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立规定管理手机短信 管住短信服务提供者.docx
- 格式:docx
- 大小:51.96 KB
- 文档页数:5
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内容模版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保障用户权益,促进通信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通信短信息服务的各类主体,包括电信运营商、短信服务提供商等。
第三条通信短信息服务应当遵循合法、合规、诚信、安全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第四条用户和提供者在通信短信息服务中享有平等的权益,双方应当通过合法、合规、诚信、安全的方式进行交流合作。
第五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服务质量和用户权益的保护。
第六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履行相应的管理义务,确保短信息服务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第二章服务质量管理第七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服务,确保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通信畅通。
第八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建设和维护符合要求的通信网络设施,以保障服务质量。
第九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防范和应对网络攻击、恶意软件和信息泄露等安全风险。
第十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确保通信短信息的接收、发送和存储等功能正常运行,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和问题。
第十一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更新技术设备和软件,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第三章用户权益保护第十二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确保用户享有平等、便利的接收、发送和使用通信短信息的权益。
第十三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侵犯用户的个人隐私,不得将用户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第十四条用户在使用通信短信息服务时,有权选择是否接收商业广告信息,且有权随时取消订阅。
第十五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和问题,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不履行合同义务、损害用户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罚或追究法律责任。
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范文《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通信短信息服务行为,保障用户合法权益,促进通信短信息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通信短信息服务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通信短信息服务应当遵循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通信管理部门的规定,维护用户合法权益,提供优质服务。
第四条通信短信息服务的内容应当坚持真实、合法、健康、文明的原则,不得含有违法、虚假、淫秽、暴力等信息。
第五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稳定的服务,保护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第六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服务系统和用户数据的安全可靠。
第七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用户投诉,并建立用户满意度调查反馈机制。
第八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通信短信息服务进行监管,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服务的合规性。
第二章用户权益保护第九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尊重用户合法权益,依法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第十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擅自向用户推送商业广告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第十一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明示用户是否同意接受商业广告信息,用户如拒绝接收,则不得继续推送。
第十二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投诉处理制度,及时解决用户投诉,并积极采纳用户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服务内容管理第十三条通信短信息服务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不得含有违法、违禁的信息。
第十四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信息审核机制,对发送的短信内容进行审查,确保信息合规。
第十五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用户通报重要信息和服务政策。
第十六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处理用户举报的不良信息,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相关机构进行调查。
第四章服务质量管理第十七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确保服务的连续稳定,不得出现长时间停机、卡顿等问题。
