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考点整理
- 格式:pdf
- 大小:540.15 KB
- 文档页数:6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历年真题城市与绿地规划系统一、填空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简述生产绿地建设四、论述题简述“田园城市”特点及意义。
植物学部分一、填空二、名词解释宿根花卉三、简答题简述树木配置原则四、绘图题校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要求:平面图1:300标出树种的中文名称及冠幅剖面图1:300两张简要设计说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考研辅导咨询电话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北林风景园林硕士考研专业课备考笔记留园●简介:●位于苏州阊门外上津桥下塘。
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由太仆寺少卿徐泰时修建。
当时称为“东园”。
清嘉庆年间改筑,更名为“寒碧山庄”,收集太湖石12峰置于园内。
同治十二年(1873),因刘姓主人而俗呼为“刘园”。
光绪年间为大官僚盛康购得,又加以扩建,更名“留园”。
面积大约2公顷。
●园临紧邻于宅第之后,分为西、中、东三区。
三区各具特色: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以山、水兼长,东区以建筑取胜。
如今,西区已较荒废,中区和东区则为全园的精华。
网师园●简介:●位于苏州城东南阔家头巷,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当时的园主人为吏部侍郎史正志,园名“鱼隐”。
后几经兴废,到清代乾隆年间归宋宗元所有,改名“网师园”。
网师即渔翁,仍含鱼隐的本意,都是标榜隐逸清高的。
乾隆末年,园归瞿远村,俗称瞿园。
今日的网师园大体上是当年瞿园的规模和格局。
●网师园占地0.4公顷,是一座紧邻于住宅西侧的中型宅园。
住宅共四进,第一进轿厅和第二进大客厅为外宅,第三进“撷秀楼”和第四进“五峰书屋”为内宅。
园门设在第一进轿厅之后,门额上砖刻“网师小筑”。
另一园门设在内宅西侧,供园主人和内眷出入。
●园林的平面略成丁字形,其主体部分居中,以一个水池为中心,建筑物和游览路线沿着水池四周安排。
狮子林●简介:●在苏州园林中以湖石假山奇巧、有趣著称,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
当时,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和尚(普应国师)而建造狮子林。
中锋和尚原住浙江天目山狮子岩,而建园之处又多怪石,状如狮子,因此园名“诗之林”,又名“狮子林”,前寺后园,亦称“狮林寺”。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历年真题城市与绿地规划系统一、填空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简述生产绿地建设四、论述题简述“田园城市”特点及意义。
植物学部分一、填空二、名词解释宿根花卉三、简答题简述树木配置原则四、绘图题校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要求:平面图1:300标出树种的中文名称及冠幅剖面图1:300两张简要设计说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考研辅导咨询电话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北林风景园林硕士考研专业课备考笔记三.英国园林1.英国传统庄园:英国从14世纪开始,改变了古典城堡式庄园而成为与自然结合的新庄园,对其后园林传统影响深远。
当时,利用丘阜起伏的地形与稀疏的树林、绿茵草地,以及河流或湖沼,构成秀丽、开阔的自然景观,在显朗处布置建筑群或组,使其处于疏林、草地之中。
这类庄园,一般称为“疏林草地风光”,概括其自然风景的特色。
庄园的细部处理,也极尽自然格调。
如用有皮木材或树枝作棚架、栅篱或凉亭,周围设木柱栏杆等。
2.英国整形园:17世纪60年代起,英国模仿法国凡尔赛宫苑,刻意追求几何整齐植坛,而使造园出现了明显的人工雕饰,破坏了自然景观,丧失了自己优秀的传统,如伊丽莎白皇家宫苑、汉普顿园等。
这些园一律将树木、灌丛修剪成建筑物形状、鸟兽物像和模纹花坛,而原有的乔木、树丛、绿地,却遭严重破坏。
这片地方点缀着精心修剪过的林木和树篱,一直把人们的目光引向前方的草坪。
致使每一棵树上都有刀剪痕迹。
3.英国自然风景园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后,人们更重视自然保护,热爱自然。
当时英国生物学家也大力提倡造林,文学家、画家发表了较多颂扬自然树林的作品,庄园主对刻板的整形园也感厌倦,加上受中国园林的启迪,英国园林师注意了从自然风景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了自然风景园的新风格。
造园时,园中有形状自然的河流、湖泊,起伏的草地,自然生长的树木,弯曲的小径。
尽量除去一切规则式痕迹,全园呈现出牧歌式的自然景色。
此园一成,人们为之耳目一新,争相效法,形成了“自然风景学派”,自然风景园在英国相继出现。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历年真题城市与绿地规划系统一、填空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简述生产绿地建设四、论述题简述“田园城市”特点及意义。
