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胺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到底什么是葡萄糖胺?葡萄糖胺(Glucosamine)是形成虾蟹外壳甲壳质的胶质成分,这种成分也存在人体内,分布于软骨、指甲、韧带及皮肤等处,是负责结合细胞间及组织间的结缔组织。
当年纪渐长之后,因葡萄糖胺制造减少,造成软骨无法保存水分,弹性缓冲的能力下降,当软骨损坏,关节不断磨损,就容易造成肿胀与疼痛。
简单来说,葡萄糖胺参与的作用,就是在维持软骨的健康,促使关节液被保留在适当的位置,并加强关节的新陈代谢正常。
一旦体内葡萄糖胺快速流失,老人家就会开始抱怨出现走不动、关节疼痛等症状。
因此,适度补充葡萄糖胺,许多症状都能得到缓解。
既然葡萄糖胺对人体的重要性,已逐渐受到重视,正确适当补充足够的葡萄糖胺,也成为重要课题。
一,葡萄糖胺葡萄糖胺也称为氨基葡萄糖,主要存在于人体关节软骨与结缔组织中,是形成软骨细胞的重要营养素,也是软骨基质和关节液的基本成份。
大量研究表明,葡萄糖胺在改善类风湿性、退行性、损伤性等关节炎方面卓有成效,它能刺激软骨细胞生成更多的胶原蛋白、糖蛋白和糖胺多糖。
软骨中葡萄糖胺越多,新生胶原蛋白、糖蛋白和糖胺多糖就越多,能吸收的润滑液也越多,关节软骨自然就越健康。
葡萄糖胺能促进形成关节软骨组织,达到预防关节炎的发生的目的。
用力过度、自然的老化和日复一日的磨损与撕裂,这些都会给我们的关节带来损伤。
随着人体的老化,葡萄糖胺的合成的速度无法赶上分解的速度,使体内及关节逐渐缺乏葡萄糖胺,进而影响关节内的新陈代谢,因此只要身体活动,便出现僵硬、发炎及令人难耐的疼痛症状。
葡萄糖胺主要是从贝类的外骨骼萃取,所以较难从日常饮食中去摄取,主要还是得通过营养保健品摄取,每天的摄取量介于1000至1500毫克。
葡萄糖胺的作用有助于减轻因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僵硬和肿胀。
骨质疏松症使软骨耗损,最终导致碎裂剥落,关节少了软骨的缓冲,易产生痛苦的僵硬和发炎。
葡萄糖胺一方面可制造蛋白多糖润滑关节,防止骨关节摩擦疼痛,一方面作为抗氧化剂还可以消灭关节发炎产生的自由基,改善发炎症状,舒缓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壳寡糖制备方法研究进展邓培昌*胡杰珍侯庆华黄来珍(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 湛江524088)摘要:水产品加工行业副产的大量虾蟹壳不能得到充分高值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壳寡糖作为虾蟹壳的高值衍生物,具有高的生理活性,广阔的应用空间。
壳聚糖降解是由虾蟹壳制备壳寡糖的关键环节。
开发环保的、经济的、易于工业化的壳聚糖降解技术是突破壳寡糖制备瓶颈的主要方向。
壳聚糖降解的基础研究是开发壳寡糖新生产方法的根本。
关键词:壳聚糖,壳寡糖,电化学,降解Research Progress on Preparation of Chitooligosaccharides Deng Peichang*Hu Jiezhen Hou qinghua Huang laizhen ( College of Ocean and Meteorology, Ocean University of Guangdong, Zhanjiang 524088)Abstract The shrimp and crab shell, which is byproduct in Aquatic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 is too plentiful to take full advantage. Abandoning the shrimp and crab shell is wasting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Chitooligosaccharides (COSs), which are the high value-added derivatives of shrimp and crab shell, are of great interest since they are thought to have several interesting bioactivities and applications. The depolymeriza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s is critical process to get COSs. The development of chitosans degrad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economical and suitable for industrialization, is a breakthrough of the bottleneck of COSs production.Key words Chitosan, Chitooligosaccharides, Electrochemistry, Degradation壳寡糖也叫壳聚寡糖,也称几丁寡糖,学名β-1, 4-寡糖-葡萄糖胺,是壳聚糖降解而得的高端衍生物,是含有氨基的低聚糖。
