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射赤平投影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13
极射赤平投影原理极射赤平投影是一种地图投影方法,又称为极射投影或天体赤平投影。
它是一种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切平面上的方法,保持地球的极点在地图的中心,使得赤道线在地图上呈现为直线,而经纬线则变成半圆形。
极射赤平投影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天文学、地理学以及地图制作等。
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是将地球表面上的点,投影到位于地球极点与地球中心之间的一个平面上。
在极射赤平投影中,将地球的极点作为投影的中心,地球表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着从极点到该点的直线被投影到平面上。
这种投影方法使得地球的周长圆变成了一个大圆,而经纬线则成为半圆形。
同时,由于赤道与极点之间的投影长度较长,因此在极射赤平投影中,赤道区域显得更为扭曲,而高纬度地区则比较平缓。
极射赤平投影的优点是可以在投影图上直观地看到赤道线、经线、纬线以及地球的极点。
它在天文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用于绘制天球图和天空赤平图,方便研究天文现象和观测星体的位置。
此外,在地理学中,极射赤平投影也可用于制作大比例尺地图,以及展示极地和高纬度地区的地理信息。
然而,极射赤平投影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会引起地图上地理特征的形变和扭曲。
由于赤道区域在投影中较长,因此经度线在赤道区域内变形更为严重,会导致经线错位和拉长。
此外,在高纬度地区,极射赤平投影也存在较大的面积形变和形状变化,使得地图上的地理区域较难准确表示。
极射赤平投影的具体实现可以通过数学公式和计算机图形处理来完成。
数学公式包括投影点坐标的计算方法,以及经纬度坐标与平面坐标的相互转换方法。
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则用于实现将地球表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并进行图形绘制和渲染。
总之,极射赤平投影是一种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可用于绘制天球图和天空赤平图,以及制作大比例尺地图。
它在天文学和地理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地图形变和扭曲的问题。
通过数学公式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极射赤平投影的具体实现。
构造地质实训4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地质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学到的地质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4极射赤平投影是地质实训中常用的一种图形展示方式,下面将就其基本原理及应用进行详细讨论。
1.基本原理:4极射赤平投影是一种将地球表面的地理地貌信息以平面图形的形式展示的方法。
它基于地球表面的四个特殊点,即地球两个地轴极点、黄道平面和本初子午线来进行投影。
首先,从地球的黄道平面和本初子午线出发,通过地球的北极点和南极点,在黄道平面上确定一个点,称之为方程点。
方程点的位置取决于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然后,从观察者所在位置引出一条射线,穿过地球的表面并与黄道平面相交。
最后,通过对地轴的绕点旋转变换,将地球的曲面信息转换为平面图形。
2.应用:4极射赤平投影在地质实训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2.1绘制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是地质学研究和实践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它能够以明确的方式展示地下地质结构和构造特征。