植物学部分一、填空二、名词解释宿根花卉三、简答题简述树木配置原则四、绘图题校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要求:平面图1:300标出树种的中文名称及冠幅剖面图1:300两张简要设计说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考研辅导咨询电话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北林风景园林硕士考研专业课备考笔记第三章园林艺术基本原理第一节园林美学概述•园林美:简言之,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
园林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大自然造化的典型概括,是自然美的再现。
园林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山水地形美—包括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地貌利用、土石假山等,它形成园林的骨架和脉络。
世界最大的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加拿大)高200米、宽1100米。
2.借用天象美—借日月雨雪雾造景。
3.再现生境美—仿效自然,创造人工植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波兰华沙)4.建筑艺术美—风景园林中根据造景需要,修建一些园林建筑,包括亭台楼阁榭,殿堂厅轩等。
5.工程设施美——园林中游道廊桥、假山水景、挡土护坡等设施也要注意艺术处理而区别一般市政设施。
6.文化景观美:园林中景名、对联、摩崖碑刻、字画雕塑等无不浸透着人类文化精华。
7.色彩音响美:风景园林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天然图画,是一曲袅绕动听的美丽诗篇—色彩影响美。
8.造型艺术美—园林中运用艺术造型来表现某种精神。
9.旅游生活美:园林是一个可游、可赏、可居、可学、可食、可购的综合活动空间,这些都会给人们带来情趣,带来生活的美感。
10.联想意境美—丰富的景物,通过人们联想,达到见景生情,体会玄外之音的效果。
拙政园与谁同做轩(清风、明月、我)。
第二节形式美法则一.形式美的表现形态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不同线形表现不同的性格特征。
长条直线表现出水平线的广阔宁静。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历年真题城市与绿地规划系统一、填空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简述生产绿地建设四、论述题简述“田园城市”特点及意义。
植物学部分一、填空二、名词解释宿根花卉三、简答题简述树木配置原则四、绘图题校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要求:平面图1:300标出树种的中文名称及冠幅剖面图1:300两张简要设计说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考研辅导咨询电话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北林风景园林硕士考研专业课备考笔记不同视角的风景感染游人在观赏游览过程中,因所处的位置不同,或高、或低,使得观赏视角有了变化,从而有了平视、仰视、俯视之分。
(1)平视观赏平视是中视线与地平线平行而伸向前方平视观赏中所看到的景物就叫做平视风景平视观赏具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气氛,没有紧张感,可以消除疲劳平视风景宜选在视线可以延伸到较远的地方,如西湖、太湖等有平静水面的地区,或者有大面积的草地,以及较空旷的地方。
创造一个较安静的环境(2)仰视观赏中视线上仰,不与地面平行。
与地面垂直的线条有向上消失的感觉,景物高度方面有较强的感染力。
易形成雄伟、高大、严肃的气氛,仰视景观对人的压抑感较强。
(3)俯视观赏中视线与地平线相交,垂直地面的线组产生向下消失的感觉。
景物开展在视点的下方,且显得愈加低、小。
俯视景观易产生开阔、惊险的效果。
“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登泰山而小天下”。
在一个景区,随着不同视点、视角的变化,则产生变化多端的景观的景观效果。
(风景园林手绘辅导课程咨询可加叩叩贰肆伍久六贰二肆七七)。
毛泽东“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名句,从园林观景的角度讲,也是一个很精辟的论述。
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不同的游览方式可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
如何组织好游览观赏,掌握好游览观赏的规律,可很好的指导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1)静态观赏静态观赏是指视点与景物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
静就是息,游而不息使人筋疲力尽。
