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

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

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
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

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调查表

(其他非企业单位也适用)

机构详细名称(盖章):

上级主管单位名称:

机构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联系电话:

上报时间: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〇一七年十月

填报说明

一、调查目的:掌握全国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包括转制为事业单位的研究机构)的年度科技活动规模、结构和发展水平,跟踪转制研究机构的改革情况。

二、调查范围:有法人地位的政府部门属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有法人地位有R&D活动的其他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包括转制为事业单位的研究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单位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三、报告期: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四、在线填报时间:2018年1月至2018年2月。

五、填报要求:

1、统计报表上报时,必须由本单位负责人签章确认,并盖单位公章。

2、要按各报表所规定的指标名称、指标含义、计算方法、分类标准、编号代码等认真填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

3、填报内容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英文字母用大写。

4、填报时,除课题基本情况表可保留1位小数外,其他表一律按照计量单位取整。如果数字取整后为零,须填“0”。

六、填报方式及规则:报表填报采用网上直报的方式,报表中一些属性指标的分类标准及代码请到中国科技统计网站上查看或下载,网址为:https://www.doczj.com/doc/4819003293.html,,具体位置在主页的“统计业务”中的“统计资料”中。

表1 填表说明

机构代码:按《科技统计工作文件》中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单位代码编制方案”填写。

上年机构代码:在报告期内机构代码有变化的机构,请同时填报上年机构代码,无变化的机构不填。

机构详细名称:按年末单位公章的详细名称填写,不要填写简称。若单位有多个公章,请填写对外公章上详细名称,不得填写代号和内部名称。若机构名称变更,按变更后的机构名称填写,而公章未换,以旧章代用。

机构通讯地址:填写本机构的详细通讯地址。如果机构分设在不同地点时,填写机构负责人办公室所在地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按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登记证书填写。还未开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换证的机构填写原有的组织机构代码。

组织机构代码:按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填写。

行政区划代码:按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13)以及行政区划变更对照表填写,须填满六位。

上级主管单位:指单位的行政直接主管单位,如果本单位为双重领导,请填写最主要的一方,如果本单位无主管部门,请填写“无”。

从事的国民经济行业:指本单位从事的国民经济行业,按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的中类代码填写,须填满三位。从事于多个国民经济行业的单位按其最主要的从事行业填写。

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指本单位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按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7)的中类代码填写,须填满三位(实在不能细分的至少填到2位大类)。服务于多个国民经济行业的单位按其最主要的服务行业填写。

机构的学科:指本单位从事科技活动的主要学科领域。按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一级学科代码填写,须填满三位。

表1 机构概况表号:JG1-01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4号

表2 填表说明

从业人员:指由本单位年末直接组织安排工作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总数。包括固定职工、国家有编制的合同制职工、招聘人员和返聘的离退休人员。不包括离退休人员、停薪留职人员。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指从业人员中的科技管理人员、课题活动人员和科技服务人员。

科技管理人员:指院、所领导及业务、人事管理人员。包括:从事科技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专利管理、科技统计、科技档案管理、科技外事工作、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财务等与科技活动有关的人员。

课题活动人员:指编制在研究室或课题组的人员。

科技服务人员:指直接为科技工作服务的各类人员,如从事图书、信息与文献、测试、试制、咨询、物资器材供应等工作的人员,以及实验室、试验工厂(车间)、试验农场的人员。不包括司机、门卫、食堂人员、医务人员、清洁工、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工作人员,以及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人员。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人员:指主要从事定型产品的批量生产,单位内部招待所、商店、出版印刷等生产经营和对外服务活动的人员。在单位办经济实体中的院所编制人员也应包括在内。

其他人员:指从业人员中除了从事科技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人员以外的其余人员,包括从事医疗、工程设计、教学培训和生活后勤服务人员等。

外聘的流动学者:外聘短期或长期的访问学者、研究人员(编制在其它单位)。

招收的非本单位在读研究生:本单位招收的在读的研究生,不包括本单位职工在读的研究生。

离退休人员总数:指历年由本单位离退休,并在本单位领取离退休费的人员。

学位和学历:由人事部门或干部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填报本单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学位和学历情况,按获得的最高学位和最高学历填写。

专业技术职称(务):填报本单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中专业技术职称(务)情况,未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单位,按原技术职称填报。

高级职称:指研究员、副研究员;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正、副主任医(药、护、技)师;高级实验师;高级统计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编审(正、副编审);译审(正、副译审);高级(主任)记者;正、副研究馆员等。

中级职称:指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农艺师;主治医(药、护、技)师;实验师;统计师;经济师;会计师;编辑;翻译;记者;馆员等。

初级:指研究实习员;助教;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助理农艺师、农业技术员;医(药、护、技)师、医(药、护、技)士;助理实验师、实验员;助理统计师、统计员;助理经济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助理编辑、见习编辑;助理翻译;助理记者;助理馆员、管理员等。

表2 人员情况表号:JG1-02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4号有效期至:2019年1月

注意:一个人同时从事两种活动,如果既从事科技管理,又进行课题活动,按其编制填写。例如编制属管理人员,则填科技管理人员。

平衡关系:PE1010≥PE2010 PE1010=PE2010+PE4010+PE5010 PE2010=PE2110+PE2210+PE2310 PE2010≥PE2013 PA00= PE2010 PA00≥PA01+PA02+ PA04+PA05

PA00≥PA11+PA21+PA31

表3 填表说明

经常费:包括暂收(暂付)款,经常费收入中各项皆为毛收入。

代管经费收入:由外单位委托本单位代管的,并与活动无关的经费收入。不包括单位创办的经济实体上缴的经费。

科技活动收入:指本单位开展科技活动所获得收入,不论来源渠道如何。

政府资金:指由各级政府部门直接拨款或企事业单位利用政府资金委托本单位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财政拨款:指单位本年度实际收到的本级财政拨款,含一般预算拨款和基金预算拨款。根据事业单位“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中的“财政拨款”项目填报。

承担政府科研项目收入:指本单位为了开展科学研究、新产品试制、中间试验、科技成果示范性推广等科技活动,通过签订协议、合同或其它形式申请并获得的政府经费,包括课题专项、设备专项和其它专项。

技术性收入:指本单位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所获得的非政府资金(毛收入),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利用自有资金委托本单位开展科学技术活动所提供的资金,由技术开发收入、技术转让收入、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收入、学术活动和科普活动收入几项合计。

国外资金:指中国境外的企业、大学、国际组织、民间组织、金融单位及外国政府提供给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各类单位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不包括外国在中国注册的企业提供的经费。

经营活动收入:指本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产品(商品)销售收入、经营服务收入、工程承包收入、租赁收入和其他经营收入。

其他收入:指开展科技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医院的医疗活动、工程设计活动、教学培训等活动收入。

用于科技活动的借贷款:指本单位为开展科技活动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各类借、贷款。不论偿还形式、期限和数额如何,均按当年获得的借、贷款额填报。不包括基本建设贷款。

