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维导图做看图写话 第12讲 插入细节内容
- 格式:pdf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36
一年级看图写话策略及思维导图
一年级学生写话受识字量的限制,写话的时候会经常出现拼音。
而且内容大多干涩苍白。
但是从日常识字教学中组词再到造句的练习,多说多练,总是能很快进步的。
一年级学生思维跳跃性很大,要注意引导。
看图写话,先从学会看图开始学起。
学生要学会看图,看图说话。
这个目标也可以通过经常训练来达成。
从会说到会写,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他们说话的时候往往不考虑会不会写字。
这个时候要注意引导孩子从自己会写的字来进行说话,当不会写的字出现时,要注意学会换个说法。
但这个过程一样的需要多次重复的练习,毕竟孩子的识字量和转换说法的能力往往不足。
看图写话——巧用思维导图写好两三句话新疆石河子石总场一小何盼敎學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學生能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将单幅图片的内容,用两三句完整的话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學生學用思维导图表达图意,并有一定的条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學生写话的兴趣,善于观察,乐于表达。
敎學重点:指导學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图意,展开合理想象,利用思维导图的思维表达方式,将所看所想完整的有条理的表达出来。
敎學难点:让學生将图片中的内容,用两三句完整的话表达出来。
写作时,做到格式正确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句通顺。
敎學思路:抛出问题;學习直观可视的思维导图;将句子逐步表达的更完整、具体;总结看图写话方法;练习写话。
敎學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8分钟敎學过程:一、问题导入1、小朋友,听到大家都说做练习时写话题很难,不知道该怎么写。
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支支招吧!相信,聪明的你,學到了小妙招,一定能轻松解决这个难题!2.没错!我的小妙招就是:巧用思维导图二、指导看图写话。
(一)看图写话,离不开三个字看想写1、观察时特别要注意:(课件出示)(1)谁?(观察外貌、衣着)(2)在哪里?(观察周围景色)(3)干什么?(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这是成句三要素,有了他们,才能构成一句完整的话想要把一句话表达的更完整,再加上什么时候,心情?会更好。
(仔细观察周围景色、人物衣着以及表情)2、我们一边仔细观察,更要用心思考。
要做到有顺序的表达我们所看,所想到的;还可以搜索我们脑海中积累的好词好句来给我们的句子施施魔法。
如果,能加上你奇妙神奇的想象,或者平时的生活,你的句子就会更精彩啦!3、把我们所想到的写下来,还需要注意4、用思维导图来學习写话方法,是不是更简单了呢?想要把看图写话写得更具体,更生动,我再送你一段口诀,快来读读吧!三1.學会这么多强大的本领,看图写话一定再也难不倒你啦!2.接下来我们就来挑战一下吧。
3.希望你學有所得,能写出一篇自己最满意的看图写话!。
暑假一升二习作专题之看图写话【学习目标】掌握看图写话的技巧【知识精讲】看图写话分为写人、写事和写物三类。
三类看图写话的解题技巧:●写人六要素:身份、外貌、动作、性格、语言和看法。
1.描写身份:看清楚图中人是谁,准确判断图中人物的性别、年龄和身份。
如:邻居家的小妹妹有三岁了。
2.描写外貌:从图中人物的身高,长相,眼睛,头发,穿着等方面去描写。
如:头顶扎了一个小辫子,胖乎乎的。
3.描写动作:确定图中人物在做什么事,通过想象展开故事情节。
如:她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特别活泼。
4.描述性格和语言:要对图中人物的性格,爱好,神态、语言、心理活动进行细致描写,图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描写可以通过细致观察之后,结合实际发挥想象力来写。
如:每当看到熟悉的叔叔阿姨从她身边经过,她都会甜甜地叫一声:“叔叔阿姨好!”叔叔阿姨们都很开心。
5.结尾要写出对这个人物的看法:如:我们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小妹妹。
●写事六要素:通过丰富的图片信息,观察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开头:说明描述一件事要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过程:写话时,重点描述事情的经过。
3.细节:大胆想象,巧妙构思,丰富过程部分。
4.结果:事情的结果要根据意图展开合理的想象。
根据画面的人物关系,会有哪些预期结果,大家心情怎么样?会不会有下次?现实生活中的类似情景,家人对你有什么期望等等,都可以作为看图写话的结尾。
●写物四要素:事物的名称、形状、颜色和功能。
1.描写名称:仔细观察所写的实物,弄清楚各部分名称及其特点,抓住其特色。
如果是物品,要仔细观察其外观、色彩、用途等,如果是动植物,要观察其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等等。
2.描写形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形状,如从头到尾,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等,层次要分明。
3.描写颜色和功能:要描写物品的功能或用途。
对于日常用品,如橡皮、铅笔等可以略写几句功能;对于有些比较复杂的物品,如玩具汽车,就可以详细地描述其功能或用途,重要的是能够突出物品的特色。
初探运用思维导图给孩子的看图写话插上翅膀摘要:语言文学与文化是社会发展、国家进步、人们生活的必备知识技能,历经岁月流转更是成为了我国特有的知识文化瑰宝,因此在我国教育历史当中语文的教学一直都是必要的存在,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现代语文教学变得更加贴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利用丰富多样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而作为学习基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符合学生年龄、心理、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当思维导图遇上看图写话,新兴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出现了,即思维导图和看图写话的相结合。
关键词:思维导图;看图写话;策略探讨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主要是通过运用表达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来提高学习效率。
而看图写话其实就是以图画为素材来培养学生认真看图、合理想象、培养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等多种思维能力,那么将思维导图与看图写话相融合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思考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当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内容和运用技巧。
因此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探。
1.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1.引导教学,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够,阅读积累的语言也不够,对于事物的理解相对直观简单,也就是所谓的非黑即白,那么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事物的表达过于单一,没有联想和想象的意识。
因此在看图写话的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只能简单地讲述图片的内容(如:一只山羊在吃草、小象在洗澡、小朋友在运动)却没有形象化的描述,假如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在看图写话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想象,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小猫抓老鼠这样的图画当中,教师可以先让孩子对图片进行描述,然后运用思维导图来罗列出以下问题(如:“小猫是什么颜色的?它在哪里抓老鼠?小猫用了什么方式抓老鼠?它抓到老鼠了吗?”)引导学生思考,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让学生紧跟思维导图的引导来展开想象,将图片内容丰富起来,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对于图片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第十二课插入细节内容
看看这张图:
还记得我们是怎么用流程图来画出
它的主要内容的吗?
抓出最主要结构就可以写一小段话,概括整张图画的内容进门做饼干出门小松鼠小老鼠小老鼠
看见了解
写一写
小老鼠来到小松鼠家,
看见小松鼠们正在用
它们收集的果仁做饼干。
小老鼠明白了:
原来它们忙忙碌碌,
是在为过冬准备食物啊!
当它离开时,
小松鼠们还送了它一块
刚做好的果仁饼干。
插入细节
圈出可以细化的部分添加细节:小松鼠们制作饼干的过程进门做饼干出门
小松鼠小老鼠小老鼠
看见了解
画一画这是主流程进门做饼干出门小松鼠小老鼠小老鼠
看见了解2-制作饼干
3-包装4-运输1-捣碎果仁跟着小老鼠参观做饼干的过程
这是子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