在静态构图中,远山,近水,主景、配景、前景、中景、背景的位置不变,空间组织和空间构图的平衡、轻重固定不变。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历年真题城市与绿地规划部分一、填空1、城市绿地规划成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城市附属绿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居住区人均绿地不小于______,小区游园不小于______,组团绿地不小于______4、城市工业、居住、商业三大类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______5、雅典宪章规定的城市四大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花圃、苗圃等绿地在绿地分类中属于______7、居住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为______,小区游园的服务半径为______二、名词解释1、绿线2、其他绿地三、简答题1、生态城市的五点重要原则2、画出道路绿化带的几种断面形式四、论述题1、大伦敦规划的内容和对后来城市发展的影响2、汶川地震后凸显出城市绿地避难的作用,请结合实际说明如何规划城市的避灾绿地(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考研辅导咨询电话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北林风景园林硕士考研专业课备考笔记园林空间色彩构图园林空间构图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空间造型的景物布置,另一是指空间造型的色彩表现。
园林空间色彩构图就是指园林空间造型的色彩表现。
其主要内容为确定空间色彩构图的基调、主调、配调和重点色。
基调是园林空间的基本色。
主调是起宏观控制作用的园林色彩。
配调是对主调起烘托、陪衬作用。
配调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用调和色、类似色起辅助作用。
用对比色起强调作用。
第二节园林绿地的规划结构一、景色分区利用自然或人工创造的景色构成景点,由若干个景点构成景区,再由景区构成整个园林绿地。
景点是构成园林绿地的基本单元。
景色分区主要可有以下几类:依自然地形和风景特点,有高山景区、水景区、开朗景区、幽深景区、安静区、喧闹区等。
依四季景观和植物材料,有春景、夏景、秋景、冬景。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历年真题城市与绿地规划系统一、填空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简述生产绿地建设四、论述题简述“田园城市”特点及意义。
植物学部分一、填空二、名词解释宿根花卉三、简答题简述树木配置原则四、绘图题校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要求:平面图1:300标出树种的中文名称及冠幅剖面图1:300两张简要设计说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考研辅导咨询电话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北林风景园林硕士考研专业课备考笔记多样统一规律如果把众多的事物,通过某种关系联系在一起,获得了和谐的效果,这就是多样统一。
多样就是变化,艺术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变化的数量上,还有变化的统一。
如在音乐中只有变化就会产生噪音,只有统一则显得单调,有变化有统一,才会产生优美的旋律。
“美就是和谐”“美就是秩序”“最伟大的艺术是把最繁杂的多样变化变成最高的统一”“多样统一规律是一切艺术领域中处理构图的最概括、最本质的原则”。
对比与调和(1)对比在造型艺术中,把两个完全对立的事物做比较,叫做对比。
对比是艺术处理的一个重要手法。
在园林绿地中采用对比处理,可使景色生动、活泼、突出主题。
形象对比长宽、高低、大小的不同形象的对比,以低矮的草花衬托高大的乔木,形成参天大树之感。
以大园林的开敞明朗衬小园林的封闭幽静。
建筑是人工形象,植物是自然形象,建筑与植物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
阔叶与针叶、乔木与灌木、建筑与植物、水面与陆地、静水与流水、山石与植物都是形象的对比。
体量对比体量相同的景物,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如同一盆景放在空旷的广场上,会感到很小。
而放在室内,则显得比较大。
把体量大小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则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
这就是小中见大和大中见小的方向对比在个体景物的立面造型的处理上,有横向、竖向、纵横交错的处理。
在园林植物配置上,由挺拔高直的银桦、水杉形成的竖向线条,与低矮丛生的灌木绿篱形成的水平线条,对比鲜明。
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风景园林专业学位入学考试《风景园林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考试大纲。
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基本要求: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2.试题分数:150分3.考试时间:180分钟三、考试内容:中外园林史、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植物与应用等共三部分组成。