表3 经常费收入表号:JG1-03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4号

平衡关系:FI0000=FI1000+FI2000+FI3000 FI1000=FI1100+FI1200 FI1100=FI1110+FI1120 +FI1190 FI1200≥FI1210+FI1230 FI3000≥FI3200

表4 填表说明

工资福利支出:指单位支付给在职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具体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和上述未包括的人员支出。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指政府对个人和家庭的无偿性补助支出。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助学金和其他未包括在上述科目的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等。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的对应项填报。

抚恤金:指按规定支付给烈士家属、牺牲病故人员家属的一次性和定期抚恤金,革命残疾人员的抚恤金,离退休人员等其他人员的各项抚恤金。

生活补助:指按规定支付给优抚对象、退伍军人的生活补助费,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和家属生活补助,因公负伤等住院治疗、住疗养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长期赡养补助费等。

救济费:按规定开支的城乡贫困人员、灾民、归侨及其他人员的生活救济费,包括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费,随同资源枯竭矿山破产但未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矿山所属集体企业退休人员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的生活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贫困户、麻风病人的生活救济费,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费,福利、救助单位发生的收养费以及救助支出等。实物形式的救济也在此科目反映。

助学金:指支付给各类学校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学生贷款贴息、出国留学(实习)人员生活费,青少年业余体校学员伙食补助费和生活费补贴,以及按协议由我方负担或享受我方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进修生生活费等。

商品和服务支出:指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具体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福利费、劳务费、就业补助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办公设备购置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及上述科目未包括的日常公用支出。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对应项填报。

取暖费:指单位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锅炉临时工工资、节煤奖以及由单位统一支付的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宿舍取暖费等。

差旅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出差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干部及大中专学生调遣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等。

因公出国(境)费用:指单位工作人员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等支出。

劳务费:指支付给单位或个人的劳务费用,如翻译费、咨询费、手续费等。

工会经费:指按职工工资总额(扣除按规定标准发放的住房补贴)的2%计提并拨交给工会使用的经费。

福利费:指单位按国家规定提取的福利费。

科技活动支出:指调查单位在报告期内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来自科研渠道以及其他各种渠道的经费实际用于科技活动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

人员费:是指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支付给科技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以及所有其它的劳务费用,如奖金、奖金税、社会保障支出等。

设备购置费:指本单位使用非基建投资购建费购买用于科技活动的固定资产的实际支出额,固定资产指长期使用而不改变原有的实物形态,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主要物资设备。如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验材料和标本以及其他科研设备。

其他日常支出:指本单位用于科技活动除上述以外的支出。例如:用于科技活动的原材料费、水电能源费、差旅费、加工试验费、设备使用费、计算机机时费、资料印刷费等。培训研究生的消耗性支出也一并统计。

生产、经营活动支出:指本单位在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其他支出: 指开展科技活动与经营活动以外的各项活动的内部支出,包括医院的医疗活动、工程设计活动、教学培训等活动内部支出,离退休人员费用。

表4 经常费支出表号:JG1-04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4号有效期至:2019年1月

注意:本表本年内部支出总额中不包括基建投资的支出。

平衡关系:FE0000=FE0100+ FE0200+FE0300+FE0900 FE1000=FE1100+FE1200+FE1300 FE0000= FE1000+ FE2000+FE3000 FE2000≥FE2300 FE4000≥FE4001

表5-1 基本建设及资产与负债表号:JG1-051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4号有效期至:2019年1月

平衡关系:FB00=FB11+FB12+FB13+FB14 FB20=FB11+FB12=FB21+FB22+FB23+FB24

AT100>AT110 AT100>AT120 AT120≥AT121+AT122 AT122≥AT123 基本建设投资实际完成额:指本单位在当年完成的用货币表示的基本建设工作量。

基建中的科研仪器设备:指在基本建设投资的实际完成额中购置的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非科研设备购置不计入此项。

基本建设投资科研土建工程:指在基本建设投资的实际完成额中完成的科研土建工作量(如科研楼、试验用房等)。非科研土建工程(如住房等)不计入此项。

资产总计: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

存货: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年末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指能在较长时间内使用,消耗其价值,但能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设施和设备,如房屋和建筑物等。作为固定资产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耐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财产、物资。

固定资产中科研房屋建筑物:指可直接用于科技活动的各种建筑设施。包括实验楼、实验室、实验性工厂(车间)、农场的有关建筑设施、学术报告场所、科技管理的办公建筑、科技器材物资仓库。不包括食堂、职工宿舍等福利性建筑。若以上各种建筑设施不是用于单一目的,按比例折算分别统计。

固定资产中科学仪器设备:指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直接使用的科研仪器设备。不包括与基建配套的各种动力设备、机械设备、辅助设备,也不包括一般运输工具(科学考察用交通运输工具除外)和专用于生产的仪器设备。若科研与生产共用的仪器设备,则按其使用目的,统计在主要一方(不包括长期闲置不用的仪器和设备)。

科学仪器设备中进口:指报告期末固定资产中从国外购入的仪器和设备的原价(不包括长期闲置不用的仪器和设备)。

负债合计: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事业单位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事业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合同金额或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

表5-2 科学仪器设备表号:JG1-052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4号有效期至:2019年1月

平衡关系:AE(10-11)10≥AE(10-11)11 AE(20-21)10≥AE(20-21)11

科学仪器设备:指纳入单位资产管理以并直接服务于各类科技活动的仪器和设备(含配套附件及软件),包括教学仪器设备。不包括与基建配套的各种动力设备、机械设备、辅助设备,也不包括一般运输工具(科学考察用交通运输工具除外)和专用于生产的仪器设备。

原值:指仪器设备的购置单价或研制成本,按资产登记价格填写。单位为“千元”(人民币),进口仪器设备根据建帐时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单台原值:指某一台(套)仪器设备的原值。如果某台(套)仪器设备是分部件逐步购进的,最后组成完整的仪器,那么则按各部件原值的和来计算单台原值。

表6-1 科技课题综合情况表号:JG1-061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4号

注:本表由课题基本情况表生成

表6-2 R&D课题来源表号:JG1-062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4号

注:本表由课题基本情况表生成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

R&D活动的产出:是新的知识(无论是否具有实际应用背景),或者是新的或具有明显改进的材料、产品、装置、工艺或服务。

R&D活动的主要特征:在增加知识方面具有创造性,或在知识的应用方面具有新颖性,不具备这些特征的不是R&D活动。

R&D活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⑴基础研究;⑵应用研究;⑶试验发展。

基础研究:是一种实验性或理论性的工作,主要是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不预设任何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基础研究可以分为两类:

1)纯基础研究,是为了增进知识,不追求经济或社会效益,也不积极谋求将其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或把成果转移到负责应用的部门;

2)定向基础研究,旨在获取某方面知识,期望为探索解决当前已知或未来可能发现的问题奠定基础。

应用研究:是指为了获取新知识而进行的初始性研究,但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应用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目的,确定新的(原理性)方法或途径。

