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发现自己的潜能2
- 格式:pdf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9
发掘自己的潜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知道发掘自己潜能的一些方法。
在交流与互动中,提高分析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手机、整理、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学会多方面发掘自己的潜能,增强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试的能力提高自我反思、激励自我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故事分享、体验交流、问题思考、归纳总结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分享课下回忆或收集的有关激发潜能的事例,在分享中认识自己的潜能、发现自己的恰能进而主动发掘自己的潜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使大家都感受到人的潜能的巨大,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鼓励学生开发自我潜能,树立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
从而培养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发掘潜能的方法。
难点:认识和发掘自己的潜能。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潜能并评估自己的的潜能,通过教师的引领和自我的感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信心和斗志,从而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真正使自己的潜能得到释放和发掘。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学法:合作讨论与探究、情境设置法。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关于人脑潜能的相关心理学知识,收集激发潜能的故事如:《农民救子》、《残疾人斯蒂文》学生:搜集有关自己或他人发掘潜能的故事;预习本段内容,分好活动小组,并明确组内分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听故事:《残疾人斯蒂文》一位已被医生确定为残疾的美国人,名叫斯蒂文,靠轮椅代步已二十年,他的身体原本很健康,他赴越南打仗,被流弹打伤了背部的下半截,被送回美国治疗,经过治疗他虽然康复,却没法行走了。
他整天坐轮椅觉得此生已经完结,有时就借酒消愁,有一天,他从酒馆出来,照常坐轮椅回家,却碰上三个劫匪,动手抢他的钱包,他拼命呐喊拼命反抗,却触怒了劫匪,他们竟然放火烧他的轮椅,轮椅突然着火,斯蒂文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双腿不能行走,他拼命逃走,求生的欲望竟然使他一口气跑了一条街。
《发现自己的潜能》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阿莲,来自盖洋中学。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发现自己的潜能》,本框题选自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自我新期待》第二框题,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一、本课设计依据(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第五课《自我新期待》是第二单元的重点,第二框《发现自己的潜能》又是第五课的难点,本框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认识、发现自己的潜能,并能把自己的潜能应用起来,共两目,第一目:认识自我的潜能,第二目:发掘潜能的方法。
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感受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从而培养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它是对第一个框题的继承和发展,并为第三个框题的学习起铺垫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进入中学后,初中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不断对自己进行重新审视。
如: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能力、价值、责任如何?等等。
认识潜能是认识自我的重要内容。
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能,但在新的学校、新的班集体中,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压力、难度的增强,很多学生早早的失去了自信心,迷失了少年时期美好的梦想,学生对自身潜能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必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三)课程标准依据是新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简单分析,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使大家都感受到人的潜能的巨大,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从而树立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品质。
2、能力目标:(1)感受自身存在的潜能,提高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归纳综合的能力。
3、知识目标(1)了解潜能的相关知识(2)探讨发掘潜能的方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发掘自己潜能的方法2、教学难点:认识和发掘自己的潜能(设置重、难点的依据:初一学生认识水平低,理解能力有限,缺乏自信,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