【综述】O-糖基化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本文刊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44(03): 271-274作者: 余鹏洪葵蛋白质O-糖基化修饰是指多聚糖通过O-糖苷键连接丝/苏氨酸羟基而形成糖蛋白。
过去一直认为O-糖基化修饰只发生在膜蛋白上,近30年研究已证实O-糖基化修饰广泛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内等1 000余种蛋白质[1,2],与磷酸化修饰相类似,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通过调节基因转录、信号转导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粘附、凋亡及自噬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4]。
目前有关O-糖基化修饰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认为O-糖基化水平的慢性升高对心肌组织产生不利影响,其与心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另一方面,O-糖基化水平升高对心肌和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由于O-糖基化修饰在心血管疾病中存在着损伤和保护的双重效应,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本文主要阐述O-糖基化修饰如何影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进程,并证实其在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功能中的关键作用。
一、O-糖基化修饰过程及其关键调节酶参与调节O-糖基化合成和更新的主要成分及已糖胺生物合成过程(HBP)中关键酶包括6-磷酸果糖氨基转移酶(GFAT)、O-糖基化糖基转移酶(OGT)和O-糖基化糖苷酶(OGA)。
首先,GFAT将果糖-6-磷酸转换为葡萄糖胺-6-磷酸。
接下来,葡萄糖胺-6-磷酸在乙酰转移酶(Emeg32)的作用下,利用乙酰辅酶A转换成N-乙酰葡萄糖胺-6-磷酸。
然后,利用葡萄糖磷酸变位酶(mutase)使其转变为N-乙酰葡萄糖胺-1-磷酸。
最终,焦磷酸化酶催化尿苷酸核苷酸结合至UDP-GlcNAc上,形成O-糖基化供体二磷酸尿苷-N-乙酰葡萄糖胺(UDP-GlcNAc)。
葡萄糖、谷氨酸盐和乙酰CoA等是已糖胺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原料,与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相关。
本文由ming05130202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吉林化工学院文献综述中文题目中文题目年硫酸双氢链霉素生产装置(分离系统系统) 350 吨∕年硫酸双氢链霉素生产装置(分离系统)工艺设计外文题目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esign of the devicesdihydrostreptomycin sulfate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350 tons 性质: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教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生工 0502 马晓明 05130202 郑昆2009 年03 月 11 日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文综述了链霉素的国内外制药公司的生产技术水平,发展趋势及工艺研究、酶技术的应用。