*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具有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的研究属于后者。

试验发展:是指是利用从科学研究、实际经验中获取的知识和产生的额外知识,以形成新的产品、工艺(流程),或改进现有产品、工艺(流程),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 区分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主要标志: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后者则是为了开辟新的应用(如新材料或新技术)。

下列活动不属于R&D活动(主要用于支持R&D活动或作为R&D项目组成部分的除外):

·对已有产品作技术上的微小改变以及外观、色彩、样式等方面的变化;

·试生产阶段的活动,如工装准备、小批量生产,试运转;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材料、设备、产品的常规检验、测试;

·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的测试、标准化、计量、计算、质量控制和专利服务;

·地形、地质和水文考察, 资源的调查,天文、气象和地震的日常观察;

·矿产、石油、天然气的常规勘探与开采;

·市场调查、技术服务及市场分析;

·通用数据和资料收集,用运筹学、数学、统计的方法对数据的常规分析;

·系统维护和软件应用,一般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

·政策调研、评价与咨询,可行性研究。

R&D人员:指本单位人员及外聘研究人员和在读研究生中参加R&D课题的人员、R&D课题管理人员和为R&D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不包括为R&D课题提供间接服务的人员(如生活服务人员),也不包括全年从事R&D活动工作量不到0.1年的人员。

R&D全时人员:指本年度从事R&D活动的工作量在0.9年以上(含0.9年)的人员数。

R&D非全时人员:指本年度从事R&D活动的工作量在0.1~0.9年之间的人员数。工作量不到0.1年不计在内。

R&D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指全时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与所有非全时人员工作量之和,结果取整数。一个全时人员的折合全时工作量计为1,非全时人员按实际投入工作量进行累加。例如:有两个全时人员(他们的工作量分别为0.9年和1.0年)和三个非全时人员(他们的工作量分别为0.2年、0.3年和0.7年),则折合为:折合全时工作量=1+1+0.2+0.3+0.7=3(人年) (四舍五入)。

表7 填表说明

R&D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按人员工作性质分:先将参加R&D活动的人员按其承担研究工作的工作性质来进行分类,再进行工作量计算。

研究人员:是指从事新知识、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新系统的构想或创造的专业人员及R&D 课题的高级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是指通常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参加R&D课题,应用有关原理和操作方法执行R&D任务。他们的活动包括:进行文献检索、从档案馆和图书馆中筛选相关资料;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实验、测试和分析;为实验、测试和分析准备材料和设备;记录测量数据、计算和编制图表;进行统计调查和访谈,及R&D课题的一般管理人员。

其他辅助人员:是指参加R&D课题或直接协助这些课题的熟练工和非熟练技工、秘书和办事人员,这一类还包括所有为R&D课题提供直接服务的财务、人事及行政管理人员。

R&D人员核算方法

在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中先按人数统计R&D全时人员(本年度从事R&D活动的工作量在0.9年以上(含0.9年)的人员数);R&D非全时人员(本年度从事R&D活动的工作量在0.1~0.9年之间的人员数),工作量不到0.1年不计在内。然后计算全时人员与非全时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得到R&D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

如果本单位以R&D活动为主,则可以将非R&D活动人员扣除,余下即为R&D活动人员

如果本单位活动种类多不便核算,则可以采取下列近似方法计算

R&D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R&D课题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管理R&D课题的科技管理人员和为R&D课题提供直接服务的科技服务人员的折合全时工作量

从课题调查数据得到R&D课题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再将科技管理人员和科技服务人员按R&D课题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比例分摊,即得到为R&D课题提供管理和直接服务的人员的折合全时工作量。

表7 R&D人员表号:JG1-07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4号

平衡关系:RD100=RD141+RD142+RD143+RD144 RD100=RD110+RD120 RD130≥=RD161 RD171=RD174+RD175 RD171=RD174+RD175

表8 填表说明

R&D经费内部支出:指当年为进行R&D活动而实际用于本单位内的全部支出,应按“全成本核算”的口径进行计量。包括劳务费、其他日常支出、仪器设备购置费、土地使用和建造费等。不包括与外单位合作研究而拨给对方使用的经费。

人员费:是指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支付给R&D人员(见“R&D人员”指标说明)的工资、薪金,以及所有其它的劳务费用,如奖金、奖金税、社会保障支出等。

设备购置费:是指当年本单位为开展R&D活动在经常费中支出的仪器设备(使用年限一年以上且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仪器设备购置)购置费;为开展此活动专用购买的设备费应计入此项;为几类科技活动公用而购买的设备费,按R&D活动实际使用(或预计使用)的时间分摊到此项中。

其它日常支出:是指当年直接或间接用于开展该活动的全部实际消耗支出,包括业务费和管理费。例如:原材料费、水电能源费、期刊书报资料费、加工实验费、设备使用费、计算机机时费、资料印刷费、差旅费、修缮费、房租等。计算R&D活动日常支出时,应将整个单位的公共管理费、公用非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费等,分摊到单位相应的R&D活动的日常支出中。

基本建设费中仪器设备费:是指当年本单位为开展R&D活动在基建投资中支出的仪器设备(使用年限一年以上且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仪器设备购置)购置费;为开展此活动专用购买的设备费应计入此项;为几类科技活动公用而购买的设备费,按R&D活动实际使用(或预计使用)的时间分摊到此项中。

基本建设费中土建费:是指当年为开展R&D活动在基建投资中支出的土地使用费、房屋和试验场所等的建造费,以及用于对建筑和固定设施进行大规模改建、改装和修理,土地改良工作等的费用。为开展此活动专用基建的费用含在此项内;为公共目的而建的办公大楼实验室等费用可按人均占有面积乘以此类活动的人员所占的比例推算R&D活动的土建费。

R&D经费核算方法

如果本单位以R&D活动为主,则可以将非R&D活动经费扣除,余下即为R&D活动经费

如果本单位活动种类多不便核算,则可以采取下列近似方法计算

在按照上述原则对R&D活动投入人员进行折算之后,方可进行R&D经费的折算。

①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人员费用是用于科技活动人员的劳务支出,这些费用应按折算后R&D活动人员(投入工作量)占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分摊。

人员费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人员费用)×(折算后R&D活动投入人员÷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②年报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其他日常支出主要是用于开展课题活动和非课题科技活动的全部实际消耗性支出(如原材料费、水电费、能源费、加工试验费、设备使用费、计算机时费、资料印刷费等);非基建设备购置费主要是购置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的费用。可按R&D课题经费占1~5类课题经费的比例折算出用于R&D活动的业务费和科研仪器设备费。也可按R&D人员占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折算出用于R&D活动的日常支出费用和科研仪器设备费。

经常费中的其它支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其他日常支出×(R&D活动的课题经费÷1~5类课题经费)如果本单位的科研业务费少部分用于课题的支出,同时大部分用于非课题的科技活动支出,则:

