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伤口负压引流护理技术经验操作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56.98 KB
- 文档页数:5
精品文档.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严格掌握VSD负压封闭引流禁忌者,如癌性溃疡伤口、活动出血伤口、暴露的血管和器官等。
2、常规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必要时,应做好配血准备。
3、评估患者对VSD负压封闭引流的了解程度、心理状况。
【护理措施】1、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易压迫的部位,如背部、骶尾部等处,应经常更换患者体位,用垫圈、被子等将其垫高、悬空,防止维斯第(VSD)敷料的引流管被压迫或折叠,因而阻断负压源。
3、定时更换一次性灭菌引流瓶。
在更换时需严格无菌操作,应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
关闭负压源,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回流到维斯第敷料内,避免引起逆行感染。
4、观察要点:(1)负压源的压力是否维持在125mmHg~450mmHg(0.017Mpa~0.060Mpa)(2)维斯第(VSD)敷料是否塌陷:避免按压VSD敷料.否则吸附的液体被挤压到周围皮肤上,并使S&N生物半透薄膜粘贴不牢而漏气。
(3)观察一次性无菌吸引装置是否密封,保证引流通畅 ,观察引流管管形是否存在。
(4)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并准确记录。
5、严密观察创面周围局部变化,包括皮瓣的色泽、温度、肿胀程度、毛细血管返流等。
如发现皮瓣周围皮肤颜色变暗,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6、为保障人工皮有效负压吸引以及皮瓣的血液循环,应用垫枕使创面处于悬空位,勿受压,同时注意将引流管出口处于低位,勿受压打折。
7、营养支持:负压吸引吸出的引流物中含有大量蛋白,为防止机体出现负氮平衡,我们鼓励其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必要时静脉营养加强支持治疗。
8、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出现悲观、失望、焦虑、易怒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并向患者解释VSD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使患者消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1、加强对患者活动时引流管保护措施的指导,预防脱管。
vsd负压引流的负压值负压引流是一种通过负压力来帮助排出体内的液体或气体的治疗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如手术后的伤口引流、胸腔积液的引流等。
而负压值是负压引流中一个关键的参数,它决定了引流的效果和治疗的成败。
负压值是指在负压引流系统中,负压设定的数值。
它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进行衡量。
负压值一般在-20mmHg到-120mmHg之间选择,具体取决于不同的治疗需求和患者的情况。
负压值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进行。
对于一些手术后的伤口引流,一般选择较低的负压值,如-40mmHg,这样可以减少对伤口的牵拉,促进伤口的愈合。
对于胸腔积液的引流,一般选择较高的负压值,如-80mmHg,这样可以增加引流的速度和效果。
负压值的选择也要考虑引流液的性质。
引流液的性质可能会影响负压值的选择。
如引流液粘稠度高,流动性差,可以选择较高的负压值来增加引流液的排出。
而引流液粘稠度低,流动性好,可以选择较低的负压值来减少对伤口的牵拉。
负压引流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来调整负压值。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不断观察患者的情况和引流液的排出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负压值。
如果引流液的排出量较少或者患者病情有所改善,可以逐渐降低负压值。
相反,如果引流液的排出量较多或者患者病情没有改善,可以逐渐增加负压值。
总之,负压值是负压引流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引流的效果和治疗的成败。
负压值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引流液的性质和治疗的进展来进行。
医生在使用负压引流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负压值,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VSD引流护理操作评分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准备质量标准20分1、核对医嘱核对治疗卡、病历查医嘱、床号、姓名了解操作目的(每项1) 4 1、操作者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口罩、洗手,符合无菌操作原则要求2、严格三查八对(重点)3、缺项扣分2、自身评估:着装整齐规范、戴口罩,洗手(每项0.5) 23、用物评估(1)用物齐全:负压表、负压管2根、无菌钳、负压瓶、手套,生理盐水、注射器、安尔碘、洗手消毒液等均符合要求。
(每项0.375)34、环境评估: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前项得0.5 ) 25、患者评估(1)核对床头卡、腕带查看患者床号、姓名,告知患者需要进行VSD引流护理的目的(每项1)(2)评估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VSD引流情况。
(每项1)(4)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恐惧的心理,配合程度。
(每项1)9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0分1、推治疗车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床头卡和腕带上姓名、床号,告知患者在实施过程中的配合要求(每项1)6 1、正确挤压引流管2、负压符合要求3、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不用手接触引流管接头,用无菌纱布包裹。
(重点)4、每日更换引流管或遵医嘱。
5、隔离消毒原则,络合碘消毒引流袋接头处,先内后外。