(一)中外园林史(50分)中国园林史部分:1.绪论(1)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自然背景和人文背景(2)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期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2.园林的生成期(1)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2)商、周、秦园林概况及代表性实例(3)西汉、东汉的皇家园林概况及代表性实例(4)汉代的私家园林概况及代表性实例(5)园林的生成期的特点3.园林的转折期(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及代表性实例(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私家园林及代表性实例(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寺观园林(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其他园林(5)园林的转折期的特点4.园林的全盛期(1)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及代表性实例(2)隋唐时期的私家园林及代表性实例(3)隋唐时期的寺观园林(4)隋唐时期的其他园林(5)园林的全盛期的特点5.园林的成熟期(一)宋代(1)宋代皇家园林及代表性实例(2)宋代私家园林及代表性实例(3)宋代寺观园林(4)宋代其他园林(5)辽、金园林概况(6)宋代园林的特点第八节6.园林的成熟期(二)(1)元、明、清初皇家园林及代表性实例(2)元、明、清初私家园林及代表性实例(3)元、明、清初寺观园林(4)元、明、清初其他园林(5)元、明、清初的造园家、造园理论著作(6)元、明、清初园林的特点7.园林的成熟后期(1)清中叶及清末皇家园林及代表性实例(2)清中叶及清末私家园林及代表性实例(3)清中叶及清末寺观园林(4)清中叶及清末其他园林(5)清中叶及清末的少数民族园林及代表性实例(6)园林的成熟后期的特点8.结语(1)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脉络(2)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西方园林史部分:1、古代园林:(1)西方园林的起源和园林的基本概念;(2)古埃及园林概况、类型、特征;(3)古巴比伦园林概况、类型、特征;(4)古希腊园林概况、类型、特征;(5)古罗马园林特征、类型、特征;(6)古罗马园林案例:庞贝古城、托斯卡那庄园、哈德良山庄、古罗马遗址等。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历年真题城市与绿地规划部分一、填空1、城市绿地规划成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城市附属绿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居住区人均绿地不小于______,小区游园不小于______,组团绿地不小于______4、城市工业、居住、商业三大类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______5、雅典宪章规定的城市四大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花圃、苗圃等绿地在绿地分类中属于______7、居住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为______,小区游园的服务半径为______二、名词解释1、绿线2、其他绿地三、简答题1、生态城市的五点重要原则2、画出道路绿化带的几种断面形式四、论述题1、大伦敦规划的内容和对后来城市发展的影响2、汶川地震后凸显出城市绿地避难的作用,请结合实际说明如何规划城市的避灾绿地(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考研辅导咨询电话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北林风景园林硕士考研专业课备考笔记园林空间分隔(1)、以地形地貌分隔空间要注意改造地形,使地形有起伏变化,以利用地形进行分隔和起到排水的作用。
良好的地形可丰富植被景观。
(2)、利用植物材料分隔空间将植物材料组成几何图形划分空间,使空间整洁明朗。
以植物材料组成的树丛、密林、草坪、灌木丛、绿篱等障景、夹景和漏景划分空间。
(3)、以建筑和构筑物分隔空间古典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水榭花廊,云墙假山等,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在园林分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园林的建筑比例很小,但作为组景的重要因素,不仅起画龙点睛的点缀作用,而且在空间的序列、层次和时间的延续上都担任重要的角色。
(4)、以道路分隔空间在园林中以道路为界,划分若干空间,每个空间各具特色,道路又成为联系空间的纽带。
四、园林空间意境创造园林空间意境意境是古典美学的一个特有术语。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改革调整考试科目一、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报考统计考试内容(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宋老师解析:1、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考研今年分为三个方向:01风景园林、02:园林植物03:风景园林。