通信短信服务管理规定范本1. 目的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通信短信服务的正常运作,并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在现代社会中,通信短信服务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推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2. 定义2.1 通信短信服务:指由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基于短信协议的文本信息传递服务。
2.2 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指向用户提供通信短信服务的电信运营商。
2.3 用户:指使用通信短信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3. 用户权益保障3.1 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应当保障用户的通信秘密,不得窃取、泄露或篡改用户的通信短信内容。
3.2 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应当保障用户的个人隐私权,不得擅自公开、出售用户的通信手机号码或其他个人信息。
3.3 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发送商业广告短信或其他骚扰性短信。
4. 通信短信服务的合法使用4.1 用户在使用通信短信服务时,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通信短信服务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散布淫秽、暴力、恐怖或其他非法信息。
4.2 用户不得利用通信短信服务进行群发广告、垃圾短信等违反道德、影响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行为。
5. 通信短信服务的收费与采购5.1 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应当明示通信短信服务的收费标准,不得存在虚假宣传或不合理收费的行为。
5.2 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对外采购短信通道,确保用户使用通信短信服务的质量与稳定性。
6. 用户投诉与处理6.1 用户对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存在异议或投诉时,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向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进行投诉。
6.2 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立专门的客服部门,及时受理用户投诉,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回复。
6.3 用户在收到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的回复之后,如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
7. 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理7.1 如果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存在违规违法行为,应当立即停止相应的服务,并保存相关证据。
通信短信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通信短信息的发送与接收行为,保障信息安全和用户权益,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在通信服务提供者网络下,利用通信手段进行短信息传递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短信、彩信、企业短信、广告信息等。
第三条通信服务提供者负责制定和实施通信短信息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
第四条用户有权利自主选择是否接收通信短信息,并有权利对不合规行为进行投诉和举报。
第二章通信短信息发送行为规范第五条通信短信息发送者应当遵守以下规范:(一)保护用户个人信息,不得未经用户同意收集、利用或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二)不得发送政治、暴力、色情、诈骗、违法、虚假等违规信息。
(三)不得发送含有恶意代码或病毒的信息,不得利用通信短信息进行黑客攻击或其他破坏行为。
(四)不得发送未经用户订阅或授权的商业广告信息。
(五)不得发送具有虚假宣传、误导性宣传、敏感词汇等违规内容的信息。
(六)不得发送垃圾短信或频繁重复发送短信,不得扰乱用户正常通信秩序。
第六条通信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完善的技术手段和系统,加强对通信短信息发送行为的监控和防范,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
第七条通信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发送频繁违规短信的发送者采取封禁发送账号、限制发送频次等措施。
第八条通信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用户对违规短信的投诉和举报。
第三章通信短信息接收行为规范第九条用户有权自主选择接收或拒绝接收通信短信息,通信服务提供者应当提供相应的设置和方式。
第十条通信服务提供者不得强制用户接收广告类短信息或其他不受用户欢迎或干扰用户正常通讯的短信息。
第十一条通信服务提供者应当在发送通信短信息前,征得用户明确的同意,确保信息发送符合用户意愿。
第十二条通信服务提供者不得将用户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用于发送通信短信息,不得滥用用户个人信息。
第十三条用户有权利对不合规的短信进行投诉和举报,通信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处理并给予反馈。
第四章责任追究第十四条对于发送、接收、传输违规通信短信息的行为,涉及违法犯罪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通信短信服务行业的管理,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提升通信短信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境内从事通信短信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定义。