6、缺项扣分2、实施(1)检查引流管,判断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性状、量,检查负压膜有无渗漏,清理床头(每项2)8(2)取体位、暴露引流管,戴手套(3分),用血管钳在接口近端5CM夹闭引流管并关闭负压装置(4分);7(3)、消毒接口处上下5CM,(2)从冲洗管冲洗并分离负压管及负压瓶(2分); 4(4)、取引流瓶放于治疗车下层(2分); 2(5)、正确消毒引流管接口端的内壁、横断面、外壁(每项2); 6(6 )正确摆放已消毒的引流管管端(2分) 2(7)、取出已消毒负压瓶及负压管,正确连接(2分); 2(8)、.正确摆放引流(2.5分)正确调节负压(2.5分); 5(9)、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是否通畅(每项2分) 4(10)、脱手套,手消,整理患者衣物及床单位(每项1);记录引流情况于护理记录单上(2分);按规定处置用物(1分)8(11)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按要求卧位保持引流的通畅;不能随意翻动;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不可绕抓伤口。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一、引流的定义引流是在机体的某一部分与机体其他部分间、或与外界间建立开放通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段,它是外科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之一。
二、引流的目的1、及时排除体腔、器官或组织中的脓性积液、坏死组织、异物、异常积聚的血液和消化液等有害物质,以减低压力消灭死腔,消除对机体的炎性刺激,改变感染部位的生物环境,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抑制局部细菌繁殖,防止感染扩散,促进炎症消退,也就是说预防或治疗由于脓性渗出液、坏死组织、异物、血液、消化液等积聚而对机体造成的生物学损害;2、保证缝合部位的正常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观察引出物的数量和性状,以便判断被引流区内的情况;三、引流的分类1、治疗性引流:对已感染的病灶的引流如脓肿引流,或在手术、创伤后体腔内积液的引流。
2、预防性引流:以预防积液、感染或吻合口漏为目的的引流,严格的说,引流不能预防吻合漏口的发生,只能在发生漏时避免造成弥漫性腹膜炎。
3、诊断性引流:如诊断性腹腔灌洗,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经纤维内镜胰胆管插管造管引流,十二指肠引流等。
四、引流的原则1、慎重决定是否放置引流,不必要的引流是有害的;2、严重污染或可能发生感染的创面,应予引流;3、引流的目的是建立由被引流区到体外的有效通道;4、引流可以重力、毛细血管作用、虹吸作用或负压吸引作为动力;5、引流物对人体是一种异物,可增加感染的机会(腹腔的引流有可能成为肠梗阻、消化道漏或腹避疝气的原因),引流物尽可能用对人体组织无刺激的材料制作;6、开放的引流为细菌逆行污染提供了途径,应尽可能采用封闭式引流,避免逆行感染。
7、柔软的、易曲的引流物可以减少临近组织因机械压迫发生糜烂、坏死的可能性、有侧孔的引流管可因临近组织的吸入或长入而闭塞;8、填塞既可有引流作用,又可有压迫止血作用,但留置时间过长可诱致感染;9、引流物应尽可能取最短途径引出,放置时应保证其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戳空放置引流管或其它引流物时应注意戳空的大小,松紧并在一个通道(平面)上通过各层组织;10、放置引流时应避开重要结构(血管、神经、脏器);11、被动重力引流应尽早可能低位引流;12、放置引流物后应确切固定其外端以免滑入深部组织或体腔,密切观察或记录引流出物的数量和性状,准确记录引流物的数量和放置、拔出日期;13、引流物应尽可能早地拔出,通常在术后第3~5天,为预防吻合口漏后发生弥漫性腹膜炎而放置的引流应在手术后第5~7天拔出;引出物有异或数量较大时,应酌情坐相应处理,如立即在此手术探查手术野,退出或更换引流物;14、引流物的存在并不一定保证引流效果,引流的通畅性应经常予以考察,引流不畅时须立即做相应处理。
·论 著·显微外科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其质量评分标准的制定张华,杨峰,杏玲芝,焦耿军摘要:目的制定显微外科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评分标准,以规范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方法采用理论研究结合临床实践的方法初步拟订显微外科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评分标准;应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对17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定量分析各指标的权重。
结果显微外科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流程包含评估、核对、检查,更换、观察及整理6个I级指标,28个Ⅱ级指标;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评分标准包含准备、评估、操作程序、评价4个I级指标,33个Ⅱ级指标。
2轮征询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07、0.838,I级、Ⅱ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W)为0.501、0.416。
结论用Delphi法制定显微外科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流程及VSD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评分标准,具有合理性、实用性,可用于临床。
关键词:显微外科; 感染创面; 封闭式负压引流; 护理技术; 操作规范; 评分标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52(2014)14-0026-04 DOI:10.3870/hlxzz.2014.14.026Construction of nursing practice standards for mcrosurgical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therapy and quality rating standard∥Zhang Hua,Yang Feng,Xing Lingzhi,Jiao Gengjun∥(Nursing Department,Anning Branch,General Hospital of LanzhouMilitary Region,Lanzhou 73007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develop"Nursing Practice Standards for Microsurgical 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Therapy"(NPS)and"Quality Rating Standards for Nursing Practice after VSD Therapy"(QRS),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nursing practice for mi-crosurgical VSD treatment and scoring system.Methods The draft of NPS and QRS were complete based on theoretical researchand clinical practice,and 2-round expert consultations were conducted among 17experts according to the Delphi method to