同时对链霉素工业生产的流程:主要是链霉素的发酵和分离提纯方法及实际操作中的条件控制方法加以分析论述。
关键词:链霉素生产技术水平发展趋势发酵分离提纯条件控制I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 I 前言…… 1 第 1 章国内外链霉素生产的研究概况…… 1 1.1 国外生产及技术水平概况…… 1 1.2 国内生产及技术水平概况…… 2 1.2.1 产量及出口量……2 1.2.2 生产技术水平…… 2 1.2.3 产品质量…… 2 1.3 国内外技术水平比较和展望……3 1.3.1 菌种研究...... 3 1.3.2 发酵工艺研究...... 3 1.3.3 提炼工艺研究...... 3 1.3.4 酶技术的工艺研究...... 3 第 2 章链霉素生产的工艺流程...... 4 2.1 生产菌种...... 4 2.1.2 出发菌株的选择...... 4 2.1.2 切断支路代谢...... 5 2.1.3 解除自身的反馈调节 (5)2.1.4 增加前体物的合成...... 5 2.2、无菌空气的制备...... 6 2.3、发酵工艺...... 7 2.3.1 斜面孢子培养...... 7 2.3.2 摇瓶种子培养...... 7 2.3.3 种子罐扩大培养...... 8 2.3.4 发酵罐培养...... 8 2.4 链霉素发酵条件及中间控制...... 11 2.4.1 溶氧的影响及控制 (11)2.4.2 温度...... 12 2.4.3 pH 值...... 12 2.4.4 泡沫与消沫...... 12 [14] 2.4.5 中间补料优的化控制...... 13 2.5 提取及精制...... 13 2.5.1 发酵液的过滤及预处理...... 13 2.5.2 提取和精制...... 14 参考文献 (16)II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前言链霉素(Streptomycin)是瓦克斯曼〔Waksman S.A.)于1944 年从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griseus)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碱性抗生素。
壳寡糖综述2009级2班杨帆20091131020008摘要壳寡糖也叫壳聚寡糖,也称几丁寡糖,学名β-1,4- 寡糖-葡萄糖胺,是将壳聚糖经特殊的生物酶技术处理而得到的一种全新的产品,是水溶性较好、功能作用大、生物活性高的低分子量产品。
它具有壳聚糖所没有的较高溶解度和容易被生物体吸收等诸多独特的功能,其作用为壳聚糖的14倍。
壳寡糖的研究以及应用广泛,对营养健康有重要意义。
综述种主要对壳寡糖的功能及相关研究方向进行的论述。
1. 壳寡糖的基本概念壳寡糖(又称寡聚氨基葡糖,壳低聚糖,甲壳低聚糖,甲壳胺寡糖,是通过降解甲壳素或壳聚糖得到的低聚糖,由2-10个氨基葡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不但水溶性好、易吸收,而且以其独特的各种功能性质,在废水处理、食品工业、纺织、化工、日用化学品、农业、生物工程和医药等方面。
壳寡糖是一种非质体信号,所以不能直接进入细胞发挥其生物活性,必须在胞外通过一定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将其识别。
2.壳寡糖的生物活性2.1壳寡糖的生物活性作用:壳寡糖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机理壳寡糖还具有抗氧化作用,有抗菌,具有抗炎/促进伤口愈合作用, 关节健康,,心脏血管健康,抑制糖尿病,抗癌/抗肿瘤和抗突变作用,免疫调节,具有抗病毒作用,能抑制糖尿病,还有减肥功效,同时影响记忆和大脑健康.2.2壳寡糖的保健功能:进行免疫调节,能防癌、抗癌、抑制癌细胞转移,能调节血脂,能调节血压,能调节血糖,强化肝脏功能,增强胃肠功能,抗衰老和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排除重金属离子,壳寡糖与氨基葡萄糖在体内的代谢相关.2.3壳寡糖防癌的机理壳寡糖为什么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活性防止癌细胞扩散转移?壳寡糖是带正电荷的膳食纤维,而癌细胞表面的糖链都是带负电荷的, 壳寡糖会在癌细胞表面形成密集的包裹体,并且吸附癌细胞。
血管是癌细胞转移的通道,癌细胞只有在酸性条件下,附着在血管壁表面的接着分子上,才能转移到身体其它器官。
壳寡糖有着比癌细胞更强的附着作用(实验证明:壳寡糖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表面)。