各专业方向的专业一均为“风景园林基础”,专业二为各自方向业务课。
2、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7:1(竞争比较激烈)3、总成绩计算:初试成绩/*(50%-70%)+复试成绩*(50%-30%)各项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4、初试成绩中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
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针对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开设的考研辅导课程包括:专业课小班课程·一对一课程·视频班·定向保录班·复试保过班。
近年来北林风景园林硕士的录取考生中,近1/3均出自育明教育的相关考研辅导课程。
(北林考研资料、考试经验、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叩叩:二四五九、六二二、四七七)二、风景园林基础考研指定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作者出版社《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西方园林》郦芷若,朱建宁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中国林业出版社《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中国林业出版社三、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复试考试内容1、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满分100分(1)听力测试:满分75分(2)口语测试:满分25分,与综合素质同时进行。
2、专业综合笔试:满分100分,60分及格。
3、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60分及格。
成绩计算办法:1、复试总成绩满分350分。
210分及格。
复试总成绩与初试成绩共同组成入学总成绩。
复试总成绩=专业综合笔试+外语听力口语+综合素质面试2、入学总成绩=初试成绩*50%+复试总成绩*50%(所有各项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保留2位)(北林考研资料、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电话: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四、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研历年真题分享系列(育明考研辅导中心)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14年综合理论真题中西方园林史部分(50分)一、填空1、魏晋南北朝,城市园林的设计开始取向于_设计精致化_、_规模小型化_。
2、古罗马的园林类型有庄园、_宅园_、公共园林。
3、避暑山庄中青莲岛上的主体建筑为烟雨楼。
二、名词解释1、张南垣:本名张涟,字南垣,明末著名叠山名师,所倡导“平岗小坂”、“陵阜陂陀”的叠山手法。
2、廊柱园:指古希腊的住宅庭园,庭园中庭面向远离街道的居室,并在一恻并排着廊柱。
3、圣林:出于对树木和自然的尊崇,古希腊人在寺庙周围大量的种植树木,形成的公共园林。
4、金明池:指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东京汴梁外,园林中的建筑全部为水上建筑,池中可通大船,战时为水军演练场。
为东京四苑之一。
三、简答题简述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点。
1、勒诺特尔成功地以园林艺术的形式,表现了皇权的主题思想。
2、总体布局上,府邸总是作为全园的中心,通常建在地势最高处,起着统率全园的作用。
3、着重体现君主统治下严谨的社会秩序、庄重典雅的贵族气势和人定胜天的艺术风格。
4、在使用功能上,园林作为府邸的“露天客厅”来建造。
5、在造园要素上,勒诺特尔艺术地再现了法国国土典型的领土景观。
6、在植物方面,勒诺特尔大量采用本土丰富的落叶阔叶乔木,形成茂密的丛林。
7、府邸前的刺绣花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全园构图的核心。
8、在园路景观的处理上,勒诺特尔通常以水池、喷泉、雕塑和小品等装饰在路边或者园路的交叉口。
四、论述题图文并茂的简述比较惠山园与谐趣园的异同(与15年雷同)。
同:1、惠山园和谐趣园都是摹拟仿于无锡的寄畅园,在清漪园(颐和园)中所选择的地貌环境均与无锡寄畅园相似的建元基址。
2、惠山园和谐趣园都是借景于西面的万寿山,类似于寄畅园之借景锡山。
3、二园的山水骨架风格也如出一辙。
异:惠山园重建后的谐趣园,建筑的比重增大,由于庞大的涵远堂的建成,建筑的重心相比于之前的惠山园,转移到池的北岸。
对比之下,水体和园林空间的尺度感都变小了。
另在园的西南角加建方亭“知春亭”和水榭“引镜”,环绕池一周以弧形和曲尺形的游廊联系围合。
之前惠山园池北岸的假山全部被殿堂亭廊遮挡,破坏了惠山园时山水紧密结合的布局,把原来以山水林泉取胜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环境改变为建筑密度较大、比较封闭的人工气氛过于浓重的建筑庭院空间,这无疑是园林总体规划上的一个大变化。
