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窑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9.87 MB
- 文档页数:79
隧道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 隧道窑的简介说到隧道窑,大家可能会想,“这是什么东东?”其实,隧道窑是一种超牛的工业炉,主要用于陶瓷、砖块、瓦片等材料的烧制。
它的结构就像一条漫长的隧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和技术,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吧!2. 隧道窑的结构2.1 窑体隧道窑的主体就像一根长长的管子,真是“见缝插针”的艺术!它一般由耐火砖构成,能够承受高温,简直就像是高温的“铁血战士”。
窑体内部有多条通道,用于进出不同的产品。
这样一来,就能一次性烧制大量的东西,效率杠杠的,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选择。
2.2 热交换系统然后就是热交换系统了,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把热气循环利用的聪明办法。
这个系统可以让窑内的热量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简直就像“过期不候”的节能达人,省钱又环保。
大家知道,烧砖烧瓦可是个耗能大户,能省一分钱就是一分钱啊!2.3 进料和出料系统别忘了进料和出料系统,这可是“流动性”的重要保证。
它们负责把未烧制的材料送进去,以及把烧好的成品搬出来。
想象一下,一个个瓷砖像赶集一样,纷纷走出隧道窑,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3. 隧道窑的工作原理3.1 烧制过程说到工作原理,隧道窑的烧制过程简直像个大舞台,产品们在这里上演一场精彩的“火焰秀”。
首先,未烧制的材料被送入窑内,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它们就像变魔术一样,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
刚开始的时候,温度可能在600℃左右,慢慢地,直到1300℃,那种高温简直是“热火朝天”!3.2 冷却过程烧制完后,接下来就是冷却过程了。
这时候,窑内的温度开始下降,就像“凉风习习”的秋天,产品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冷却的过程也很重要,太快可能会导致产品裂开,这可是“功亏一篑”的事情啊!所以,隧道窑一般采用渐进式冷却,让每一个产品都能安安全全地“顺风归家”。
4. 小结总的来说,隧道窑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窑炉,它就像是一台高效的生产机器,运转起来那叫一个顺畅。
它的设计和工作原理融合了许多现代科技,既节能又环保,真是“聪明绝顶”。
隧道窑用能1、电风机:①排烟、助燃风机各30kw②车下风机3 kw、车封风机7.5 kw③余热风机22 kw④尾冷风机7.5 kw ⑤气幕风机15Kw 风机总功率:30×2+3+7.5×2+22+15=115 kw顶车机:5.5 kw(每次推车按5分钟计算)窑头摆渡车:3 kw(每次摆车按5分钟计算)窑尾摆渡车:大车3 kw(每次摆车按5分钟计算)步进机:3Kw(常开计算)热水泵:3Kw(常开计算)隧道窑装机总功率:115+5.5+3+3+3+3=132.5Kw每天用电:(115+3+3)×24+(5.5+3+3)×12车×1/12小时=2904+11.5=2915.5Kw2、水使用循环水(部位:水箱、排烟风机、助燃风机、余热风机)水箱容积计算:150×1650×2=495000mm3隧道窑结构设计一、原始资料:1、生产任务:5000吨海绵铁/年2、产品和种类和规格:种类:海绵铁;规格:3、工作日:335天4、成品率、5、燃料和种类及组成:高炉煤气6、坯体入窑水分:、7、原料的组成:焦末+石屑,铁鳞8、烧成制度:还原时间:40~44H,设计最高使用温度1250℃,还原温度1150~1180℃、9、窑型的选择等数据:OTSK86/1880型二、1、隧道容积的计算:①窑炉长度86m x窑内宽1.88m x窑内高度1.619m=261.75992m3;②拱πR2x60°/360°=1.850607m2x86m=159.15224m3;1.62813 x1.880/2=1.5304422 m2x86m=131.6180292 m3;159.15224-131.6180292=27.5342108 m3;总容积:261.75992m3+27.5342108 m3=289.2941308 m3。
2、窑内容纳窑车数计算:窑车尺寸:长2300mmx宽1800mmx高820mm窑内车位:37辆窑车总数:56辆单车装载数量:20组80支罐3、窑的产量计算:装具尺寸:4、窑长、内宽、内高的确定:窑炉长度86m x窑内宽1.88m x窑内高度1.619m5、窑体材质、厚度的研究:窑炉炉衬选材遵循温度对应原则,在高温区内衬采用N-1粘土质耐火砖(耐火度≥1750℃)及轻质保温砖和硅酸铝纤维毯,低温区采用N-2粘土质耐火砖及轻质保温砖。