经常费中的其它日常支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其他日常支出×(折算后R&D活动投入人员÷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公用科研房屋基建费(即科研土建工程费用)是用于建办公大楼等的费用,其中不用于生产经营等活动,应按折算后R&D活动投入人员占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分摊。

非基建仪器设备费=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设备购置费×(折算后R&D活动投入人员÷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基建仪器设备费=科研仪器设备费×(折算后R&D活动投入人员÷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基建土地费=科研土建费×(折算后R&D活动投入人员÷从业人员)

表8 R&D经费表号:JG1-08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4号

平衡关系:RD200=RD210+RD220 RD210= RD211+RD212+RD213 RD220= RD221+RD222 RD210=RD241+RD242+RD243 RD220=RD231+RD232+RD233+RD234+RD235

RD210=RD251+RD252+RD253+RD254+RD255 RD300≥RD310+RD320+RD330+RD340

表9 填表说明

科技论文:指报告年度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最初的科学研究成果。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⑴首次发表的研究成果;⑵作者的结论和试验内被同行重复并验证;⑶发表后科技界能引用。统计范围为在全国性学报或学术刊物上、省部属大专院校对外正式发行的学报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以及向国外发表的论文。只统计本单位科技人员为第一作者的论文。

科技著作:指经过正式出版部门编印出版的科技专著、大专院校教科书、科普著作。只统计本单位科技人员为第一作者的著作。同一书名计为一种著作,与书的发行量无关。

专利申请数:指调查单位在报告年度向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

发明专利申请数:指调查单位在报告年度向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

专利授权数:指报告年度由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向调查单位授予专利权的件数。

发明专利授权数:指报告年度由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向调查单位授予发明专利权的件数。

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总数:指报告年度调查单位作为专利权人在报告年度拥有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

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指报告年度调查单位向外单位转让专利所有权或允许专利技术由被许可单位使用的件数,一项专利多次许可,算一件。

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收入:指报告年度调查单位向外单位转让专利所有权或允许专利技术由被许可单位使用而得到的收入。包括当年从被转让方或被许可方得到的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收入,以及利润分成、股息收入等。包括以往年份签订转让专利所有权或允许专利技术由被许可单位使用合同的收入。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数:指报告年度调查单位向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提出登记申请并被受理登记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件数。

植物新品种权授予数:指报告年度调查单位向农业、林业行政部门(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并被授予植物新品种的项数。

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指报告年度调查单位在自主研发或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形成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软件著作权数:指报告年度调查单位向国家版权局提出登记申请并被受理登记的软件著作权数。

新药证书数:指报告年度调查单位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并被批准新药证书总数。

社会团体机构成立流程

社会团体成立登记办理程序 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发起人或者组织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 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团体的会长(理事长)、副会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在业务上应当具有代表性。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会长(理事长)担任,并不得同时担任其他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三)有50个以上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会员在本行政区域的分布应当具有广泛性。 (四)有规范的名称。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与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 (五)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六)有固定的住所。 (七)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八)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并有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 (九)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禁止成立以某一姓氏或者以某一姓氏为主体组成的宗族性社会团体。 乡(镇)和城市街道及其以下区域不得设立宗教性社会团体。 申请筹备成立社会团体,发起人或者组织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由发起人或者筹备组织负责人签署的筹备申请书。 (二)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 (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 (四)住所产权或者使用权证明。 (五)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职业、简历和住址等身份情况证明。 (六)参照国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制发的《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拟定的章程草案。 申请筹备成立宗教性社会团体除提交前款规定文件外,还必须提交有可考证的、符合我国现存宗教历史沿革的、不违背本团体章程的经典、教义和教规。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筹备成立社会团体的有关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筹备的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向发起人或者组织说明理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不予批准筹备: (一)有根据证明申请筹备的社会团体的宗旨、业务范围不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 (二)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的。 (三)会员分布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的。 (四)发起人、拟任负责人曾经或者正在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在业务上不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 (五)在申请筹备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六)有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如何培养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1.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职工作人员中,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在民政部门登记的至少应该达到 2.按照相关法规政策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 3.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中,招标人向三个以上的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未被邀请者无权参加投标),并从中选定中标者的招标方式是 4.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 5.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之一的竞争性谈判,是指采购方直接邀请()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的方式 6.从狭义上理解社会组织仅仅是指民间力量组成的

7.对自愿捐赠的资金进行管理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是 8.按照相关法规政策规定,行使选聘、解聘、监督、协助物业服务企业职权的社区组织是 9.社区业主委员会是社区业主大会和业主代表会的 10.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是 1.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在于 2. 社区业主组织在物业管理过程中的法定职能包括

3. 培育发展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的操作思路包括 4. 按照政府主管部门的划分,社会组织有 5. 社区业主组织主要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组成的组织,包括 6.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成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要求民办社工机构发起人中,至少有 7. 培育发展社区业主组织的操作思路包括 8. 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包括

1.积极培育公益慈善救助类社区社会组织的操作思路之一是探索推动慈善超市向 民办非企业单位转变 正确 2.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中,公开招标是指招标方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 人或其他组织参与投标,并择优选择中标人的一种招标方式。 错误 3.根据居委会组织法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相关政策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以利用国 有资产举办民办非企业单位。 错误 4.为了理顺社区居委会和业主组织的关系,应该提倡社区居委会成员和业主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 正确 5.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者简称“民办社工机构”,是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社会团体。 错误

社会团体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18年社会团体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局党委的领导、在省市民管局的指导下,我县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做好注册登记管理工作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社会组织49家,其中:备案的13家,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18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3家。18年新增社团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3家。从登记入手,严把质量关,紧紧围绕全县的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依法登记管理,注重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基本达到了建立协会登记无空白乡、镇的要求,使社会组织登记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作用更加明显。 二、以社会组织的年检为主,加强监督管理,提升社会组织质量 今年5月14日我县社会组织管理办公室召开了全县社会组织18年度年检工作会议,下发了年度检查文件。依照两个《条例》及省、市民管局的有关规定,并且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干部兼职、章程的遵守情况、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费的收取运用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行业检查和重点协会抽查。在我们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所到之处,重点宣传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到目前,已对近15家行业协会、专业经济协会进行了检查。应参加18年度年检的社会团体为18家,现已年检15家,年检合格率达70%。左右 三、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开展协同联合检查 一是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依据,按照市民政局、监察局等五部门《关于开展行业协会专项整顿规范工作的通知》联合文件进行专项检查,落实行业协会的有关规定。二是按照民政局、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会费管理的通知》的具体要求,落实协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10月底前完成了全县社会团体的专项整顿规范工作,使我县社会组织在发挥作用、提升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实现我县政社分开、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四、提高信息宣传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标 签】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 【颁布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文 号】国税发﹝1999﹞65号 【发文日期】1999-04-16 【实施时间】1999-01-01 【 有效性 】全文废止 【税 种】企业所得税 注释: 自2010年11月29日起,全文废止。参见:《税务部门现行有效、失效、废止规章目录》,国家税务总局令2010年第23号。 条款失效,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已失效或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国税发〔2006〕62号文件公布)。 第八条(一)、第十四条失效,参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 第八条(二)失效,参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 函〔2000〕678号。 第九条(二)失效,参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放管理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113号。 (通知略)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税收规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为纳税人。 第二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非专门从事生产经营而有应税收入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在办理税务登记时,纳税人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以下资料: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批准成立文件、社会团体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其他核准执业证件或证明;有关章程、合同、协议书;银行账号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第三条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收入,除国务院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的项目外,均应计入应纳税收入总额,依法计征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收入总额=收入总额-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收入项目金额 上式中的收入总额,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交收入和其他收入。 除另有规定者外,上式中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收入项目,具体是: (一)财政拨款; (二)经国务院及财政部批准设立和收取,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收入等; (三)经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不包括计划单列市)批准,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四)经财政部核准不上交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五)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补助收入; (六)事业单位从其所属独立核算经营单位的税后利润中取得的收入;