Nature重磅综述:⼀⽂厘清肿瘤中的免疫细胞代谢(值得收藏)2020年7⽉6⽇,美国约翰霍普⾦斯⼤学医学院肿瘤系Sidney Kimmel综合癌症研究中⼼的Jonathan D. Powell教授课题组在Nat Rev Cancer上发表了题为“Metabolism of immune cells in cancer”的综述,试图阐明癌细胞代谢和免疫代谢之间相互作⽤。
作者认为通过了解包括对癌症的免疫反应在内的各种细胞的不同代谢需求,可以选择性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并对癌症和免疫新陈代谢的评估,进⽽揭⽰新陈代谢的治疗窗⼝并进⾏⼲预。
摘要免疫检查点的封闭和过继细胞疗法的成功,使免疫疗法成为治疗癌症的成熟⼿段。
细胞代谢已成为癌细胞和免疫细胞维持活⼒和功能的关键因素。
为了维持肿瘤间庞⼤的合成代谢需求,肿瘤采⽤了与普通体细胞不同的代谢机制。
这种代谢⽅式可以导致肿瘤微环境呈酸性,低氧,和/或耗尽了免疫细胞所需的关键营养物质。
在这种情况下,肿瘤代谢本⾝就可以限制免疫检查点对肿瘤细胞的破坏。
由于我们对免疫细胞代谢和癌症代谢的理解在过去⼗年中逐渐加深,我们希望能够阐明癌细胞代谢和免疫代谢之间相互作⽤。
尽管有些代谢过程似乎是癌症和免疫细胞应答的基础,但代谢异质性和可塑性可能有助于区分两者。
因此,了解包括对癌症的免疫反应在内的各种细胞的不同代谢需求,可以选择性调节免疫细胞功能。
对癌症和免疫新陈代谢的评估可以揭⽰新陈代谢的治疗窗⼝并进⾏⼲预。
前⾔过去⼏⼗年的研究表明,激活的免疫细胞可以利⽤多条代谢途径帮助癌细胞⽣长(图1)。
这种代谢适应的融合使肿瘤微环境(TME)中的癌细胞和免疫细胞进⾏营养竞争。
然⽽,我们发现癌细胞与免疫细胞的代谢程序之间以及不同免疫细胞之间存在根本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为发现针对新陈代谢开展肿瘤治疗提供⽀持。
图1:TME中的癌细胞代谢和异常癌细胞具有上调葡萄糖的糖酵解分解代谢,形成乳酸盐的能⼒,即使在氧⽓充⾜的条件下(有氧糖酵解),该效应被称为“ Warburg效应”,也被认为是恶性肿瘤的标志。
2016-20 17学年第1 学期文献综述名称高效液相色谱法手性固定相分手性药物研究进展专业2016级药物化学学号161320217姓名李松子导师柯美荣指导老师林子俺时间2016年12月19日高效液相色谱法手性固定相分手性药物研究进展摘要手性(chirality)是指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相同,因分子空间排列不同导致两个分子互为镜像和实物的现象。
手性药物(chiral drug)是指药物分子结构中引人手性中心后得到的一对互为实物与镜像的对映异构体(enantiomer) 这些对映构体的理化性质基本相似,仅旋光性质有所差别。
目前在约2000种常用药物中有近500种药物以外消旋体的形式存在。
外消旋体药物中可能只有一种对映异构体有药效,其镜像分子却有毒副作用或药效相反或无药效:如左旋巴比妥酸盐抑制神经活动而右旋巴比妥酸盐却兴奋神经;右旋甲状腺素钠可降低血脂而左旋甲状腺素钠对心脏有毒副作用;抗菌药左旋氧氣沙星的药效高于其右旋体数倍对映异构体也对香料化学和农业化学方面有重要作用:如S-型的香芹酮有香菜味,而R-型却具有荷兰薄荷香味;农药溴氰菊酯的8个异构体中,(3R,1R,S)异构体的杀虫活性是(3S, lS,R)的70多倍。
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在生物和化学领域一直是研究热点。
色谱法利用固定相与外消旋体之间的作用力不同使流动相洗脱时各组分保留时间不同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色谱法以其优良的识别能力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手性拆分方法,尤其在性药物的分离分析和纯度检测等方面。
常用的手性色谱分离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毛细管电色谱法(CEC)等根据侍分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选择合适的手性色谱非常重要。
在用HPLC法分离手性物质时,可以通过改变色谱柱的流动相和固定相来改变改善HPLC的分离效果。
根据手性固定相的不同来源,可分为天然、半合成和全合成三大类。
本文介绍国内外近几年手性固定相拆分手性药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几种经典类型及一些新型手性固定相。
氨基葡萄糖详解氨基葡萄糖详解氨基葡萄糖,葡萄糖的一个羟基被一个氨基取代的化合物。