通过4极射赤平投影,可以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质信息转换为平面图形,有利于地质学家对地质剖面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
2.2绘制地质地图地质地图是地质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它能够全面反映地球表面的地质特征和地质构造。
4极射赤平投影可以将地球表面的地理地貌信息以平面图形的形式展示,为地质学家制作地质地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3测量地震活动地震是地球内部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对地震活动的监测和研究有助于预测地震的发生和演化。
4极射赤平投影可以帮助地震学家将地震活动的数据以平面图形的形式表示,有助于对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进行精确测量和研究。
2.4矿产资源勘探地质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地质资源的勘探和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矿产资源。
4极射赤平投影可以将地球表面的地质特征以平面图形展示,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4极射赤平投影是地质实训中常用的一种图形展示方式,它通过对地球四个特殊点的确定和地轴的旋转变换,将地球表面的地理地貌信息转换为平面图形。
极射赤平投影基本作图方法极射赤平投影基本作图方法§1 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一、投影要素1、投影球—以任意长为半径的球,球面即球表面2、赤平面—过投影球球心的水平面3、基圆—赤平面与球面相交的大圆,或称赤平大圆凡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相交的大圆,统称为大圆,不过球心的一球面与球面相交所成的圆统称小圆。
4、极射点—球上两极发射点,分上半球投影和下球投影。
二、平面和直线的投影的解析(一)平面投影1、过球心的平面投影任何一个过球心的无限伸展的平面(岩层面、断层面、节理面或轴面等),必然于球面相交成球面大圆,球面大圆与极射点的连线必然穿过赤平面,在赤平面上这些穿透点的连线即为该平面的相应大圆的赤平投影,简称大圆弧。
1)直立大圆(平面)——为基圆直径2)水平大圆(平面)——为基圆本身3)倾斜大圆(平面)——以基圆直径为弧的大圆弧性质:球面大圆投影后在赤平面上仍为一个圆。
2、不过球心的平面投影不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相交成直径小于球直径的小圆、球面小圆投影仍为一个小圆。
1)直立小圆(平面)——部分为基圆内一条弧,部位为基圆外一条弧2)水平小圆(平面)——为基圆的同心圆3)倾斜小圆(平面)①全部位于圆基内的小圆②部位于基圆内,部分在基圆外③全部在基圆外性质:1)球面大圆或球面小圆投影在赤平面仍为一个圆2)半径角距相等的球面小圆(即面积相等的小圆),其投影小圆面积不等,近基圆圆心处,远离圆在大。
3)任何过极射点(P)的球面大圆或小圆其赤平投影均为一条直线。
4)球面大圆或小圆在赤平面上的投影圆的圆心(R’)与作图圆心(C)是不重合的;只有水平球面大圆和水平球面小圆投影后,投影圆心(R’)作图圆心(C)与基圆的圆心O点重合,并且投影圆的圆心(R’)与基圆圆心(O)愈远,R’与C分离愈大。
(二)直线投影过球心的直线无限延伸心交于球面两点,称极点。
1、铅直线投影点为基圆圆心2、水平线投影点为基圆直径的两个端点3、倾斜线股影点,一个在基圆内,另一个在基圆外,称对距点,其角距为180°三、投影网:吴尔福网和施密特网(一)吴氏网的结构及成因原理吴氏网的结构:基圆、径几大圆弧、纬向小圆弧、东西、南北经纬线,间距2°,误差±0.5°1、基圆,赤平大圆,代表水平面,0°-360°方位角刻度2、经向大圆弧,由一系列走向SN的,向东或西倾斜,倾角不同(0°-90°),间隔2°的投影大圆弧(代表倾斜平面)组成。