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基本须知

申请成立市级社会团体基本须知 一、社会团体的概念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二、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的条件 中国公民、法人均可以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发起人数量不少于五人,具体条件: (一)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总数不少于50个(个人会员应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单位会员是除国家机关以外的独立的社会组织)。 (二)有规范的名称、章程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三)有固定的住所(社会团体对其住所应有独立使用权,不得与其他机构合属办公,不得设置在私人寓所内。住所应相对稳定。) (四)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专职工作人员主要是指专门从事社团工作,由社团以自有资金解决其工资、保险和福利待遇,没有其他正式工作的人员)。 (五)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活动资金不低于3万元人民币。 (六)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七)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三、社会团体名称的要求 (1)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与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 (2)社会团体名称的构成:行政区域的名称、业务范围的反映、社会团体性质的标识(一般称为协会、学会、研究会、促进会、联合会、联谊会、商会等)。 (3)地方性社会团体的名称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 (4)社会团体一般不以人名命名。 (5)社会团体的名称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要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不得含有封建迷信、落后、不健康的习俗以及与我国现实国情不符的内容。 四、业务主管单位的要求 1、条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 2、如何确定业务主管单位:社会团体发起人按照其拟定的业务范围自行确定业务主管单位。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能应当涵盖拟成立社会团体的业务范围,并能够对拟成立社会团体进行业务指导。社会团体业务范围涉及多个部门的,可以根据主要

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研究

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研究 [摘要]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社区管理不断出现新的需求和问题,社区社会组织对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物质文化需求、发展社区自治和提高公民参与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取得不小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种种困境。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较为完善,业已成为社区服务和发展的主力军。借鉴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经验,为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寻求对策和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社区中国社区社会组织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 一、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历程与现状 “社区”是由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紧密、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滕尼斯认为:“社区中社会关系是基于某种自然意愿,这种自然意愿存在于同一地方的人群之中,社区群体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彼此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疾病相抚,个体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费孝通认为:“社区是以认同的意愿、价值观念为基础的,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是社区成员之间合作的主要纽带,对其成员行为的控制通常依据传统、习惯或乡规民约”[1]。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

在社区范围内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第一,组织成员主要是本社区的居民;第二,活动区间通常只限于本社区范围内;第三,基于社区居民的内在需求建立起来,因此具有较强的活力;第四,组织成员进入和退出自由,组织相对松散[2]。 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历史相对短暂,其变化历程是与社区基层管理体制的变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991年我国提出社区建设的思路,强调政府减少干预发展社区服务,增加居民社区参与逐步实现社区自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的背景下,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使命就是重新进行社会整合。因此,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社区建设浪潮,引发了城市社会关系深层次的变化,为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带来了契机。在社区社会组织发育的早期,政府在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上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二是成立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如2002年全国第一个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在上海长寿路街道正式挂牌;2004年上海市市级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成立;2005年初,北京市西城区成立了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并出台了《关于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若干意见(试行)》的文件。至此,我国政府开始积极培育、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并通过奖励、补贴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出来的任务。

xx公益社团十一项制度草稿

xx公益社团十一项制度(草稿)

————————————————————————————————作者:————————————————————————————————日期:

中江县xx公益社团十一项制度(草稿) 为了把xx公益社团发展为一个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决策民主、活动开展有力的社会团体,使社团成为中江县公益组织的“领头羊”,拓展社团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特制定以下十一项制度。 一、民主决策制度 1.根据社团章程第四章规定,本社团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社团的重大事项须经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决定,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 2.本社团人事任免。理事会理事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闭会后,理事会理事的增补、撤换或罢免,由常务理事会讨论确定。 (一)常务理事、社长、副社长、秘书长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副秘书长由理事会聘任。 (二)常务理事的增补、撤换或罢免,由理事会讨论确定。 (三)社长、副社长的增补、撤换或罢免,由常务理事会表决确定。 (四)本社团各部门部长、副部长由秘书长提名,经社团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同意后方可聘用,并向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报告聘用情况。 专门工作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由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 3.外出考察或参加会议。社长、副社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因本社团工作外出考察,其费用须经秘书长决定,报社长同意,考察后必须向常务理事会写出考察报告。

专职工作人员外出参加与本社团相关的会议与考察,须经秘书长决定,报社长同意,考察后必须向常务理事会或理事会写出考察情况报告。 4.活动开展所需经费,需由负责部门报秘书长审议后,交由社长决定。并交财务备案管理。经费在1万元以上的活动,须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 5.修改章程。本社团章程是开展工作的依据。修改章程时,由秘书处写出报告,报请业务主管单位、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并将章程修改草案交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6.修改本会十一项制度。本社团十一项制度是确保社团日常工作正常、有序、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因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应当修改时,由秘书处写出草案,交常务理事会或理事会讨论批准后方能生效。 7.定期开展活动。本社团将有计划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定期开展会员交流、学习活动。 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一)凡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修改议程、变更等重大事项,必须提前五天写出报告(或策划案),交秘书处备案,并提交由理事会讨论决定。 (二)开展重大活动,由秘书处提交活动策划方案,交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须经相关政府机构审批同意的,由外联部负责沟通协调,并办理和完善相关手续。 (三)本会秘书处应当及时向理事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进行年度工作总结和财务报告,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经审议通过后,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规范实施方案 (2010—2012年)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民政部深圳市人民政府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和《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深办〔2008〕66号),促进我市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要求 (一)政社互动。 结合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事业单位改革,建立新型的政社关系,完善公共治理结构,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体系。新增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凡可委托社会组织承担的,向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将政府各职能部门不再行使和可交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事项,转移或委托给社会组织承担;将事业单位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转移或委托给社会组织承担。 (二)突出重点。 根据社会组织的活动领域及其功能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和发展一批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组织。我市社会组织近期发展的重点领域为工商经济、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以及非公募基金会。 (三)培育发展。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步伐,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空间;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降低登记门槛;完善政府和社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创新财政扶持社会组织的方式;构建社会组织