分子式C6H13O5N,俗称氨基糖。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2-氨基-2-脱氧-D-葡萄糖通常以N-乙酰基衍生物(如甲壳素)或以N-硫酸酯和N-乙酰-3-O-乳酸醚(胞壁酸)形式存在于微生物、动物来源的多糖和结合多糖中。
目前主要萃取自虾、蟹等甲壳类动物。
基本简介氨基葡萄糖(C6H13NO5)又称葡萄糖胺、葡糖胺或氨基葡糖,是葡萄糖的一个羟基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
氨基葡萄糖是蛋白质或脂类糖基化反应中的重要前体。
氨基葡萄糖衍生物N-乙酰氨基葡萄糖是甲壳素的单体,甲壳素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的外骨骼以及真菌的细胞壁之中。
另一种衍生物N-乙酰基胞壁酸是组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氨基葡萄糖是自然界含量最丰富的单糖之一[1]。
工业上通常采用水解甲壳类动物外骨骼制取氨基葡萄糖。
氨基葡萄糖经常被用于骨关节炎的膳食辅助治疗,但是疗效仍然有一定争议。
基本信息α型氨基葡萄糖为针状结晶,熔点88℃,比旋光度+100°→47.5°(水);β型为针状结晶,熔点110℃(分解),+28°→+47.5°(水);溶于水。
2-氨基-2-脱氧-D-葡萄糖是多种抗生素的组分。
氨基葡萄糖,它是人体内合成的物质,是形成软骨细胞的重要营养素,是健康关节软骨的天然组织成份。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氨基葡萄糖的缺乏越来越严重,关节软骨不断退化和磨损。
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量医学研究表明:氨基葡萄糖可以帮助修复和维护软骨,并能刺激软骨细胞的生长。
种类编辑盐酸氨基葡萄糖通过刺激粘多糖的生化合成及增加量骨骼钙质的摄取,提高骨与软骨组织的代谢功能与营养,亦能改善及增强滑膜液的粘稠度,增加滑膜液合成,提供关节润滑功能,本品可阻断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防治疾病进展,改善关节活动功能,缓解关节疼痛,抑制及消退关节变性形成。
中文名盐酸氨基葡萄糖中文别名:盐酸葡萄糖胺;葡萄糖胺盐酸盐;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葡糖胺盐酸盐外文名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主要成分盐酸氨基葡萄糖。
葡萄糖胺分子式
葡萄糖胺,又称氨基葡萄糖,是一种氨基糖,其分子式为
C6H13NO5。
它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可以溶于水和醇类溶剂中。
葡萄糖胺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是许多重要分子的组成部分,例如软骨、关节液、眼睛和皮肤等。
葡萄糖胺是一种必需氨基糖,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它是组成软骨和关节液的重要成分,可以帮助减轻关节炎和关节痛的症状。
此外,葡萄糖胺还具有促进皮肤健康、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作用。
葡萄糖胺的化学结构与葡萄糖类似,只是其中一个羟基被氨基取代。
它可以通过葡萄糖胺合成酶催化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反应而合成。
葡萄糖胺在生物体内可以被乙酰化,形成N-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glucosamine),这是一种更为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化合物。
葡萄糖胺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
除了用于治疗关节炎和关节痛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炎性疾病、溃疡、过敏等。
此外,葡萄糖胺还可以用于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总之,葡萄糖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和医学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了解葡萄糖胺的化学结构和生理作用,可以更好地应用它来维护人体健康。
葡萄糖胺综述
1.引言