极射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1极射赤平投影极射赤平投影(Stereographic projection)简称赤平投影,主要用来表示线、面的方位,及其相互之间的角距关系和运动轨迹,把物体三维空间的几何要素(面、线)投影到平面上来进行研究。
特定:方法简便、直观、是一种形象、综合的定量图解。
在构造地质、工程地质、结晶学和航海上被广泛地应用。
23投影要素1、投影球2、赤平面:过投影球球心的水平面3、基圆:赤平面与球面相交的大圆(赤平大圆)。
凡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相交的大圆,统称为大圆,不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相交所成的圆统称小圆。
4、极射点: 球上两极发射点,分上半球投影和下球投影一、面和线的赤平投影(一)投影原理任何一个过球心的无限伸展的平面(岩层面、断层面、节理面或轴面等)和线,必然与球面相交成球面大圆和点。
球面大圆与极射点的连线必然穿过赤平面,在赤平面上这些穿透点的连线即为该平面的相应大圆的赤平投影,简称大圆弧。
451.平面的投影平面(PGF)产状:SN/90 °∠40°,投影到赤平面上为PHF。
PF代表走向,OH代表倾向,DH代表倾角。
2.线的投影直线(OG)产状:90 °∠40°,投影到赤平面上为H点。
OD为直线的倾伏向,HD为倾伏角。
(二)、投影网:吴尔福网和施密特网1、吴氏网的结构及成因原理吴氏网的结构:基圆、经向大圆弧、纬向小圆弧、东西、南北经纬线,间距2°,误差±0.5°。
(1)基圆:赤平大圆,代表水平面,0°-360°方位角刻度。
(2)两条直径:EW,SN。
(3)经向大圆弧:由一系列走向SN的,向东或西倾斜,倾角不同(0°-90°),间隔2°的投影大圆弧(代表倾斜平面)组成。
(4)纬向小圆“为一系列走向东西、直立小圆的投影小圆弧组成。
他们将SN直径、经向大圆和基圆等分,每小格为2 °。
极射赤平投影原理极射赤平投影原理是地图投影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将地球表面上的点投影到一个位于地球中心位于北纬90度的纬度圈上的投影面上。
该投影面包括两个投影面:一个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圆柱面,另一个是以地球为中心的穹顶面。
极射赤平投影的名称反映了它与极射赤平坐标的关系。
该投影的特点是可以将取点的正反距离和方位与它们在地球表面上的距离和方位保持一致。
这个特性使得极射赤平投影在航空、航海、地理测绘以及其他需要准确测量和导航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极射赤平投影原理。
首先,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概念是将地球表面上的点投影到一个位于北纬90度的纬度圈上的投影面上。
投影面可以是一个圆柱面或者一个平面。
对于圆柱面投影,地图投影面是一个位于地球中心的圆柱面,而对于平面投影,地图投影面是一个位于地球中心的平面。
对于圆柱面投影,其中心纬度是纬度角度α。
纬度角度是一个与赤道垂直的经线与投影面的夹角,通常以角度的形式表示。
纬度角度α越大,圆柱面投影距离地球赤道越远。
对于平面投影,其中心纬度由赤纬度决定。
赤纬度是从地球中心到地球表面上其中一点的垂直距离与赤道半径的比值。
在极射赤平投影中,赤纬度是一个正的小值。
在极射赤平投影中,切点是宇称表面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切点也是投影面上的一个点,它对应于地球表面的一个点。
对于圆柱面投影,切点是位于纬度角度α的纬度圈上的一个点。
对于平面投影,切点是赤纬度相应的点。
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是利用宇称表面和地球表面之间的距离和方位的关系来进行地图投影。
宇称表面上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在地球表面上的距离乘以一个常数。
宇称表面上的两点之间的方位等于它们在地球表面上的方位加上一个常数。
具体来说,极射赤平投影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选择投影中心。
投影中心可以是任何地球上的一个点,通常选择一个感兴趣区域的中心点作为投影中心。
2.选择投影面。
投影面可以是一个圆柱面或者一个平面。
对于圆柱面投影,需要选择纬度角度α,对于平面投影,需要选择赤纬度。