5.4.3隧道窑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及拱顶,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
燃烧设备设在隧道窑的中部两侧,构成了固定的高温带--烧成带,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
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风流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
在台车上放置装入陶瓷制品的匣钵,连续地由预热带的入口慢慢地推入(常用机械推入),而载有烧成品的台车,就由冷却带的出口渐次被推出来(约1小时左右,推出一车)。
耐火材料用隧道窑按使用温度可分为三类:
1)低温隧道窑-烧成温度约1000℃,主要用于焙烧滑板砖和其它一些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制品。
2)中温隧道窑:烧成温度1300℃~1650℃,主要用于烧成普通碱性砖、粘土砖、高铝砖、滑板砖、水口砖、硅砖等制品。
3)高温隧道窑:烧成温度大于1700℃,一般介于1800℃~1900℃,主要用于烧成中档镁砖、高纯镁砖、直接结合镁铬砖、镁铝质及刚玉质等制品。
硅砖隧道窑一般长150m~180m,车台面至窑顶的高度为1.6m~1.9m;碱性砖隧道窑一般长80m~100m,车台面至窑顶的高度~1m等。
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及拱顶,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
燃烧设备设在隧道窑的中部两侧,构成了固定的高温带--烧成带,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
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风流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
在台车上放置装入陶瓷制品的匣钵,连续地由预热带的入口慢慢地推入(常用机械推入),而载有烧成品的台车,就由冷却带的出口渐次被推出来(约1小时左右,推出一车)。
隧道窑与间歇式的旧式倒焰窑相比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
1、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
Continuous production, short circle, big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high quality.2、利用逆流原理工作,因此热利用率高,燃料经济,因为热量的保持和余热的利用都很良好,所以燃料很节省,较倒焰窑可以节省燃料50-60%左右。
saving the minerals 50-60%.3、烧成时间减短,比较普通大窑由装窑到出空需要3-5天,而隧道窑约有20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
short stining time, which w.b 3-5 days less than normal hoffmon kiln..4、节省劳力。
不但烧火时操作简便,而且装窑和出窑的操作都在窑外进行,也很便利,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
safing labours. Not only easy operation during sintering, loading and exporting for green bricks. But also improving the working condisiton, and reduce the labour intensity.5、提高质量。
一、隧道窑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通道,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窑墙及窑顶(顶部有平顶和拱顶之分),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窑车上装载着烧成产品,依次窑车进车,窑尾出车。
窑体构成了固定的预热带,冷却带,通常称为隧道窑的“三带”。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在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
隧道窑的中间为烧成带,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制品,鼓入的冷风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窑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
烧结砖隧道窑使用的燃料有固体、液体和气体3种不同的燃料。
目前我国大部分隧道窑使用的是固体燃料,也就是煤。
称作内燃烧结,有条件的地方也使用外烧结法,也就是油和气作为燃烧原料。
隧道窑是连续化生产,中间没有间断期,烧成周期短产量大,不受自然天气的影响,节约燃料。