本规定中的通信短信服务是指通过短信网关和短信平台,以无线全局业务和无线网间漫游签约业务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广播、点对点、彩信,以及涉及到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的其他短信服务。
第四条中立性原则。
通信短信服务提供商应当在不歧视、不劝诱、不扣压用户短信的原则下,根据用户的合法需求提供服务。
第二章服务管理机构第五条通信短信服务管理机构。
国家邮政局负责全国范围内通信短信服务的管理和监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通信短信服务的管理和监督。
第六条职责。
通信短信服务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一)制定通信短信服务的管理规定;(二)审核和批准通信短信服务提供商的申请;(三)监督和检查通信短信服务的运营情况;(四)处理用户的投诉和举报;(五)对通信短信服务提供商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六)其他相关工作。
第三章通信短信服务提供商第七条通信短信服务提供商的资格。
从事通信短信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需满足以下条件:(一)依法设立,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二)具备提供通信短信服务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能力;(三)具备良好的商业信誉和经营管理能力;(四)经过通信短信服务管理机构的审核和批准;(五)其他相关条件。
第八条申请和审批。
通信短信服务提供商应按照通信短信服务管理机构的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并接受审核。
通信短信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在收到完整的申请材料后,及时进行审批并作出决定。
第九条登记和备案。
通信短信服务提供商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登记和备案,确保其合法经营。
第十条资费和结算。
通信短信服务提供商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资费标准,并及时进行结算。
第四章用户权益保障第十一条用户权益保障。
通信短信服务提供商应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二)保障用户的短信发送和接收的正常运营;(三)保障用户的投诉和举报的受理和解决;(四)保障用户的资费透明和公平;(五)其他相关权益。
通信短信服务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为规范通信短信服务行业,保障用户权益,维护通信市场秩序,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定义1. 通信短信服务:指通过短信通信方式,向用户提供专业的信息传递、信息推送等服务。
2. 短信服务提供商:指经营和提供通信短信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
3. 短信用户:指使用短信服务的个人、单位或其他组织。
三、服务管理1. 短信服务提供商应具备合法资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从事通信短信服务行业。
2. 短信服务提供商应确保所提供的短信服务质量稳定可靠,避免服务中断、延迟等情况。
3. 短信服务提供商应保护用户信息安全,不得泄露用户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
4. 短信服务提供商应当向用户提供明确的服务价格标准,不得随意调整服务价格。
5. 短信用户有权了解和查询自己的短信消费明细和使用情况,短信服务提供商应提供相关查询渠道。
6. 短信用户有权选择短信服务提供商,短信服务提供商不得限制或阻止用户的自由选择权。
四、市场监管1.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短信服务提供商的监管力度,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2.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短信服务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短信服务存在的问题。
3. 监管部门应依法处罚违规行为,严肃查处短信服务提供商的违法违规行为。
五、用户权益保护1. 短信用户有权拒绝接收垃圾短信、骚扰短信等不法信息,短信服务提供商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用户投诉。
2. 短信用户有权自主选择接受或屏蔽特定类型的短信内容,短信服务提供商应提供相应的设置功能。
3. 短信用户有权终止与短信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关系,短信服务提供商应提供便捷的退订渠道。
4. 短信用户有权获得短信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质量保障,如保证短信送达率、信息准确性等。
六、违规处罚1. 短信服务提供商违反本规定的,监管部门可以采取警告、罚款、责令停业等措施进行处罚。
2. 短信服务提供商出现严重违规行为的,监管部门可以吊销其经营许可证,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内容范本一、引言本规定是为了规范通信短信息服务的管理,保障用户权益,促进通信短信息服务的健康发展。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提供通信短信息服务的企业、机构和个人。
二、服务内容1. 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商应当提供基本的短信息发送和接收功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 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增值业务,如群发短信、彩信等,但应明确告知用户相应的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
3. 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商应当及时更新和维护其通信短信息平台,确保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用户权益保护1. 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商不得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通信内容,除非经用户同意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
2. 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商不得未经用户同意向用户发送商业广告短信、垃圾短信等,不得滥发短信给用户造成骚扰和困扰。