极射赤平投影极射赤平投影(Stereographic projection)简称赤平投影,主要用来表示线、面的方位,相互间的角距关系及其运动轨迹,把物体三维空间的几何要素(线、面)反映在投影平面上进行研究处理。
它是一种简便、直观的计算方法,又是一种形象、综合的定量图解,广泛应用于地质科学与岩土工程分析中。
运用赤平投影方法,能够解决地质构造的几何形态和应力分析等方面的许多实际问题,因此,它是研究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的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
一、面和线的赤平投影(一)投影原理一切通过球心的面和线,延伸后均会与球面相交,并在球面上形成大圆和点。
以球的北极为发射点,与球面上的大圆和点相连,将大圆和点投影到赤道平面上,这种投影称为极射赤平投影。
本书一般采用下半球投影,即只投影下半球的大圆弧和点。
图1为一球体,AC为垂直轴线,BD是水平的东西轴线,FP是水平的南北轴线,BFDP为过球心的水平面,即赤平面。
1(平面的投影方法(图1) 设一平面走向南北、向东倾斜、倾角40?,若此平面过球心,则其与下半球相交为大圆弧PGF,以A点为发射点,PGF弧在赤平面上的投影为PHF弧。
PHF弧向东凸出,代表平面向东倾斜、走向南北,DH之长短代表平面的倾角。
2(直线的投影方法(图2) 设一直线向东倾伏、倾伏角40?,此线交下半球面于G点。
以A为发射点,球面上的G点在赤平面上的投影为H。
HD的长短代表直线的倾伏角,D的方位角即直线的倾伏向。
同理,一条直线向南西倾伏、倾伏角20?,此线交下半球面于J点,其赤平投影为K点。
图1 图2为了准确、迅速地作图或量度方向,可采用投影网。
常用的有吴尔福网(简称吴氏网,也称等角距网)(图3A)和施密特网(等面积网)(图3B)。
吴尔福网与施密特网基本特点相同,下面以吴尔福网为例介绍投影网。
图3(二)吴尔福投影网(图3A)1(结构要素(1)基圆即赤平面与球面的交线,是网的边缘大圆。
由正北顺时针为0?-360?,每小格2?,表示方位角,如走向、倾向、倾伏向等。
一、序言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有许多,但无论是平面滑动的单一楔形断面滑体、单滑块和多滑块分析法,还是楔体滑动的仿平面分析法、楔体分割法、立体分析法、霍克分析法以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推荐法等,在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时,需要知道滑体控制平面(包括结构面和坡面、坡顶面)或直线(包括平面的法线)的地质产状,以及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间夹角等。
其中平面和直线的产状可以通过现场测量获取,除此之外的几何参数,在没有发明极射赤平投影之前,都是用计算法求得,不仅它们的计算公式复杂,而且计算过程繁琐,也很容易出错。
如果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求解边坡稳定性分析所需的几何参数,那就可以简化这些几何参数的计算过程,而且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在现场测量出各个控制平面的地质产状即可。
二、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一)投影要素极射赤平投影(以下简称赤平投影)以圆球作为投影工具,其进行投影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为投影要素,包括:1.投影球(也称投射球):以任意长为半径的球。
2.球面:投影球的表面称为球面。
3.赤平面(也称赤平投影面):过投影球球心的水平面。
4.大圆:通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相交而成的圆,统称为大圆(如图一(a)中ASBN、PSFN、NESW),所有大圆的直径相等,且都等于投影球的直径。
当平面直立时,与球面相交成的大圆称为直立大圆(如图一(a)中PSFN);当平面水平时,与球面相交成的大圆称为赤平大圆或基圆(如图一(a)中NESW);当平面倾斜时,与球面相交成的大圆称为倾斜大圆(如图一(a)中ASBN)。
5.小圆:不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相而成的圆,统称为小圆(如图一(b)、(c)中AB、CD、FG、PACB)。