它主要是利用逆流原理工作,因此热利用率较高,与常规轮窑相比热利用率高达50%左右。
隧道窑生产可节省劳力,能改善劳动环境,可减少环境污染,操作简便,装卸产品便于实现机械化。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与轮窑相比,减少了工人二次倒运,烧成温度可控可调。
容易掌控其烧成规律,破碎率较低。
隧道窑和窑体内配套设备比较耐用,因为隧道窑与轮窑相比窑内不受急冷急热的影响,所以窑体使用寿命较长,一般在5年内不大修。
隧道窑在占地面积上与相同产量和规格的轮窑相比要少2|3。
隧道窑与轮窑所用砌筑材料和配备设备不一样。
因此,投资造价要高于轮窑,但后期生产成本低于轮窑。
二、隧道窑的种类与结构隧道窑可按内宽、产量、结构、运转自动化程度等各项指标进行分类。
(一)按隧道窑的断面宽度分类可分为3.0m,3.3m,3.6m,4.6m,4.8m,6.9m,7.3m,9,3m,10.3m等不同宽度的隧道窑。
(二)按窑炉结构分类(1)按窑顶结构可分成拱顶隧道窑,吊平顶隧道窑两大结构。
碳化坦隧道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最近在研究碳化坦隧道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
你们有没有见过那种长长的、像隧道一样的建筑呀?碳化坦隧道窑就有点像那种长长的隧道呢。
先来说说它的结构吧。
它基本上是个长长的、窄窄的通道,有点像咱们城市里长长的地下通道似的。
这个隧道窑主要由窑体、窑车、燃烧系统、通风系统还有温度控制系统这些部分组成。
窑体啊,就像是这个长长的隧道的墙壁,它得足够坚固来承受窑内的高温呢。
窑车呢,就好比是在这隧道中来回跑的小推车,它是用来放那些要被碳化的材料的,就像我们把菜放在小推车上送去厨房一样。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那这东西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这就要说到它的工作原理啦。
大家都知道烤红薯吧,红薯放在火边慢慢烤,最后变得香香脆脆的。
我们的碳化坦隧道窑就像是一个超大型的烤红薯的地方,只不过它烤的不是红薯,而是那些需要碳化的材料。
它的燃烧系统就好比是生火的地方,负责产生热量。
当燃烧产生的热空气吹进窑内的时候,就像是一阵热风吹过隧道似的,热空气会均匀地包围着窑车上的材料,使得这些材料在高温的作用下慢慢发生碳化反应。
这里面呢,通风系统也超级重要。
就像咱们房间里需要通风一样,窑内也得通风才好。
通风系统就像是窑内的小风扇,可以把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去,再把新鲜的空气换进来。
这样既保证了窑内有足够的氧气供燃烧,又可以让碳化反应顺利进行。
再说说温度控制系统。
这东西可就像是窑内的一个小管家一样。
咱们烤红薯的时候也不能火太旺或者太弱呀,碳化材料也是这个道理。
温度控制系统会时刻检测窑内的温度,如果温度太高了,它就像个贴心的小助手,让燃烧系统减弱一点,如果温度太低了,就想法子让燃烧更旺一些。
谈到这里,我就想起我当初刚开始接触这个碳化坦隧道窑的时候,特别困惑它怎么能让那么多的材料都均匀碳化呢?后来我就想象它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烤箱,烤箱要是热力都不均匀的话,肯定烤不好东西对吧?这个窑也是一样,如果哪里热哪里不热,那就会有的材料碳化过头,有的还没碳化好。
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及拱顶,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
燃烧设备设在隧道窑的中部两侧,构成了固定的高温带--烧成带,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
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风流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
在台车上放置装入陶瓷制品的匣钵,连续地由预热带的入口慢慢地推入(常用机械推入),而载有烧成品的台车,就由冷却带的出口渐次被推出来(约1小时左右,推出一车)。
隧道窑与间歇式的旧式倒焰窑相比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
1、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
Continuous production, short circle, big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high quality.2、利用逆流原理工作,因此热利用率高,燃料经济,因为热量的保持和余热的利用都很良好,所以燃料很节省,较倒焰窑可以节省燃料50-60%左右。
saving the minerals 50-60%.3、烧成时间减短,比较普通大窑由装窑到出空需要3-5天,而隧道窑约有20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
short stining time, which w.b 3-5 days less than normal hoffmon kiln..4、节省劳力。