3. 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商应当提供用户投诉和举报渠道,并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和举报。
四、服务质量监管1. 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商应当确保其服务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保证用户正常使用。
2. 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商应当定期进行服务质量自查和评估,确保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
3.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通信短信息服务市场的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保障用户权益。
五、合规经营1. 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商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许可证,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和税款。
2. 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商不得从事非法活动,如传播淫秽、违法信息等。
3. 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商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严禁利用短信息服务从事欺诈、诈骗等违法行为。
六、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商,监管部门可以采取警告、罚款、吊销许可证等措施进行处理。
2. 对于违规行为给用户造成损失的,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商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附则1.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2.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加强对通信短信息服务的监管和指导,共同推进通信短信息服务的健康发展。
3. 对于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主要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加强培训,提高其法律法规意识和服务质量。
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通信短信息服务的管理,维护通信信息安全,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从业人员。
第三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开展业务,遵守法律法规,履行行业规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第四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障通信短信息的安全可靠。
第五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得擅自收集、使用、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第六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上网接入服务提供商配合监管部门进行信息安全检查。
第七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合理的服务资费,并按规定向用户提供服务明细。
第二章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第八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其官方网站、APP等渠道上公示服务类型、服务内容、服务费用等信息,并及时更新。
第九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用户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不得发送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违法行为。
第十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对其服务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并将自查结果报告上级管理机构。
第十一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攻击。
第十二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受理用户投诉,并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审查已发布信息内容,对违法、有害或不良信息进行删除、屏蔽等处理。
第十四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配合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
第十五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用户要求提供用户通信记录,并妥善保管用户通信信息。
第三章通信短信息服务安全保障第十六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责任及流程。
第十七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用户信息管理,确保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第十八条通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____年通信短信服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通信短信服务的管理,保护用户权益,促进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通信短信服务的各类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等单位及个人。
第三条通信短信服务是指通过电信设备或互联网设备向用户发送或接收短信内容的、一定规模的业务活动。