当平面直立时,与球面相交成的小圆称为直立小圆(如图一(b)中DC);当平面水平时,与球面相交成的小圆称为水平小圆(如图一(b)中AB);当平面倾斜时,与球面相交成的小圆称为倾斜小圆(如图一(b)中FG或图一(c)中PACB)。
6.极射点:投影球上两极的发射点(如图一),分上极射点(P)和下极射点(F)。
由上极射点(P)把下半球的几何要素投影到赤平面上的投影称为下半球投影;由下极射点(F)把上半球的几何要素投影到赤平面上的投影称为上半球设影。
一般采用下半球投影。
7.极点:通过球心的直线与球面的交点称为极点,一条直线有两个极点。
铅直线交球面上、下两个点(也就是极射点);水平直线交基圆上两点;倾斜直线交球面上两点(如图五中A、B)。
(二)平面的赤平投影平面与球面相交成大圆或小圆,我们把大圆或小圆上各点和上极射点(P)的连线与赤平面相交各点连线称为相应平面的赤平投影。
1.过球心平面的赤平投影随平面的倾斜而变化:倾斜平面的赤平投影为大圆弧(如图二中的NB′S);直立平面的赤平投影是基圆的一条直径(如图一(a)中的NS);水平面的赤平投影就是基圆(如图一中的NESW)。
2.不过球心平面的赤平投影也随平面倾斜而变化:直立平面的赤平投影是基圆内的一条圆弧(如图三KD′H);倾斜平面的赤平投影有以下三种情况:⑴当倾斜小圆在赤平面以下时,投影是一个圆,且全部在基圆之内(如图三FG);⑵当倾斜小圆全部位于上半球时,投影也是一个圆,但全部在基圆之外;⑶当倾斜小圆一部分在上半球,另一部分在下半球时,赤平面以下部分的投影在基圆之内,以上部分的投影在基圆之外。
当球面小圆通过上极射点时,其赤平投影为一条直线(如图一(c)中PACB的投影为AB);水平小圆的赤平投影在基圆内(如图四中A′B′),A′B′是一个与基圆同心的圆。
(三)直线的赤平投影直线AB的投影点就是其极点A、B和极射点P的连线与赤平面的交点A′、B′。
铅直线的投影点位于基圆中心;过球心的水平直线的投影点就是基圆上两个极点,两点间距离等于基圆直径;倾斜直线的投影点有两个,一点在基圆内,另一个在基圆外,两点呈对蹼点,在赤平投影图上两点的角距相差180°(如图五)。
(四)吴氏网及其CAD制作目前广泛使用的极射赤平投影有等角距投影网和等面积投影网。
等角距投影网是由吴尔福发明的,简称吴氏网;等面积投影网是由施密特发明的,简称施氏网。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球面上大小相等的小圆在吴氏网上的投影仍然是圆,投影圆的直径角距相等,但由于在赤平面上所处位置不同,投影圆的大小不等,其直径随着投影圆圆心与基圆圆心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而在施氏网上的投影则呈四级曲线,不成圆,但四级曲线所构成的图形面积是相等的,且等于球面小圆面积的一半。
使用吴氏网求解面、线间的角距关系时,旋转操作显示其优越性,不仅作图方便,而且较为精确。
而使用施氏网时,可以作出面、线的极点图或等密度图,能够真实反映球面上极点分布的疏密,有助于对面、线群进行统计分析,但其存在作图麻烦等缺点。
1.吴氏网的结构及成图原理吴氏网(图六)由基圆、南北经向大圆弧(NGS)、东西纬向小圆弧(ACB)等经纬线组成。
标准吴氏网的基圆直径为20cm,经、纬线间的角距为2°。
(1)基圆,由指北方向(N)为0°,顺时针方向刻出360°,这些刻度起着量度方位角的作用;(2)经向大圆弧是由一系列通过球心,走向南北,分别向西和向东倾斜,倾角由0°到90°(角距间隔为2°)的许多赤平投影大圆弧所组成。
这些大圆弧与东西直径线EW的交点到端点(E点和W点)的距离分别代表各平面的倾角。
如图六中GW表示的大圆弧NGS所代表的平面向西倾斜,倾角为30°。
(3)纬向线是由一系列走向东西的直立平面的赤平投影小圆弧所组成。
这些小圆弧离基圆的圆心O愈远,其所代表的球面小圆的半径角距就愈小,反之离圆心O愈近,则半径角距就愈大。
相邻纬向小圆弧间的角距也是2°,它分割南北直径线的距离,与经向大圆弧分割东西径线的距离是相等的。
如图六所示,ED=SH=WG=NF,角距都为30°。
2.吴氏网的CAD图解绘制吴氏网,其实质就是在赤平大圆上画出经向大圆弧和纬向小圆弧。
那么这些大圆弧和小圆弧都是怎样是绘制出来的呢?在没有CAD制图系统软件以前,人们通过平面几何关系利用圆规、直尺等原始工具绘制,其绘制过程很复杂。
而在CAD制图系统软件下,绘制大圆弧和小圆弧是非常简的,下面就介绍它们的原理和绘制过程。
(1)绘制大圆弧的原理与步骤要绘制大圆弧,应至少知道大圆弧上的三个点N、S、B′(如图二所示),其中N、S点是每条大圆弧都必须经过的,是已知点。
