞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近年来,传统药物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不高、不良反应大,而生物制剂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
靶向性生物制剂能阻断T细胞活化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在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方面疗效显著。
近年来国外应用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报道屡见不鲜,国内虽有使用,但甚少。
该文对多种银屑病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和国内病例报道进行了综述。
%Psoriasis is an autoimmune disease,and numerous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T cel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ts occurrence.The efficacy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for treating psoriasis is not high ,and it has some adverse reactions.Biological agent showed significant effect and good safety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in recent years.Targeted biologics can block the activation of T cell and related cytokines,which have shown good to excellent clinical outcomes for psoriasis.In recent years,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agents to treat psoriasis has been frequently reported abroad.Although there are also being used in China,but little. Here reviews the mechanism,clinical efficacy and domestic case reports of biological agents for psoriasis.【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4页(P2013-2016)【关键词】银屑病;生物制剂;T细胞活化【作者】沈芳(综述);谢韶琼(审校)【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上海市皮肤病临床学院,上海 200443;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200443;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2004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3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我国的患病率为0.59%,且男性高于女性,其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1]。
治疗银屑病(⽜⽪癣)的突破性进展——⽣物制剂详解⼈类历史上与银屑病的抗争进⾏了3000年。
在古埃及⼈的纸草⽂书,就可以读到多种⽪肤疾病的描述,还包括⽤⽇光照射治疗疾病的⽅法。
公元前129年—前99年,盖伦⾸次采⽤“psora”⼀词,描述鳞屑增多表⽪脱落伴有瘙痒的银屑病。
3000年过去了,光疗治疗银屑病⼀直延续并发展⾄今。
以经验性发现为基础,其他治疗⽅法陆续被医学发现,其中煤焦油、⽔杨酸等使⽤⾄今,以⾄近年来使⽤的糖⽪质激素、卡泊三醇、阿维A、MTX、环孢霉素等等。
但是现实中,仍有⼤量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达不到满意的疗效,或者因为药物副作⽤⽽限制了康复,银屑病仍是公认的顽疾。
因此,⼈们渴望医学科技进步,找到对于银屑病的突破性治疗⽅法。
直到上世纪末,科学家揭⽰,银屑病⽪肤之下的“元凶”——是淋巴细胞,导致了表⽪细胞的病态增殖。
从⽽解释了很多药物的作⽤机制,并开发出第⼀代抗淋巴细胞的⽣物制剂。
新世纪,银屑病的病因得到进⼀步揭⽰,科学发现了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精确信号通路,继⽽针对TNF-a 、 IL-12、23、17的⽣物制剂通过⽣物⼯程技术合成,精准的靶向治疗在银屑病中得以实现。
⽣物制剂终于成为银屑病治疗最有效的突破性疗法,其对于银屑病⽪损的清除率,和对于银屑病关节病变的改善率,远远超过了传统药物。
显著的⽪疹清除率,极⼤地提⾼了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活质量。
下图为患者单次注射2⽀类克,2周后⽪疹基本消退从治疗的便利性上,⽣物制剂也有很⼤优势,以“类克”(即上图中“英夫利西单抗”)为例,间隔2个⽉打1针,即可具有持续疗效。
以类克为例,下⾯具体介绍⽣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具体情况和⽤药流程。
⼀类克针是什么类克,⼜名“英夫利西单抗”,是治疗银屑病的新⼀代⽣物制剂。
由于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T淋巴细胞活化相关的细胞因⼦“肿瘤坏死因⼦α”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导致⽪肤反复炎症,形成斑块,⼤量脱屑,甚⾄产⽣脓疱和关节病变。
血热型银屑病最有效治疗方法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病症,其主要症状是皮肤出现红色斑块,表面有鳞屑覆盖。
银屑病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血热型银屑病是最为常见和严重的一种类型。
该类型的银屑病患者患病面积广泛,病情复杂,常常伴有剧烈瘙痒和疼痛。
因此,对于血热型银屑病的治疗,应该综合多种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
本文将介绍如何治疗血热型银屑病,包括药物治疗、光疗、中草药治疗、饮食调理等方面,并提供相关注意事项。
一、药物治疗1.口服药物(1)细胞毒素类药物: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可以抑制T细胞活动,减少皮肤角质形成和血管增生。
但该类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造成骨髓抑制、休克等,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沙利度胺等,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和皮肤角质形成。
但该类药物有一定的免疫抑制剂作用,容易引起感染等。
(3)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药、IL-17A治疗药等。
生物制剂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可抑制多种炎症因子,减少皮损。
2.外用药物(1)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丙酸氟轻松等,可缓解痒痛、红肿、鳞屑等症状,但不宜过量使用,以免造成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
(2)维生素D类药物:如钙醇等,可调节细胞增殖和角化,减轻症状,但副作用较少。
(3)角质溶解剂:如水杨酸、尿素等,可以软化鳞屑,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渗透,增加疗效。
二、光疗光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方法,包括紫外线B光疗和PUVA 光疗。
1.紫外线B光疗:经过专业的医疗机构设备,照射特定波段的紫外线,可以减少T细胞活动,减轻炎症和皮肤角质形成。
但疗效持续较短,且有一定副作用,如皮肤干燥、瘙痒等。
2.PUVA光疗:该疗法是以PUVA(光敏剂+紫外线A光照射)为基础,使PUVA 吸收后被照射的光受光子能量的激发,改变PUVA的化学结构,使PUVA分解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可以减小炎症,但是PUVA疗法副作用较大,需要仔细辨别是否适合使用。