第四条国家有关部门负责通信短信服务的监管和管理,并加强对通信行业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业务规范,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的管理要求第六条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登记注册,取得相关经营许可证件,并按照规定进行备案。
第七条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通信设备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通信短信服务的安全可靠。
第八条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身份认证制度,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防止非法使用通信短信服务。
第九条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垃圾短信的发送和投递,保护用户的隐私权。
第十条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投诉受理机制,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和纠纷,提供良好的客户服务。
第三章用户权益保护第十一条用户享有合法、公正、安全、可靠的通信短信服务,并有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应当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不得泄露或滥用用户的个人信息。
第十三条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不得擅自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不得非法获取、使用用户的通信短信内容。
第十四条用户有权拒绝接收垃圾短信、诈骗短信等违法短信,可以自主选择屏蔽或举报此类短信。
第十五条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应对通信短信服务中的安全隐患。
第四章监督检查和处罚第十六条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通信短信服务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行业自律。
第十七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通信短信服务提供者,国家有关部门有权采取警告、罚款、暂停业务等限制和处罚措施。
深度:谁来为手机短信把关?监管短信有法可依中国手机用户已有两亿,以手机短信为标志的手机网络已经头角峥嵘,有望成为继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影响着我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
但是一些有害信息也有泛滥之势,就在今年2月,通过短信广为流传的“剧毒农药番禺沉船”和“非典型肺炎是禽流感”等谣言,一度搅得人心惶惶,向监管发起了挑战。
短信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六条电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第五十七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有害短信为害甚烈据公安部门介绍,目前有害短信息主要有六种:危害国家安全的反动政治信息;虚假诈骗性信息;违法犯罪活动的短信息;网络传销信息;淫秽色情信息;封建迷信信息等。
个案:谣言短信番禺剧毒农药沉船案“剧毒农药沉船”谣言就是一起典型的利用手机短信传谣案件。
2003年2月12日,广州番禺区不少群众收到关于沙湾有艘农药船沉没的手机信息,引起部分群众恐慌,争相储备清水,甚至大量购买桶装纯净水和矿泉水。
谣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番禺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经公安部门查实,近期并无沉船事故发生,更无所谓装载剧毒农药的船只沉没。
该谣传信息是2月12日中午,由某公司番禺分公司的手机信息平台发出的,传播该信息的是李某、钟某等5名人员所为。
他们道听途说沙湾水道有一艘载有农药的船只沉没的消息后,未经证实就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出去,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李某等人因扰乱公共秩序被依法处罚。
“达菲”涉嫌造谣牟利事件二、“达菲”涉嫌造谣牟利事件更是危害甚大。
2月10日,政府公布流行了非典型肺炎的流行情况。
2月11日,各种谣言就大行其道,引起最大恐慌的一个谣言就是“禽流感”:“广州市正受到一种未知名病毒侵袭……”这一谣言多通过如下的手机短信传播:最新消息,非典型肺炎已被鉴定为禽流感B—2变异,特效药为“达菲”,感染才需吃。
可吃抗病毒药预防,不必惊慌,近期不要吃鸡肉,不要和鸡档接触。
种种迹象显示,原本是治疗流感的处方药物“达菲”涉嫌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利用谣言导致市民恐慌而拉动销售、牟取暴利。
诈骗短信厦门虚假中奖案据厦门警方近日抓获的涉嫌手机短信息诈骗的谢某供认,他向全国各地手机用户发送虚假中奖短信息9000多条,短短10天内便骗得赃款6万多元。
安溪虚假中奖案2002年3月19日,安溪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抓获犯罪嫌疑人黄某,缴获储蓄卡一张。
经查,黄某自2001年6月以来,化名王建、王杰、文彬,利用手机发出“香港***信息中心透码部提供***特码信息”和“广州或泉州环球通信器材为庆祝用户超亿,从中摇出幸运奖一百名,因无法与中奖者联系,特发信息通知”等短信息,一旦收到信息者与其联系,便要求他汇200—300元邮费或所得税到建行一名叫李府忠的户头上。
至案发,该户头已存入人民币5000多元。
有害短信炮制揭秘据通信业专业人士解释,像“***”短信、谣言短信等的炮制都不难。
其中多数是通过网站群发出来的,路径是:非法集团→网站→运营商(移动通信企业短信息中心)→手机用户。
也有的不法分子,买一个不用登记身份资料的储值卡号码,通过手机连接一块集成电路板,每两三秒钟自动发送一条短信息,一天就可以发三四万条之多。
由于目前我国用户的手机接收短信是无法选择,处于被动接收状态。
每个城市的手机号码段是已分配好,有一定规律性,手短信息发送者只要根据每个城市的号码段,进行随机组合后群发,一次性可发上万条。
网络商部分过滤加强监控不论手机短信息通过什么方式发送,都要经过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短信网关才能到达对方手机上。
因而国内不少消费者、专家都曾提议: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设置安全警戒线,对每条手机短信的内容进行过滤,消除或减少有害短信息。