葡萄糖胺是关节建筑的必须组成资料,也是使整个身体连接在一起的细胞间的“粘合剂”。
关节软骨中所含的葡萄糖胺浓度最高。
葡萄糖胺有阻止甚至逆转关节退化的效果。
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它可以给身体提供建造和修复软骨所需的材料。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是由天然的甲壳质提取的,是一种海洋生物制剂,是硫酸软骨素的主要成分。
它能促进人体粘多糖的合成,提高关节滑液的粘性,能改善关节软骨的代谢,有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
它具有促进抗生素注射效能的作用,可供糖尿病者作营养补助剂,代替皮质醇治疗肠炎,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乙型肝炎等有一定疗效。
2.作用
科学家认为,葡萄糖胺可以帮助重建软骨,从而逆转关节损伤,并减轻疼痛。
葡萄糖胺是关节组成的主要部分,它对于抵抗风湿性关节炎最为有效,而风湿性关节炎是最普遍的一种关节炎。
欧洲发现补充葡萄糖胺可促进关节软骨素(chondroitin)及关节液重要成分形成,增加骨关节的黏稠弹性,改善关节退化、摩擦发炎、疼痛、肿胀变形,更可帮助关节代谢正常化,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并增加骨质致密度与坚硬度。
葡萄糖胺并不是一种消炎的药物,它起作用之前所需要的时间更
长,但是效果更好。
有些研究者现在觉得葡萄糖胺盐酸盐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的分子中葡萄糖胺的含量更高一些(葡萄糖胺盐酸盐中的葡萄糖胺含量为83%,葡萄糖胺硫酸盐中为80%),同时它也更稳定一些。
补充葡萄糖胺(Glucosamine),可以刺激受伤的软骨组织开始进行重建的工作,亦能促进软骨组织的新陈代谢以预防退化的发生。
藉由重建僵硬与耗损的关节组织,可以减轻关节的疼痛、肿胀,使关节变得更柔软、更有弹性。
葡萄糖胺促使液体流向软骨组织,带给软骨组织重要的营养素,使关节软骨保有水分、维持正常的弹性。
最新的研究更发现:葡萄糖胺若再加上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时,会产生相辅相成的作用。
软骨素大量集中于关节的软骨中,可以使软骨细胞保有足够的水分以达到缓冲、润滑的作用。
并藉由建造软骨所需的胶原蛋白,促使逐渐流失的软骨获得新生。
3.制备
最新的研究发现,当将硫酸软骨素的分子量降低至2 ~10 ku时,其药效更为明显,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炎症和伤口愈合有更好的疗效。
目前对低分子量硫酸软骨素的制备常采用酸水解法、离子交换法和酶解法。
前两种方法需要较高级的实验设备,并且会污染环境。
比较而言,酶解法需要的条件不高且容易控制,因而具备较大的优势。
以温和气单胞菌为出发菌株,经发酵培养,诱导其分泌出ChSase ,经硫酸铵沉淀、CM2 Cellulose QAE2sephadexA250 和SephadexG2150层析柱进行逐级分纯,最后获得电泳纯的硫酸软骨素酶。
4.检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在紫外区末端吸收处对该化合物进行检测,但灵敏度低,重现性差,对于在含有多种成分的制剂中检测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难度。
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紫外检测的方法,将盐酸葡萄糖胺衍生化后于254nm下检测,此法耗费时间长,且衍生化的条件受GA、温度等多种因素的限制。
近些年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作为HPLC中的一种检测方法,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在紫外光谱区无吸收的化合物。
Alltech公司采用该检测器,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测定了原料盐酸葡萄糖胺的纯度,但将该法用于检测复方中的盐酸葡萄糖胺时,会有干扰峰而无法完全分离分析。
新的HPLC-ELSD检测该复方中盐酸葡萄糖胺含量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结果。
5.用法用量
葡萄糖胺的常用使用剂量是500毫克,每日三次。
葡萄糖胺盐酸盐比葡萄糖胺硫酸盐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