从这座园林重建前后情况的对比,也足可以说明清中叶到清末的造园风格演变的一般趋势。
五、风景园林硕士考研手绘笔记系列(育明考研辅导中心)第一节园林美学概述•园林美:简言之,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
园林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大自然造化的典型概括,是自然美的再现。
园林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山水地形美—包括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地貌利用、土石假山等,它形成园林的骨架和脉络。
世界最大的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加拿大)高200米、宽1100米。
2.借用天象美—借日月雨雪雾造景。
3.再现生境美—仿效自然,创造人工植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波兰华沙)4.建筑艺术美—风景园林中根据造景需要,修建一些园林建筑,包括亭台楼阁榭,殿堂厅轩等。
5.工程设施美——园林中游道廊桥、假山水景、挡土护坡等设施也要注意艺术处理而区别一般市政设施。
6.文化景观美:园林中景名、对联、摩崖碑刻、字画雕塑等无不浸透着人类文化精华。
7.色彩音响美:风景园林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天然图画,是一曲袅绕动听的美丽诗篇—色彩影响美。
8.造型艺术美—园林中运用艺术造型来表现某种精神。
9.旅游生活美:园林是一个可游、可赏、可居、可学、可食、可购的综合活动空间,这些都会给人们带来情趣,带来生活的美感。
10.联想意境美—丰富的景物,通过人们联想,达到见景生情,体会玄外之音的效果。
拙政园与谁同做轩(清风、明月、我)。
第二节形式美法则一.形式美的表现形态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不同线形表现不同的性格特征。
长条直线表现出水平线的广阔宁静。
竖直线—给人以上升、挺拔之感。
短直线表示阻断与停顿。
虚线—产生延续、跳动的感觉。
斜线——使人联想到山坡、滑梯的动势和危机感。
用直线类组合成的图案和道路,表现出耿直、刚强、秩序、规则和理性。
(风景园林手绘辅导课程咨询可加叩叩贰肆伍久六贰二肆七七)。
2.图形美图形是由各种线条围合而成的平面形,一般分为规则式图形和自然式图形两类。
它们是由不同的线条采用不同的围合方式而形成的。
1)规则式图形的特征是稳定、有序,有明显的规律变化,有一定的轴线关系和数比关系,庄严肃穆,秩序井然。
2)不规则图形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其特征是自然、流动、不对称、活泼、抽象、柔美和随意。
3.体形美:体形是由多种界面组成的实体,表现于山石、水景、建筑、雕塑、植物造型等。
4.光影色彩美—通过光的反射,色彩能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感应,从而获得美感。
人们在风景园林空间里,面对色彩的冷暖和感情联系,必然产生丰富的联想和精神满足。
5.朦胧美—产生于自然界,如雾中景、雨中花、云间佛光、烟雨细柳,能使人产生虚实相生、扑朔迷离的美感。
给游人留下较大虚幻空间和思维余地,以及朦胧隐约美感。
二、形式美法则与应用(一)多样统一法则(形式美的基本法则)要求园林在艺术形式的多样变化中要有其在内在的和谐与统一关系。
可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1.形式与内容的变化统一在自然式和规整式园林中,各种形式都是比较统一的,混合式园林主要是指局部形式是统一的,而整体上两种形式都存在。
但园内两种形式的交接处不能太突然,应有一个逐步过渡的空间。
2.局部与整体的多样统一同一园林中,景区景点各具特色,但就全园总体而言,其风格造型、色彩变化应与全园基本协调,在变化中求完整。
寓变化于整体中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风格多样与统一“勒若特风格”具体表现在全园都统一在轴线放射、严谨对称的风格之中。
4.形体多样与统一其一:是以主体的主要部分形式去统一各次要部分,各次要部分服从或类似主体,起到衬托呼应主体的作用。
其二:对某一群体空间而言,用整体体形去统一各局部体形或细部线条,色彩、动势等。
5.图形线条的多样与统一指各图形本身总的线条图案与局部线条图案的变化统一。
6.材料与质地的变化与统一假山、墙面、建筑在选材上既要有变化,又要保持整体的一致性,才能显示景物的本质特征。
该图洁白的建筑,绿色的植物,庭院里好似流淌着一股清凉的气息。
7.线形纹理的变化与统一各景物线形方向有变化,但与环境规律却是统一的。
(二)整齐一律指景物形式中多种相同或相似部分之间的重复出现,或是对等排列与延续,其美学特征是创造庄重、威严、力量和秩序感。
(三)参差率指各风景要素和要素中的各部分之间,有秩序的变化与组合关系,形成无秩序的秩序,不整齐的整齐。
一般是通过景物的高低、起伏、大小、前后、远近、疏密、开合、浓淡明暗、冷暖、轻重、强弱等无规定周期的连续变化和对比方法,取得景观丰富多彩,主次分明、层次丰富和错落有致的艺术效果。
参差率—景物高低、大小、前后、疏密、浓淡、明暗、冷暖等变化和对比方法,取得错落有致的艺术效果。
(四)均衡法则均衡:指景物群体的各部分之间对立统一的空间关系,一般表现为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
静态均衡—景物以某轴线为中心,左右(或上下)对称的形式,表现为稳定、庄重和理性。
动态平衡(不对称平衡)—景物质量不同、体量也不同,但使人感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