现在只要能确定经向大圆弧与东西径线EW的交点B′,问题就迎刃而解。
①计算OB′长度根据倾斜平面的倾角、基圆的直径,可按下式计算点O与点B′之间的距离(公式一)式中R——基圆的半径;α——大圆弧所代表平面的倾角(°)。
②以基圆的圆心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一个圆,该圆与基圆的东西径向线EW交于B′点。
③过N、S、B′三个点画一个圆,并剪掉基圆外部分,大圆弧也就绘制完成。
(2)绘制小圆弧的原理与步骤要绘制半径角距为的小圆弧,同样也应至少知道小圆弧上的三个点(如图六所示的A、C、B三个点)。
根据吴氏网的结构与原理,可以通过CAD 制图确定A、C、B三个点的位置。
①确定点C,首先用公式一计算点O与点C间距离,但其中为小圆弧的半径角距;然后以基圆的圆心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圆,该圆与基圆的南北径向线NS交于C点。
②以基圆的圆心为基点,将南北径线ON分别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角度,得两条直线,分别与基圆交于A、B点。
③过A、C、B三个点画一个圆,并剪掉基圆外部分,小圆弧也就绘制完成。
三、赤平投影网CAD图解的应用利用传统标准吴氏网对平面、直线进行投影时,一般步骤是:把透明纸(或透明胶片等)蒙在吴氏网上,画基圆及“十”字网心,并用针固定于网心上,使透明纸能够绕网心旋转。
然后在透明纸上标出E、S、W、N,以正北(N)为0°,顺时针数到360°。
东西直径EW确定倾角,一般是圆周为0°,至圆心为90°。
这样做具有以下缺点:一是较麻烦,二是当旋转透明纸时,容易从针孔处发生破裂而移位;三就是准确性不高;四是效率低。
如果用CAD制图,则可避免上述不足,且使作图更简化,用不着吴氏网中的那么多的经、纬线,只需要画出基圆及其南北径线和东西径线。
1.平面赤平投影的CAD图解(如图七)例1:一平面产状126°∠30°,绘制其赤平投影图。
(1)绘制一直径为20cm的基圆,同时画出铅直和水平两条直径,并标出E、S、W、N。
后面的例子均需要这一步,画法与之相同,所以不再重复。
(2)平面的倾向是126°,则其走向为36°。
将南北径线绕基圆的圆心O顺时针旋转36°到达AB位置,与基圆交于A、B两点,则AB就是平面的走向线。
(3)以基圆的圆心O为基点,将射线ON顺时针旋转126°到达OD位置,与基圆相交于点D,则OD即为该平面的倾向线。
(4)用公式一计算线段OC长度。
以基圆的圆心O为圆心,OC为半径画圆,交OD于C点。
(5)采用三点法,即过A、C、B三点画圆,并切掉基圆外部分,所得大圆弧ACB即为该平面的赤平投影。
2.直线赤平投影的CAD图解(如图八)例2:一直线产状330°∠40°,绘制其赤平投影图。
(1)将ON绕圆心O顺时针旋转330°后到达OA位置,与基圆交于点A,则OA即为该直线的倾伏向。
(2)用公式一计算OA′值。
以基圆的圆心O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A于A′点,则点A′即为该直线的赤平投影。
3.平面法线赤平投影的CAD图解(如图九)例3:一平面产状为105°∠40°,绘制其法线的赤平投影。
(1)按例1所述方法,绘制产状为105°∠40°平面的赤平投影大圆弧NB′S。
(2)平面法线的倾角与平面的倾角之和等于90°,因此平面法线的倾角为50°。
用公式一计算OA′。
以基圆的圆心O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B′O的延长线于A′点,则A′点为该平面法线的赤面投影,也称其为平面的极点。
由于平面法线倾向与平面倾向相反,相差180°,平面法线的倾角与平面的倾角之和等于90°,因此也可根据平面法线产状与平面产状间的这种关系,首先计算法线的产状为285°∠50°,然后再按例2方法绘制法线的赤平投影。
4.相交两条直线所构成平面的产状例4:已知两直线180°∠20°和90°∠32.3°相交,用赤平投影法求解这两条直线所构成平面的产状(如图十(a)、(b))。
(1)为很好地利用CAD制图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两条直线倾角与平面倾角间的关系式:tan2βsin2γ=tan2α1+tanα2-2tanα1tanα2cosγ(公式二)式中β——两条相交直线所构成平面的倾角(°);α1、α2——分别为两条直线的倾伏角(°);γ——两条直线倾向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