银屑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一、银屑病的检查项目1.皮肤检查:主要观察患者头、面、四肢、躯干等部位有无红斑、鳞屑、痂皮、苔藓样病变等。
2.组织学检查:通过皮肤生物组织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银屑病,并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3.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血液指标,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进展情况。
4.血清学检查:主要检查外周血抗核抗体、抗鱼鳞状细胞抗体等以确定疾病类型和诊断。
5.免疫检查:可以检查血液中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以及银屑病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状况。
6.刺激试验:在病灶周围注射丹参酮、风毛菊酮等,观察病变的发生和消退情况,从而诊断病变的类型。
7.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方式,检查身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情况。
8.眼科检查:对于患有关节型银屑病的患者,应及时到眼科进行检查,了解眼睛是否有红斑、结膜炎等病变。
二、银屑病的治疗方法银屑病治疗方案要因人而异,一般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1.外用药治疗:适用于病情轻微的患者,外用药物可减少皮肤屏障的损伤,并起到舒缓瘙痒等症状的作用,如角鲨烷、维A酸、醋酸倍他米松等药物。
2.系统用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口服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在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指标。
3.光疗治疗:如紫外线B、PUVA疗法等可以帮助皮肤细胞更好的分化发育,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缩短疗程。
4.生物制剂治疗:如生物治疗药物英夫利昔单抗、特利珠单抗等,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病变。
5.整体治疗:如瑜伽、针灸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压力和疲劳,缓解症状。
三、银屑病的注意事项1.避免接触雨水和泥土:银屑病患者皮肤较敏感,雨水、泥土等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患者应保持干燥和卫生。
2.避免受到刺激:刺激常常会使皮肤出现炎症,如人为擦伤、过度磨擦等,患者应尽量避免受到刺激。
3.饮食宜清淡:应减少甜食、辛辣、油腻等食物的摄入,保持清淡平衡的饮食习惯。
【引文格式】 董良娇,陈霄霄,叶瑞贤,等.生物制剂在儿童及青少年银屑病中的应用进展[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0,27(2):130-133.DOI:10.3969/j.issn.1674-8468.2020.02.017. 通信作者:徐晓,E mail:38147311@qq.com·综述·生物制剂在儿童及青少年银屑病中的应用进展董良娇1,2, 陈霄霄3, 叶瑞贤1,2, 张锡宝1,2, 徐晓1(1.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广东 广州 510095;2.广州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182;3.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0)[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病因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
儿童及青少年银屑病的发病率不低,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Th17细胞及IL 23/IL 17轴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靶点。
TNF α拮抗剂、IL 12/IL 23拮抗剂及IL 17拮抗剂等生物制剂逐渐应用于儿童及青少年中、重度银屑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由于儿童及青少年的生理特点,更应注重生物制剂的安全性。
[关键词] 儿童; 银屑病; 生物制剂; 安全性[中图分类号] R758.6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8468.2020.02.017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存在,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18岁之前发病,约占儿童总数的1%[1]。
1970~2000年间,儿童银屑病的发病率增加了一倍以上[2],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
儿童银屑病皮损形态、分布以及疾病的发展过程与成人银屑病有所差异,治疗应用不同。
对于轻度银屑病患儿,通常只需要局部治疗。
银屑病5年了,在慢慢的加重,银屑病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多见的皮肤疾病,会带来搔痒、红肿、脱屑、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银屑病的常见治疗方法和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银屑病的常见治疗方法1. 外用药治疗银屑病的外用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激素类药物、维生素D3类药物以及煤焦油等,这些药物的作用是缓解银屑病症状并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
激素类药物作用快、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大,易出现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问题。
因此,医生通常会在症状缓解后逐渐减少激素类药物的用量。
维生素D3类药物主要通过促进角质细胞分化和扩散来达到止痒、减轻病情的效果,相比激素类药物,维生素D3类药物的副作用要小得多。
煤焦油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控制皮肤细胞数量和减少皮肤炎症来达到治疗效果,但舒适度较差,因此通常不应用于面部、手部和生殖器等敏感区域。
2. 光疗治疗光疗治疗主要使用UVB、PUVA等光疗方法,可以缓解症状并减轻疼痛。
其中UVB光线有助于杀死有害的细菌、减轻炎症,并能促进新陈代谢。
PUVA光疗则需要患者口服或外用光敏剂,然后暴露于UVA光线中,该方法可以阻止细胞产生过多的角质和黄色素,同时还能抑制炎症和免疫细胞的活动。
3. 内服药治疗内服药物主要包括维A酸、甲状腺素、风湿病药物等,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炎症、控制免疫反应和调节细胞活动来控制银屑病的病情。
其中,维A酸是一种重要的治疗药物,其有效成分可溶于脂肪,能够深入皮肤细胞,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角质细胞的数量,从而避免角融合酶的过度活动。
二、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1. 避免过度搔抓皮肤银屑病患者通常有搔抓皮肤的冲动,但这会加重病情和感染风险,甚至导致伤口和瘢痕留下,建议使用冷敷物质、温水冲洗或涂抹保湿霜来缓解瘙痒感。
2. 科学合理饮食银屑病患者应该科学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或可引发过敏的食物,如虾、蟹、鸡蛋、花生等。
同时,在饮食中应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铁和钙的食物,这些营养物质可以促进皮肤健康和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