analyzethe weight of indexes.Results The NPS had 2levels with 6indexes of evaluation,verification,checking,renewal,observation andclearing up in level I and 28indexes in levelⅡ,while QRS consisted of 2levels with 4indexes of preparation,evaluation,opera-tional procedure and appraisal in level I and 33indexes in levelⅡ.Besides,the experts′coefficient of the two-round consultationwas 0.807and 0.838respectively,while experts′coordination coefficient of level-I and level-Ⅱindexes was 0.501and 0.416re-spectively.Conclusion NPS and QR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Delphi method are rational and practical,which can be used in clinicalpractice.Key words:microsurgery; infected wounds;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nursing skills; operational standards; scoringstandards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安宁分院护理部(甘肃兰州,730070)张华:女,本科,主管护师,护理部主任,wgxjzhd@163.com收稿:2014-03-01;修回:2014-04-15 随着我国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机体皮肤或软组织缺损创面感染是当前最常见、最难处理的问题,如果控制不好,可导致肢体功能残疾,给患者回归社会带来隐患。
VSD负压引流技术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配合程度。
2、观察患者VSD局部敷料及负压引流是否通畅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二、操作流程要点: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私自调节负压及倾倒引流液。
2、指导患者活动时不要牵拉、扭曲引流管,保持通畅。
3、指导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四、注意事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负压瓶的位置要低于创面,有利于引流。
3、进行翻身操作时必须先妥善安置引流管,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堵塞。
4、如发现VSD引流不畅或贴膜内伤口颜色有改变,有坏死组织或渗液残留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感染
1、预防:①遵循无菌原则;②保持引流有效性;③观察生命体征变化;④及时处理坏死组织。
2、处理:①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及时处理;②发现VSD引流不畅或贴膜内伤口颜色有改变,有坏死组织或渗液残留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二)肌肉萎缩
1、预防:①要戒烟限酒,注意劳逸结合;②严格预防感冒、胃肠炎,以免引起肌力下降,加重病情;③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过度。
2、处理:发现肌肉萎缩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六、操作考核评价标准
VSD负压引流管护理技术(100分)
监考老师签字:。
创口引流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创口引流是一种创伤后的处理方式,旨在通过清洁、引流和预防感染的措施促进创口的恢复。
本文将介绍创口引流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以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应用这一临床技术。
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创口引流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所需器材和洗手等。
2. 选择合适的引流装置根据创口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引流装置,如引流管、纱布或引流球等。
3. 清洁创口用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宜的溶液清洁创口,去除污物和分泌物,并用无菌纱布轻轻擦拭创口周围的皮肤。
4. 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创口和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确保操作环境的洁净。
5. 引流装置置入将选择好的引流装置置入创口,确保其与创口紧密贴合,减少死腔和感染风险。
根据需要,可在创口周围使用透明敷料固定引流装置。
6. 引流液排出确保引流器畅通,将引流器与引流袋或容器连接,并适时排出创口分泌物,保持创口的干燥和洁净。
7. 观察与护理定期观察创口引流情况,记录引流液量和颜色,并观察创口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情况。
根据需要,及时更换引流装置,避免二次感染。
二、评分标准为了对创口引流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根据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价:1. 引流液量根据创口引流的目的和引流液量,评估引流的效果。
一般来说,引流液量越多,说明引流效果越好。
2. 引流液性质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浑浊度和气味等特征,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应为清亮的液体,无气味和异味。
3. 创口周围情况观察创口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情况,评估创口的愈合情况和感染风险。
4. 引流装置状态评估引流装置的稳固性和贴合度,检查是否有松动和脱落现象,避免二次感染的发生。
5. 患者的反馈听取患者对创口引流的感受和反馈,了解患者的疼痛、不适和满意程度,及时调整引流装置和护理方式。
综上所述,创口引流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选择引流装置、清洁创口、消毒、引流装置置入、引流液排出、观察与护理等步骤。
通过评分标准对引流液量、性质、创口周围情况、引流装置状态和患者反馈进行评估,可全面了解引流效果及创口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