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为社会组织发展和发挥作用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四)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机制,形成市、区、街道联动的监管体系,监督社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其章程规范运作,明确社会组织作为独立民事主体的责任。 (五)分步实施。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对社会组织进行整体谋划,按照分类、分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推进。 二、目标与措施 (一)构建明晰的责任体系。 工作目标:优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职责和社会组织责任。 具体措施: 1.市、区民政部门是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部门。负责社会组织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对社会组织开展的活动进行日常监督和年度检查;对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视情节依法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限期停止活动、撤销登记等行政处罚;对非法社会组织依法予以取缔;负责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2.市、区相关部门是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对应的部门为业务指导单位。业务指导单位应将社会组织纳入行业管理,通过提出建议、发布信息、制定导向性政策等方式对社会组织进行指导;通过转移职能、资金扶持、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协助登记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社会组织的清算事宜。业务主管单位除履行上述

社团工作总结资料讲解

社团工作总结

社团工作总结 我们广厚中心学校从“德学兼修立人致远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生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出发,明确了“实施自主教育,激活成长内力”特色办学思想。按照县教育局学期初下发的行动计为行动指南,以培养“合格+特长”学生为宗旨,积极开展“体艺2+1”社团活动。倾力打造学校教育特色,成立了音乐社团、包括电子琴、指缘吉他、葫芦丝、巴乌、梦想合唱团,剪纸社团、实用字书法社团、计算机社团、排球社团、足球社团、篮球社团、电焊社团等十几个社团,涵盖了科技、艺术、人文、公益、体育五大领域。社团活动参与率可达到学生总数100/100.学校坚持经常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提升学生艺术潜质,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社会效果。 一、积极构建组织保障努力培训教师队伍 依据县教育局提出的内涵式发展计划工作要求,成立学校艺术社团活动领导小组,由王校长担任组长,赵校长担任副组长,为学校社团活动提供组织保证,结合学校实际,我们确立“校内培训,借助外力,自主开发”这一工作思路,走内外结合之路,努力打造素质精良的艺术社团指导教师队伍,有目的性、针对性、实用性地开发本校教师资源,不遗余力地挖掘我校艺术教师潜能,多次组织他们到外地参加专业培训、专业技

能竞赛,提升艺术教师专业水平,艺术教师的艺术技能水平、理论水平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如:书法组梁桂波老师多次参加各级书法比赛,她的书法课,教学内容之一的“实用字”已成为她教学方面的一大亮点。还有美术老师李旭光,多次筹办校级书画展。展现学校艺术教育成果,均获得了名列前茅的好名次,音乐组杨焕春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多次承担学校大型文艺汇演、大型团体操排练、演出任务;展示了学生艺术特长;在不久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众多音乐同仁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好成绩。尽管如此,我们本校艺术教师队伍应显得有些不足,满足不了学生艺术教育的最大需求,根据这种情况,学校决定与社会力量联合,借助外力,为我所用。我们在走内外结合之路打造老师队伍的同时,我们还对学生的特长潜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某方面特长潜质极大的学生,我们聘请名家来校讲学,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艺术特长教育平台。 二、制定优惠倾斜政策,加大社团活动投入 为确保社团特色活动的实施落实,我校投入了大量资金,专门建立了装备了音乐教室(兼)、美术室,为音乐、美术组老师配齐了正常授课所需用的电子琴、钢琴、多媒体、录音机、数码相机等专用器材,适当的经费投入确保了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也不惜资金投入,为在社团活动方面取得优异

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

地方财政科学技术功能支出调查表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单位名称(盖章): 单位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联系电话: 上报时间: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〇一七年十月

填报说明 一、调查目的:为了掌握各级地方政府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用于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投入政策。 二、调查范围:省、地(市)和县(区)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包括全省、省本级、地(市)、地(市)本级、县(区)和县(区)本级。 三、报告期: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四、填报时间:2018年6月至2018年7月。 五、填报要求: 1、统计报表上报时,必须由本单位负责人签章确认,并盖单位公章。 2、要按各报表所规定的指标名称、指标含义、计算方法、分类标准、编号代码等认真填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 3、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英文字母用大写。 4、填报时,一律按照计量单位取整。如果数字取整后为零或某项指标值没有,均须填“0”。 六、填报方式: 1.本表由各省、地(市)和县(区)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厅局填报。 2.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委(局)报送,各地区科技委(局)负责催报和数据审核。 3.在线调查平台填报截止时间为2018年7月31日,省级上报截止时间为2018年8月15日,包括报表封面盖章件和全部指标数据。

表1 填表说明 1.地域代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根据下表的规定填写。 2.地方财政的科学技术支出:是指地方用于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6相同,包括中央对地方的科技转移支付。 3.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是指填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601中各级政府部门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方面的支出,包括中央对此项目的转移支付。 4.基础研究:是指填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602中从事基础研究和近期无法取得实用价值的应用研究机构的支出、专项科学研究支出,以及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工程的支出,包括中央对此项目的转移支付。 5.应用研究:是指填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603中在基础研究成果上,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标或目标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支出,包括社会公益研究、高技术研究、专项科研试制等方面的支出,包括中央对此项目的转移支付。 6.技术研究与开发:是指填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604中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支出,包括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等方面的支出,还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包括中央对此项目的转移支付。 7.科技条件与服务:是指填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605中用于完善科技条件及从事科技标准、计量和检测,科技数据、种质资源、标本、基因的收集、加工处理和服务,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保存、加工和服务等为科技活动提供基础性、通用性服务的支出,包括中央对此项目的转移支付。 8.社会科学:是指填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606中用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支出,包括中央对此项目的转移支付。 9.科学技术普及:是指填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607中用于科学技术普及方面的支出,包括中央对此项目的转移支付。 10.科技交流与合作:是指填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608中用于科技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支出,包括中央对此项目的转移支付。 11.科技重大项目:是指填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609中用于科技重大项目方面的支出,包括中央对此项目的转移支付。 12.其他科学技术支出:是指填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699中用于除以上各项以外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包括科技奖励支出、补助给转制为企业科研机构的等支出,包括中央对此项目的转移支付。 13.中央对地方科技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6中央财政对地方的各项科技转移支付。 14.地方财政支出合计:与各地当年财政总决算报表中本年支出合计的决算数相同。 15.地方财政收入合计:与各地当年财政总决算报表中本年收入合计的决算数相同。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年度申报填表说明

企业所得税申报管理软件(企业端) 培训辅导资料 第四部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所得税年度申报 填报说明 目录 一、填报表格 (2) 二、纳税人基础信息表(jcxxb) (3) 三、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主表)(zb) (6) 四、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适用于事业单位) (fb1-3) (12) 五、附表二(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支出项目明细表(适用于事业 单位)(fb2-3) (15) 六、附表三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fb3) (18) 七、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fb4) (20) 八、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fb5) (27) 九、附表六税前弥补亏损明细表(fb6) (30) 十、附表七免税所得及减免税明细表(fb7) (31) 十一、附表八捐赠支出明细表(fb8) (36) 十二、附表十境外所得税抵扣计算明细表(fb10) (39) 十三、附表十一广告费支出明细表(fb11) (48) 十四、附表十二工资薪金和工会经费等三项经费明细表(fb12) (41) 十五、附表十三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fb13) (44) 十六、附表十四(1)坏帐损失明细表(适用于一般企业)(fb14-1) (47) 十七、申报表审核结果(shjg) (50)