广东移动和广东联通有关人士介绍,去年底以来,这两家移动网络运营商都加大了对短信的监控力度。
一是对短信流量突然增多,数量超乎寻常的手机或平台的短信内容进行抽检,防止其传播有害信息。
其二,两公司都启用了信令监测系统,如果发现可能是危及国家安全、有重大欺诈嫌疑、有关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络传销信息等的,比如说有“***、赌球”等字眼的,就会将其翻译成文字,进行人工判别,如果确实是危及国家安全、或有重大欺诈嫌疑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短信息,监测人员就会通过24小时热线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并删除该短信。
配合公检法调查移动和联通有关人士表示,如果有关短信的案子或者公检法需要进行相关调查,移动和联通都会积极配合。
从技术上来说,他们可以提供短信的内容、发送的时间、手机号码及其属于哪个本地网,还可以对当时手机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的精确度可以达到500米以内。
全部过滤不现实移动、联通人士表示,如果要对全部短信的内容都一一翻译、过滤,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成本太高。
首先需要大量的人手和设备;其次短信传送时效会大大延迟,有违短信快捷传送信息的本义。
也有法律界人士表示,全部过滤侵犯了通信用户、尤其是那些正常发送无害短信的用户的通信自由,目前还得不到国家法律的支持。
政府部门管住网站信息源作为通信行业主管部门,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也负责管理手机短信息。
该局信息安全处处长肖江表示,通信管理局将着眼于通信业健康发展,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相关问题。
针对2月份几次短信风波,肖江表示,网站内容是手机短信的一个信息来源,另外很多网站和移动运营商签有合约,部分短信是通过网站发出去的。
网站上如果有不真实的信息甚至谣言会产生负面影响,作为广东互联网信息服务商(ICP)的主管部门,该局最近再次专门要求网站要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运作,加强内容监管,尽量报道主流媒体的有关新闻,不要提供有害的信息。
如果发现有害信息,尤其是在BBS上的,要及时删除,并向有关的主要部门汇报。
监管短信有法可依肖江介绍说,通信管理局和公安厅及其他政府部门平时都保持联系,共同依法打击短信犯罪。
关于打击短信犯罪,我国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法规。
他希望网站、移动运营商,包括政府主管部门从此次事件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
专家建议手机入网登记监控短信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移动通信研究所副所长朱权副教授说:短信发送的整个过程是用户在每台手机上输入短信内容后发送到最近的基站,再借助交换网,完成计费后,通过选择好的路由,到达收信手机所在的基站,最后将信息发往接收方的手机。
因此,对短信进行监控,主要集中在短信发送到服务站这个环节上。
但是目前利用技术监控的话,只能识别信号的传输质量,而无法识别以及过滤信号的内容。
如果要精确判断,只能靠人工完成,但是面对巨大的信息发送量(每天约2亿多条),这也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国外对此也束手无策,只能是在违法信息造成重大影响后再进行追查。
朱教授建议可以通过在源头上控制手机号码入网登记,做到一户一网,手机短信发送后,就会在系统的存储单元中留下发送方的手机号码,再通过查对短信内容的记录文档,在事后就很容易通过查找发送方的手机号码来确定发送人。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近两年来,广东已经放开了手机号码入网的登记制度,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买到不需要身份证明的入网卡。
因此即使知道了手机号码,也无法确认发送方身份。
这样就使得目前的移动通信市场异常混乱。
法律还有真空地带短信广告遍布广州街头。
在与广东相邻的广西,广西省通信管理局去年出台了《移动网短信息服务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移动通信短信息业务经营者(包括移动、联通、网站等)要采取措施,加强对接入的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监督管理,严防有害短信息从本系统的短信息中心发出。
同时,要求对于疏于防范,致使违法、违规短信息群发,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应负有连带责任。
目前广东还没有类似规定。
但是该规定一出台即遭到移动通信业界的普遍反对。
他们认为,用户有通信自由,移动通信短信息业务经营者无权对ICP的信息内容进行监管。
有企业说:我们只负责开通高速公路,但不负责路上跑什么车,监督应该是执法部门的事。
广东移动和联通也表示,他们只是提供网络和无线信道,不应该对手机用户本身发出的短信负责任。
有害短信应该由发出方负责。
对有害短信,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法律的手段规范短信息服务,例如欧盟就制定了“保护私人信息数据”行为准则,手机用户不再被动接受垃圾信息。
日本、韩国也出台了相关制裁手段,以遏制商业和不健康短信蔓延的势头。
不过在我国,手机仍处在被动接收短信阶段,如何帮助用户不接收或少接收那些不良短信息,这在法律法规上还是个真空地带,值得探讨。
短信分类手机短信息,是一种在移动网络上传送简短信息的无线应用,目前分为三大类。
最早出现的是文字短信息,简称SMS。
这种短信只能发送文字。
世界上第一条文字短信息是1992年,在世界第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英国沃达丰的GSM网络上通过电脑向手机发送成功的。
2000年,一种加强型短信息(简称EMS)诞生了,这是一种结合文字、图像、铃声的短信,很受年青人喜爱。
2002年10月1日,中国移动集团率先推出了彩信,这是多媒体短信息,简称MMS。
MMS能够自动快速传送用户创建的内容,除了文字外,可以同时传送包含图片、声音、视频剪辑等在内的多媒体信息。
目前能拍照的彩信手机已经成为年轻人心中最炫的手机了。
短信发送五种方式目前常见的短信息发送方式有五种。
最常用的是手机点对点发送。
即先在手机上进行短信发送的相应设置,然后输入短信内容,输入对方号码后发送给对方。
短信也可以通过网站发送,通过各省移动通信公司的网站,或其他ICP向手机发送短信息,使得网上短信息的发送变得更为方便、简单,也更为实惠。
借助人工台发送也行。
如拨打移动通信公司的12580,类似向中文寻呼机用户发送信息。
还可以用寻呼软件发送,目前OICQ支持全国大部分省的移动以及部分地区联通的手机短信功能。
随着电脑的普及,用网上软件发送的也不少。
用户连接上互联网后不需要进入有关网站,只要将软件打开就可通过互联网发送手机短信。