不但烧火时操作简便,而且装窑和出窑的操作都在窑外进行,也很便利,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
safing labours. Not only easy operation during sintering, loading and exporting for green bricks. But also improving the working condisiton, and reduce the labour intensity.5、提高质量。
隧道窑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隧道窑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它是一种集防火、防水、隔热、保暖等功能于一体的独特建筑。
隧道窑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民间建筑,后来逐渐被引入宫廷和寺庙建筑中,成为传统建筑中的瑰宝之一。
起源与特点
隧道窑最早起源于古代汉族民间建筑中,它通常用于建造茅草屋或砖瓦屋的厨
房和灶房。
隧道窑的主体结构由土坯或砖瓦构成,顶部为拱形或半圆形。
为了保证通风和排烟,隧道窑通常与室内的炉灶相连接,让烟气顺利排出。
隧道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构造设计。
由于隧道窑内外相连,炉火直接与窑体相接,可以充分利用热量,并将热能均匀分布到整个窑体中,保证了炉火的持续燃烧。
隧道窑的应用与传承
隧道窑不仅在民间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宫廷建筑和寺庙建筑中也有所
体现。
在皇宫、寺庙和民居建筑中,隧道窑常被用作厨房、灶房或供暖之用,成为建筑中重要的一部分。
隧道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之一,其建造技艺一直被传承至今。
在现代,
隧道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继续得到发扬光大,有些地区还在传统建筑中保留隧道窑的建筑特色,延续着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
结语
隧道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形式,承载着我国丰富的建筑文化
和历史传统。
在现代社会,隧道窑的应用虽然不如古代那般广泛,但其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功能特点仍然值得我们去探讨和传承。
或许,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隧道窑这种古老而神奇的建筑形式会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隧道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哎呀,说起那个烧砖头的家伙——隧道窑,我可是有说不完的故事。
它可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冷冰冰的工业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大家伙,有着自己的脾气和个性。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土生土长”的隧道窑,它的结构怎么样?又是咋运作的呢?首先得说说这家伙的外观,那可真是个庞然大物啊!长长的身子,就像一条龙一样,蜿蜒在工地上。
它的身体由很多个“房间”组成,每个“房间”里都装着不同的设备,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
这些“房间”可不是随便乱来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预热室、烧成室和冷却室,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使命。
说到结构,这隧道窑可不简单。
它是由许多个“房间”组成的,这些“房间”就像是一个个小房子,里面住着各种设备。
比如说,预热室是用来预热原料的,让它们变得暖和起来;烧成室是最重要的地方,那里发生了化学反应,把原料变成了我们想要的形状;冷却室则是用来降温的,让整个生产过程热乎乎地结束。
那么,这些“房间”是怎么工作的呢?让我来给你细细道来。
预热室里,工人叔叔阿姨们会放上一堆堆的原料,然后启动那些小小的风扇,让空气流动起来。
这样一来,原料就被吹得暖暖的,就像是被妈妈抱在怀里一样。
接着,原料会被送到烧成室,那里的温度高得吓人,就像是火山爆发一样。
在那里,原料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我们想要的形状。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成品就会出现在冷却室。
这里温度降下来了,就像是太阳下山了一样。
成品就会被小心翼翼地搬出来,等待下一个工序的到来。