一、填报表格:对于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查帐征收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申报时应填报 1、纳税人基础基础信息表 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zb) 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fb1-3);附表二(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支出项目明细表(fb2-3) 附表三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fb3); 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fb4); 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fb5); 附表六税前弥补亏损明细表(fb6); 附表七免税所得明细表(fb7); 附表八捐赠支出明细表(fb8); 附表十境外所得计算明细表(fb10); 附表十一广告费支出明细表(fb11); 附表十二工资薪金和三项费用明细表(fb12); 附表十三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fb13); 附表十四(1)坏帐损失明细表(fb14-1)。 3、会计报表---利润表(lrb)、资产负债表(zcfzb) 4、纳税申报审核结果:自动生成 二、纳税人基础信息表(jcxxb)

社团部工作职责及要求

社团部工作职责及要求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社团部工作职责及要求 社团部工作职责 1、负责指导和管理本系各社团开展工作; 2、催促各个社团完成相关的事宜,比如每月的财务考核以及每学期的社团注册以及活动的申请等问题; 3、对各社团组织的大型活动的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必要帮助。 工作要求: 一、例会制度 通过会议可以及时的制定安排和总结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传达学校学院或系的工作安排和有关通知精神。 1. 每一周或两周进行一次例会;时间定在晚自习之前,以避免与学习发生冲突。 2. 提前五分钟到会,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 3. 请假必须得到批准,不得由他人代请。 4. 按会议通知内容的要求,积极准备,会上踊跃发言,缩短会议时间,提高会议效率。 5. 出席会议时全体到会成员必须自带笔记本和笔,并做好会议记录。 二、工作制度

1.部长领导本部门的工作,对本部门的工作负第一领导责任。负责部门发展的最高想法,负责传达更高一级的任务及精神,负责对部员工作的指导和提携。 2. 部员需积极配合部长工作,主动高效完成所担工作;部员之间应形成友好合作局面,相互协商,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3. 部员在学期初第一次例会时,拟一份本学期总体工作计划交与部长。 4. 部员在学期末最后一次例会,拟一份本学期工作总结交与部长。 5. 组织活动前交工作计划,活动结束后两天之内交工作总结。 6. 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制定的工作程序组织各项工作。 7. 在学院大型活动期间,部门必须积极协助活动主负责部门开展活动,对主席团分配的工作必须认真负责的完成,不得拖延;部员需从大局出发,服从组织调配,积极完成手头负责工作。 三、奖惩制度 根据例会出席情况、工作材料上交情况、活动开展情况、社团发展绩效等方面表现,奖优惩劣。

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编制外聘用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编制外聘用人员参加基本养 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作者:admin来源: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文件周浏览次数:66 更新时间:2007-12-24] 黔劳社厅发[2007]58号 各市、州、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社会保险事业局,省直各部门、事业单位、社保团体,中央在黔有关单位: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黔府发[2006]21号)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现就我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含中央在黔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编制外聘用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从2008年1月1日起,凡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简称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编制外聘用人员,均应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执行全省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用人单位要按属地原则依法到统筹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按月申报缴费。v 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聘用人员以本人工资收入作为个人缴费基数,如个人月工资收入超过全省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超过部分不作为缴费基数,低于全省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作为缴费基数。用人单位以个人缴费基数只和作为单位缴费基数。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个人缴费比例为8%。 三、参保的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聘用人员,只计算实际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经劳动保障部门办理退休手续后,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按照全省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执行。 四、对《劳动合同法》施行以前与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且工作至今的编制外聘用人员,用人单位要求按照以下办法,为其补缴参保。补缴参保工作原则上2008年底以前结束。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以编制外聘用人员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时间为依据,1995年1月1日以前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补缴最早时间为1995年1月1日;1995 年1月1日以后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补交时间为建立劳动合同关系之时。补交基数为历年本人工资收入,如本人工资收入超过同期全省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以上的,超过部分不作为缴费基数,低于同期全省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作为缴费基数。单位补交比例为20‰,个人补交比例为8‰。利息随同补交。 (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聘用人员补交基本养老保险费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全省统一规定从1998年1月1日起为职工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五、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聘人员参保后,其他相关政策问题的处理,按照全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规定执行。

大学社团组织活动方案

大学社团组织活动方案 a;大学是一个莘莘学子集聚的地方,在大学校园里,有很多社团,在每个学期中都会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大学社团组织活动方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社团组织活动方案1 一、招新要求及方向 1、方向:面向全校并针对各院系有志参与舞蹈学习与表演的女生 2、要求:身高160cm以上,五官端正,身材匀称,肢体协调度高。有舞蹈功底者优先。课程不紧,能够保证按时参加艺术团组织的培训课。 活泼开朗、有责任心、有团队合作精神。 二、招新时间 20_年_月_日到_月_日 三、招新途径 1、张贴海报 在一期综合楼和食堂出口处、二期大学生活动中心和食堂处张贴大海报在各女生公寓下张贴宣传单页. 2、学院上联系筛选 根据课表及学院组成情况,与各院系文娱部负责人沟通后到文娱部内部挑选适合的人。

3、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 大致以宣传单页为准,联系校园广播站为我们宣传。 4、深入寝室宣传 各办公室干事根据所处区域分工深入各寝室进行宣传,争取招到适合条件的同学。 5、私人推荐 由艺术团成员的交往圈子中推荐出确实符合招新条件的人选,并争取直接纳入我团. 四、具体安排 1、从下周一开始正式进入招新阶段,在此前应做好通讯录收集和海报、宣传单页制作等准备工作。 2、制作及张贴海报:4人 3、学院上联系筛选:分三批,分工负责联系相应的学院文娱部负责人,在洽谈好时间后分别由梅朵、王灵义及邹倩分别陪同前往招新。 4、深入寝室宣传 办公室干事分别佩戴工作证利用空暇时间下达各寝室宣传并发掘可能适合招新条件的人。 5、本周五或周日召开准备会议,将各项工作分工具体安排到人,需要用钱的地方把钱发放到相关负责人手中。准备会议之后立即落实以上第一条。 五、注意事项

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

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发〔 2011 〕 n 号)精神,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紧密结合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方向要积极、步骤要稳妥”的要求,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组织走出规范发展的路子,促进我省新的社会治理结构逐步形成,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循序渐进,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坚持去行政化、去垄断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民间化、自治化;坚持宽进严管,引入优胜劣汰竞争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在发展中加强规范。 (三)总体目标。到2015 年,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数量稳步增长。社会组织数量每年增长1 。%以上,到2015 年,全省社会组织总量达到5 万个以上,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5 个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每万人8 个以上,初步形成发展有序、门类齐全、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发展格局。质量显著提升。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组织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服务功能