这个过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但别担心,每一个步骤都有专门的工人叔叔阿姨们负责,他们就像是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忙个不停。
而且,隧道窑的工作可不只有这些,它还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像是加温、降温、改变气氛等等,真是厉害极了!隧道窑就是一个神奇的大家伙,它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添砖加瓦。
虽然它看起来不起眼,但它的贡献却是不可忽视的。
下次看到它的时候,别忘了给它点个赞,毕竟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哦!。
隧道窑结构原理及工作系统隧道窑是烧结砖瓦工业最主要的一种连续式烧成设备,近年来,采用高效节能的隧道窑成为砖瓦工业节能的主要措施之一。
一、隧道窑型式及结构隧道窑,顾名思义,是形状类似于隧道的窑,其主体为各种建筑材料、耐火材料、保温材料砌筑构成的密封的、能够经受高温烘烤的隧道,砖瓦坯体在窑车上依次通过隧道,同时在适宜的热工制度下加热、焙烧、冷却,最终获得性能稳定的砖瓦制品。
1.隧道窑型式烧砖隧道窑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出现过好多形式的窑型,各种窑型都具备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根据原料性能,从工艺上一般把烧结砖瓦的隧道窑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次码烧隧道窑,另一类为二次码烧隧道窑。
(1)一次码烧隧道窑所谓一次码烧隧道窑,就是将湿砖坯一次码到隧道窑的窑车上,窑车依次经过隧道干燥室和焙烧窑,完成砖坯的干燥、烧成两个生产环节,中间再不需要二次码运。
早期的一次码烧隧道窑是由隧道干燥室衍变而来,其断面小,长度短,产量小,多条组成一组。
由于该种隧道窑的投资相对较小,使用设备简单,功率消耗较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定的市场。
但这种窑生产过程不太稳定,操作难于掌握,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太好,成品率不高,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近几年,隧道窑一次码烧技术在新建砖瓦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时的一次码烧窑和原来的一次码烧隧道窑已不可同日而语,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不仅依靠码车设备的技术进步。
也是隧道窑测控技术和烧成技术提高的表现。
一次码烧隧逍窑常用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隧道窑和隧道干操室结构完全分开,二者可以“一”字型布置,也可以平行布置,窑车凭借运转系统连续进出干燥室和隧道窑。
另一种是干燥和烧成共用一条隧道,二者结构是一体的,窑上设干燥和烧成两套工作系统,在适当的部位用气流或门将干燥段和烧成段分开。
(2)二次码烧隧道窑二次码烧隧道窑是成型的湿坯先进行干燥,干燥好的干砖坯再码到窑车上进行烧成。
湿坯干燥采用小断面隧道干燥室或其他干燥方法。
干燥时要码一次湿坯,干燥好后干坯需要再次码放到窑车上。
隧道窑的原理
隧道窑是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的窑炉,它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
燃烧过程中的氧气供应和热量传递,以达到烧制陶瓷的效果。
隧道
窑通常由进料口、燃烧室、热风循环系统和出料口等部分组成,下
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隧道窑的原理。
首先,进料口是将生坯陶瓷制品送入隧道窑内进行烧制的入口,燃烧室是燃料燃烧的地方,热风循环系统则是将燃烧产生的热风均
匀地吹送到窑内,使窑内温度均匀。
出料口则是烧制完成后将陶瓷
制品取出的地方。
隧道窑的原理主要包括燃烧原理和热传递原理。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然后通过热风循环系统将热
风送入窑内。
热风在窑内流动,使窑内温度升高,从而完成陶瓷制
品的烧制过程。
隧道窑的热传递原理是通过热风循环系统将热量均匀地传递到
窑内,使窑内温度保持均匀。
热风循环系统通常包括风机、燃烧室、管道和出风口等部分,通过这些部分将热风均匀地送入窑内。
隧道窑的原理还包括氧气供应原理。
在燃烧过程中,氧气是燃
料燃烧的必要条件,通过控制燃烧室的通风口和热风循环系统的风量,可以有效地控制氧气的供应,从而控制燃烧过程的温度和速度,保证陶瓷制品的烧制质量。
总的来说,隧道窑的原理是通过控制燃烧过程中的热量传递和
氧气供应,使窑内温度均匀,完成陶瓷制品的烧制过程。
隧道窑在
陶瓷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原理不仅涉及热力学和气体流动
等知识,还涉及工程技术和生产实践,对于陶瓷制品的质量和产量
都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