更加完善。到2015 年,8 。%以上的社会组织具备现代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作用明显发挥。到2015 年,大部分社会组织能够承担政府转移、委托、授权的职能,能够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基本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多样化的需求,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促进社会慈善、扶贫救助、经济服务、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生态环境、社会信用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服务更加健全。社会组织服务领域更加广泛,逐步实现专业服务标准化,社会服务多样化,推进社会组织品牌项目建设,社会服务层次全面提升。监管逐步规范。在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同时,严格依法监管,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到2015 年,基本形成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党建保障有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保障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组织健全、机制创新、服务领先的社会组织党建模式。 二、改革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 (一)管理体制改革。除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以外,2012 年7 月1 日起,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均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实现自愿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和无行政级别、无行政事业编制、无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无现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兼职,推进社会组织民间化、自治化、市场化改革进程。放宽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申请成立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审查登记。指导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及时成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 (二)分类登记办法改革。 1 .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放宽行业协会商会准入条件,允许一业多会,允许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小类标准设立行业协会,允许按产业链各个环节、经营

团体社会工作

团体社会工作 第一章小组社会工作概述 一、含义 社会团体工作以社会团体为工作对象,在团体工作者的协调下,或通过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实现娱乐、教育与治疗的目标,或通过团体的共同努力达成社会行动,从而促使社会变迁,促进整个社会繁荣。 二、小组工作的构成要素 小组(是互动的,是一个关系体系,是一个有机体且不断变化)、工作者、成员、机构、活动项目 三、社会团体工作的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交互模式、发展模式、折衷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代表人物是惠特克(Whittaker)。 社会目标模式把团体工作的目标定为促成社会行动,从而实现社会的变迁。它认为人类往往是通过团体力量达成社会行动的。它强调发展团体本身的功能,强调成员在团体中学习团体活动的规则、培养团体活动能力以及通过团体达成社会行动的能力。社会参与、社会行动、民主过程与学习是这一模式的中心概念。这一模式关心民主的进程,关心如何增加个人和团体的社会权力。 在这一模式中,工作者是一个能够影响他人并使他人积极行动起来的人,他凭着自身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鼓励每一个团体成员都承担起公民的责任,进而建立更美好的社会。这一模式偏重于社会事务,较多地依托社区开展工作,探索社区的发展,促成社会行动。其工作方式接近于社区组织工作。其主要工作是设计程序和策划行动。 2、治疗模式也称为临床模式或处理模式。文特 治疗模式认为,社会团体工作的目标在于通过团体经验来治疗个人心理、社会与文化的适应不良问题。其关注的中心是怎样运用团体工作来改变人的功能丧失与行为偏差,协助个人社会功能的恢复与行为的矫治。团体在这里是治疗环境,也是治疗工具。这一模式被广泛地运用于精神病治疗、心理治疗、青少年不良行为矫正等领域。 在这一模式中,团体工作者以专家的身份出现,他的任务是研究、诊断与治疗,他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去诊断个人的需要,安排治疗计划。 3、交互模式又称居间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团体的目标在于团体成员的交互影响,共同活动,分享情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反应关系,强调个人必须从群体生活中学习。团体互动有助于个人形成良好的自我与发展健康的人格;有助于满足人类娱乐、交往与感情交流的需要;也有助于面临共同问题的人进行信息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学习正确的态度与行为,从而缓解个人的危机和问题。体的发展是团体成员互动的结果,团体成员在团体中分享责任与团体经验。 团体工作者是案主与团体或团体与机构间的居间协调人。他不设计方案,不是控制团体的先知,他的作用在于促进团体成员的互动及为团体寻求外部资源。 4、发展模式又称过程模式,由波士顿大学的伯恩斯坦最先提出。 发展模式把团体理解为有其内在演化逻辑的生命有机体,团体的发展是团体生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团体的运动必定会经历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前后关联。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与任务。团体的发展是团体成熟的过程,在其中,成员既对团体发展提供力量,又随团体发展而成长。这个模式强调"时间、过程和团体发展阶段,以及团体成员与发展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是根据团体发展阶段的特点指导团体工作;他不断地根据新的情况修正团体的目标,理解团体成员与团体的关系,并及时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与意义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分类是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统计考察的基础。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分类,是一个比较含糊且 难以统一的问题。 西方分类:萨拉蒙根据26个国家的比较研究,建立了国际非营利组织分类标准:①教育学术;②医疗;③社会福利;④文化休闲;⑤职业团体;⑥住宅开发;⑦国际事务;⑧公民倡议;⑨环境保护;⑩慈善;⑾宗教;⑵其他。这种分类法很容易识别哪些组织是非营利组织,但不利于深入的学术研究,而且各个国家的背景存在差异。 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把非营利组织划分为3大类,15小类,它们是: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医疗和社会工作:医疗保健、兽医和社会工作;其他社区服务和个人服务:环境卫生、商会和专业组织、工会、其他会员组织(包括宗教和政治组织),娱乐机构、新闻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及文化机构,运动和休闲。 欧共体经济活动产业分类体系把非营利组织划分为5类18项:教育: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和护理教育;研究与开发;医疗与卫生:医院、诊所,其他医疗机构,牙医和兽医;其他公众服务:社会工作、慈善机构、专业组织、雇主协会、工会、宗教组织和学会、旅行社;休闲与文化:娱乐机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动物园和体育组织。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主持开展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中,4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的活动领域被划分为12个大类和26个小类。美国流行的分类是将非营利组织分为会员制组织和非会员制组织,再将后者分为服务型组织和资助型组织。 在我国,政府所采用的正式分类是将民间非营利组织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前者进一步分为基金会、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联合性社团等;后者进一步分为教育类、科技类、文化类、卫生类、体育类、社会福利类等。 我们注意到,在一些学者关于分类的论述中,实际上存在着不同分类标准的交叉和混用,这在方法论上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主张对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应当就不同层次进行分层分类;在每一层次的每一类别的确定上要遵循和采用同一标准。依据这样的原则,我们在最高层次上,依照组织构成和制度特征把非营利组织分为会员制组织和非会员制组织。换言之,我们所称的非营利组织包括两大类别,即会员制非营利组织和非会员制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第一种类别是会员制组织。对于会员制组织,我们根据它们所体现的公益属性的类型,将其划分为互益型组织与公益型组织。对于互益型组织,按照它们所体现的经济社会关系的性质,进一步分为经济性团体和社会性团体;对于公益型组织,则按照其会员的成分,将其区分为团体会员型组织和个人会员型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第二种类别是非会员制组织。对于非会员制组织,首先我们依据组织的活动类型,将其区分为运作型组织和实体型社会服务组织。对于运作型组织,按照其运作资金的性质和类型,进一步将其区分为运作型基金会和资助型基金会;对于实体型社会服务组织,则根据其主要的资金来源或所有制(参照我国的情况),区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有事业单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